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检测试卷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检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检测试卷

一、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12 +13 = 18×23 = 910 ×23 = 1×7

8 =

34 -25 = 57 ×21= 512 ×45 = 2

13 ×6= 2. 下面各题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914 ×21×29 1114 ×710 ×833 920 ×(23 -37 )

(56 +58 )×825 34 ×25 +35 ×34 45 ×58 +512 ×45

3. 列式计算。(1)2吨的5

8 是多少千克?

(2)78 千米的4

5 是多少千米?

(3)59 的2

5

是多少?

二、填空。

1. 一桶油重32 千克,8桶油重( )千克。

2. 甲数是78 ,乙数是甲数的4

7 ,乙数是( )。

3. 把5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 ) 。

4. 正方形的边长3

4 米,它的周长是( )米,面积是( )平方米。

5. 一根铁丝长58 米,截去14 ,还剩下( )( ) ;若截去1

4

米,还剩下( )米。

6. 如果甲数、乙数都不等于0,甲数的12 和乙数的1

3

相等,那么甲数和乙数相比,( )大。

三、判断。

1. 3吨的15 和1吨的35 一样重。( )

2. 12×14 和1

4 ×12的意义相同。 ( )

3. 甲数的12 一定比乙数的2

3

小。( )

4. 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5

7

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自然数。 ( )

四、应用题。

1. 人体中的血液约占体重的1

13 ,小华的体重是52千克,他身体中的血液大约重多少千克?

2. 同学们为班级图书角捐书,故事书有126本,文艺书是故事书的56 ,科技书是文艺书的1

3 ,捐的

科技书有多少本?

3. 修一条路,原计划投资56万元,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1

8 ,修这条路实际比原计划节约投资多

少万元?

4. 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底长45 米,高是底的1

2 。这块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 学校铺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已经铺好了150米,再铺多少米就正好铺完了全长的3

5 ?

6. 某班有学生40人,在学校组织的秋季运动会上,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全班有3

5 的人参加了

拔河比赛,1

2 的人参加接力赛跑,这两项活动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7. 小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3 ,第二天看的是第一天的1

3 ,还剩这本书的几分之几没有看?

8. 甲班有学生50人,从甲班选出2

5 的人参加团体操,甲班选出的人数刚好是乙班选出人数的一半,

如果从乙班选5

8 的学生参加排练,乙班应选出多少人?

秋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 一 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第1课时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 +10 3 103103 2.引出课题。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2 块?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 (3)比较392 ?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 2.教学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推导算理:问:392?表示什么意义?学生计算92+92+92 。提示:分子中3个2 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教师说明。 (2)引导观察: 932?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39 2 ?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3)概括总结: 3.反馈练习: ⑴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⑴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2、3题。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四)作业设计:练习一2、3题。 分数乘法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推荐】

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9 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1 分) 二、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里。(20 分,每小 题2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青螺(lóu)翡翠(fěi)B.嶙峋(xún)臀部(diàn) C.萦绕(yíng)无瑕(xiá)D.戈壁(gē)饮马(yǐ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A.细碎拨地而起B.拥挤色采明丽 C.仰卧斑斑点点D.玩赏水平如境 4.下列词语中哪个“卷”的读音与“画卷”的“卷”读音相同?( ) A.胶卷B.书卷C.卷尺D.卷入 5.下列字音和“簇”相近的一项是( ) A.旅B.竿C.族D.放 5.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组是( )

A.翠绿的屏障新生的竹笋清澈的水桶 B.无瑕的雪花无瑕的美玉无瑕的黑板 C.湖水荡漾歌声荡漾春风荡漾 D.炮火剧烈竞赛激烈掌声猛烈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估计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B.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 C.在区运动会上,为学校争了光。 D.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7.“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 精神。”这句话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B.打比方C.分类别D.作比较 8.“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 得更加幽静。”中带点字的意思是( ) A.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 B.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 C.隐藏,不公开的。 D.幽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 9.根据课文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是反问句。 B.“相看两不厌”的“厌”是“讨厌”的意思。 C.《望洞庭》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

