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1.企业基本介绍

1.1平台使用方概况

湖南远洋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是湖南省水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湖南省最大、最现代化的国有内河航运企业,是省内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代理及运输企业。公司主营“湖南-上海”集装箱内支线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内贸集装箱运输、项目物流等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物流及配套服务,对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积极贡献。

1.2平台建设方概况

湖南交通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湖南省交通运输厅批准成立的,以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技术研发和服务为主业的国有企业。公司主要负责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以先进的IT技术为核心,以物联网和智能物流为基础,着力打造物流信息应用服务的综合型平台。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交换网络的省级区域平台,承担国家物流信息基础交换网络节点的数据交换和服务交换工作。平台全面整合交通运输的公路、水运、铁路、航空及邮政物流等物流信息资源,通过推进物流信息标准化建设,提供物流信息共享及应用服务,帮助物流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物流行业升级和转型。

2.平台介绍

2.1平台概况

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是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精神,由交通运输部和湖南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共同推进的区域公共平台,是构成“1+32+nX” 框架的国家物流信息平台的组成部分。承担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基础交换网络节点的数据和服务交换任务,同时也是湖南省交通信息化重点建设工程。

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立足综合交通运输,全面整合交通运输中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及邮政等物流信息资源,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以物联网、智慧物流为基础,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整合行政服务为重点,着力消除物流产业信息孤岛现象,从而实现为区域物流产业降本增效的目标。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将运用科学高效的建设和运营方法,积极服务湖南省经济全面发展,全力支撑湖南省物流大通道建设工作。

2.2平台功能定位

基于市场综合分析,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应该是一个综合应用型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具体主要体现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供企业应用服务,建设互联及通道,做好政务监管的桥梁四个层面。

图1:平台功能定位

其服务内容包括:提供物流资源信息共享池,促进物流资源的开放共享;提供物流SAAS系统服务,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建设平台级行业应用,推动物流创新;建立行业交换通道及接口标准,实现行业互联互通;打通政府与企业间信息通道,透明物流政务信息;落实物流行业动态及信用监测,提供规划及决策支持。

2.3平台业务框架

图2:平台业务框架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一个有机体,以标准和通道中心、智能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主体。并以这两大中心作为其他应用服务的基础性支撑,发挥公共平台巨大整合效应。

2.4平台技术框架

平台整体技术架构分物联网技术层、物流要素对象层、基础设施层、数据交换层、应用支撑层、应用层、展现层。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3:平台技术框架

3.使用方前期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前期对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企业在协同办公、生产资源管理、数据交换、接入平台等方面的需求极为迫切。当前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也正是目前物流信息化推进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1)各个部门、平台的信息孤岛问题难以消除。

现代物流产业是个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多维产业,而随着目前物流信息化的推进,仅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初步集聚,而各政府部门、各行业平台之间的信息仍无法完全共享利用,也无法实现资源的集聚。例如远洋集运公司业务涉及到的货代、船公司、港口单位、车队、海关、商检等多部门多平台,信息流转不畅,孤岛效应明显。

(2)企业本身对生产资源管理、调度困难。

湖南远洋集运本身运营的一定船舶、车辆资源,前期基本是靠手工记录各个船舶、车辆的基本信息,没有对船舶、车辆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船舶、车辆的进出港调度也没有实现动态管理,无法及时掌握船舶、车辆的运行情况,不能及时对船舶、车辆运力资源进行及时调配;同时针对船舶、车辆本身维修记录、备件、油耗等运行参数,都没有有效的进行管理。

(3)通航、交通信息管理缺失。

前期由于没有对接政务系统,不能及时了解各个港口水位信息、天气信息等影响通航因素,不能为航行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无法掌握各个道路的交通运行情况,无法及时有效的规划路线。

(4)无法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流通。

前期货主无法直接下单,请求托卡服务;船舶、车队也无法获取相关的货源信息;远洋集运公司也无法及时掌握货源信息,以及车队,船舶运行情况,也无法实现公--水、公—铁联运无缝对接。

4.信息化进程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问题与解决措施

(1)个性化需求与通用性功能相冲突。

在平台应用于远洋集运企业的过程中,平台可以满足通用性功能对企业的使用,但与企业逐步深入沟通需求时,企业有很多个性化的需求。考虑到今后系

统的可扩展性,平台积极探索个性化需求背后的通用性,优化部署,迭代更新至产品中,丰富系统功能,扩大应用范围。

(2)不同用户对操作流程要求不一样。

在平台应用部署前,针对同一个业务的处理流程与逻辑,平台没有结合企业区分、细化具体的操作用户,造成部分操作用户对流程提出了异议。后期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操作用户做了适当调整。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并引导客户一起推进项目目标的实现。

(3)外部资源平台对接标准难统一

平台应用到企业过程中,涉及到与不同的既有系统平台进行资源对接,对接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协调进度难以推进。后期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不断与外接平台进行讨论、磨合,确定基础的标准体系;分步骤、分批次对接实施,直到全部完成对接需求。

