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基于藏语远程教育网的学习资源推荐系统设计与研究

基于藏语远程教育网的学习资源推荐系统设计与研究
马永昌;陈新一
【期刊名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5)002
【摘要】随着藏语远程教育网上学习者的不断增多和学习资源的不断扩充,学习者选择资源困难和学习资源难以利用的矛盾日益显著,而推荐系统能帮助学习者在没有明确需求时发现并推荐给他们感兴趣的学习资源.文章基于藏语远程教育网站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者数据,研究了推荐系统相关的技术和算法,设计了学习资源推荐系统,并通过Apache Mahout开源项目提供的平台实现了推荐系统.
【总页数】7页(P21-27)
【作者】马永昌;陈新一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西北民族大学,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甘肃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2.7
【相关文献】
1.基于深度学习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研究 [J], 龙虎; 李娜
2.基于混合机制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研究
——以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为例 [J], 杨伟;韩立平
3.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研究与设计
——以"协优工程师认证"课程为例 [J], 曹芳
4.基于知识图谱的学习资源推荐系统研究与设计--以“协优工程师认证”课程为例[J], 曹芳
5.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自适应推荐系统 [J], 董金伟;施雨晴;谢柏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神经网络的藏语语音合成

基于神经网络的藏语语音合成都格草;才让卓玛;南措吉;算太本【摘要】语音合成是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随着神经网络理论的不断深入,基于神经网络的语音合成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文通过分析藏文字结构与藏语拼读规则,融合Sequence to Sequence模型和注意力机制,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的藏语语音合成技术.实验数据表明,该文方法在藏语语音合成上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期刊名称】《中文信息学报》【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6页(P75-80)【关键词】藏语语音合成;神经网络;SequencetoSequence模型;注意力机制【作者】都格草;才让卓玛;南措吉;算太本【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08;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08;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08;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0 引言语音合成(speech synthesis)是人机交互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
语音合成的目标是将文字信息自动转换为清晰、流畅的语音,它的研究对自动控制、智能机器人和人机语音通信系统等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语音合成技术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按时间顺序大致经历了机械式、电子式和计算机语音合成[1]三个阶段。
尽管计算机语音合成技术由于其侧重点的不同,分类方法也有所差异,但当前主流和获得较认同的分类是将语音合成方法按照设计思想分为规则驱动(rule-based)方法和数据驱动(data-based)方法。
前者的主要思想是根据人类发音的物理过程制定一系列规则来模拟语音合成过程,例如共振峰合成和发音规则合成;数据驱动方法则是对语音库的数据用统计方法实现合成,例如波形拼接(concatenative synthesis)合成[2]、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的统计参数语音合成[3]及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的语音合成[4-8]。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增强和识别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算 法
该算法利用神经网络对语音信号进行自动编码、特 征提取和分类,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鲁棒性。
基于传统信号处理技术的 语音识别算法
该算法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语音信号进 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具有较低的计 算复杂度和较好的实时性。
基于传统信号处理技术的语音识别算法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算法
该算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具有较好的频率特征表达能力。
线性预测编码(LPC)算法
该算法利用线性预测技术对语音信号进行建模,具有较好的语音压缩和去噪能力。
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算法
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对语音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具有较好的时域和频域特征表达能力。
