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实验原理

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实验原理
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实验原理

毛细管法测液体黏度实验原理

实际液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性。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液体的速度都不相同,即存在着相对滑动。于是,在各流层之间存在内摩檫力,这一内摩檫力亦称为黏性力。黏性力的方向沿相邻两流层接触面的切向,其大小与该流层处的速度梯度及接触面积成正比。比例系数η称为黏度,它表征了液体黏性的大小,与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实际液体在水平细圆管中流动时,因黏性而呈分层流动状态,各流层均为同轴圆管。

若细圆管半径为r ,长度为L ,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P ,液体黏度为η,则细圆管的流量

L

P r Q ηπ84?=

上式即泊肃叶定律。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来计算η。即

L

P

r t V Q ηπ84?=

= (3.2-1)

式中V 即为t 时间内流过毛细管的液体体积。

当毛细管沿竖直位置放置时,应考虑液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因此,式(3.2-1)可表示为:

t L

gL P r V ?+?=ηρπ8)(4

(3.2-2)

本实验所用的毛细管黏度计如图3.2-1所示,它是一个U 型玻璃管,A 与B 之间为一毛细管,左边上部的管泡两端各有一刻痕C 和A ,右边为一粗玻璃管且也有一管泡。实验时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右管,用吸球将液体吸至左管。保持黏度计竖直,然后让液体经毛细管流回右管。设左管液面在C 处时,右管中液面在D 处,两液面高度差为H ,CA 间高度差为h 1,BD 间高度差为h 2。因为液面在CA 及BD 两部分中下降及上升的极其缓慢(管泡半径远大于毛细管半径),液体内摩檫损耗极小,故可近似作为理想液体,且流速近似为零。设毛细管内液体的流速为v ,由伯努利方程可知流管中各处的压强、流速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为:

常量=++P gh v ρρ2

2

1 对于图3.2-1中所示的C 处和A 处,若取0=A h ,则有

A c P v P v gh +=

++2

0212

121ρρρ 其中C 处流速0≈c v ,P 0为大气压强,P A 为A 处压强。 所以有 2102

1v gh P P A ρρ-

+= 同理,对B 处与D 处应用伯努利方程可得B 处压强 2202

1v gh P P B ρρ--= v 为毛细管内的流体流速。由此,毛细管两端压强差为:

)()(21L H g h h g P P P B A -=+=-=?ρρ

(3.2-3)

将式(3.2-3)代入式(3.2-2)得:

图3.2-1 毛细管黏度计

t L

gH r V ?=ηρπ84

(3.2-4)

在实际测量时,毛细管半径r 、毛细管长度L 和A 、C 二刻线所划定的体积V 都很难准确地测出,液面高度差H 又随液体流动时间而改变,并非固定值,因此,直接使用(3.2-4)式计算黏度η相当困难。下面介绍比较测量法,即使用同一支毛细管黏度计,测两种不同液体流过毛细管的时间。测量时,如果对密度分别为ρ 1和ρ 2的两种液体取相同的体积,则在测量开始和测量结束时的液面高度差H 也是相同的,分别测出两种液体的液面从C 降到A (体积为V )所需的时间t 1和t 2,由于r 、V 、L 都是定值,因此可得下式 1

11ηρ∝t V

和 2

22ηρ∝t V

(3.2-5) 式(3.2-5)中

1t V 和2

t V

分别是体积为V 的两种液体流过毛细管的平均流量。(3.2-5)中的两式相比可得

1

12

21

2t t ρρηη= (3.2-6)

式中η 1和η 2分别为两种不同液体的黏度,若已知ρ 1、ρ2和η 1,只要测出t 1和t 2就可求出第二种液体的黏度。这种方法就叫做比较测量法。

附表1 水的黏度

()()s Pa 10222.1235.1202.14.0235.14.03121312??=-?+=-?+=-ηηηη

附表2 酒精的密度

附表3 酒精在不同温度时的黏度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 液体黏度的测定 各种实际液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滞性。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流体之间,其速度都不相同,即各层间存在着滑动,于是在层与层之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一摩擦力称为“黏滞力”。它的方向在接触面内,与流动方向相反,其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及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黏度”(又称黏滞系数,viscosity )。它表征液体黏滞性的强弱,液体黏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测量时必须给出其对应的温度。在生产上和科学技术上,凡是涉及流体的场合,譬如飞行器的飞行、液体的管道输送、机械的润滑以及金属的熔铸、焊接等,无不需要考虑黏度问题。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很多,通常有:①管流法。让待测液体以一定的流量流过已知管径的管道,再测出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上的压降,算出黏度。②落球法。用已知直径的小球从液体中落下,通过下落速度的测量,算出黏度。③旋转法。将待测液体放入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中间,一圆筒固定,另一圆筒以已知角速度转动,通过所需力矩的测量,算出黏度。④奥氏黏度计法。已知容积的液体,由已知管径的短管中自由流出,通过测量全部液体流出的时间,算出黏度。本实验基于教学的考虑,所采用的是奥氏黏度计法。 实验一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关液体黏滞性的知识,学习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2、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液体放在两玻璃板之间,下板固定,而对上板施以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之以速度v 匀速移动。黏着在上板的一层液体以速度v 移动;黏着于下板的一层液体则静止不动。液体自上而下,由于层与层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速度快的带动速度慢的,因此各层分别以由大到小的不同速度流动。它们的速度与它们与下板的距离成正比,越接近上板速度越大。这种液体流层间的摩擦力称为“黏滞力”(viscosity force )。设两板间的距离为x ,板的面积为S 。因为没有加速度,板间液体的黏滞力等于外作用力,设为f 。由实验可知,黏滞力f 与面积S 及速度v 成正比,而与距离x 成反比,即 x v S f η= (2-5-1) 式中,比例系数η即为“黏度”。η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 ·s )或k g ·m -1·s -1。

