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题
高中生物精品练习:植物生长素

作业(十五)植物生长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达尔文通过实验确定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生长部位在尖端下部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生长素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到尖端下部C.拜尔的实验在黑暗中进行,避免了光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温特实验中放置空白琼脂块是为了证明琼脂块不是影响实验的因素2.如图所示的四组图表示了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历程,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1说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B.图2说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图3说明弯曲生长是尖端下部生成的物质且感受光刺激不均匀造成的D.图4说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生长素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或③④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③进行对照D.图中向光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4.由实验得知,胚芽鞘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一面B.整个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D.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尖端下面的一段5.下图a、b、c、d表示对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实验,d中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弯向光源生长B.b直立生长C.c向光弯曲生长D.d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6.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细胞的成熟情况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C.生长素不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7.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通常是生长旺盛的区域B.生长素是由色氨酸转化来的C.生长素在植物任何部位的运输方式都是极性运输D.生长素作为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的伸长生长和细胞分化8.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体内激素起作用的方式类似,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B.生长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也能诱导细胞分化C.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果实的生长,因此生长素浓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明显D.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效应二、实验题(1)乙图中曲线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从高到低分别为。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练习卷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第1节植物生长素第1课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题组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B.实验二是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实验四是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2.(2023·陕西铜川市第一中学高二期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B.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C.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下侧D.生长素的产生与否和单侧光照射有关3.(2023·江苏南通高二质检)下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①~⑥组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④和⑥组结果表明单侧光下胚芽鞘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题组二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植物激素和胚芽鞘生长情况的判断4.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这一反应的因果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b.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c.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d.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f.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正确的是()A.都由内分泌器官分泌B.都含量微少,但作用明显C.都是蛋白质类的物质D.都有明显的靶器官和靶细胞6.如图为有关生长素的实验探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1中①直立生长B.实验2中生长素的含量为a=b>cC.实验1中②向左侧弯曲生长D.实验2可证明单侧光能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7.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甲不生长、乙直立生长、丙向左生长、丁直立生长、戊向右生长B.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向左生长、丁不生长、戊向左生长C.甲向左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向右生长、戊向左生长D.甲直立生长、乙向右生长、丙直立生长、丁不生长、戊向右生长8.(2023·云南昆明高二期中)如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下图为一组有关生长素的对照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对照证明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分布B.该实验不能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C.该对照实验证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该实验不能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10.(2023·河南省信阳市教育局高二月考)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处理及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练习

7、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 片为云母片)。
A
B
C
D
E
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植物胚芽可保护胚 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 长锥。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 之一。它突破种子的 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得出结论---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练习
A 生长素在茎尖向光侧比背光侧的含量高
B 生长素在茎尖背光侧比向光侧的含量高
1、植物向光性的形成,是由于单侧光( B )
4、下图四个实验中,燕麦胚芽鞘能继续伸 长生长的是( AC )
5、(98上)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 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 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保 持每15分钟均速转一周。一星期后幼苗 生长状况为( B )
6、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 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B 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盆放在 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射。几天 后,A盆的幼苗_______生长;B盆幼苗____生 直立 不 向光弯曲 长;C盆的幼苗__________生长。
C 茎尖感光部位的感光能为发生改变
D 茎尖芽的顶端分生组织合成生长素的能力
发生改变
2、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 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 ) 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3、如下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 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 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B ) A.甲向左弯,乙不弯曲, 丙向左弯 B.甲不弯曲,乙不弯曲, 丙向右弯 C.甲向右弯,乙不弯曲, 丙不弯曲 D.甲向左弯,乙向右弯, 丙不弯曲
