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28降水过程分析
重庆2022年“6·26”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诊断分析

重庆2022年“6·26”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诊断分析重庆2022年“6·26”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诊断分析一、引言2022年6月26日,重庆市迎来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天气。
在短短几小时内,大雨倾泻而下,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城市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对该次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诊断分析,以期为未来类似天气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提供参考。
二、气候背景重庆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夏季多雷雨天气和高温多湿,而6月的气候特点正好表现出这种特点。
此次暴雨前,重庆连日受到高温的煎熬,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增加,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影响因素1.暖湿空气这次暴雨的形成与暖湿空气流的活跃有关。
在事件发生前的几天,南方地区受到了强热输送影响,暖湿空气主要由南方沿岸进入重庆。
当这些暖湿空气流遭遇到静止冷空气团时,产生了较强的抬升作用,导致大量水汽凝结成云,最终形成了强降水。
2.地形因素重庆地势复杂,由山区和盆地组成,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盆地地势平缓,易积水。
而且,整个重庆市区被两条重要河流——长江和嘉陵江分割,导致水势自然集聚。
这次暴雨期间,暴雨主要集中在市区,加上市区排水设施有限,导致了内涝的形成。
四、天气系统此次暴雨的原因还与局地天气系统的发展有关。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6月26日重庆附近出现了一个低层切变线,这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切变线一经成型,将有利于冷暖空气的堆积和抬升,增大了降水的凝聚和降低过程。
五、强降水成因1.锋区活动6月26日,重庆附近的锋区活动频繁,形成了不断的对流云团。
在这些云团中,水汽充沛,抬升速度快,从而引发了强降水事件。
2.对流云团在锋区活动的影响下,重庆地区形成了多个对流云团。
这些云团在相对稳定的大气环境下,发展迅速,使得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
六、总结综上所述,重庆2022年“6·26”暴雨天气的成因主要与暖湿空气的流动、地形因素以及天气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
阿荣旗2019年6月25日~6月30日连续性降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

阿荣旗2019年6月25日~6月30日连续性降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作者:苗春艳来源:《现代农业·汉文版》 2020年第6期苗春艳(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气象局,内蒙古呼伦贝尔 162750)[摘要] 文章通过对2019年6月25~30日受冷涡影响阿荣旗出现的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降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
通过分析环流形势、气旋强度、水汽条件、动力条件、温度场演变,分析造成强降雨的成因,结果表明高空低压系统移动路径缓慢,配合低层切变线、地面气旋中心,水汽较为充沛,为本次强降雨天气提供有力的水汽条件和动、热力抬升条件。
[关键词] 切变线;低压中心;连续性降水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708(2020)06-095-021 降雨天气概况与灾情2019年6月25日至30日,阿荣旗出现了一次范围大、历时长的降雨过程,降雨从25日开始,26日和28日降水量比较大。
此次降水过程中,26日3个站点24 h降雨量超过50 mm,达到暴雨的量级,6个站点24 h 降雨量超过25 mm,达到大雨的量级,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兴安镇,24 h降雨量为117.5 mm,其中26日16~18时,兴安镇3 h累计雨量达90 mm,之后降雨逐渐减弱。
此次降水很好的改善了阿荣旗前期干旱的天气形势。
2 降雨过程环流形势分析2.1 高空环流特征及配置在500 hPa高度场上(图略), 2019年6月23日20时由极涡底部分离出来的低压中心,在位于83°E~85°E、51°N~53°N前脊的阻塞下,低涡系统移动缓慢并逐渐加强,中心值达556 dgpm,至24日08时,低涡系统仍停留在83°E~85°E、51°N~53°N新西伯利亚区域,到25日20时,前脊崩溃减弱,阿荣旗位于冷涡前部。
26日20时冷涡东移南下,由94°E~96°E、51°N~53°N移至130°E~132°E、43°N~45°N,在此涡的影响下,阿荣旗产生连续性降雨,至30日08时,冷涡移出呼伦贝尔地区,降水过程结束。
2015年6月28日甘南地区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4期摘要2015年6月28日8:00至29日8:00,甘南藏族自治州普降雷阵雨,舟曲局部地区出现暴雨。