毛细管法测粘度

毛细管法测定粘度 测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在直立的毛细管中,以完全湿润管壁的状态流动时,其运动粘度与流动时间成正比。测定时,用已知运动粘度的液体作标准,测量其从毛细管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再测量试样自同一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则可计算出试样的粘度。 测定仪器:毛细管粘度计 仪器、试剂与试样 1、仪器毛细管粘度计、恒温浴、温度计、秒表 2、试剂恒温浴液、乙醇、铬酸洗液、石油醚 3、试样机油或其他石油产品 实验步骤 1)选取毛细管粘度计并洗净取一支适当内径的毛细管粘度计,用轻质汽油或石油醚洗涤干净。 2)装标准试样在支管6处接一橡皮管,用软木塞塞住管身7的管口,倒转粘度计,将管身4的管口插入盛有标准试样(20℃蒸馏水)的小烧杯中,通过连接支管的橡皮管用洗耳球将标准样吸至标线b处,然后捏紧橡皮管,取出粘度计,倒转过来,擦干管壁,并取下橡皮管。 3)将橡皮管移至管身4的管口,使粘度计直立于恒温浴中,使其管身下部浸入浴液。在粘度计旁边放一支温度计,使其水银泡怀毛细管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恒温浴内温度调至20℃,在此温度保持10min以上。 4)用洗耳球将标准样吸至标线a以上少许,停止抽吸,使液体自由流下,注意观察液面,当液面至标线a,启动秒表;当液面至标线b,按停秒表。记下由a至b的时间,重复测定4次,各次偏差不得超过0.5%,取不少于三次的流动时间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样的流出时间τ20标。 5)倾出粘度计中的标准样,洗净并干燥粘度计,用同粘度计按上述同样的操作测量试样的流出时间τ20样。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t t t t 计算过程: 六、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必须调整恒温浴的温度为规定的测定温度; 2)测定前试液和毛细管粘度计均应准确恒温,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在恒温器中粘度计放置的时间为:在20℃时,放置10min;在50℃时,放置15min;在100℃时,放置20min; 1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报告(精)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分子。 2、测定聚乙二醇的黏均分子量。 3、掌握用乌贝路德黏度的方法。 4、用Origin或Excel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一,一般在10~10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对线型高聚物,各方法适合用范围如下; 10 端基分析〈3*4 10 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温蒸馏〈3*4 10~10 渗透压46 10~10 光散射47 10~10 起离心沉降及扩散47 10~10 黏度法47 其中黏度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实验精度,但黏度发不是测分子量的绝对方法,因为此法中所有的特征黏度与分子量的经验方程是要用其他方法来确定的,高聚物不同,溶剂不同,分子量范围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黏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是存在着内摩檫。在测高聚物溶液黏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经验关系为; 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与a植a与温度、高聚物]溶剂性质及分子量大小有关。K植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值主要取决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 与a的值可以通过其它的实验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大等,从黏度法只能测定得[ɡ] 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有: 这样以及对C作图得两条直线,外推到这两条直线在纵坐标轴上想叫与一点,可求出数值。为了绘图方便,引进相对浓度,即。其中,C表示溶液的真实浓度,表示溶液的其始浓度,由图可知,其中A为截距 黏度测定中异常现象的近似处理。在特定性黏度测量过程中,有时并非操作不慎,而出现对图与对图外推到时,在纵坐标轴上并不相交于一点的异常现象。在式中和

毛细管法测粘度

毛细管法测粘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毛细管法测定粘度 测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在直立的毛细管中,以完全湿润管壁的状态流动时,其运动粘度与流动时间成正比。测定时,用已知运动粘度的液体作标准,测量其从毛细管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再测量试样自同一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则可计算出试样的粘度。 测定仪器:毛细管粘度计 仪器、试剂与试样 1、仪器毛细管粘度计、恒温浴、温度计、秒表 2、试剂恒温浴液、乙醇、铬酸洗液、石油醚 3、试样机油或其他石油产品 实验步骤 1)选取毛细管粘度计并洗净取一支适当内径的毛细管粘度计,用轻质汽油或石油醚洗涤干净。 2)装标准试样在支管6处接一橡皮管,用软木塞塞住管身7的管口,倒转粘度计,将管身4的管口插入盛有标准试样(20℃蒸馏水)的小烧杯中,通过连接支管的橡皮管用洗耳球将标准样吸至标线b处,然后捏紧橡皮管,取出粘度计,倒转过来,擦干管壁,并取下橡皮管。 3)将橡皮管移至管身4的管口,使粘度计直立于恒温浴中,使其管身下部浸入浴液。在粘度计旁边放一支温度计,使其水银泡怀毛细管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恒温浴内温度调至20℃,在此温度保持10min以上。 4)用洗耳球将标准样吸至标线a以上少许,停止抽吸,使液体自由流下,注意观察液面,当液面至标线a,启动秒表;当液面至标线b,按停秒表。记下由a至b的时间,重复测定4次,各 标。 次偏差不得超过0.5%,取不少于三次的流动时间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样的流出时间τ 20 5)倾出粘度计中的标准样,洗净并干燥粘度计,用同粘度计按上述同样的操作测量试样的流样。 出时间τ 20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t t t t 计算过程: 六、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必须调整恒温浴的温度为规定的测定温度; 2)测定前试液和毛细管粘度计均应准确恒温,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在恒温器中粘度计放置的时间为:在20℃时,放置10min;在50℃时,放置15min;在100℃时,放置20min; 3)试液中不能有气泡。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