5.信息化主要收益与评估

5.1信息化实施前后的效益指标对比、分析

(1)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

1)通过实施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以后,企业实现对公司旗下的商用船舶进行了有效管理,实现了船舶调度、船舶管理、船员管理、船舶油耗、航道水文、财务管理等;同时对公司旗下车辆建立车辆档案,实现实时定位,可视

化监控,实现动态管理;通过以上措施,节约了大约60%的管理成本,有利于企业准确、高效的管理生产资源。

2)通过接入平台以后,企业可以充分获取物流信息,查询整个湘江航道船舶信息;查询得到接入平台的大量的物流车辆信息,对运输资源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解决运力不足问题。

3)通过实施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协同办公效率大大提升,大量减少了企业的沟通成本,通过实际测算大约节约沟通成本的40%左右,有效了提高了沟通效果,让信息多跑路。

4)帮助企业解决了从货代下单、托卡服务、集运货代、车队运输、码头进去场、船舶运输、报关、商检全流程的信息化服务链条打通,全流程可查、可追溯。

(2)平台实现的社会效应。

1)通过实施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了全省物流基础信息共享平台,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物流从业人员,都可以充分共享物流基础信息,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开放、公平、公正。

2)远洋集运通过实施平台后,可以更好的高效服务湖南省出口型企业,帮助企业更好的拓展海外市场,助力湘江经济带建设。

3)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的区域公共平台,致力于物流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标准体系的推广,努力构建物流信息大数据服务能力,为绿色智慧物流做出贡献。

5.2信息化实施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竞争模式的影响

(1)采用物流基础数据标准体系,为将来的互联互通打下基础。

为了实现企业物流基础数据与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在建设时,就严格采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体系,主要包括:数据元(包括代码集)、道路运输电子单证、物流场站电子单证、仓储电子单证和货代电子单证等标准。标准落实以后,可以方便企业接入区域中心、国家平台,增强企业参与全球物流市场的能力。

(2)简化和规范业务流程,实现全流程可控可管。

通过平台项目的实施,重新梳理了企业业务流程,简化和规范了业务流程。货代人员可以直接使用APP下单,司机人员、船舶负责任可以直接使用APP接收调配运输信息,货物信息可以直接上传到报关系统,商检可以快速获取货物检验信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化手段,打破信息隔离,解决互联互通,有效提高信息流转速度,实现全流程可控可管。

(3)对内合理组织生产资源,对外提供接入服务能力。

企业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生产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企业对内可以合理组织自身船舶、车辆的生产资源,对外可以提供自身生产资源,参与到大物流体系中去;也可以获取到其他企业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自身满足服务的能力。(3)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企业决策更科学。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同步将企业整体的物流信息都汇聚到信息平台上,实时监控各个业务环节,为决策层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

5.3信息化实施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湖南交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后,不仅使远洋集运在自身业务流程、资源调配、管理效率上,获得长足进步;也为企业提供了,通过平台获取全省的运力资源信息、仓储资源信息、政策资源信息的渠道,充分参与到大物流中,有效的提升企业参与物流行业的竞争水平,帮助企业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6.实施经验与教训以及未来展望与推广

6.1平台实施经验与教训

(1)重视企业实地调研,做好需求分析。

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一样,面对的问题不一样,要重视企业的实地调研工作,做好需求分析,搞好信息化咨询工作。针对企业实际的需求要点,提炼信息化功能需求,反复与企业探讨、确认,取得认可。确认最终的实现方案,要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2)在基础标准体系规范上,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

前期远洋集运接入平台的过程中,发现标准化的服务,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平台积极探索个性化需求背后的通用性功能,组织技术攻关,突破瓶颈,解决实际问题。终于在平台适应性上取得突破,提升了物流基础信息采集、存储、处理能力,加强了适应物流细分领域的个性化需求。

(3)加强平台项目人员管理。

项目人员的管理,不仅涉及到本身平台建设方的人员管理,还涉及到平台需求方的人员管理;需要尽早把重要业务相关的人员或者熟悉业务的人员纳入到项目中来,做好项目沟通与制度的执行。确保有效推进项目进度。

6.2平台未来展望与推广

(1)建立一个物流行业的信息共享中心。具体分商务信息和政务信息两条线。商务信息主要是面向企业业务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资讯、地理信息;政务信息则是既面向政府,又面向企业提供的动态监测、行业信用、行政法规等权威信息。

(2)基于市场应用的基础上,搭建SAAS应用系统中心,建设一批基于上下游协同应用的物流基础信息化产品。

(3)通过整合资源,试点建设几个具有创新模式的平台应用产品,如共同配送、共享甩挂、公共订舱、跨境电商等,构建物流模式创新产品中心;同时要

加快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在物流跟踪、RFID应用、商品溯源方面要能试点,建立平台的物联网集成中心。

7.系统改进与设想以及信息化建议

7.1改进与设想

(1)资源汇聚形成阶段。

资源汇聚阶段通过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行业SAAS应用系统等落地服务,实现物流供需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将传统的线下模式升级为信息流引导下物流和资金流的线上互动,形成全新的物流生态体系。

