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加工与贮藏 复习

合集下载

第二章 干草加工与贮藏 2.2-03

第二章 干草加工与贮藏 2.2-03

牧草及饲料作物的干燥方法
地面干燥法 双草垄干燥法 草捆干燥法 鼓风干燥法 高温快速干燥法、等等
压裂牧草茎秆
牧草干燥时间的长短,取决于?
豆科牧草叶片含水量15-20%,茎的含水量3540%
压裂茎秆,加速水分散失
破坏茎的角质层和维管束
缩短干燥时间≈50%,提高干草质量
干草的贮藏、利用及机械化
尿素、氨和胺类化合物能减少高水分干草贮 藏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营养损失,并 提高干草利用率
干草加工与贮藏
刘洪来
博士
复习(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
干草/青草
填空题
按照牧草的植物学分类,干草可以分为几种? 决定青干草原料营养价值的因素——? /影响干 草品质的因素有——?
简答
干草的调制原理及过程
干草调制过程中的损失
牧草在干燥过程中总营养损失率≈ 25%
机械损失最大,可达20%,尤其是豆科牧草叶 片脱落造成的损失 呼吸作用消耗≤ 15% 酶的作用损失≤ 10% 雨露等淋洗溶解作用造成损失为≈ 5%
蛋白质的损失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一些色素被破坏
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损失量
禾本科:5%;豆科:30%
原因
不同牧草和同一牧草不同部位干燥速度不一致 搂草、翻草、堆垛作业----折断、脱落
避免
适时刈割 作业时在傍晚或清晨
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
阳光直射的结果
胡萝卜素、叶绿素、VC等因光化学作用而损失
影响损失程度的因素
干草调制过程中的损失
刈割后生理生化变化造成的损失 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 雨淋损失 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损失
干草的调制原则
加速牧草脱水、缩短干燥时间 干燥末期力求植物各部分含水量均匀 防止雨露淋湿、避免长期暴晒 集草、聚堆、压捆时,避免细嫩部分折断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牧草栽培及加工学复习题(课程代码222210)一、名词解释1、生育期:植物从种子到种子所要经历的时间。

2、青贮:利用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长期保存青绿饲料多汁营养的一种方法。

3、苗期:禾本科牧草从出苗到三叶期之间和豆科牧草从出苗到长出第一片真叶的时期成为苗期。

4、追肥:在作物生长期内结合降雨或灌溉使用的肥料。

5、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与土壤湿重的比例。

6、速效养分: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养分。

7、顶凌播种:冬季无积雪或积雪较少地区,经过冬季的冻融、蒸发,地表均有一定的干土层(2-3cm)。

春季当表土层解冻3-5cm,下层结冻,机车可进地作业播种,俗称顶凌播种。

8、绿肥:有青绿牧草或饲料作物翻压沤制而成的肥料。

9、复种指数:单位时间(年)种植和收获植物的世代数。

10、营养生长:植物开花前的生长为营养生长。

11、生殖生长:植物开花后到种子成熟期间的生长为生殖生长。

12、牧草:广义上泛指可用于饲喂家畜的草类植物,包括草本、藤本、小灌木、半灌木和灌木等各类栽培或野生的植物;狭义上仅指可供栽培的饲用草本植物,尤指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

13、高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高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14、低温应激:植物体在遇到不适合其生长的低温条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在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反应。

15、种用价值:种子检验中纯净可正常发芽的种子占被测种子的比率。

16、发芽率:发芽实验正常发芽种子数与被测种子数的比率。

17、种子活力:种子所具有的成长为正常植株的内在潜力,一般以在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的数目来表示。

18、根茎:部分植物具有的埋藏于地面下可横向生长并具有向下生根与向上发芽抽枝的茎。

19、根蘖:部分植物的根具有横向生长的特性,当生长一定距离又可向上发枝向下生根,这种习性成为根蘖。

20、根颈:豆科牧草根与茎相接的部分,分蘖节集在它的上面。

21、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供植物营养的一类杆状细菌。

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

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

名词解释、填空.单向选择题.判断题、简述题及论述题笫一章重点:牧草收割时期/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干草贮藏方法/加快干燥速度的措施/干草品质的检测指标和方法干草:指牧草或饲料作物经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成能长期保存的饲草,也叫青干草。

