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简园区RTLS技术方案建议书

智简园区RTLS技术方案建议书
智简园区RTLS技术方案建议书

智简园区RTLS技术方案建议书

目录

1 方案选择 (1)

1.1 主动定位(Active RTLS)应用场景特征 (1)

1.2 被动定位(Passive RTLS)应用场景特征 (1)

2 主动定位(Active RTLS) (3)

2.1 项目概况 (3)

2.2 需求分析 (3)

2.3 园区位置服务平台 (4)

2.3.1 系统概述 (4)

2.3.2 系统建设内容 (4)

2.3.3 系统架构设计 (5)

2.3.3.1 逻辑架构 (5)

2.3.3.2 业务架构 (6)

2.3.4 系统功能描述 (7)

2.3.4.1 前端功能 (7)

2.3.4.2 后端功能 (10)

2.3.5 系统接口描述 (11)

2.3.6 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11)

2.3.7 系统部署方案 (12)

2.3.7.1 部署方案 (12)

2.3.7.2 部署要求(服务器软硬件) (12)

2.3.7.3 部署要求(其他) (14)

2.3.8 系统配置清单 (16)

3 被动定位(Passive RTLS) (19)

3.1 项目概况 (19)

3.2 需求分析 (19)

3.2.1 位置服务平台需求 (19)

3.3 园区位置服务平台 (20)

3.3.1 系统概述 (20)

3.3.2 系统建设内容 (20)

3.3.2.1 TAG定位 (20)

3.3.2.2 智能终端定位- 手机无感知定位 (21)

3.3.3 系统架构设计 (22)

3.3.3.1 逻辑架构 (22)

3.3.3.2 业务架构 (23)

3.3.4 系统功能描述 (23)

3.3.4.1 前端功能 (24)

3.3.4.2 后端功能 (25)

3.3.5 系统接口描述 (37)

3.3.6 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38)

3.3.7 系统部署方案 (39)

3.3.7.1 部署方案 (39)

3.3.7.2 部署要求(服务器软硬件) (39)

3.3.7.3 部署要求(AP布放) (41)

3.3.8 系统配置清单 (43)

3.3.8.1 通用软硬件 (43)

3.3.8.2 TAG硬件 (45)

1 方案选择

园区位置服务,根据不同场景需要,分为两种定位场景:主动定位(Active RTLS)和

被动定位(Passive RTLS)。

1.1 主动定位(Active RTLS)应用场景特征

1.2 被动定位(Passive RTLS)应用场景特征

1.1 主动定位(Active RTLS)应用场景特征

系统着重为终端用户服务

1.关键诉求:定位引擎、定位精度、精确导航。

2.在用户侧,用户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并导航,并对定位精度要求比较高。室

内端用户有两个关键诉求:精确定位+精确导航

3.在管理侧,系统关注被定位人员的基本位置及历史轨迹并做简单的数据分析。

1.2 被动定位(Passive RTLS)应用场景特征

系统着重为管理者服务。是在获取大量位置信息后,运用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和数据

挖掘技术来处理和分析数据针,并得出应用。

1.关键诉求:商业分析(BI)、数据分析和定制能力等。

2.在管理侧,系统对大量人群位置基础信息加工分析,形成有效的大数据建模并为

管理者提供增值服务。

3.在用户侧,系统对人员定位进行:智能终端无感知定位,或者TAG定位(如:卡

片式、校徽式、纽扣式、手环),或者智能终端有感知定位。

2 主动定位(Active RTLS)

2.1 项目概况

2.2 需求分析

2.3 园区位置服务平台

2.1 项目概况

描述项目概况,需要一线补充。

例子:XX项目。

2.2 需求分析

XX园区的建设通过运用物联网、边缘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全连接的园区,

实现园区内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直接的连接和互动,面向园区内人员提供高效优

质的服务,同时通过3D/2D GIS的部署,为园区管理者提供直观的业务融合呈现平

台,帮助管理者随时掌握园区运行状态。智慧园区的建设聚焦于四个方面:物联化、

可运营、基础安防、智慧化。而统一位置服务是实现物联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智慧

园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客户需求如下:

1.校园老师,学生和安保人员行走轨迹查询和导航。

2.机场、商超商铺众多,密麻,顾客希望知道自己的当前位置,并需要导航到目的

地;

3.园区访客对园区陌生,希望希望知道自己的当前位置,并需要导航到目的地;

2.3 园区位置服务平台

2.3.1 系统概述

位置服务平台,是智慧园区的一个基础支撑平台。为GIS、IOC等应用平台提供定位

基础数据。

对于园区内面向管理者,物业人员或保安的位置无法实时感知,在出现紧急事件的时

无法及时就近调度到相应的人员及时处理。而对于园区内的工作人员,在有突发事件

发生时,没有准确清晰的位置描述,造成很难及时赶到现场处理。

故在园区中提供位置服务系统,实现人员的实时位置定位是提高园区运营效率的关键

技术。

位置服务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定位,室外定位一般都是空旷场地,场景比较简单,对

于定位精度诉求也比较简单。而对室内定位,由于三维的空间管理的设施设备,资源

等复杂,需要更精确的位置定位描述人员的位置。该章节会介绍室内室外定位,但重

点会描述室内定位的位置服务系统。

2.3.2 系统建设内容

华为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建立在有既定WLAN环境下,利用WLAN环境的wifi及蓝