(2)大数据形成阶段。

大数据形成阶段通过对物流资源共享、SAAS应用平台、供应链协同的不断深化完善,逐渐积累、形成湖南物流产业大数据体系,将平台的信息资源发展为极为宝贵的信息资产。在公共领域为政府实现行业扶持政策的精准投放,物流产业战略布局规划提供智能分析和决策依据。

(3)拓展增值服务阶段。

通过平台不断聚集的用户资源,依托大数据的行业指导,平台将大力拓展增值服务,推出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增值服务产品,如物流金融、共同保险、平台创新服务、广告营销、O2O消费等增值服务。

7.2信息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需要中国物流企业和从业人员,加速自身改造升级,以满足用户对物流的高效、安全、可靠需求。物流行业要在本轮创新大潮中,引领全球物流行业的深刻变革。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物流业智能化水平。

加强物流大数据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前沿物流模式创新,像无人驾驶应用于物流行业;车联网,船联网等物联网形态尝试;汽车快捷支付手段等使用;集装箱智能化,港口智能化,仓储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平台的投入等等,实现物流业整体智能化水平提升。

(2)构建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前期大量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第三方公司搭建了自身的物流信息化平台,帮忙企业实现了物流信息内部流转。但是各个平台之间,信息相对孤立;同时,物流行业平台与政府相关的政务平台,信息流通不畅。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提到,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物流数据也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数据,所以加紧构建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才能为民众提供物流基础服务能力。

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

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为进一步加快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建立综合运输体系,部党组在在今年的交通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交通运输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在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专项部署了“努力提高装备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工作,而且将信息化建设贯穿于“一条主线”、“五个努力”全过程之中。认真贯彻部党组对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紧迫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梳理既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特别要全面的把握信息化建设资源和潜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行业信息化下步发展的起点、目标和路径,推进其对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宏峰部长的指示精神,经过近一个时期的认真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资金投入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信息化基础条件、系统建设、保障体系和业务应用得到进一步完善,在提高业务管理效率、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完善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交通运输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先后建成并完善交通政务外网、政务内网和行业信息传输专网,形成了基础网络体系。实现了部与4个省厅级单位、90多个大中型港口以及190个政务信息报送单位的行业专网连通。初步建成覆盖海事系统14个直属海事局、所有分支机构和部分派出机构的海事信息网。高速公路专用光纤通信网络已超过6万公里,并有20个省市已实现省内联网。拥有与国际接轨的海事卫星系统、低级轨道卫星搜救系统、交通运输VSAT安全应急宽带通信系统、沿海沿江水上无线电通信系统。 行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得到充分重视。部机关相继建设使用了水运生产快速统计、交通政务信息、路况信息报送等50多套业务应用系统,组织建设了20个港航EDI中心;

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城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探讨 摘要:物流信息平台提供统一的沟通界面,在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降低成本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城市公用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与主要功能,探讨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提出公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机制和建设策略。 物流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增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方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物流建设的重点是硬件基础设施,如码头、货场、泊位及其配套机械设施,而对于软件如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滞后,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功能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从而制约了物流的发展。建立高效集成的物流信息平台能为物流参与主体提供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从而优化物流系统的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数字化特征的“数字城市”。逐渐建立网络政府的“政府上网”工程正是其建设的基本内容。目前,在许多城市政府信息化工程正在全面实施应用,为建设现代物流业所必需的公用信息平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构建物流信息平台,能使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在信息平台的支持下实现互动,从而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服务。而作为单一的物流企业,自行建立一个物流信息系统所耗费的资源是巨大的、昂贵的,中国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利用公共平台整合物流资源,能实现物流资源的共享,发挥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势,从根本上改善物流发展的现状。这也可以避免各企业对于物流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和功能重叠,防止资源浪费。 城市物流的发展过程中,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城市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环节的联系,打破物流管理条块分割带来的不利影响。 专业物流企业可与多个物流代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当代理提出物流请求时,可迅速建立起供应链连接,提供相关物流服务。这有利于提高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也利于中小物流企业向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平稳过渡。 大规模联合作业降低了系统整体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系统对单个节点的依赖性,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二、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有效的物流信息平台必须实现企业间的大量的实时信息交换,确保企业间协作的顺利进行,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同步统一。为实现实时化,需要解决数据实时采集,数据实时通信,实时定位,电子数据交换和数据库技术等关键技术。这实际涵盖了众多领域,并且许多技术是跨学科的前沿技术。这些物流信息关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平台

