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

五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
五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口算、速算竞赛试题

挑战计算极限,争当计算明星!加油!时间:3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10分)。

1.2×500= 756÷7= 494-98= 0.25×48=

0.4÷0.08= 875+12.5= 3÷0.125= 9.6÷32=

9.83-8.3= 3.6÷7.2= 3.23-0.9= 5.25×4=

1.01×99= 99×0.25=15÷0.25= 1.25×32=

101×0.15= 48.32÷16= 840÷28= 31.4-9.8=

二、脱式计算。(每题1分,共8分)。

1.25×5×8 7.6×8+

2.4×8

32×125×2.5 13.2 -3.7 -6.3

0.4×0.7×0.25 2.78×8. 8+2. 78×2.2

0.95×9+0.95 3.8+2.5+6.2

二、竖式计算。第1、2题要求验算。(期中1.2题每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4分)

(1)1.07×2.4= (2)12.6÷0.28=

(3) 5.8×12= (4)3.76×0.25=

(5)20.4÷24= (6)11.7÷2.6=

三、求近似数。(前两题保留一位小数,后两题保留两位小数)(每题3分,共12分)

(1)0.82×3.7 (2)1.55÷3.8

(3)0.76×1.2 (4)3.81÷7

四、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4分,共24分)

(1)2.6×3.2+7.4×3.2 (2) 0.75×18÷0.15

(3) 0.25×12 (4)4.72×12.5×8

(5)7.28+3.2÷2.5 (6) 1.8×101

五.求未知数。(每题4分,共16分)

(1) x+0.6=1.7 (2)x-7=8.2

(3)3x=2.4 (4)x÷3.2=2

六、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1、14个2.5的和是多少?

2、甲数是40.9,比乙数少3.5,求乙数。

3、8与2.4的差是1.4的多少倍?

4、3.46与2.54的和乘4,积是多少?

奥数一年级 教案 速算与巧算

奥数一年级教案速算 与巧算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例1】哥哥和妹妹分糖。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 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 解:方法1:先算哥哥共拿了多少块 1+3+5+7+9+11+13+15=64(块) 再算妹妹共拿了多少块 2+4+6+8+10+12+14+16=72(块) 72—64=8(块) 方法2:这样想:先算每次妹妹比哥哥多拿几块,再算共多拿了多少块。 (2﹣1)+(4﹣3)+(6﹣5)+(8﹣7)+(10﹣9)+(12﹣11)+(14﹣13)+(16﹣15) =1+1+1+1+1+1+1+1 =8(块) 可以看出方法2要比方法1巧妙! 平时注意积累,记住一些有趣的和重要的运算结果,非常有助于速算。比如,请同学记住几个自然数相加之和: 1+2=3 l+2+3=6 1+2+3+4=lO l+2+3+4+5=15 1+2+3+4+5+6=21 1+2+3+4+5+6+7=28 1+2+3+4+5+6+7+8=36 1+2+3+4+5+6+7+8+9=45 1+2+3+4+5+6+7+8+9+10=55 【例2】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 解:按小明提的要求确实无法分。 因为要使得每个人都得到糖,糖块数人人不等,需要糖块数最少的分法是:第一人分到1块,第二人分到2块,…第十人分到10块。但是,这种分法共需要有 1+2+3+4+5+6+7+8+9+10=55(块)

五年级奥数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五年级奥数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学生版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例 1】11410410042282082008+++=_____ 【例 2】如果 111207265009A +=,则A =________(4级) 模块一:分组凑整思想 【例 3】 1121123211219951122233333 1995199519951995+++++++++++++++ 【例 4】 11112222333181819234 20345204520192020 ????????+++++++++++++++++ ? ? ? ????????? 【巩固】分母为1996的所有最简分数之和是_________ 例题精讲

奥数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引导: 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 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的技术 题1、计算1+2+3+4+5+6+7+8+9+10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 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 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 题6、计算: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计算:10-9+8-7+6-5+4-3+2-1 解: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小学一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导引题 1、计算(凑十法) 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 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 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 1-2+3-4+5-6+7-8+9-10+11 习题 1.计算:13+14+15+16+17+25 2.计算:2+3+4+5+15+16+17+18+20 3.计算:21+22+23+24+25+26+27+28+29 4.计算: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5.计算:22-20+18-16+14-12+10-8+6-4+2-0 6.计算:10-20+30-40+50-60+70-80+90