牙信号,同时利用智能终端本身具有的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指北针

等),综合采用惯导、三角定位及指纹定位算法,精确定位人员位置信息,并提供导航

服务。

被定位对象:

1.机场:顾客;

2.学校:老师,学生;

3.园区:安保人员、访客、顾客

2.3.3 系统架构设计

2.3.3.1 逻辑架构

位置服务平台基于WIFI/蓝牙定位,非常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高精度定位的相关

应用。

1.业务应用层:IOC/BI提供人员管理应用。

2.平台层:

a.iMaster NCE提供AP点位信息及维护;

b.GIS提供基于定位的地图服务;

c.RTLS调用iMaster NCE、GIS,进行定位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形成定位基础

数据库;

d.统一API网关基于GIS接口提供对外可服务化接口。

3.网络层:室内室外AP提供WIFI/蓝牙的网络覆盖,用于定位以及应用服务的室内

通信。

4.终端接入层:物联AP提供信号接入;终端手机/TAG发射自身WIFI/蓝牙信号。

2.3.3.2 业务架构

位置服务解决方案,如上图所示,由iMaster NCE、RTLS、GIS三套系统共同构成。

1.iMaster NCE软件:对地图wifi/蓝牙点位进行管理和维护,保存与现网一致的AP

点位位置数据,并以Restful API提供第三方集成。

2.Active RTLS平台软件:

a.平台软件包括Active RTLS基础软件和数据分析&应用软件。Active RTLS基

础软件提供基础的主动位置定位及位置呈现等功能,并提供与第三方对接接

口。数据分析&应用软件提供基于BI分析的人群分析、信息推送、人员管理

等增值功能、数据处理和存储及结果呈现。

b.Active RTLS与iMaster NCE对接获取基础的定位参考点数据;

c.在项目中有GIS系统时,与GIS集成获取室内地图数据,结合主要导航路径

进行定位数据的加工和处理,形成实时定位基础数据库。并提供接口,供

GIS集成形成整体的基于地图的定位和导航业务;

d.在项目中没有GIS系统时,Active RTLS系统可独立应用和维护,支持园区地

图的基本功能,提供移动APP,支持地图服务,路径规划等。

3.室内定位SDK:提供基于wifi/蓝牙+室内定位算法,给出室内定位的坐标,其中

定位SDK用到的定位数据(RTLS定位基础数据库),由GIS系统业务通道提

供。

4.AC:AC南向管理所有AP,AP管理报文通过隧道到AC,接受统一策略管理;

AP业务报文通过隧道转发或者本地转发模式转发。AC北向提供WIFI MAC数据

给RTLS平台。

5.AP:提供Wi-Fi覆盖,并支持蓝牙,蓝牙可作为管理通道管理Beacon,将Beacon

的状态数据上传信息给iMaster NCE服务器。iMaster NCE可在线监测和管理

Beacon的在线状态。

6.Beacon:在AP部署稀疏情况下(AP间距>20米),用Beacon补点。

2.3.4 系统功能描述

2.3.4.1 前端功能

1.矢量地图显示

2.自动定位

3.快速搜索

4.路径规划

5.一键导航

6.跨楼层导航

2.3.4.2 后端功能

1.实时位置监控

该功能可显示当前用户位置分布,可通过mac查看其相应位置。

2.历史轨迹追溯

管理者可根据需要对被监测目标在任意时间段进行位置历史追溯,同时系统提供基于

POI 的轨迹清单呈现。

2.3.5 系统接口描述

2.3.6 主要技术规格参数

2.3.7 系统部署方案

2.3.7.1 部署方案

系统部署如图所示:

1.Passive RTLS平台软件在数据中心,支持虚拟机部署。所对接iMaster NCE、Agile

Controller以及GIS平台软件同样部署在数据中心。

2.手机APP:支持Android、iOS系统,并保证在主流千元手机满足定位精度应用。

3.AP/AC/Beacon:根据现场条件部署硬件。

4.可靠性:在虚拟机上部署,为了保证定位子系统业务连续性,Passive RTLS服务

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支持双机热备功能。

2.3.7.2 部署要求(服务器软硬件)

平台服务器

客户端推荐部署要求

2.3.7.3 部署要求(其他)

一、AP推荐部署要求

现网AP:根据蓝牙终端定位要求进行部署和调整。支持蓝牙功能,并满足定位网规要

求。

1. AP的型号和版本尽可能保持一致;

2. 规划的同一区域的AP安装的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

3. AP尽可能避开立柱等障碍物的遮挡,一般部署于天花板;

4. AP布放间距,建议间距在8~10m(第三方Beacon设备建议6米)左右,间距超

过10米不保证能达到要求的定位精度,布放间距不可太近也不可太远;

5. AP布放形式,建议按照W型布放且覆盖所有区域包括边角区域及中心区域,可参

见下图;

6. 对于宽度在≤6m的走廊,建议AP布置于走廊中间呈一字型排列且间距保持10m 左右的等距。推荐不放如下图所示;

7. 办公室周边的AP与墙壁保持1~2m左右的间距,以免对相邻区域的定位产生影响。

8. 在办公室各入口处布放定位引导AP,如下图所示;

9. 在走廊拐角处,AP应布放于两条走廊交界处。如下图所示。

10.AP部署与暖通空调、电气柜等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减少蓝牙信号受到周围电

