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的故事

一鼓作气的故事
一鼓作气的故事

一鼓作气的故事

篇一:成语故事_一鼓作气

【释义】原意是:打仗靠的是军士们的勇气。擂响第一次战鼓,军士们精神振奋,勇气最为旺盛。后来比喻抓住时机,一股劲儿把事情办成。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大军去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十分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鲁国,鲁国人个个都感到很愤怒。鲁庄公也觉得忍无可忍,就决定亲自率兵抗击,与齐军决一死战。

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到消息,就请求去见鲁庄公,要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的乡亲们劝他说:“国家大事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们操心,你何必去插手过问呢?”曹刿说:“那些当大官的人都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鲁庄公正为自己没有个得力的谋士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忙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了很久,曹刿了解到鲁庄公很关心百姓,很得民心,就很高兴地说:“凭这一点就可以和齐国人打一仗。”

曹刿要求鲁庄公作战时带上自己,鲁庄公也已了解到曹刿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鼓攻击。鲁庄公正要命令军队擂鼓反击,曹刿说:“别忙,还不到时机。”齐军第二次擂动战鼓发动进攻时,曹刿仍然劝鲁庄公按兵

不动。鲁军将士见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都有些忍耐不住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昂。

齐军见鲁军这边一直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就第三次擂响战鼓,发动攻击。曹刿这时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于是鲁军也擂响了战鼓,士兵们早已鼓了一肚子气,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奋勇地扑向敌人。齐军没有料到这一着,结果被攻得措手不及,最终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击,纷纷败退。

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他说:“别着急!让我观察一下。”说完,他跳下车,仔细地看了看地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印子,又上车爬到车杆上,望了望敌人的队形,说:“主公可以下令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得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敌人进攻我们,为什么前两次我们要按兵不动,而要等到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你才让我下令反击呢?”

曹刿说:“打仗全凭士气,齐军擂第一次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正旺;到第二次擂鼓,士气就减了一半;到第三次擂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而这时我们才擂头遍战鼓,将士们士气高涨,当然就会打赢他们。”

鲁庄公又问齐军败退时为什么不能立即追击,曹刿说:“齐国是大国,兵力强大,我怕他们

会有埋伏。我观察了他们的车辙纷乱,队形不整,才知道他们是真的败退,可以放心追击。”

鲁庄公听了,暗暗佩服,称赞曹刿想得周到。

篇二: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关于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成语】:一鼓作气

【拼音】:yī gǔ zuò qì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有一次齐国和鲁国交战。当齐军打过第一通鼓的时候,鲁庄公也要下令擂鼓,准备冲击,但大将军曹判阻止住了。一直等到齐军擂过第三通鼓时,曹判对鲁庄公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的勇气大大振作,第二次就要差一些,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几乎没有勇气了。当敌人已没有勇气时,而我军勇气正高涨,这才是取胜的最好时机。在曹判的帮助下,鲁庄公打胜了这一仗。

鼓:指敲响战鼓。这个成语原指作战时第一次击鼓,士气极为高昂。现在指做事时趁劲头足一口气干完。

篇三:历史故事(选择题)

《历史故事》阅读题

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秦穆公用了()张羊皮买回了百里奚。A,2张B.5张C.3张2.和氏璧是()献给秦昭襄王的。A.廉颇B.蔺相如C.乐毅3.伍子胥用钢鞭打了楚平王()A:三百下B:四百下C.二百五十下4.汉军东征时韩信出了一计,名叫()A.暗度陈仓B.瞒天过海c.空城计5.三国统一成立了()朝A.秦B.隋C.晋6战国时期后统一中原的是()A项羽B商鞅C嬴政D秦穆公7齐桓公生在()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

8______的小国的西戎部族一听到秦国打败了中原霸主,全都争先恐后地进去进贡。

A、北边

B、南边

C、西边

9晋国自从晋悼公起用了_____,又做了中原的霸主。A、晏平仲B、赵武C、费无极11战国时期后统一中原的是()A项羽B商鞅C 嬴政D秦穆公

12诸葛亮死在()A白帝B五丈原

13齐桓公生在()A春秋B战国C汉朝D三国

14【千金一笑】的主人公是()A.褒姒B.勾践C.周平王

15是()把石头当成老虎给射烂了。A.刘备B.掘突C.李广

16是()让仙鹤坐车。A.关羽B.齐桓公C.卫懿公

17河伯娶亲发生在哪个国家?()A.魏国B.楚国

19烽火戏诸侯和千金一笑是不是一个故事()A是B不是

20商鞅是哪个故事中的人物?()A立木为信B一鼓作气

21是谁破釜沉舟?()A项羽B刘备C张良

22《老马识途》中是()出的主意让老马带路。A.齐桓公B.管仲C.黄花D.燕庄公23《张良拜师》中的老头儿,给张良的是()。A.《孙子兵法》B.《孙吴兵法》C. 24《太公兵法》24《“仁义”大旗》中是()讲“仁义”。