分数乘法 (2)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利用本单元所学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以及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 算。 2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通过应用题从整数乘法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结合示意图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 14 课时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练一练,第32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 2 1 是多少?怎样列式?(多媒体示题) 2、=636261++ =9 29292++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9 2 9292++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板书课题) 组织探究 1、教学例1 出示例1, 教师出示图,标注出长是“1米” 教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这个已知条件吗? 出示问题: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03103103++ 教师:求3个 10 3 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3×3或3×10 3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 10 3 是什么数?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多媒体示) 二、探索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作文参考范文

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作文参考范文 学生错误集中重点讲解: 1、中文名字用英文表达:用汉语拼音,注意姓氏的首字母和名的首字母要大写!姓氏和名字 要分开如:Liu Ying, 姓:Liu 名:Ying 2、people意思作为人们时,单复数同形:也就是单数是people,复数也是people. 不要加s. 3、要表达非常喜欢什么:like/love sth very much. very much表示程度,放句尾。如:I love my grandparents very much. 不要按汉语的顺序去摆放单词! 4、帮助某人做某事情: help sb to do sth I often help them (to) do housework. (to)可以省去 help sb with sth I often help them with housework.(家务活housework是不可数名词)5、在周六上午:on Saturday morning (用介词on) 在具体某天前 要表达每周六上午:every Saturday morning (不要加介词) every构成的表示时间的短语一般不加介词, 如:every day, every week... 很多学生隔一段时间就忘了,这个错误已经很顽固了! 用在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是泛指,没有说是哪天的上 涉及到具体某一天,要用on 如:on Sunday;on Sunday morning ;on October 19th on New Year's Day;on rainy morning; on the morning of October 19th 6、free是形容词,我有空I am free. He is free. We are free. 有些学生把汉语的有非要翻译出来!(不要用have)

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教案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材分析: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p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回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4、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够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 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具准备: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以及实物投影仪 教法学法: 采用“提-探-拓”教学模式教学,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问题情境,自主提出问题;通过自探、合探、展示交流、归纳小结来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5分钟) 复习。说出下面算式表示的意义。 9×3 4×6 12×10 问:整数乘法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计算:9 2+9 2+9 2+9 2=? 提问,并板书。 1、问:这道题每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计算的? 2、问:分数和整数怎样相乘。 3、1、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 3、分数和整数相乘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学习 自探、合探、共探(15-20分钟) 自探要求:(10分钟) 、自主性学习,教师引导。 教学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的意义。 投影示意图:学生读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从图上看,1个 占一张彩纸的5 1 ,3 个 子占几分之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1、 用加法,应该怎么计算: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 潜江市实验小学李德强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7—9页“分数乘法(三)” 二、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 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计算方法 五、教具准备:分数图片 六、学具准备:长方形纸条2张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 向学生介绍很有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题目。 2、出示图 依次取出长方形纸条的1/2,1/2的1/2,再取1/2,并用乘法算式来表示这个过程。 1/2×1/2=1/4 1/4×1/2=1/8 3、折一折 (1)引导学生折一折 学生仔细听,教师介绍我国古代著作 然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拿出纸条动手操作