7.计算:(2+4+6+8+10)-(1+3+5+7+9) 8.计算:(2+4+6+...+20)-(1+3+5+ (19) 9.计算:(2+4+6+...+100)-(1+3+5+ (99) 导引题详解 一、凑十法: 同学们已经知道,下面的五组成对的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 1+9=10 2+8=10 3+7=10 4+6=10 5+5=10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计算又快又准。 题1 1+2+3+4+5+6+7+8+9+10 解:对于这道题,当然可以从左往右逐步相加: 1+2=3 3+3=6 6+4=10 10+5=15 15+6=21 21+7=28 28+8=36 36+9=45 45+10=55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二)

第二讲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二) 【知识概述】 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1a ),最后一项称为末项(n a )。从第二项开始,后项与前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之差称为公差(d ),数列中的数的个数称为项数(n )。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要熟练运用三个公式: 通项公式:第n 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1、对于一个数除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我们可以把多个除数先用乘积的方式算出结果,再用被除数除以所求的结果,得到最后的商 例1 计算8.376÷3.2÷2.5 解析:8.376除以3.2再除以2.5也就是8.376除以3.2与2.5的乘积 练习 计算7.68÷2.5÷0.4 2、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即a ÷b=a ×1/b=a/b 例2 计算(4.8×7.5×8.1)÷(2.4×2.5×2.7) 解析 :因为乘除是同一级运算,我们可以把式子拆开,看作是(4.8÷ 2.4)×(7.5÷2.5)×(8.1÷2.7)

练习 1.1÷(1.1÷1.2)÷(1.2÷1.3)÷(1.3÷1.4) 3.数列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 项数公式: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 等差数列就是一列数,后面的数减去前面的数所得的差都是相等的例3 已知等差数列0.2,0.5,0.8,1.1,1.4,…。 (1)这个数列的第13项是多少? (2)4.7是其中的第几项? 解析:第13项等于首项+(n-1)×公差=0.2+(13-1)×0.3, 4.7=0.2+(n-1) ×0.3,求得的n就是第几项 练习:有一列数0.1,0.5,0.9,1.3,1.7,…。 (1)它的第1000项数是多少? (2)492.1是它的第几项?

奥数一年级教案 速算与巧算

【例1】哥哥和妹妹分糖。哥哥拿1块,妹妹拿2块;哥哥拿3块,妹妹拿4块;接着哥哥拿5块、7块、9块、1 1块、13块、15块,妹妹拿6块、8块、10块、12块、14块、16块。你说谁拿得多,多几块? 解:方法1:先算哥哥共拿了多少块? 1+3+5+7+9+11+13+15=64(块) 再算妹妹共拿了多少块? 2+4+6+8+10+12+14+16=72(块) 72—64=8(块) 方法2:这样想:先算每次妹妹比哥哥多拿几块,再算共多拿了多少块。 (2﹣1)+(4﹣3)+(6﹣5)+(8﹣7)+(10﹣9)+(12﹣11)+(14﹣13)+(16﹣15) =1+1+1+1+1+1+1+1 =8(块) 可以看出方法2要比方法1巧妙! 平时注意积累,记住一些有趣的和重要的运算结果,非常有助于速算。比如,请同学记住几个自然数相加之和: 1+2=3 l+2+3=6 1+2+3+4=lO l+2+3+4+5=15 1+2+3+4+5+6=21 1+2+3+4+5+6+7=28 1+2+3+4+5+6+7+8=36 1+2+3+4+5+6+7+8+9=45 1+2+3+4+5+6+7+8+9+10=55 【例2】星期天,小明家来了9名小客人。小明拿出一包糖,里面有54块。小明说:“咱们一共10个人,每人都要分到糖,但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谁会分?”结果大家都无法分,你能帮他们分好吗? 解:按小明提的要求确实无法分。 因为要使得每个人都得到糖,糖块数人人不等,需要糖块数最少的分法是:第一人分到1块,第二人分到2块,…第十人分到10块。但是,这种分法共需要有 1+2+3+4+5+6+7+8+9+10=55(块) 而小明这包糖一共才54块,所以按这种方法无法分。如果改变一下,有一人少得1块糖,比如说,应该得10块糖的小朋友只分到了9块,但是这样一来,他就和另一个先分得9块糖的那个小朋友一样多了,这又不符合小明提出“每人分到的糖块数不能一样多”的要 求。 (注意:“按小明提的要求无法分”就是此题的答案。在数学上“无解”也叫问题的答案。) 【例3】时钟1点钟敲1下,2点钟敲2下,3点钟敲3下,……照这样敲下去,从1点到12点,这12个小时时钟共敲了几下? 解:这是一道美国小学奥林匹克试题,要求在3分钟内就要得出答案。 方法1:凑十法 1+2+3+4+5+6+7+8+9+10+l1+12=78(下) 方法2:如果能记住从1到10前十个自然数之和是55,计算会更快。 (1+2+3+4+5+6+7+8+9+10)+11+12 =55+l1+12 =78(下)