磁环境的影响而导致RSSI值的波动。

二、蓝牙定位参数建议

1.保证每个AP内置蓝牙的UUID、Major、Minor值三者组合值唯一,建议对该三个

参数规划:UUID-楼栋号、Major-楼层、Minor-具体AP ID

2.在AP在10-12m的间距情况下,建议设置AP内置蓝牙模块参数如下:发射功

率:0dBm;RSSI校准值:-60dBm;BLE广播帧的周期:100ms。

2.3.8 系统配置清单

VMware技术方案建议书(doc 28页)

VMware技术方案建议书 xxx系统服务器整合

2006年X月 目录

1服务器虚拟技术剖析 1.1 VMWARE解决方案 1.1.1 VMware 服务器整合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的成长,IT部门必须快速地提升运算能力-以不同操作环境的新服务器形式而存在。因此而产生的服务器数量激增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IT部门需要: ?提升系统维护的效率 ?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 ?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成本的方法 VMWARE服务器整合为这些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 虚拟构架提供前所未有的负载隔离,为所有系统运算和I/O设计的微型资源控制。虚拟构架完美地结合现有的管理软件并在共享存储(SAN)上改进投资回报率。通过把物理系统整合到有VMWARE虚拟构架的数据中心上去,企业体验到: ?更少的硬件和维护费用 ?空闲系统资源的整合 ?提升系统的运作效率 ?性价比高,持续的产品环境 整合IT基础服务器

运行IT基础应用的服务器大多数是Intel构架的服务器 这一类的应用通常表现为文件和打印服务器,活动目录,网页服务器,防火墙,NAT/DHCP服务器等。 虽然大多数服务器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在10%-15%,但是构架,安全和兼容性方面的问题导致必须指定不同的物理平台来运行它们。 管理,安装补丁和添加安全策略将花去大量的时间。另外,服务器的衍生组件将导致设备,动力和散热方面的成本上升。 因为低服务器的利用率,低CPU的合并和中等I/O的要求,IT基础服务器首选作为虚拟化和相关整合的候选者 虚拟化使得企业能实现: ?达到甚至超过每个CPU,4个负载的整合比率 ?更便宜的硬件和运作成本 ?在服务器管理方面的重大改进,包含添加,移动,变更,预制和重置 ?基础应用将变得更强壮和灾难抵御能力 整合重要应用服务器 根据5个不同的企业使用服务器软件来大幅降低成本的实例,VMWARE出具了一份研究报告。 使用服务器TCO模型来分类和计算成本,我们分析显示VMWARE服务器软件帮助这些企业实现: ?减少28%-53%的硬件成本 ?减少72%-79%的运作成本 ?减少29%-64%的综合成本 客户目标 ?整合空闲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为新项目重新部署这些资源 ?提升运作效率 ?改进服务器的管理灵活性 ?通过零当机维护改善服务等级 ?标准化环境和改进安全 ?灾难状态下,减少恢复时间 ?更少冗余的情况下,确保高可用性 ?更有效的适应动态商业的需求 ?高级备份策略 ?在技术支持和培训方面降低成本

路面工程施工专项方案设计

316国道西乡县城过境公路工程 沥青砼路面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一、路面工程概况 1、316国道西乡过境线K0+000-K5+320段二级路路面宽度12米。路面结构: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封层+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4厘米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弯沉值:路床顶部(168),底基层(108.2)基层(42)下面层(35)上面层(31.2) 2;20厘米水泥稳定碎工程数量:2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46650m222;6厘米中粒式沥;封层:52181.2 m53825 ;透层:48845 mm石基层:22;4厘米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青混凝土:48845 m48845 ;粘层:48845 m2 。m 2、K5+320-K8+320、K11+142-K15+645.966段一级路路面宽度23米。K9+660-K10-015段、K10+015-K11-142段路面宽度20米。路面结构:30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下封层+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粘层+4厘米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各层弯沉值:路床顶部(168),底基层(64.4)基层(31.5)下面层(27.2)上面层(24.8)。 2;2030工程数量:厘米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183288.31m厘米水

泥222;6 封层:186291.4m稳定碎石基层:194132.51m ;透层:177465.31m ;22;222477.31 m;粘层:4厘米粒式改性沥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8845 m2 48845 m青混凝土:二、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措施 (一)试验路段施工 在底基层、基层开始正式铺筑前,分别铺筑单幅不小于200m的试验路段。在试验路段开工至少14天之前,提供用于试验的材料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备料、拌和、摊铺、碾压的设备一览表和施工程序、工艺操作等详细书面说明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验证,确定以下主要项目: (1)进场人员的合理配置; (2)用于底基层、基层的集料配合比例; (3)底基层、基层摊铺的松铺系数; (4)摊铺、碾压设备的合理组合; (5)科学、标准的施工方法: ①各项集料数量控制; ②摊铺方法和适用的工具; ③合适的拌和机械、拌和方法、拌和时间等; ④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减与控制方法; ⑤整平和整形的合适机具和方法;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方案建议书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方案建议书

目录1、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 2、工程概况 3、工料机配置 4、施工进度计划 5、施工技术方案 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环保措施 8、文明施工措施

