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四驱VS分时四驱

全时四驱VS分时四驱
全时四驱VS分时四驱

全时四驱VS分时四驱

鹰的论坛,现在好多朋友感觉瑞鹰感觉瑞鹰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其实我认为最大的一个

优势就是他的全时四驱,这也是我选择瑞鹰的一个重要原因,瑞鹰的全时四驱又不同于普通的全时四驱,他的差速器是带粘性耦合器的,这样的全时四驱在行使的时候更好的分配了四个轮子的动力。

说到这些那么今天我就把这个四驱和大家仔细的介绍下,希望对瑞鹰有困惑的朋友可以有所帮助。

四驱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四个轮子都能自己转,都能得到发动机传输的动力。但是要解释全时四驱与分时四驱的差别,我想就得先把差速器的作用弄明白。

全时四驱的英文是Full time 4WD,而分时四驱的英文是Part time 4WD。光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以为全时四驱是能长时间一直使用的四驱系统,而分时四驱是只能偶尔用一下的四驱系统。但是分时四驱到底一次能用多长时间却又说不清楚。

在附着力良好的路面上,一辆正在直行的带有四个轮子的车辆,其四个轮子的转动速度肯定是一样的,当然前题是这四个轮子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一旦车辆开始转弯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四个轮子的转速全都不一样,因为每个轮子到转弯圆心的距离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轮子的转弯半径都不一样,角速度固定,半径不同,必然线速度不同。线速度不同而轮子的半径又相同,那只能是每个轮子的转速都不同了。

对于两驱车,比如FR的7250,前面两个轮子没有动力,只要这两个轮子能独自转动就能满足转弯时的要求。而对于后面的两个轮子则问题要复杂一点。因为发动机需要把动力同时传输到两个后轮上。直行的时候只要将动力平均的分配到两个轮子上就行了,可是转弯的时候这样就要出问题。很明显,发动机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装置来自动的变化分配的两个轮子上的动力。哪一边的轮子阻力大,就少给它点动力,哪一边的轮子阻力小就多给点动力。动力多的哪个轮子自然就转的快些了,这样就能很平顺的完成转弯操作了。

而这个神奇的能自动变化发动机动力分配的装置就是差速器了,就是两个轮子中间突出的那个东东。这样一个纯机械的东西就能完美的完成动力的自动分配,当我第一次了解到差速器的原理是真的不

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

话说回来,对于两个轮子之间的动力需要自动分配,那么对于四轮驱动的车辆呢,很明显,除了两前轮和两后轮之间各自需要一个差速器外,到前后差速器的转动轴中间也应该有一个差速器,才能使发动机的动力自动的变化分配到每个轮子的比例。这就是所谓的“全时四驱”。这样的四驱系统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每个轮子都受到发动机牵引力的控制,具有更好的操控性。

但是这样的“全时四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旦四个轮子中有一个轮子打滑,那么发动机的动力会全部都传送到那个打滑的轮子上,其他三个轮子的附着力再好也无济于事。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传动轴上的那个中央差速器的话,打滑的那个轮子就只能得到发动机一部分的动力(比如50%,这取决与分动箱的设计)。那两个都不打滑的前轮(或后轮)就能获得动力。而没有这个中央差速器的四驱车就是所谓“分时四驱”了。

全时四驱能长时间使用,分时四驱只能偶尔用用,这是正确的。因为分时四驱在附着力好的路面上会给传动系统带来危害,分时四驱系统只知道忠实的将动力固定的分配到前后轴上,在转弯的时候,发动机的牵引力与轮胎的摩擦力会发生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打开分时驱动在水泥地上转动方向盘会感觉吃力的原因。

所以全时四驱一定得加中央差速器锁,避免有轮子打滑时其他轮子失去动力的情况。

而江淮瑞鹰的最大优势就是有这个带粘性耦合器的中央差速器,这个中央差速器把这些问题都很好的解决了。

半时四驱,如果前后轮各有一个轮打滑,无论是否一边,车会完全失去动力。所以最好也装个差速器锁。

详解四驱系统

很多人都以为四轮驱动的汽车可在任何地面上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实际上这是夸大了四驱车的能耐,就算是HUMMER,也不敢单独在野外行驶。开过四驱越野车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恶劣的路面上,汽车差速器使得每一轴只有一个轮可以得到驱动,而且是在不停地打滑。所以四驱车并非万能车,你必须知道四驱系统是怎么一回事。

四驱系统分类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就是汽车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动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被分配给四个车轮,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四驱系统主要分成两大类:半时四驱(Part Time 4WD)和全时四驱(Full Time 4WD)。现时,我们使用的四驱车大多是半时四驱。只要车上有专门的两驱、四驱切换拨杆或按钮,那么,这辆就是使用半时四驱的四驱车。半时四驱是四驱车最常使用的四驱系统,基本型号(一辆四驱车可能有4-6种型号,如Pajero的五种型号的引擎、变速箱和车内饰完全不一样,车价可相差近一倍)的三菱帕杰罗、L300、L400、基本型号的陆地巡洋舰PRADO、LC100、LC70、LC75、美国JEEP、五十铃TROOPER、RODEO、铃木VITARA、JIMNY等都使用半时四驱。半时四驱的使用可分两种状态:一种是两驱,汽车只有两个车轮得到动力,与普通汽车没有区别;另一种则是四驱,此时汽车前后轴以50:50的比例平均分配动力。半时四驱历史悠久,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大,加装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后更加省油。全时四驱是使汽车四个车轮一直保持有驱动力的四驱系统。若要细分全时四驱系统,可分成固定扭矩分配(前后50:50比例分配)和变扭矩分配(前后动力分配比例可变)两大类。全时四驱也有很长的历史,可靠性更大,

两种四驱系统比较

半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由于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半时四轮驱动的汽车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这是因为半时四驱在分动器内没有中央差速器,而无法把前后轴的转速调整所致。汽车转向时,前轮转弯半径比同侧的后轮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轮的转速要比后轮快;以至四个车轮走的路线完全不一样,所以半时四驱只可以在车轮打滑时才挂上四驱。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铺装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不然的话,轮胎、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都会损坏。不少半时四驱前轮都可以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这是一个很好的手动离合器,在不用四驱时,它可以断开前轮与传动半轴的连接,从而把车轮和左右传动半轴、差速器、传动轴、分动器的摩擦力都减去,达到省油和延长CV JOIN(万向节,constant velocity joint)和分动器齿轮寿命的目的。又可以降低车内噪声,是一个十分好的设计(WARN和ARB都有这产品给SUZUKI、LAND ROVER、HILUX、PRANDO、PAJERO、NISSAN CHEROKEE等半时四驱吉普车使用)。所以驾驶半时四驱车必须小心,其四驱不可以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上使用;下雨天

也不可以用;有冰或雪地则可以用,而一旦离开冰雪路面应马上改回两驱。

全时四驱系统内有三个差速器:除了前后轴各有一个差速器外,在前后驱动轴之间还有一个中央差速器。这使全时四驱避免了半时四驱的固有问题(在硬路面不能用四驱的问题):汽车在转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会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所以,全时四驱在硬路面(铺装路面)、下雨时有更可靠的四轮抓着力,比半时四驱优越。但到了冰雪,沼泽地就必须把中央差速器锁上(否则可能无法前进);回到不滑的硬路(铺装路),马上要把中央差速器锁解开。有些全时四驱的中央差速器比较先进,一般

