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题库

《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题库

考试时间:2017年6月24日下午4点半《公共政策概论》简答题题库2017年5月1.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

如果公民个人之间相互议论的某个社会问题一经大众传媒的传播,几分钟时间就可以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立即形成了某种社会舆论,从而使公众议程更容易形成。

(2)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

某个社会问题经大众传媒传播后,社会公众很快一般了解了这个问题,同时也使决策者一般了解这个问题。

这样,就使一些重大决策问题,在未经形成公众议程之前,决策者就可能已着手研究处理,制定出相应的方案。

(3)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决策问题实际存在的数量是很多的,但如果渠道不通畅,最终能提出的数量是有限的。

而现代大众传媒的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形式丰富多样,使大量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能够充分反映出来。

2.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的作用。

大众传媒在政策议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一,在政策议程设定阶段,大众传媒可以看作“守门人”和“议程建构者”。

传媒不是机械地反映政策问题,而是对政策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加工.筛选之后,才传递给社会大众,与其说他们是在“反映”现实,不如说是在“建构”现实。

第二,在政策议程创建之后到政策正式出台的中间阶段,往往是各种相关力量进行表达和游说的关键时期。

大众传媒在这个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可称为“要求通道”和“议题游说者”。

大众传媒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官方决策者反映社会公众的政策诉求,在政策网络中搭建起政策主体之间进行政治沟通的桥梁,帮助官方决策者打开“政策之窗”。

第三,在正式政策出台之后,大众传媒主要扮演“政策的宣传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传媒是社会舆论的导向标,官方决策者往往借助传媒的力量发挥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通过宣传政策思想和理念,引导或规制人们的行为,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促进政策系统的良性运行。

3.邓恩列举的备选方案的来源包括哪些?①权威:即相关政策问题的专家;②洞察力:长期与某些政策对象打交道的人或者一些政策相关者的知觉或者判断;③方法:利用系统分析等创新性的分析方法;④科学理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产生的一些对问题现象的解释;⑤动机:参与者的信念.动机和需要。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试论我国⼤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2019-10-08摘要: 本⽂从⼤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分析了⼤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四个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众传媒公共政策影响国家政治⽣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

⼤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有着与⽣俱来的联系。

⼤众传媒作为信息的集约者、传播者和沟通者,增加了公众了解政府政策、参与政府决策、表达⾃⾝利益的机会,对政府的⾏政作为加以监督,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同时,⼤众传媒⼜是国家进⾏政治社会化、塑造⾃⾝形象和增进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舞台,国家利⽤这⼀公共空间加强与社会民众的交流,可在很⼤程度上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理论认识:⼤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界定结合⾏政管理学的知识,运⽤⼤众传媒理论,从新闻传播学的⾓度来了解和把握⼤众传媒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需要对⼤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作⼀个清晰的界定。

(⼀)⼤众传媒的概念界定与社会功能。

⼤众传媒是⼤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概念之⼀。

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般专指报纸、杂志、⼴播、电视及新兴的⽹络媒体。

⼤众传媒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与交流的中介和纽带。

现在,⼤众传媒已渗透到了社会⽣活的各个⾓落,并促使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众传媒具有如下社会功能:1.传递信息的功能。

在社会中,把发⽣的能够引起⼈们关注的事情告知社会⼤众,协助⼈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们能够充分的获得信息。

2.协调和管理的功能。

推动政策的制定和执⾏,反映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机制的运⾏。

3.教育功能。

⼤众传媒可以教育社会成员,传播⽂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4.娱乐功能。

摆脱⼯作和⽣活烦扰的娱乐,附带起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

(⼆)公共政策的概念界定及其与⼤众传媒的关系。

公共政策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西⽅国家⾸先提出的概念,是指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制定的⾏为规范,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标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媒体对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媒体对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媒体对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作者:黄君来源:《声屏世界》 2016年第8期黄君摘要:媒体对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民众与政府的信息沟通以及监督执行方面,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皆能起到重大作用。