1)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平台 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大型制造企业进行现代物流业务电子化管理和操作的平台和系统。通过本系统,客户可以网上下达运输指令、仓库作业指令、配送指令,可以查询运价、库存报告、账单统计,可以跟踪货物状态等;物流公司可以审核客户的各种指令,对陆、海、空、多式联运委托进行任务分发和业务操作,下达指令给运输和仓储联盟企业,全程跟踪货物状态,统计每票货业务费用,管理物流公司与客户、联盟企业往来账目,提供电子报关、网上商检/检验/检疫、网上保险等服务接口;联盟企业可以查询指令及与物流公司的往来账目等。 2)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 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管理大型零售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集销售管理、进货管理、库存管理、账务管理和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应用管理软件。主要包括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三个子系统。 3)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系统 配送中心物流管理系统是进行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和物流管理的系统,它既包括基本的仓储管理功能,还包括强大的越库管理、退货管理、例外管理以及配送调度安排、线路优化和跟踪等功能。 4)仓储管理系统(WMS) 仓库管理系统是现代仓储企业进行货物管理和处理的业务操作系统。它可以实现本地一个仓库的精细化管理,也可实现商业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异地多点仓库的管理;它可以对货物存储和出货等进行动态安排,可以对仓储作业流程的全过程进行电子化操作;可以与客服中心建立数据接口使客户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货物管理。 5)运输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系统是以建设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物流运输网络为最终目标。整个系统由运输管理系统软件、跟踪服务网、GPS/GSM/GIS系统等有机结合而成。要求实现网上实时信息查询、委托,客户可以凭有效身份透明的查询货物状态,了解整个运输过程、时间进度、方便客户在货物流转的过程中,更合理的安排生产销售计划。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2019年) 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xx年) 目录 目录I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1 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明细表7100 基础通用7101 术语及符号7102 分类与代码7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10104 通用规则14200 基础设施15201 硬件设备15202 网络与通信19300 数据资源24301 数据表示24302 数据采集26303 数据交换26304 数据管理33400 信息应用34401 技术要求34402 测试维护52500 网络安全54501 安全技术54502 安全管理54503 网络信任55504 安全服务55600工程规范56601 工程建设56602 工程管理59603 工程运维59 三.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统计表61 四.编制说明62 (一)编制目的。62 (二)编制依据。62 (三)编制原则。63 (四)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范围界定。64 (五)标准体系构成。64 (六)其他65 II

一.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结构图注:标准体系类别说明100 基础通用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100 基础通用在综合交通运输.公路.水路信息化(表中以下简称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的基础性或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主要包括:术语.符号.分类.代码.数据元.元数据.规则等。 101 术语及符号交通运输信息化及其应用涉及的相关术语类及符号类标准。 102 分类与代码交通运输信息化及其应用涉及的分类标准.代码标准。 103 数据元与元数据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数据元与元数据标准。 104 通用规则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普遍适用的规范.规则等技术要求。 200 基础设施标准分类号标准类别标准类别内容说明200 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硬件设备.有线(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类标准。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网络与通信技术标准。 201 硬件设备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硬件设备类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收费.IC卡类.卫星定位类.监测信息采集类.基础设施装备类.移动终端类.物联传感设备等技术标准。 202 网络与通信交通运输信息化领域的网络与通信技术类标准。主要包括: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类.高速公路监控设施通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docx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1. 概述 在我国,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信息盲区、加强廉政建设 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政府行政管理 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 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如何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的机制和规程,实现分布在各类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 的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更高级的阶段和核心任务。 信息资源只有交流、共享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只有打破信息封闭,消除信息“荒岛” 和“孤岛”,也才能创造价值。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整合”什么? 如何“整合”?“整合”后做什么?将是摆在政府各级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北京华迪宏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凭借自身丰富的电子政务建设经验、自主创新的技术研发优势,为各级政府机构的实际需求提供了政务资源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华迪宏图数据共享 交换平台。 2. 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总体框架如下: 由上图可以看出,华迪宏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体系共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和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应用层和展示层。 (1)展示层 通过建立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信息和应用通过门户层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集中展现。 (2)应用层