调制青干草在畜牧业生产中的意义(干草调制的重要性?):为家备提供均衡饲料,缓解牧草季节性压力:优质干草饲用价值商:方法简便•原料丰富,成木低,便于贮藏:扩大配合饲料的原料资源:可防止各种疾病:优质干草可作为商品:调制干草的方法:自然干燥干草(简便但是损失较大)地面干燥/草架干燥/发酵干燥人工干燥干草(人工脱水干燥而成,干燥速度快.营养物质损失少(特别是胡萝卜素)•成木商.缺乏维生素D 的來源)高温干燥法/常温鼓风干燥法牧茸干燥的途径:自然干燥(简便•损失大)/人工干燥(「燥速度快.营养物质损失少(特别是胡萝卜素),成木商)/混合干燥调制干草的牧草种类:按原料來源分:栽培下•草苜蓿、燕麦/天然干草羊草.朵类草按植物种类分:禾木科牧草干草/豆科牧草干草/其他饲草干草/混合牧草干草影响干草品质的因素(影响干草品质的因素?):牧草种和品种生长环境刈割期茎叶比例收割环境r-燥方法病虫害贮藏条件(气候相对冷凉时.生产出的牧草质量要高于生长在商温时的气候区域)正确收获的意义(调制干草为什么要进行适时收割?):牧草收获-••牧草的产址及草产品的质虽:陷产品的数虽和品质:草地生产力的维持和提商;生产优质饲草饲料的基木前提:提舟収位而积上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可以显著提扁饲草饲料的报酬:维护草地健康的有效途径:适时刈割的原则:1以贰位血积内营养物质的产址最高时期或以讥位面枳的总消化养分最高时期为标准2有利于牧草的再生、安全越冬和返青,并对翌年的产虽和寿命无影响3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來确定4天然割草地.以草群中主要牧草的最适刈割期为准牧草刈割期:羊草开花期照麦草抽穗•初花期无芒雀麦孕穂•抽楝期老芒麦抽穂期鸭茅抽穗•初花期芦苇孕穂期苜蓿刈割期的确定: 现舊•开花始期/最后一次刈割. 应在开花期或霜前一个半丿]时刈割在一年两熟区.复季雨热同期,一年可收割3・4次. 两次刈割间隔通常为35-40d在一年一熟地区,伏I气候较寒冷.生长季短,一年可收割2・3次女年生牧草留茬一般以4・5cm为宜/机械化收割时,一般留茬6-8cm /寒冷地区为安全越冬,留茬10cm以上收割注意事项:适时收获.多次刈割.不等于无节制地频繁刈割:根据牧草种类选择适宜的留茬商度/因种而异.不能生搬锁套/与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和饲草调制技术相结合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的符点(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的特点?):牧草刈割后,在晒制过程中.不仅仅是失去水分,而且是一个相、复杂的营养物质的变化过程C第一阶段:饥饿代谢阶段(饲草闊萎期)以活体细胞界化作用为主导的代谢阶段,称饥饿代谢、凋萎期等。

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程设计

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程设计

牧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程设计1. 前言饲料作为牛、羊等家畜重要的营养来源,饲料的加工和储存对家畜的成长直接影响重大。

本文将从牧草饲料的加工和贮藏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减少浪费。

2. 牧草饲料的加工牧草是畜牧业的重要饲料资源,常见的有苜蓿、青贮、玉米秸秆等。

对于这些饲料,常常需要通过加工提高其营养价值。

2.1 去除杂质牧草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附着一些杂质,如树叶、杂草、杂质等,这些杂质会对饲料的营养价值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因此,在加工饲料之前,应先将杂质去除。

2.2 切碎将饲料切碎能够增加其表观密度,有利于调节体积,减少储存空间的占用。

2.3 取水对于干草、秸秆等干饲料,取水是可以有效提高其饲料价值的重要步骤。

在取水时,应控制好水量和时间,同时也需要采用干湿分离的方法,以避免饲料吸水过多而导致霉变、发酵等情况的发生。

2.4 发酵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发酵的方式进一步增加饲料的营养价值。

例如,将青贮储存在密闭的罐中,经过发酵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接种酸性菌的作用,从而为家畜提供更好的营养价值。

