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合集下载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检测技术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检测技术

中国动物保健2021.06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AI )的潜伏期一般较短,通常为4~5d 。

发病时精神沉郁,食欲、饮欲降低甚至废绝,被毛散乱,体温升高,趴卧不动,偶有流泪。

头部、面部水肿,脚鳞发紫出血,肉垂和鸡冠呈干枯紫色,甚至坏死。

呼吸困难,咳嗽,听诊呈啰音;下痢,粪便呈淡黄或白色。

出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不能站立或行走。

并且该病为人畜共患病,处理不好不但会危害养禽业的经济发展,还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1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1.1传染源主要由感染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野外野生鸟类,特别是迁徙性水禽相互传染所致。

1.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禽的分泌物、排泄物、尸体,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其他物体,直接或间接接触引发感染,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消化道,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感染。

人工接种可通过气溶胶经口鼻内、气管内、眼结膜、腹腔、肌肉、静脉和泄殖腔内等途径使易感禽类感染。

1.3易感动物禽流感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

许多家禽、野禽、人类、特别是鸭等迁徙水禽,发生病毒感染的概率比其他禽类高,而家养的鸡和火鸡所发生的流感最为严重。

1.4特点多为大流行,世界范围流行。

过去呈三年小流行,五年大流行。

该病主要在寒流较多,气温变化大的秋冬、冬春交替季节流行。

2禽流感的检测技术2.1血清学诊断技术中和试验中和试验的操作步骤复杂,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临床上不常用,但其为最原始的病毒检测技术,常用来做标准与其他检测方法作比较。

本试验常用鸡胚或组织培养细胞作为样本鉴定禽流感病毒。

中和试验是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的血清学方法,抗体只和病毒上表面抗原相对应,特别是已吸附的宿主细胞上的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相对应。

所以,在某种特定血清型的中和实验中,抗体只和组内的其他病原发生有限的交叉反应。

琼脂扩散试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禽流感时,以具有血凝素活性的鸡胚尿囊液作为样品,采用已知的阳性血清和未知抗原进行病毒抗原型的特异性鉴定。

平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

平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

平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平邑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依法规范推进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全面掌握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系统评估动物疫病流行状况和防控效果,不断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风险防范、应急处理能力和防控水平。

二、调查方式依据不同调查目的和任务,设置以下4种调查方式:(一)紧急流行病学调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1. 怀疑或确认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2. 怀疑或确认发生疯牛病等外来动物疫病;3. 猪瘟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特征出现明显变化;4. 牛瘟、马鼻疽等已消灭或基本消灭疫病再次发生;5. 较短时间内出现导致较大数量动物发病或死亡且蔓延较快的疫病,或怀疑为新发病。

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应当及时组织实施现地、追溯和追踪调查,寻找风险因素、判断扩散趋向、评估防控效果,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理工作的科学性。

具体方案见附件1。

(二)定点流行病学调查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在重点地区(以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疫情监测站所在地为主体)设置流行病学调查点,持续监视动物养殖、免疫、流通、屠宰环节的风险因素变化情况,结合特定动物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评估疫病防控效果,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

具体方案见附件2。

(三)专项流行病学调查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遇到的特定问题,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适时启动专项调查研究,为各乡镇畜牧兽医站提供决策咨询。

具体方案见附件3,实施方案由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另行制定。

(四)指定流行病学调查存在外来病、新发病发生风险,或自然灾害、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造成影响,或重大节日、大型赛事和重要活动期间需要评估疫情发生风险时,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可根据需要指定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我县指定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方案由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

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河南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2 0 1 3年 第 2 5卷 第 9期
2 0 1 3, V o 1 . 2 5 No . 9
上海预 防医学
S h a n g h a i J o u na r l o f P r e v e n t i v e Me d i c i n e ・ 4 9 3・
文章编号: 1 0 0 4— 9 2 3 1 ( 2 0 1 3 ) 0 9 — 0 4 9 3 — 0 4
察 患者 的密切接触者 , 同时对患者进行 临床诊治 、 实验室检测。 【 结果 ] 确诊 l 例 人感 染 H T N 9禽流感 病毒 , 经救
治后痊愈 出院。患者有 明确的活禽接触史 , 咽拭 子检 测 H 7 N 9禽 流感病毒核 酸 阳性。 患者的 密切 接触者 中均未 发现 异常临床表现 。通过扩 大监 测流感病例 1 6 0例 和职业人群 8 5 8例, 均未 发现 H 7 N 9禽流感病 毒核 酸阳性。 当地 活禽 交易市场鸡咽拭子标本检 出 2份 H 7 N 9禽流感 病毒核 酸 阳性 , 阳性鸡 来 源于 外省。 [ 结论 ] 活禽暴露 是人感染 H 7 N 9禽 流感病毒 的关键风 险因素 , 暂无 证据 人传人 , 未发现人群 隐性感染和轻症病例。 仍需开展 扩大监测 和流行 病 学调查 , 以完善对感 染谱 的认识。 关键词 : 人感 染 H 7 N 9禽 流感病毒 ; 流行病 学; 防控 中图分类号 : R 5 1 1 文献标志码 : A
C h i n a ; 3 .S h a n g h a i Mu n i t i p a l C e n t e r f o r D i s e se a C o n t r o l a d n P r e v e n t i o n , S h a n g h a i 2 0 0 3 3 6 ,C hi n a )