关键词:公共政策媒体信息沟通监督执行对于国家政治生活与长治久安而言,公共政策的制订是最为重要的部分。

正确合理的公共政策将帮助政府机构更好地管理社会,服务民众。

而媒体与公共政策本身就具有天然性的联系,能将信息集约、整合、沟通和传播,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了解公共政策、参与政府决策、表达切身利益和自身观点的机会。

同时,也方便社会中的个体对政府行政作为与公共政策执行程度等加以监督,以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

媒体又是国家进行政治社会化、塑造自身形象和增进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舞台,国家利用这一公共空间加强与社会民众的交流,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媒体在公共利益表达方面的功能作为群众利益的表达渠道,大众媒体通过自身所提供的信息和舆论点,促使公众参与到政治决策当中,使得原本比较分散的公众意愿转化为明确集中的决策要求,再将政府部门的公共决策信息公开透明地传达给公众,最后将公众的意愿和建议反馈给决策者,使决策层可以充分了解社会成员的意见,能够不断对决策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有利于公共政策制定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

同时,利用大众传媒监督和纠正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偏差,对行政决策进行完善。

媒体在公共利益表达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2009年5月7日,浙江大学毕业的谭卓在过杭州城西繁华路段斑马线时,不幸被一辆正在高速行驶的三菱跑车撞倒后身亡,而肇事者胡斌和朋友却在现场谈笑风生。

由于该事件发生在杭州市的闹市区,惨案发生以后,社会舆论非常强烈,不管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在网络媒体上,很多人都在发表着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见解,最终引发了政府相关部门对该案件的重视。

在该案件当中,媒体作为一种具有话语表达、信息沟通、舆论监督等社会功能的公共平台,在平衡、统一和协调不同关系、不同利益的相关过程中,通过双向性的对称进行传播,让政府和公众可以在沟通和了解的基础上达成一致。

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摘要:政府政策制定是我国行政管理开展的重要基础与内容,社会舆论的参与对于政府政策制定有着特殊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研究结合我国政府政策制定的现实情况,分析社会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与表现,进而阐述社会舆论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机理。

在基本认识社会舆论与政策制定关系后,进一步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政策制定中社会舆论运用的不足与问题。

最终,设计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在正确对待社会舆论的同时,引导社会舆论正常、有序的参与政策制定,构建舆论与政策制定者的互动机制,提升政策制定的民主性。

关键词: 大众传媒;政府决策;影响;对策和建议目录引言 (1)一、理论概述 (1)(一)大众传媒的内涵及特点 (1)(二)政府决策的形成过程 (1)(三)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2)二、大众传媒对我国政府决策的正面影响 (3)(一)十八大系列会议精神对政府决策提出的新要求 (3)(二)大众传媒是政府决策的重要传声器 (3)(三)大众传媒是政府决策中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 (4)(四)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过程具备监督功能 (4)三、大众传媒对政府决策的干扰的原因分析 (5)(一)大众传媒参与政府决策的法律缺失 (5)(二)大众传媒及政府决策者素质差异较大 (5)(三)政府决策者对大众传媒存在一定抵触心理 (6)四、正确处理大众传媒在政府决策中功能的建议 (7)(一)强化对大众传媒参与政府决策的制度引导与规范 (7)(二)大众传媒要理性、平和地参与和监督政府决策 (8)(三)强化政府信息公开,为大众传媒功能发挥创造条件 (10)结论 (11)参考文献: (11)引言政府政策的制定是政府行政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政府行政执行的重要依据。

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定是整个政府执政能力的关键指标和影响因素,社会舆论的参与可以监督并提升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严谨性,提升政策的公信力等。

但同时,社会舆论对于政策制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干扰。

无论如何,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三部分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中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为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公共利益而采取的行动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着深远影响。

大众传媒主要通过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公众意见表达等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

本文将讨论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并从多个角度探索这种影响的特点。

首先,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扮演了信息传播的角色。

媒体通过报道和分析公共问题,向公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公众了解问题的背景和关键因素,还可以提供不同观点和意见的平台。

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和决策者可以通过媒体了解公众对不同政策的看法,从而更好地把握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同时,媒体还可以通过报道负面事件和不当行为,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其次,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制定中还扮演了公众舆论引导的角色。

