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合集下载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显微手术,主要是通过重新建造已经损伤或断裂的前交叉韧带,以恢复膝部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这种手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肌肉损伤或其他膝关节损伤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的方式,重点讨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及进展,以帮助康复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术后康复护理前期手术后的第一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水肿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照顾,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1. 疼痛控制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患者的不适和抵触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疼痛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疼痛可以采用局部冰敷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

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2. 水肿控制手术后的膝关节很容易出现水肿,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常见的措施包括局部冰敷、高枕头睡眠、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等。

3. 动作指导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尽量保持足够的休息,但是也需要适当进行一些动作。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术后康复动作。

手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是康复的关键时期。

此时需要加强疼痛和水肿的控制,逐步开始进行康复运动。

1.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

适当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弹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康复运动包括:膝关节屈伸、肌肉收缩、轻度跟腱和髌骨平稳运动等。

2. 操作指导在康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持续的操作指导,对运动姿势和顺序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保证患者的动作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大影响,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出更好的康复效果。

3. 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疼痛在康复过程中控制不好,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导致康复失败。

因此,当患者的疼痛加重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加强疼痛防治措施。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角度篇)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角度篇)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康复(四)(角度篇)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功能练习计划-早期所谓术后早期,也就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2—4周。

这个阶段对于术后功能的恢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这个阶段,需要强化关节的被动屈曲角度达到120°左右,要开始提高主动的活动度。

同时要强化肌力达到可以单腿支撑体重完成一些动作,才能为以后的各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打下基础。

同时在这个阶段中要强化下肢的本体感觉和膝关节的控制能力,达到可以托拐行走的目的,逐步改善步态争取在平地慢速度行走的时候可以正常步态行走。

所以这个时期是各项功能的基础阶段,后来的功能恢复如何,进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练习是否得当。

一、被动屈曲练习:在术后1周达到90°被动屈曲的基础上,要求被动屈曲角度100°左右。

主要采用坐椅子“顶墙”:就是把椅子正对着墙壁放好。

人坐在椅子上,患腿的脚尖顶住墙壁或其它固定物来防止滑动。

身体坐稳坐正之后,缓慢向前移动身体,随着身体的前移,屈膝角度也就同时增大了。

可以通过膝关节距离墙壁的远近来间接测量膝关节的屈曲角度。

椅子的高度不变的前提之下,膝关节和墙之间的距离越小,屈曲的角度就是越大。

这个方法适用于90-100°范围内的屈曲练习,而且非常安全,只要不是自己突然发力猛劲往前顶,角度不会变化过大,基本没有什么危险。

(具体内容详见《膝关节弯曲角度的康复功能练习》,里面有详细的说明。

)这里要提醒的是,膝关节屈曲角度练习中的误区。

有些患者害怕关节粘连或者是着急恢复功能,会觉得趁比较好练习的时候赶紧练习,快点儿弯曲到正常角度,觉得这样是加快了康复的进程。

实际上这样做的危害非常大:首先,术后早期组织的炎症通常比较明显,过快强度过大的练习会加重组织的细小损伤,加重炎症反应。

这自然是不利于康复的。

之二,可能也是最可怕的,就是太快的练习屈曲角度,有可能让正在生长过程中的韧带,受到过多过大的牵拉,这就造成了韧带的松弛!这可是无法弥补的问题,下决心做韧带重建手术就是想要关节稳定,又把它拉松了,手术的效果可就大大打了折扣!所以一定要在手术医生的建议之下,听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建议,按照康复计划的进程来进行各项练习,尤其是被动屈曲角度的练习,才能够取得安全良好的效果。

膝关节韧带断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韧带断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膝关节韧带断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膝关节韧带是连接股骨与胫骨的重要结构,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稳定和支持膝关节。

由于运动、跌倒、扭伤等原因,膝关节韧带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损伤。

对于膝关节韧带断裂患者,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然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关节的功能和稳定性,预防再次受伤。

一、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手术后的康复阶段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康复阶段大约持续4-6周,包括控制疼痛、减轻肿胀、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中期康复阶段大约持续6-12周,包括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恢复正常的步态。

