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历年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湖南省历年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湖南省历年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1949~2012年湖南省水稻生产面积、产量、单产变化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160个主导品种水稻30个

2012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第一部分160个主导品种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丰源优29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五)南粳44:适宜在江苏省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六)秀水134:适宜在浙江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七)株两优819: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八)中嘉早17: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九)中早39:适宜在浙江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十)天优华占:适宜在江西、湖南(武陵山区除外)、湖北(武陵山区除外)、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白叶枯病轻发区和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中等肥力田块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浙江南部的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晚稻种植。 (十一)珞优8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二)内5优8015: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三)湘晚籼17: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湖南省主要水稻品种介绍

湖南省主要水稻品种介绍 常规早稻品种 湘早143湘早籼31号湘早籼32号 中鉴100湘早籼42号杂交早稻品种 金优974 株两优02 金优402株两优819陆两优996株两优505 陆两优28陆两优611杂交一季稻品种两优培九 两优293准两优527 湘华优7号 Ⅱ优93 Ⅱ优58 陆两优106 Ⅱ优416 Y两优1号丰源优326 常规晚稻品种 湘晚籼13号天龙香103湘晚籼11号湘晚籼12号 湘晚籼9号 杂交晚稻品种 金优207 金优284 新香优315 中优218 H28优9113三香优786岳优9113 岳优360 K优451 丰源优272 T优207 丰源优299 九优207 培两优981 中优117 T优259 T优180

常规早稻品种 湘早143 该品种属中熟优质早籼稻,2004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三等优质稻品种。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株高75-85厘米,叶片挺直而厚,剑叶较短,株型前期较散,后期紧凑,落色好,不落粒。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3-25万穗,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结实率83.5-78.7%,千粒重26.6-27.1克。2002、2003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31.86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3号减产0.1%,日产量4.02-3.97公斤。抗性:叶瘟3级,穗瘟1级,感稻瘟病;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米质:糙米率79.2%,精米率69.4%,整精米率57.6%,长宽比为3.6,垩白粒率19.5%,垩白大小35.7%。 该品种适宜在我省作双季早稻种植。湘中3月底播种,湘南可适当提早,湘北须适当推迟。每亩秧田播种量35-40公斤,每亩大田用种量5-6公斤,秧龄30天以内,4.5-5.0叶时移栽。插植规格为4-5×6寸,每蔸4-5苗,每苗基本苗8-10万。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 湘早籼31号 该品种属中熟优质早籼稻,200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被评为省三等优质稻品种。在我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7天,比湘早籼19号短3天。株高80~85厘米,株型较紧凑,叶片较厚较挺,较耐肥抗倒,落色好。苗期抗寒性较差,分蘖力强。穗型中等,每穗总粒数75~85粒,结实率85%左右,谷长粒型,千粒重24克。1998、1999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15公斤,比湘早籼19号减产5.4%。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该品种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3月下旬播种,每亩秧田播种33~37公斤,大田亩用种量5~6公斤。秧龄不超过30天。5~5.5叶移栽,每蔸插7~8苗,15万左右基本苗。宜采用氮、磷、钾全肥配合施用,施足基肥,多施有机肥,早施分蘖肥,酌施壮苞和壮籽肥。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以湿润灌溉为主,不宜脱水过早,不宜晒田过重,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 湘早籼32号 该品种属中熟早籼稻,2001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生育期106天,比湘早籼13号短1天。株高78厘米左右,分蘖力中等,一般每亩有效穗25万。抽穗整齐,灌浆成熟快。每穗总粒数94粒,结实率87.4%。谷圆粒型,千粒重26克。1999年、2000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51.4公斤,比对照湘早籼13号增产6.2%,易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稻米外观品质一般,蛋白质含量较高。 该品种适宜在我省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3月下旬播种,大田每亩用种量5.0-5.5公斤,及时炼苗,切忌盖膜过久造成秧苗老化。4月下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内。每亩插足12万基本苗。在施肥管理上采用"促前攻中稳后"的原则,施足底肥,早施分蘖肥,适施壮苞肥。一般每亩施栏粪20担、磷肥40公斤和碳铵15公斤作基肥;尿素10公斤、钾肥7.5公斤作追肥,并根据苗情酌施壮苞肥和壮粒肥。前期以浅水促分蘖为主,中后期采用间歇灌溉,均忌脱水过早。注意加强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 中鉴100 该品种属中熟优质早籼稻,1999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被评为省三等优质稻品种。全生育期106天,比湘早籼13号长1-2天,株高80-85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挺,耐肥抗倒能力不强。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每穗粒数80粒,结实率80%。谷长粒型,千粒重2

