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

合集下载

英语文化中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英语文化中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了。而对 于 非 言语 交际 在 外 语 教 学 中 如何 得 到 更 充 分 的运 用 , 更 好 地 提 高 它在 英 语 教 学 课 堂 上 , 尤其 是 外 教 英 语 课 堂 上 的
类 , 象征 性 身 势语 、 明性 身 势 语 、 感 性 身势 语 、 节 性 身 即 说 情 调 势语和适应性身势语。
其 二 , 思相 同 但 身 势 语 不 同 。 如 表 示 自己时 , 国人 用 意 中 食 指指 向 自己 的鼻 尖 , 英语 国 家 用食 指 或 拇 指 指 向胸 部 。 其 三 , 势 语 为某 一 文 化 所 独 有 , 达 特 定 的含 义 。 如 欧 身 表
美 人 常 用 交 叉 中 指 和 食 指 的动 作 来 表 示 祝 你 好 运 。 中国 人特
续 的 , 语言 交流 则 是 以非 连 续 的单 元 为 基 础 的 。 例 如 , 而 从你
其 一 ,相 同 的 身 势 语 在 不 同 的 文 化 中 表 示 不 同 的意 思 。 如 , 臂 平 伸 、 下 拍 打 的 动 作 中 英 都 可 以 表 示 “ ”但 在 英 双 上 飞 , 语 国 家 还 喻 指 “ 致 女 郎 ” “ 同 性 恋 者 ” 所 以 , 美 人 向 标 或 男 。 欧 中 国 人 询 问哪 里 有 肯 德 基 时 , 会 直 接 用 上 面 的动 作 模 仿 鸡 不 翅 膀 的 拍 动 , 会 先 将 双 手 放 在 腋 窝 下 , 上 下 舞 动 双 肘 来 而 再 表意。
总 的来 讲 , 类身 势 语 的 中西 文 化 差 异 主 要 表现 在 三 个 方面 : 此
作用, 是我 们 研 究 小组 此 次 的研 究 重 点 。 非言 语交 际与 语言 交 际各 司其 职 ,在 现 实 生 活 中往 往是 相 互补 充 的。 非言 语 交际 在交 际 中 的作 用是 不 可忽 视 的 , 年来 也 近

非语言交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语言交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倍 的效 果 。
教师疲惫不堪 , 情绪不佳, 或他们 改变语气 , 变化 声调 , 加快语速时 , 这都是 在和学生进行非语言交流。
() 2 面部表情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适时的面部表情, 如经 常以微 笑面对 学生会 给学生亲切感 , 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 可 学生 也会对教师的教学 进行默契 的配合 , 从而形成融洽 的课堂气氛。 反之, 如果教师一味刻 意地保 持严肃之态 , 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 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 沉, 而这对 于语
种交际方式 , 也是 语 言 教 学 中最 普 遍 、 常 用 的 。 非 言 语 行 为 是 人 们 用 身 最
言 的教 学是 极其不利的 , 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 的, 师生之间如果没
就没法实现 。 如有 的学生性格 内项, 往往迫于羞怯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 , 即使遇 到会 的问题也常常保持沉默 , 这时, 教师如 能微笑 并点头示意定 能 增加此类学 生的 自信, 不仅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 问题 , 同时也促进 了教学
中 8 的信 息是通 过教师的表情 、 2 举止等非语言行为 , 而只有 l 的信息 会不断使用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 式, 8 感受成功 , 形成 自 信心 ; 当他们有学 习内 是通过语言行为传递 。 因此 ,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 能否准确掌握并有效 驱力 时, 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如: 当同伴 已经学说外语 了, 他们也会主
着重要的作用 。
() 3 眼神 在课堂教学 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 自然 、 得体的眼神交 际手段 , 因为眼 神的表义功 能极为丰 富细腻, 将其与具体的英语教学 实践密切结合 , 可充 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所 以师生之问应适时保 持恰 当的眼神交流 , 教 学过程 中, 教师不 能只 盯着天花 板或死 盯教案照本宣科 , 而应有意识地用 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这样才 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 时全面 的课堂教 学信 息反馈, 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 同时能提高学生 的注意力 , 从 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 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 中, 不仅可 以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 发学 生学英语 的兴趣, 激 同时, 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 生互 动性极强的英 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 的英语语言 知识, 而且能切实提 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试析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0 引 言
语言承载着人类交际活动中很多的信息 , 但它并非是唯一 的交际工具 , 因为 , 人们还可以通过类似 手势 、 眼神 、 姿势 及 面部 表情 等一 系列 非 言语行 为来 传 递信 息 , 现交 流 , 就是 非 言语交 际 。萨 莫 瓦认 实 这 为 :在面对面交际中, “ 信息的社交 内容只有 3 %左右是语言行为 , 5 目的是教给学生语言知识 。虽然教师的教学 内容 、 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是外语教学 中很 重要的因素 , 但是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 , 他们对教师的言谈举止 、 服饰仪表等也十分感兴趣。因此 , 教师的服饰仪表 , 以及教师的一个眼神 、 一个手势都会影响到学生。教师还可以利用 自己的站姿 、 走姿 、 体距 、 音 、 调 和 丰 富的手 势来 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 造 更 为 丰 富 的语 言 环境 。这些 非 言 语 交 际 语 语 创
少 , 室 的大小 适 当调 节 。而 教师 的语 调应 当随着教 学 内容 的变 化 而 变 化 。语 速也 要 适 中并应 伴 有 恰 教
当 的停 顿 , 只有 抑扬 顿 挫 的表 达才 更能 吸 引学生 的 注意 力 。
12 非言 语 交 际行 为在 英语 课 堂教学 中的作 用 .
( ) 教 师 的角度 说 , 1从 教师 的非言语 交 际行 为能 够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洽 师生 关 系 。外 语课 堂 融
收稿 日期 : 0 1 0 2 1 — 5—1 9
作者 简介 : 芦俊 , , 女 陕西西安人 , 西安: 业 大学外 国语 言系讲师 , 士 , [ 硕 研究方 向 : 英语教学法及语言文化 。
-- -— —
1 09 .— — - —
西安 石 油大学学报 ( 会 学 ) 社 科 版