3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3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3 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为预防和操纵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和传播,做好人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1.为核实病例诊断提供流行病学证据;2.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其阻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操纵提供科学依据;3.为研究人禽流感自然史,积存个案资料,描述、分析流行现状;4.发觉人传人的线索、并寻觅其证据,为及时做好流感大流行应付预备提供依据。

二、调查对象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为法定按甲类治理的乙类传染病,县(区)级疾病预防操纵机构接到相关疫情报告后,均要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对象为:1.不明缘故肺炎病例;2.人禽流感待查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3.显现发烧等异样临床表现的紧密接触者;4.其他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病例。

三、调查内容和方式(一)调查内容1.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病例大体情形、发病通过和就医情形、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暴露因素、紧密接触者情形、诊断和转归情形等。

详见附表“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

2. 标本搜集在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要注意搜集相关标本,标本搜集种类、时限和方式参见《人禽流感标本搜集及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附件4)。

3. 其他调查(1)动物疫情背景调查搜集与人禽流感发生有关的动物疫情情形。

①本地家禽饲养业的状况:家禽种类,饲养方式、饲养规模、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等。

②本地禽类、鸟类交易情形:交易种类、货物来源、交易方式(有无活禽集市、现场屠宰及防护情形等)。

③本地最近几年,尤其是近1~2月内发生禽流感或发生禽鸟类病(死)情形:发生时刻,动物发病表现,动物发病、死亡的种类、数量和散布(涉及的时刻、地域),本地动物疫情监测结果(包括农业/林业部门开展的实验室诊断的健康带毒调查)。

④候鸟迁移情形、近期异样死亡情形、禽流感监测情形。

(2)病例间流行病学联系调查发觉聚集性人禽流感病例及其他不能排除人传人的病例的线索,要认真调查,寻觅人暴露的证据,评估人传人可能性大小。

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鹅场五种重要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鹅场五种重要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鹅场五种重要病毒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是世界养鹅大国,鹅的存栏量和出栏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随着我国养鹅业的不断发展,鹅的饲养密度不断增大,发病率逐年增多,特别是小鹅瘟、禽流感、新城疫、坦布苏病毒感染和鹅圆环病毒感染等,它们单一感染或共感染,造成鹅的发病、死亡或生产性能降低,给养鹅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建立针对鹅病毒病的快速检测方法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前提。

本研究根据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AIV)的HA基因、新城疫病毒的HN基因和坦布苏病毒的NS3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采用Tizol法提取H9-AIV、NDV和TMUV的RNA并反转录为cDNA,混合后作为PCR体系模板。

在普通PCR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退火温度、ExTaq DNA聚合酶、Buffer浓度、2.5mmol/L dNTP浓度、引物浓度比等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同时扩增H9-AIV (560bp)、NDV (427 bp)和TMUV (277 bp)的多重RT-PCR方法。

经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RT-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到这3种病毒,而对鹅呼肠孤病毒、鹅细小病毒、鸭呼肠孤病毒的检测均为阴性;H9-AIV、NDV和TMU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5.8×105个拷贝、7.2x105个拷贝和4.6x105个拷贝。

利用该方法对临床阳性样品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均一致。

证明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对H9-AIV、NDV和TMUV同时进行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实用性强的特点,可为鹅群这三种疾病的检测和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便于及时有效的采取防控措施,减少养鹅业的损失。