晚期康复阶段则是从12周到6个月,包括逐渐恢复高负荷运动和重建肌肉力量。

二、早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一周,患者需要保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活动。

在这个阶段,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患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来行走,避免独立行走,以免进一步损伤关节。

同时,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运动,如膝关节屈伸运动和踝关节运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避免肌肉萎缩。

三、中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2-6周,患者需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包括逐渐减少拐杖或助行器的使用,进行简单的膝关节弯曲和伸展运动,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踢腿和踏步运动。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平衡训练,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预防再次受伤。

四、晚期康复阶段在手术后的第12周到6个月,患者需要逐渐恢复高负荷运动和重建肌肉力量。

此时,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跳跃、慢跑和快走等有氧运动,以及一些重量训练,如蹲起和硬拉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高难度的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和单腿跳跃等,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

五、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康复训练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听从医生的建议,遵循康复计划,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范围。

2. 避免过度活动,以免进一步损伤关节。

3. 注意保持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扭伤和摔倒。

4. 适当控制疼痛和肿胀,避免过度依赖止痛药和消炎药。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交叉韧带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组织,负责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当交叉韧带受到损伤或断裂时,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并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

下面将针对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进行解释。

1. 术后康复的第一阶段:恢复关节稳定性在术后的早期阶段,重点是恢复韧带修复区域的稳定性。

康复训练师通常会将患者的关节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并使用支持性装置(如石膏或支架)来保护修复后的韧带。

此时,患者需要避免过度运动或负重,以免对韧带修复产生不良影响。

2. 术后康复的第二阶段: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一旦韧带修复区域开始愈合并且关节稳定性得到保证,康复训练将重点转向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这一阶段的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关节活动的运动疗法,如主动和被动关节运动、关节牵引、关节松解等。

此外,通过进行肌肉强化训练,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

3. 术后康复的第三阶段: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得到恢复后,康复训练将进一步强调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

这包括进行一系列的平衡和协调训练,如单腿平衡、球体训练和倒立训练等。

此外,通过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跳跃、蹲起和跑步等,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的运动模式和动作控制。

4. 术后康复的第四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最后一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旨在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恢复他们的运动能力。

这包括进行功能性培训,如上下楼梯、跳跃和跑步等。

此外,康复训练师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患者特定的运动需求和目标。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康复训练师之间的紧密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需要遵守康复计划并定期参加康复训练课程。

此外,康复训练师还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以帮助患者了解康复进展和如何预防再次受伤。

总结起来,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包括恢复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以及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

术后康复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的进展。

1. 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一天,患者需住院休息。

护士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手术部位的红肿、渗血等情况。

如有必要,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术后第二天,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适量站立。

护士应当在旁边协助患者前往洗手间或进行其他康复活动。

此时,患者可能感到疼痛和不适,护士应当及时安抚和帮助患者。

3. 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术后第三天至第七天,患者需进行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加强肌肉的锻炼,促进膝关节的康复。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康复训练,确保训练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术后第七天至第四周,患者应当逐渐恢复正常日常生活和工作。

在此期间,护士应当注重营养和睡眠的管理,保证患者能够充足地休息和摄取足够量的营养。

5. 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术后第四周至第十二周是患者恢复期的关键时期。

患者需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才能逐渐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护士应当监督患者的训练和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6. 术后三个月以后术后三个月以后,患者的康复进展已经明显,但仍需继续锻炼和康复训练,以巩固康复效果。

护士应当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进展,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护士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使患者能够顺利地恢复到手术前的状态。

在此过程中,护士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康复工作。

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

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目的:探讨叉韧带断裂取自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在本院行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术患者53例,总结术后康复护理要点。

结果:53例患者手术顺利,住院时间5-12d,平均7.2d,术后随访1年。

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thehospitalforspecialsurgerykneescorehiss),58-98分,平均(90.52±4.52分)结论:关节镜下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非常重要,分阶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康复指导,有利于患者膝关节活动、防止关节粘连、避免肌肉萎缩、重新建立本体感觉、恢复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生活。