初中英语英语口语中的非言语交际技巧介绍

初中英语英语口语中的非言语交际技巧介绍

初中英语英语口语中的非言语交际技巧介绍在初中英语的学习中,英语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很多同学往往只注重语言本身,而忽略了非言语交际技巧的作用。

实际上,非言语交际在口语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增强我们表达的效果,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使交流更加顺畅、自然和有效。

非言语交际,简单来说,就是不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的方式,比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交流、姿势、距离等。

这些看似细微的元素,却能对我们的口语交流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面部表情是我们情感和态度的直观体现。

一个真诚的微笑可以瞬间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让对方感受到友好和亲切。

相反,如果我们在交流时面无表情,甚至眉头紧锁,可能会给对方传递出不满或者不耐烦的信号。

比如,当我们在表达赞美时,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欣赏的表情,会让对方更加相信我们的诚意;而当我们表示歉意时,一脸的愧疚和懊悔能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的道歉。

眼神交流在口语交流中也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通过眼神,我们可以传递专注、兴趣、信任等多种情感。

当我们与他人对话时,保持眼神的接触,能让对方感觉到我们在认真倾听,对他们所说的内容很重视。

但也要注意,过度的凝视可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所以要掌握好分寸。

例如,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看着老师的眼睛,能够显示出我们的自信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与同学交流时,适当的眼神交流能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肢体动作同样能够为我们的口语表达增色不少。

比如,点头表示同意,摇头表示否定,挥手表示告别,这些都是常见且容易理解的肢体语言。

此外,一些更具表现力的动作,如张开双臂表示欢迎,双手握拳表示决心,也能强化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文化中,某些肢体动作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在使用时要考虑到交流对象的文化背景。

姿势也是非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挺直的身姿通常会给人一种自信、积极的印象,而弯腰驼背则可能显得消极、缺乏自信。

在交流时,保持良好的姿势不仅能让我们看起来更有精神,还能让我们的声音更加清晰、有力。

论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关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已经引起跨文化交际学界和外语教学界的注意,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这一问题并取得了成果。

但是,我国与国外差距还很大,在外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处于被忽视的地位。

在进行交际时,人们只注意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交际。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行为英语教学非语言行为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是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研究表明,语言交际仅仅传递35%的信息,而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交际传递的。

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而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特定的环境中,非语言交际能起到言语无法表达的作用,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非语言交际手段来促进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1 非语言交际的内涵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很多,其中之一是这样定义的:所谓非语言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语言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语言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它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

非语言交际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时间、场景等;同时,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颜色、气味、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

由此可见,除语言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语言交际。

2 非语言交际的类型非语言交际涵盖范围极广,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分为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四大类。

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身体接触、女士优先的动作以及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如头部、面部、目光交流、臂部、手部、腿部动作等等;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是伴随、打断、或临时替代言语的有声行为,是人类其他交流方式的补充,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客体语,包括物质的一切有意和无意的展示,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展示使用者的个人特征,如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及其他耐用和非耐用物品。

浅谈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王浩孙英馨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8期[摘要]非言语行为是指人们用一些“无声的语言”,如体态语,手势语、面部表情等动作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

作为言语的补充形式,非言语行为能够辅助言语行为表达出各种情感及信息。

正如Grant(1971)在《非语言行为分析》中所说:“课堂教学的效果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只有18%的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的。

”因此,它对英语课堂教学的价值引起了现代教育者们的关注,本文则对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做了尝试性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96-01一、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必要性(一)利用非言语行为直观优势,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的理论知识。

教师使用生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具体的肢体符号,并将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曾听过一位外籍教师的课,当他讲到mosquito(蚊子)一词时,他一边模仿着蚊子“嗡嗡”的声音,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蚊子乱舞的样子,接着“啪”一声假装把它拍死在胳膊上,学生看到这一连串的动作,立刻明白了外教要讲授的单词。

