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热合成与单晶材料的制备
单晶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单晶的培养方法和手段单晶是指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晶体,其内部结构完全一致。
单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光学等领域。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单晶,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单晶的培养方法和手段。
一、传统的单晶培养方法1. 液相培养法液相培养法是最早被应用于单晶培养的方法之一。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晶体原料溶解在适当的溶液中,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浓度和溶液的饱和度等因素,使晶体在溶液中长大。
液相培养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许多材料的单晶生长。
2. 气相培养法气相培养法是用气体作为晶体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使气体在晶体生长区域沉积并形成单晶。
气相培养法具有单晶生长速度快、晶体质量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金属材料等领域。
3. 溶液培养法溶液培养法是将晶体原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然后通过调节温度、浓度和溶液的饱和度等因素,使晶体在溶液中生长。
溶液培养法适用于许多无机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单晶培养。
4. 熔融培养法熔融培养法是将晶体原料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冷却使其凝固成单晶。
熔融培养法适用于高熔点材料和不溶于常见溶剂的材料的单晶培养。
二、新兴的单晶培养方法1. 气体相生长法气体相生长法是一种新兴的单晶培养方法,它利用气体在高温和高压下的反应生成单晶。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单晶,并且可以控制晶体的形状和尺寸。
2. 分子束外延法分子束外延法是一种利用分子束的能量和动量控制晶体生长的方法。
通过控制分子束的能量和角度,可以在基底上生长出单晶薄膜。
3. 气相输运法气相输运法是一种利用气相中的原子或分子在高温和高压下迁移并在基底上生长单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高熔点材料和不溶于常见溶剂的单晶培养。
4. 水热合成法水热合成法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生成单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无机材料和生物材料的单晶培养。
三、单晶培养的关键技术1. 晶体原料的纯度控制晶体原料的纯度对单晶的质量和生长速度有很大影响。
单晶制备方法范文

单晶制备方法范文单晶制备是一种重要的晶体制备方法,用于制备高纯度、大尺寸和高质量的单晶材料。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单晶制备方法。
1.熔融法熔融法是制备单晶材料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将原料粉末加入坩埚中,通过加热坩埚使其熔化。
然后,将熔融体缓慢冷却,使其中的原子或分子有足够的时间重新排列成为有序的晶体结构。
最后,通过剖析、切割或溶解等方法得到单晶。
2.水热法水热法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中进行晶体生长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混合溶液,将试样和溶剂一起装入高压釜中。
随着温度升高和压力增加,试样溶解,晶体逐渐从溶液中生长。
通过控制温度、压力和溶液成分,可以实现单晶的生长。
3.气相输运法气相输运法是通过在高温气氛中使试样在晶界和界面扩散的方法。
首先,将原料制成粉末,然后将粉末放入烧结体中,在高温下加热。
粉末在高温气氛中扩散,形成晶体生长的条件。
最终得到单晶。