A.公孙固

B.宋襄公

C.公子目夷

25()一鸣惊人。A、楚庄王B、晋灵公C、晋景公

26()桃园打鸟。A、勾践B、晋景公C、晋灵公

27在西汉故事中,()拜姜太公为师。A、吴广B、陈胜C、张良28《老马识途》中是()出的主意让老马带路。

A.齐桓公

B.管仲

C.黄花

D.燕庄公

29《张良拜师》中的老头儿,给张良的是()。

A.《孙子兵法》

B.《孙吴兵法》

C.《太公兵法》

30《“仁义”大旗》中是()讲“仁义”。A.公孙固B.宋襄公C.公子目夷31商鞅变法,被秦孝公称他为“商鞅”()。A.卫鞅。B.齐威王。

C.魏王。32张良与他的师傅是因师傅让他()认识的。

A.捡衣服。B.捡鞋子。C.梳头发。

33()曾胡服骑射。A赵国B.郑国

34“退避三舍”讲的是()向楚王做的承诺。A狐偃B、秦穆公C、重耳D、成得臣35子都暗箭射死了()。A.瑕叔盈B.公子小白C.颖考叔

36百里奚的妻子是()A姜氏B杜氏

37自己输了还认为仁义在自己这一边的人是()A公子小白B 公子目夷C宋襄公38老关在宫中从来没有开过一次笑脸的人是()A程婴B姜氏C褒姒

39河伯取妇发生在()A.魏国B.楚国

40孙膑和苏秦是悬梁刺股中的主要人物。()A、是B、不是

41当年桃园打鸟的人是()A、晋襄公B、屠岸贾C、赵盾D、晋灵公42将完璧归赵的人是谁()A、张仪B、廉颇C、蔺相如D、苏泰

43“唇亡齿寒”故事讲的是()不听劝告而遭灭亡。

A、百里奚

B、宫之奇

C、虞君

D、蹇叔

44“退避三舍”讲的是()向楚王做的承诺。

A、狐偃

B、秦穆公

C、重耳

D、成得臣

45在《晏子使楚》中,晏子是()A、晋国B、燕国C、齐国

46在《三家分晋》中,()势力最强。

A、赵襄子

B、韩康子

C、智伯瑶

D、魏桓子

47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是()A. 西周B. 春秋C. 战国D. 秦汉48东汉末年,刘备、关羽与谁互有盟约、结为兄弟()

A.张菲

B.王菲

C.张飞

D.岳飞

49()统一了中国。1 周幽王2周武王3 秦始皇

50 褒珦是()的哥哥。1褒姒2周幽王3 颖考叔

51.()曾胡服骑射。A赵国B.郑国

52.苏秦曾()。A锥刺股B.头悬梁

53.张角自称为()。A天公将军B.人公将军

54.刘邦的军师是()。A诸葛亮B.张良

55.一开始反秦的两位好汉是()。A.陈阳、吴厂B陈胜、吴广

56千金一笑是哪个朝代的故事?()A.春秋故事B.战国故事C.西汉故事57褒姒是被哪个人逗“笑”的()A、周幽王B、掘突C、虢石父58刘备()茅庐?A.1 B.2 C,3

59()卧薪尝胆。A勾践B夫差

60是谁钻的的裤裆?()A、韩信B、彭越

61《毛遂自荐》中毛遂凑齐了多少人?()A、15人B、10人C、20人62()三顾茅庐()了A、孔明B、张飞C、刘备D、关羽63战国时期()统一中原A.魏国B.秦国

河伯取妇发生在()A.魏国B.楚国

64()射老虎很厉害A.李广B.马陵

65 战国时期()统一中原A.魏国B.秦国

66卧龙先生是()A. 刘备B曹操C诸葛亮

67秦国兼并了() 个国家。A.5B.6C.7

68子都暗箭射死了。A.瑕叔盈B.公子小白C.颖考叔

69 ( )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兵。A. 曹刿B.管仲C.施伯

70“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发生在。A.战国B.东汉C.西汉D.三国

71() 统一了三国。A.吴国B.蜀国C.晋国

72老马识途这一办法是()想出来的A.齐桓公B.管仲C.燕庄公73一鼓作气这个故事发生在( )和( )的战争中A.鲁国,齐国B.郑国,齐国 C.鲁国,郑国74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了()。A、百里奚B、公孙枝C、西门豹

75()在邺城识破了巫婆的阴谋。A、乐羊B、西门豹C、乐舒76()统一了七个大国。A、颖考叔B、秦始皇C、公子小白

77千金一笑的主人公是()A、褒姒、周幽王、虢石父B、虢石父C、周幽王、褒姒

一鼓作气的励志故事

一鼓作气的励志故事 在距今天2OOO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邦国林立,如齐、鲁、秦、晋、宋、燕、楚、郑、卫、吴、越等大大小小的许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之间互相吞并,不断发动战争。 一次,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国是称霸的大国,而鲁国是比较弱小的。 在强敌压境的情况下,一名叫曹判的去见鲁国的国君鲁庄公,要求与他同上战场去迎战敌人。 于是,鲁庄公和曹判乘一辆战车,率部出发了。 不久,他们一到长勺这个地方,遇上了齐国的大军。双方很就列好了战阵。 那时是用鼓声来传达“进攻”的命令.用锣声传达“后退”的命令。鲁军刚摆好阵势,鲁庄公就想击鼓发动进攻。而正认真地观察齐军阵容的曹判劝他等一等。 这时,齐军擂响战鼓猛冲过来。曹判对鲁庄公说:“我们暂时不要出战。不理他们。” 鲁国土兵坚守阵地,齐军怎么也冲不动。过了一会,随着第二轮鼓声,齐军又一次猛冲过来。曹判仍叫兵不动。齐军略为休整一下。又在第三轮鼓声中冲杀过来,可是鲁军还是坚守不出,齐国的兵士们又疲劳,又泄气,纷纷坐下来歇