媒体通过选择报道的内容和方式来塑造公众的意见和观点。

媒体的话语权和信息掌握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影响公众对特定政策的态度和认知。

例如,媒体可以强调一些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从而促使政府采取相关政策。

另外,媒体还可以通过社论、评论和专家解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影响公众对政策的态度。

这些舆论引导往往能够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迅速形成舆论共识,对政策制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再次,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具有公众意见表达的功能。

媒体作为公众意见的集中渠道,可以帮助公众表达对政策的支持或反对意见。

媒体通过报道和采访,使得公众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媒体还可以通过举办座谈会、征集意见等方式,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政策讨论和决策。

这种公众参与的形式能够增加政策制定的公正性和民主性,提高政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同时,大众传媒还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和报道负面事件等方式,制约政府的行为,推动政策反腐和。

另外,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还表现在政策议程的设置和决策的过程中。

论大众传媒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论大众传媒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论大众传媒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作者:裘敬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0期摘要:大众传媒所代表的社会舆论被称为一种并列于立法、行政、司法的“第四种权力”,它对公共政策过程具有着重要作用。

那么,大众传媒这个“第四种权力”在公共政策中最主要体现在哪儿呢?“谁决定着政治的内容,谁便统治着这个国家。

”因此,本文认为大众传媒最主要的权力体现在影响国家政策议程的设定上。

本文即从大众传媒影响政策议程的设定这个角度来看它在公共政策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议程作用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的简称。

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

当新型大众传播工具出现后,新闻传播成为了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

大众传播工具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不断变化,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

技术进步作为器物性质的发展,没有内在灵魂的支撑,其发展没有实质的意义。

而构建在公开、透明形式特征,坚持公平、正义的批判精神的大众传媒被广泛誉为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以外的“第四权力”。

权力的相互牵制,是实现国家机器良好运作的基础。

一、大众传媒对政策议程设定的影响随着政治民主的发展,政治生活的参与者日益多元化。

相应地,作为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其参与主体也日益多元化。

大众传媒正日益成长为公共政策的一大重要的参与主体。

大众传媒虽然不是正式的权力,但对政策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对政府行为构成直接的舆论压力。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督都有着重要影响,但其影响最集中地体现在影响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上。

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一些问题能得到官方主体的重视,而另一些问题却没有被列入议事日程,在很大程度上与大众传媒有着紧密的联系。

大众传媒对政策议程设定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一)大众传媒与公众联合,共同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对政府提出政策要求,从而受到政府的重视,使得此问题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

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摘要:随着大众传媒发挥作用空间的扩大,其不再仅仅是政治控制的工具,而开始具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作用,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样化,从公众参与、政党权威、民主化进程和国际化竞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担当起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重要角色。

本文简述了大众传媒存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详细介绍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影响1 大众传媒存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性1.1 时代要求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而且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的网络媒体。

大众传媒具有以下特点:(一)大众传媒可以担当中介作用大众传媒在公众与政府系统之间、利益团体与政府系统之间、利益团体之间传递各自的观点、表达各自的意愿,及时地反映各种问题和信息,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有更多的参考信息。

(二)具备强大的舆论号召力有效地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的输入和转换过程中,大众传媒能在短时间内引发社会舆论和社会关注,整合各方面利益关系,推动政府决策议程,影响政策结果。

(三)大众媒体还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监督者某个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大众的意愿,是否对小部分群体带来严重损失,这一系列的监督结果通过媒体公布于众,引起公众关注,并进而对政府系统施动口影响,甚至可达到对政策的修改、修正乃至取消。

从以上几方面上看,大众传媒可以在多方政策主体中担任中介,同时又具备别的政策主体所没有的强大号召力和监督功能,所以,大众传媒可以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灵活的发挥作用,它是政策制定的催化剂,为多方政策主体的交流提供平台,是最为灵活、不可缺少的公共政策主体。