4.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通过在合适的气氛中,使气态反应物沉积到衬底表面上形成单晶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使用低温和大气压或低气压条件下进行。
通常先将衬底加热到合适的温度,然后通过输送反应气体,使气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在衬底表面沉积,并逐渐形成单晶。
5.溶液法溶液法是通过在适当的溶剂中将试样溶解并逐渐冷却结晶得到单晶的方法。
溶解试样后,通过逐渐控制溶液的温度和溶剂挥发的速度,使溶液中的试样逐渐结晶为单晶。
溶液法适用于生长一些不易用其他方法制备的化合物单晶。
总结单晶制备方法相对复杂,需要仔细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条件。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专用的单晶制备方法,例如激光熔融法、分子束外延法等。
单晶制备方法的选择要考虑材料的物化性质、成本和实际需求等因素。
单晶的制备对于材料科学研究和器件制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热法生长磷氯铅矿单晶的方法

水热法生长磷氯铅矿单晶的方法我折腾了好久水热法生长磷氯铅矿单晶的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是瞎摸索。
水热法嘛,就跟做饭有点像,各种配料得配好。
磷氯铅矿生长,你得先准备原料吧。
这个原料的纯度就很重要,我最开始没注意,随便弄来些原料就开始试,那能成功才怪呢。
就像是你做饭,盐都用错了,不是精制盐而是那种混着好多杂质的粗盐,做出来的菜肯定不对味,磷氯铅矿单晶也肯定长不好。
后来我就专门找纯度比较高的原料,这就像你找来好的食材才能做出好菜一样。
生长的时候这温度啊就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这温度的控制特别难掌握,我试了好几次,试过温度高一点的,结果最后长出来的晶体那形状完全不是我想要的,像是在高温下已经变形了。
后来尝试温度低一点的,晶体生长又超级慢,这感觉就像乌龟在爬。
最后经过好多次调整,找到那个比较合适的温度区间。
不过说实话,这个合适的温度区间还是有点模糊的,可能在不同的条件下还得微调。
还有那个溶剂,这就像我们做粥得有水一样重要。
我尝试了好几种溶剂,一开始用的溶剂对原料的溶解性不好,这样原料在里面就不能很好地发生反应,就像炒菜的时候油不够,菜就炒不好。
后来换了一种溶剂,溶解性好多了,晶体生长的条件才稍微对味了点。
压力这个因素也不能忽略。
我一开始没怎么重视压力,以为只要温度和溶剂啥的弄好了就行,但是我错了。
就像是你盖房子只注意到墙和顶,忽略了地基一样。
控制压力的设备有时候有点小毛病,导致压力不稳定,晶体生长就忽好忽坏的。
后来小心翼翼把压力设备校准好,让压力稳定在一个范围内,这才算有点起色。
在整个水热法生长磷氯铅矿单晶的过程里,容器也得选对,我试过普通的玻璃容器,那根本不行,在高温高压力下容易出毛病,后来换成特制的反应釜,这才能稳定地进行这个单晶的生长过程。
每次实验我都记着详细的笔记,把温度、压力、原料的量啊、溶剂的种类啊这些都记好,这样一旦失败就可以回头看看哪出问题了。
你要是做的话,也一定要这么做,不然真的就是盲目瞎搞呢。
水热法制备U3F12(H2O)单晶及其对X射线的响应特性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以醋酸铀酰作为铀源,醋酸根离子作为还原剂将 U6+还原成 U4+,铜作为催化剂促使晶体生长,在温和水热 (200℃)条件下制备出氟化铀单晶。通过单晶 X射线衍射确定了氟化铀单晶的结构,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固体紫 外吸收光谱、热分析、扫描电镜等对其光学性能、热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 氟化铀单晶对 X射线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单晶为绿色针状晶体,长度在 1mm左右,具有复杂的三维立体结构, 并且氟化铀(IV)单晶对 X射线具有明显的响应,响应倍数大约为 70倍,可以用于核医学的成像技术、高能粒子的 检测以及工业的无损探伤等。与其他闪烁体的单晶基质材料相比,氟化铀单晶具有密度高、不溶于水、抗酸碱、稳定 性高等优点。 关键词:水热反应 氟化铀单晶 X射线响应 闪烁体 中图分类号:O74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8755(2019)03-0033-0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reparationofU3F12(H2O)SingleCrystalbyHydrothermalMethod anditsResponsetoXray