3. 牧草饲料的贮藏制作好的饲料需要贮藏储存,以保证其能够温故知新,同时也可以减少浪费。

3.1 选择合适的容器饲料贮存时,应选择适合的容器来贮存,一般可选用密封塑料桶、麻袋等。

在选择容器时,也应考虑容器的防潮性和密封性。

3.2 储存环境饲料的储存环境很关键,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

在储存时,应选择通风干燥、排水畅通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3.3 定期检查在饲料储存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及时排除饲料中的异物和霉变的饲料。

对于发现霉变现象的饲料,应及时处理,避免将其混入牛、羊等家畜饲料中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4. 结论牧草饲料的加工和贮存是畜牧业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饲料的加工和储存,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从而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对于各类农场企业,学好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农民们更好地管理和提高饲料的质量,从而增加收益。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教案绪论(2学时)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教案绪论(2学时)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教案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在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本课程的特点与学科的最新进展。

1、了解本课程相关知识的最新科研动态;2、了解本课程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及现状;3、了解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难点:无。

教学内容1、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的重要意义2、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的现状3、揭示饲草饲料的利用率4、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的任务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5、饲料分类主要参考资料1、张秀芬,贾玉山等.几种药剂对豆科牧草干燥速度的影响[J].中国草地,19872、张秀芬,贾玉山.饲草料收贮与加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3、张秀芬,贾玉山.沙打旺提取叶蛋白饲料的研究[J].中国草地,1990备注多媒体教室课堂组织思考题:我区在饲草加工方面现在有哪些不足,怎样改进?提问:1、说出几种在牧区常见的饲料加工方法第一章青贮饲料(8学时)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让学生在重点了解青贮饲料的优点、原理、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掌握青贮饲料的制作技术要点,能用于生产实践中去。

1、掌握青贮饲料的原理和调制方法;2、掌握青贮饲料的饲用和管理;3、掌握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和品质鉴定;难点:青贮饲料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1、青贮的意义2、常规青贮的基本原理3、制作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的条件4、青贮设备5、青不漏贮饲料操作规程6、半干青贮7、添加剂青贮8、青贮饲料的取用及饲喂9、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主要参考资料1、余伯良.发酵饲料生产与应用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玉柱.绿汁发酵液对豆科牧草青贮品质的影响[M].现代草业科学进展.20023、管武太.微生物添加剂对青贮高粱发酵品质和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24、韩瑞丽等译.添加绿汁发酵液对苜蓿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影响.江西饲料,2003备注多媒体教室课堂组织提问:1、青贮饲料的优点是什么?2、简述青贮饲料的制作原理。

饲草栽培与加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饲草栽培与加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饲草栽培与加工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饲草适合在酸性土壤中生长?()A. 苜蓿B. 黑麦草C. 羊草D. 红三叶答案:D解析:红三叶较能适应酸性土壤。

2. 饲草栽培中,基肥的主要作用是()A. 提供短期养分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肥力D. 促进植株快速生长答案:C解析:基肥主要是为了增加土壤的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长期的养分基础。

3. 哪种灌溉方式最节约用水?()A. 漫灌B. 喷灌C. 滴灌D. 沟灌答案:C解析:滴灌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浪费,是最节约用水的灌溉方式。

4. 以下哪种饲草是豆科饲草?()A. 苏丹草B. 燕麦草C. 紫花苜蓿D. 青贮玉米答案:C解析:紫花苜蓿属于豆科饲草。

5. 饲草加工中,青贮的关键是()A. 保持适当水分B. 创造厌氧环境C. 控制温度D. 选择合适的青贮容器答案:B解析:创造厌氧环境是青贮成功的关键,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6. 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的饲草是()A. 高丹草B. 披碱草C. 墨西哥玉米D. 皇竹草答案:B解析:披碱草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适合在高寒地区种植。

7. 以下哪种肥料对饲草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答案:A解析: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对饲草的生长促进作用较明显。

8. 饲草收割的最佳时期通常是()A. 苗期B. 抽穗期C. 开花期D. 结实期答案:C解析:开花期饲草的营养成分和产量较为平衡,是收割的最佳时期。

9. 青贮饲料的pH 值一般应低于()A. 7.0B. 6.0C. 5.0D. 4.2答案:D解析:青贮饲料成功时,pH 值一般应低于4.2。

10. 用于干草调制时,刈割后的饲草应尽快干燥至含水量为()A. 15%以下B. 15% - 20%C. 20% - 25%D. 25% - 30%答案:A解析:干草调制时,含水量应在15%以下,以利于长期储存。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考试讲义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考试讲义

