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解题分析技巧
对立统一规律和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最重要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易出不定项选择题)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揭示了发展和联系的本质,其它规律范畴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理论包括: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的关系或属性。
(2)要把辩证法的矛盾同形式逻辑的矛盾严格区别开来。
形式逻辑的矛盾是在思维中违反形式逻辑的规律而造成的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状态,是应当排除的。
辩证法讲的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性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
(3)辩证矛盾是客观的、现实的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矛盾存在的客观性;二是指矛盾的性质及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具体情况也是客观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说: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4.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容易出分析题)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基本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包括自然、社会、思维领域中一切形式的对立或排斥。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

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 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 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
长按下面二维码即可获取考研冲刺必备资料
长按下面和核心,也可以说是每分析题必考的一 个知识点,考生一定要重视起来,对立统一规律有四大原理及方法论,大家 要理解会用。下面一起来梳理梳理。
无
逻辑真题解析
了解逻辑真题的主要考查内容,试题结构,预测逻辑真题的命题趋向
2
王晓东
《经济类联考综合真题及其答案》
高等数学基础班
全面学习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点,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运算方法,为 强化提高打下基础。
16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基础讲义》
方法论:抓关键,看主流。
长按二维码关注即可获得考研答案
获取考研真题答案
获取 10 页精华点题讲义
获取 2 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考试真题试卷
经济类联考数学全程规划班
掌握经济类联考数学的复习方法,制定全复习规划
1
李擂
《考研经综数学导学讲义》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使同一性和斗 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方法论: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原理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王诚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

高考政治对立统一规律考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为帮助考生们复习好这部分内容,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高考政治》考点:对立统一规律,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考点:对立统一规律(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列宁得出这一论断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唯物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对立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统一。
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实质。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以及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斗争的焦点,是它们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4)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指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和关系。
它具有两种基本含义: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a.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它简单理解成政治领域里敌对势力之间的斗争。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它们是对立面之间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关系。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中包含着斗争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题方法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题方法
对立统一是一种用于思考问题的方法,它认为事物中存在着对立面,而且这些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在问题解题中,可以通过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说,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找出问题的对立面:在面对问题时,首先要识别问题的对立面。
例如,在对某个决策进行思考时,可以找出决策的利弊、优劣势等对立面,这样可以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2. 理解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对立面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理解这些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在解决团队合作中的冲突问题时,需要理解不同人员之间的利益对立,同时考虑如何平衡这些利益对立,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
3. 寻找对立面之间的统一点:通过对立统一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寻找问题中对立面之间的统一点。
这些统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
例如,在处理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冲突时,可以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以达到团队协作的目的。
4. 利用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解决问题: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启示。
在处理问题时,可以探索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找到其中可能存在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可以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对自
身竞争优势的启示。
总之,通过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考方法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各种场景中均具有应用的价值。
李海洋对立统一规律的命题角度 答题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命题角度答题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第34题的头号考点。
对此须特别加以注意。
矛盾学说在试卷上的考查方向可归纳为矛盾分析、矛盾作用、矛盾转化、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等几个考查方向。
一,矛盾分析矛盾分析法分为广狭二义,都非常重要。
(一)广义的矛盾分析广义的矛盾分析就是指“辩证认识的实质”,即“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解答选择题解答此处的选择题,关键在于正确地理解“矛盾”。
对什么是矛盾有了感觉,此题不难。
从实质上讲,矛盾就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的对立因素之间的联系。
直白的讲,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事物本身就都是矛盾。
因为,任何事物中都有两个方面。
而且,这两方面除了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外,还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因此,解答选择题时要特别留意,那些“单打一”式的,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否认、抹煞另一个方面的选项,一定是错误选项。
2.解答分析题(1)要准确地锁定考点。
试卷对这一考点的提问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提问,如“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分析问题。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说明”某材料。
或者,某材料“按照矛盾辩证法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其中都出现了“矛盾”)。
另一种模式是间接设问,如“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某材料,或者,某材料“对我们辩证地思考问题有何启示?”,或者,某材料中“蕴含着何种哲理?(提问本身未指明是“矛盾”,而是在材料或后续的多问中出现“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等提示性文字)(2)要正确地组织有效答案。
首先,要正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中都普遍地存在着矛盾,矛盾是指事物统一体内部对立因素之间的关系。
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这种对于事物内部对立因素之间关系的理论把握就构成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也就是广义的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题方法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题方法
对立统一方法也被称为辩证思维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用来考虑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找出不同观点之间的矛盾和联系。
以下是使用对立统一观点解题的步骤:
1.确定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确保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理解。
2.找出对立的观点:考虑问题的不同方面或立场,找出矛盾或对立的观点。
这些观点可以是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或相互补充的。
3.分析观点的优点和缺点:分别对每个观点进行分析,确定它们的优点和缺点。
这有助于理解不同观点的内在逻辑和相互之间的联系。
4.找出观点之间的联系:在分析了各个观点的优点和缺点后,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尝试找出它们是否存在某种综合或整体的关系。
5.寻找综合观点或解决方案:基于分析和联系的结果,设法找到一个综合或整体的观点,可以解释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兼顾不同观点的优点。
6.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综合观点或解决方案:对综合观点或解决方案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确保它是合理、可行和有逻辑性的。
7.总结结论:在解答问题时,总结并阐述最终的结论,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
使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解题方法有助于我们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思考问题,找出最全面、合理的解决方案。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

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考研政治:熟记对立统一规律四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一:矛盾同一性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统一性斗争性关系: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连接、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同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原理二:矛盾同一性斗争性推动事物发展原理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2.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一区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者事物的发展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使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斗争性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而在另外的条件下,矛盾的同一性又可能处于主要的方面。
方法论: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
原理三: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对立统一规律的难点与重点

对立统一规律的难点与重点1.关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这是因为,第一,矛盾概念是本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第二,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第三,矛盾概念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很大难度。
所以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在进行这一概念教学时,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区分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矛盾概念的。
一是指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二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前者说的是逻辑矛盾,即人们的思维不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矛盾,它是思维违反形式逻辑的自相矛盾。
后者说的是辩证矛盾,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性及其在人们思想上的反映,是辩证法研究的对象。
承认辩证矛盾与允许逻辑矛盾不是一回事。
任何科学的认识都要求排除逻辑矛盾,而任何科学认识又都是在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辩证矛盾,所谓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本身的辩证矛盾。
承认辩证矛盾是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允许逻辑矛盾则是诡辩论的特征,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从外延上讲,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2)准确把握矛盾概念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的含义:矛盾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即对立和统一,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理解矛盾概念要进一步理解统一性和对立性或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对范畴的基本含义。
第一,统一性和对立性的基本含义。
矛盾的统一性或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