情况下它可以把汽车动力平分给前后轴。当车轮出现打滑时,它会自动把中央差速器锁上。在第一代Range Rover自动变速车型中就可以找到这种设备,它是大众汽车发明的粘性防滑差速器。此系统同时也常被Audi的四驱车所使用。这种系统在小车上表现很好(类似的限滑差速器在现代的四驱轿车上被广泛使用,可有效提高行驶的安全性等),但在大四驱车上,它就没有差速器手动锁来得可靠。所以,新一代Range Rover已不再使用这一系统了。另外,有一些四驱车使用看起来像全时四驱的智能四驱系统。这些系统平时是以前驱为主,当前轮打滑时,动力会部分转移后轮,帮助前轮使汽车行驶(可理解为智能的半时四驱),如本田CRV、HRV等就是使用这种系d常ú簧倨郊跾UV 包括CRV,HRV,凌志RX300丰田RA V4等都可能省去四驱系统而只是前轮驱动,购买时请注意)。这种系统并不可靠,但有新意(一般由前置前驱的轿车系统改进而来)。

从大四驱越野车的驱动系统来看,我个人喜欢有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车,其它的智能四驱系统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时间证明了全时四驱带中央差速锁是最可靠的四驱系统。无可否认,智能四驱系统十分适合小汽车用。因为一般市民开车并不需要了解驱动结构,只要汽车会走就可以了。全自动是最简单的选择。

现在,有的四驱车标榜可以实现半时四驱和全时四驱的切换,我认为这是画蛇添足,只是车商为了

增加新意的做法。如美国JEEP中顶级Cherokee、Grand Cherokee Evolution、日本顶级Pajero 3.5GDI 等。它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能装上自由轮毂(Free Wheel Hub),在用两驱时不能真

正起到的省油作用。

解决差速器的缺陷

差速器的结构精巧,可巧妙地抵消不同车轮间的转速差,但它又有致命的弱点。就是碰到恶劣路面如沙、泥地时,只要一个车轮陷入打滑状态,差速器另一端的车轮会完全丧失动力而一动不动。为解决这个问题,你必须为你的差速器装上LSD防滑差速器或AIRLOCK气动差速锁,把差速器的齿轮组部分完全锁止,使差速作用临时失效。现代不少四驱车都装有差速器锁。在越野时可自动或手动地锁上差速器;如果你的四驱车没有差速器锁,那么,只要自己装上前后差速锁,在越野时可以发挥出真正的四驱本色。

瑞鹰车就是这样的,带锁环式的中央差速器。

粘性耦合式的差速器锁结构类似离合器,当左右两个半轴出现一定程度的相对转动时,粘液(一般是硅油)由于相对摩擦升温压力升高,把左右一对摩擦片压合,达到锁止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过能力,一般车厂在后桥差速器中还增加了一个限滑差速器锁(LSD),一般的LSD能把75%-85%的扭力传送到另外一个不打滑的车轮上。

全时四驱还有一些不可比拟的优势,理论上它是最理想的车辆驱动方式,它能使车轮抓地更牢、在高速转向时更自如、更容易被操控,可同时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和运动性能。因为四个车轮任何时候都有动力分配,当某个车轮发生打滑的时候,系统就会自动介入,重新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以保证四个车轮任何时候都获得最高的贴地性,这类系统在湿滑的路面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操控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SUV和轿车采用全时四驱其作用就不仅是越野,全时四驱带来的操控稳定和主动安全性才是它们的另一目的,特别是一些高性能的轿车。

适时四驱(也叫实时四驱)是采用更低级的粘结式中央差速器,它的出现只有两个目的:一是结构简单成本更低,二是能节省油耗。采用适时四驱的车辆,其油耗与普通的两轮驱动车没有很大分别,例如本田CR-V、VOLVO S80等。这类适时四驱车辆平时行驶只有前轮驱动,当侦测到前轮开始打滑时,才开始把动力输送到原来完全没有动力的后轮,因此反应要比全时四轮驱动慢半拍,

因此适时四驱的越野能力更差,而操控性和高速稳定性也要逊色于全时四驱。

总之,全时四驱是未来车辆的发展方向。

速腾出于成本考虑装备的不是顶尖的ESP,但是有了这款MK60的ESP

丰田普拉多——四轮驱动系统解析

丰田普拉多——四轮驱动系统解析 丰田普拉多(PRADO)是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中的最新款SUV。这款全新开发的新一代SUV,配备了丰田全新4.0L V6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普拉多(PRADO)先进的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配以坚固的车架以及强化的悬架系统,使崎岖的路途变得舒适顺畅。作为一款越野车,四轮驱动系统可谓是重中之重。本文将着重为您介绍普拉多(PRADO) 装备的全时四驱系统。 对于普通的锥形齿轮式差速器,不论是轮间差速器还是中间差速器,由于行星齿轮在吸收转速差时因自转而产生的内摩擦力很小,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或锁止,只要有一侧(或一轴)车轮滑转,则另一车轮(或车轴)的驱动力也会被限制到与滑转一侧车轮(或一轴)的驱动力相等,不能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影响汽车的越野性。普拉多(PRADO)的底盘系统采用了全时驱动方式,布置了3个差速器:前、后差速器采用普通锥形齿轮式差速器,无差速限制和锁止装置,左、右两侧车轮的滑转通过TRC/VSC系统以制动方式来限制;中间差速器采用托儿森(TORSEN)T-3型限滑差速器。国产的一汽丰田普拉多(PRADO)采用 4BM分动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的电控锁止。 全时四驱系统的基本构成 丰田普拉多(PRADO)四驱传动系统的机械部分主要由变速器、分动器(可电控锁止差速器)、前后传动轴及前后差速器等组成(图1)。 四驱的电控部分由制动控制ECU、发动机ECU、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驻车及空挡位置开关、4WD控制ECU和分动器电控执行器等组成。分动器电控执行器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愿(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汽车制动状态、发动机运行转速状态、变速器挡位状态等信号对分动器内的差速器进行锁止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驾驶员操作,确保分动器内的传动切换准确有效,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机件损坏。

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

分时四驱、适时四驱、全时四驱。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驱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 分时四驱可靠性能好但不能在铺装路面上长时间使用 我们先来了解历史最悠久的分时四驱系统。所谓分时四驱可以简单理解为驾驶员根据不同路况可以手动切换两驱或四驱模式的四驱系统,有些是分动箱的挡杆,有些则是电子按钮或旋钮。这种四驱系统的特点是,需要驾驶员通过手动操作分动器来实现两驱与四驱之间的切换,而且四驱模式是不能长时间在铺装路面使用。

这种四驱系统结构简单,有着较高的稳定性,多见于强调越野的硬派四驱车,如帕杰罗、吉姆尼、切诺基等等。一些硬派的城市SUV车型也采用这种系统,如长城哈弗H5、陆风X8、荣威W5等。 下面用张简化的结构图来简单说明一下分时四驱的原理。