本文利用MICAPS 资料对本次降水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降水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响系统是巴湖东移南下的低压槽与700hPa 的暖湿气流;本次降水强度最大的柏林站最强降水出现于28日13:00—14:00,小时降水量达到60mm ,与降水落点符合较好的是700hPa 切变线的位置,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良好的抬升力条件,且短时强降水前期,700hPa 偏南气流维持时间较长,全州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切变线;甘肃甘南;2015年6月28日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4-0182-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Local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 in Gannan Area on June 28,2015WANG Cheng-fu AO Ze-jian LUO Wang-jun(Gann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ansu Province ,Hezuo Gansu 747000)Abstract From 08:00,June 28,2015to 08:00,June 29,2015,thunderstorms fell all over the Gannan Prefecture,and rainstorms occurred in some parts of Zhouqu.MICAPS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influence system of this precipitation process was the low-pressure trough moving eastward and southward of Ba Lake and 700hPa warm and humid air flow;the largest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occurred at 13:00-14:00,on June 28at Berlin station,with hourly precipitation reached 60mm,the location of 700hPa shear line wa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cipitation falling point,which provided a good lifting condition for the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the 700hPa South air flow maintained for a long time,and the whole prefecture was in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environment.Key words short-term heavy rainfall;shear line;Gannan Gansu;June 28,20152015年6月28日甘南地区局地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分析王成福敖泽建罗王军(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甘肃合作747000)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甘南州处于青藏高原边坡地带,地势复杂,夏季多出现短时强降水天气,对国民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X波段移动雷达与S波段雷达对比分析

在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中X波段移动雷达与S波段雷达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21-11-29T03:44:37.363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4期作者:申天瑶章婉奇余星毅魏雯婷方韵[导读] 为研究X波段移动雷达的实用性,通过对长沙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莲花X波段移动雷达资料在一次暖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观测资料结合自动站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X波段移动雷达在探测降水回波时,衰减严重,探测到的回波强度较S波段多普勒雷达弱;在探测降水回波的强度变化趋势以及移动比变化时,与S波段雷达探测结果基本一致;X波段移动雷达对弱到中等强度降水回波具有更灵敏的探测能力,与S波段雷达相结合使用,能在短临预报预警和人工增雨防雹中发挥重要作用。
(长沙市气象局 410000)摘要:为研究X波段移动雷达的实用性,通过对长沙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莲花X波段移动雷达资料在一次暖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观测资料结合自动站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X波段移动雷达在探测降水回波时,衰减严重,探测到的回波强度较S波段多普勒雷达弱;在探测降水回波的强度变化趋势以及移动比变化时,与S波段雷达探测结果基本一致;X波段移动雷达对弱到中等强度降水回波具有更灵敏的探测能力,与S波段雷达相结合使用,能在短临预报预警和人工增雨防雹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强降水,雷达资料,对比分析1 引言由于多普勒雷达探测“点少面广”,探测盲区和距离衰减不可避免,有时因网络故障或雷达故障,实时探测资料也难以保障。
而X波段移动雷达较S波段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小,但稳定性及可维护性更好,X波段雷达发射功率低且天线直径小,且短波雷达对弱气象目标物有更灵敏的探测能力,能够有效补充S波段雷达探测的不足[1]。