息,一边咒骂鲁军胆怯,不敢跟他们作战。 这时,曹判对鲁庄公说:“现在是我们进攻的时候了!”鲁军阵中响起了急促而激昂的战鼓声。早就摩拳擦掌,等着进攻命令的鲁军将士,急风暴雨般冲向敌人。已经泄了气的齐军经不起这猛烈的冲击,纷纷丢盔弃甲,拼命奔逃。 鲁庄公很高兴,急忙要指挥鲁军追击,曹判又制止说:“请等一下。”说着走下战车,仔细地观看齐军战车留在路上的痕迹.然后再登上战车,遥望奔逃的齐军。一会儿.曹判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军奋勇追杀,一口气把齐军赶出几十里地,还缴获了大量的兵器和物品。 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打仗,还是工作,都必须一鼓作气。在营销事业中更是应如此把握机会,气可鼓而不可泄。一鼓作气,保持高度的热情,并学会借力,借势,将工作做好。

50个历史名人,50个成语故事

50个历史名人,50个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3、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九牛一毛

[标签:标题] 篇一: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兴。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 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这时司马迁站在旁边一声不响,武帝便问他对此事的意见,司马迁爽直地说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却被匈奴八万骑兵围住,但还是连打了十几天仗,杀伤了一万多敌人,实算是一位了不起的将军了。最后因粮尽箭完,归路又被截断,才停止战斗,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机报国。他的功劳还是可以补他的失败之罪的。武帝听他为李陵辩护,又讽刺皇上近亲李广利从正面进攻匈奴的庸碌无功,怒将司马迁下在狱里。次年,又误传李陵为匈奴练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亲和妻子杀了。廷尉杜周为了迎合皇帝,诬陷司马迁有诬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马迁施予最残酷、最耻辱的腐刑。司马迁受到了这种摧残,痛苦之余,就想自杀;但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许多大富大贵的人的眼中,不过像九毛亡一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会惹人耻笑。于是决心忍受耻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时间来艰苦地、顽强地完成伟大的《史记》的写作。 古人所谓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在他所处的年代里,死一个像他那样没地位、没名望的人,比死条狗还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终于完成了那部空前伟大的历史巨作《史记》。 司马迁把他这种思想转变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少卿,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申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才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分,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篇二: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 jiǔniúyīmáo 【释义】 九:表示多数。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语出】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近义】 沧海一粟、一丝一毫 【反义】 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用法】 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要大老板拿出这点钱来加我们的工资;对他来说;不过是~。 ②他谦虚地说:“和大家的成绩比起来;我出的力仅仅是~;不值一提。\" 【英译】

28个经典成语故事

28个经典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负荆请罪(廉颇)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

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卧薪尝胆(勾践)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三顾茅庐(刘备)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孺子可教(张良)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0、四面楚歌(项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1、暗渡陈仓(韩信)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2、怒发冲冠(蔺相如)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

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

50个成语典故的出处,50个名人故事,别说以后孩子不知道 当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一鼓作气、负荆请罪、老当益壮等成语时,可有想过他们的出处呢?这里面可包含着古人的大智慧。 1、一鼓作气(曹刿guì)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数字成语故事

数字成语故事 导语: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字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赞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即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规定来稳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包罗万象,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感悟;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聚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恩赐千金(合黄金一斤)。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 二桃杀三士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个勇士。有一次,他们三个人坐着说话,齐相晏婴走过他们面前时,他们没有站起来行礼,于是晏婴说他们“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幼之礼,内不能除暴,外不能抗敌”,建议齐景公除掉他们三人,并定下了以二桃奖赏三人的计谋。 景公派人给他们送来了二个桃子,说是要论功行赏,奖给最勇敢的两人。公孙接明知是计,但觉得假如不敢接受桃子,也算不上勇士,于是他对田开疆和古冶子说:“三个人两颗桃,只好各摆功绩了。我陪主公外出打猎,杀死过野猪和老虎,我大概有资格吃一个桃子吧?”因此他拿了一颗桃子。田开疆说:“我两次率军退敌,我大概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于是他也拿了一颗桃子。古冶子不紧不慢地说:“我曾在危急时刻以身试险救过主公的性命,难道我不比二位更有资格吃一颗桃子吗?”说着站起来拔出了剑。公孙接说:“论勇敢我不如你,论功绩我也不如你。我居功恃勇,毫不辞让地拿了一颗桃子,是贪功的小人。但我不是懦夫,我敢做敢当。”说完交出桃子,拔剑自杀了。田开疆也一声不响地交出桃子,拔剑自杀。看着两具尸体和两颗桃子,古冶子歉疚地说:“我们三人本来亲如兄弟,现在他们却因我而自杀了。我假如独活,是不仁;我自吹自擂,羞辱勇士,是不义;悔恨做错了事还不肯死,就是不勇。”说完,他把两颗桃子放在两具尸身上,也举剑自杀。 诸葛亮曾在《梁甫吟》中写道:“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五十个成语故事的出处