《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学》讲义绪论一、饲草料加工与贮藏的重要意义1.草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种植→加工→养殖→加工占中间一个较重要的环节。

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产量3.减少饲草、饲料的营养损耗4.附带有环保意义二、发展概况:发达国家要有发达加工业,加大配合饲料的比重。

当前解决的饲料缺乏,利用青绿饲料。

(一)国外1.重视科研2.开发新的饲料资源3.重视青绿饲料的加工与利用4.加工技术,例:粉碎的细度5.粉状→颗粒化(二)国内(相对起步较晚)1.节粮型,畜牧业(加工),草食家畜,农副产品,秸秆2.添加剂生产(有一定污染)3.粉状向颗粒发展。

三、国内、区内饲料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国内1.饲料资源缺乏总的饲料缺乏、蛋白质饲料缺乏、添加剂种类较少(我国40种,国外100多种)2.单一饲料(农牧区)3.青绿饲料(绿色能源)损失严重①产量高②营养丰富:苜蓿cp. 18-20%,豆科cp13-20%③cp. Vit 矿物质④促生长、未知因子损失:A:自然损失,夏季13%左右,秋季5-7%,冬3-4%B:人为损失,刈割期,不适时,秋晚,加工调制不科学,饲喂浪费(二)区内1.除以上外,主要还没有形成饲草料调制的科学观念(思想落后,难以改变)。

2.无规模的研究,加工饲草料的公司3.与区内外比较落后4.主要运进区外的饲料5.西藏大量的饲草、饲料资源有待开发6.交通不便,气候差异大四、主要环节1.大力发展配合饲料2.节粮型的配方3.充分利用青绿饲料五、本课的内容、特点、重点: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应用型。

六、饲料分类:(一)按来源分粗饲料:干草、秸秆、豆荚青饲料:天然牧草、栽培牧草、野菜、芋、水生饲料植物性饲料多汁饲料: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瓜类精饲料:籽实饲料、禾本科、豆科及加工副产品饲料动物性饲料:乳业、屠宰业,如鱼粉、骨粉矿物性饲料:食盐、鱼粉、贝壳特种饲料:尿素、醇母添加剂(Vit)(二)按特性分1.粗饲料:粗纤维含量18%以上2.青绿饲料3.青贮饲料4.蛋白质饲料:粗纤维在18%以下,cp20%以上,如玉米5.能量饲料: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cp20%以下,高梁、燕麦6.矿物质补充饲料:7.维生素饲料:8.添加剂饲料:微量元素种类繁多第一章青贮饲料一、概述1、青贮饲料:把青鲜饲草料在密封(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长期贮存的青绿多汁饲料。

草原割草后牧草处理与储存技术考核试卷

草原割草后牧草处理与储存技术考核试卷
5.割草高度对草原的生态环境没有影响。()
6.牧草的干燥速度与牧草的品种和含水量无关。()
7.在牧草青贮过程中,添加硫酸铵可以降低饲料的pH值,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
8.牧草储存仓库的通风条件越好,牧草的品质越容易保持。()
9.草原割草后的牧草可以直接堆放在露天,无需进行干燥处理。()
10.合理规划割草时间和割草高度可以提高牧草的再生能力和产量。()
8. ABCD
9. ABC
10. ABC
11. ABC
12. ABC
13. ABCD
14. ABC
15. ABC
16. ABC
17. ABCD
18. ABC
19. ABC
20. ABC
三、填空题
1.成熟期
2.人工烘干
3. 65%, 75%
4.温度,湿度
5.防腐剂
6.干燥,通风
7.乳酸菌
8.高度,时间,频率
A.自然晾晒
B.人工烘干
C.青贮
D.冷冻保存
2.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牧草的干燥速度?()
A.温度
B.湿度
C.风速
D.牧草种类
3.牧草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可能受到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
A.微生物活动
B.温度
C.氧气浓度
D.光照
4.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牧草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
A.控制适宜的干燥温度
C.秋季
D.冬季
2.割草后的牧草进行干燥处理,以下哪种方式不正确?()
A.自然晾晒
B.人工烘干
C.沥青路面上晾晒
D.遮阴处晾晒
3.牧草储存过程中,以下哪种条件最容易导致牧草变质?()
A.低温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贮定义及意义青贮饲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乳酸菌发酵调制保存得青绿多汁饲料。