将X波段雷达和S波段多普勒雷达资料结合起来使用,相互弥补不足,有效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因而将X波段雷达与S波段雷达资料在一次暖区强降水天气过程中进行同步对比观测,有效提高预报预警准确性,在防汛中起到重要作用。
2008年6月26日锡林浩特暴雨天气过程分析及服务情况

目 \ 数 嘲
司淑 清 , 艳 霞 , 郝 巴特 尔 谢 东 孙 喜 明 , ,
f. 林 郭 勒 盟 气 象 局 , 蒙 古 锡 林 浩 特 1 锡 内 0 6 0 ;. 仆 寺 旗 气 象局 , 2 0 0 2太 内蒙 古 太 仆 寺 旗
晕 姆葚 略 }
070 ) 2 0 0
相
林郭勒盟南部一带形成 辐合切 变 。由于受华北高压形
成的暖湿气团的控制 , 使锡林郭勒盟夏季气温较高 , 局 耱 皿 目
地对流发展旺盛 , 雷电和局地暴雨天气发生较 多。
齄 {
糙 鞫
l 20 0 8年 5月 2 0日至 8月 2 日各 站 降水 量 5
皿
1 气 候 背景 系统 前 期 欧 亚 大 陆 高 纬 度 地 区 为 两槽 一脊 形 势 , 海 高压 维持 少 动 ; 鄂 巾低 纬 度地 区则 为 槽脊 型 , 青藏 高 压 发展 强 盛 , 其前 部 的 西北 气 流 沿青 海 一 直 南 F 我 罔 的西 南地 区 , 太 平洋 副 热 带 高压 在 台 到 西 湾海 峡 北 抬 , 与青 藏 高压 配 合 在 我 国西 南 地 区形 成 了明 的 西 南 槽 ,槽 前 有 大 范 同 西 南 气 流 向北 输 送 ;河 套 北部 至 蒙 古 中部 为两 高 之 间 的低 槽 区 , 不 断有 切 变活 动 。这种 环 流形 势给 我 国华 北及 东北 形 成 了持续 的降水 天气 。
蝼 槭 麟 塔 柢
20 0 8年 5月下旬 至 8月下旬 ,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除锡 林浩特 市降水量 比常年 同期偏 少 l 成外 , 其他大 部地 区降水 量都接近 常年 , 巾东乌旗 、 乌旗 、 其 两 两苏 旗 和蓝旗 降水 量偏 多了 l 3 ( 图 1 。由于春季雨 一 成 见 ) 水较 好 ,0 8年锡林郭勒盟大 部地 没有 旱情或 旱情 20
西南涡和高原涡相互作用下高原东侧暴雨过程分析

西南涡和高原涡相互作用下高原东侧暴雨过程分析一般指在我国青藏高原以及西南地区因为特殊的气候和特殊地形两个条件的的共同影响下所形成的浅薄气旋系统就是西南涡。
西南涡大部分都是出现在中低层上,是一个小低压的气旋性环流,西南涡属于中尺度环流系统,其直径一般都是300千米到400千米之间,是我国四川盆地地区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之一,西南涡的产生、变化和移动都对我国青藏高原中东部及我国西南地区的降水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
高原涡指的是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500hPa上出现的低涡,其中大部分的高原涡是青藏高原上形成的,少数是从我国青藏高原的西侧地区移入高原的,其中在青藏高原上生成的主要分为冷性高原涡和暖性高原涡这两种。
冷性高原涡基本上都是在青藏高原的西南地区和北部地区的形成的,尺度较大并且较为深厚,而且大部分是在冬半年形成,天气过程以阵性降水为主,而暖性高原涡相反,基本上都是在夏季形成的,主要是在在青藏高原中部、南部地区以及新疆的柴达木地区形成的,暖性高原涡是一个浅薄的降水系统,范围比较小,移动的速度也比较慢,一般不会对生成的地方造成降水。
高原涡不仅仅直接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当高原涡向东移动出青藏高原后,会对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天气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还有少数的高原涡的东移后也可能会引发高原东南地区一个大范围的强降过程。
高原涡还可以东移与高原的背风坡的西南涡发生相互作用,而西南涡又是引发四川盆地地区夏季强降水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
暴雨概况在2013年6月29日20时到7月1日20时四川盆地内发生了一次强降水过程(图1),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特大暴雨过程,四川省内一共有33个气象站日降水量超过了50毫米,其中还有5个气象站日降水量超过了200毫米,其中遂宁站日最大降水量更是达到了415.9毫米,为2 0 年来四川省最大的日降雨量。
图1 2013年6月30日08时到7月1日08时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日累计降水分布图从遂宁自动气象站逐时的降水量统计图(图 2)可以看出,遂宁的降水大概是从6月30日凌晨开始的,到了30日10 时左右降水有所加强,在30日10时到17 时每小时降水量都超过了20毫米,最大值达到了54毫米左右,到了22 时以后由于降水区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所以遂宁地区的降水量也有所减弱。
东津水库“6·30”强降水过程分析及预报服务思考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gy 2021, Vol 11, No 8基金项目 江西省03专项及5G项目“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水库安全保障气象服务示范应用”(20204ABC03A17);江西气象局基金项目“中小型水库降水来水增量预报方法研究”(193020100188)。
