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发表

合集下载

地质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地质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地质工程施工技术论文篇一工程地质勘察及施工的探讨摘要:经历了多年的学术勘察研究,自己对工程的勘察和施工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工程的勘察研究在我国的房屋建设中是尤其重要的,勘察人员带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来解决影响勘察施工的各种因素,带着最新的勘察施工方法对工程地进行正确细致的勘察为施工做好充足的准备。

有着精确细致的勘察,才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对勘察地的地质特征得到明确的了解,才能够精心的去对勘察地进行大胆的开发施工。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施工,探讨Abtract:afteryearofacademicurveyreearch,tothecontructionofth eprojecturveyandknowmore,engineeringurveyandreearchinourcountryc ontructionofthehoueiparticularlyimportant,invetigationperonnelwi ththepurpoeofengineeringgeologye某plorationtoolvetheinfluenceofvarioufactorofthecontructionoftheur vey,withthelateturveyofengineeringcontructionmethodtocorrectthem eticulouforcontructionurveypreparedforthi.Withapreciemeticulouin vetigationtoenurecontructionperonneltourveythegeologicalcharacte ritictogetclearundertanding,toelaborateonboldtourveythedevelopme ntcontruction.Keyword:engineering,geologicalpropecting,contruction,thipape rdicue1引言:2工程勘察的基本措施在工程勘察和检测中有很多措施,不同的勘察措施会勘察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勘察结果都会对下一步的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为基础的勘察手段是选择好要被勘察的地点,勘察地场的不同会对勘察地的地基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应先明确勘察地的地场类型,最好选择有勘察历史的地场类型,这样会节省很多的时间,再进行全面细致的地质勘察,对各个勘察项目做出精确的勘察记录,明确记录勘察数据的特点和规模,然后在做出正确的勘察结果评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防护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

地质工程论文

地质工程论文

地质工程论文摘要:介绍了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以及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具体阐述了工程地质勘察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各阶段勘察内容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以期指导相关人员正确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为设计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勘察报告建筑是建在地面以上的,地面以下土层的分布,土质的疏松、强度,地下水的深度等都会影响到在建建筑的安危。

所以,为了确保建筑及其地基设计的准确性,就必须有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作为科学依据。

只有对建筑场地的地质资料有个全面的了解、准确把握才能更好的对建筑及其地基进行设计。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工程地质勘查的主要目运用坑深、触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和方法,对在建工程的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地质资料。

二、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一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根据建筑场地的地形情况将场地复杂程度分为三个级别:简单场地,对建筑地基影响不大;中等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复杂场地,对建筑的地基存在很大的影响。

二工程所在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机当地建筑工程经验比如,在某一陌生区域,对当地的地质条件缺少研究,则勘查工作量就有加大;相反,如果在此地有工程施工经验,则花费时间及工作量都会减少。

三、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依据所建工程类类型,建筑地基负荷大小、建筑地基损坏后造成建筑整体后果的程度等,可将建筑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建筑物,主要指的是关键性或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

二级建筑,主要指的是地基负荷较大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

三级建筑,主要指的是建筑地基负荷不大,破坏后果不严重。

勘察工作的准备。

1接受工程地质勘查任务书,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勘查工作计划;2建筑规模较大或地质条件复杂的场地,应当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并实地观察场地地质情况;3设置勘查点和勘查线,采用各种地质勘查手段或方法探明场地地质情况,并取得地质试样;4对取得地质试样进行物理力性测试和水质分析测试。

地质工程施工类论文(3篇)

地质工程施工类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程施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地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目前地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地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解决措施一、引言地质工程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在施工过程中,地质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工程质量和进度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提高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对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工程施工技术的重要性1. 提高工程质量: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工程质量问题。

2. 保障工程安全: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隐患。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3. 缩短工期:合理的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从而缩短工程工期。

4. 降低工程成本:通过优化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三、地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1. 施工技术不成熟:部分地质工程施工技术尚不成熟,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2.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