1、一鼓作气(曹刿guì)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出自汉·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释义: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指人民起义。 11、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12、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历史成语故事“九牛一毛”拼音版

《九ji ǔ 牛ni ú 一y ì 毛m áo 》拼p īn 音y īn 版b ǎn 九ji ǔ 牛ni ú 一y ì 毛m áo ,意y ì 思si 是sh ì 这zh è 九ji ǔ 头t óu 牛ni ú 身sh ēn 上sh àn ɡ 的de 一y ì 根ɡēn 毛m áo ,比b ǐ 喻y ù 渺mi áo 小xi ǎo 、轻q īn ɡ 微w ēi ,或hu ò 很h ěn 大d à 数sh ù 量li àn ɡ 中zh ōn ɡ 的d ì 极j í 少sh ǎo 数sh ù 。出ch ū 自z ì 汉h àn ·司s ī 马m ǎ 迁qi ān 《报b ào 任r èn 少sh ǎo 卿q īn ɡ 书sh ū 》,故ɡù 事shi 是sh ì 这zh è 样y àn ɡ 的de : 汉h àn 武w ǔ 帝d ì (刘li ú 彻ch è )听t īn ɡ 说shu ō 李l ǐ 陵l ín ɡ 带d ài 着zhe 部b ù 队du ì 深sh ēn 入r ù 到d ào 匈xi ōn ɡ 奴n ú 的de 国ɡu ó 境j ìn ɡ ,士sh ì 气q ì 旺w àn ɡ 盛sh èn ɡ ,心x īn 里l ǐ 很h ěn 高ɡāo 兴x ìn ɡ 。这zh è 时sh í ,许x ǔ 多du ō 大d à 臣ch én 都d ōu 凑c òu 趣q ù 地d ì 祝zh ù 贺h è 皇hu án ɡ 帝d ì 英y īn ɡ 明m ín ɡ ,善sh àn 于y ú 用y òn ɡ 人r én 。

后h òu 来l ái 李l ǐ 陵l ín ɡ 战zh àn 败b ài 投t óu 降xi án ɡ ,武w ǔ 帝d ì 非f ēi 常ch án ɡ 生sh ēn ɡ 气q ì ,原yu án 来l ái 祝zh ù 贺h è 的de 大d à 臣ch én 也y ě 就ji ù 反f ǎn 过ɡu ò 来l ái 责z é 骂m à 李l ǐ 陵l ín ɡ 无w ú 用y òn ɡ 和h é 不b ù 忠zh ōn ɡ 。这zh è 时sh í 司s ī 马m ǎ 迁qi ān 站zh àn 在z ài 旁p án ɡ 边bi ān 一y ì 声sh ēn ɡ 不b ù 响xi ǎn ɡ ,武w ǔ 帝d ì 便bi àn 问w èn 他t ā 对du ì 此c ǐ 事sh ì 的de 意y ì 见ji àn ,司s ī 马m ǎ 迁qi ān 爽shu ǎn ɡ 直zh í 地d ì 说shu ō 李l ǐ 陵l ín ɡ 只zh í 有y ǒu 五w ǔ 千qi ān 步b ù 兵b īn ɡ ,却qu è 被b èi 匈xi ōn ɡ 奴n ú 八b á 万w àn 骑q í 兵b īn ɡ 围w éi 住zh ù ,但d àn 还h ái 是sh ì 连li án 打d ǎ 了le 十sh í 几j ǐ 天ti ān 仗zh àn ɡ ,杀sh ā 伤sh ān ɡ 了le 一y í 万w àn 多du ō 敌d í 人r én ,实sh í 算su àn 是sh ì 一y í 位w èi 了li ǎo 不b ù 起q ǐ 的de 将ji ān ɡ 军j ūn 了le 。最zu ì 后h òu 因y īn 粮li án ɡ 尽j ìn 箭ji àn 完w án ,归ɡu ī 路l ù 又y òu 被b èi 截ji é 断du àn ,才c ái 停t ín ɡ 止zh ǐ 战zh àn 斗d òu ,李l ǐ 陵l ín ɡ 不b ú 是sh ì 真zh ēn 投t óu 降xi án ɡ ,而ér 是sh ì 在z ài 伺s ì 机j ī 报b ào 国ɡu ó 。他t ā 的de 功ɡōn ɡ 劳l áo 还h ái 是sh ì 可k é 以y ǐ 补b ǔ 他t ā 的de 失sh ī 败b ài 之zh ī 罪zu ì 的de 。武w ǔ 帝d ì 听t īn ɡ 他t ā 为w éi 李l ǐ 陵l ín ɡ 辩bi àn 护h ù ,又y òu 讽f ěn ɡ 刺c ì 皇hu án ɡ 上sh ɑn ɡ 近j ìn 亲q īn 李l ǐ 广ɡu ǎn ɡ 利l ì 从c ón ɡ 正zh èn ɡ 面mi àn 进j ìn 攻ɡōn ɡ 匈xi ōn ɡ 奴n ú 的de 庸y ōn ɡ 儒r ú 无w ú 功ɡōn ɡ ,怒n ù 将ji ān ɡ 司s ī 马m ǎ 迁qi ān 下xi à 在z ài 狱y ù 里l ǐ 。次c ì 年ni án ,又y òu 误w ù 传chu án 李l ǐ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50个历史知识的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 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 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字之师(郑谷)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 ‘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 释义: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 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4、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 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5、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6、图穷匕见(荆轲) 出自《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7、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8、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9、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0、接竿而起(陈胜)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内容选自中国成语。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文字的产生,成语也相继形成了。中国成语凝聚了历史知识、民俗风情和生活哲理。这里既有著名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围魏救赵”、“空城计”、“短兵相接”等战争故事,也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狐假虎威”、“拔苗助长”等幽默故事,还有“井底之娃”、“鹬蚌相争”、“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等古代寓言。 第1盘 01 志在四方 02 掷地有声 03 物以类聚 04 受宠若惊 05 欲速不达 06 亡戟得矛 07 满城风雨 08 名缰利锁 09 误付洪乔 10 至死不悟 1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 南山可移 13 披荆斩棘 14 解铃还需系铃人 15 徙宅忘妻