可以看到,发动机的输出的动力通过分动器可将动力传递到前后轴从而实现四轮驱动。采用分时四驱系统的SUV车型中,一般都有2H、4H、4L这几个档位,主要是通过分动器实现两驱、高速四驱、低速四驱间的切换。分时四驱车在铺装道路行走都是采用两驱模式的,只有在雪地、泥泞等湿滑路段时才采用高速或低速四驱模式,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与稳定性。 为什么四驱模式不能在铺装路面行驶?分时四驱系统的分动器里是没有中央差速器的,而当接通四驱后,前后轴是刚性连接的,以固定的比值进行动力分配。如在铺装路面转弯的时候由于前轮的转弯半径要比同侧的后轮大,因此前轮的转速就要比后轮快,这样前后轴的转速不相同,就会出现“转弯制动”的现象。

这种情况对分动器、差速器、传动轴、轮胎等部件都有损坏的,所以四驱模式只适合在一些雪地、湿滑路段或越野时使用,铺装路面行驶应当换回两驱模式。 ● 适时四驱简单便宜但性能最弱 分时四驱的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驾驶员根据情况手动进行两驱与四驱的切换,而且都是有车速限制的,甚至要停下车配合离合才能切换,如操作不当很容易会给四驱系统造成损害,这样日常使用就不太方便。 了解分时四驱系统后,这个就容易很明白。所谓适时四驱就是根据车辆的行驶路况,系统会根据行驶情况自动切换为两驱或四驱模式,这过程不需要人为操作。这种四驱系统相对于分时四驱系统来说,免去了繁琐的手动操作,你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切换不当而导致四驱系统损坏,这个都交给“电脑”操心,甚至很多时候四驱系统切入你也毫无察觉。

浅谈汽车四轮驱动系统

浅谈汽车四轮驱动任建军汽车工作室说到全轮驱动,总能使人们想起那些身材魁梧、威猛超群的越野车。的确,全轮驱动的出现就是为了针对恶劣路况,征服那些两只车轮无法通过的险峻地形。最初,全轮驱动是纯种越野车的专门配备。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汽车文化更加深入的认识,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了全轮驱动系统。对于本篇文章中的主角“SUV”来说,全轮驱动在通常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四轮驱动(因为绝大部分SUV在正常行驶中,都是四只车轮与地面保持接触)。在一般人看来,所谓的“四轮驱动”无非就是让四只车轮同时旋转,驱动车辆。在汽车工业十分发达的今天,想做到这一步并不困难,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汽车生产厂商都制造出了四轮驱动的车辆。虽然有如此之多的车辆能够实现四轮驱动,虽然都被称为“四轮驱动”,但实际上,不同车型之间由于驱动系统的结构差异,最终导致其实际行驶特性大相径庭。也许有人会问,不都是“四轮驱动”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针对这些问题,本篇文章将会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解答。 上图:给差速器加上锁真的就这么神奇吗? 为什么很多车辆需要四轮驱动呢?根本原因就在于,通常情况下,四轮驱动比起两轮驱动,具有更高的通过性能(所谓通过性能就是指车辆通过复杂地形的能力)。但是,无论车辆采用何种驱动方式,都无法避免一种情况的发生,这就是:驱动轮失去行驶附着力。当车辆行驶于复杂路况时,这种现象时常发生。对于一辆普通的两驱车来说,一旦两个驱动轮中的任何一个车轮无论何种原因而失去行驶附着力的话,理论上讲,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车辆将无法继续前进。也许此时您会问道“不是两轮驱动么?此时的另一个驱动轮为什么不能驱动车辆继续前进呢?”如果要解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车轮之间的连接方式说 起。

四轮驱动、四轮驱动和两轮驱动的优缺点

四轮驱动、四轮驱动和两轮驱动的优缺 点 所谓4轮驱动,又称全轮驱动,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可按行驶路面 状态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以提高汽 车的行驶能力。一般用4X4或4WD来表示,如果你看见一辆车上标有上述字样,那就表示该车辆拥有4轮驱动的功能。 过去只有越野车采用4轮驱动,一般的越野车,变速器后面装有手动分力器,前后车轴各装一个称为驱动桥的部件。变速器输出的扭矩通过分力器和传 动轴,分别传递到前后车轴上的驱动桥,再通过驱动桥将扭矩传递到轮子上。 现在有些轿车也用上4轮驱动装置,比如奥迪A4quattro、欧蓝德4驱版。现 在轿车的马力都比较大,加速时重心后移,全车重量就会向后轴移动,造成前 轴轻飘。前轮驱动的轿车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也会打滑,4轮驱动就可以防止 这种现象发生。 轿车上的4轮驱动装置是常啮合式,增加了粘性耦合器,省去了手动分力器,自动将扭矩按需分配在前后轮子上。在正常路面上,4轮驱动装置将引擎 输出扭矩的92%分配到前轮,8%分配到后轮;在滑溜的路面上,将至少40%的引擎机输出扭矩分配给后轮;当前轮开始打滑时,前、后轮的转速差异会使耦合 器中的粘液立即变稠并锁住耦合器,从而使传动轴只将扭矩传递至后轮,待前、后轮的转速差异消失就自动回复原有驱动形式。目前,轿车的4轮驱动装置已 经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当前轮或后轮驱动时,车子随时根据路面状态 的反馈信息分配前后轮子的动力,变为4轮驱动。4轮驱动又可以细分成4种 驱动模式:全时驱动(Full-Time)、兼时驱动(Part-Time)、适时驱动(Real-Time)和兼时/适时混和驱动。 全时驱动(Full-Time):前后车辆永远维持4轮驱动模式,行驶时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5050设定在前后轮上。全时驱动具有良好的驾驶操控性和行驶循迹性,缺点是比较废油,经济性不好。

驱动系统

基本种类 简介 最基本的分类标准是按照驱动轮的数量,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 两轮驱动 在两轮驱动形式中,可根据发动机在车辆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进而细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形式。两驱越野车和轿车最常用 汽车驱动方式 的是前置后驱形式。 前置后驱(FR)的全称叫做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驱动形式。其中前排车轮负责转向,由后排车轮来承担整个车辆的驱动工作。在这种驱动形式中,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输送到后驱动桥上,驱动后轮使汽车前进。也就是说,实际的行进中是后轮“推动”前轮,带动车辆前进。 与两轮驱动类的其他驱动形式相比,前置后驱有比较大的优越性。当车辆在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牵引性明显优于前驱形式。同时,采用前置后驱的车辆还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前置后驱的安排使车辆的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和转向机构的结构,这样更加便于车辆的保养和维修。 基于以上的诸多优点,国产宝马325i、530i以及档次更高的进口宝马轿车,宾利、奔驰、捷豹等很多豪华轿车多采用前置后驱这种形式。 四轮驱动 不过,如果你买一辆越野车的动机是想要在真正的山野丛林中纵横驰骋的话,就一定别心疼差价,要再狠一狠心,把四轮驱动系统配置整齐。因为,两轮驱动的车辆即使在良好的路面上,碰到雪地或易滑路面等情况也可能打滑,启动加速时也比较容易发生摆尾现象。四轮驱动就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同时,四轮驱动系统有比两轮驱动更优异的引擎驱动力应用效率,能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就安全性来说,也可以形成更好的行车稳定性。