3. 施工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气候等因素对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4. 施工设备老化:部分施工设备老化,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四、解决措施1.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

2. 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

3. 优化施工组织:根据工程特点,合理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4. 选用先进设备:引进和研发新型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5. 严格施工管理: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结论地质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创新、人员素质提高、施工组织优化、设备更新和严格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灾害设计毕业论文

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灾害设计毕业论文

⼯程地质专业滑坡灾害设计毕业论⽂⽬录第⼀章绪论 (3)1.1滑坡研究⽬的及意义 (3)1.2滑坡研究国内、外现状 (4)1.2.1国内研究现状 (4)1.2.2国外研究现状 (5)1.2.3滑坡的常⽤治理⽅法 (6)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9)1.3.1研究内容 (9)1.3.2研究思路 (10)1.4 滑坡防治技术理论 (10)第⼆章熊家梁1#隧道左线出⼝段滑坡⼯程概况 (12)2.1⼯程简介 (12)2.2场地条件 (12)2.2.1 区域⾃然地理、地质条件 (12)2.2.2⾏政地理位置、公⾥桩号位置 (13)2.2.3 ⽓象、⽔⽂ (13)2.2.4 地形地貌 (14)2.2.5地层及岩性 (14)2.2.6地质构造 (15)2.2.7地震 (15)2.2.8⽔⽂地质条件 (16)2.3滑坡形成条件 (19)2.3.1 滑坡特征 (19)2.3.2 滑坡成因 (21)2.3.3滑坡的滑动机理 (22)2.3.4 滑坡危害性 (23)第三章滑坡稳定性计算 (24)3.1稳定性定性评价 (24)3.2极限平衡法计算稳定性 (24)第四章⽀挡结构设计 (36)4.1 设计原则 (36)4.2 设计标准 (36)4.3滑坡推⼒计算 (36)第五章结论 (37)致谢 (38)主要参考资料 (38)第⼀章绪论1.1滑坡研究⽬的及意义滑坡是⼀定地质地形条件下,斜坡部分岩、⼟在⾃重作⽤下,受⾃然因素或⼈为因素影响失去稳定,沿着内部某⼀软弱⾯(或带)产⽣滑动变形的现象。

滑坡是在⼭区兴建公路、铁路、⽔利、矿⼭和⼯⼚时经常遇到的⼀种⼭坡变形现象,它威胁着各种⼯程的顺利建成。

我国是世界上滑坡⽐较严重的国家之⼀,幅员辽阔,地质构造复杂,三分之⼆的国⼟为⼭地,从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有⼤量的⾃然滑坡。

因此每年⾬季我国都会发⽣若⼲滑坡,它⼏乎遍布各省区,特别在我国西南地区,滑坡更为频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加⼤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度,如⽔电⼯程、⼤型矿⼭、铁路、公路交通⼯程等向复杂环境、复杂地质条件推进,与之相关的滑坡稳定问题变的愈发突出,这些滑坡的稳定性将会对⼯程的可⾏性决策起到控制性的作⽤,并在很⼤程度上影响到⼯程的投资和经济效益,同时滑坡的稳定性与崩塌等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重⼤损失,甚⾄危及⼈民的⽣命和财产安全。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

地质工程师论文六篇地质工程师论文范文1【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对策一、引言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不行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发出的相关文件特殊是《一般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更强调了当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然而,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优质高效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需要仔细讨论和实践的课题。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评价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当是全方位的。

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科研总结或论文,也不行能全部等同于真正的工程设计。

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育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学问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力量和初步科学讨论的力量。

主要包括:调查讨论、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力量,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学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讨论与论证的力量,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试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力量,设计、计算与绘图的力量,包括使用计算机的力量,规律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力量,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及英语书面表达的力量等。

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特殊关注选题质量和最终成果两个方面。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笔者在问卷调查、座谈等基础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五项认同度在90%以上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1所示。