,提高与外界的沟通效率。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识别在智能语音助手中的应用
智能语音助手
通过藏语安多方言语音识别技术,开发适用于藏区的智能 语音助手,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完成各种任务。
01
语音输入
利用藏语安多方言语音识别技术,实现 藏语的语音输入,提高文字输入效率和 准确性。
02
03
智能客服
在藏区等特定领域,利用藏语安多方 言语音识别技术,开发智能客服系统 ,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通过数据扩充和标准化技术,解决藏语安 多方言语音数据稀缺的问题,为模型训练 提供更充足的数据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增强和识 别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增强技术 •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识别技术 •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增强和识别
通过电影和网络来普及与传承藏语文知识的平台设计

电影 文化 作 为信 息 化社 会 的 产 物之 一 , 在娱乐, 传播 , 消遣 和艺 术 等方 面有 着 特 有 的文 化 功 能 , 并 在 全 球 范
围 内得 到 了广泛 的普 及 。随 着科 技 的发展 与信 息技 术 的革 命 , 电影 文化 已经 成 为 了这个 时 代独 具 特 色 的综 合 性 文化 产 业 。而 当今社 会 主要 是通 过 网络来 交 流 和
藏语 文 作为 藏 民族 特 有 的文 化 , 有 着 久 远 的历 史 底蕴 , 是 藏 民族生 活 生 产 中的 主要 交 际工 具 与 文 化 载 体 。但是 现 在社 会人 们 获取信 息 主要 是通 过 网络来 接 受 和传递 的 , 而藏 语文 在 网络 上 的应用 是 非常 有 限的 。
系, 利 用 电影 文化 的的普 及 性 与开 阔性 以及 网络 的 覆 盖 性 和 先进 性 , 从 而促 进 和加 强藏 语 文 的 继承 和
发展 。
关键 词 : 藏 语 文 电 影 网 络 W I KI
当前 国家在 大力 推 动少数 民族地 区 的信 息文化 发
与 电影 和 网络之 间 的互 动 体 现 是微 乎其 微 , 在 这 方 面
直 是有 所欠 缺 的 。
2 研究藏语文, 电 影 以 及 网 络 之 间 联 系 的 必
要 性
如果 利 用 网络这 个 当今 社 会信 息传 递迅 速 以及广
泛 的主要 媒介 工具 , 通 过 电影 这 样 一 个 文华 领 域 覆 盖
显 示 也无 法 在互 联 网 网上传输 严 重 阻碍 了西藏 地 区 的
浅谈我国藏文传媒的发展——以《青海藏文报》与《西藏日报(藏文版)》为例

青海和西藏是 “中国藏文报刊生存 状态的晴雨表,是观察藏文报刊的基本坐 标。” ①同作为自治区党委机关报,《青海
. 藏A文ll报》R和i《g西ht藏s日报R(es藏e文rv版e)d》.所包 含的特质,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 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和特 点,承担着各自的历史使命。 一、关于两份报纸的历史源流
《青海藏文报》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 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创刊时的四 开四版、藏汉文合璧的旬刊,发展到了今 天的对开四版的双日刊。如今的办报条件 在各兄弟藏文报中较好。目前,《青海藏 文报》内部设有办公室、要闻部、采编部、
. 编名A,报l基l室本和采R广i用告g竞h发争t行s上部岗R。制采e。、s编e、r译v人ed员.近百
十万藏、蒙各族人民报道时事,发扬国际 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传达各项政策,尤 其是民族政策……提高藏、蒙人民的政治 水平和文化事业,鼓舞藏、蒙人民更好的 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为建设新青 海而奋斗。”
“1954 年 12 月,川藏、青藏两条公路 正式通车。使在藏办报具备了基本的物质 条件。”随后 1955 年,中央对办报工作作 出指示。毛主席指出“西藏和青海不同,不 要藏汉两文合版,要办藏文版。”《西藏日 报》的团队班底十分强大,庄坤、严蒙任总 编辑和副总编。另外还有一些蒙古族学 者、回族学者、汉族藏文专家为编委。报社 成员中有僧俗官员、有藏文书法家、新闻 干部,新分配来的大学新闻系毕业生等一 些高级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有这样强 大的办报阵容,为以后《西藏日报》的发 展壮大奠定了基础。1956 年 4 月,《西藏 日报》汉藏文与自治区筹委会同时诞生。
二、办报初期形势与任务的比较
《青海藏文报》是在解放初期的简陋 条件下创刊的。当时只有一两位编辑人员 和青海日报社的工作人员一起在西宁市 东关大街 198 号。他们用的部分房间还是 原车马店的平房。物质条件的艰苦不说, 最困难的是缺乏精通藏汉语文的人才。藏 汉文翻译要到处求助到处联系,藏文铅字 也不全,常常要设法补齐。②
藏语文语转换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2 藏 语 文 本 预 处 理
2 . 1 藏 文分词
藏 文分词 是 藏文信 息处 理 的一项基 础性 工作 。它
换系统 就显 得尤 为 重 要 。 同时 , 藏 语 文语 转 换 的实 现 将 会大 大 丰富藏 族地 区人 民 的生活 , 拓宽 信息 获取 、 发
布 和交 流 的渠道 , 对 藏 族 地 区 的社 会 稳 定 、 民族 团结 、 和谐进 步 有着重 要 意义 。
1 . 2 语音 合成历 史及 现状 回顾
是将 连 续 的藏 文文 本按 照一定 的算 法根 据藏 语语 法规 则切 分成 词 的过 程 。藏文 分 词 作 为语 音合 成 、 机 器 翻 译、 语 音识别 等研 究工作 的必 要前 提 , 在藏 文信 息处 理 领 域 很 是 重 要 。 下 面 本 文 就 藏 文 分 词 来 加 以 探 讨
行 了相关 文献 的研 究 和实 验 , 但 对 藏 语 语 音研 究 还 不
够深 入 , 国外对 藏语 语音 合成 方面 也未 曾有 相关报 告 。
答系统 , 电子邮件 的语音服务 以及残疾人语音辅助等