此外,尚有经过添加无机酸、有机酸与甲酸等添加剂抑制微生物发酵,使pH下降而保存得青绿多汁饲料。

特点1 水分含量高:陆生植物60-90%,水生植物90-95%。

2 蛋白质含量高:禾本科牧草与叶菜类饲料蛋白质含量1、5-3%,豆科青饲料3、2-4、4%;干物质中得含量前者13-15%,后者18-24%。

3 粗纤维含量较低:幼嫩青饲料粗纤维13-30%,无氮浸出物40-50%。

4 钙、磷比例适宜:2:1,钙—0、4-0、8%,磷—0、2-0、35%5 维生素含量丰富,尤其就是胡萝卜素50-80mg/kg, 但缺乏维生素D 与B6。

6 青饲料幼嫩,柔软多汁,适口性好,还含有各种酶、激素、有机酸与某些未知生长因子,易于消化。

意义1 保存了青饲料得营养成分:水分含量高,青绿,碳水化合物总量变化不大,蛋白质损失很少,胡萝卜素大部分得以保存,柔软多汁,具有酸香味。

2 适口性好,消化率高。

3 扩大饲料来源:秸秆、树叶、杂草、野菜等。

4 经济安全:单位体积贮量大(1m3青贮450700kg,干物质100-150kg;干草70kg,干物质60kg),不受风吹日晒、雨淋、鼠害得影响。

5 消灭病虫害与杂草。

6 任何季节、任何家畜。

青贮过程中微生物得种类及其作用乳酸菌:保证正常发酵与贮存,酸香味;(同型乳酸菌:较多乳酸,利于发酵成功,减少营养物质损失;青贮料有氧稳定性较差。

•异型乳酸菌:乳酸较少,造成较多得发酵损失;发酵过程中产生较多得乙酸,而乙酸就是有效得抗真菌与霉菌。

)酵母菌: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好气性变质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水,造成营养物质损失;争夺养分→乙醇;二次发酵。

醋酸菌:适宜,抑制不耐酸微生物;过多,产生刺激性气味,降低品质。

梭状芽孢杆菌:丁酸与氨具有难闻得臭味,降低饲料品质; 如控制发酵,则饲料发臭发粘,热量损失多,不宜于饲用。

腐败菌:腐烂变质,产生臭味、苦味。

霉菌:造成营养物质损失;产生有毒物质;引起二次发酵。

•青贮得理想条件:水分、糖分、易于压实、缓冲度小,厌氧、酸性、温暖、65-75%水分。

青贮原料应有一定得含糖量:糖→乳酸,pH4、2最低需要含糖量:使pH下降到4、2时,原料得含糖量,=饲料缓冲度×1、7饲料缓冲度:中与每100g全干饲料中得碱性元素,pH降至4、2时,所需要得乳酸克数。

葡萄糖转变为乳酸得百分率为60%,1g乳酸需要100/60=1、7g葡萄糖●正青贮糖差:实际含糖量>最低含糖量,易青贮;负青贮糖差:实际含糖量<最低含糖量,难青贮。

◇玉米:2、91% ×1、7=4、95%,实际26、79%◇紫花苜蓿:5、58% ×1、7=9、5%,实际3、72%2 青贮原料应有适宜得含水量:65-75%过高:酪酸菌、梭菌,变臭、品质下降不足:不易压紧,热青贮料或霉青贮料●延长生育期混贮凋萎或添加干料3 厌氧条件4 适宜得物理结构,易于压实5 较低得缓冲能力•青贮过程中营养物质得损失情况(一)营养物质变化1 大部分碳水化合物:乳酸、醋酸、醇类(乙醇);pH>4、7 (梭菌),丁酸、二氧化碳2 蛋白质:总体变化不大,pH<4、4时,部分蛋白质→氨基酸;pH>4、4时,梭菌:氨基酸→胺类、丁酸等,腐败菌:胺类、氨等3 乙醇:醋酸(少量)4 纤维素:基本保持不变5 脂肪:基本保持不变6 大部分胡萝卜素得以保存,其她维生素损失较少(二)营养物质损失1 田间损失:机械损失(禾本科2-5%,豆科15-35%),生化损失(呼吸、酶),雨淋损失2 发酵损失:干物质损失大于能量损失3 渗出液损失:可溶性糖、有机酸、矿物质、可溶性含氮化合物4 氧化损失:氧气量,维生素C损失达60-65%5 二次发酵:破损、开窖后空气进入青贮原料得种类及其特点一禾谷类作物:玉米、高粱、大麦、燕麦、黑麦等,易青贮二禾本科牧草:黑麦草、鸭茅、猫尾草、象草等三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红三叶、白三叶、红豆草、蚕豆等,难青贮原因:1 干物质中水溶性糖含量低,多糖一淀粉为主, 淀粉不能直接利用;2 蛋白质含量高,中与乳酸。