三、关键因素分析1.同学的学问结构及其投入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同学自身的综合素养,由于如前所述,它要求同学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学问和技术学问,相对独立地解决科学讨论、工程设计问题,并取得设计成果,这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力量形成的过程,是对其独立工作力量的熬炼的过程。

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育同学的创新力量,仅靠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明显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前三年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学问的学习,离不开实习、试验、课程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浅谈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摘耍:调查研究地质情况的不同的重点就是地质勘察工作,有助丁•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在进行地质勘察的工作时,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要了解地质勘查工作的内容。

本文阐述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

关键词:岩土;地质;勘察工程概述某城市某地区居住小区二期工程,整个场地用地面积为58930. 00 m J,总建筑面积为19876. 00 m2,建筑物高25.00m,局部设有1层地下室,地下室面积19876 受建设单位委托,我院拟对该项目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投标活动,建筑物工程重要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1、初步勘察1.1初勘工作步骤:可按收集资料,工程地质选定隧道线位,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

1.2收集资料:初勘也应收集已有资料,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隧道所在位置的初步总平面。

1.3初勘资料整理: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始资料,包括调查,测绘、勘探、试验等资料, 并按有关规定填写,进行复核与检査。

提交的资料包括图件,文字等资料要求清晰正确,并符合有关规定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

2、详细勘察2.1详勘的目的是根据己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指标等设计资料。

通过详细工程地质勘察,为线位布设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提供完整的工程地质资料•。

详勘的任务:是在初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校对,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重点工程与不良地质区段的匸程地质特征。

并取得必需的工程地质的数据,为确定隧道位置的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

2.2详勘工作步骤:可按准备工作沿线工程地质调绘勘探,试验资料整理等顺序进行, 由于详勘工作需在初勘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隧道中线两侧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区段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因此详勘工作更为详细深入,最后提交的资料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3、工程地质条件简述3.1地形、地貌建筑物场地地形比较平坦,局部有起伏,地貌单一,属岩溶孤峰半原亚区地貌。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地质工程是一门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地质作用的科学,它在工程实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质工程毕业论文是对地质工程领域某一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成果。

本文将围绕地质工程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地质工程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关重要。

选题应紧密结合当前地质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同时考虑到实际工程需求和个人研究兴趣。

选题的确定通常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研究方向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论文的开题报告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

开题报告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内容。

开题报告的撰写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阅读,以确保研究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接下来,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引言: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论文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2. 地质背景分析:详细描述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构造运动等地质特征,为后续的工程地质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3.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 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针对工程项目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震等,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5. 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介绍工程地质勘察的方法和技术,对勘察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6. 工程设计与施工: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结果,提出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7. 工程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展示地质工程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8. 结论与建议: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对工程实践的建议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最后,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应详细列出论文撰写过程中引用的所有文献,以便于读者查阅和核实。

工程地质勘察毕业论文设计

工程地质勘察毕业论文设计

工程地质勘察毕业论文题目:管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施工设计摘要本篇论文主要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机理和地基处理方法。

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下沉的现象。

它的这种特性,会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折裂、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

因此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基要进行有效地加固处理。

通过分析这种特殊地基的基本特性,针对此种地基,采用管桩基础进行加固。

从而引入了管桩施工的优点及缺陷以及施工工艺。

管桩作为一种新桩型以其桩身质量可靠、承载力高、施工速度快、现场整洁、较为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管桩的应用时间不长,在研究和应用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简要分析了管桩的承载力以及影响承载力的因素。