液体黏度的测量 物理学系 一、 引言 黏滞性是指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如果在流动的流体中平行于流动方向将流体分成流速不同的各层,则在任何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就有与面平行而与相对流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或曳力存在。液体的黏度在医学、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的黏度有关;石油在封闭的管道中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黏滞性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学会使用毛细管和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的原理并了解分别适用范围,掌握温度计、密度计、电子秒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使用,并学会进行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 二、 实验原理 (一) 落球法 当金属小圆球在黏性液体中下落时,它受到3个力,重力mg 、浮力和粘滞阻力。如果液体无限深广,在下落速度v 较小下,粘滞阻力F 有斯托克斯公式 F =6 (1) r 是小球的半径;称为液体的黏度,其单位是Pa ·s.小球刚进入时重力大于浮力和粘滞阻力之和,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达到三个力平衡,即 mg= +6 (2) 于是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由(2)式,并用3,,62 l d m d v r t πρ'===代入上式,并因为待测液体不能满足无限深广的条件,为满足实际条件而进行修正得 -g d 118(1 2.4)(1 1.6)t d d l D H ρρη'=++2() (3) 其中ρ'为小球材料的密度,d 为小球直径,l 为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t 为小球下落l 距离所用的时间,D 为容器内径,H 为液柱高度。 (二) 毛细管法 若细圆管半径为r ,长度为L ,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P ?,液体黏度为η,则其

实验三 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三 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Ostwald 粘度计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 进一步掌握调节恒温槽的技术。 3. 了解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粘度η,亦称粘度系数,是指单位面积的液层以单位速度流过相隔单位距离的固定液层时所受的力。粘度的大小与分子间力有关,即与液体的性质有关。温度对液体的粘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液体粘度变小。 若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则根据波华须尔公式可得: 48r Pt VL πη= 式中,r :毛细管半径;L :毛细管长度;V :液体的体积;t :液体流经长为L 的毛细管所经历的时间;P :管两端的压力。 按上式由实验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困难的,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的比粘度是适用的,若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则可求出另一种液体的粘度。 奥氏粘度计是毛细管粘度计的一种,适宜于测定低粘度液体,方法是用同一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体积相等时各所需时间,这样有: 411 18r Pt VL πη= , 422 28r P t VL πη= 从而, 111222 Pt P t ηη=。 式中,P = hgd 。h ,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d ,液体密度;g ,重力加速度。 如每次取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始终一致,则有: 111 222 d t d t ηη= 假如液体2的粘度η2为已知,则液体1的粘度η1可由下式求得: 11 12 22 d t d t ηη= 由于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很大,故测定液体在某一温度时的粘度,必须注意控制温度恒定。 本实验以25℃时的水为标准,测定20℃、25℃温度下无水乙醇及丙酮的粘度。 已知25℃下水的粘度为0.8904×10-3 Pa·s ,水的密度为0.99707 g·cm -3 ,乙醇的密度为 图3-1奥氏粘度计

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用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自然界中,一切实际流体(气体、液体)都具有一定的粘 滞性,这可以由流体抗拒形变的内摩擦而显示出来。众所周 知,作用于静止流体及运动中的所谓理想流体任一表面上的 力只有法向力(即正压力);但是对于实际流体而言,当相邻 两层流体各以不同的定向速度运动时,由于流体分子的相互 作用,就会产生平行于接触面的切向力。如图26-1所示, 运动快的流层对运动慢的流层以拉力f ',运动慢的流层则对运动快的流层施以阻力f ,这一对力被称为内摩擦力,或粘滞力。 实验表明,对于给定的流体,作用于接触面积为ds 的相邻两流层上的粘滞力f ,系与垂直于s d 方向上的速度梯度y u d /d 以及接触面积s d 呈正比,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即: s y u f d d d ?=η 式就是决定流体内摩擦力大小的牛顿粘滞定律。其中,比例系数η是由流体本身性质决定的、反应流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量,称为粘滞系数(又称动力粘度,简称粘度),其单位为:帕·秒(s Pa ?)。s Pa 1?相当于速度梯度为1s 1-时,作用在2m 1接触面积上的力为N 1的流体所具有的粘度,即: 2m s N 1s Pa 1-??=?。 不同流体具有不同的粘度,同一种流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也很不相同,而且流体的粘度还与压强有关,但不甚显著。气体的粘度很小,且于2/1T 成比例。由于液体分子间距比气体小千倍以上,层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力成为产生内摩擦的主要原因,所以其粘度比气体大4210~10倍。且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几乎按指数规律地减小,有经验公式: ()c b a -+=θηθ 其中,θη为流体在C θ时的粘度,c b a ,,为因液体种类或温度范围而异的常数。对水而言:当252.43,60070.0==b a 及5423.1=c 时,温度在C 100~C 0 范围内,与精确 实验结果的误差不大于%40.0。因此, 式可以用来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 测定流体的粘度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诸如:(1)用各种毛细管粘滞计、 (2)旋

粘度法测分子量实验报告

实验二十一高聚物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和分子。 2、测定聚乙二醇的黏均分子量。 3、掌握用乌贝路德黏度的方法。 4、用Origin或Excel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一,一般在10~10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对线型高聚物,各方法适合用范围如下; 10 端基分析〈3*4 10 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温蒸馏〈3*4 10~10 渗透压46 10~10 光散射47 10~10 起离心沉降及扩散47 10~10 黏度法47 其中黏度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有相当好的实验精度,但黏度发不是测分子量的绝对方法,因为此法中所有的特征黏度与分子量的经验方程是要用其他方法来确定的,高聚物不同,溶剂不同,分子量范围不同,就要用不同的经验方程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黏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是存在着内摩檫。在测高聚物溶液黏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越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经验关系为; 式中,M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与a植a与温度、高聚物]溶剂性质及分子量大小有关。K植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值主要取决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5~1之间。K 与a的值可以通过其它的实验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大等,从黏度法只能测定得[ɡ] 根据实验,在足够稀的溶液中有:

这样以及对C作图得两条直线,外推到这两条直线在纵坐标轴上想叫与一点,可求出数值。为了绘图方便,引进相对浓度,即。其中,C表示溶液的真实浓度,表示溶液的其始浓度,由图可知,其中A为截距 黏度测定中异常现象的近似处理。在特定性黏度测量过程中,有时并非操作不慎,而出现对图与对图外推到时,在纵坐标轴上并不相交于一点的异常现象。在式中和值与高聚物结构和形态有关。而式物理意义不大明确。因此出现异常现象时,以曲线求值。 测定黏度的方法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和落球法。在测定高聚物分子的特性黏度时,以毛细管流出法的黏度计最为方便。若液体在毛细管年度计中,因为重力作用流出时,可通过泊肃叶公式计算黏度。 式中,为液体的黏度,为液体的密度,为毛细管的长度,为毛细管的半径,为流出的时间,为流国毛细管液体的平均液体高度,为流进毛细管的液体体积,为毛细管末端校正的参数 对于某一指定的黏度计而言,式可以写成下式 式中,为流出的时间在左右,该项可以从略。又因通常测定是在稀溶液中进行,所以溶液的密度和溶剂的密度近似相等,因此可以将写成: 式中,为溶液的流出时间,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所以通过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式求得,由图求得。 三、仪器药品 恒温槽1套;乌贝路得黏度计一只; 移液管2只,1只;停表1只; 洗耳球1只;螺旋夹一只; 橡皮管2根;聚乙二醇;蒸馏水。 实验步骤 四、实验步骤 本实验用的乌贝路得黏度计,又叫气承悬柱式黏度计。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在黏度计里逐渐稀释从而节约许多操作手续. 1.先用洗液将粘度计洗净,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分别冲洗几次,每次都要注意反复 冲洗毛细管部分,洗好后烘干备用。 2.调节恒温槽温度至(30.0 0.1)℃,在粘度计的B管和C管上都套上橡皮管,然 后将其垂直放入恒温槽,使水面完全浸没1球。 3.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一直浓度的聚乙二醇溶液10ml和蒸馏水5ml,由A管注入粘 c,恒温5min,度计中,在C管处用洗耳球打气,使溶液混合均匀,浓度记为 1 进行测定。测定方法如下:将C管用夹子夹紧使之不通气,在B管用洗耳球将溶 液从4球经3球、毛细管、2球抽至1球的2/3处,解去夹子,让C管通大气, 此时3球内的溶液即回入4球,使毛细管以下的液体悬空。毛细管以上的液体下 落,当液面流经a刻度时,立即按停表开始记时间,当液面降至b刻度时,再按 停表,测得刻度a、b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这一操作至少三次,

毛细管法测粘度

毛细管法测粘度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毛细管法测定粘度 测定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在直立的毛细管中,以完全湿润管壁的状态流动时,其运动粘度与流动时间成正比。测定时,用已知运动粘度的液体作标准,测量其从毛细管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再测量试样自同一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则可计算出试样的粘度。 测定仪器:毛细管粘度计 仪器、试剂与试样 1、仪器毛细管粘度计、恒温浴、温度计、秒表 2、试剂恒温浴液、乙醇、铬酸洗液、石油醚 3、试样机油或其他石油产品 实验步骤 1)选取毛细管粘度计并洗净取一支适当内径的毛细管粘度计,用轻质汽油或石油醚洗涤干净。 2)装标准试样在支管6处接一橡皮管,用软木塞塞住管身7的管口,倒转粘度计,将管身4的管口插入盛有标准试样(20℃蒸馏水)的小烧杯中,通过连接支管的橡皮管用洗耳球将标准样吸至标线b处,然后捏紧橡皮管,取出粘度计,倒转过来,擦干管壁,并取下橡皮管。 3)将橡皮管移至管身4的管口,使粘度计直立于恒温浴中,使其管身下部浸入浴液。在粘度计旁边放一支温度计,使其水银泡怀毛细管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恒温浴内温度调至20℃,在此温度保持10min以上。 4)用洗耳球将标准样吸至标线a以上少许,停止抽吸,使液体自由流下,注意观察液面,当液面至标线a,启动秒表;当液面至标线b,按停秒表。记下由a至b的时间,重复测定4次,各次偏差不得超过%,取不少于三次的流动时间的平均值作为标准样的流出时间τ20标。 5)倾出粘度计中的标准样,洗净并干燥粘度计,用同粘度计按上述同样的操作测量试样的流出时间τ20样。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t t t t 计算过程: 六、注意事项 1)测定过程中必须调整恒温浴的温度为规定的测定温度; 2)测定前试液和毛细管粘度计均应准确恒温,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在恒温器中粘度计放置的时间为:在20℃时,放置10min;在50℃时,放置15min;在100℃时,放置20min; 3)试液中不能有气泡。

浅论乌氏毛细管文档新粘度计

实训小结 10医械一班 进修 柯周良 乌氏毛细管粘度计 粘度计广泛应用于测定油脂、油漆、涂料、塑料、食品、药物、胶粘剂等各种流体的动力粘度。 高分子溶液的粘度有以下几种定义: (1) 粘度比(相对粘度) 粘度比用来表示。,其中,为纯溶剂的粘度,是相同温度下溶液的粘度。粘度比是一个无因次的量。对于低切变速度下的高分子溶液,其值一般大于1。显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将增大。 (2) 增比粘度(粘度相对增量) 增比粘度用表示,是相对于溶剂来说溶液粘度增加的分数: 增比粘度也是一个无因次的量。 (3) 比浓粘度(粘数) 对高分子溶液,增比粘度往往随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因此常用其与浓度之比来表征溶液的粘度,称为比浓粘度,即 它表示当溶液浓度为C 时,单位浓度对增比粘度的贡献。实验证明,其数值亦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比浓粘度的因次是浓度的倒数,一般用厘米3/克表示。 比浓对数粘度(对数粘度)其定义是粘度比的自然对数与浓度之比,即 C C sp r )1ln(ln ηη+= 其值也是浓度的函数,因次与比浓粘度相同。 (4) 特性粘度(极限粘度) 因为比浓粘度C sp /η和比浓对数粘度C r /ln η均随溶液浓度而改变,故以其在无限稀释时的外推值作为溶液粘度的量度,用[η]表示这种外推值,即 C C r C sp C ηηηln lim lim ][00→→== [η]称为特性粘度,又称极限粘度,其值与浓度无关,其因次也是浓度的倒数。 上述粘度的测定原理如下:待测液体自A 管加入,经B 管将液体吸至a 线以