四其她青贮原料:饲用植物副产品,如甜菜及其副产品、向日葵、马铃薯等•青贮饲料得调制方法:常规青贮、半干青贮、混合青贮、添加剂青贮与饲用谷物得湿贮常规青贮:适时刈割禾本科:抽穗期;豆科:初花期;玉米:蜡熟末期切碎与填装切碎: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叶菜类,23cm;玉米、向日葵,0、5-2cm,压实、排除空气、汁液渗出利于乳酸菌发酵填装:2-5d,时间越短越好。

压实:厌氧环境,尤其就是边。

密封与管理:密封:原料上面覆盖10-20cm长得秸秆或牧草, 覆膜,覆盖30-50cm得土,隔绝与空气接触,阻止雨水进入管理:补覆漏水、漏气得地方二半干青贮(一)原理:青贮原料风干晾晒,含水量降至45-55%时,植物细胞接近于生理干旱状态,好气性得霉菌、腐败菌活动受到抑制,高度厌氧环境与较低得温度阻止喜高水分与较高温度梭菌得活动,丁酸发酵微弱,乳酸菌发酵虽受到抑制,但在一定程度上仍能进行。

(二)特点:1 含水量较少,干物质量多2 营养物质损失更少:干草—落叶、氧化(胡萝卜素50%);一般青贮—微生物活动◆关键就是迅速散水混合青贮:1 青贮原料干物质含量低:甜菜叶、鲁梅克斯、块根块茎类等,可与含水量低得原料混合,如干糠、干草粉等。

2 糖含量低得原料与富含糖得原料青贮: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如干糠、干草粉等。

3 提高营养价值,调制配合青贮饲料。

添加剂青贮:目得:1 保证乳酸菌繁殖,促进青贮发酵2 改善营养价值(一)发酵促进剂:1 富含碳水化合物得原料:糖蜜(禾本科4%,豆科6%)、玉米、麦类、马铃薯、葡萄糖1-2%2 酶制剂:纤维素与半纤维素3 乳酸菌制剂:植物乳杆菌、肠道球菌、戊糖片球菌、干酪乳杆菌等,100kg青贮料中乳酸菌培养物0、5L或乳酸菌制剂0、45kg(二)发酵抑制剂:部分或全部地抑制微生物生长1 无机酸:对设备、家畜与环境不利,使用不多。

2 甲酸:作用:抑制梭菌与肠杆菌,减少发酵过程中蛋白分解。

85%得甲酸添加量:鲜重得——禾本科牧草0、3%,豆科牧草0、5%,混播牧草0、4%。

(三)好气性抑制变质剂:丙酸、己酸、山梨酸与氨◆丙酸—抑制好气性变质,0、3-0、5%(四)营养性添加剂:尿素、氨、二缩尿、矿物质改善青贮饲料营养价值,对青贮发酵一般不起有益得作用◆尿素—形成菌体蛋白,提高蛋白质含量(五)吸收剂:稻草杆、甜菜渣、丙烯酰胺、斑脱土(膨润土)饲用谷物湿贮刚收获得含水较高得饲用谷物,玉米、高粱、大麦、燕麦等,用青贮设施,密封保藏。

30d后,即可取用◆湿贮后不能食用,只能用作饲料。

丙酸二次发酵:酵母、霉菌二次发酵:青贮成功后,由于开窖或密封不严,或青贮袋破损,致使空气侵入青贮设施内,引起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分解青贮饲料中得糖、乳酸与乙酸,以及蛋白质与氨基酸,并产生热量, 使pH逐渐升高,品质变坏。