几种常见四轮驱动的区别

几种常见四轮驱动的区别 Quattro/4WD/AWD/xDrive 类型一:Quattro 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是Torsen中央差速器,他比任何电子控制技术更快的调节前后轴力量的分配。EDL(电子差速锁)在必要时将多余的动力传送到车轮上,增强抓地性。当车轮空转或者没有与地面接触时,这些浪费的驱动力就被输送到可以受力的车轮上。一旦出现外部条件引起的前后轴的速度差异,Torsen就会自动地,毫无损失的将大部分的能量传输到有能力工作的驱动轴上,自动优化和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由于轴荷的平衡分布,驾驶者能够更好的掌握转向的精确性和灵活性,而不需要扭矩转向辅助。25年前,奥迪的工程师以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在驱动技术领域树立了里程碑。 类型二:4WD(4X4)/AWD/ xDrive/sDrive 四轮驱动系统(4wd系统,车身上标识4X4与4WD意思一样)是将发动机的驱动力从2wd系统的两轮传动变为四轮传动。4wd系统之所以列入主动安全系统, 主要是 4wd系统有比2wd 更优异的发动机驱动力应用效率, 达到更好的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有效发挥。就安全性来说,

4wd系统对轮胎牵引力与转向力的更佳应用, 造成好的行车稳定性以及循迹性。除此之外4wd系统更有2wd所没有的越野性。 AWD (全时四驱系统)已经变得和4WD 几乎一样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AWD 比4WD 少了低比率的传动装置,不过AWD 仍然提供在湿滑路面、恶劣天气以及轻微越野路面的牵引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对一辆车的越野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车辆的离地高度而非AWD 能力。所有的AWD 系统是全时四轮驱动的,这也就意味着你不用进行2 轮驱动或者全轮驱动模式的转换。而宝马的xDrive、奔驰的4MATIC与AWD一样是全时四驱系统,仅仅是称呼不一样,而sDrive则为后驱系统。 不管是4WD还是AWD,最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功率分配是如何达成的。目前市场上最优秀、最聪明的扭矩分配装置非托森(Torsen)莫属。我们把托森叫做差速器是贬低了它。托森当作差速器用的话那是大材小用,所以我称呼它为“托森机构”。托森机构是纯机械的,无需任何电子辅助,同时又是主动式的。所谓主动式,就是说在轮子有出现滑动倾向前,扭矩就被重新分配了--妙哉!而其它电子式的机构都是被动的,都要等到反馈信号后重新分配扭矩。反馈信号多数都是从ABS装置上采集过来。尽管电子信号传递飞快,但毕

智能全时四驱

智能全时四驱?解析途观4MOTION真面目 2010年04月18日05:51 来源:汽车点评网【原创】作者:谭明责任编辑:谭明评论5条 4MOTION的工作原理 在这套4MOTION系统中,Haldex LSC差速器可谓是其灵魂所在,在07年进口Tiguan刚出现时,它使用的Haldex LSC差速器还是第三代呢;国产的途观,采用的已经是第四代Haldex LSC了。 当然了,它的主要结构还是没变的——它有一个中央差速器即Haldex LSC差速器为前后桥分配动力,同时还拥有前/后两个差速器给左右车轮分配动力。这个结构已经十分接近全时四驱了,跟另一个德系厂商——奔驰的4MATIC非常类似。只不过奔驰的第一代4MATIC在正常情况下以后轮驱动为主,而大众4Motion 是以前轮驱动为主。

很多朋友区别大众4MOTION和奥迪Quattro的方式,就是认为前者适用于横置发动机平台,而后者适用于纵置发动机。由于产品多是横置发动机的设计,使得大众无法给旗下的车型装配中央差速器(因为结构上不允许),所以4MOTION只能从前驱动桥引出一根传动轴把动力分担给后轮。 不过要是刚性地把前后桥动力连接起来,就会出现早期全时四驱的问题:车轮之间产生转向制动。但在这种情况下又不能布置中央差速器,大众的解决方案就是在后转动轴的末端(接近后差速器处)安装了一个电控液压多片离合器——就是我们的Haldex差速器了。

简单的说呢,4motion就是一多片离合式结构,和奥迪Quattro的托森差速器纯机械结构不同,Haldex的原理是在前后轴之间加上一组由输出轴带动的液压泵,由液压装置推动摩擦片来实现扭矩的分配。

全时四驱VS分时四驱

全时四驱VS分时四驱 鹰的论坛,现在好多朋友感觉瑞鹰感觉瑞鹰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其实我认为最大的一个 优势就是他的全时四驱,这也是我选择瑞鹰的一个重要原因,瑞鹰的全时四驱又不同于普通的全时四驱,他的差速器是带粘性耦合器的,这样的全时四驱在行使的时候更好的分配了四个轮子的动力。 说到这些那么今天我就把这个四驱和大家仔细的介绍下,希望对瑞鹰有困惑的朋友可以有所帮助。 四驱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就是四个轮子都能自己转,都能得到发动机传输的动力。但是要解释全时四驱与分时四驱的差别,我想就得先把差速器的作用弄明白。 全时四驱的英文是Full time 4WD,而分时四驱的英文是Part time 4WD。光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以为全时四驱是能长时间一直使用的四驱系统,而分时四驱是只能偶尔用一下的四驱系统。但是分时四驱到底一次能用多长时间却又说不清楚。 在附着力良好的路面上,一辆正在直行的带有四个轮子的车辆,其四个轮子的转动速度肯定是一样的,当然前题是这四个轮子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一旦车辆开始转弯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四个轮子的转速全都不一样,因为每个轮子到转弯圆心的距离都不一样,也就是说每个轮子的转弯半径都不一样,角速度固定,半径不同,必然线速度不同。线速度不同而轮子的半径又相同,那只能是每个轮子的转速都不同了。 对于两驱车,比如FR的7250,前面两个轮子没有动力,只要这两个轮子能独自转动就能满足转弯时的要求。而对于后面的两个轮子则问题要复杂一点。因为发动机需要把动力同时传输到两个后轮上。直行的时候只要将动力平均的分配到两个轮子上就行了,可是转弯的时候这样就要出问题。很明显,发动机需要通过一个特殊的装置来自动的变化分配的两个轮子上的动力。哪一边的轮子阻力大,就少给它点动力,哪一边的轮子阻力小就多给点动力。动力多的哪个轮子自然就转的快些了,这样就能很平顺的完成转弯操作了。 而这个神奇的能自动变化发动机动力分配的装置就是差速器了,就是两个轮子中间突出的那个东东。这样一个纯机械的东西就能完美的完成动力的自动分配,当我第一次了解到差速器的原理是真的不 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 话说回来,对于两个轮子之间的动力需要自动分配,那么对于四轮驱动的车辆呢,很明显,除了两前轮和两后轮之间各自需要一个差速器外,到前后差速器的转动轴中间也应该有一个差速器,才能使发动机的动力自动的变化分配到每个轮子的比例。这就是所谓的“全时四驱”。这样的四驱系统的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每个轮子都受到发动机牵引力的控制,具有更好的操控性。 但是这样的“全时四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一旦四个轮子中有一个轮子打滑,那么发动机的动力会全部都传送到那个打滑的轮子上,其他三个轮子的附着力再好也无济于事。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传动轴上的那个中央差速器的话,打滑的那个轮子就只能得到发动机一部分的动力(比如50%,这取决与分动箱的设计)。那两个都不打滑的前轮(或后轮)就能获得动力。而没有这个中央差速器的四驱车就是所谓“分时四驱”了。 全时四驱能长时间使用,分时四驱只能偶尔用用,这是正确的。因为分时四驱在附着力好的路面上会给传动系统带来危害,分时四驱系统只知道忠实的将动力固定的分配到前后轴上,在转弯的时候,发动机的牵引力与轮胎的摩擦力会发生冲突,这也就是为什么打开分时驱动在水泥地上转动方向盘会感觉吃力的原因。