2、为了解小鹅瘟、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坦布苏病毒感染和鹅圆环病毒感染等重要鹅病毒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4-2015年间在我国11个主要养鹅省份的规模化鹅场,采集临床上发病鹅的病料478羽份,应用建立的针对H9-AIV、NDV和TMUV多重RT-PCR检测方法进行H9-AIV、NDV和TMUV的检测;应用建立的针对GPV和GoCV的普通PCR检测方法进行鹅细小病毒和鹅圆环病毒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流行病学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学号:M13505 姓名:孙中涛专业:预防兽医学一、收集和综述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资料H7N9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

均为散发病例。

一、病原学特征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

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

任何一对HA和NA均可组合成一个亚型,如HINl、H5N1、H7N9等。

甲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广泛,根据宿主的不同。

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avian innuenza,AIV)、猪流感病毒和马流感病毒等。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

而对于H7亚型的感染人类病例报道只有 H7N2、H7N3、H7N5 和 H7N7 亚型,其中 2003年 H7N7 亚型流感病毒在荷兰造成了 89 人感染,这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类感染 H7 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

此次报道的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以前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报道过,共发现25株,但是均为LPAI,且无感染人病例。

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只含1-2个碱性氨基酸.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则至少含4个碱性氨基酸。

此次流行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P-E-I-P-K-G-R-G,仅含赖氨酸(K)和精氨酸(R)两个碱性氨基酸残基,因此该毒株对禽类而言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致病性不强。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提 升禽 流 感 的综合 防控水 平 ,需 要加 强 对禽 类 的饲 养管 理 。禽类 的饲养 管 理 主要从 以下几 方 面进 行 :① 严格 控制 水 源 以及饲 料 , 避 免受 到粪便 、垃圾 的 污染 而诱 发 禽流 感 。② 在禽 类饲 养 场地 的 选 址 中 ,要慎 重 考虑 ,尽 量 远离 野 生鸟 类 、水 禽柄 息 的湖泊 、河 道 等 ,以免 野生 鸟类 以及水 禽 所带 有 的禽流 感 病毒 对饲 养 的禽 类

7 冈
I q J i I l i S J
么ul : ) 平

弟 期
禽流感 的流行病 学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刘宏 伟
( 江 苏 省 丰 县 畜 牧 兽 医站 ,江 苏 丰 县 2 2 1 7 0 0 )
[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 的不断发 展 ,家禽养殖 业的发 展也极为迅速 ,N. 1 1 t ,养殖业 的发展 对促进各个地 区的经济发 展也有 着一定的作 用,当然,在家禽养殖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将会面临着禽流感病毒的成胁,而且,由于禽流感具有变异的特性,在一定情况下会出现病毒变 异 ,病毒基 因重组极 易 产 生危 害性较 高的病原 体 ,对此 ,必须做好禽 流感 的防控措 施,这样 才能确保 家禽养殖业的顺利发展 。 [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高致病性禽流感 免疫操作 综合防治措施 养禽场 家禽业
造 成 影 响 。③禽 类 饲养 场所 应建 设 消毒 场地 ,并加 大 消毒 设备 的 投入 ,对 车 辆 以及 下具 等进 行 清洗 消毒 ,尤其 是饲 养 人 员进 出生 产场 区要 穿 着专 用 衣服 、鞋 子 、帽子 ,并 且对 其进 行 相应 的 清洗 消毒 处 理 ,从 而有 效 的提升 饲 养管 理水 平 ,也 为 禽流 感 的综 合 防 控工 作做 好 充 足的 准备 工作 。④应 定期 对 禽类 饲 养场 地进 行 消毒 处 理 ,尤其 是 对一 些废 旧物 、粪便 等 方 面垃圾 的清理 必 须重 视起 来 ,同时应 定 期对 禽类 的饲 养 场地 进行 消 毒处 理 ,具 体 的消 毒方 式 ,应 结合 禽 类饲 养 的实 际情 况选 择 ,毕竟 禽类 养殖 受 到地 区以 及 气候 等方 面 的影 响存 在 着较 大 的差 异 ,因此 ,在 进行 饲 养管 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一)早期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

(三)指导各地开展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二、适用范围此方案适用于现阶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防控。

目前对该疾病的感染、感染发病的危险因素、传播途径、潜伏期、传染期、临床特点以及该病毒人际传播能力尚不清楚。

本方案将根据对该疾病科学认识的深入和疫情形势变化适时更新。

三、病例的发现、报告(一)病例定义。

1.监测病例。

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1)发热(腋下体温≥38℃);(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XX年第1版)》(卫发明电〔20XX〕5号)。

(二)发现与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 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并在备注栏中注明“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