高考生物 考点一遍过 考点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含解析)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考点55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组别 实验过程现象实验结论①向光弯曲生长Ⅰ.证明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并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造成背光面生长快;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②不生长,不弯曲 ③直立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2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不生长,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②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温特实验①实验过程与现象②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考向一 植物生长方向的判断1.如图甲、乙、丙、丁、戊中,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的是 A .甲、乙B .甲、丙C .甲、丁D .甲、戊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甲的胚芽鞘尖端罩有锡纸,尖端不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因此直立生长;乙的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用锡纸套住,尖端能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向光侧,所以向光弯曲生长;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由于云母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丙的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导致丙直立生长;云母片将丁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之间完全隔开,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导致丁的胚芽鞘尖端下部缺乏生长素,所以不生长;戊的胚芽鞘尖端与尖端下部的右侧之间插入云母片,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从右侧透过云母片向下运输,只能由左侧向下运输,因此戊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高中生物 每日一题 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德钝市安静阳光实验学校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归纳1.达尔文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
(2)进行实验取材条件操作及现象金丝雀虉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射(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________,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
2.鲍森·詹森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①实验一(如图所示)处理:切去________+单侧光。
现象: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二(如下图所示)处理: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单侧光。
现象:________________。
(2)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________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左(或右)侧+黑暗。
现象:________生长。
(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4.温特实验实验组对照组图示处理把_______________的琼脂块放于切把_______________的琼脂块放于切去尖端的燕5.生长素的本质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并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
6.生长素的产生: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________和发育中的________,合成原料是________。
7.生长素的分布:生长素相对集中地分布在________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8.生长素的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从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而不能反过来运输,即只能单方向运输。
(2)非极性运输:发生在成熟组织的________。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

第3章 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同步练测(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 1.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
此实验的结果不会是(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B.乙直立生长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来源:]2.将某植物的胚芽鞘(图一)放在单侧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然后取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制成临时装片(图二),据图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促进植物的生长B.由于b 侧细胞较长,所以单侧光来自b 侧C.如果图一植物横放,a 侧位于远地侧D.图一和图二可以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3.1914年,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4.胚芽鞘对生长素产生的效应部位不在尖端,而在尖端以下,这是因为( ) A.尖端不进行细胞分裂B.生长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C.生长素有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细胞生长主要在尖端以下部分D.尖端以下这一段细胞分裂速度最快5.(2013安徽卷)科学家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该实验证明了( )A.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B.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某种化学物质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胚芽鞘会弯向光源生长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阴影为不透光的锡箔帽和套)( )A.若探究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B.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外因,应设置②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内因,应设置①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①③⑤7.某学生在实验室中将培养在全营养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4个暗箱中,B 和D 两个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射入,如下图所示。
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_生长素的发现过程_练习(1)+Word版含答案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课后练习(1)1.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2. 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3.自从上世纪三十年代首次发现霉菌Rs能利用饲喂的色氨酸合成吲哚乙酸以来,迄今已在多种高等植物的体内实验和无细胞的体外实验中证实了上述途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色氨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B.吲哚乙酸是一种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C.正在发育的种子能大量合成吲哚乙酸D.在不含色氨酸的培养基上霉菌Rs就不能合成吲哚乙酸4.达尔文在研究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时,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A.尖端 B.整个胚芽鞘C.尖端下部的背光一侧 D.尖端下部的向光一侧5.植物体内能够合成吲哚乙酸等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合成吲哚乙酸受基因的控制吗()A.受基因控制,因为吲哚乙酸的成分是蛋白质,而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B.不受基因控制,因为吲哚乙酸的成分不是蛋白质,而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C.受基因控制,虽然吲哚乙酸的成分不是蛋白质,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合成相关的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性状D.不受基因控制,因为植物合成吲哚乙酸不属于植物的性状6.科学教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原创9: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内容索引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三、课堂练习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一)1880年 达尔文向光性实验
实验材料: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
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 胚芽外面透明的锥形套状物, 是胚体的第一片叶,它能保 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 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 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B )
A.直立向上生长
B.向右弯曲生长
C.向左弯曲生长
D.不生长
3.下列是关于植物激素发现过程的一些说法,错误的是( B ) A.达尔文设计简单而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来证实人们孰视无睹 的现象 B.如果鲍森·詹森用玻璃片代替琼脂片,胚芽鞘产生的刺激也 能传递给下部 C.温特用实验证实了植物的向光性确实和某种化学物质的分 布不均匀有关,首次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并不知道生 长素的化学本质 D.首次分离的生长素不是从植物体内,而是在人的尿液中
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比较
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运输途径
相同点
植物激素
一定部位
动物激素
专门分泌腺或细胞
不作用于特定器官
特定的靶器官等
极性运输等
体液运输
1.自身产生;2.微量、高效、种类多;3.调节作用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在这些部位,色氨酸 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生长素的分布: 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 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生长的方向 a 形态学上端
b 形态学下端 c 形态学下端
生长的方向 d 形态学上端
(2)极性运输 形态学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下列利用胚芽鞘所做的实验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生长素”的是()答案D解析温特的实验设计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促进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弯曲生长。
2.如图所示,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云母片(生长素不能透过),从右边用光照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A.直立向上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答案B解析由于云母片插入的位置偏下,不影响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因此,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速度大于向光侧,胚芽鞘弯向光源的方向生长。