LUWeiwei,HEHeming,LIWenjin,WANGShen,WUKaipeng
(State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allyfriendlyEnergyMaterials,SouthwestUniversityof ScienceandTechnology,Mianyang621010,Sichuan,China)
第 34卷 第 3期 2019年 9月
第一课水热合成与单晶材料的制备

化合物 1 的晶体结构
A
B
30
2D-layer
31
3D stacking structure
32
化合物 1 的 IR 光谱
Tansmittance (%)
90
80
70
60
50
40
H2O
30
H2O Mo = O 或 Mo-O-Mo
P-O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脱水反应
氧化反应
水热热压反应
反应烧结
沉淀反应 提取反应
分解反应 烧结反应
23
(6)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一般工艺
24
(二)水热法制备单晶材料
25
一. 研究背景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
♥ 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化学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 史,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 多酸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金属-氧簇类 化合物。
P4Mo6 + Co + phen
2D supramolecular layer
40
P4Mo6 + Zn + phen
(三) 水热法生长的优缺点
优点:1.可生长低温固相单晶,高粘度材料; 2.可生长高蒸汽压、分解压的材料,如ZnO2,VO2 3.晶体发育好,几何形状完美,质量好。
缺点:1.设备要求高; 2.需要优质籽晶; 3.不需要直接观察,生长速率慢,周期长。
生长基元在固 -液生长界面 上的吸附与运
动
生长基元在 界面上的结 晶或脱附
17
1)生长基元与晶核的形成: 环境相中由于物质的相互作用,动态地形成不
单晶材料的制备方法介绍

❖ 水热法生长的水晶:(人工晶体所生长)
ZnO晶体的水热生长
❖ 氧化锌晶体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基础材料之一,它既是一种宽 禁带半导体,也是一种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多功能晶体。
❖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曾采用水热法生长出重达几克的氧化锌 晶体。我国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1976年也曾用水热法生长出重60 克、C面上面积达6cm2的氧化锌晶体。但由于应用领域较窄,制 约了研究工作的开展。
❖ 直到1997年,日本和我国香港的科学家首次报道氧化锌薄膜室温 下的光致发光效应后,重新引起了人们对氧化锌晶体研发的重视。 特别是2004年,日本东北大学川崎教授率先研制成功基于ZnO同 质PN结的电致发光LED,ZnO单晶制备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研 究的热门课题。
❖ 目前日本已生长出直径达2英寸的大尺寸高质量的氧化锌体单晶。 我国还没有生长出大尺寸的ZnO单晶。
G = H -T S = H ( Te – T) / Te = H T/ Te= -(L/ Te)* T
结晶过程: H 0 , G 0 T Te 过冷度 熔化潜热
T Te 是从熔体中生长晶体的必要条件
❖ 组分分凝
纯材料(纯元素或同成分熔化化合物),熔点和凝固点 是重合的,晶体和熔体具有相同的成分。
3.3.3 助熔剂法
❖ ——又称高温溶液法、熔盐法。
❖ ——在高温下从熔融盐熔剂中生长晶体的方法。
❖ 利用助熔剂法生长晶体的历史已近百年,现在用助熔剂生长 的晶体类型很多,从金属到硫族及卤族化合物,从半导体材 料、激光晶体、光学材料到磁性材料、声学晶体,也用于生 长宝石晶体。