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1需求分析 现代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格局,各行业都应该全力以赴聚焦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已经逐步克服了早期口惠而实不至的毛病,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从而为外包方带来显著的价值。尽管如此,外包方通常关注的是更广泛的供应链或物流功能外包,比如仓储、订单处理、国际贸易协助、资金处理等。在外包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通常并不被认作是拥有信息技术专长的企业。那么使用第三方物流仓储的公司中有超过 80%的外包方认为:第三方物流仓储公司应该拥有合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能力,少于 40%的外包方对第三方物流公司能力表示满意,极少的外包方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仓储公司的技术。外包方的期望值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所能提供的 IT 能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在全球标准化和必要的地区差别化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使客户即能感受到物流的全球可见性,同时又拥有如他们所愿的地区特色。 物流企业是否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核心竞争优势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理念创新,才能步步领先。倡导应用现代物流理念,将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有机结合,建立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的供应链。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物流产业红红火火。尤其是IT 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让物流业的发展如虎添翼,它帮助企业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降低成本对每一家企业来说都极为重要,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库存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的扩大,日益增大的库存如果管理不当,不仅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就像“无底黑洞”吞没企业的资金,更隐藏着诸多问题,是企业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第 1 部分数据元、第 2 部分道路运输单证、第 3 部分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编写组 二。一三年九月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1 部分:数据元; ——第2 部分:道路运输电子单证; ——第3 部分: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 该系列标准已列入2012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补充计划(交科技发[2012]769 号),计划号为:JT 2012-81。 2、标准起草单位、归口单位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负责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智能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标准的研究和编制过程 (1)2009年形成平台数据元标准V1.0 版本 2009 年初,在浙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数据元标准的重要性,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开始组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数据元基础标准的研究。在参考和借鉴国家标准《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基础数据元》的基础上,根据浙江平台的实际业务应用,初步起草了平台业务数据元标准起草稿。 通过多次专家咨询会,听取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物品编码中心等相关专家的建议,结合国际、国内普遍采用的数据元标准,确定了借鉴和参考GB/T 1 5 1 9 1 -20 1 0《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数据元》中数据元的分类、标识符和描述形式,对数据元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后形成平台数据元标准的V1.0 版本。 在平台数据元标准V 1 .0版本的基础上,根据平台涉及的运输、仓储物流场站(园区)等业务环节和节点,开始研究和编制道路运输、物流场站(园区)电子单证标准,保证外部应用系统和平台用户与平台可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物流各环节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于2009年底形成主要单证标准V1.0版本。 (2)2010年继续修改完善,形成平台基础标准V2.0 版本 2010年浙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提升为“省际平台”,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联合多个省市,开展了部省共建试点工程。在此背景下,标准编制小组在平台基础标准V1.0 版本的基础上,经过调研、编制方案研究,对数据交换涉及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物流信息共享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第一章项目简介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1) 1.3编制依据 (1) 1.4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 1.4.1建设目标 (1) 1.4.2建设规模与内容 (2) 1.4.3 建设期限 (4) 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4) 1.6 相对项目建议书批复的调整情况 (4) 1.7主要结论与建议 (4)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6) 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6) 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7)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3.1 项目提出的背景 (8) 3.2 国内外研究情况 (8) 3.3 现有信息系统装备和信息化应用情况 (9) 3.4 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10) 3.5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1) 第四章需求分析 (13) 4.1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13) 4.1.1主要问题分析 (13) 4.1.2问题成因分析 (14) 4.2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15) 4.3信息量分析与预测 (20) 4.4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22) 4.4.1 用户对象分析 (22) 4.4.2系统功能分析 (23) 4.5性能需求分析 (36) 4.5.1 系统可用性 (36) 4.5.2 系统可扩展性 (36) 4.5.3 系统可靠性 (36) 4.5.4 系统的存储要求 (37) 第五章项目总体方案 (38) 5.1建设原则和策略 (38)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代码: 8404131 题目: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年级/专业/班: 09软件工程(04)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 2011 年 05 月 27 日 完成时间: 2011 年 06 月 12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名称: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代码:____8404131__________ 专业:软件工程年级:09 一、设计题目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 二、主要内容 1、业务(收入、支出)处理模块:配送业务的开票、收款、收空包、核对入帐等。 2、查询汇总:业务流水记录、组合方式的汇总统计。 3、排行榜:与应收、实收、欠收及日期段任意组合,按配送员、客户、商品排序。 4、报表输出: 5、费率设置:多种客户销售价格以及配送工报酬计算方式。 6、人员信息:包含软件操作员、员工、客户等基本信息。 7、数据库处理:新套帐的建立、数据备份及还原、数据提交与回滚等。。 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 1.分析设计要求,给出解决方案(要说明设计实现所用的原理,采用的数据结构); 2.模块化程序设计,画出程序的基本结构框图和流程图;

3.对程序的每一部分要有详细的设计分析说明; 4.程序执行的每个步骤要有具体的提示内容或输出; 5.源代码格式规范(锯齿型书写格式),注释不少于三分之一; 6.设计合适的测试用例,对得到的运行结果要有分析; 7.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的心得体会。 设计结束后,每位同学必须上交如下材料: 1.《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稿一份; 2.《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子文档及课程设计的程序源代码刻盘 电子文档 1、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程序说明文件 4、总结报告 5、程序源代码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 首先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体设计,得到要定义的数据结构和函数,然后进行详细编码,在主函数中对各功能函数进行测试。 五、进度安排