五年级数学培优之速算与巧算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知识要点与学法指导: 1. 利用定律、性质进行速算,提高计算能力。 2. 引导学生发现数据特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单巧算。 3.让学生会运用“凑整”、“分拆”的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4. 加、减法的一些运算性质: (1)a+(b+c)=a+b+c (2)a+(b-c)=a+b-c (3)a-(b+c)=a-b-c (4)a-(b-c)=a-b+c 例1巧算下列各题: (1)219+648+51-138-548-62 (2)100+99-98-97+96+95-94-93+……+8+7-6-5+4+3-2-1 【分析与解】 观察这个算式,可以发现219和51相加凑整,648和548相减凑整,再利用减法性质a-b-c=a-(b+c),使138+62也凑整。

所以: 解:(1)原式=(219+51)+(648-548)-(138+62) =270+100-200 =170 这道题是100以内自然数的加减,共有100个数进行加减,直接计算显然太烦琐,题目中的运算符号,是按两加两减的规律排列的,可按每两个数一组进行分组,正好所得的差都是2。所以:解:(2)原式=(100-98)+(99-97)+(96-94) +(95-93)+……+(8-6)+(7-5) +(4-2)+(3-1) =2×50 =100 如果从第二个数开始每连续的4个数为一组,可以分为:100+(99-98-97+96)+(95-94-93+92)+……+(3-2-1)。你会计算吗? 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巧解方法?(从第一个数开始,每相邻的4个数为一组) 试一试1 (1)198+394-94+2+81 (2)100-99+98-97+96-95+……+4-3+2-1 例2 巧算下列各题。 (1)348-179 (2)2356-(256+159) 【分析与解】 可以先把179分拆,拆成有一个和被减数尾数相同的数,再进行计算。 解:(1)原式=348-148-31 =200-31 =169 【分析与解】

小学数学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知识要点 在各类数学竞赛中,都有一定数量的计算题。计算题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另一类则是综合性较强和灵活性较大的题目,主要考查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一般分值在10分到20分之间。这就要求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巧。 1.速算与巧算主要是运用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除法的性质等。 2.除法运算规律: (1)A÷B=1÷B A (2)a÷b±c÷b=(a±c)÷b 3.拆项法: (1)111 1(1) n n n n =+ ++ (2) 11 () d n n d n n d =- ++ (3) 1111 () () n n d d n n d =- ++ (4) 1111 (1)(2)2(1)(1)(2) n n n n n n n ?? =- ??+++++ ?? (5) 22 (1)111 11 (1)11 n n n n n n n n n n +++ =+=-++ +++ (6)将1 A 分拆成两个分数单位和的方法:先找出A的两个约数a1和a2,然后分子、分母分 别乘以(a1+a2),再拆分,最后进行约分。 1 A =12 12 1() () a a A a a ?+ ?+ =12 1212 ()() a a A a a A a a + ?+?+ = 1212 12 11 ()() A A a a a a a a + ?+?+ 4.等差数列求和: (首项+末项)×项数÷2=和 5.约分法简算:将写成分数形式的算式中的分子部分与分母部分同时除以它们的公有因数或公有因式。 典例巧解 例1 (第五届“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巧算与速算教案

巧算与速算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例1. 6+5 7+9 思路导航:计算6+5时,可以这样想:6比5多1,把6换成5+1,用5+5+1=11,所以6+5=5+5+1;或者把5换页6-1,用6+6-1=11,所以6+5=6+6-1=11. 计算7+9时,可以这样想:9+()=10,9+1=10,从7里拿出1给9,把9凑成10,7剩下6,6+10=16,所以7+9=16. 练习题: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9 5+6 8+7 9+8 4+5 例2. 15-8 14-9 思路导航:计算15-8可以这样想:8+()=15,因为8+7=15,所以15-8=7.也可以这样想:15可以分成10和5,10-8=2,2+5=7,所以15-8=7. 计算14-9,减数是9,个位不够减,用10-9=1,1与被凑数个位上的4想加得5,因此,我