然后用算式来表示,可以四人一组说一说怎样用算式解决问题。 1、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竖着对折2次,然后再横着对折2次,涂也3/4和1/4。 2、思考:3/4×1/4=? 从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借助图形语言,体会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2)反馈3/4×1/4=3/16 (3)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二、做一做 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1/3×1/5=2/15 1/4×2/3 3/5×2/9能约分的可以约分 三、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 1、折一折,涂一涂 1/3×1/4 2/5×1/3 2、计算 3、解决问题 练一练,第3、4题 3、学生尝试总结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作业练习: 1、学生独立思考 2、完成1/3×1/5,5/6×1/3 然后交流结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题及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一、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 第1课时(15分钟完成) (例1,例2 练习二1、2题) 1.填空 (1)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与整 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一般要先(约 分),再计算。 (2)3 25 + 3 25 + 3 25 + 3 25 = ( ) ( )×( 4 ) = ( ) ( ) (3)5 12×8= ( )×( ) 12 = ( ) ( ) (4)看图写算式。 + + = 加法算式:(1 4 + 1 4 + 1 4 = 3 4) 乘法算式:(1 4×3 = 3 4) 2.计算 4 5×15 2 5×15 = 4×15 5 = 2×15 5 =12 = 6 3 11×121 19 143×121 = 3×121 11 = 19×121 143 =33 = 209 13 3.列式计算 (1)3个 5 6的和是多少 (2) 2 13的8倍是多少? 5 6×3 = 5 2 2 13×8= 16 13 4.判断。 (1) 2 9×18= 2 9×18 = 1 81(×) (2) 7 20×2= 7×2 20 = 14 20(×)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6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 6×4= 10 3(米) 答:它的周长是 10 3米。 6.1千克油菜籽可榨油 20 9千克,1吨油菜籽可榨油多少千克?

9 20×1000 = 450(千克) 答:一吨油菜籽可榨油450千克 39 25 39 25 39 25 39 25 + + += 25 39×195=125 (195个 39 25相加) 1.分数乘法 第2课时( 15分钟完成) (例2,例3 练习二第3、4 题) 1.填空。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的积作 (分子),分母乘(分母)的积作 (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 乘。 (2) 8 9× 3 10 = ( 8 )×( 3 ) ( 9 )×( 10 )= ( 4 ) ( 15) (3)看图填空 1 2× ( 3 ) ( 4)= ( 3 ) ( 8 ) 2 3× ( 1 ) ( 2 )= ( 1 ) ( 3 ) 2.计算。 39 40× 5 26 9 14× 7 27 = 39 40× 5 26 = 9 14× 7 27 = 3 16 = 1 6 3.列式计算 (1) 5 8千克的 1 2是多少千克 5 8× 1 2 = 5 16(千克) (2) 7 12的 3 5是多少? 7 12× 3 5 = 7 20 4.判断。 (1)9× 9 14 =9× 9 14 = 1 14 (×) (2) 6 7×3 = 6 7×3 = 2 7 (×)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wūyán chōnɡzúbàn lǚyúlabai sònɡbiān xiě (屋檐)(充足)(伴侣)(娱乐)(背诵)(编写) 二、辨别形近字,并组词(4分) 婪(贪婪)尝(尝到)忧(担忧)呕(呕吐) 焚(焚烧)偿(赔偿)扰(打扰)区(区域) 三、找出错别字画上“”,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会豪不犹预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毫)(豫) 2、同学们应该真惜时间,尊守纪律。(珍)(遵)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 (倾)盆大(雨)如(醉)如(痴)(与)(与众)不同 牵(肠)挂(肚)(念)(念)不忘(囫)(囵)吞枣 五、选词填空。(4分) 鼓励激励继续陆续 1、爸爸(鼓励)我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争光。 2、他的英勇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同学们(陆续)来到操场上,等待文艺晚会的开始。 4、站累了,我就换条腿(继续)读书。 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2分) 1、“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这是比喻句。(╳) 2、季爷爷告诉苗苗,21世纪的青年应该中西贯通,古今贯通。(╳) 七、先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一句你从课外学来的有关读书的句子。(4分) 1、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窃读记》选段,回答问题。(12分)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2分) 躲藏(隐藏)光临(光顾)勉励(鼓励)充分(充足) 2、这片段主要写了我是如何窃读的。(2分) 3、用“~~”画出表达“我”复杂心情的句子。从这句话我体会到。(3分) 作者在下雨天窃读的时候,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她就有充足的理由呆下去。 4、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3分) “读书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身体,书籍哺育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成长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 5、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2分) 成语:废寝忘食 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五年级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分数,不能是整数。(第一个因数是什么都可以) (二)分数乘法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的运算法则是: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整数和分母约分) (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整数千万不能与分母相乘,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2、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是: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如果分数乘法算式中含有带分数,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计算。(2)分数化简的方法是: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在乘的过程中约分,是把分子、分母中,两个可以约分的数先划去,再分别在它们的上、下方写出约分后的数。(约分后分子和分母必须不再含有公因数,这样计算后的结果才是最简单分数)。 (4)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a。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a×b=c,当b <1时,c