❖ 基本原理: 将晶体原料在高温下溶解于低熔点的助熔剂中 形成饱和溶液,然后通过缓慢降温或在恒定温度下蒸发熔剂 等方法,使熔融液处于过饱和状态,从而使晶体自发结晶或 在籽晶上生长的方法。
水热条件下针状羟基磷灰石单晶体的均相合成

水热条件下针状羟基磷灰石单晶体的均相合成3王友法 闫玉华 梁 飞3 张宏泉(武汉理工大学生物中心,武汉 430070 3华中科技大学固电系,武汉 430074) 摘 要 用水热法制备出结晶度高、纯净均一的针状羟基磷灰石单晶体。
从X 2射线衍射谱、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分析等方面确认了所得晶体为羟基磷灰石单晶体。
根据透射电子衍射谱测量计算出的晶面间距d 值与羟基磷灰石卡片的d 值非常接近,由标定的晶面指数计算出的晶面夹角与实际测量值有很好的吻合,从而确定所得晶体为单晶。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单晶体 水热合成 均相沉淀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9J076)1 前言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羟基磷灰石(Ca 10(PO 4)6(OH )2,H A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骨植入材料和骨填充材料。
它是一种生物活性材料,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与人体硬组织,如骨骼、牙齿等一致,在生物学特性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作为植入材料可引导新骨的生长,为新骨的形成提供生理支架作用,能与骨组织形成直接的骨性结合[1]。
自70年代起,羟基磷灰石陶瓷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和充填整形等。
在齿科方面,羟基磷灰石可用于生产人工齿根、骨水泥、牙膏[2];在医疗上,羟基磷灰石可作分离某些蛋白质的材料[3],亦可做成经皮端子(Percutaneous device )用于检测人体生理参数[2]。
H A 在与具有某些活性或特殊性能的天然生物材料,如骨形成蛋白、胶原、纤维蛋白粘合剂等复合,以及与生物自身材料,如自体红骨髓或脱矿化骨的复合中表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
用H A 纤维作多孔支架材料,将具有骨诱导活性的骨形成蛋白吸附在载体上,使蛋白质缓慢释放,将会充分发挥其效应。
用H A 纤维作多孔支架材料与活性不确定的自体红骨髓复合做植入体可具有与新鲜自体骨相似的功能。
H A 与脱矿化骨材料复合可以作为一种既有骨诱导作用,又有增强体积和结构支持作用的移植物而用于颌面整形。
水热法制备特定形貌单晶

What I have learned
• 本文中制备实验采用了水热法制备,相较传统的高温固相法 、共沉淀法和柠檬酸络合法,操作可实行性更高,对本人的 实验课题有借鉴意义。 • 文中研究的表征手段相当完备,充实了本人的知识构架,为 以后实验在表征方面提供了些许便利。(PPT由于篇幅限制 ,部分表征手段并未列出) • 文中结论称催化剂催化性能与其晶态结构和特定的表面形貌 相关,为本人后续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文以不同化合物为金属源,采用水热法并在一 定温度下灼烧水热后所得产物,制备了单晶类钙 钛矿型氧化物La2-xSrxCuO4(x=0,1)纳微米粒子, 并对这些具有特定表面形貌单晶纳微米粒子进行 了表征,考察了其对甲烷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Experimental
1. 制备具有特定形貌的氧化铜和氧化镧:
Sr掺杂显著提高了催化剂表面Cu3+ 浓度、吸附氧量和还原能力,从而 提高了α氧脱附量。催化剂的还原
能力与其粒子的表面形貌有关.
Conclusion
以纺锤体状单晶CuO、片状单晶La2O3和硝酸盐作金属源,采用水热法并焙 烧水热处理后所得产物,制备了具有纺锤体状、棒状和短链状的类钙钛矿型 氧化物 La2-xSrxCuO4(x=0,1)单晶纳微米粒子。Sr掺杂不仅增加了催化剂表面Cu3+含量 和吸附氧量,而且显著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水热法制备特定形貌单晶La2-xSrxCuO4 及甲烷催化氧化性能
张悦,张磊等. 水热法制备特定形貌单晶La2-xSrxCuO4及甲烷催化 氧化性能. 催化学报[J].2009,30(4):347~354