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管桩施工的要点和一般步骤,了解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和成本意识的重要性!在这次设计中运用在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对设计进行了整体把握。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文中如有不当之处,望指正!关键字:湿陷性黄土、管桩、预应力管桩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of the basic mechanism and treatment. Collapsible loess saturation refers to the yellow unstable soil, the pressure in the self-respect or self-pressure and under additional pressure, soaked by water, the soil structure of the rapid destruction of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of the sinking. It's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tructure will bring about varying degrees of hazards, roadbed and structures so that a substantial settlement, fracture, tilt,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ir safety and use. Therefore, in collapsible loess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By analyzing th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special foundation for such a foundation, based on the use of reinforced pipe. Construction of the pipe so as to bring the strengths and shortcoming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ile as a new type of pile for its reliable quality, high capacity, speed of construction, site clean, more economic and other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ore and more widely. However, due to the application of pipe is not long, 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calling for urgentsolution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pip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earing capacity. Finally, through an example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pipe construction and general steps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progres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st-conscious! In this design at the university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to grasp the overall design.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f the text is anything wrong with the hope that correction!Keywords: loess collapsible; Pipe; Prestressed Pile目录第一章绪论 (6)一、管桩的优点与现状 (6)二、湿陷性黄土基本机理及地基处理 (7)1、黄土的湿陷机理 (8)2、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9)3、结语 (11)第二章:管桩承载力分析 (12)1、管桩的承载特性 (12)2、管桩的受力分析 (13)3、管桩设计施工中的问题及质量控制 (14)第三章:预应力管桩施工方案 (16)1 、施工流程 (16)2 、操作工艺 (16)3 、施工质量标准 (20)4、常见问题及处理法 (22)第四章:管桩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26)1、工程概况 (26)2、工期及施工目标 (27)3、施工准备情况 (27)4、施工总体布署 (28)5、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网络 (29)6、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29)7、针对本工程特点采取的特殊................................. .328、季节性施工措施 (32)9、实现质量目标的措施 (33)10、工期保证措施 (37)11、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38)12、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措施 (40)13、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表 (40)14、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安排一览表 (41)第五章:结语 (43)参考文献 (44)致谢 (45)第一章绪论一、管桩的优点与现状管桩作为一种地基处理及桩基础形式从上个世纪初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各种建筑基础中得到广泛地应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发表浅论公路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摘要:本文通过实例说明了公路滑坡的勘察方法,分析论述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滑坡的形态特征、破坏模式,并采用条分法计算了滑坡的稳定系数和剩余下滑推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公路边坡、滑坡、勘察方法、稳定计算、治理方案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越来越多,现阶段公路的建设已由平原区、经济发达区转向山区、经济欠发达区,山区公路的建设一般离不开边坡,各种类型的边坡越来越多,因边坡而引起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滑坡、崩塌等等,本文对以天汕高速公路粤境蕉岭县某边坡的滑坡为例说明了滑坡勘察的方法。

一、概况该滑坡位于蕉岭县新铺镇,属于天汕高速公路的挖方边坡,已建成能车一年多,在连续降雨后出现了滑坡现象。

原边坡开挖高度为16~30m,分为2~4级坡,坡率为1:1.25~1:1.50。

2021年3~6月间的连续降雨后,发生了项整体的下滑,滑体长约95m,宽约135m,顶部形成宽大裂缝,最大宽度约0.80m,局部形成错落台,高差约0.5~1.0m,滑体表面积约10500m2。

二、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的目的是查明滑坡的位置及分布范围,分析边坡失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并提出治理建议。

勘察采用现场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依据1:1000地形图进行实地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勘察的外业工作进行了12天时间,在滑坡体及其影响区内沿大致平行于主滑方向上布置了2条勘探线,所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1。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表1三、环境条件1、地形地貌滑坡区以低山地貌为主,形态主要受控于梅县-蕉岭“山”字型构造体系,线路主要位于该“山”字的脊柱及前弧位置,山脉走向主要以近南北向为主,基本与线路走向平行。

山体基岩埋藏较深,上部坡残积土层厚度较大,植被发育,沟谷切割较为强烈。

2、气象勘察区域临近南海、太平洋,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又受山区特定地形影响,形成了夏季长、冬季短,气温高、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雨量集中、气候变化大等特点。