(四)分数乘法混合运算 1、分数乘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1 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例如:a×b=1则a、b互为倒数。 3、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1。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4、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六)分数乘法应用题——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单位“1”的量,求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单位“1”的量与分数相乘。 2、巧找单位“1”的量:在含有分数(分率)的语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

最新《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分数乘法(一)》 2、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 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 认识过分数,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分数乘整数,分数 乘分数及分数除法的学习做铺垫。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后续学习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及分数混合运算及应用的基础。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 但是细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 化等不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3、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变成了分数。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 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 (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教材给出的情景初看十分简单,但是细 细品味,隐藏了基本知识后面的分数乘法模型建构、画图、转化等不 同的解题策略,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点。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7、媒体资源 白板PPT课件 8、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1、说说下面乘 法算式所表示 的意义。 4×5 6×8 巩固复习,为学新 知做铺垫

分数乘法的意义

分数乘法的意义 这一章主要学习分数的运算,而分数乘法是分数除法的基础,所以这一节的内容显得尤其重要,教材从小学的整数乘法入手,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来阐述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意义,十分直观有效,因此我在本节的学习中,比较注重这一点。 在讲解的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就是以问答的形式,辅以课件来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悟数形结合思想,领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 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和分数乘法法则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导入: 从两组皮球,每组四个的图片提问:"有几组皮球?""有几组皮球啊?"引出正整数乘法4×2的意义,由此类比引出两个分数相乘 ,来探讨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1 老师利用课件演示的意义。 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看作一个总体,将它4等分,取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图形中用红颜色表示;再将" "看作一个总体,将它3等分,取其中的1份,用蓝颜色表示;蓝颜色表示的就是的 ,也就是的意义。 2 课件操作,引入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将这个正方形看作一个总体,将它9等分,取出其中5分,请同学回答表示的分数是几分之几。(学生回答:)提问:如果要

展示× ,则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将看成是一个整体,用红色表示,在将红色部分5等分,取其中一份,用黄色表示,这就是的) 二.分数乘法法则. 我们已经知道的意义了,那么的结果等于多少呢? 应该怎么样来进行计算呢? 1.从图形中观察的结果,即蓝色部分占整个正方形的。 2.从分数、的分子、分母观察它们与的分子、分母的关系。 3.学生总结分数乘法的法则.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表示法则,理会用字母代数的抽象思想。 分数乘法运算法则:两个分数相乘,将分子相乘的积作积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 = (q 0,n 0) 4.例题讲解:(1)(2) (1)题直接用法则就可以得到; (2)题用法则相乘后,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分数,由此引出在两个分数相乘时,先观察,分子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这样所得结果是最简分数,并且计算简便。回顾在讲解分数意义时提到的,也要先约分,再计算。 练习1 比比看谁答得快:(口答) 练习2 比比看谁算得准确:(板练) 5.反馈小结 结合板练题目,背诵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不要求死记硬背,希望同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三.学生自主总结:今天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练习册p18第1题 同步辅导p46第1、2题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知识点及典型例题总结 知识点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125×6,表示:6个125 相加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12 5 的6倍是多少。 2、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 或求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 就用这个分数“几”。 例:求3个 112是多少,即可以列式 11 2 ×3。 2、分数乘分数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 98×43表示求98的4 3 是多少? 【技巧点拨】分数乘法的意义。(只看第二个因数) 1、分数乘整数(第二个因数为整数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得简便运算。 求一个分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是多少,就用这个分数乘”几“ 例如:23 ×3,表示:3个23 相加是多少,还表示2 3 的3倍是多少。 2、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真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6×错误!,表示:6的错误!是多少。 2 7 ×错误!,表示:错误!的错误!是多少。 3、一个数(小数、分数、整数)乘分数(第二因数为大于1的分数时):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也不相同,是表示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例如:错误!×1错误!,表示:错误!的1错误!倍是多少。