2016年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方案

2016年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方案

2016年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为筛选和鉴定我省近年选育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其他重要特性,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依据,以加快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步伐,特安排本试验。 二、参试品种和承担试验单位 (一)区试及生产试验 开展早稻、中稻、一季晚稻、晚稻和优质稻等5个类型的区试和生产试验,参试品种126个(不含对照品种),详见附表1、3、5、7、9 。 区试承担单位15个,分别是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郴州市农科所、永州市农科所、衡阳市农科所、益阳市农科所、岳阳市农科所、常德市农科所、湘潭市农科所、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怀化市农科所、邵阳市农科所、桂东县农科所、龙山县种子管理站、桑植县种子管理站、会同县农业局。 生产试验承担单位:早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衡阳市种子管理站、湘潭市种子管理站、益阳市种子管理站、永州市种子管理站;中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怀化市种子管理站、娄底市种子管理站、邵阳市种子管理站、龙山县种子管理站、会同县农业局;一季晚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衡阳市种子管理站、益阳市种子管理站、株洲市种子管理站、郴州市种子管理站;晚稻、优质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衡阳市种子管理站、永州市种子管理站、益阳市种子管理站、郴州市种子管理站、湘潭市种子管理站。 (二)筛选试验 开展早稻、中稻、一季晚稻、晚稻等4个类型的新品种筛选试验,参试品种635个(不含对照品种),详见附表2、4、6、8 。试验承担单位 8个,分别是省水稻所、贺家山原种场、攸县水稻原种场、永州市农科所、怀化市农科所、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桂东县农科所、邵阳市农科所。

某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范文(doc 37页)

某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水稻)审定范文(doc 37页)

长早籼10号XS040-2002, 湘早籼18辐射后代 由宁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而成,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87厘米,植株叶型分散适中,剑叶直立,茎秆较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每穗总粒数100粒左右,谷长粒形,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08天左右。经鉴定,稻瘟病抗性7级,白叶枯病抗性5级。苗期抗寒,后期抗倒。糙米率80%,精米率51.2%,米长7.3毫米,长宽比为3∶2,透明度1,碱消值3级,胶稠度72,直链淀粉含量13.8%,蛋白质含量11.9%。被评为三等优质稻。2年省区试平均667平方米产量438公斤。 栽培要点:软盘旱育抛秧,3月20日左右播种,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3.5公斤。地膜育秧,3月底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45公斤,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种量6公斤。移栽每667平方米不超过2.5万蔸,每蔸插基本苗5株~6株;抛秧2万蔸左右,每667平方米基本苗11万株。每667平方米施猪牛栏肥1000公斤和含养分40%的水稻专用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不另追施化肥。分蘖期浅水勤灌。每667平方米苗数达25万苗左右时晒田,轻晒长露,足水壮苞抽穗,后期干干湿湿壮籽。及时防治病虫。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大田生长期防治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及穗期病害。 湘峰早1号XS041-2002,(原名97-2-2) 中8644/娄早籼4号 由双峰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早稻种植。 该品种株高约90厘米,苗期、中期叶片呈半卷曲状态,后期叶片直立,主茎叶片11叶~12叶,穗平总粒92粒左右,结实率89%,千粒重25克,全生育期107天。谷粒呈中长粒型,叶鞘、稃尖无色,部分有短芒。经鉴定,抗白叶枯病(3级),

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规范

湘农业办种〔2012〕273号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 关于印发《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规范》的通知 各市州农业局,各品种选育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水稻品种审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组织制订了?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2年12月31日 —1—