领 域 。藏语 文语转 换 系统 的研究 及应 用具 有很 重要 的 意义 , 尤其 是对 于藏 族地 区 的幼儿 和老人 , 藏语 文语 转
藏文分词方法跟其他语言分词方法类似, 都可以
用 基于 规则 的或 基于统 计 的方法 , 目前 , 作 者 阅读 过 的
诸 多文 献 中 , 处 理藏 文分 词 大 多 是用 基 于规 则 的正 向 最大 匹配上 加格 助词 的正 向最 大 匹配 , 另 外 有 逆 向的
在 2 0 世纪末 , 可训练 的语 音合 成 方法 诞 生 。而后 又
浅谈藏语广播中新闻翻译的重要性

浅谈藏语广播中新闻翻译的重要性作者:桑杰草来源:《新闻传播》2020年第14期[摘要]中国拥有非常多的少数民族,西藏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共同汇集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族。
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特殊的一个民族,由于他的地理位置处于青藏高原,他的民俗与汉族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
藏语广播是我们传播党的路线方针给藏区人民最主要的媒介,对我们民族繁荣团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藏语广播必须要重视新闻翻译。
作为一个新闻人,如何准确、快速、高效的传达所要传达的信息,是藏语新闻翻译的难题。
面对越来越普及的高科技多媒体,藏区人民对于新闻接受度也各不相同,这给新闻翻译带来重大挑战,本篇文章通过对藏语翻译的研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新闻翻译;藏语广播;高科技多媒体在多媒体信息化时代下,广播新闻是大部分群众在业余时间打发时间,了解国家大事的重要途径,而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听众由于文化的差异可能无法全面地认识汉语。
因此,为了解决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在文化方式和表达交流的差异,翻译者必须意识到新闻翻译所带来的影响,更好的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汉藏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一、藏语广播中新闻翻译的重要性广播电视是广大藏族人民最主要采取的媒体手段,由于西藏地区独特的地域环境,导致他们与汉族相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受教育的程度也比较低,那么藏族人民更多的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来接触外界的讯息,通过广播我们能够较好的传达党中央的政策方针,作为新闻广播媒体对藏区群众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做好藏区新闻翻译工作,不仅可以丰富藏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可以帮助藏区的经济、社会实现快速繁荣,增加民族的团结力。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政府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党中央的指挥和政策必须通过多媒体的手段来传达到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角落,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新闻翻译的重要性,以及藏区广播新闻翻译工作者的专业度。
翻译工作者一定要准确无误的传达新闻稿件,由于新闻具备一定的时效性,那么同时对翻译者也是一个考验,翻译者所翻译的内容必须口语化,这样才能让广大藏民接受并学习,才能够被各地方政府所推行,藏区人民也才能够学习到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民族地区的各项经济、文化才能够前进发展。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

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及思路分析作者:宋志莲来源:《传媒论坛》2019年第17期摘要:2000年,“西新工程”正式启动,也成为西部大开发精神文化层面建设的重点。
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也从1970年的甘南州电影公司译配组发展成为当前在编19人的事业单位,甘南州的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
但是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资金不足,片源引进不足以及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等问题阻碍着甘南州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的发展。
本文对当前甘南地区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的发展现状较为详细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建设的要求,探究其发展的思路,为藏语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藏语电视译制;译制团队;资金;片源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17-00-02藏语电影电视影视译制工作是将内地电影、电视剧以及专题节目经过翻译、录音、配音和后期制作等工序制作成藏语影视作品,但是这一工作并不是简单地进行翻译,其中还涉及汉语与藏语不同语言习惯的转化以及汉语典故的整理转化、背景音乐的制作等。
