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标题字型不对摘要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多的风险。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但是现阶段在关于操作风险方面的问题较为的突出,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立足于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上,通过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相关理论的深入探究总结出现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三大主要问题。
即淡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方法落后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同时,本文将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三大应对的措施:更新操作风险的管理理念,完善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和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关键字: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问题;措施论文摘要要400字左右,语言要精炼,通顺,不要重复。
把后两个没有技术含义的关键词去掉。
Study on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of commercial bank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our modern banking faces a lot of risk. Risks faced by commercial banks include market risk, credit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Which now about operational risk issues more prominent, so it should be and we propose effective solutions.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exist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y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operational risk into three main ques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operational risk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The operation of weak risk management concept,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methods behind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blem. At the same time, this article will aim at the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three measures: update the concept of risk management,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resources.Keywords: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al risk; risk management; problems; measures目录目录少了1 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研究内容和方法 (1)1.2.1研究内容 (1)1.2.2研究方法 (2)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概述 (2)2.1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和分类 (2)2.1.1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 (2)2.1.2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3)2.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概念和特征 (3)2.2.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概念 (3)2.2.2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特征 (3)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问题 (4)3.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淡薄 (4)3.2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4)3.3操作风险管理方法落后 (5)4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 (5)4.1更新操作风险管理理念 (5)4.2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6)4.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6)5.结论 (7)参考文献 (7)致谢 (8)1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二级标题前空两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出现,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相继确立,作为了资本监管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企业内部控制开题报告

四、论文(设计)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1、2011 年 10 月 17 日—2011 年 10 月 27 日 2、2011 年 10 月 25 日—2011 年 11 月 3 日 3、2011 年 11 月 4 日—2011 年 11 月 10 日 4、2011 年 11 月 10 日 5、2011 年 11 月 10 日—2011 年 12 月 20 日 6、2011 年 12 月 21 日—2011 年 12 月 25 日 7、2011 年 12 月 26 日—2012 年 3 月 15 日 8、2012 年 3 月 16 日—2012 月 4 年 15 日 9、2012 年 5 月 5 日 10、2012 年 5 月 9 日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研究现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国内 很多学者如吴少平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内部财务控制理论在西方国家经历 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对财务控制的研究大致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企业活动财务控制阶段:以控制人为主的多层次、多方位的 财务控制阶段;以内部综合控制为重要内容的财务控制阶段。纵观西方企业财务 控制的演化,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财务控制 的内容日益复杂,由控制现在变为控制现在与未来相结合;第二,对企业活动由直 接控制转变为间接控制,由单一控制转变为多层次、多方位控制系统。两权合一 时,所有者直接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而两权分离时,所有者的控制变为了间接 控制;第三。内部控制转变为内外控制相结合,且内部控制内容更全面;第四,由 动态财务控制转为动态与静态控制相结合,动态控制更完善。在两权分离时,除 了过程控制外,还增加了委派财务总监、注册会计师审计等静态控制.
国内研究现状:中小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管理幅度相对较 小的企业.在具体的管理中授权方面要么过大,要么过小,甚至有一部分以家族式 管理为主.该类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大小不一,组织结构多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 能制—-对于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小企业,一般采用直线制结构进行垂直管理, 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中式管理。对于中型企业,一般采用直 线职能制结构进行管理,即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设置相应 的职能部门,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做到管理工 作专门化。这样,既能保证统一领导,又可以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弥补了领导 在专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协助领导做出决策。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当今社会,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存货管理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存货作为企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是否规范、控制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和利润水平。
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也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存货盘点不及时、存货损耗严重、存货账实不符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还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
深入研究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企业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并通过深入分析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企业存货内部控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意义如下:1.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研究存货内部控制问题,发现存在的管理弊端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有助于企业提高存货管理水平,降低存货管理风险。
2.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规范存货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增强企业竞争力,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 促进经济发展:存货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存货管理和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1. 存货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内涵:首先对存货内部控制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存货内部控制的内涵和要素。
2. 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对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存货盘点不及时、存货账实不符、存货损耗严重等问题。
3. 存货管理问题的成因探究:针对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包括管理层对存货管理重视不够、员工对存货管理的不良行为等方面进行剖析。
4. 存货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针对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能力等方面。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个人财富的积累和管理。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还能促进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发展私人银行业务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私人银行业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的研究与比较,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进行详细阐述。
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及问题。
具体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3. 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策略及对策。
提出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具体策略,为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有价值的思路。
三、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将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文献分析方面,本文将对相关文献和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提取相应的信息和结论,为本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四、研究结论与创新性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开展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加强相关方面的建设和人才储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2.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该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并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逐步提升私人银行服务水平。
3. 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拓展高端业务、提升盈利水平和提高品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的创新性在于:通过对私人银行业务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商业银行自身情况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策略,并为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这些年来,国内外著名上市公司陆陆续续地被曝出存在严重的财务丑闻、证券欺诈的问题,这无疑是个投资者带来沉重地打击。
他们不仅对证券交易市场失去信息,也对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产生怀疑。
因此,企业管理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问题,成为了一时间社会各方热议的话题。
企业内部控制不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成败,同时还关系到投资者是否可以获取合法利益以及政府对证券业监管是否合理等诸多问题。
美国,为了挽救上市公司的信誉,肃清证券市场上的不正之分,还投资者一个透明、公开地证券交易市场,不得不于2002年,颁布了文明世界的《萨班斯》法案。
该法案的诞生标志着美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走向了又一个高峰。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重要政府监督部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向美国学习,规范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
2006年,上海市证券交易、深圳市证券交易所纷纷颁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为了更好的规范证券交易市场,2008年,证劵监管协会联合各部委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这些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渐渐地从自愿性披露走向强制性披露。
它们在对我国原本金融业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作出最基本地规定的同时,还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范围扩大到全部上市。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因此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二)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要是经历了一个从有到无的发展过程。
从过去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往上市公司将披露的重点,都放在了财务信息方面。
而披露的方法则是通过对外报送三大财务表报,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
尽管,这些财务数据能够直白反映出投资者所关注的一个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水平、盈利状况和现金流量,但是这些信息却远远无法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的。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4500字》