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答案C解析由实验甲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含生长素,胚芽鞘直立生长,而实验乙中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端放置的琼脂块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可推知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4.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答案C解析根据生长素的有无和分布是否均匀可以判断:①直立生长,②不生长不弯曲,③向光弯曲生长,④直立生长,⑤向光弯曲生长,⑥直立生长。
设计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若探究植物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⑤进行对照,④⑥不符合要求。
5.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如图。
这个实验能证明()A.顶端在光下产生某种“影响物”B.“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能C.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D.背光一侧“影响物”分布多答案B解析本实验是置于黑暗条件下的,所以A、C、D错误。
知识点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6.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 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分生组织D.机械组织答案C解析合成生长素最旺盛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这些部位属于分生组织。
7.在同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出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答案D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问的是各部位产生生长素的情况,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多于侧芽,生长点多于老根;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运输到侧芽处并积累。
8.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如图所示);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
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甲和接受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答案A解析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过一段时间后,生长素就运输到下面的接受块甲中。
但若把一段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的下端向上,做同样的实验,由于生长素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上端,即接受块乙不含有生长素。
能力提升9.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答案A解析1928年温特的“琼脂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但仍不知该物质是什么;在生长素发现的相关实验中均未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进行探索;拜尔实验的两组材料均需要切下尖端的胚芽鞘及切下的尖端。
10.如图表示一项关于生长素的研究实验,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M长得比N快B.N长得比M快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答案A解析由于单侧光照作用,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X大于Y,所以M比N长得快。
11.将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温度、湿度适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内,从下图所示状态开始,光源随暗室同步缓慢匀速旋转,几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时,幼苗的生长情况是()A.根水平生长,茎向上弯曲B.根水平生长,茎向下弯曲C.根向下弯曲,茎向上弯曲D.根向下弯曲,茎向下弯曲答案B解析由于光源随暗室一起旋转,玉米苗受单侧光刺激,弯向光源(透光孔)生长,而暗室匀速旋转,根尖均匀受重力,生长素分布不受影响,因此玉米根横向生长。
12.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答案C解析A项为验证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实验。
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物质,不应用胚芽鞘尖端本身,而应用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进行对照。
13.对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①~④实验,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实验①②装置仍停止在如图位置,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A.←↑→↑B.←↑↑→C.→↑→↑D.→↑←↑答案D解析①中胚芽鞘旋转,则胚芽鞘尖端四周都能接受到光刺激,但是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生长素在外侧分布较多,因此停留在如图位置时,向右弯曲生长;②暗箱不动,有单侧光从左边射入,但是胚芽鞘旋转使胚芽鞘的尖端各部位都能接受单侧光照,因此直立生长不弯曲;③由于生长素的运输受重力影响,因此B中的生长素比A多,故右侧生长比左侧快,向左弯曲生长;④旋转后A、B中生长素一样多,因此左右生长一样快,直立生长。
14.如图所示是生长素发现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综合图1和图2可以证明胚芽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图2和图3可以证明与生长和弯曲有关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3)综合图2和图4可以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____________,而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发生弯曲的部位是尖端____________。
(4)综合图6和图7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能够产生某种__________的物质并且向下部运输。
(5)经科学家努力,从植物组织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鉴定出了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
答案(1)向光弯曲生长现象(2)胚芽鞘尖端(3)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4)胚芽鞘尖端促进生长(5)吲哚乙酸解析(1)1、2单一变量为单侧光,有光时向光弯曲生长,而无光时直立生长,说明胚芽鞘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
(2)2与3相比单一变量为有无胚芽鞘尖端,3去尖端不生长不弯曲,2有尖端向光弯曲生长,说明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与尖端有关。
(3)2与4相比,单一变量为有无锡箔帽遮住尖端,2未遮住,向光弯曲生长,4遮住,直立生长,说明感光部位在尖端,弯曲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4)6与7相比,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有无接触过胚芽鞘尖端,接触过的琼脂块使胚芽鞘弯曲生长,未接触过的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说明胚芽鞘尖端可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
(5)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15.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
单侧光照射24 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号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________号装置。
(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①根据______号和_____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②根据1号和2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生长与____有关。
③根据1号和4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5号和6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4、52(3)①13②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③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④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幼苗胚芽鞘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个性拓展16.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重力影响生长素的重新分配”。
实验支架示意图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尖端、若干相同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个实验支架(支架的材料托中,放置了6块已编号的相同琼脂块,相邻两个琼脂块之间用不透水的云母片完全分隔开)。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放置a1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比放置a2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放置A3琼脂块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第一步:将三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放在A上,另一半放在a上);第二步:将实验支架在黑暗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第三步:移走胚芽鞘尖端,然后将材料托中的琼脂块取出,分别放在6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第四步:分别测量和比较不同处理的胚芽鞘弯曲程度(2)弯曲度大弯曲度小弯曲度最大解析将三个胚芽鞘尖端分别放置在实验支架的材料托的琼脂块正中央(一半放在A上,另一半放在a上),由于三个胚芽鞘所处的具体位置不同,生长素受重力影响的程度不同,极性运输后在琼脂块上生长素分布不同,在A1与a1处胚芽鞘受重力的影响是均匀的,因此生长素在A1与a1处分配均匀;在A2和a2处胚芽鞘受重力的影响是不均匀的,因此A2处比a2处生长素分布得多;在A3和a3处胚芽鞘受重力的影响是最大的,A3处比a3处生长素分布得多;受重力影响后6块琼脂块中生长素分布的量依次为A3>A2>A1=a1>a2>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