郧十高速公路YSTJ-5合同段桩基 施工技术方案 1、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 郧十高速公路YSTJ-5合同段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范围:郧十高速5标所有9座桥梁桩基础施工工程以及为实施以上工程必须的临时工程。 《湖北省郧县(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项目专用本》--2011年5月; 《湖北省郧县(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工程地质勘查报告》--2011年6月; 《湖北郧十高速公路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2011年5月; 国家、行业相关标准。 (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要求,施工涵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全部技术内容。 、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力求工艺成熟,具有可操作性。 (鄂豫省界)至十堰高速公路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成果,结合桥址的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等多

方面比选来确定。 。 、合理有效的资源组织,力求缩短工期,为桥梁的施工提供有力保障。 、施工安全问题。 2、工程概况 线路区内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集中等特点。夏长冬短,春秋相近,平均气温在10℃~16℃之间,℃,℃,年平均日照数位1928小时,日照率为44%,平均年降雨量800~950mm。 地表水不发育,无常年地表流水,主要为雨季时形成的地表面流;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基岩中的裂隙水,富水性若,水量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桥址区地貌单元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山坡自然坡度较陡,植被较发育,多为乔木及小灌木;桥址区有G209国道公路,与拟建高速公路有交叉分布,交通较为方便。 桥址区大地构造属于昆仑-秦岭维向构造体系东秦岭南亚带,该构造体系是区内发展最早的构造体系,为区内主要构造格架,其他后期构造在才构造之上叠加、穿切、横跨,构造形态复杂,褶皱发育,断裂交织,具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发展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发展调研报告对策建议 智慧园区,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区域内及时、互动、整合的信息感知、传递和处理,具备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优势的先进园区。 近年来,全国多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产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智慧园区建设加速,X面向区内企业及人才建设的多层式服务平台,有效推进了政府各部门行政效率与各企业、人才办事效率的共同提升。 调研组一致认为,智慧园区建设有利于为区域内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共性基础和生态环境,有效促进*市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 一、*市各园区目前存在问题 X.数据统一归集难。企业数据调研是政府职能部门了解“家底”、制定发展方向、出台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数据除了真实、可靠外,时效性也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通过电话咨询、实地走访、定期报表等形式,人力物力投入大,耗时长、难度大,数据得出的结论维度较少且真实性较难保证。并且由于各个条线经常出于不同需要,在不同时间节点要求企业重复报送相关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部分企业的反感,增加了数据归集的难度。 X.政企信息不对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

景下,国家和地方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扶持政策也越来越多,但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对这些关乎自身发展的政策毫不知情,政企信息不对称是让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都大为头疼的一个问题。一方面,由于企业忙于企业生存,不重视与行业有关的信息交流,使自己陷于“信息屏蔽”的状态;另一方面,政府发布的很多政策内容较复杂,缺少专业的“政策解读”培训和指导,导致企业办起事颇费功夫。 X.区域经济监测难。现阶段,可直观反映企业运行情况的经济数据主要分散在财政、统计、发改、经信、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传统的统计学很难将分散在不同行政级别和部门的经济数据完整统计并进行全面、准确、及时的评价分析;而如企业日常门禁打卡信息、电力使用情况等可侧面反映企业经营运转情况的实时数据,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机制,几乎不可能被主管部门掌握。 因而,当前对区域经济(小到各科创园区及产业园区、大到各区镇及全市范围)运行状况进行监测预警、评价分析以及趋势预测仍“可望而不可即”。 二、有关建议 X.选择专业服务公司,立足需求导向推进平台建设。 以提升政府管理服务、促进企业生产运营、保障平台信息安全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选择服务能力高、技术能力强、解决方案优的专业机构作为*市智慧园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和

微信服务平台技术方案建议书

上海银行客服平台2.0项目微 信服务系统 项 目 建 议 书 深圳市云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术语定义 7 第1章概述 (9) 1.1项目背景 (9) 1.2现状分析 (9) 1.3建设目标 (10) 1.4公司简介 (11) 第2章业务需求分析 (12) 2.1总体需求描述 (12) 2.2角色分析 (12) 2.2.1系统管理员 (12) 2.2.2运营管理员 (13) 2.2.3运营分析员 (13) 2.2.4营销管理员 (14) 2.2.5客服坐席 (14) 2.2.6质检坐席 (14) 2.2.7客服班长坐席 (15) 2.2.8留言处理 (15) 第3章平台架构设计 (16) 3.1设计原则 (16) 3.2总体架构设计 (18) 3.2.1逻辑架构 (20) 3.2.2部署架构 (21) 3.2.3系统技术介绍 (23) 3.3平台接口设计 (26) 3.3.1接口设计原则 (26) 第4章系统功能设计 (28) 4.1多渠道接入 (28) 4.2微信子系统 (28) 4.2.1用户绑定和解除绑定 (28) 4.2.2信用卡业务查询 (32) 4.2.3信息推送 (39) 4.2.4交易功能 (42)

4.3消息处理子系统 (65) 4.3.1渠道适配模块 (66) 4.3.2多技能路由策略 (69) 4.3.3坐席接入模块 (71) 4.3.4客服机器人 (77) 4.3.5微信系统消息格式处理模块 (80) 4.3.6业务功能 (81) 4.4客服子系统 (85) 4.4.1系统设计 (86) 4.4.2业务功能 (87) 4.4.3客服管理 (91) 4.5运营管理子系统 (92) 4.5.1系统设计 (92) 4.5.2营销模块 (93) 4.5.3留言管理 (100) 4.5.4可视化导航配置 (102) 4.5.5组织机构管理 (107) 4.5.6业务参数配置 (107) 4.5.7质检管理 (108) 4.5.8系统管理 (109) 4.5.9其他功能 (111) 4.6报表子系统 (112) 4.6.1运营报表 (112) 4.7外部接口子系统 (117) 4.7.1概述 (117) 4.7.2外部接口 (120) 4.7.3系统接口 (120) 4.8软件功能清单 (123) 第5章设备配置方案 (145) 5.1刀片服务器列表 (145) 5.2第三方软件 (146) 第6章工程实施方案 (147) 6.1概述 (147) 6.2项目人员组织 (147)