16 殃及池鱼 17 筚路蓝缕 18 为虎作伥 19 沉鱼落雁 20 含沙射影 21 一日千里 22 宾至如归 第2盘 01 阿堵物 02 鹏程万里 03 炙手可热 04 知己知彼 05 单者易折 06 精卫填海 07 口不二价 08 枕戈待旦 09 不觉技痒 10 登徙子 11 破镜重圆 12 四面楚歌 13 改过自新 14 高枕无忧 15 乐极生悲 16 对症下药 17 困兽犹斗 18 乘风破浪

19 别无长物 20 东施效颦 21 东食西颦 22 滥竽充数 第3盘 01 一箭双雕 02 负荆请罪 03 妄自尊大 04 心腹之患 05 沧海桑田 06 抱瓮灌畦 07 螳臂当车 08 佛头着粪 09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0 后生可畏 11 让枣推梨 12 捷足先得 13 出尔反尔 14 屠龙之技 15 二桃杀三士 16 刚愎自用 17 耕前锄后 18 抱佛脚 19 割席分座 20 开卷有益 21 厉兵秣马

成语故事_一鼓作气

【释义】原意是:打仗靠的是军士们的勇气。擂响第一次战鼓,军士们精神振奋,勇气最为旺盛。后来比喻抓住时机,一股劲儿把事情办成。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大军去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十分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鲁国,鲁国人个个都感到很愤怒。鲁庄公也觉得忍无可忍,就决定亲自率兵抗击,与齐军决一死战。 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到消息,就请求去见鲁庄公,要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的乡亲们劝他说:“国家大事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们操心,你何必去插手过问呢?”曹刿说:“那些当大官的人都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鲁庄公正为自己没有个得力的谋士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忙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了很久,曹刿了解到鲁庄公很关心百姓,很得民心,就很高兴地说:“凭这一点就可以和齐国人打一仗。” 曹刿要求鲁庄公作战时带上自己,鲁庄公也已了解到曹刿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鼓攻击。鲁庄公正要命令军队擂鼓反击,曹刿说:“别忙,还不到时机。”齐军第二次擂动战鼓发动进攻时,曹刿仍然劝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见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都有些忍耐不住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昂。 齐军见鲁军这边一直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就第三次擂响战鼓,发动攻击。曹刿这时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于是鲁军也擂响了战鼓,士兵们早已鼓了一肚子气,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奋勇地扑向敌人。齐军没有料到这一着,结果被攻得措手不及,最终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击,纷纷败退。 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他说:“别着急!让我观察一下。”说完,他跳下车,仔细地看了看地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印子,又上车爬到车杆上,望了望敌人的队形,说:“主公可以下令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得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敌人进攻我们,为什么前两次我们要按兵不动,而要等到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你才让我下令反击呢?” 曹刿说:“打仗全凭士气,齐军擂第一次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正旺;到第二次擂鼓,士气就减了一半;到第三次擂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而这时我们才擂头遍战鼓,将士们士气高涨,当然就会打赢他们。” 鲁庄公又问齐军败退时为什么不能立即追击,曹刿说:“齐国是大国,兵力强大,我怕他们