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与问题探讨教学文稿

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与问题 探讨

摘要:物流业作为二十一世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现交通运输业的有效竞争和规模经营之间的平衡。因此,本文从我国交通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入手,对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市场准入制度;现状;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交通运输市场准入,主要指的是对进入交通运输市场并成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的条件和资格以及相关范围确立的法律制度。因此,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流动日益频繁,因此,市场准入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更加复杂。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交通运输作为整个物流服务流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以及管道运输等方式(如下图1所示)。 公路运输相关的市场准入制度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经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公布)以及《道路货物运输以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6月16日由交通部发布)等[2]。相关法律规范的出台对公路运输的市场准入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驾驶人员要求、车辆合格要求以及线路运输要求等。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对管理人员以及公路运输资本和技术进行明确地说明。根据前瞻数据中心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的公路运输货运量达到将近28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3.5%。1月份至7月份,公路运输货运量累积达到178亿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 水路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涉及《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第21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1996年6月18日交通部首次制定发布,1998年7月30日第一次修正,2009年4月20日第二次修正。)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水路运输企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水路运输企业需要有固定货源和足够流动资金以及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等。但是,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提高。 铁路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中,《铁路法》是铁路行业政府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铁路运输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将铁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方式,对铁路实行干预。 总的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在逐渐地完善,并且相继制定了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度。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问题分析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模式(一)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模式(一) 摘要:文章在分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架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服务模式的不足,按照物流服务交易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实现的难度,归纳和总结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三种服务模式:信息资源共享、物流服务交易、价值链集成,并对平台成功运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物流服务交易;价值链集成;服务模式 一、引言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信息和通讯技术在跨组织物流运作中的一种应用形态,是物流企业以及相关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一种公共架构,目的是改进组织间协调机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种特殊的跨组织信息系统(IOS:Inter-OrganizationalInformationSystems)。从目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来看,可谓喜忧参半,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难题不在技术上,而是在服务模式上。一般来说,成功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两个条件:一是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二是需获得相当规模的用户数。而这两点都取决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模式,取决于服务模式能否满足用户的需要,并为用户带来相应的价值。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与功能 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它的应用形态,既可能包括典型的EDI应用,也可能包括基于流程的跨组织信息系统,或共享的数据库,以及面向物流服务交易的电子市场等。从本质上来说,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形态,它是基于现有的跨组织的信息技术应用的一种拓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结构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基础设施层、技术标准层、支持系统层、模块功能层、应用服务层。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要满足物流系统中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工商企业不同层次的参与者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需求和功能需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通过对物流公共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公共信息交换,为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完成各类功能提供支撑;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提供信息枢纽作用;为政府的宏观规划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单个企业无法完成的基础资料收集,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公共信息的流动提供支撑环境。一个有效集成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可以为物流服务提供商、货主/制造商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一个统一高效的沟通界面,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因此,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应该包括电子数据交换、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企业应用集成、行业应用托管服务、智能配送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决策分析功能、金融服务功能、货物跟踪、政府行业管理等。三、传统服务模式的不足 传统的公共信息平台有两种典型的服务模型:单一技术驱动模式和单一信息中介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型都有着自身内在的缺陷。 1.单一技术驱动模式。所谓单一技术驱动,是指平台的建设和运营由单一的技术型公司主导,缺乏用户的深度参与,从而使平台不符合用户商业战略的需求。日本的SHIPNET是单一技术驱动模型的典型案例。它建成于1986年,由日本Nippon电话&电报公司投资和运营,连接着货代、航线公司/代理、点数公司(SwornMeasurersandTallyFirms),初衷是为用户提供文档传递服务。但系统在运营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用户数不足的尴尬,文献“7”总结了SHIPNET运营失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讲,单一技术驱动模式很难成功,这反映了技术驱动战略在平台开发方面固有的局限性。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开发有两种驱动力量,一种是商业战略驱动,另一种则是技术驱动。商业战略驱动是源于业务发展的未来需求,这种驱动力来自于业务部门,而技术驱动则是寻求利用新技术来发现业务创新机会,该驱动力主要来源于IT部门。在基于商业战略驱动的系统开发之间和基于先发性技术应用所能获得收益的驱动之间需要一个平衡。就平台

外贸物流信息平台项目(系统)

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容 1.总体架构规划 为了充分发挥公共信息系统的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物流网络通达化、物流流动一体化、物流信息电子化和物流系统运行高效化、运用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物流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以物流数据交换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通信网络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为实现最佳的功能结构和体系架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构筑起统一开放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我们在此构建以数据交换为核心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根据社会综合物流业务系统的需求,一方面通过数据交换中心的接口系统将各个不同类型的相关系统连接到平台上来,形成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另一方面,为社会物流系统的需求者提供信息化支持和各种接入方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手段,同时提供与其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及日后发展的分支节点的有效支持。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图如下所示:

5.项目实施的核心容 5.1 应用体系结构规划,如下图:

5.2 项目核心建设容如下: 5.2.1 建设“凌示区外贸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门户,集成企业通用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1)企业通用系统。是凌示区外贸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的前端展示,主要为企业提供以下服务: 发布相关的物流资讯:包含天气状况、道路通阻、企业动态、行业新闻、公告通知等。 集中展示中心应用:包含数据交换、货物跟踪、信用、运输交易等功能。 为区货运企业提供通用:货运企业通用是省货运企业展示企业风采的平台,包括企业主页、企业简介、企业风采、企业动态、业务信息、招聘专栏、评价信息等,企业用户可通过二级域名的方式直接进入企业详细页面。为了更好的管理维护货运企业通用,同时还提供了其管理界面。通过管理界面货运企业可以更改其基本信息、发布新闻、业务、招聘等相关信息,同时可以查看各批业务的诚信信息。系统为每个用户开通,方便企业之间的沟通。 为区集散地企业提供通用:集散地通用是区集散地企业的展示平