道路工程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潼关县秦东镇北赤路市政工程 道 路 工 程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原则 (3)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 五、质量保证体系 (12) 六、组织保证措施 (12) 七、确保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13) 八、保证工期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4)

一、工程概况 潼关县秦东镇北赤路市政工程总体上为东西走向,作为秦东镇主要交通轴线,道路全长4328.736m,设计车速为40km/h。道路设计总宽度12m,其中车行道7m,两侧人行道共计5m。道路沿线为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质。 二、编制依据 1、潼关县秦东镇北赤路市政工程道路部分设计图纸 2、潼关县秦东镇北赤路市政工程施工合同 3、《潼关县北赤路道路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GJJ37-2012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7、《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GJJ194-2013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JJ004-89 10、《潼关县秦东镇总体规划》2013--2020 11、《潼关县秦东镇道路工程专项规划》2014--2025 12、踏勘工地现场调查了解的有关资料; 三、编制原则 1、坚持技术先进、科学管理与经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2、根据工程实际,围绕工程重点,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3、实施项目科学管理,采用流水作业,确保实现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及 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 4、保护环境,减少因施工对当地带来的一切干扰。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路基土方工程施工→ 6%、8%路基灰土施工→ 10%灰土、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水泥稳定土、二灰碎石施工→路缘石安装→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道路标线施工 1、施工准备 为了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安全、低耗、圆满地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科学组织,精心安排、计划在先,保证施工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①、施工前组织有关单位做好现场交接工作,布设施工用电线路,用水管线和临建设施。 ②、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提出方便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技术建议书

五、技术建议书 (1)对招标项目的理解和总体设计思路; 本项目为柘城县产业集聚区丹阳大道景观设计项目,其中丹阳景观带长1600米,总宽度150米。其中路面宽度50米(含人行道);景观带100米, 路东侧绿化带宽度80米(含丹阳渠,渠面控制宽度26-33米不等,坡度比例1:3),路西侧绿化带宽度20米。丹阳湖景区共占地280亩,其中湖面占地110亩,绿地占地170亩。 经过初步勘察,本项目作为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大型绿地,总体设计思路 是因地制宜的创造柘城县产业集聚区的生态景观,将丹阳大道打造为生态丰富、功能多样、独具地方特色的景观大道,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为本地区打造生态基底,维持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 (2)对招标项目设计的特点、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措施; 本设计项目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部分,具有景观丰富,场地面积大,服务人群多等特点,本项目基本包含以下方面:道路景观、河道景观、人工湖、硬质铺装、苗木种植、景观小品、园林用电、照明、园林给排水等。 关键性技术为水景的处理,主要包括1600m长的丹阳渠,以及占地面积110亩的丹阳湖,针对水景我方主要对策以及安排如下: 1、根据现状条件进行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的设置湖面,并在湖面周 围设置土山,打造山水景观并且做到土方基本平衡。 2、在湖面以及水路交界处着重打造湿地景观,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功能。 3、丹阳渠的处理上尽量做到自然式、不规则的界面,创造丰富多变 的景观。

4、在水源保持上,深挖丹阳湖,涵养水源,尽量做到以丹阳湖为水源地,形成水系循环,供应丹阳渠水景。 5、水景结合自然山石、滨水植物、园林小品等景观要素做到和谐统一,形成特色鲜明的滨水景观带。 (3)设计工作量及计划安排; 本项目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含估算)、初步设计(含概算)、施工图设计(含预算、工程量清单及组价)、设计变更等各阶段设计服务及后续阶段的施工现场服务等,我方计划一旦中标马上着手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着手进行场地分析,结合实际提出合理性方案,进入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最优方案,同时进行设计估算。 方案设计计划完成时间15天。 完成实际方案后经过与甲方进行沟通,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通过交流调整,不断完善本设计方案,同时出效果图、表现图等,经过分析、研究最终确认初步设计方案,同时确定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计划完成时间20天。 初步设计确定后进行施工图设计,进行园林、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各个专业的分析综合研究,完成施工图,同时出施工图预算以及工程量清单。 施工图设计计划完成时间35天,总计设计周期为70天。 (4)后续服务的安排及保证措施; 我院承诺后续提供以下服务:

智慧城市项目建议书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及建设内容

2013年 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设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信息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共基础数据库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物联设施智能化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智慧政务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子政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管理创新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智慧民生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智慧交通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智慧城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智慧教育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平安城市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智慧环保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智慧社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智慧医疗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智慧国土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智慧水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智慧经济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61976