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的藏语电影电视译制工作在丰富藏语地区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是贴合藏语地区农牧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将党和国家对藏族农牧民的关怀传递下去的重要纽带,为甘南州农牧民了解内地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一、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藏语译制工作发展现状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藏语译制工作从1970年的译配组到1984年的归口管理,再到1996年转为甘南州藏语译制中心,走到今天已经是开启甘南州藏语电视译制工作的第49个年头。
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工作人员把译制工作当作一种文化事业来做,当作一种艺术创造来做,当作一种大众娱乐来做,为甘南州藏语影视译制工作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下文将详细介绍藏语电视译制工作发展现状:(一)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人员译制能力甘南电影电视影视译制中心现有19人,其中坚力量的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年龄水平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数字译制技术的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7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声屏视野
浅析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永巴 (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 西宁 810008)
【摘要】 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中心正式成立于 1980 年 9 月,它的前身叫“青海电影译制厂”,至今译制藏语影视剧上 万部,所译制节目覆盖到青海 6 个自治州及甘肃甘南、四川阿坝、西藏那曲等大部分藏区,形成了藏语影视译制网系统。
【作者简介】 永巴,青海省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二级译制导演。
113
2018.7
新闻传播
News Dissemination
法、修辞习惯进行规范、润色;使译文语言规范、准确、
通顺,无病句、创译新词术语并收集、整理、统一;检查
译文与原文长度是否基本相等,是否符合人物口型要求;
在操作过程中保留修改痕迹,并提供版本对比功能,可以使
悉剧情;发现和把握角色的语言特征与独特韵味,对角色
情感、语调、口型等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七) 对白录音
对白棚可容纳 6 个配音组同时进棚工作。这里是录
音、导演、演员相互协作才能完成的集体工作场地,根据
配音译文稿件完成每部影视剧的对白配音。录音要做到对
白声音的中、高、低频、响度等控制适当,台词声音的厚
保证对白的清晰度。
(九) 视频制作
共有 4 个非编制作棚,当混录声提交之后,非编制作
人员开始领取任务,制作片头片尾藏文字慕,包括片名、
集数、译制主创人员字幕、片中字慕等。最后视音频合成
打包输出成品文件,提交技审。
【关键词】 民族语译制;配音;翻译;混录;影视;存贮;网络
为进 一 步 提 高 少 数 民 族 语 公 益 电 影 数 字 化 译 制 、 发 行、放映工作质量,规范译制工艺流程,加快少数 民族语公益电影数字化进程,2016 年,占地 1 万平米的 “青海安多藏语译制大楼”正式启用。
新建成的青海安多藏语影视译制中心系统提供网络化 便捷的影视译制制作能力。系统通过采集下载、视频编 辑、音频编辑、听抄翻译、资料库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各个 译制环节的数字化、网络化、流程化,提高节目制作效 率,提高译制节目视音频质量。该系统建设规模包括前期 对白棚 6 套,后期合成棚 6 套,影视后期环绕声混录棚 1 套,多功能录音棚 1 套,45 台听吵译站点,6 套候演室看片 站点,4 套编目工作站点,2 套检索下载工作站点,4 台视 频上下载工作站点,2 台片头片尾字幕站点,2 台成片打包 工作站点,2 套生产管理工作站点。
选择回退回某一版本。
(五) 导演看片
共设 4 个导演站点,译制导演领取任务后看全片熟悉
剧情,并按剧情要求、角色人物特点分配角色,选择合适的
配音演员、使配音演员的特长基本符合角色年龄、性格特
征、身份地位等,做好录音前的准备。
(六) 配音演员看片排练
配音演员候演室设 1 个看片工作站,当配音演员领取
导演的角色分配任务后,配音演员反复看片熟悉台词、熟
译制系统中的节目制作由一条主流程来完成,流程主要 节点包括素材资源上载、原文台词听抄、原文台翻译、译 文审稿、对白配音、配音对白审查、后期动效混录、字幕 制作、视音频合成、技审、终审、转录母带、数据存储等 节点。
这个生产管理功能是:针对译制系统,提供日志管 理、用户管理、节目管理、资源管理、内容管理、流程管 理、流程监控、运行管理、监控管理、机房预约、预约统 计等管理功能,便于管理员对译制系统进行整体掌控。
薄感和圆润感恰当,语言的丰满度强。
(八) 后期混录
当前期对白棚提交对白声到混录环节后,混录人员就
可以获取藏语白音频,开始与国际声缩混,混录要达到国
际声与对白的比例适当,人物对白与背景群杂的比例适
当,空间变化与音量大小的变化关系适当;还要做好环境
声、电话声、扩音器声、广播声、电视声、电影声、回
声、人物特殊声音等效果,效果处理保持与原片接近,并
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极大地改善藏语影视节目的制作 质量和生产能力。
一、网络架构 本次新建的译制系统主要负责译制类节目的生产制 作,业务环节包括从素材采集、片头片尾藏文字幕编辑、 听抄、翻译、校对、配音、音效制作、视音频合成、入库 保存的整个流程。系统主要由采集下载、视频编辑、音频 编辑、资料库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组成。 系统设计采用成熟稳定的以太网架构,系统网络架构 的安全高效、成熟稳定,满足译制节目生产业务的需求。 中央存储系统需满足系统存储容量、并发网络带宽峰值及 客户端数量的需求。文件系统使用独立的一套数据库,采 用一套文件管理服务器。 二、译制流程 译制制作管理系统是一款基于浏览器应用的译制后期 网络管理系统,涵盖制作管理和查询统计等部分,以业务 管理和应用为出发点,配备严谨的资源、权限、配额管理以 及多维度的统计,可灵活配置业务流程,并且配备具有高 性能的 Mac 制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