物流运输管理大纲完整版

物流运输管理 第1单元物流运输管理认知 (一)物流与运输 物流的定义:按用户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物流的总体功能:1,组织实物进行物理性的流动:生产活动和工作活动的需求,生活活动和消费活动的需求,流通活动的需求,军事活动的需求,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的需求 2、实现对用户的服务:实现对用户的服务是物流的总体功能,某些物流领域可以有“利润中心”、“成本中心”等作用,但是所有的物流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服务”这个共同的功能特点 物流的具体功能:1、运输功能2、仓储功能3、装卸功能4、包装功能5、配送功能6、流通功能7、物流信息 2.领会:物流运输的意义: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2、提高运输的技术含量3、实现物流全过程总费用节约4、实现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5、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运输的概功能:1、产品转移2、产品储存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1、便利和可靠的运输服务是有效组织输入和输出物流的关键2、运输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3、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4、运输和包装的关系(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运输)5、运输和装卸的关系,6、运输和储存的关系7、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二)物流运输管理基础 运输市场的特征:1、运输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劳务市场2、运输市场是劳动密集型市场3、劳务市场与商品市场成比例4、运输市场的区域性较强5、运输市场波动性较强6、运输市场受到运输力量的潜在威胁 运输价格的特点: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2、货物运输价格是时候商品销售价格的组1 成部分3、运输价格具有按照不同运输距离或者航线而有所区别的特点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负责的比价关系 运输成本: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2.领会:运输市场的分类:1、按运输方式划分:铁路运输市场,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市场2、按运输对象划分:货运市场,客运市场,装卸搬运市场3、按运输范围划分:国内运输市场,国际运输市场4、按供求关系划分:买方运输市场,卖方运输市场5、按运输需求的弹性划分:具备弹性的运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 运输价格形成的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供求关系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4、国家有关经济政策5、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运输价格的种类:1、按货物运输价格的适用范围划分:国内货物运输价格和国际货物运输价格2、按对货物运输价格的管理方式划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3、按运输货物种类划分:普通货物运价,危险货物运价,冷藏货物运价,集装箱货物运价4、按货物批量大小划分:整批货物运价和零担货物运价5、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水路货物价格,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公路货物运输价格,航空货物运输价格,管道货物运输价格6、货物联运运价:国内货物联运和国际货物联运 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1、距离运价: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2、线路运价:按照运输线

20XX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要点(二)

20XX年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 要点 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要点2020年全省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绿色交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省两会和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强国试点省份建设各项要求,攻坚克难,抢抓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工程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加快现代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信息化整合建设,推进绿色智能交通运输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和引领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主要工作如下:一、科技创新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精神,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推进体系,研究制定科技项目信用管理办法等;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水下隧道智能设计、建造与养护技术与装备自动驾驶测试评估及车路协同关键技术2个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大推进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创新平台(智能网联创新平台)建设并取得突出成效。加快构建由高校院所、行业研究单位和成果应用单位等组成的创新链,凝聚优势科研力量,统筹创新资源,积极争取更多创新成果纳入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和重点科技项目清单,主动参与国家重大专项综合交通运输与智

能交通和国家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培养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工程。省市联动加强高新技术应用、重大技术攻关、绿色智慧交通产业等方面重点任务实施,并支撑交通强国江苏方案其他九大样板工程建设。打造智慧基础设施,完成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试点工程建设和验收,开展公交智能驾驶示范应用。利用高分遥感等技术加强交通运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岸线资源利用管理、运行监测与救援管理等;推进ETC、电子车牌等技术在超限运输治理、两客一危风险防范、非现场执法等方面应用研究;开展智慧路网云控平台、智慧农路管理、高可靠性公路货运系统等一批关键应用研究,并加强总结推广,提升行业治理能力。3.推进和启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示范工程。完成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绿色智能航道建设与维护,并在通扬运河等工程中应用推广;实施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太湖隧道部科技示范工程;集中力量推进智慧高速公路、京杭运河智能航运等10个重大专项,淮安有轨电车自动驾驶等15个科技示范工程研究;开展海铁联运、港口粉尘监测、两客一危精准监管等攻关,支撑运输结构调整、污染防治攻坚战、平安交通、品质工程等重点工作。4.推进智能化建造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国家和省重点工程中应用BIM技术的项目比例达90%,并在跨江大桥等运营养护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较为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和相关标准体系。依托开展的科技示范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1、概述 目前,政府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宏观管理、综合协调的职能,如何更加有效地向公众提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打破信息盲区、加强廉政建设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五”计划纲要要求“政府行政管理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进程”。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都面临着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务工作科学化、高效率的新局面。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拥有越来越多的应用数据,如何建立政府信息资源采集、处理、交换、共享、运营和服务的机制和规程,实现分布在各类政府部门和各级政府机关的信息资源的有效采集、交换、共享和应用,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更高级的阶段和核心任务。信息资源只有交流、共享才能被充分开发和利用,而只有打破信息封闭,消除信息“荒岛”和“孤岛”,也才能创造价值。目前各级政府都在进行政务资源数据的“整合”,但“整合”什么?如何“整合”?“整合”后做什么?将是摆在政府各级领导面前的首要问题。 2、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由上图可以看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交换体系共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安全和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中心、共享交换平台、应用层和展示层。 (1)展示层 通过建立综合信息集成门户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用户界面,信息和应用通过门户层实现统一的访问入口和集中展现。 (2)应用层 应用层提供满足面向各类用户依据实际需求开展业务的需要。如支撑城市应急联动应用、辅助领导决策应用、城市管理应用、社会救助应用等。 (3)共享交换平台层 共享交换平台层为城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所在位置,连接各类应用和应用所需的信息资源,组织和整合各类数据、组件和服