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doc

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 九牛一毛: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我收集了九牛一毛的成语故事,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成语】:九牛一毛 【拼音】:jiǔ niú yī máo 【解释】: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成语故事】: 西汉时代有个很有名的大将军名叫李陵,他奉汉武帝的命令,率领军队去攻打匈奴。后来,因为兵力不足而战败投降。武帝听到这件事以后非常生气,他觉得李陵不但不能立下大功,反而轻易对敌人投降,其它的大臣们也纷纷指责李陵的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李陵打抱不平,他仗义直言说道:李陵将军孤军夺战,每一次出兵攻打敌方都有很好的成绩。而这一次,他没有得到李广利(担任正面主攻任务的将军)的协助,五千人的步兵虽然被八万匈奴兵团团围住,但是仍然冒死对抗,而且连续打了十几天的仗,还杀伤敌兵一万多人,直到粮草都用尽了,才不得不假装投降,这样的战绩大概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李陵实在是个了不起的将领啊!至少他的功劳能够抵他的罪过吧! 汉武帝听到司马迁不但为李陵辩解,而且还讽刺他的亲戚

李广利,顿时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司马迁打入死牢,接着又判了司马迁当时最残酷、最耻辱的宫刑。司马迁遭受到如此大的打击,受到这种侮辱,好几次都想自杀一死了之,可是他想到自已这种情形即使死了,在大家眼中也不过就像是九牛之一毛,不但得不到任何人的一丝同情,还会受到大家的嘲笑。于是,他下定决心、勇敢的活下去,最后终于完成《史记》这部名流千古的史学钜着。 【造句】 1、对一位百万富翁来说,买一辆豪华车的花费只是九牛一毛。 2、他家的粮食多的是,拿出这么一点也就是九牛一毛。 3、我们国家也确实很美,他拍的仅仅九牛一毛。 4、比起那些吝于九牛一毛的富人,老荣民捐出所有积蓄的义举太令人感动了。 5、花这点钱对他来说有如九牛一毛,他不会在乎的。 6、你应该记得老师跟我们讲过指鹿为马的故事。 7、知识就像海洋里的水,永远也不足,我们不能才有九牛一毛的知识就骄傲。 8、损失这点钱,对他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不会有影响的。 9、这个班级很活跃,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10、结果一公布,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推荐阅读:关羽成语故事搬弄是非成语故事瓜田李下的成语故事

一鼓作气的故事

一鼓作气的故事 篇一:成语故事_一鼓作气【释义】原意是:打仗靠的是军士们的勇气。擂响第一次战鼓,军士们精神振奋,勇气最为旺盛。后来比喻抓住时机,一股劲儿把事情办成。【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大军去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十分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鲁国,鲁国人个个都感到很愤怒。鲁庄公也觉得忍无可忍,就决定亲自率兵抗击,与齐军决一死战。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到消息,就请求去见鲁庄公,要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的乡亲们劝他说:“国家大事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们操心,你何必去插手过问呢?”曹刿说:“那些当大官的人都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鲁庄公正为自己没有个得力的谋士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忙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了很久,曹刿了解到鲁庄公很关心百姓,很得民心,就很高兴地说:“凭这一点就可以和齐国人打一仗。” 曹刿要求鲁庄公作战时带上自己,鲁庄公也已了解到曹刿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鼓攻击。鲁庄公正要命令军队擂鼓反击,曹刿说:“别忙,还不到时机。”齐军第二次擂动战鼓发动进攻时,曹刿仍然劝鲁庄公按兵不动。鲁军将士见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都有些忍耐不住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昂。齐军见鲁军这边一直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就第三次擂响战鼓,发动攻击。曹刿这时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于是鲁军也擂响了战鼓,士兵们早已鼓了一肚子气,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奋勇地扑向敌人。齐军没有料到这一着,结果被攻得措手不及,最终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击,纷纷败退。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他说:“别着急!让我观察一下。”说完,他跳下车,仔细地看了看地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印子,又上车爬到车杆上,望了望敌人的队形,说:“主公可以下令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得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敌人进攻我们,为什么前两次我们要按兵不动,而要等到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你才让我下令反击呢?” 曹刿说:“打仗全凭士气,齐军擂第一次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正旺;到第二次擂鼓,士气就减了一半;到第三次擂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而这时我们才擂头遍战鼓,将士们士气高涨,当然就会打赢他们。” 鲁庄公又问齐军败退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成语故事大全全卡通365个成语故事》内容选自中国成语。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文字的产生,成语也相继形成了。中国成语凝聚了历史知识、民俗风情和生活哲理。这里既有著名的“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围魏救赵”、“空城计”、“短兵相接”等战争故事,也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狐假虎威”、“拔苗助长”等幽默故事,还有“井底之娃”、“鹬蚌相争”、“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等古代寓言。 第1盘 01 志在四方 02 掷地有声 03 物以类聚 04 受宠若惊 05 欲速不达 06 亡戟得矛 07 满城风雨 08 名缰利锁 09 误付洪乔 10 至死不悟 1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12 南山可移 13 披荆斩棘 14 解铃还需系铃人 15 徙宅忘妻 16 殃及池鱼 17 筚路蓝缕 18 为虎作伥 19 沉鱼落雁 20 含沙射影 21 一日千里 22 宾至如归 第2盘 01 阿堵物 02 鹏程万里 03 炙手可热 04 知己知彼 05 单者易折 06 精卫填海 07 口不二价 08 枕戈待旦