作者简介 袁正国(1976-),男,江西南昌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应用气象及信息技术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1-05-26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Process in Dongjin Rese-rvoir On 6.30YUAN zheng-guo et al(Jiangxi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Nanchang, Jiangxi 330096)Abstract Based on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rainfall data of encrypted automatic station and FNL reanalysis data, the continuous rainstorm weather of Dongjin Reservoir from June 29 to July 1, 2020 is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weather situation,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thermal power condition and radar echo.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e of water level in storage has a good response to heavy precipitation, but there is a time difference of 8~12 hours. The combined action of middle and low layer convergence zone and shear line provides favorable uplift conditions for heavy rainfall weather. The "suction effect" formed by low layer convergence and high layer divergence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ising movement of water vapor in the lower layer. In the proces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weather, the vertical movement and bit vortex development have some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vy rainfall fall area and intensity forecast in the reservoir area. On the radar echo, the time of adverse wind area governor and "train effect" , which have a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rainstorm weather.Key words Heavy Precipitation Vortex; Train Effect东津水库“6·30”强降水过程分析及预报服务思考袁正国1,周 雨2,汪如良2,黄丹萍31.江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2.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3.抚州市气象局,江西抚州 344000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雨量资料及FNL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20年6月29—7月1日东津水库持续暴雨天气从天气形势、水汽输送、热动力条件及雷达回波等方面。
2022年6月24-25日果洛州一次对流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

2022年6月24-25日果洛州一次对流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分析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选择天气学诊断法分析2022年6月24~25日果洛州对流性强降雨天气过程。
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风输送了暖湿气流,南亚高压对流活动异常活跃,进而提供了潮湿的不稳定能量,西风槽槽后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交汇区内是强降水落区;玛多地区的辐合线较为明显,触发了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出现,再加上北部不断下滑的弱冷空气及午后高压内部热力抬升作用及地形的共同作用,为后期降水强度的增大较为有利;湿度大、湿层厚及低层水汽辐合为这次对流性强降雨天气的出现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成了强烈的抽吸作用,为对流上升气流的形成及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上层干冷、下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促进了果洛州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出现。
关键词:对流性强降雨环流形势物理量场诊断果洛州引言强对流天气是雷暴群、飑线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产物,是在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是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大都伴随着雷暴、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特点是尺度小、持续时间短、突发性强、危害严重。
强对流天气是果洛州夏季出现频率较高的灾害性天气,尤其是冰雹、雷雨大风是该地常见的天气现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强对流天气给社会大众、交通运输及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因此,对本地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和预报指标进行积极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天气实况2022年6月24日08时到25日08时,果洛州境内出现对流性强降水天气,全州共有71个站点出现不同强度的降水,玛多花石峡镇出现了暴雨天气。