从理论方面来看的话,从我国上市公司的三表一注的披露到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扩大了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这些也表现了内控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以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目前状况以及存在哪些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进一步丰富完善内控信息披露理论上的体系。
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的话,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对于相关部门具有监督促进的作用。其次,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我国上市公司起到借鉴的作用。上市公司通过对比参照,寻找自身的不足,积极找寻好的方法去使其内控信息披露更加完善。最后,对于有关投资者来说,它有决策指导的作用。
[13]彭文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6):44+46.
基于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式,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剖析对我国其他上市企业建立丰富内部控制体制更加有实际效果。
创新之处如下:本文使用了案例结合的方法,是通过具体案例揭露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把中国上市企业整体情况作分析来与一个案例分析相结合来展现我国上市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现实状况,能更好的佐证前面的理论分析。
四、研究工作进度
序号
时间
内容
1
2017.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2017.11.18
完成文献查询工作,最终确定论文题目
2
2017.11.19-2017.12.05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的拟写并上交定稿
3
2017.12.06-2017.12.23
进行开题答辩
4
2017.12.31-2018.02.26
毕业论文拟写、修改阶段
袁蓉丽(2017)明确表示:现代公司所有权以及运营权的分离,造成公司里出现了两大制约主体,也就是公司所有者以及接受委托运营者。双向制约主体之间的权益不尽相同、信息不相符,导致实际生活里会计相关信息真实性较差,所以必须要增强现代公司会计制约。如此一来,才可以保证现代公司体制得以正常执行。
内部控制开题报告范文精选

内部控制开题报告范文精选我们事务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的迅速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企业的原有的经营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财务核算不规范、财务控制力度不够或无效,整个企业根本就没有合理的内部控制,或者有了内部控制也没有有效地执行,也没有在执行过程中对控制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控制效果是否有效进行评价。
因此,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出现的内部员工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同时也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如巨人集团衰败、郑州亚细亚关门等等,促使了股东及高层管理者越来越重视自身内部控制的建设。
本文拟就我们事务所的一家长期客户为例,对其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以内部控制的理论为基础,就客户实际状况,提出我们的解决方案。
(2)选题的意义本文以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针对JM置业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阐述出我对问题的认识和观点,提出切合JM置业公司实际情况的内控解决方案。
(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一般认为是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根据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时期,国外的内部控制理论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内部牵制阶段(萌芽期,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牵制这个概念最早是由L、R、Dicksee于1905年提出的。
在内部牵制阶段,基本上是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发展期,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内部控制概念最早是在1949年由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提出的,“内部控制是由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与完整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2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同时,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
3)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过渡期,20世纪8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8年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SAS55),从1990年1月起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
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银行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稳定的水平。
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用评估不精确、信贷管理制度不完善等。
本研究将围绕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研究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探讨影响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
探讨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措施。
2.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书籍、论文进行综合梳理。
实证分析法:从贷款管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实证分析。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人员的看法和意见。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和对策,以期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更加科学、专业和实用的建议。
这将有助于银行改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水平,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有利于银行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