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湖南省水稻品种审定的术语与定义、内容与依据、审定条件和评价方法、审定原则和标准等。 本规范适用于湖南省水稻品种的审定。特殊稻品种(旱稻、糯稻、特种稻和特殊生育期的水稻)的审定参照本规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2001年2月26日农业部第44号令 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 DB43/T319―2006 水稻抗稻瘟病鉴定及评价方法 DB43/T505―2009 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范?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定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6-2007 SN/T1202-2003 食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NY/T1433-2007 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特征特性character 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基本特征特性、生育期、—2—

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等。 3.2 丰产性yielding ability 品种的产量表现,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的百分率及差异显著性表示。中稻和一季晚稻的对照品种产量低于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时,以该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产量对照。 3.3 适应性adaptability 品种对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试验点的比例表示。 3.4 稳产性yield stability 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年度间相对于对照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 3.5 抗逆性stress tolerance 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能力。 3.6 米质rice quality 品种的稻米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等。 3.7 优质水稻quality rice 达到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所涉品种品质指标3级(含)以上的水稻品种为优质类型。 4 品种审定的原则 品种审定坚持公正、公开、科学、效率、安全、择优的原则。 5 申请品种审定的条件 5.1 经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的非转基因品种; 5.2 与现有品种(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审定通过的品 —3—

2017年江西水稻主推品种简介

附件2 2017年江西省水稻主推品种简介 一、早稻 品种名称:中嘉早17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08 选育单位: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选181/嘉育253 特征特性:籼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09.0天。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叶片宽挺,熟期转色好,穗长18.0厘米,结实率82.5%,千粒重26.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7级。 产量表现:2007、2008年国家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17.64千克,比对照浙733增产9.12%。 技术要点:1.育秧:大田每亩用种量3-3.5千克;地膜湿润育秧每亩大田用种量4.5-5千克。注意种子消毒处理,培育壮秧。2.移栽:适时移栽,每亩插足基本苗10万苗以上;每亩抛栽2.5万株、基本苗10万苗以上。3.肥水管理:需肥量中等,宜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合理管水,成熟收获前4-6天断水。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区域:全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推荐理由:农业部主推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在我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品种。同时稻谷利于保管,是主要储备粮品种之

一,2016年稻谷市场参考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30元左右。 风险提示:1、该品种为常规品种,应加大用种量。2、苗期易发恶苗病等病害,播种前应用药剂浸种,防苗期病害。3、种植年份较久,应重点防治稻瘟病。4、粮价随市场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品种名称:江早361 审定编号:赣审稻2014026 选育单位: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嘉早311/Z6340 特征特性:籼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10.2天。株型适中,剑叶宽挺,叶色浓绿,茎杆粗壮,分蘖力中,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着粒密,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株高82.7厘米,穗长17.3厘米,结实率88.0%,千粒重26.0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8,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 产量表现:2013、2014年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521.49公斤,比对照中早35增产4.38%。 技术要点:软盘抛秧于3月20-25日播种,湿润育秧于3月底至4月初播种,大田用种量每亩4.5-5.0公斤。软盘抛秧3.1-4.1叶抛栽,移栽秧龄23-27天。栽插规格为5寸×6寸。每穴插6粒谷或每平方米抛栽33-35穴。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为1.0:0.5:1.0。无水抛秧,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后期不要断水过早。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

水稻主推品种

附件: 2011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第一部分150个主导品种 水稻(30个) 一、长江流域 (一)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二)新两优6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三)丰两优香一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四)中嘉早17: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湖北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五)中早39:适合浙江省作双季早稻种植。 (六)株两优819 :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江西全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七)湘晚籼17号:适宜于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八)珞优8号: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九)淦鑫203:适宜在江西平原地区、湖南以及福建北部、浙江中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十)丰源优299 :适宜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十一)天优华占: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二)Q优6号:适宜在云南、贵州、重庆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三)川江优527:适宜在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的中低海拔籼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四川省平坝丘陵稻区、陕西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十四)云光17号:适宜云南省海拔14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稻瘟病常发区慎用。 二、东南沿海 (一)天优998:适宜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北部、江西中南部、湖南中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