物流信息平台带来的好处

物流信息平台带来的好处 一、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物流信息平台能大大降低制造业、物流业等各行业的成本,实打实地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物流企业便能更节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物体标识及标识追踪、无线定位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实现物流的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从而改善备受诟病的高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并且能够提升物流业的规模、内涵和功能,促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二、加速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物流业的信息技术支撑 智慧物流的建设,将加速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干一体,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实现集约化高效经营,优化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同时,将物流企业整合在一起,将过去分散于多处的物流资源进行集中处理,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传统物流企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互补性。此外,这些企业还可以共享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和信息,降低运营成本和费用支出,获得规模效益。 三、为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基础 随着RFID技术与传感器网络的普及,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将给企业的物流系统、生产系统、采购系统与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下基础,而网络的融合必将产生智慧生产与智慧供应链的融合,企业物流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 四、高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助于政治体制改革 智慧物流可全方位、全程监管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大大节省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的同时,是监管更彻底更透明。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有助于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精简政府机构,裁汰冗员,从而削减政府开支。 五、促进当地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智慧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整合社会资源。 智慧物流的建设,在物资辐射及集散能力上同邻近地区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

交通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交通运输业指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部门。 物流是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实际上是对运输概念的一种延伸,是通过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以运输为核心的各项物流功能进行整合,是传统运输方式的一次革命性突破,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重点内容。 整个物流活动是由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和配送等活动组成的,其中运输是物流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物流的核心环节,不论是企业的输入物流还是输出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销售物流,都依靠运输来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这样说,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为了适应物流的需要,要求具有一个四通八达,畅行无阻的运输线路网系统作为支持。 现代物流以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满足流通需求的同时,追求将服务全过程的系统总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增值服务成本)降至最低水平,而流通过程本身则依托信息系统为支撑的运输系统来完成。没有运输就谈不上物流,但仅依靠运输也不可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日趋复杂的、多样化的流通服务需求。并且运输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占很大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物流大系统中极为重要的子系统。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物流系统要实现自己增加物质产品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的功能,必须依靠运输、包装、装卸、储存和信息等要素,其中运输是最重要的物流构成要素之一,或者说是物流的主干。运输是把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它为物质产品在空间进行移动,以便实现或增加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提供了基础。要使物流快速而有效的完成,必须具备良好的运输条件。运输是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运输就没有物流,而且物流管理的出现也要在运输体系的完善达到相当的水平之后。 (1)运输是物流的重要构成要素 交通运输业是物流的基本载体。第二次技术革命之后,在世界范围内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都在逐步走向专业化,从产品的生产到商品的使用,从原材料的供

浅谈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交通行业的广泛应用,切实加快交通运 输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是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更好为公众服务的必然趋势。因此,借助和应用现代信息处 理技术,不断推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我国交通行业才能适应交通建设、生 产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发展需求,更好的为公众服务。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必要性 一、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 猛发展,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同等重要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信息化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 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的共同选择。国家各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大 战略举措,制定了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信息化将对增强国家、地区和行业竞 争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信息化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必然选择。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 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实现旅客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要求交通设施和环境进行全面运行监测和 感知,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和规范管理服务流程,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安全保 障能力。信息化既是促进和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人本化主要 内容,也是要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然选择。 3.信息化是交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交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 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达到一定的积累,就要更加注重提升质量 和服务。实现交通“三个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发挥信息化集约效益和倍增效应,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整合交通运输资源,优化组织模式,提高 交通运输装备利用效率,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占用,推进交通运输发展向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二、我国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公路管理信息化工作。对建立全国公路数据库 的可行性进行了调研,同时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和开发。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自行研发的路面管理系统、桥梁管理系统逐步推广应用,为道路管理决策科学化和信 息化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国初步实现了公路基础数据资源的计算机管理,部分省份还初步建立了公路数据库,并实现了公路属性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交互 查询,建立了不同比例的电子地图,基本满足了日常道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的数据需求,为可视化、现代化、科学化的道路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持平台。 信息化成为现代公路管理的重要工具。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管理公路信息资源为工具,解决所管养公路基础数 据的信息化管理问题。这样,公路管理部门能够准确、详细的掌握最基本的公路的 信息。同时,这些信息应能同步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从而构建可视化的电子公路,使宏观决策、行业管理等工作更方便、快捷。 2.公路管理信息化实现了及时向公众提供信息的服务。通过信息化建设,向社 会公众提供人性化的出行信息,如公路基本情况、堵塞、断交、封闭、施工等信息。这项工作是新形势对公路管理部门的要求,更是体现全行业服务理念,树立行业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