标签:叉韧带关节镜康复护理随着机动车增多和人民体育健身运动的普及,膝关节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关节镜技术的发展使关节镜下微创叉韧带重建成为“金标准”.现在较标准的术式是取自体肌腱关节镜下单束或双束重建,固定方式有挤压螺钉、悬吊钢板等。

而术后康复是确保手术效果实现术后良好功能的保证术后功能锻炼的意义在于恢复与重建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以利于进行肢体平衡的调节重建平衡感本研究主要从护理干预的角度探讨康复训练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9-2013我院共行取自体肌腱关节镜下重建叉韧带53例,男32人,女21人,年龄16-62岁,平均年龄42.3岁。

其中后叉韧带断裂8例,前后叉韧带同时断裂2例,合并内侧的叉韧带损伤16例。

车祸22例,运动伤15例,意外跌伤16例。

1.2方法:1.2.1手术方法:患者先行关节镜下检查,确定韧带断裂后,取同侧或对侧(合并同侧副韧带损伤者)股薄肌及半腱肌腱,用肌腱编织线编织缝合成7-8mm*100mm腱条备用。

关节镜下用叉韧带止点定位器定制上下止点骨道,将预制腱条引入骨道,上下各用一枚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

关节镜下检查重建韧带张力良好,彻底冲洗后缝合切口,无菌敷料包扎,卡盘式下肢是外固定。

后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后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后叉韧带重建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后叉韧带重建手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可以根据手术后恢复阶段逐渐推进,以下是大致的康复训练方法:
1. 第一周:手术后的第一周需要注意休息,保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控制疼痛和肿胀。

每天进行一些肌肉收缩、放松和保持肌肉萎缩的活动。

2. 第二周:逐渐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进行轻度的步态训练、肌力练习和平衡训练。

低强度的自我锻炼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防止肌肉萎缩。

3. 第三周:在逐渐恢复适应性的基础上,增加训练难度。

包括增加步态训练时间、增加重量的肌肉练习和增加平衡难度的训练。

同时,还需进行拉伸和深层按摩,促进肌肉恢复。

4. 第四周:逐渐恢复活动能力,包括进行抬膝、屈膝、踢腿和平衡训练等活动。

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如慢跑、跳绳和深蹲等。

5. 第五周:逐渐重启日常生活和室外活动。

如逐渐增加步行、爬楼梯和骑自行车的活动。

总体来说,康复训练的方法应该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同时,术后定期复诊也十分重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能够更好地促进手术后的恢
复。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复或 重建 。 近年 来 , 节镜 下 用双 束重 建 后交 叉韧 带 , 关 半 腱 肌 重建前 束 , 股薄 肌 重建 后 束 , 有较 好 的 动态 稳
定性 , 膝关节 在不 同 位 置均 可保 持 稳 定 , 床疗 使 临 效满 意 , 而术后 及 时 、 效 的 功能 锻 炼 可促 进 膝关 有 节功 能 的恢 复 。因 此 , 理 工 作 除 了做 好 心 理 护 护理 外 , 应 重视术 后康 复锻 炼指 导 。 还 后交 叉韧 带重 建术 后 康 复 的 目的是 让 患 者通 过功 能锻 炼 恢 复 到 损 伤 前 的 运 动 水 平 , 即恢 复 正
[ 章剑东.1 1] 6 0例 角 膜 异 物 治 疗 的 体 会 . 江 临 床 医 学 , 浙
2 001 2. 91 .1 . 1.
长度 , 之达 到舒 适把 握 。 使 总 上 所 述 : 角 膜 异 物 高 危 人 群 进 行 知 识 宣 对 教, 充分 认识 角膜 异 物 危 害 性 , 强 个 人 防护 , 加 以 上所 述 病例绝 大 多数 均 可 于工 作 中戴 防护 眼镜 等 避免 。一旦发 生 应及 时 就 诊 。 医务人 员要 加 强 责 任心 , 先发 现异 物要 通 过 检 查辨 别 深 浅 , 择 对 首 选
[ 章 编 号 ] 0 1 8 4 2 1 )3 0 0 一 O 文 10 - 1 X(0 2 0 — 0 8 2
[ ] 凤 英 , 贵仁. 4康 李 眼科 急 症 . 民 卫 生 出版 社 ,0 2 3 6 人 20 ,1