马金铺产业基地A、B地块 沥 青 道 路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单位名称:昆明永续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人员:闻远莉 编制日期:2016年1月20日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述 马金铺产业基地B地块道路工程位于呈贡县马金铺,根据本工程的交通量,交通组成及交通特性,采用路面结构作法如下:在原混泥土路面上铣刨拉毛1CM,洒透层油沥青用量(kg/m2) 0.6,铺玻纤格栅,AC-13沥青混合料4CM ,AC-20沥青混合料7CM,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施工内容:铣刨混泥土1cm+洒透层油+铺玻纤格栅+铺筑AC-20沥青混合料7CM +铺筑AC-13沥青混合料4CM 第二节设计技术要求 一、矿料 矿料级配组成可参考表1、2 防滑指标:F0≥45,TD=0.2, PSV≥35. 表1 AC-20矿料级配范围推荐沥青用量4.3% (1)AC-20矿料级配范围

粗集料:采用的卵石须大型反击式碎石机扎制。为减少粉尘排出量,建议在扎制石屑和碎石时,应调整碎石机、,尽可能减少粉尘的产量。扎好的碎石应分开堆放,并做好防尘处理,保持碎石清洁。 具体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细集料: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具体质量要求见下表 (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天然砂以小于0.075mm的含量的百分数表示,石屑和机制砂以砂当量(适用于0~4.75mm)或亚甲蓝值(适用于0~2.36mm和0~0.15mm)) 二、填料 矿粉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后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具体质量要求详见下表:

施工技术规范方案最终版

广东铁塔公司2015年第一批新建及改造站点工程项目施工 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基站配套部分 二土建装修部分 三其他说明 一基站配套部分 1.施工要求 1.1施工准则 1.1.1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批准后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 1.1.2施工单位接到任务书,应制订详细的施工方案、计划和进度,保证按时完成任务。1.1.3施工单位接到施工图后,应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讲解本次施工的要点、要求和注意事项,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性质、内容和任务。更好的,按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 1.1.4施工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或部委颁发的法规、标准和规范。 1.1.5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部委颁发的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或工程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及中国铁塔公司的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 1.1.6施工质量应以施工质量第一位宗旨,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监督,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做到施工工艺精良,各种测试项目齐全、记录清楚、文字端正、数据准确。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1.1.7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施工,做到文明施工、文明生产。施工中应做好防

火、防电、防雷、防化学气体、防事故等预防性的工作,做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及设备材料的安全。 1.1.8施工完毕,各项测试指标合格,需对电路进行割接时、施工单位应制订出详细的割接方案、步骤和方法报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批准后进行割接并保证做到万无一失。 1.2施工工艺要求和测试要求 1.2.1设备安装 设备机架安装应按施工图平面设计位置安装。机架安装要求垂直、牢固、安装位置正确、方向一致,符合原邮电部及信息部通信设备安装抗震加固或设计文件抗震加固要求。新旧设备内的各种插件应按设计文件进行插接,不能插错,插接位置正确、牢固、不松动。 1.2.2槽道或走线梯的安装 槽道或走线梯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设计要求,与设计高度或原有槽道高度、水平一致,吊挂要垂直,安装位置正确,各种连接件、紧固件安装牢固符合抗震加固要求。 1.2.3音频线的布放 1.2.3.1 音频线的布放应按施工图设计指引的路由和方向布放,在水平和垂直的位置,电缆布放要平直不弯曲,绑扎要整齐、松紧要适度,转弯的地方要弯位适当、整齐、美观。 1.2.3.2 MDF架端的音频电缆制作。电缆在MDF架上排列应整齐,出线及预留长度应一致,卡接或绕接端子芯线应牢固,接触良好,不留尾巴。 1.2.4射频电缆布放及制作 1.2.4.1射频电缆应按施工图设计的路由布放,布放要顺直,转弯要符合相关规定。绑扎要松紧适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1.2.4.2射频电缆余留长度应统一,同轴电缆各层的剥开尺寸应与电缆插头相应部分相适合。 1.2.4.3芯线焊接要端正、牢固,焊锡适量,焊点圆滑、不带尖、不成瘤形,组装同轴电缆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 项目建议书 深圳市贝尔信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智慧城市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目录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选址 三、产业政策 四、项目意义 五、项目投资 六、可行性分析

一、项目背景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项目提出的背景是: (1)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总投资12.3亿元,一期建设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主机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制造,2010年5月经世界超级计算机组织实测确认,运算速度达每秒1271万亿次,排名世界第二,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广东省和深圳市重大项目。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服务华南、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将承担各种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工程计算任务,同时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将建成功能齐全、平台丰富、高效节能、国际一流的高性能计算研究开发中心和云计算服务中心。 (2)“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位于南山区西丽留仙洞大道两侧,将优先吸引以云计算为核心优势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企业,包括网络游戏、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信息科技企业的入驻,并将涵盖生物医疗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战略产业等,形成南山区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效应最大的产业园区之一。 (3)根据7月初国家超算深圳中心召开的南山区企业对接会的消息,目前深圳云计算中心运营成本为56万元/天,因此,政府迫切需要企业积极使用国家超算深圳中心的计算能力和资源,开发各类行业应用,充分发挥深圳云计算中心的作用。 二、项目选址:南山云谷 深圳市智慧城市-云计算产业园选址在南山云谷的好处: (1)毗邻国家超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 (2)毗邻南方科技大学; (3)毗邻西丽大学城; (4)毗邻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 (5)传输线路距离超算中心最近; (6)与地铁五号线相距很近,交通出现便利。 三、项目方向:符合政策 (1)积极发展网络经济,加紧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着力建设无线城市、智慧深圳。【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定,深发…2010?12号(2010年10月12日)】