论公共政策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影响1

论公共政策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影响1

论公共政策过程中大众传媒的影响柳斌摘要:本文在阐述大众传媒的涵义及性质的基础上,把公共政策过程简化为三个环节:政策议程创建、政策决策和合法化以及政策执行。

具体分析了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的政策议程创建、政策决策和合法化以及政策执行这三个环节的影响,探讨了在影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制约因素,最后认为有效发挥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要做到:明确大众传媒的社会角色,努力提高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加快新闻媒体立法进程,完善其监督机制和规范大众传媒,公众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过程;公信力By Community Policy Process in Mass Media InfluenceLIU BIN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elaborated that mass media's implication and in the nature foundation, the community policy process simplification is three links: The policy agenda founds,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d the leg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policy execution. The concrete study mass media founded, the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d the leg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policy to the community policy process's policy agenda carries out these three link's influence, Has discussed some restriction factor which appears in the influence process, Finally thought that displays the mass media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o the community policy process influence: Is clear about the mass media the social role, enhances the mass media diligently the male letter strength, speeds up the news media legislation advancement, consummates its supervising mechanism and the standard mass media, the public and the government three between relations.Key words: Mass Media;Community Policy Process;Male Letter Strength一、大众传媒的性质及功能(一)大众传媒的性质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摘要:随着大众传媒发挥作用空间的扩大,其不再仅仅是政治控制的工具,而开始具有了提供信息、普及知识、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的作用,对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样化,从公众参与、政党权威、民主化进程和国际化竞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担当起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重要角色。

本文简述了大众传媒存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性,通过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过程详细介绍大众传媒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造成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影响1 大众传媒存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必要性1.1 时代要求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体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而且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的网络媒体。

大众传媒具有以下特点:(一)大众传媒可以担当中介作用大众传媒在公众与政府系统之间、利益团体与政府系统之间、利益团体之间传递各自的观点、表达各自的意愿,及时地反映各种问题和信息,使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有更多的参考信息。

(二)具备强大的舆论号召力有效地大众传媒在公共政策的输入和转换过程中,大众传媒能在短时间内引发社会舆论和社会关注,整合各方面利益关系,推动政府决策议程,影响政策结果。

(三)大众媒体还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监督者某个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否符合大众的意愿,是否对小部分群体带来严重损失,这一系列的监督结果通过媒体公布于众,引起公众关注,并进而对政府系统施动口影响,甚至可达到对政策的修改、修正乃至取消。

从以上几方面上看,大众传媒可以在多方政策主体中担任中介,同时又具备别的政策主体所没有的强大号召力和监督功能,所以,大众传媒可以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灵活的发挥作用,它是政策制定的催化剂,为多方政策主体的交流提供平台,是最为灵活、不可缺少的公共政策主体。

1.2公共政策功能的要求(1)导向功能,政策能够引导人们行为和事务发展方向。

从发挥效力的形式看——直接导向功能,间接导向功能。

从作用的结果形式来看——正导向功能和负导向功能。

具体表现如下:第一,统一思想。

第二,确立目标。

第三,因势利导。

(2)制约功能,政策能够对作用对象的行为与事务发展失范的控制和约束。

制约功能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制约、禁止政策制定者所不希望的行为发生。

公共政策制约功能是一种消极性功能。

政策制约功能是公共政策规范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公共政策制约功能可以分为硬性制约功能和软性制约功能。

(3)管理功能。

公共政策的管理功能是指政策在其运行过程中应承担和可能承担的基本政策任务。

其核心问题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政策主客体服从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公共政策的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它的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以及协调职能上。

(4)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是指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或体现这部分价值的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分配的能力和作用。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调控各种社会关系及其整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机制,它需要回答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为什么分配、需不需要再分配等一系列政策对象所关心的问题。

(5)动力功能。

公共政策的动力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符号象征对国家管理和社会改造所具有的促进和推动的能力和作用。

公共政策组合物质的、精神的、动力的各种要素,利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创造出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新产品与行为,以不断地调整社会关系和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

(6)准法律功能。

公共政策的准法律功能是指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起到了指导、补充甚至替代法律的功能。

政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一样,是对作用对象的观念和行为进行的约束和限定的规范形式。

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与公共政策的功能在很多方面很相似,比如都具有管理功能,导向功能等。

如今,大众传媒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政治,当然也包括公共政策。

2.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2.1 大众传媒发挥的正面影响首先,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集中的行动过程,可分为输入、转换、形成和输出四个阶段。