由此看见,英语课堂要区别于其他课程讲解的方式和特点,非言语行为的使用将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二)非言语行为的使用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调节课堂气氛。

如何能让学生在一节课内既能全神贯注又能愉快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教师们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接受信息时,如果只用听觉则在事后只能回忆起15%的内容,单用视觉则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则能记忆65%的内容。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使用非言语行为,让学生在听到语言信息的同时,又能看到生动的形象,多感官并用让所学的内容在他们脑中得到巩固和强化。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非语言交际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摘要] 人类的交往离不开语言,但交际不可能是纯粹的言语行为,同时包含非言语行为。

本文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内涵和重要性,探讨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英语课堂应用重要性一、非语言交际的概述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与有声语言和书面文字相平行的一套符号系统,也就是说它“是不用语言的一种交际行为”。

其实,单就什么是非言语交际这个问题,专家学者的认识还不是很统一,单单定义就有几十种。

简单来概括,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表情、行为举止以及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2.非言语交际的分类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纷繁的分类方法随之产生。

目前,较为大家所认可的的分类为:(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2)副语言:又称类语言和伴随语言,包括沉默、话语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

(3)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

二、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语言来传递的。

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是说在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时,非言语行为更能准确反映出说话者的真正思想感情。

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简单教授学生音标,词汇,语法等等单一的言语交际能力外,还需提高学生对非言语交际能力的掌握。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提高自身对非言语交际的掌握,灵活运用到授课过程中去,使课堂更加生动。

浅析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角度出发,对非言语交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明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当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之对应且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人类的交际方式分为两种,即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

根据Miller(1981)的研究,在面对面的交际过程中,仅有7%的信息是通过言语来传递的,其余93%的交际信息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语调来传递的,其中面部表情占55%,语调占38%。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十分频繁。

因此,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交际过程中尤为关键。

非言语交际中的身势语、客体语、环境语和副语言与英语教学效果息息相关。

恰当的非言语交际能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念界定非言语交际指的是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表达方式完成意识和情感的表达过程。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方式多样,包含种类繁多,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是毕继万对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他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以及环境语。

体态语包括手势和姿势、眼神、面部表情。

副语言包括非语言声音、沉默。

客体语则主要指的是饰品、服装、化妆等传递出来的信息。

环境语则包括时间信息、室内装饰以及空间信息等。

二、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1.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

根据大纲的要求,通过交际手段来提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非言语交际作为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在提高师生交际效果,提升教学艺术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非言语交际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
摘要:阐述非言语交际的内涵及其重要性,探讨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交际行为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

长期以来,言语交际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的青睐,而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言语本身,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传递言语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和情感,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的作用(Samovaretal.,2000)。

Birdwhistell(1970)通过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比较发现:言语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70%为非言语交际。

同时,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心理学家Mehrabian(1971)认为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言语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

可见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英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有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定会促进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更佳效果。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述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

杨全良(1990)认为: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它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

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2002)也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

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2类型
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纷繁的分类方法随之产生。

毕继万(1999)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手部、腿部动作等等)。

(2)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

(3)客体语,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及其他耐用和非耐用物品。

(4)环境语,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交际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

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颜色、声音、灯光、标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等。

3作用
非言语交际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大体上起到重复、补充、替代、调节、否定的作用(Samovar,2000)。

作为言语范畴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言语交际不仅能产生听觉方面的效果,更能产生视觉、感觉、触觉等效果。

同时,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
能够传达出言语交际不能表达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等重要信息,能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

在有些时候,非言语交际较之言语交际更能表达人的潜在意识和真实情感。

二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Patrick(1988)指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言语渠道传递,只有12%是由言语交际传递的。

而英语课堂又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会运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以保证学生对英语言语知识的切实掌握。

所以,作为一名外语传授者,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更应该有扎实的非言语交际功底。

因为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2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手势语,身势语,身体语言,行为语言等。

它是指人用人体某一部分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辅助性言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没有声音伴随的语言,且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对言语行为起着支持、修饰、否定甚至直接替代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具有丰富体态语展示的英语课堂上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面部表情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适时的面部表情,如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会给学生亲切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

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刻意地保持严肃之态,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沉,而这对于语言的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融洽的教学气氛,整个课堂也就是机械的教与学,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没法实现。

如有的学生性格内项,往往迫于羞怯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遇到会的问题也常常保持沉默,这时,教师如能微笑并点头示意定能增加此类学生的自信,不仅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b)眼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因为眼神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细腻,将其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可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

所以师生之间应适时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盯着天花板或死盯教案照本宣科,而应有意识地用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c)手势
手势在体态语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手势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解读对方的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手势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助于描述和强调教学活动,使言语表达更有力、更形象、更生动。

如在教学生认识he和she这两个虽然拼写简单但广大中国学生却经常出现口误和笔误的单词时,就可以边教学生发〔hi:〕时,同时用手指着班里的男生,同样发音〔∫i:〕时,用手势指向班里的女生,这样比起单纯的记忆〔hi:〕—‘他’、〔∫i:〕—‘她’形象好记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