上,使B 管通大气,任其自然流下,记录液面流经a 及b 线的时间t 。这样外加力就是高度为h 的液体自身的重力,用P 表示。假定液体流动时没有发生湍流,即外加力P 全部用以克服液体对流动的粘滞阻力。则根据牛顿粘度定律可导出如下的关系: lV t PR 84πη= (8-1) 上式称为泊肃叶(Poiseuille )定律。 在实际的测定中,由于用同一支粘度计测定溶液与溶剂的流出时间,故V 、l 、R 相等。上式可改写为: kPt =η (8-2) 其中,lV R k 84 π=。溶剂(标准溶液)的粘度为000t kP =η。而溶液的相对粘度为 0 0000t P Pt t kP kPt r ===ηηη (8-3) 液体在液柱高度相同高度时,压力之比可以用密度比代替。即 00ρρ=P P ,则 0 0t t r ρρη= (8-4) 由于测粘度时,溶液粘度比较稀,溶液与溶剂二者密度相差极小,可近似认为:0ρρ=,将其代入式(8-4)得: 0 000t t t t r ==ρρη (8-5) 并且,很容易得到: 001t t t r sp -= -=ηη (8-6) 这样,由纯溶剂的流出时间0t 和各种浓度的溶液的流出时间t ,可求出各种浓度的r η、sp η、C sp /η和C r /ln η之值。以C sp /η和C r /ln η分别为纵坐标,C 为横坐标作图,得到两条直线。分别外推至0=C 处,其截距就是特性粘数[η](见图8-5)。 2

恒温槽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1 恒温槽调节及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恒温槽的构造、控温原理,掌握恒温槽的调节和使用。 2.掌握一种测量粘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 恒温槽 许多化学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如粘度、蒸气压、电导率、反应速率常数等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实验在恒定温度下进行,常用的恒温槽有玻璃恒温水浴和超级水浴两种,其基本结构相同,主要由槽体、加热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和温度控制器组成,如图1所示。 恒温槽恒温原理是由感温元件将温度转化为电信号输送给温度控制器,再由控制器发出指令,让加热器工作或停止工作。 水银定温计是温度的触感器,是决定恒温程度的关键元件,它与水银温度计的不同之处是毛细管中悬有一根可上下移动的金属丝,从水银球也 引出一根金属丝,两根金属丝温度控制器相联接。调节温度时,先松开固定螺丝,再转动调节帽,使指示铁上端与辅助温度标尺相切的温度示值较欲控温度低1~2℃。当加热到下部的水银柱与铂丝接触时,定温计导线成通路,给出停止加热的信号(可从指示灯辨出),此时观察水浴槽中的精密温度计,根据其与欲控温度的差值大小进一步调节铂丝的位置。如此反复调节,直至指定温度为止。 恒温槽恒温的精确度可用其灵敏度衡量,灵敏度是指水浴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振幅大小。即 灵敏度 = 2 ()(最低温度)最高温度t t 灵敏度与水银定温计、电子继电器的灵敏度以及加热器的功率、搅拌器的效率、各元件的布局等因素有关。搅拌效率越高,温度越容易达到均匀,恒温效果越好。加热器功率大,则到指定温度停止加热后释放余热也大。一个好的恒温槽应具有以下条件:①定温灵敏度高;②搅拌强烈而均匀;③加热器导热良好且功率适当。各元件的布局原则:加热器、搅拌器和定温计的位置应接近,使被加热的液体能立即搅拌均匀,并流经定温计及时进行温度控制。 图1 恒温槽装置示意图 1— 浴槽;2—加热器;3搅拌器;4—温度计; 5—水银定温计;6—恒温控制器;7—贝克曼温度计

奥氏、乌氏毛细管粘度计的工作原理

奥式、乌式毛细管粘度计基本原理 一、总述 毛细管粘度计按结构、形状可分为乌氏、 芬氏、平氏、逆流四种。它们测定的样品粘度是运动粘度。今已广泛地运用在石油、化工、轻工、机电、国防、交通、煤碳、冶金、医药、食品、造纸、纺织、科研、高等院校等单位。 1、 原理 在一定温度下,当液体在直立的毛细管中,以完全湿润管壁的状态流动时,其运动粘度与流动时间成正比。测定时,用已知运动粘度的液体作标准,测量其从毛细管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再测量试样自同一粘度计流出的时间,则可计算出试样的粘度。 2、 假设 在水平管处建立三维柱坐标。设不可压缩的粘性流体在水平管中作稳态层流流动,并设所考察的部位远离管道进、出口,且流动为沿轴向(z 方向)的一维流动。其物理模型为: 1) 牛顿型流体,层流稳态流动,不可压缩; 2) 其流动模型为沿z 方向的一维流动,0r u u θ==,0z u ≠ 。 3) 远离进出口。 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r θ z 二、推导过程 柱坐标下的连续性方程: 0)()(1)(1'=?? +??+??+??z r u z u r ru r r ρρθρθρθ N-S 方程: z 分量