例1、计算: 例2、 知识点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例3、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拓展提高】 (3)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就是先约分,再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4)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可以扩展到小数乘分数。 注:(1)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先约分再计算。(分母和整数约分)(2)约分是用整数和下面的分母约掉最大公因数。(计算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 例4、计算,能简便计算的简便计算

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2018年春季学期3月份语文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分)积累运用(20一、 分)、阅读下列这段话,给汉字加上拼音,给拼音补上汉字。(41f )的毛白

杨,伸着绿如好一派生机àng然的蓬莱仙境啊!这里有身材秀颀(.)龙般的枝丫向你(翠的叶子向你致意;有躯干枯jí的古松,展着如虬ěī.)朵向你欢呼,让人不能(án斗艳的奇花异草,挥着花骨问好;这里有争y.zh ǜ立流连!不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将正确字写在横线上(2 分)不言而喻振耳欲聋 A、坦荡如砥争姸斗艳刻骨铭心忍俊不禁 B、一泄千里纵横决荡 因地治宜不折不扣 C、贯穿始终潜滋暗长 藏污纳垢一如即往略胜一筹D、盘虬卧龙 8分)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淮南秋雨夜,。(《闻雁》)1 ),泥香带落花。(《迎燕》)2)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而不,而不,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3 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石榴》))、《池鹤》中的“?。”一句表现出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4)“鹤立鸡群”和《池鹤》中的“,。”一句都是写鹤的品格与仪表在一群鸡5 里头显得很突出。 2分)。、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4、《紫藤萝瀑布》和《海燕》都是状物抒情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A 上的健康情怀。、《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B“瀑布”一词,用象征手法既状写出紫藤萝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马说》是一篇议论文,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C 才,反而摧残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懑之情。、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D、请你仿照下面示例,从“棉花、帆、钉子、谷穗、牡丹、梅花、菊花、竹5 2子”等选项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含有生活哲理的格言。(分)1 / 9 示例①根:蓬勃向上的生命,以及默默无闻的奉献,全部属于大地母亲;如果离开大地的怀抱,一切的成就,都会成为泡影。 示例②藕:无论是生活在水中,还是生活在淤泥里,都能够保持一个纯洁的灵魂。 格言①: 格言②: 6、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的片断,仔细阅读后,对不通的地方、有废话的地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早晨我们不得又被闹钟叫醒,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饭,然后冒着危险在马路上与汽车出生入死;由于上午的学习惯性和未完成的课堂作业,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还在大话学习,讨论学习生活;傍晚回到家,吃完晚饭,又开始做家庭作业,一直做到两眼惺松而入睡。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18分) 甲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整数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 3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9 2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 2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 2块。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 92+92+92=9 222++=96=32(块),(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32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392?。再启发学生说出39 2?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3)比较39 2?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3 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 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9 2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 2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测试题(含知识点)