左右对称全轮驱动系统

左右对称全轮驱动系统 SUBARU水平对置发动机与完美的左右对称式全轮驱动系统和悬挂技术相结合,三者之间和谐运转。水平对置发动机的低重心提高了全轮驱动(AWD)的功效,同时使搭载高超先进的悬挂系统成为可能,从而实现精准驾驶。这使得无论在何地行驶,您总能感觉它是作为一个整体在运行, 带给您随心所欲的感受。 完美的结合 是何驱使SUBARU历经30余年寻求一种与众不同的汽车设计理念?为何当其他汽车制造厂商热衷于较为传统的汽车制造技术时,SUBARU却坚持于SUBARU BOXER 水平对置发动机与左右对称全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相结合的技术?原因很简单,只有SUBARU能够将这两项高科技理念完美结合,使得其各自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这是完美的结合与创新,和谐而明智。从发动机到变速箱,从分动器到传动轴再到后差速器,所有的零部件都呈直线型排列,没有累赘或偏离,一一对称的分布。结合机械工程,SUBARU将全部优势汇总起来,从前到后,由左及右,创造出最理想的重量分配,使平衡性近乎完美。 三大优势 更好的平衡性 当发生转弯时,离心力总是推动汽车向曲线的外缘偏转。这种离心力会对汽车的操控产生多大的影响取决于车体的重心位置。如果重心位置较高,易失去平衡,重获掌控恢复平衡需要较长时间,安全性差。反之,如果重心位置较低(如水平对置发动机的设计)将会较小地偏离驾驶者选定的方向。SUBARU应用该项技术,有效降低了车体摆动,从而使整体的稳定性增强,转弯时感受从容。 更小的振动 不同于直列式发动机或V型发动机中活塞的相互作用,SUBARU的水平对置发动机拥有180度的结构,通过活塞的对向运动抵消了惯性,减小了发动机的振动幅度,较小的振动有助于发动机的稳定转速,创造出空前的顺畅,平稳和舒适感受。 更强大的抓地力和道路附着性能 SUBARU始终致力于不断完善全轮驱动的原因,在于全轮驱动系统在弯道性能方面优于两轮驱动系统。通过四个车轮传递动力,中性转向,能够自然地控制车辆转弯,自信有力的操控汽车的行进方向。从而大大提高了主动安全性能。相反,只由两个轮子驱动,侧向力会导致车辆的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造成弯道稳定性相对较差。 斯巴鲁追求的是“驾驶者之车”,斯巴鲁汽车拥有的卓越操控性能依赖于其核心技术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和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四轮驱动被认为是“为行驶在积雪道路与路况不好的道路而设计的驱动系统”,这一印象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但是,斯巴鲁重视四轮驱动系统所拥有的“提高汽车性能的潜力”,凭借其独特技术构成的特有的四驱布局,将车辆性能发挥至极限。 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统(Symmetrical AWD)与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相结合,使斯巴鲁汽车实现了出色的行驶性能。为实现理想的驾乘感受,斯巴鲁执着于这一独特的核心技术。凭借这一技术使车辆具备的卓越行驶性能,Legacy 力狮为代表的斯巴鲁汽车在世界各国均受到高度评价。这就是斯巴鲁以独特技术追求汽车本质价值的结果。 左右对称全时四轮驱动系(Symmetrical AWD)与斯巴鲁水平对置发动机(SUBARU BOXER)

全球四轮驱动技术战略及发展前景

全球四轮驱动技术战略及发展前景 路通 2007-09-13 [ 字体:大中小 ] 四轮驱动最早应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用车,很快这项技术在二战期间美国军事车吉普上得到广泛使用。二战结束之后,首先被应用在陆虎上。几十年来,四驱依然被应用在越野车领域上直到1970年英国罗孚(Range Rover)公司使用了这项技术。罗孚公司第一次将四驱技术应用在非越野车上,乘坐时驾乘人员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奥迪推出新车型Quattro Coupe,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四驱型轿车。这款车仅是通过调节发动机的扭矩来控制负重轮的,不能达到越野性能。从此,四驱技术被广泛流传。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北美市场福特和通用推出大量多款SUV和皮卡。至2005年的十年间,这种轻卡占据北美轻型乘用车的50%,但并不是所有SUV和皮卡都采用了四驱技术。这款全尺寸轻卡,如占据北美轻卡市场半壁江山的雪佛兰Tahoe和福特F系列由后轮驱动(RWD)结构转向全时四轮驱动(AWD)。一些小型SUV,如福特Escape,采用前轮驱动(FWD)。 在欧洲,为SUV供货的OEM很少,大多受限于宝马、梅塞德斯—奔驰和陆虎。因此SUV销量仅占轻型乘用车的7%。陆虎的所有车型都采用后轮驱动/全时四轮驱动。而宝马和梅塞德斯—奔驰的SUV系列采用全/半四轮驱动,主要适应公路(on-road)用车。在欧洲四驱被广泛应用在高性能的公路用车或高端家庭用车上。紧随奥迪之后,许多汽车制造商至少在其产品中有一款车型采用四驱技术。因为在欧洲前驱比后驱更普遍,大多数四驱系统采用动力传输装置(PTU)和传输动力的中央差速器及后轴扭矩。这些系统逐渐不起主要作用,仅在前轮失去动力时才被启动。 宝马开始规模化在其X系中使用其四驱技术,随后应用到其乘用车上。宝马和梅塞德斯的全部系列车型都采用后轮驱动,因此采用了分动器系统分配四轮动力。 在日本市场无论是SUV还是高性能公路用车对四驱技术需求更加渴望。如丰田Supra和日产Skyline 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据专家估计,四驱和全时四驱占轻型乘用车总产量35%。如果这样,我们要格外注意日本汽车有45%是要出口海外的。 在某些时候,四驱技术的持续流行非常惊人。对一般客户进行调查显示SUV和其它形式的四驱车型很少在越野条件下行驶。四驱系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首先,需要考虑零部件的重量,一些传动装置就会产生额外燃油消耗。第二,在通过两轴和四轮传输时发动机动力会大大减少机械效率。 事实上,大多数消费者选择四驱车型都是看重其有利的一面。安全性和坚固性成为四驱车显著的特点。 四轮驱动技术特点 1、全时四驱