们在yfth14-9jf,可以直接用4+1=5来计算。 练习题: 16-8= 12-3= 11-4= 18-9= 10-4= 15-7= 12-8= 例3.2+7+8 思路导航:计算2+7+8时,我们发现如果把先加的7与后加的8交换加的顺序,先加8,再加7,就变成2+8+7,2+8=10,10+7=17,这样片区起来比较简便。 2+7+8=2+8+7=10+7=17 练习题: 1+8+9= 3+7+2= 4+2+8= 6+5+4= 6+5+5= 9+7+1= 例4.1+3+5+7+9 思路导航: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不但麻烦,而且很容易算错。通过仔细

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可以发现1+9=10,3+7=10,这样可以把能凑成10的数先加起来。因此1+3+5+7+9=(1+9)+(3+7)+5=25 练习题: 2+4+6+8+10= 2+7+3+4+8= 5+4+9+5+6+1= 1+3+5+7+9+10= 例5.15-7-3 思路导航:计算连减的算式时,如果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第一步就是退位减法,容易算错。如果认真分析算式就会发现,两次要减去的数合起来正好是整十数,这样我们可以把要减去的两个数先合起来,然后一次减,这样做起来,又对又快。15-7-3=15-10=5 练习题: 13-4-6= 15-7-3= 12-9-1= 14-8-2= 15-6-4= 11-2-8=

升数学思维速算与巧算

学 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 姓名?_______________ 5升6数学思维 —— 速算与巧算 知识点: 1. 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 2. 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 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 (1) 9+99+999+9999+99999 (2)199999+19999+1999+199+19 (3)(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4) (4)9999×2222+3333×3334 (5)56×32+56×27+56×96-56×57+56 (6)10099989796321+-+-++-+L (7)989796959493929190894321+--++--++---++L (8) 1111111111? 思维点拨:111,1111121,11111112321?=?=?= (9)1234314243212413+++

思维点拨:数字1、2、3、4,在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均各出现一次。 解:原式1111222233334444=+++ (10)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 (11) 339340341342343344345++++++ (12)(445443440439433434)6+++++÷ (15) 200920102010201020092009?-? 思维点拨:201010001?这是四位数的复写如10001,abcd abcdabcd ?=三位数的复写1001,abcabc ?=abc 二位数的复写101,ab abab ?=这个规律在简便运算中经常用到。 解:原式20092010100012010200910001=??-?? (17) (11637)(163756)(1163756)(1637)++?++-+++?+ 分析:遇到这类题千万不要把各个括号内运算出来,否侧将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可将某些括号内的数用字母代替,设163756a ++=,1637b +=,这样就达到简便的目的。 解:设163756a ++= 1637b += a b =-(,a b 分别用原式代入) (18)(31735)(173549)(3173549)(1735)++?++-+++?+ (19) 2772283496535÷+÷= (20)20201919181817172211?-?+?-?++?-?=L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一)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一) 知识概述 小数的简便计算出了可以灵活运用整数四则运算中我们已经学过的许多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小数本身的特点,如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数位顺序、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 很多计算题,如果我们根据运算法则按部就班地计算,将会觉得很繁,也很耗费时间,有的甚至算不出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数的组成、运算规律,把复杂的计算转化为简便的计算将会节约很多时间。学会巧算的一些基本方法,将有助于我们提高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注意力与记忆力。我们通过学习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类繁琐的计算题,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凑整法简算就是要求计算的小数通过移位,拆减等,把这类数化成2×5=10,4×25=100,8×25=200,8×125=1000等相加或者相乘的数。 例1计算:0.125×0.25×0.5×64 解析:我们可以通过凑整把64=8×4×2,从而题目可以变成0.125×8×0.25×4×0.5×2 练习:(1)1.31×12.5×8×2 (2)1.25×32×0.25 (3)1.25×88 2、拆拼法简算就是把某个数进行拆分,然后分别与乘数相乘,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 例2 (1)计算:1.25×1.08 解析:我们可以把1.08化成1+0.08,再分别与1.25相乘,把得到的数相加就是结果。 (2)计算:7.5×9.9 解析:我们可以把9.9化成10-0.1,再分别与7.5相乘,把得到的数相减就是结果。 练习: (1)2.5×10.4 (2) 3.8×0.99