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
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 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 最早出现发病时间: 年月日时,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

B1.2 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 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 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引进时

来源
*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 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 鸟病死数

与禽畜接触频
率**
*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 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B2.4 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
电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 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 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B2.5.2 与发病场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B2.5.3 其大致情况__________。

B2.6 发病场周围10公里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
B2.6.1 猪,__________。

B2.6.2 野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3 野水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4 田鼠、家鼠:__________。

B2.6.5 其它:__________。

B2.7 在最近25-30d内本场周围10公里有无禽发病?(1)无(2)有,请回答:
B2.7.1 发病日期:__________。

B2.7.2 病禽数量和品种:__________。

B2.7.3 确诊/疑似诊断疾病:__________。

B2.7.4 场主姓名:__________。

B2.7.5 发病地点与本场相对位置、距离:__________。

B2.7.6 投药情况:__________。

B2.7.7疫苗接种情况:__________。

B2.8 场内是否有职员住在其他养殖场/养禽村?
(1)无(2)有
B2.8.1该农场所处的位置:__________。

B2.8.2该场养禽的数量和品种:__________。

B2.8.3该场禽的来源及去向:__________。

B2.8.4职员拜访和接触他人地点:__________。

B3 在发病前30d是否有饲养方式/管理的改变?
(1)无(2)有,__________。

B4 发病场(户)周围环境情况
B4.1 静止水源-——沼泽、池塘或湖泊:(1)是(2)否B4.2 流动水源——灌溉用水、运河水、河水:(1)是(2)否
B4.3 断续灌溉区——方圆三公里内无水面:(1)是(2)否B4.4 最近发生过洪水:(1)是(2)否
B4.5 靠近公路干线:(1)是(2)否
B4.6 靠近山溪或森(树)林:(1)是(2)否
B5 该养禽场/户地势类型属于:
(1)盆地(2)山谷(3)高原(4)丘陵(5)平原(6)山区(7)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

B6 饮用水及冲洗用水情况
B6.1 饮水类型:
(1)自来水(2)浅井水(3)深井水(4)河塘水(5)其他
B6.2 冲洗水类型:
(1)自来水(2)浅井水(3)深井水(4)河塘水(5)其他
B7 发病养禽场/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免疫情况:
(1)免疫(2)不免疫
B7.1疫苗生产厂家__________。

B7.2 疫苗品种、批号__________。

B7.3 被免疫鸡数量__________。

B8 受威胁区免疫禽群情况
B8.1 免疫接种一个月内禽只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B8.2 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B9 解除封锁后是否使用岗哨动物
(1)否(2)是,简述结果__________。

B10 最后诊断情况:
B10.1 确诊HPAI,确诊单位__________。

B10.2 排除,其他疫病名称__________。

B11 疫情处理情况
B11.1 发病禽群及其周围三公里以内所有家禽全部扑杀:(1)是(2)否,扑杀范围:__________。

B11.2 疫点周围3-5公里内所有家禽全部接种疫苗(1)是(2)否
所用疫苗的病毒亚型:__________厂家__________。

附录C
高致病性禽流感跟踪调查表
C1 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1个病例前21d至该场被控制期间出场的(A)有关人员,(B)动物/产品/排泄废弃物,(C)运输工具/物品/饲料/原料,(D)其他(请标出)__________,养禽场被隔离控制日期__________。

C2 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1个病例前21d至该场被隔离控制期间,是否有家禽、车辆和人员进出家禽集散地?(家禽集散地包括展览场所、农贸市场、动物产品仓库、拍卖市场、动物园等。

)(1)无(2)有,请填写下表,追踪可能污染物,做限制或消毒处理。

C3 列举在发病养禽场/户出现第1个病例前21d至该场被隔离控制期间出场的工作人员(如送料员、雌雄鉴别人员、销售人员、兽医等)3d内接触过的所有养禽场/户,通知被访场家进行防范。

姓名出场人员出场日期访问日期目的地/电

C4 疫点或疫区水禽
C4.1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4.2 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
C5 疫点或疫区留鸟
C5.1 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5.2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标本类型采样时间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
C6 受威胁区猪密切接触的猪只
C6.1 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6.2 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异源亚型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C7 疫点或疫区侯鸟
C7.1在发病后一个月发病情况
(1)未见发病(2)发病,发病率__________。

C7.2 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
C8 在该疫点疫病传染期内密切接触人员的发病情况__________。

(1)未见发病
(2)发病,简述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