?? ??????+??+??? ??????+??-=??+?+??+??+??2222111'z u u r r u r r r v z p z u u r u u u r u r u u u z z z d z z z z z r z θρθθθθ r 分量 ()? ???????+??-??+??????????+??-=??+-??+??+??22222 222111'z u u r u r ru r r r v r p z u u r u u r u r u u u r r r d r z r r r r θθρθθθθθ θ分量 ()? ???????+??+??+??????????+??-=??++??+??+??22222 22111'z u u r u r ru r r r v r p r z u u r u u u r u r u u u r d z r r θθ θθθθθθθθθρθθ 根据假设可对以上方程进行简化得: 0=??z u z (1) )](1[r u r r r z p z d ????=??μ (2) 0=??θ d p (3) 0=??r p d (4) 从式(2)、(3)、(4)可以看出,该式左侧的d p 仅是z 的函数;而右侧z u 仅是r 的函数。因此,式(2)可写成常微分方程,即 dz dp dr du r dr d r d z μ1)(1= (5) 上式为右侧仅为z 的函数,左侧仅为r 的函数,而r 、z 又为独立变量,故两边应等于 同一常数才成立,即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液体黏度的测定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物理实验报告 液体黏度的测定 各种实际液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黏滞性。当液体流动时,平行于流动方向的各层流体之间,其速度都不相同,即各层间存在着滑动,于是在层与层之间就有摩擦力产生。这一摩擦力称为“黏滞力”。它的方向在接触面内,与流动方向相反,其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及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黏度”(又称黏滞系数,viscosity )。它表征液体黏滞性的强弱,液体黏度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测量时必须给出其对应的温度。在生产上和科学技术上,凡是涉及流体的场合,譬如飞行器的飞行、液体的管道输送、机械的润滑以及金属的熔铸、焊接等,无不需要考虑黏度问题。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很多,通常有:①管流法。让待测液体以一定的流量流过已知管径的管道,再测出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上的压降,算出黏度。②落球法。用已知直径的小球从液体中落下,通过下落速度的测量,算出黏度。③旋转法。将待测液体放入两个不同直径的同心圆筒中间,一圆筒固定,另一圆筒以已知角速度转动,通过所需力矩的测量,算出黏度。④奥氏黏度计法。已知容积的液体,由已知管径的短管中自由流出,通过测量全部液体流出的时间,算出黏度。本实验基于教学的考虑,所采用的是奥氏黏度计法。 实验一 落球法测量液体黏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有关液体黏滞性的知识,学习用落球法测定液体的黏度; 2、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液体放在两玻璃板之间,下板固定,而对上板施以一水平方向的恒力,使之以速度v 匀速移动。黏着在上板的一层液体以速度v 移动;黏着于下板的一层液体则静止不动。液体自上而下,由于层与层之间存在摩擦力的作用,速度快的带动速度慢的,因此各层分别以由大到小的不同速度流动。它们的速度与它们与下板的距离成正比,越接近上板速度越大。这种液体流层间的摩擦力称为“黏滞力”(viscosity force )。设两板间的距离为x ,板的面积为S 。因为没有加速度,板间液体的黏滞力等于外作用力,设为f 。由实验可知,黏滞力f 与面积S 及速度v 成正比,而与距离x 成反比,即 x v S f η= (2-5-1) 式中,比例系数η即为“黏度”。η的单位是“帕斯卡·秒”(Pa ·s )或k g ·m -1·s -1。

(完整精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奥式粘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院班级 实验日期 2017年5月23日实验地点:实验楼B411室

当黏滞系数为η的液体在半径为R 、长为L 的毛细管中稳定流动时,若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P ,则根据泊肃叶定律,单位时间流经毛细管的体积流量Q 为: 48R P Q L πη?= (式1) 本实验用奥氏黏度计,采用比较法进行测量。 实验时,常以黏滞系数已知的蒸馏水作为比较的规范。先将水注人黏度计的球泡A 中,再用洗耳球将水从A 泡吸到B 泡内,使水面高于刻痕m ,然后将洗耳球拿掉,在重力作用下让水经毛细管又流回A 泡,设水面从刻痕m 降至刻痕n 所用的时间为t 1,若换以待测液体,测出相应的时间为t 2,由于流经毛细管的液体的体积相等,故有: V 1=V 2,即Q 1t 1=Q 2t 2 4412121288R P R P t t L L ππηη???=?∴ 即得222111 P t P t ηη??=??(式2) 式中η1和η2分别表示水和待测液体的黏滞系数。设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 ρ2,因为在两次测量中,两种液面高度差?h 变化相同,则压强差之比为 111222 P g h P g h ρρρρ??==??(式3) 代入式2,得 22 2111 t t ρηηρ= ?(式4) 从本实验最后的附表中查出实验温度下的ρ1、ρ2和η1值,则根据式4可求得待测液体的黏滞系数η2。 可见,如果一种液体的黏滞系数η1为已知,且两种液体的密度ρ1及ρ2可查表得到,则只要测出两种液体流经同一细管的时间t 1和t 2,即可根据式5算出被测液体的黏滞系数η2。本实验是已知蒸馏水的η1值,求待测酒精的η2值。黏滞系数的测定是医学和生物实验中常常遇到的。这种由一种物质的已知量求得另一种物质的相应未知