09 不觉技痒 10 登徙子 11 破镜重圆 12 四面楚歌 13 改过自新 14 高枕无忧 15 乐极生悲 16 对症下药 17 困兽犹斗 18 乘风破浪 19 别无长物 20 东施效颦 21 东食西颦 22 滥竽充数 第3盘 01 一箭双雕 02 负荆请罪 03 妄自尊大 04 心腹之患 05 沧海桑田 06 抱瓮灌畦 07 螳臂当车 08 佛头着粪 09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0 后生可畏 11 让枣推梨 12 捷足先得 13 出尔反尔 14 屠龙之技 15 二桃杀三士 16 刚愎自用 17 耕前锄后 18 抱佛脚 19 割席分座 20 开卷有益 21 厉兵秣马 22 危如累卵 23 一饭千金 第4盘 01 马革裹尸 02 人浮于事 03 得其所哉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结构形式固定、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或句子,汉英成语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结构形式和文化内涵上都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的主人公简介 曹刿[guì],一作曹翙。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曹刿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一鼓作气成语故事 据《左传》载,这次鲁国的胜利,与曹刿[guì]的精明策划有很大关系。 曹刿既非武将,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齐国发兵来犯,鲁庄公准备抵抗,便主动要求面见庄公。他的亲友邻人劝他:“国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刿说:“那些大官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 曹刿见了庄公,首先提出:取信于民,是战前重要的政治准备,也是获胜的保证。并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起去,于是庄公便叫他同车出发。在长勺的地方,齐、鲁两军相遇。双方列成阵势,战斗即将开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始。只见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也准备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齐军见鲁军没有反应,又擂了一通鼓。这样齐军擂鼓三通,鲁军总是按兵不动。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可以进兵了!”鲁军战鼓一响,下令冲杀,士兵们一声呐喊,直扑敌阵,猛不可当。齐军大败,狼狈而逃。 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暸望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 这次获胜,鲁庄公却不明由曹刿为什么这样指挥。曹刿说:“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斗,主要是靠勇气。第一通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到再擂鼓时,勇气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气更全部消失了。敌军勇气消失,我们则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所以打败了他们)”。曹刿又说:“齐国军力不能低估,说不定会设下伏兵,诈败引诱我们。我‘视其辙乱,望其旗靡’,这才放心追击”。(“辙乱”,轮迹混乱;“旗靡”,旗帜倒掩,说明仓皇逃窜。)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的启示 “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和“辙乱旗靡”,出处即《左传》所载“曹刿论战”的故事。做任何事情,趁一开始情绪高涨、干劲旺盛时全力以赴,这叫“一鼓作气”。一鼓作气,把进攻的目标攻下,叫做“一鼓而下”。如果事情老干不好,原有的勇气和力量逐渐衰退而尽,就叫“再衰三竭”。小朋友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鼓作气,今日事今日毕,拖拖拉拉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哦!

成语故事串烧表演剧本

成语故事串烧表演剧本 一、闻鸡起舞 旁白:《闻鸡起舞》 西晋的名将祖狄在年轻的时候就立志报效国家,他每天读书习武,从不浪费时间。一天早晨,天还没亮,祖狄就被鸡叫声吵醒了。 场景1:天微亮,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慢慢的抬起了头,缓慢的将身体抬了起来。一条腿(夸张)的从鸡窝里迈了出来(动作慢而夸张)另一只腿也跨出了鸡窝。慢慢地慢慢的伸展看了翅膀(动作夸张、缓慢),大公鸡慢慢昂起了头,抬起了下额。高高挺起了胸膛,喳喳着翅膀,在场地内精神的渡来渡去。 加上配音数来宝:我公鸡喔喔起得早、舒展羽毛我伸伸腰、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清喉咙我来歌唱、喔喔喔喔喔喔(公鸡边打鸣边伸长了脖子左面叫三下右面叫三下)。 旁白:他立刻起身,穿衣、习舞,由于祖狄的勤奋,后来他当上了奋威将军,为国家立下了许多的大功。 场景2:相公侧窝躺在床上睡觉,忽听得鸡叫三声,腾的从床上坐了起来,(“这公鸡的叫声是在催促我早早起来,练舞呀!)立刻下床、穿衣、洗脸(配京剧:《卖水》),抄起宝剑前往园内开始练箭(配《精忠报国》片段)。

二、刻舟求剑 场景1:两位相公相约出游、踏青,两人手持折扇一摇三摆,左看看、右瞧瞧,忽然见前面有条河挡住了去路。正在范畴之时,忽然间得远方漂来一架小舟,渔夫朝两位相公摆手示意并招呼道:“两位公子,可问是否打船地否?本船乃花冠2010年最新配置,安装了倒船雷达和GPS 定位系统,每公里起步价8元”。两位公子坐上了船,一位公子说:“我们要报销的”。 船在河中行驶着,突然公子的宝剑掉到了河里,他高声叫船夫停下船,船夫着急的向水里张望,另一位公子则不着急的摇了摇头、摆摆手说;“没关系、没关系”,然后用超大的锔子锯船在船上做记号。(配音乐《就算了吧》) 旁白:船到江心时一个不小心,他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箭,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但是船一直在走,而宝剑掉到了水中就不会再移动。就算船夫潜水的本领再高,又怎么能找到根本不在船下的剑呢? 三、狐假虎威