按《公路自然区划图》,本区属武夷南岭山地过湿区Ⅳ-6。

勘察区域年平均气温为20.9℃~21.2℃,其中以7~8月份气温最高,最热月平均气温28.3℃~28.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3℃~10.9℃。

勘察区域常年降水量可达1483.5~1698.3mm,雨量充沛,年际变化大,季节性变化亦大,4~9月是雨季,10月至次年3月是旱季,暴雨不太多,但区内山丘广布,集水面积较大,河流弯曲狭小,泄洪能力差,加上局部降雨大,暴雨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洪涝成灾、山体滑塌是区内较常见的自然现象。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程钻探揭露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将场区勘探深度内以岩土体的成因、埋藏分布规律、岩土性特征及基物理力学性质,划分为4个工程地质层,6个工程地质亚层:人工填土Qme及混凝土层:填土主要由黏性土组成,顶部0.30m含较多碎石,混凝土属于路堑底部的挡墙混凝土。

见于滑坡体底部的钻孔,厚度较小。

粉质黏土Qal+pl:硬塑,土质不均,夹薄层状厚2~5cm粉细砂,冲洪积成因。

属于沟谷中的冲洪积土,厚度4.60m。

碎石混黏性土Qdl+el:坡积成因,为粉质黏土与块碎石混杂,块碎石棱角状,粒径5~200cm,最大达2m,含量一般为70~80%,局部为20~30%。

推荐其凝聚力C=5kPa,内摩擦角φ=25~30°。

该层在滑坡范围内均有广泛的分布,厚度较大 4.40~7.20m,平均5.5m;该地层在地表水的下渗浸润下或在地表水的冲刷下易发生崩塌及滑塌现象。

2、水文地质条件2.1 含隔水层组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层因其含有较多的碎石、块石,渗水性较好,属于透水层组,含有少量的孔隙潜水,但其含水量受地形、季节及降雨量的多少影响较大。

基岩上部的全风化岩亦含有砾、碎石,亦有一定的渗水性;基岩中、下部的强-中风化岩的风化裂隙、构造裂隙较发育,含有裂隙潜水,这些岩土层均属于含水层。

勘察期间多个钻孔钻如ZK4、ZK3等至中风化岩面时,孔口均自动涌水,且涌水量较大,根现场观察、调查认为,该现象是因为边坡顶部山间沟谷小溪中的水流下渗引起的,水流经上部坡积碎石土层过滤、渗透至基岩表面,并沿该岩面由山坡上部渗流至底部,然后由钻孔中涌出。

2.2 地下水补、迳、排特征滑坡区为陡坡地形,地形陡峭,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

1地下水补给松散岩土类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勘察区上部土体结构较松散,孔隙度较大,渗透性较好,大气降水能快速向下渗流,直接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

同时山坡上部的沟谷中,平时亦有一定的水流,该地表水的下渗亦是场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途径。

2地下水径流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在孔隙内流动,其运动方向是高水位向低水位处呈平面式流动,一般由山坡上部流向坡脚。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由于风化节理发育,透水性一般,水位差较大,沿张性裂隙下渗至风化或岩层界面,由高处向低处流动。

3地下水排泄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垂直方向排泄,水平方向排泄为次。

垂直方向排泄:边坡上部松散岩土类孔隙潜水,水量多具季节性,在雨季出现,雨后数天至十几天内消失,以蒸发排泄、坡脚泉眼的方式或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

水平方向排泄: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水力梯度由高水位向低水位处迳流,部分裂隙水沿裂隙或软弱层面及滑动面径流。

综上所述,滑坡区含隔水层岩土组较为单一,但其成分、厚度及孔隙、裂隙发育程度差异较大,地下水补给源较单一,储量随季节和降水动态变化大,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五、滑坡形态特征1、变形破坏特征滑坡纵长约105m,平均宽度约85m,滑体面积约10500m2,滑体平均厚度约10.7m,体积约112000m3,主滑方向240~290°,与线路轴线夹角约30~80°,属中型滑坡。