乌式毛细管粘度计|三管粘度计

乌氏粘度计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根据实验需要将恒温槽温度调节至25±0.05℃或30±0.05℃。 2、配制聚合物溶液 用粘度法测聚合物分子量,选择高分子-溶剂体系时,常数K、α值必须是已知的而且所用溶剂应该具有稳定、易得、易于纯化、挥发性小、毒性小等特点。为控制测定过程中hr在2~0之间,浓度一般为0.001g/ml~0.01g/ml。于测定前几天,用100 ml容量瓶把待测聚合物试样溶解于溶剂中配成已知浓度的溶液。 准确称取100-500mg待测聚合物放入100ml清洁干燥的容量瓶中,倒入约80ml甲苯(本例以甲苯为溶剂),使之溶解,待聚合物完全溶解之后,放入已调节好的恒温槽中,容量瓶也放入恒温槽中。再加溶剂至刻度,取出摇匀,用3号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到另一100ml容量瓶中,放入恒温槽恒温待用,容量瓶及玻璃砂芯漏斗,用后立即洗涤。玻璃砂芯漏斗要用含30%硝酸钠的硫酸溶液洗涤,再用蒸馏水抽滤,烘干待用。 3、洗涤粘度计

粘度计和待测液体是否清洁,是决定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毛细管粘度计中毛细管的内径一般很小,容易被溶液中的灰尘和杂质所堵塞,一旦毛细管被堵塞,则溶液流经刻线a和b所需时间无法重复和准确测量,导致实验失败。若是新的粘度计,先用洗液浸泡,再用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三次,烘干待用。对已用过的粘度计,则 先用甲苯灌入粘度计中浸洗除去留在粘度计中的聚合物,尤其是毛细管部分要反复用溶剂清洗,洗毕,将甲苯溶液倒入回收瓶中,再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粘度计,最后烘干。 4、测定溶剂的流出时间 乌氏粘度计是气承悬柱式可稀释的粘度计,把预先经严格洗净,检查过的洁净粘度计垂直夹持于恒温槽中,使水面完全浸没小球M1。用移液管吸10ml甲苯,从A管注入E球中。于25℃恒温槽中恒温3分钟,然后进行流出时间t0的测定。用手捏住C管管口,使之不通气,在B管用洗耳球将溶剂从E球经毛细管、M2球吸入M1球,然后先松开洗耳球后,再松开C管,让C管通大气。此时液体即开始流回E球。此时操作者要集中精神,用眼睛水平地注视正在下降的液面,并用秒表准确地测出液面流经a线与b线之间所需的时间,并记录。重复上述操作三次,每次测定相差不大于0.2 s。取三次的平均值为t0,即为溶剂的流出时间。但有时相邻两次之差虽不超过0.2 s,而连续所得的数据是递增或递减(表明

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报告

六、数据处理 由(4)可知,待 ,则 标 25时, 待标待 时, 待标待 时, 待标待 时, 待标待 表3黏度实验数据处理I 实验温度/25 30 35 40 水的密度 0.9970 0.9959 0.9940 0.9922 水 水的黏度 0.8904 0.7975 0.7194 0.6529 水 0.7852 0.7809 0.7767 0.7720 乙醇的密度 乙 水的流经时间 104.6 93.10 83.27 75.85 水 乙醇的流经时间154.9 141.6 130.6 117.2

乙 乙醇的黏度 乙 1.039 0.9507 0.8815 0.7981 以对作图,根据式(5)的直线关系求出无水乙醇的温度特性常数A 和B ,将数据处理结果列表 0.00318 0.003200.003220.003240.003260.003280.00330 0.003320.00334 0.003361/T (K -1 ) lg (Pa s) 表4 黏度实验数据处理II 实验温度 25 30 35 40

/ 乙0.01645 -0.02196 -0.05478 -0.09794 (1/T)/K 0.003356 0.003300 0.003247 0.003195 A/K 0.00142 B 0.00333 七、思考题 (1)液体黏度与温度有何关系? 温度越高,黏度越低。 (2)简述测定流体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测定黏度通常测定一定体积的流体经一定长度垂直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然后根据泊赛耳公式计算其黏度,然而直接由实验测定液体黏度的黏度是比较困难的,通常采用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的相对黏度,用已知的标准流体的黏度来求出待测流体的黏度。 方法:奥氏黏度计、乌氏黏度计。

(推荐)粘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实验报告

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分子量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水溶性高聚物聚乙烯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2.掌握用乌式黏度计测定黏度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是表征聚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本实验采用的右旋糖苷分子是目前公认的优良血浆代用品之一, 由于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故通常测定高聚物分子量都是利用统计的平均分子量。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粘度法、端基分析、沸点升高、冰点降低、等温蒸馏、超离心沉降及扩散法等,其中,用粘度法测定的分子量称“黏均分子量”,记作。 增比黏度: 特性粘度:

时间与粘度的关系 N=n/n0=t/t0 (3-84) 三、仪器与试剂 恒温槽 1 套乌式黏度计 1支 1/10 秒表 1只聚乙烯醇 四、实验步骤 1.洗涤黏度计 取出一只黏度计,先用丙酮灌入黏度计 中,浸洗去留在黏度计中的高分子物质, 黏度计的毛细管部分,要反复用丙酮流 洗。方法是:用约 10 mL 丙酮至大球中, 并抽吸丙酮经毛细管 3 次以上,洗毕,