一鼓作气造句

一鼓作气 【拼音】:yīgǔzuòqì 【释义】: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2.进行竞赛时,鼓手在前,舵手版在后,划手们随权着鼓声的节奏,一鼓作气,破浪前进 奋力划过终点。 3.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4.此刻且看我们一鼓作气地冲向目的地。 5.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6.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7.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8.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9.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10.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11.剩最后一段路了,他一鼓作气跑了过去. 12.作俯卧撑时要一鼓作气的做完. 13.他一鼓作气,又打倒了一个敌人. 14.写作文时不要一鼓作气的写完. 15.我一鼓作气造了五个句子 16.我还是一鼓作气今天就把它带回去。但是如果它发生故障呢? 17.做这种事就要一鼓作气,拖三阻四,难有成就。 18.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 19.老师提醒大家参加比赛有如作战,要一鼓作气,才能夺得锦标。 20.通过照片修复,你将拥有额外的,魔法般的暗房接触(体验)一鼓作气的调整白平衡, 亮度和对比度,只需要用一个操作,随后你会看到你的杰作变得更美。 21.我就凭一鼓作气的精神,独立完成这件作品。 22.设固定绳索以方便反复地上升下降来适应高度与补给物资,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并且 平安回来,若是不能登顶就拆返。 23.可惜的是他没能一鼓作气将这一方案推广到其他税种中。 24.最后当然是一鼓作气,在梅花桩上以醒狮和坏人石坚来一个了断,再次确立黄飞鸿的威 信,和儒家价值观的胜利。除了梅花桩上的高潮外,数场武打皆精彩悦目。 25.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26.传统上,龙舟的造型和结构都有特定规格,龙头、龙尾雕工尤为精细,其形态象徵力量 和冲劲。进行竞赛时,鼓手在前,舵手在后,划手们随着鼓声的节奏,一鼓作气,破浪前进奋力划过终点。 27.大家一鼓作气,很快就把工作做完了。 28.此刻且看我们一鼓作气地冲向目的地。 29.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30.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31.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32.他们一鼓作气爬上山顶。

一鼓作气的故事

一鼓作气的故事 篇一:成语故事_一鼓作气 释义原意是:打仗靠的是军士们的勇气。擂响第一次战鼓,军士们精神振奋,勇气最为旺盛。后来比喻抓住时机,一股劲儿把事情办成。 出处春秋·左丘明。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大军去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十分强大,常常欺负弱小的鲁国,鲁国人个个都感到很愤怒。鲁庄公也觉得忍无可忍,就决定亲自率兵抗击,与齐军决一死战。 有个叫曹刿的鲁国人听到消息,就请求去见鲁庄公,要为鲁庄公出谋划策。他的乡亲们劝他说:“国家大事有那些每天吃肉的大官们操心,你何必去插手过问呢?”曹刿说:“那些当大官的人都目光短浅,不会有什么好主意。” 鲁庄公正为自己没有个得力的谋士而发愁,听说曹刿求见,忙把他请了进去。两人交谈了很久,曹刿了解到鲁庄公很关心百姓,很得民心,就很高兴地说:“凭这一点就可以和齐国人打一仗。” 曹刿要求鲁庄公作战时带上自己,鲁庄公也已了解到曹刿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就很高兴地答应了,并让曹刿和自己同乘一辆车。 齐、鲁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相遇。齐军仗着人多,一开始就擂鼓攻击。鲁庄公正要命令军队擂鼓反击,曹刿说:“别忙,还不到时机。”齐军第二次擂动战鼓发动进攻时,曹刿仍然劝鲁庄公

按兵不动。鲁军将士见齐军张牙舞爪的样子,都有些忍耐不住了,个个磨拳擦掌,士气十分高昂。 齐军见鲁军这边一直没有动静,以为鲁军胆怯,就第三次擂响战鼓,发动攻击。曹刿这时才对鲁庄公说:“现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于是鲁军也擂响了战鼓,士兵们早已鼓了一肚子气,个个像猛虎下山一样,奋勇地扑向敌人。齐军没有料到这一着,结果被攻得措手不及,最终抵挡不住鲁军的攻击,纷纷败退。 鲁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他说:“别着急!让我观察一下。”说完,他跳下车,仔细地看了看地上齐军留下的车辙印子,又上车爬到车杆上,望了望敌人的队形,说:“主公可以下令追击了!” 于是鲁庄公下令追击,鲁军将士个个奋勇争先,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得胜后,鲁庄公问曹刿:“敌人进攻我们,为什么前两次我们要按兵不动,而要等到他们发动第三次进攻时,你才让我下令反击呢?” 曹刿说:“打仗全凭士气,齐军擂第一次鼓的时候,他们的士气正旺;到第二次擂鼓,士气就减了一半;到第三次擂鼓时,他们的士气已经衰落了。而这时我们才擂头遍战鼓,将士们士气高涨,当然就会打赢他们。” 鲁庄公又问齐军败退时为什么不能立即追击,曹刿说:“齐国是大国,兵力强大,我怕他们 会有埋伏。我观察了他们的车辙纷乱,队形不整,才知道他们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