2020-2021 六年级上册 练习题卷2021-2022学年度 秋季 六年级上学期 人教版数学 分数乘法测试题 一、认真读题,用心填写。(每空1分共30分) 1、311 +311 +3 11 =( )×( )=( )。 2、25 ×34 表示的意义是( ),4×35 表示的意义是 ( ) 3、40分=( )时 2 5 分=( )秒 250克=( )千克 3 8 吨=( )千克 14 米=( )厘米 34 公顷=( )平方米 4、3吨的29 是( )吨,4米的35 是( )米,24的2 3 是( )。 5、一个正方形的边是9 4 米,它的周长是( )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6、在( )里填上“>”、“<”或“=”。 512 ×74 ( ) 74 15×16 ( ) 15 78 ×87 ( ) 1 56 ×56 ( ) 56 35×56 ( ) 35 512 ×74 ( ) 512 7、56 ×79 ×221 =56 ×( 79 ×2 21 )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713 ×8+613 ×8=8×(713 +6 13 )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34 ×5×43 =34 ×5×4 3 运用的运算定律是( )。 8、1支钢笔长34 dm ,2支长( )dm ,12 支长( )dm ,2 3 支长( )dm 。 9、( )÷13 =14 ( )÷89 =3 10 二、判断题。(5分) 1、在整数计算中运用的各种运算定律在分数计算中同样可以运用。( ) 2、5米的13 和5个1 3 米一样长。( ) 3、一个数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4、两个真分数的积大于这两个真分数的和。( ) 5、两个真分数的积不可能是整数。( ) 三、选择题。(8分) 1、425 ×( )> 4 25 ,括号中的数是(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大于1的数 2、2千克的2 5 是( )。 A 、200克 B 、4000克 C 、1千克的4 5 3、甲数的1 3 相当于乙数,甲数不等于零,甲数与乙数相比( )。 A 、甲大于乙 B 、甲小于乙 C 、甲等于乙 D 、

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等代数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设 )()(),(),(x F x p x g x f ∈, 且)(x p 在F 上不可约,如果)()()(x g x f x p ,则 ( ) A 、)()(x f x p 且)()(x g x p B 、)()(x f x p 但p (x ) g (x ) C 、p (x ) f (x ) 且p (x ) g (x ) D 、 )()(x f x p 或)()(x g x p 2.下列关于多项式整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多项式都不整除零多项式 B 、零多项式与任何多项式都互素 C 、零次多项式与任何多项式都互素 D 、零次多项式与零次多项式不互素 3.下列关于多项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1) ()()()(=+x g x v x f x u ,则()(),(x v x u )=1 B 、若)(),(x g x f 都与)(x h 互素,则()(),()(x h x g x f )=1 C 、任一多项式 )(x f 都与零多项式互素 D 、任意两个零次多项式都互素 4.设)()(),(),(x F x h x g x f ∈,如果)()(x f x h ,则 ( ) A 、[])()() (x g x f x h + B 、[])()()(x g x f x h - C 、)()() (x g x f x h D 、)()(x g x h 5.设 )(x f ,)(x g 是有理数域Q 上的两个互素多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 f 与)(x g 在实数域上也互素 B 、)(x f 与)(x g 在实数域上不互素 C 、)(x f 与)(x g 在复数域上不互素 D 、)(x f 与)(x g 在任一数域F (≠Q)上都不互素 6. 若][)(),(),(x R x h x g x f ∈,且)()()(2122122x h x x g x x f s n m l k +++=,其中 +∈Z s m n l k ,,,,,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 0)(,0)()(=≠=x h x g x f B 、 0)(,0)(,0)(≠≠=x h x g x f C 、 0)()()(===x h x g x f D 、 不能确定 7. 已知a x x t x x f 24)1()(23++++=,a tx x x g 2)(23++=的最大公因式是二次多项式, 则a t ,的值分别为( ) A 、 0,4- B 、 0,4 C 、 4,0 D 、 4,0-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 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 除法”单元。 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 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 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 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即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和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者少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类问题组成”解 决问题”一个小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教材体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运算意义的要求。不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而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计算过程去理解计算的意义。 同时也不再呈现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 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这样可以为学生探索 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原文地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