(一)输入过程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有选择的报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

在一些情况下,大众传媒在推动公共决策的改革和完善中,甚至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所提供的真相可能是决策机构通过常规的政府机构渠道不可能了解到的,或者是由于某些政府机构和部门欺上瞒下等原因造成信息流失致使决策层同样难以了解到的。

(1)及时敏锐发现有新闻价值的“问题”。

西方公共政策研究者在总结社会问题如何能被列入政府政策议程的方式时提出了四种情况:政治领导者的决定,某种危机或突发事件,抗议活动,特别问题引起大众传媒的注意。

大众媒介能够发挥这种作用,它既可以把少数人遇到的问题引向公共问题,为建立公众议程直至政府政策议程创造条件,也可以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政府决策系统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

大众传媒不仅对公共问题起到发现机制的作用,更在于它具有使“冲突社会化”的催化作用。

(2)吸引公众参与。

在社会正常状态下,政策的制定过程经常面对的是沉默的大多数,政府与公众缺少一个相互作用影响的桥梁,而大众传媒可以担此重任,大众传媒的兴起可以使公众积极的参与,影响政策的制定,同时提高了公民的政治素质和传媒素质。

(二)转换过程当今时代,公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制订往往通过媒介。

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它已经成为老百姓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一条重要的途径,也拉进了干群关系,同时使得相关政策和规章能得以最快最准确的传达下去。

大众传媒的重要特征表现为:时效性和准确性。

时效性表现为对事件的发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揭露和报道;而准确性则是大众传媒的另一致命生存点,则是准确无误,无添加无掩饰的将事实的真实进行细致全面的报道。

大众传媒离开了这两点,就失去了传媒的根本,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

因此,大众传媒全方面作用在于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最真实的一面,而不是胡搬乱套等一些失实的报道。

(三)形成过程(1)破除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公共政策制定者们获取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备的。

大众传媒通常握有社会问题的第一手或现场资料,可以为政府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信息支持,破除其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社情民意、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2)弥补政府人员的有限理性。

政府官员在制定公共政策问题时,面对的是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同一时间里思考许多事情的能力是有限理性的。

因此,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借助媒体,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大众媒体常常通过专家采访、群众来信、新闻评论等方式给各级政府献言献策,提供建议与参考,以破除其理性之有限。

(四)输出过程(1)宣传报道。

大众传媒在应对政府参与的情况下一般需要做到如下两种重要情况:首先是宣传,其次就是报道。

(2)避免监督无效。

在对政策过程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进行舆论监督方面,大众传媒可以克服或避免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等监督方式的局限性或实际低效甚至无效现象。

2.2 大众传媒发挥作用的局限性大众传媒对我国公共政策发挥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存在其局限性。

(1)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导向作用不足随着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新闻事业快速发展,新闻队伍中也增添了不少新生力量,对公共政策起到了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办报的目的不明确,政治意识淡薄等。

(2)大众传媒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从实践上看,市场因素已经对我国传媒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传媒实现产业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传播内容和方式便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但是,对广告的依赖强化了大众传媒对收视率的追求,同时也使广告投入及节目更趋都市化、功利化,致使公众无法判断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3)法律和体制的缺乏和不健全影响传媒功能的发挥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市场体制尚不健全,完善的新闻立法也尚未出台,因此由各个新闻单位构成的新闻网络存在不稳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一些有偿新闻的出现,从而弱化大众传媒功能,使其发挥作用缺乏法律规范和法律支持。

(4)公众的政治冷漠影响大众传媒作用的有效发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政府和媒介机构的事,更是全体人民的事情,然而,公众的不积极参与,甚至政治冷漠会弱化大众传媒功能的效果,因而,若要传媒能够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提升全体人民的媒介素养。

(5)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独立性和准确性大众媒体的各个角度的报道,对政府公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较大的冲击,特别的大众媒体较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政府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上,往往被大众媒体掣肘,从而制定的制度往往不具有代表性,失去了在社会上的普遍适应性。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参考资料[1] 贾乐蓉主编.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发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2] 王传宏,李燕凌.公共政策行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3] 李小勇.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监控机制的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