倾去丙酮倒入回收瓶中,再重复一次,然 后用吹风机吹干黏度计备用。 2.测定溶剂流出时间 在铁架台上调节好黏度计的垂直度和高度,然后将黏度计安放在恒温水浴中。用移液管吸取10mL 纯水,从A 管注入。于37℃恒温槽中恒温5min。进行测定时,在 C管上套上橡皮管,并用夹子夹住,使其不通气,在 B 管上用橡皮管接针筒,将蒸馏水从 F 球经 D 球、毛细管、E球抽到G球上(不能高出恒温水平面),先拔去针筒并解去夹子,使 C管接通大气,此时 D 球内液体即流回 F 球,使毛细管以上液体悬空。毛细管以上液体下流,当液面流经 a刻度时,立即按停表开始记录时间,当液面降到b刻度时,再按停表,测得刻度a、b之间的液体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操作两次,记录留出时间且误差不大于1-2s,取两次平均值为 t0, 3.溶液流出时间的测定 取出黏度计,倾去其中的水,加入少量的丙酮溶液润洗,经过各个瓶口流出,以达到洗净的目的。同上法安装调节好黏度计,用移液管吸取 10mL 溶液小心注入黏度计内(注意不能将溶液黏在黏度计的管壁上),在溶液恒温过程中,应用溶液润洗毛细管后再测定溶液的流出时间t。然后一次分别加入 2.0mL、3.0 mL、5.0 mL、10.0 mL 蒸馏水,按上述方法分别测量不同浓度时的t 值。每次稀释后都要将溶液在F 球中充分搅匀(可用针筒打气的方法,但不要将溶液溅到管壁上),然后用稀释液抽洗黏度计的毛细管、E 球和 G 球,使黏度计内各处溶液的浓度相等,而且须恒温。 五、数据处理及结论 1.数据整理(恒温槽温度:37℃) 为了作图方便,假定起始相对浓度是1,根据原理中的公式计算所得数据记录如下表 表一数据记录表

毛细管粘度计的工作原理

毛 设不可压缩的粘性流体在水平管中作稳态层流流动,并设所考察的部位远离管道进、出口,且流动为沿轴向(z 方向)的一维流动,如下图所示: 物理模型: 1. 稳态、层流、不可压缩牛顿型流体 2. 沿z方向的一维流动,0==θu u r ,0≠z u 3. 远离进出口 柱坐标下的连续性方程: 0)()(1)(1'=?? +??+??+??z r u z u r ru r r ρρθρθρθ (1) 式中,z r u u u z r 和、为方位角;为轴向坐标;为径向坐标;为时间;θθθ.' 分别是流速在柱坐标(r,θ,z )方向上的分量。可简化为: 0=??z u z (2) 柱坐标的奈维-斯托克斯方程: r 分量 ()? ???????+??-??+??????????+??-=??+-??+??+??22222 222111'z u u r u r ru r r r v r p z u u r u u r u r u u u r r r d r z r r r r θθρθθθθθ(3) θ分量

()? ???????+??+??+??????????+??-=??++??+??+??22222 22111'z u u r u r ru r r r v r p r z u u r u u u r u r u u u r d z r r θθ θθθθθθθθθρθθ(4) z 分量 ?? ??????+??+??? ??????+??-=??+?+??+??+??2222111'z u u r r u r r r v z p z u u r u u u r u r u u u z z z d z z z z z r z θρθθθθ (5) 现在先考察z 方向的奈维-斯托克斯方程。对于一维稳态流动,式(5)中的 0,0' ==??r z u u θ,;0=θu 由于流动对于管轴对称,0=??θ z u ,02 2=??θz u 。将以上条件及(2)得到 )](1[r u r r r z p z d ????=??μ (6) 同理,对θ、r 方向的奈维-斯托克斯方程化简,可得 0=??θ d p (7) 0=??r p d (8) 从式(6)、(7)、(8)可以看出,该式左侧的d p 仅是z 的函数;而右侧z u 仅是r 的函数。因此,式(6)可写成常微分方程,即 dz dp dr du r dr d r d z μ1)(1= (9) 上式为右侧仅为z 的函数,左侧仅为r 的函数,而r 、z 又为独立变量,故两边应等于同一 常数才成立,即 常数 ==dz dp dr du r dr d r d z μ1)(1 (10) 边界条件: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定稿版

测量液体黏度实验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液体黏度的测量 物理学系 一、引言 黏滞性是指液体、气体和等离子体内部阻碍其相对流动的一种特性。如果在流动的流体中平行于流动方向将流体分成流速不同的各层,则在任何相邻两层的接触面上就有与面平行而与相对流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或曳力存在。液体的黏度在医学、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许多心血管疾病都与血液的黏度有关;石油在封闭的管道中输送时,其输运特性与黏滞性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学会使用毛细管和落球法测定液体黏度的原理并了解分别适用范围,掌握温度计、密度计、电子秒表、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的使用,并学会进行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分析。 二、实验原理 (一)落球法 当金属小圆球在黏性液体中下落时,它受到3个力,重力mg、浮力ρρρ和粘滞阻力。如果液体无限深广,在下落速度v较小下,粘滞阻力F有斯托克斯公式 F=6πρρρ(1) r是小球的半径;ρ称为液体的黏度,其单位是Pa·s.小球刚进入时重力大于浮力和粘滞阻力之和,运动一段时间后,速度增大,达到三个力平衡,即 mg=ρρρ+6πρρρ (2)

于是小球作匀速直线运动,由(2)式,并用3,,62 l d m d v r t πρ'===代入上式,并因为待测液体不能满足无限深广的条件,为满足实际条件而进行修正得 -gd 118(1 2.4)(1 1.6)t d d l D H ρρη'=++2() (3) 其中ρ'为小球材料的密度,d 为小球直径,l 为小球匀速下落的距离,t 为小球下落l 距离所用的时间,D 为容器内径,H 为液柱高度。 (二) 毛细管法 若细圆管半径为r ,长度为L ,细管两端的压强差为P ?,液体黏度为η,则其流 量Q 可以由泊肃叶定律表示: L P r Q ηπ84?= (4) 由泊肃叶定律,再加上当毛细管沿竖直位置放置时, 应考虑液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因此,可以写出 t L gL P r V ?+?=ηρπ8)(4 (5) 本实验所用的毛细管黏度计如图1所示,实验时将一 定量的液体注入右管,用吸球将液体吸至左管。保持黏度 计竖直,然后让液体经毛细管流回右管。设左管液面在C 处时,右管中液面在D 处,两液面高度差为H ,CA 间高度差为h 1,BD 间高度差为h 2。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