• 1.Introduction • 2.Experimental • 3.Resul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位结晶”机 制
当选用常温常压下不可溶的固体粉末、凝胶或沉淀 为前驱物时,如果前驱物和晶相的溶解度相差不是很大 时,或者“溶解-结晶”的动力学速度过慢,则前驱物 可以经过脱去羟基(或脱水),原子原位重排而转变为 结晶态。
17
(4)将水热条件下晶粒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生长基元 与晶核 的形成
件下直接化合或经中间 态发生化合反应。
利用此类反应可合成各种单晶材料。 例如:Nd2O3+10H3PO4=2NdP5O14+15H2O
22
热处理反应
利用水热条件处理一般晶体
而得到具有特定性晶体的反 应。
利用水热条件下物质热
力学和动力学稳定性差 异进行的反应。
转晶反 应
23
离子交换反应
晶化反应
水解反应
42
43
生长基元在固 -液生长界面 上的吸附与运
动
生长基元在 界面上的结 晶或脱附
18
1)生长基元与晶核的形成: 环境相中由于物质的相互作用,动态地形成不
同结构形式的生长基元,它们不停的运动,相互 转化,随时产生或消灭。当满足线度和几何构型 要求时,晶核即生成。
19
2)生长基元在固-液生长界面上的吸附与运动: 在由于对流、热力学无规则运动或者原子吸引
水热法 (Hydrothermal Synthesis),是指在特制的密 闭反应器(高压釜)中,采用水溶液作为反应体系, 通过对反应体系加热、加压 (或自生蒸气压),创造 一个相对高温、高压的反应环境,使得通常难溶或不 溶的物质溶解,并且重结晶而进行无机合成与材料处 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4
水热法(hydrothermal)(高压溶液法)
Keggin 型多酸结构
♥ 应用领域广泛,除工业催化剂外,现已跻身材料科学特别是 光、电、磁功能材料领域。
27
一. 研究背景
基于多金属氧酸盐合成及其研究进展
夹心结构
高核化
修饰和扩展结构 三维大孔/手性结构
U. Kortz, Inorg Chem, 2004, 43: 144-154
A. Müller, J Chem Soc Chem Commun, 2003 (7): 803-806
5
釜套由耐高温高压和耐酸碱的特种 钢材制成。
釜芯由耐酸碱聚四氟乙烯制成
简易高压反应釜实物图
6
水热反应釜 7
带搅拌高压反应釜装置图
8
(2) 水热合成方法的发展
❖ 最早采用水热法制备材料的是1845 年以硅酸为原料在水 热条件下制备石英晶体 ;
通过水热法得到的石英单晶
9
❖ 一些地质学家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了许多矿物,到1900 年已制备出约80种矿物,其中经鉴定确定有石英,长石, 硅灰石等 ;
Wavenumber ( cm-1)
34
化合物 1 的 XPS 谱
Intensity
7000 6000
231.25 Mo3d5/2 Mo (V) Mo3d3/20
235
230
225
220
Binding Energy (eV)
35
基于含氮螯合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 新型钼磷酸盐的水热合成及结构研究
长石
硅灰石
10
❖ 1900年以后,G.W. Morey 和他的同事在华盛顿地球物理 实验室开始进行相平衡研究,建立了水热合成理论,并 研究了众多矿物系统。
❖ 用这种方法可以合成水晶、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绿柱 石(祖母绿、海蓝宝石)、及其它多种硅酸盐和钨酸盐等上 百种晶体。
绿柱石(铍铝硅酸盐矿物) 石榴子石(A3B2[SiO4]311
J. Zubieta, Chem Commun, 2003, 17:2128-2129
E. B. Wang,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904-908
28
基于过渡金属离子修饰的新型钼磷酸盐 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29
化合物 1 的合成 [Co(H2O)6][{Co2(H2O)6}{Co(H2PO4)2}{(PO4)6(HPO4)18(Mo16O32)Co16( H2O)18}]·23H2O 1
4
2D layer
3D motif
P4Mo6 + Zn + 2,2’-bpy
39
化合物4,5的结构 (金属离子调控)
P4Mo6 + Cd +
2,2’-bpy
5
2D layer
40 Cd4(2,2’-bpy)2(H2O)4
1D chain
化合物6,7的结构 (金属离子调控)
6 1D chain
7
2D supramolecular layer