丰田普拉多四轮驱动系统原理

丰田普拉多四轮驱动系统原理 丰田普拉多(PRADO)是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中的最新款SUV。这款全新开发的新一代SUV,配备了丰田全新4.0L V6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普拉多(PRADO)先进的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配以坚固的车架以及强化的悬架系统,使崎岖的路途变得舒适顺畅。作为一款越野车,四轮驱动系统可谓是重中之重。本文将着重为您介绍普拉多(PRADO)装备的全时四驱系统。 对于普通的锥形齿轮式差速器,不论是轮间差速器还是中间差速器,由于行星齿轮在吸收转速差时因自转而产生的内摩擦力很小,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或锁止,只要有一侧(或一轴)车轮滑转,则另一车轮(或车轴)的驱动力也会被限制到与滑转一侧车轮(或一轴)的驱动力相等,不能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影响汽车的越野性。普拉多(PRADO)的底盘系统采用了全时驱动方式,布置了3个差速器:前、后差速器采用普通锥形齿轮式差速器,无差速限制和锁止装置,左、右两侧车轮的滑转通过TRC/VSC系统以制动方式来限制;中间差速器采用托儿森(TORSEN)T-3型限滑差速器。国产的一汽丰田普拉多(PRADO)采用4BM 分动器,可以实现对差速器的电控锁止。 全时四驱系统的基本构成 丰田普拉多(PRADO)四驱传动系统的机械部分主要由变速器、分动器(可电控锁止差速器)、前后传动轴及前后差速器等组成(图1)。 四驱的电控部分由制动控制ECU、发动机ECU、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驻车及空挡位置开关、4WD控制ECU和分动器电控执行器等组成。分动器电控执行器根据驾驶员的操作意愿(中间差速器锁止按钮)、汽车制动状态、发动机运行转速状态、变速器挡位状态等信号对分动器内的差速器进行锁止控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驾驶员操作,确保分动器内的传动切换准确有效,避免由于误操作而造成的机件损坏. 丰田普拉多(PRADO)是丰田陆地巡洋舰系列中的最新款SUV。这款全新开发的新一代SUV,配备了丰田全新4.0L V6发动机,排放达到欧Ⅲ标准。普拉多(PRADO)先进的发动机提供强劲的动力输出,配以坚固的车架以及强化的悬架系统,使崎岖的路途变得舒适顺畅。作为一款越野车,四轮驱动系统可谓是重中之重。本文将着重为您介绍普拉多(PRADO)装备的全时四驱系统。 对于普通的锥形齿轮式差速器,不论是轮间差速器还是中间差速器,由于行星齿轮在吸收转速差时因自转而产生的内摩擦力很小,如果不对其进行限制或锁止,只要有一侧(或一轴)车轮滑转,则另一车轮(或车轴)的驱动力也会被限制到与滑转一侧车轮(或一轴)的驱动力相等,不能充分发挥轮胎的抓地力,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原理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原理 装配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同只具有后轮或前轮驱动的车型相比,能够将发动机动力平均分配到四个车轮,因此能够承受更大的侧向力。它的牵引能力以及转向能力比那些传统驱动系统更加出众。 在奥迪公司,编号为262的全时四轮驱动项目的研发始于1977年春季。最初的骨干是三位年轻的奥迪工程师:行走机构实验部门经理J?rg Bensinger、项目领导Walter Treser以及首席技术执行官Ferdinand Pi?ch博士。样车原型为经过修改、轴距略有加长的奥迪80,动力装置为直列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该驱动系统可以将动力传至所有扭矩传感器车轮上,曾应用于奥迪研发的VW Iltis军用越野车上。 1978年1月,在位于奥地利Styrian区陡峭的山路上进行试验时,这辆原型车向世人展示了其强劲的牵引能力。但是在急转弯时,它的传动系统扭矩传感器受到了明显的冲击力,这是由于当车辆转弯时前轮转过了比后轮略大的曲线而造成前轮不得不加快转速。该原型车无法应对这种情形,因为它前后两根传动轴是连接在一起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奥迪研发小组开始力图实现两个主要目标:实现全时四轮驱动,同时抛弃单独的中央差速器扭矩传感器以及辅助传动轴—这些零件在七十年代被视为该类车辆上不可缺少的部件。 变速箱设计部门主管Franz Tengler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在变速箱内安装一根26.3厘米长的二级传动轴,使能量可以在两个方向传送。在尾部,该轴驱动手动锁紧的内轴差速器的星形轮;该设备整合在变速箱内可以将发动机50%的动力传输至尾轴,并具有自己的防滑差速器。剩余的动力沿着空心轴内侧由从动轴传至扭矩传感器前轴差速器。这是汽车设计史上的全新创举,该空心轴扭矩传感器理念实现了全轮驱动设想,并且重量轻巧、结构紧凑,同时效率出众。此举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突破创新,它不但可以应用于具有较高离地距离的越野车辆,而且也是运动型轿车的理想之选。 自1987年quattro?车型年伊始,quattro?理念进行了一项新的革新:托森(Torsen)差速器—自锁型蜗杆齿轮单元—代替了手动差速器锁紧装置。托森的原义为扭矩传感器,该设备可以按需将发动机扭矩传感器进行无级分配以实现牵引目的。在某些极限情况下,车轴能够获得的有效扭矩高达75 %。由于托森差速器仅在承载状态下才进行锁紧,在紧急情况下,车辆的防抱死系统仍能够发挥功效。如今,现代化技术如电控差速器锁紧装置已经应用扭矩传感器在车轴里了,ESP电子稳定程序也实现了对托森差速器的有益补充。 第一辆quattro 当时的设计主管Hartmut Warkuss这样描绘第一款quattro:“我们计划创造出能够牢牢紧抓地面的汽车——同高贵典雅的外形相比,我们更加注重性能。该理念最终成就了quattro?技术的高效性、正确性以及扭矩传感器可靠性。”1980年3月3日,在日内瓦车展上,配备扭矩传感器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具有鲜明棱角的奥迪80 Coupé首度正式亮相。

主流全时四驱技术解析

SH-AWD/Quattro/xDrive 主流全时四驱技术解析 在1980年,亮相于日内瓦车展上的奥迪Quattro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原因并不是其棱角分明的轿跑车型,也不是其最大200匹马力的发动机。真正的奥秘是这款车型采用的驱动形式——四轮驱动。在当时四轮驱动技术仅限于越野车,奥迪Quattro的出现开启了民用轿车四驱历史的新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奥迪Quattro技术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 而如今四驱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豪华运动轿车上。与大部分越野车应用的分时四驱技术不同,豪华运动轿车搭载的全时四驱技术,更注重轮胎抓地力,在提高操控性的同时带来更多驾驶乐趣。 同时四驱技术的最佳测试场就是冰雪的极限路面。在冰雪路面这种极端恶劣情况下,除了能使ESP(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DSC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VSA(车辆稳定性辅助系统)等技术得到充分展示之外,更将对四轮驱动系统进行严峻考验。之前,美国知名汽车专业杂志《Car and Driver》进行了豪华SUV 冰雪路况对比测试,Acura MDX以出色的表现在豪华SUV的较量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评价。而搭载了更加进化升级的SH-AWD系统的2010 MDX,更是在长春净月潭举行的冰雪试驾会上获得了试驾者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主流豪华车品牌全时四驱技术的佼佼者——本田Acura(讴歌)的SH-AWD(超级四轮驱动力自由控制系统)、奥迪Quattro 以及宝马的Xdrive技术。 汽车知识:

SH-AWD(超级四轮驱动力自由控制系统):是Acura(讴歌)独创的四轮驱动系统。相比其它豪华品牌的四驱系统,SH-AWD(超级四轮驱动力自由控制系统)的最大技术优势在于实现了汽车左右两侧的动力可变分配。SH-AWD(超级四轮驱动力自由控制系统)通过先进的电子扭矩分配技术,除了实现前后轮的驱动力30%~70%的自由分配外,更实现了后轮左右两轮间的独立驱动力分配,左右轮驱动力分配可从100:0至0:100无级控制。这可以大幅度提高车辆在弯道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转向操作的精确度,提高驾控乐趣。 quattro: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的核心是Torsen中央差速器,他比任何电子控制技术更快的调节前后轴力量的分配。EDL在必要时,将多余的动力传送到车轮上,增强抓地性。当车轮空转或者没有与地面接触时,这些浪费的驱动力就被输送到可以受力的车轮上。一旦出现外部条件引起的前后轴的速度差异,Torsen就会自动地,将大部分的能量传输到有能力工作的驱动轴上,自动优化和分配四个车轮的动力。由于轴荷的平衡分布,驾驶者能够更好的掌握转向的精确性和灵活性,而不需要扭矩转向辅助。 xDrive:xDrive全轮驱动系统的核心技术是由奥地利的马格纳·斯太尔研制的分动器,以对扭矩分配进行不间断地调节。xDrive系统根据道路情况不断改变扭矩的分配,向前后车轮传输各自所需要的扭矩,最高可达到40:60的分配比例。行驶过程中,如果系统发现车辆可能转向不足,也就是前轮开始被拖向弯道外侧,就会减少分配给前桥的扭矩,将几乎所有动力都输送至后桥。该系统还不断与动态稳定系统DSC交换信息,从而可以从一开始就识别到车轮打滑。一旦出现车轮打滑,电动机会锁定xDrive的膜片式离合器,并通过额外的驱动力矩使这个车轮拥有更好的附着力,同时空转的车轮也会得到刹车装置的有效控制。这就意味着,无论路面如何突然变化,都会有适量的扭矩被输送到抓地性最好的车轮上,即使是在部分结冰的道路上。 区别一:电控四驱系统与机械四驱系统

分时适时全时 四种特殊四驱系统详解

在谈及四轮驱动车型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提到分时四驱、全时四驱,以及适时四驱这些字眼,相信不少网友也对这些典型的四驱系统不那么陌生了,比如提到很多自主硬派SUV,一般都是采用了简单的分时四驱,而托森中央差速器往往是很多全时四驱系统的核心,如果是HALDEX,那么大家更多地联想到的是适时四驱系统。不过事情总非绝对,市面上也有不少四驱系统,你很难把它直接界定到哪类四驱系统里面去,到底它是分时?适时?还是全时,相信下文就会给你一个答案。 长城TOD四驱系统 代表车型:哈弗H5绿静2.0VGT 类型组合:分时和适时四驱的结合 优势:比普通分时四驱更适合城市路况 不足:不具备锁定能力 长城哈弗作为一款硬派自主SUV,最初采用机械分时四驱,后改用电控分时四驱,当绿静2.0VGT发动机推出之后,哈弗开始装备博格华纳为纵置后驱平台(横置前驱为ITM四驱系统)提供的TOD四驱系统,这套系统博格华纳从1994年开始生产,至今已经有多款车型装备,而哈弗则是较早装备该系统的国产车型。

长城哈弗 TOD是英文Torque-On-Demand 的缩写,意思是“扭矩随选四驱”技术,它可以根据车辆和道路状况分配需要的动力。一般状况下,TOD系统主要为后轮驱动,但当路面状况发生变化,它便会根据需要,将扭矩传送到前轮以提供足够的抓地力。TOD借助多个传感器来检测各半轴的工作状态,检测的参数有车速、车轴转速、节气门开度、制动及ABS系统状态等,以防止轮胎丧失附着力。TOD装置安装在车辆后传动轴的前端位置,由电控单元ECU控制。由电控单元根据车辆行驶状况判定为前轮打滑时,给电磁线圈提供适当电流,使第一级离合器推动凸轮板机构,后者压迫第二级湿式离合器使其结合,从而将后桥的扭矩分配到前桥。当前轮打滑得厉害时,即前后轮转速差变大时,ECU通过增强电流,使扭矩放大器进一步压紧多片离合器,从而将更多扭矩分配给前桥。

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四驱车辆传动轴系统的设计 专业名称:车辆工程 指导教师:郭世永 日期:2011.12.7-2011.12.27

目录 1.原始数据 3 2.计算各个轴启动转矩和附着转矩 3 3.球笼式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4 3.1万向节概述 4 3.2前轮驱动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6 3.3后轮驱动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8 3.4四轮驱动万向节的设计选用 11 4.万向传动轴的选择 14 4.1传动轴管的选择 14 4.2伸缩花键的选择 14 5.传动轴的计算和强度校核 15 5.1传动轴的临界转速 15 5.2传动轴计算转矩 15 5.3传动轴长度选择 15 5.4传动轴外管径确定 16 5.5传动轴扭矩强度校核 16 6.参考文献 17

1.原始数据: 满载重量: G=18433N 前轴 f G = 38925N 后轴 r G =10138N 驱动桥传动比 f i =4.11 r i =4.55 满载质心高度 h =0.52m 静态滚动半径 stat R =0.296m 动态滚动半径 dyn R =0.301m 轴距 l =2.576m 发动机最大功率 max e P =70KW/3800rpm 发动机最大扭矩 max e M =173N.m/2200rpm 分动箱速比 max v i =2.522 m x v i i =1.095 路面附着系数 =0.85 振动系数 s K =1.2 承载系数 t K =1.33 各档匀速行驶时,发动机输出扭矩为发动机最大转矩的2/3 各档利用率1-5档分别是1% 、 6% 、 18% 、 30% 、45% 基本要求:汽车传动轴系统至少应有100000Km 的寿命 2计算各轴的启动转矩A M 和附着转矩H M 用两者之间的最小值作为静态转矩选择万向节计算结果列入下表1。