(3)1991+199.1+19.91+1.991 3、转化法简算就是把相同的因数提取出来,再把剩下的乘数相加或相减,以达到简便运算的目的。 例3 计算:5.7×9.9+0.1×5.7 解析:可以把5.7提取出来,把9.9加上0.1,算出结果再与5.7相乘,得出结果。 练习:(1)4.6×99+99×5.4 (2)7.5×101-7.5 4、扩大或缩减法就是将因式中相同数字的乘数通过扩大或者缩小,另一个乘数缩小或者扩大相同倍数,使其中某个乘数相同,达到简便运算的效果。 不用计算,直接写出答案 已知0.27×4.5=1.17 计算:2.6×4.5=() 0.26×45=() 260×45=() 0.026×0.45=() 2.6×0.45=() 例4 计算:1240×3.4+1.24×2300+12.4×430 解析:把1.24化成1240是扩大1000倍,那么2300就要缩小1000倍是 2.3,同样12.4扩大100倍是1240,那么430同样也要缩小100是 4.32,再提取1240,把剩下的乘数相加就得到结果。 练习:4.65×32-2.5×46.5-70×0.465 5.设数法简算就是几个相同数字以相加或相减的不同形式在乘数中

五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知识导航 我们在进行运算时,除了熟练掌握好运算法则外,还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题目中数的特点,合理、有效地进行计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常用的方法、技巧如下: 1.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运算定律与性质: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分配律:c a b a c b a ?±?=±?)( 减法的性质:)(c b a c b a +-=-- 除法的性质:)(c b a c b a ?÷=÷÷ 3.灵活运用通分和约分 4.分数、小数化成统一的形式再计算,一般是分数化成小数。 5.凑整法:运用运算定律,使式子中一些数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再计算。我们通常是利用运算律将一些数凑成整一、整十或整百再计算。凑整技巧主要有:①分组凑整;②加补凑整;③基准凑整。 6.分组分解法: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式子进行分组求解,最后再综合求解。 7.综合方法:计算比较复杂的式子时要多种方法一起用。 精典例题 例1:25.697241283675.01000÷?? ?????+-?)(计算: 思路点拨 注意运算的先后顺序,同时要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模仿练习 125.019 158861915886625.025.01915886194113?+?+?+计算:

例2:计算:??? ??+++÷??? ??+++649537425313654543432321 思路点拨 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利用乘法分配律。 模仿练习 )()计算:(111 93313991111593353995 1++÷++ 例3:9.0195 105375.119484?+?计算: 思路点拨 84和105有公因数21,可以把84和105分解,然后计算。 模仿练习 52 69.434.316.3?+?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题(巧算与速算)

数学计算题 一、简便计算题 12.3×4×0.25 85×10.1 103×0.25 35÷125 34.5×0.03+34.5×0.9712.96-(9.6-1.52) 1.2÷0.25+1.3×4(4.8+6.4)÷8 40.5÷0.81×1.05(203.4+72.2)÷(1.3×0.2)8×4.3×12.597.5÷0.39-136.7 2.5×102 4.2÷28 (9.6+3.2)÷0.8 0.125×1686.4÷0.24×0.25 11.16÷(10-0.7)(300-94.8)÷0.5 12.6÷[3.5-(9.8-8.7)] 3.2×5.6-11.4 5.74×99+5.74 4.75+3.25×2.4+7.6 3.8×1.4+18.2÷0.7 4.8×0.250.648÷[(0.4+0.5)×0.6]8.9×1.1×4.7 2.7×5.4× 3.9

3.6×9.85-5.46 8.05×3.4+7.6 4.7×10.2 7.63×99+7.63 6.73+2.56+1.44+3.27 2.37×2.5×4 1.5×1026.58×4.5×0.9 2.8×0.5+1.58 8×5.2+3.8×3.8+3.8(6.7+6.7+6.7+6.7)×2.5 9.8×25×4 2400÷16÷0.5 2.8× 3.2+3.2×7.2 3.76×0.25-0.49 0.25×4.78×4 0.65×20132×0.25×0.125 7.4-0.15×2.8 0.008+0.92×5-1.28 7.8÷(1.3×4) 7.2×0.9+0.01×7.2 1.2× 2.5+0.8×2.5 2.5×7.1×4