其中降水量超过10mm的站点有12个,降水量超过50mm的站点有1个,玛多花石峡镇日榜村是强降水中心,降水量高达61.1mm。
这次降水天气的主要特点是持续时间短、降水强度大,同时还伴随着雷暴天气。
2、环流形势2.1高低空环流形势2022年6月24日08时(图1a),500hPa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贝加尔湖附近有冷低压存在,西北气流向东移动的过程中对青海东部产生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20高低空配置
配置
1、200hPa在我盟上空有高空急流, 起到抽吸作用(辐散作用)。 2、500hPa短波槽叠置于700hPa 切变线之上,使中低层切变区叠 加,动力辐合抬升作用增强,从 而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中低层质量 辐合与高层质量辐散系统上下配 置,促使垂直上升运动进一步加 剧。 3、700hPa在西南涡外围形成低空 急流,降水中心(南寺)正处于 低空急流出口区左侧,属对流天 气多发区。
27.08~28.08 K指数变化
32~36K指 数大值区 也是自西 向东移动, 与本次降 水过程一 致。
小结
1、200hPa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500hPa短波槽叠置于700hPa 切变线之上,形成中低层质量辐合与高层质量辐散系统上下配 置,促使了垂直上升运动的进一步加剧。 2、低空急流对本次降水的的动力及水汽方面的作用明显。通 过低层暖湿平流的输送为本次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另外在急 流最大风速中心的前方有明显的水汽辐合和质量辐合,促使对 流活动的连续发展。 3、西南低涡由稳定突然北抬,是这次中—大雨的激发条件。
300hPa 27.20 26.20
26日20我盟 上空有明显 的风速辐散 区。到27日 20时我盟东 部也有明显 的风速辐散 区。
500hPa 25.20
500hPa环流成 两脊一槽形势。 贝湖冷涡位置 较偏北,全盟 大部受偏西气 流控制。西南 路水汽从孟加 拉湾沿580线输 送到甘肃南部 受西风气流的 阻挡,未能输 送到我盟,即 水汽通道还未 彻底打通。来自阿左旗阿右旗、额旗降水实况
巴丹吉林镇 陈家井
25.2 27.4 32.2 21.9 13.7 0.0
阿右旗
雅布赖 阿拉腾朝格 阿右旗机场
额济纳旗
达来呼布
二 、影响系统分析
200hPa 27.20 26.20
从26日20时 至27日20时, 我盟上空一 直有一支西 风急流,起 到一个抽吸 作用(辐散 作用)。
阿左旗降水实况
旗县 站 名 巴彦浩特 阿左旗机场 南寺 塔尔岭 金沙苑 腾格里 温都尔勒图 查拉格日 孪井滩 诺尔公 巴润别立 吉兰太 乌斯太 宗别立 巴音木仁 苏宏图 敖伦布拉格 累计降水量(毫米) 35.7 26.4 52.6 18.2 13.6 19.0 19.2 22.8 36.2 34.6 27.3 7.2 20.1 11.4 10.6 1.9 37.8
500hPa 26.20
满足了水汽条件
西南路水汽沿 580线输送至 我盟南部。另 外还有一条水 汽通道,即从 南海输送来的 水汽。西北东 南向复合带位 于西川盆地。
500hPa 27.08
西北东南向 切变线顺时 针旋转变为 南北向,并 有所北抬 (580线有所 北抬),复 合中心位于 甘肃中部, 另外在我盟 南部有风向 的切变。
西南低涡北 抬,在我盟 西部形成一 切变线。另 外低涡东侧 风力加大, 形成一低空 急流。
700hPa 27.20
在急流轴的左前方是正切 变涡度区,有利于对流活 动发生
我盟西部的 切变线东移 至河套西部。 低空急流移 至河套东部。
700hPa 28.08
切变线已移 出我盟,全 盟受偏东气 流控制。北 纬30度附近 的横切变也 减弱消失.
500hPa 27.20
在此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下有利于形 成较大降水。
580线北抬, 随之位于 四川西部 的切变线 也北抬与 贝湖冷涡 下摆冷空 气汇合, 在我盟东 部形成辐 合区。
500hPa 28.08
切变线减弱 消退,全盟 受冷涡底部 偏西气流控 制。
700hPa 25.20
700hPa,水汽 从孟加拉湾及 南海沿西南低 涡(北纬30度 附近)外围输 送至我盟及以 东地区。另外 在北维30度附 近有横切变。
700hPa 26.20
26.20
西南低涡 与切变线 继续维持 在北纬30 度附近。
700hPa27.08
1、西南低涡由稳定突然北抬,是这次 中—大雨的激发条件。 2、通过低层暖湿平流的输送易产生位势 不稳定层结; 3、在急流最大风速中心的前方有明显的 水汽辐合和质量辐合或强上升运动,这 对强对流活动的连续发展也是有利的;
2012年6月26~28日阿盟 大范围降水天气分析
目录
1
天气实况 影响系统分析 物理量诊断分析
2
3
一 、天气实况
概 况
受暖湿气流影响,6月26日到28日,我盟出现 今年入汛以来强度最强的大范围降水天气过程。从 累计降雨量来看,除额济纳旗出现零星小阵雨以外, 全盟大部地区普降中雨,阿右旗大部和阿左旗巴彦 浩特、诺尔公、敖伦布拉格、巴润别立、孪井滩降 大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贺兰山沿山地区,南寺为 52.6毫米。另外注意的是,本次降水过程是从26日 夜间开始的,主要降水集中在27日,降水过程是自 西向东移动的。
三 、物理量诊断分析
水汽通量
700hPa 25.20 700hPa 26.20
水汽通量及其水汽通量散度反应了降水过程中水汽的输送和集 中能力。降水发生前,水汽通量从阿盟西北部向河套地区不断 增大。这表明输送到阿盟的水汽越来越多。
水汽通量散度 水汽通量
700hPa27.20 27.08 500hPa 700hPa 27.20 700hPa 27.20
谢谢!
降水过程开始时,水汽通量辐合区自西向东移动。这与此次的降水过程也是一 致的。 雨区上空有较强的水汽辐合,并且水汽通量大值区在700hPa,说明低层水汽输送 及水汽堆积是降水必不可少的条件。
K指数
25.20 26.20
从K指数看的话,是正值并且有个增大的过程。到26日20时 除西北部地区,K指数都在32到36之间,表明层结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