3l 7.
[] 5 吴欣 怡 . 结 膜 疾 病 学 . 角 山东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0 2 20 ,
进行 下肢 肌 肉收缩 锻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加强关节镜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对 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膝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 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护理, 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

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经 6 个月以上的随访,膝关节功能优良,患者 均能自行下地行走。

结论:后交叉韧带术后系统的康复训练 和临床护理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膝关节镜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
后交叉韧带损伤是运动系统常见损伤之一,是常见的膝
部损伤,多由屈膝位时胫骨近端受到直接向后的剪力作用所 致,断裂后的后交叉韧带会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运动 功能。

传统的关节切开缝合术随着关节镜的逐渐普及已被废 弃,而利用关节镜对后交叉韧带进行重建作为骨科的一种微 创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术中定位准确,术后感染、粘连机 会少、康复快、疼痛轻,可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等优点, 是目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临床日益被推广, 比传统的关节切开手术相比预后更为理想。

我院自 2004 年 至今采用膝关节镜重建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 22 例,疗效确 切,现将临床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
2 例病人均因外伤导致后交叉韧带断裂,其中男
27例,女5例;年龄23岁〜51岁,平均37岁;左膝11例,
右膝21例;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为2月〜3月,病人均有膝
关节疼痛、行走不稳、活动受限,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

所有病人均进行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

2 术后康复护理
2.1疼痛护理术后患肢可给予冷疗仪理疗,予消肿止痛、减少出血。

2 d 内若疼痛显著可应用止痛药物,疼痛较轻时可转移其注意力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护理操作应做到规范、准确、轻柔。

2.2患肢体位术后患肢抬高,佩戴支具外固定,保持屈曲15°〜
30°
有利于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及韧带血供的建立。

2.3患肢观察术后48 h 内应密切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和足背动脉搏
动。

每半小时观察患侧下肢肌力、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避免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可能。

2.4功能锻炼
1 )、术后6h 开始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
如疼痛不明显,可尝试收缩股四头肌,指导患者股四头肌等
长收缩运动;踝泵运动。

开始3〜5次/d , 10〜15 min/次,
逐渐增加至每4〜6次/d , 20〜30 min/次。

2)、术后第二天
踝泵改为抗重力练习,开始尝试直腿抬高: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M 处,保持至力竭。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
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重建的
韧带尚较为脆弱。

故以小负荷的耐力练习为主。

3)术后1 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开始屈曲练习(0°—90°微痛范围内。

应由康复医师完成,或经医生
许可后在康复程序指导下自行练习,因早期练习尚有一定危曲练习后即刻冰敷20 分左右。

如平时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2—3次/日。

4)术后2周-4周加强
险性,故不得擅自盲目练习,否则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屈活动度及肌力练习,以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促进关节内组织的修复、防止关节黏连。

开始坐位或卧位抱膝练习屈曲,被动屈曲至90—100。

,直抬腿可达6分钟,必要时CPM装置辅助功能锻炼,如关节无明显不稳,室内行走可脱拐。

3 讨论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
4 周内较易发生关节内水
肿粘连,如果患者术后4 周内不进行康复锻炼,患侧膝关节功能就很难完全恢复,因此,要加强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大幅减少粘连及纤维组织增生,但是,要注意把握尺度,过度的早期康复锻炼,可导致关节韧带松弛、不稳定,严重
者可断裂,因此,必须有严格的训练计划,早期应等长训练 为主,以增加肌力,减少肿胀,加速关节滑液循环为主。

使 用 CPM 机能温和持久地牵伸关节韧带、 肌腱及其它软组织, 保持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接下来可在可调节支具保护下进行 负重站立和行走,逐渐恢复正常。

总之,加强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可提高关节镜下后交叉
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会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 31
[2] 黄丽容,梁丽萍, 韩青.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
[3] 潘琳琳,杜改团, 马艳. 关节镜下交叉韧带修复及重
4) 25
韧带重建术后效果,使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能够自由活
[1] 葛栋云 . 膝关节镜围手术期功能锻炼
96 例护理体
2):152,154. 术后的康复护理 [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23):75-76.
建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