小学五年级数学计算题巧算与速算

数学计算题

一、简便计算题 12.3×4×0.25 12.96-(9.6-1.52)

85×10.1 1.2÷0.25+1.3×4 103×0.25 (4.8+6.4)÷8 35÷125 40.5÷0.81×1.05 34.5×0.03+34.5×0.97 (203.4+72.2)÷(1.3×0.2)8×4.3×12.5 97.5÷0.39-136.7 2.5×102 86.4÷0.24×0.25 4.2÷28 11.16÷(10-0.7) (9.6+3.2)÷0.8 (300-94.8)÷0.5 0.125×16 12.6÷[3.5-(9.8-8.7)] 3.2×5.6-11.4 0.648÷[(0.4+0.5)×0.6] 5.74×99+5.74 8.9×1.1× 4.7 4.75+3.25×2.4+7.6 2.7× 5.4×3.9 3.8×1.4+18.2÷0.7 3.6×9.85-5.46 4.8×0.25 8.05×3.4+7.6 4.7×10.2 6.58×4.5×0.9 7.63×99+7.63 2.8×0.5+1.58 6.73+2.56+1.44+3.27 8×5.2+3.8×3.8+3.8 2.37×2.5×4 (6.7+6.7+6.7+6.7) ×2.5 1.5×102 9.8×25×4 2400÷16÷0.5 32×0.25×0.125 2.8× 3.2+3.2×7.2 7.4-0.15×2.8 3.76×0.25-0.49 0.008+0.92×5-1.28

0.25×4.78×4 7.8÷(1.3×4) 0.65×201 7.2×0.9+0.01×7.2 1.2× 2.5+0.8×2.5 8.6×10.1 2.5×7.1×4 5.6×(12.5-8.5 ÷0.85) 16.12×99+16.12 [(8.1-5.6) ×0.9-1] ×0.4 5.2×0.9+0.9 8.25×4.08+0.75×4.08+4.08 4.3×50×0.2 4.32+5.43+ 6.68 64-2.64×0.5 15.17-6.8-3.2 26×15.7+15.7×24 12.75-(2.75+6.8) (2.275 +0.625)×0.28 1.27+3.9+0.73+16.1 3.94+3 4.3×0.2 12.8-4.9- 5.1 1.2×(9.6÷ 2.4)÷4.8 6.75-(0.9+ 3.75) 8.9×1.1×4.7 1.34+1.8+3.66+0.2 2.7×5.4× 3.9 0.96-0.28+0.04-0.72 3.6×9.85-5.46 12.78-( 4.97+2.78) 8.05×3.4+7.6 31.7-0.5×0.7-1.65 6.58×4.5×0.9 35.72- 4.9-(5.72+5.1) 2.8×0.5+1.58 111- 3.67×2.8-3.67×7.2 32+4.9-0.9 12.5×6.3+27×1.25+0.125÷0.01 4.8-4.8×0.5 3.1+25.78+6.9 (1.25-0.125)×8 15.25+4.72+4.75+5.28 4.8×100.1 34.82-(4.82+1 5.2)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转】 2011-04-17 21:04:55| 分类:教海拾贝|举报|字号订阅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

小学一年级数学速算与巧算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加法口算题 8+0= 0+8= 0+3= 5+3= 2+7= 4+3= 2+7= 4+4= 6+1= 2+6= 3+4= 5+5= 4+4= 0+6= 6+4= 2+1= 3+2= 0+9= 4+4= 2+3= 3+4= 4+1= 1+5= 6+4= 0+3= 3+7= 9+1= 0+0= 0+3= 5+4= 8+1= 2+8= 8+2= 7+2= 3+7= 4+3= 4+4= 5+3= 1+2= 2+4= 5+5= 4+2= 8+1= 8+2= 2+7= 3+6= 6+1= 0+6= 0+5= 4+4= 2+8= 6+4= 4+4= 7+2= 9+1= 0+4= 3+4= 3+1= 6+3= 3+4= 7+0= 8+2= 5+3= 5+1= 3+5= 5+3= 0+7= 4+4= 1+3= 1+9= 3+4= 3+5= 8+2= 2+1= 2+7= 2+2= 5+4= 3+0= 6+4= 0+9= 9+0= 3+7= 5+4= 0+9= 8+1= 0+1= 0+2= 3+1= 0+7= 0+4= 0+4= 1+2= 5+4= 6+3= 4+2= 2+0= 4+2= 3+2= 8+1= 4+2= 一年级数学10以内的减法口算题 7-4= 6-5= 9-6= 3-1= 3-0= 5-2= 8-3= 6-4= 7-2= 2-1= 4-3= 1-1= 5-4= 6-3= 4-3= 8-7= 9-8= 6-5= 5-5= 9-8= 5-2= 7-0= 7-1= 2-0= 9-7= 9-4= 9-5= 7-6= 9-7= 1-1= 9-4= 4-2= 4-0= 8-3= 3-3= 4-3= 4-0= 2-1= 8-7= 8-5= 1-1= 5-0= 7-4= 5-1= 4-1= 2-0= 7-2= 6-2= 6-2= 5-0= 4-1= 5-2= 5-5= 3-0= 7-5= 6-0= 4-2= 9-7= 2-2= 3-0=