滑动面形态上部陡,中下部趋缓,总体呈圆弧状。

滑坡周界以岩土体是否产生变形破坏界定,其沿滑坡体周边分布,滑坡后缘在边坡顶部,高程190m左右,见有宽度约为0.10~0.40m的裂缝,滑坡前缘剪出口在边坡底部路面的下部,现阶段未见有明显的剪出口。

滑坡壁呈“圆弧”状,滑坡壁倾向230~300°,倾角55°~65°,坎高0.5~1.0m,上部为第四系坡积砾、碎石块石,厚度约4~7m。

由滑坡壁可以看出,上部坡积碎块石土层显得比较杂乱,碎块石含量不均,并夹有少量的滚石。

滑床后缘出露地层主要为坡积碎块石土,根据ZK3~ZK5孔的钻孔资料分析,滑床中部及下部地层应为强-中风化石英砂岩,滑床后缘地形较陡,中部和前缘部位趋缓。

浅谈城市环境工程地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人类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改造与破坏作用日趋严重,首先本文对城市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做个分类,阐述了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然后工程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前言:城市地质作用受区域地质环境、气候分带条件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

具体可分为六大类:由城市热力场变化引起的地热地质作用;由地下水圈变化引起的水成地质作用;由静力负载引起的重力地质作用;由动力负载引起的岩石动力地质作用;由开采矿产和地下建筑引起的地质作用;人为的岩石成因作用。

从城镇的类型和功能看,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城市,其地质作用的侧重点和强度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山区城市,挖填方量大,诱发重力地质作用显著;平原城市,常因过量抽汲地下水而诱发地面沉降;老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多,人工堆积物作用显著;对于新城市,当有较好规划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少;矿业城市,人为改变渗流场,形成采空区,改变应力场,恶化水质,“三废”污染严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多;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用地往往紧张,地质环境承受城市地质作用的能力较弱;海港城市,间歇性动荷载较大,等等。

一、城市水资源开发相关的环境地质工程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贫水国家,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前对地下水无序大量的开采,造成了全国缺水城市已达2/3。

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在我国近年来由于地下水的超量开采,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倒灌及泉水枯竭等诸多环境地质工程问题。

其中城市的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问题则是尤其严重。

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对城市建设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对城市规划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城市地下水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的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多人重视,采取了多种补救的方法,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已用法律法规的方式规定了地下水的开采和利用,这样就为治理提供了法规依据。

在技术方法面采取了地下水人工回灌为主的方式,而且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由此可见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规划,不仅对我们自己城市建设至关重要,而且对我们后代的生存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二、城市环境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区域稳定性主要指现代构造运动、地震运动以及岩浆活动影响下地壳的相对稳定程度。

它是城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涉及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构造成因的地裂缝、火山活动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等方面。

地质资料表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地球岩石圈进入了新的强烈活动与调整时期地史以来的第五个强烈地震活动期,其延持时间很可能超过未来人类历史,致使不少城市均发生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裂、地陷、滑坡、危岩、崩坍、泥石流、地震及地下水异常包括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等异常变化等各种地质灾害。

决定地壳稳定性的最突出因素是地震活动。

我国地震烈度超过7度的大、中城市已达l10座之多,因此,加强地震预报和提高城市整体的综合抗震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2、地基条件的勘察。

地基条件的勘察主要包括微地貌、岩土体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

我国特殊土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如软土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城市,天津、塘沽、长江三角洲、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及福建的沿海城市。

软土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经常遇到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最常见的是墙体开裂、地面裂缝、基坑边坡塌落或桩基位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地下水作为一个易变因素,当其发生变化时经常引起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

因此,为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及建筑的安全使用,查明地基土体的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尤为重要。

3、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供水量不断地增加,因此,城市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贫水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