也称为好气性变质。

酵母菌与霉菌。

防止二次发酵得措施:1 压实与严格密封;2 青贮与保存过程中防止漏气;3 连续取用,喂多少取多少;4 喷洒防腐剂:甲酸、丙酸、丁酸5 异型乳酸发酵与丙酸菌发酵:丙酸菌可以将饲料中得糖及其发酵产生得乳酸分解成乙酸与丙酸,能有效抑制青贮料中酵母菌与霉菌得繁殖。

青干草、碎干草、青草粉得定义青干草:指将牧草、细茎饲料作物及其她饲用植物,在量质兼优时期刈割,经过自然或人工干燥调制而成得能够长期贮存得青绿饲草。

青草粉:将适时刈割得牧草经快速干燥后,粉碎而成得青绿状草粉。

<15%碎干草:又称干草段,就是将适时刈割得牧草,快速干燥后,切碎(或干燥前切碎) 称8-15cm长得草段进行保存得饲料。

<18%牧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得变化与损失一晒制青干草过程中得养分损失:(一)牧草采收后生理生化变化造成损失1 以活细胞异化作用为主导得代谢阶段特点:(1)水分散失快:40%(2)饥饿代谢(3)呼吸作用旺盛,致使温度升高,更加剧了牧草体内营养物质得分解破坏2 以植物细胞生化(酶解)作用为主导得阶段:(1)水分散失速度变慢:40%—15~18%(2)有酶参与得生化过程:(3)维生素及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较多:晒干>阴干(4)牧草中麦角固醇在紫外线得照射下转化为维生素D(5)在干燥后期或贮藏过程中,蜡质、挥发油、萜烯类等物质氧化产生醛类与醇类,就是青干草具有一种特殊得芳香味。

(二)光化学作用造成得损失: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C 等因光化学作用而大部分被分解破坏(三)机械作用引起得损失:叶片、嫩枝及花序等折断脱落(四)雨淋损失:含水量40%(五)霉烂变质得损失▲总营养物质损失20—30%,可消化蛋白质损失30%,维生素损失50%以上。

其中,机械作用造成得损失最大,尤其就是豆科青干草叶片脱落造成得损失最为严重。

干草调制原则:1 缩短干燥时间2 植物各部分含水量均匀3 避免淋雨,长期暴晒4 集草、聚堆、压捆等作业,应在植物细嫩部分不易折断时进行。

干草调制工艺流程:1 自然干燥法(1)前期处理阶段:刈割前使用干燥剂(碳酸钾、碳酸钾+长链脂肪酸),禾本科牧草干燥剂效果不明显。

(2)中期处理阶段:压扁、切短(3)干燥暴晒阶段:薄层平铺暴晒4-5h,40%在早晨或晚间进行最后一次翻晒,同时2行集1行或小堆晒制(高1m,直径1、5m),继续晾晒4-5天。

(4)原地打捆:<18%,早晨或晚间打捆(5)草捆贮存:留间隙(6)二次压缩打捆:12-14%,两捆压缩为1捆2、人工干燥法摊晒2-4h,然后快速机械干燥3 高水分苜蓿得调制无水氨(20-30%)、乳酸菌(25-30%)、尿素与防腐剂加快干燥速度得方法:1 压裂牧草茎秆:豆科牧草及杂类草;(1)机械压裂法(2)豆科牧草与农作物秸秆分层压裂法2 翻晒通风干燥法:豆科牧草最后一次翻晒应在含水量不少于40-50%3 草架干燥法4 草捆干燥法:低密度草捆堆垛,留间隙5 适时阴干及常温鼓风干燥法:禾本科:35-40%;豆科:40-50%6 高温快速烘干干燥法7 使用化学制剂加速干燥法:碳酸钾、碳酸钾+长链脂肪酸得混合液等,破坏植物体表明得蜡质层结构,促进水分蒸发。

8 低温冻干调制青干草:霜后1-2周(1)避开7-8月阴雨天气;(2)简单易行,避免打草季节劳动力不足得矛盾;(3)质量高、适口性好,色绿、味正,叶片、嫩枝很少脱落;(4)易安全贮藏9 豆科牧草与作物秸秆分层压扁法:麦秸、稻草约10cm,刈割得新鲜豆科牧草10cm,再加一层麦秸或稻草。

•青干草、青草粉得贮藏:防止自燃防止青干草过度发酵与自燃:<17-18%,因植物体内得酶及微生物得活动而发酵,温度上升到40-50℃,适度发酵,具有芳香味;20%以上,易过度发酵,应设通风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