14
“溶解-结晶”机 制
所谓“溶解”是指水热反应初期,前驱物微粒之间 的团聚和联接遭到破坏,从而使微粒自身在水热介质中 溶解,以离子或离子团的形式进入溶液,进而成核、结 晶而形成晶粒。
15
“结晶”是指当水热介质中溶质的浓度高于晶粒的 成核所需要的过饱和度时,体系内发生晶粒的成核和 生长,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介质中用于结晶的物料 浓度又变得低于前驱物的溶解度,这使得前驱物的溶 解继续进行。如此反复,只要反应时间足够长,前驱 物将完全溶解,生成相应的晶粒。
将反应物MoO3 (0.3 mmol), CoCl2·6H2O (0.3 mmol), D, L-α-氨基丙酸 (0.9 mmol), H3PO4 (0.3 mL), 1 M NaOH (2 mL) 和 5 mL H2O 混合搅拌 20 min 后,装入高压反应釜 中。在160ºC 下恒温晶化 6 天,然后按 10ºC/h 速率缓慢 冷却至室温,得到橙色块状晶体,水洗后置于空气中自 然干燥。
脱水反应
氧化反应
水热热压反应
反应烧结
沉淀反应 提取反应
分解反应 烧结反应
24
(6)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的一般工艺
25
(二)水热法制备单晶材料
26
一. 研究背景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
♥ 多金属氧酸盐(多酸)化学发展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悠久历 史,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 多酸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连接而形成的金属-氧簇类 化合物。
水热合成与单晶材料的制备
内容提要
(一)水热合成的概念、原理、应用 (二)水热法制备单晶材料 ❖ 基于过渡金属离子修饰的新型钼磷酸盐的合成
及结构研究 ❖ 基于含氮螯合配体过渡金属配合物修饰的新型
钼磷酸盐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三)水热合成的优缺点
2
(一)水热合成的概念、原理、应用
3
(1) 水热合成方法的概念
36
利用[P4Mo6O31]n-多阴离子为建筑单元,含氮螯合配体过渡金属配 合物为连接体
dien
+ M (Co, Zn, Cd) +
[P4Mo6]
2,2’-bpy 1,10’-phen
37
化合物2,3的结构 (pH 调控)
1D chain 2
调控 pH
+
Co
+
2D layer
383
化合物4,5的结构 (金属离子调控)
力,生长基元运动到固-液生长界面并被吸附,在界 面上迁移运动。
20
3)生长基元在界面上的结晶或脱附: 在界面上吸附的生长基元,经过一定距离的运
动,可能在界面某一适当位置结晶并长入晶相, 使得晶相不断向环境相推移,或者脱附而重新回 到环境相中。
21
(5) 水热反应的基本类型
合成反应
通过数种组分在水热条
(3) 水热生长体系中的晶粒形成可分为三种类型: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 制
“溶解-结晶”机 制
“原位结晶”机 制
12
“均匀溶液饱和析出”机 制
由于水热反应温度和体系压力的升高,溶质在溶 液中溶解度降低并达到饱和,以某种化合物结晶态 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13
当采用金属盐溶液为前驱物,随着水热反应温度 和体系压力的增大,溶质(金属阳离子的水合物) 通过水解和缩聚反应,生成相应的配位聚集体(可 以是单聚体,也可以是多聚体)当其浓度达到过饱 和时就开始析出晶核,最终长大成晶粒。
30
化合物 1 的晶体结构
A
B
31
2D-layer
32
3D stacking structure
33
化合物 1 的 IR 光谱
Tansmittance (%)
90
80
70
60
50
40
H2O
30
H2O Mo = O 或 Mo-O-Mo
P-O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P4Mo6 + Co + phen
2D supramolecular layer
41
P4Mo6 + Zn + phen
(三) 水热法生长的优缺点
优点:1.可生长低温固相单晶,高粘度材料; 2.可生长高蒸汽压、分解压的材料,如ZnO2,VO2 3.晶体发育好,几何形状完美,质量好。
缺点:1.设备要求高; 2.需要优质籽晶; 3.不需要直接观察,生长速率慢,周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