智慧医疗项目技术解决方案建议书模板范文(完整方案)

技术解决方案/项目建设书 实用案例模板 (word,可编辑)

方案概述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微博、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数据驱动世界、软件定义世界,自动化正在接管世界,建设智慧城市将是下一波浪潮和拉动IT世界的重要载体。”《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这样描述。大数据遍布智慧城市的各个方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等,都将实现智慧化、智能化,大数据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引擎。 近年来,相关业界的领先者们也多次预言,大数据将引发新的“智慧革命”:从海量、复杂、实时的大数据中可以发现知识、提升智能、创造价值。“智慧来自大数据”——城市管理利用大数据,才能获得突破性改善,诸多产业利用大数据,才能发现创新升级的机会点,进而获得先发优势。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城市,关乎每个人的生活。结合智慧城市对信息的需求,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中的落脚点集中在为其各个领域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未来智慧城市的美好图景已经被勾勒出来。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信息化建设方向出现了重要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信息的集成整合和资源的共享利用,涉及到企业的安全防护、生产过程的调度、产品计量、决策及故障排除等方面。 解决方案Solution---就是针对某些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环球1 00 ”项目区域内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 环球一、二、三路及纵一、二、三路 沥青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刘羽 审核:程立华 审批:郜国忠 编制单位: 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8月6日 一、工程概况 环球100”项目区域内基础设施、生态修复工程环球一、二、三路及纵 一、二、三路项目中环球一路西起长影一路,东至长滨路,桩号范围为 K0+023.874?K0+822.554,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755.62米,道路红线宽度20 米;环球二路西起长影一路,东至长滨路,桩号范围为K0+025.716?K0+884.529,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816.76米,道路红线宽度32米;环球三路西起长影一路,东至长滨路,桩号范围为K0+030.476?K1+011.427,工程 范围内路线全长938.94米,道路红线宽度20米;纵一路西起环球一路,东至长滨路,桩号范围为K0+021.000?K0+543.437,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 522.437米,道路红线宽度20米;纵二路南起长影世纪大道,北至环球二路,桩号范围为K0+035.990-K0+578.461,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493.17米,道路红线宽度20米;纵三路南起长影世纪大道,北至环球二路,桩号范围为 K0+029.358?K0+520.768,工程范围内路线全长446.65米,道路红线宽度20

米。 主要的设计工程数量为:全线沥青下面层56779m2上面层57678m2 二、计划施工时间及工期 本项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7年8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7年10 月15日,工期为60天,为了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我方将配备足够的资源,合理安排各施工顺序,确保工程按目标工期完工。 三、材料及配合比 (一)材料要求 1、粗、细集料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粗、细集料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粗、细集料的要求,粗集料颗粒性状良好,具体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2、填料 填料为石灰岩质矿粉,必须保证干燥、清洁。 3、沥青 为提高上面层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选择采用聚合物SBS改性沥青,A 级70 号道路石油沥青作基质沥青。其各项指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规范》(JTG F40-2004要求。 4、透层、封层及粘层 透层油选用PC-2阳离子慢裂乳化石油沥青,用量为0.7-1.5L/m2;下封层采用乳化沥青封层,下封层厚度不小于6mm 且做到完全密水;沥青砼上面层和下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快裂乳化沥青(PC-1),其规格和质量应满足

施工技术建议书(英)

技术建议书 一、工程简介 工程位于分布于罗安达省内不同的土地上。建设面积为50000套,共分为T3 30% ,T4 50%,T5 20% 三种户型,总投资63亿美元。工期计划为5年,每年完成10000套房屋。 Construction survey Methods 1.Survey Precis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regulation issued by Beijing Construction Committee, the Survey precision requirement for construction is 1/15000. 2 Standard Coordinate Checking Before positio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regulation, the standard coordinates and the elevation controlling points must be checked. 3 Establishing Elevation Control Grid Based on the elevation controlling points provided by the local authority, two temporary benchmarks will be set up for construction. 4 Survey Control For Sub-structrue According to control grid to be established on site, grid lines will be transferred down with theodolite. Elevation level shall be transferred with leveling instrument. 5 Survey Control For Super-structure 1 )Vertical Transfer Of Grid Line Grid line will be set out accurately on ground floor slab when structure comes to 0.00 level. Then, based on ground floor, grid lines will be transferred to the upper floors vertically. 2 )Vertical Transfer Of Level 1.00m level line will be set out on the external wall of ground floor accurately. Several places where it is convenient for tape measuring will be selected and marked with red point. Elevation level will then be transferred to upper floor by tape measuring based on the painted marks. 6 Survey Control For Finishing 1) Based on the axes of each floor, the controlling line can be set out during finishing.