4motion四驱系统详解

4motion四驱系统详解 4motion系统将驱动力按照前后50:50的形式分配给前后桥,而在必要的时候依靠4motion 系统把驱动力100%的是附加到某个车轮上面,即使三个车轮全部处于打滑状态,理论上途锐或者卡宴都可以从容的走出困境。由于扭矩的输出可以通过差速器里面离合器碟片来设置,所以4motion可以控制分配到前轴和后轴的动力比例。理论上来说,它可以将输出到某一个轴的动力控制为从0到100%,又或者50:50的动力比例输出。而司机基本上无法觉察它的工作。当车辆行驶在市区的正常路面时,前后轴转速基本一致时,电脑会把90%的动力输出到前轮,只留下10%给后轴。司机在整个行车过程唯一可能留意到的就是带有4motion系统的大众车在不管什么路面状况下都能表现自如,没有任何突兀感。快速起步加速时,4motion恒时全轮驱动系统将调整为最佳输出模式,以发挥最强的抓地力。一旦进入正常行驶状况,驱动轮不再有空转的威胁时,系统便又回复到正常的设定模式。Phaeton只要还有一个轮胎有抓地力,车辆就可以稳稳的向前行进,这样的驾驶安全性,绝非一般传统的后轮驱动可及。新一代4motion实时四驱比起1998年的第一代产品已经先进很多。先进的电子控指令系统反应速度更快更稳定,同时更换系统机油的时间也从以前的3000公里变成6000公里。还有,电子差速器直接放在后轴上,减少了系统体积,更为紧凑。包括帕萨特在内的一些大众房车都有运用4motion的例子。毫无疑问,我们都知道四驱车在泥泞湿滑路面上面的表现绝对的好过一般的两轮驱动车辆,现在即便在干燥路面上,日愈成熟的实时四驱车已经逐渐在行车性能、操控性上都开始挑战起其他前驱和后驱车辆,并且它在转弯时的稳定性和较高的主动安全性而获得厂家和顾客的青睐。

全时四轮驱动

全时四轮驱动 全时四轮驱动,简称AWD,是AllWheelDrive的简写。具体的含义是:汽车在行驶的任何时间,都是以四个轮子独立推动,明显区别于其他前轮或后轮以及4WD带动的汽车。 目录 简介 全时四轮驱动车辆会比2WD(分FWD和RWD)更优异与安全。理论上,AWD比2WD 多了一倍以上的牵引力,车子的行驶是依据它持续平稳的牵引力,而牵引力的稳定性主要由车子的驱动方法来决定,将引擎动力的输出经传动系统分配到四个轮胎与分配到两个轮胎上做比较,其结果是AWD能在2WD无法安全行驶的路况中轻易地行驶,使车具有灵活的操控性,达到安全稳定,即无论行驶在何种天气以及何种路面(湿地、崎岖山路、弯路上);驾驶员都能轻松地控制每一个动作,从而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也正因为AWD的存在,为汽车提供了“主动安全、主动驾驶”的机会。 技术特征

非常接合式四轮驱动为越野车采用的传统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可以根据路面情况手动地选择四轮驱动或两轮驱动。全时四轮驱动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以在硬路面上行驶为主的常接合式四轮驱动,由于其在各种路况下尤其在潮湿路面和冬季路面上均有较好的驱动能力,低档加速性好,驱动力不受汽车轴荷分配改变的影响,在泥泞和雪地上的行驶稳定性好,对侧风的敏感性小,各轮胎的磨损比较均匀,它已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轿车采用常接合式四轮驱动,虽使其结构复杂、质量增大、造价提高、油耗增加(约5%~10%),通常其最高车速也有所降低,但可大大地提高它对各种路面的适应性,提高其行驶安全性及通过性,因此深受用户欢迎,得到迅速发展。 以往,常接合式四轮驱动汽车装有轴间差速器及差速锁,后来有的差速锁被粘性离合器或液压多片摩擦离合器所代替;又出现了没有轴间差速器而代之以液压多片离合器、粘性离合器或超越离合器的新型常接合式四轮驱动汽车。 粘性离合器如上图所示,其输入、输出轴分别以花键与内、外圆盘相联,壳内充满硅油,利用内、外圆盘间硅油的粘性剪切力传递转矩。它所传递的转矩随输入、输出轴间转速差的变化而变化,旋转速度改变时转矩变化非常平稳。 装轴间差速器的四轮驱动汽车的一轮滑转时,将导致其它各轮的驱动力下降。加装差速锁锁住轴间差速器,则成为刚性联接的四轮驱动系统,这时动力在车轮间的分配由轮胎与地面的附着力决定,而在轴间差速器壳上的总的驱动转矩T0等于前、后驱动轮转矩TF、TR之和,且前、后轮转速ωF、ωR相同。当轴间差速器起作用时,经它传到前、后轮的转矩的分配由差速器的传动比α决定,即: TF = αT0 TR = (1-α)T0 轿车上采用的几种常接合式四轮驱动系统如上图所示,在采用粘性离合器传递的四轮驱动系统中,粘性离合器装在汽车的传动轴上,并把转矩Tv通过粘性离合器传到后轮,即: TF = T0-Tv TR = Tv 当采用液压多片离合器作为转矩分配器并装在汽车的传动轴上时,它能在前、后轮间控制适宜的转矩比,以保持平衡。经液压多片离合器传给后轮的转矩TC除与离合器的摩擦面数、摩擦面的平均半径及摩擦系数有关外,还与压紧摩擦片的油压P呈正

论述四轮驱动的形式和特点

论述四轮驱动的形式和特点(三级) 一、什么是四轮驱动? 说到四轮驱动,总能使人们想起那些身材魁梧、威猛超群的越野车。的确,四轮驱动的出现就是为了针对恶劣路况,征服那些两只车轮无法通过的险峻地形。最初,四轮驱动是纯种越野车的专门配备。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汽车文化更加深入的认识,四驱车型通过性、爬坡性、转弯性能、启动和加速性能以及直线行驶性能都有较高的提升,虽说结构复杂、重量增加、成本升高、震动和噪音略有升高、油耗增加,但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了四轮驱动系统。 四轮驱动,顾名思义是指汽车前后轮都有动力驱动,可以按照行驶路面状态的不同而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按不同比例分布在前后所有的轮子上,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地改善:对SUV、越野车来说,能提高越野路况的通过能力,而对轿车来说,则主要提高弯道的操控性能。四轮驱动一般用4×4或者4WD来表示,注明这些符号的汽车就是有四轮驱动的功能。 二、为什么很多车辆需要四轮驱动呢? 根本原因就在于,通常情况下四轮驱动比起两轮驱动,具有更高的通过性能,也就是指车辆通过复杂地形的能力。当车辆行驶于复杂路况时,对于一辆普通的两驱车来说,一旦两个驱动轮中的任何一个车轮无论何种原因而失去行驶附着力的话,理论上讲,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车辆将无法继续前进。车辆进行直线行驶时,两侧车轮的行驶距离是完全相同的,并无转速差异。但在转弯时,如果继续保持这种行驶状态,将会对车辆造成严重的损伤,并且无法顺利通过弯道,原因是,车辆在弯道行驶时,外侧车轮行驶的距离要大于内侧车轮,由于通过的时间相等,所以两侧车轮之间存在转速差,所以不能采用刚性连接。差速器的出现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差速器的差速原理是:弯道行驶时,车辆两侧驱动轮所受到的转动阻力是不同的,差速器的实际功能就在于消除两侧车轮的阻力差,也就是说,只有两侧驱动轮出现阻力差,差速器才会工作,并且差速器的“差速程度”与“阻力差”是成正比的。如果一辆普通的两驱车在越野时,一个驱动轮紧贴地面,而另一侧的驱动轮悬空,此时由于两侧驱动轮的理论阻力差达到极限(一边是100%,一边是0),所以差速器就会将发动机传送的几乎全部动力都传递给失去路面附着力的驱动轮,以消除阻力差,而另一侧路面附着良好的驱动轮几乎不会被传递任何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车辆的驱动力都会从失去附着力的驱动轮流失,所以造成车辆无法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