速算与巧算(五年级)

速算与巧算(五年级) 例1:(2.34+272+7.66+775)×(38 7-2.875.) 例2:7.816×1.45+3.14×2.184+1.69×7.816 例3:?3.0+?6.0+?3.0×?6.0+?3.0÷? 6.0 例4: 18÷231+31×32+31÷3 2 例5: 3.6×31 52+43.9×652+1221×1.6 例6:(4.6×7.5×8.1)÷(2.4×2.5×2.7) 例7:12111?+13121?+14131?+……+20 191? 例8:1+3 61+5121+7201+9301+11421+13561+15721+17901 练习 A 级 1. (7.88+6.77+5.66)×(9.31+10.98+10)-(7.88+6.77+5.66+10)×(9.31+10.98) 2. (8.4×2.5+9.7)÷(1.05÷1.5+30) 3. 2.19+6.48+0.51-1.38-5.48-0.62 4. (1×2×3×4×……×9×10×11)÷(27×25×24×22) 5. 38.3×7.6+11×9.25+427×0.24 6. 3.6×31.4+43.9×6.4 7. (1998÷17×119÷54)÷(29×0.5+5.7×2) 8. 325.24+425.24+625.24+925.24+525.24 9. 1991+199.1+19.91+1.991 10. 99+99×99+99×99×99 11. 1÷0.0625+1÷0.125+1÷0.25+1÷0.5 12. [(32÷5+2.4) ×16+9.2]÷9.6 13. 3.5×[6.8-(1.6+3.6÷0.9)]÷84 14. 3.6×42.3×3.75-12.5×0.423×28 15. 2 1.0+29 412 -5.4÷0.25-0.25×15 3 16. 1972×37+197.2×1.9+986×125.62 17. (1+0.12+0.23) ×(0.12+0.23+0.34)-(1+0.12+0.23+0.34) ×(0.12+0.23)

(完整版)常用的巧算和速算方法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方法例解【转】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凑整”先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2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 计算:(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 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的前面.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讲课讲稿

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五年级奥数教案 第一讲小数的速算与巧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运算定律的简单运用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运算定律。并利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巧算与速算。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 (a+b)×c=a×c+b×c 乘法的分配律,不公适用两个加数的和,也适用于两个数的差,而且适用于多个数的和。也可以逆向使用。 如果把乘号改成除号,不能逆向使用。 二、一些特殊的计算 5×2=10 25×4=100 125×8=1000 0.5×2=1 0.25×4=1 0.125×8=1 三、运用定律

例1 1.25×(1.7×8)因为1.25与8的乘积为10. =1.25×8×1.7 先去括号,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0×1.7 求出1.25与8的积.再乘1.7. =17 例2 0.25×32×12.5 看到25想到4,看到125想到8, =0.25×4×8×12.5 把32看成为4与8的乘积. =0.25×4×(8×12.5) 分别求出0.25与4的积,12.5与8的积. =1×100 100 例3 12.5×(10+0.8) 因为12.5与0.8的乘积为整十数, =12.5×10+12.5×0.8 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125+10 =135 例4 (20-0.4)×2.5 直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20×2.5-0.4×2.5 =50-1 =49 四、巩固练习: 计算: 2.5×(19×0.4) 2.5×8×4×1.25 1.25×(0.8÷7.6) 0.5× 2.5×1.25×64 2.5×(20+0.4) (80-0.8)×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