技术建议书

七、技术建议书 投标人编写的技术建议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检测项目概述 二、检测服务技术方案 三、对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 四、对本项目的建议 五、本项目安全、检测建议方案 六、投标人投入本项目施工检测工作的人员、仪器设备、软件系统进出场时间安排;同时应说明检测组织机构的编制方案。

一、检测项目概述 1.1 工作内容 1.1.1试验方面 (1)土工试验:物理力学试验、击实试验、强度试验、化学性质试验。 物理力学试验:塑液限、比重、天然稠度、含水量、密度、颗粒级配等试验; 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天然含水量等试验; 强度试验:回弹模量、CBR、剪切等试验; 化学性质试验:有机质含量、烧失量等试验。 (2)材料试验 细骨料:筛分、含泥量、表观密度、砂当量、矿粉、亲水系数、机制砂压碎值; 粗骨料:筛分、含泥量、视比重、表观密度、空隙率、冲击值、磨耗值、针片状含量、压碎值; 石料:磨耗值、单轴抗压强度、坚固性、孔隙率、含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流动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细度、胶砂强度检测等试验; 砂浆:配合比、密度、稠度、分层度、抗压强度; 水泥砼:抗渗、密度、配合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劈裂抗压强度等试验; 沥青:溶解度、含蜡量、闪点、针入度、软化点、延度;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复核、饱和度、沥青含量、密度、马歇尔试验、空隙率、残留稳定度、流值、车辙试验; 钢筋: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冷弯、焊接性能; 其它材料:钢纤维、钢绞线、土工格栅、砼外加剂、锚夹具、橡胶支座、止水带等。 1.1.2 检测方面 (1)路基工程:弯沉、压实度、几何尺寸、平整度、CBR、现场取样等检测; (2)路面工程:厚度、弯沉、压实度、几何尺寸、平整度、CBR、抗滑、现场取样等检测; (3)桥梁工程:水泥砼坍落度、桩基检测、几何尺寸、缺陷检测、保护层、现场取样、动静载(外委)等检测; (4)隧道工程:锚杆拉拔、挂网强度、抗渗鉴定、通风排水、围岩鉴别、衬砌等检测; (5)交通工程:标志标线、防撞护栏、隔离设施、监控设施、收费设施、通信设施、几何尺寸等检测; (6)房建工程:地基检测、金属构件检测、几何尺寸检测、成品材料检测、现场取样等检测。 1.2 试验检测工作细目

水泥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水泥混凝土路面专项施 工方案

2013年沙坪坝区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凤凰镇胡南坝村花木 基地公路(凤蛇路)工程 砼 路 面 专 项 施 方 案 编制人:程江辉 审核人:何光容 重庆市黔江区辉宇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2月 水泥混凝土路面专项施工方案 路面工程属于道路工程中所用原材料种类较多,工序多而复杂,并且对外界环境温度比较敏感的结构,所以路面原材料的选择、级配及组成设计、试验检测水平、施工工序控制、工艺水平、设备与技术水平及施工环境等,都直接影响路面工程的质量。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少,且有利于夜

间行车等优点。因而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精心施工,在施工环节上狠抓施工质量。 一、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不合格的水泥产品坚决杜绝进场。水泥进场后,应堆放整齐,不同标号水泥应分别堆放并标识,不得混合堆放。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超过保质期(一般为三个月)或受潮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决定其是否可用或降低标准使用,结块水泥不得使用。 (2)砂: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以上的中粗砂,且要求坚韧耐磨、表面粗糙有棱角、清洁、有害杂质含量低;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亦可采用泥土杂质物含量小于3%的细砂,注意合理选用砂率。 (3)碎石: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碎石的粒形以接近正立方体为佳,不宜含有较多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 (4)外加剂:在必要情况下选用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均能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强度及耐久性。 (5)水:洁净、无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 二、施工准备

监理投标文件技术建议书范本 3工程施工建筑技术交底组织设计监理方案模板安全实施细则

第二部分 技术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 臧家庄立交位于同三高速烟栖段,位于同三高速公路K37+521,在栖霞臧家庄镇与省道烟栖线相连。随着臧家庄镇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强,该立交的建成将对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带动沿线农业、果业及加工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起到积极作用。从完善路网结构,改善交通拥挤现状,提高路网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三高速公路臧家庄互通式立体交叉位于栖霞市臧家庄镇北约1公里处,占地面积193.09亩,(包括A- C匝道外侧农道占地12.93亩;B、C、D、E匝道与同三高速之间的土地全部征用,F匝道与A匝道之间征用20亩留做管理养护中心用地,具体位置待定);立交为单喇叭互通式立体交叉,交叉型式为主线下穿,立交匝道全长2949米。立交范围内主要工程量如下:路基计价土石方138186立方米,(不包括农耕道平整),沥青混凝土路面37377平方米,匝道跨线桥86.06米/座,新修涵洞5道,加宽原高速公路通道板桥2座和涵洞3道。匝道收费站1处(分期设计)。

本项目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分左右双幅,两条线采用不同的平面线性指标,左线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右线实际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匝道计算行车速度按40公里/小时;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地震动峰值加速系数为0.1,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第二节水文与气象简况 本地区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受海洋调节,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等特征。 年平均气温在11.1℃~12.5℃,极端高温39.8℃,极端低温-25.5℃。年平均降水量为691mm,年最大降水量为965.2mm,年最小降水量375.2mm,降水量集中在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在446.6mm占全年降水量的61%。属季节风气候区,风向变化的季节性明显,春分至秋分间多偏南风,秋分至春分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3.7m/s,受台风影响最大风速25m/s,本地区中小河流众多,河床较宽,比降大,源短较急,属季风雨源型河流,主要河流为白洋河。区内地下水流与地表水基本一致,分为空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第三节沿线地形与地质简况 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烟台市栖霞,以低山丘陵及冲积平原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丘陵区一般海拔100- 300米,起伏和缓,沟谷内冲积物发育,土层较厚;平原区可分为山间河谷冲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