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合集下载

中医妙招神奇赶走宝宝腹痛

中医妙招神奇赶走宝宝腹痛

中医妙招神奇赶走宝宝腹痛在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令人头痛的状况,宝宝总是毫无原因地突然出现肚子痛,疼痛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没几天又会发作,甚至一天发作数次,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医生说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般不予治疗。

这种令父母们一筹莫展的腹痛,在医学中就称之为“功能性腹痛”。

什么是功能性腹痛?功能性腹痛是指以胸骨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胃肠病,其中以脐周疼痛最为常见。

功能性腹痛与胃肠道的器质性病变无明显联系,具有反复发作性和长期持续性的特点。

这种腹痛多发生于2岁以上的宝宝,其中以学龄前的宝宝最为常见,并且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

功能性腹痛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经常性的腹痛降低了孩子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等现象,从而影响孩子的食欲,这样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了,所以功能性腹痛一直深深困扰着很多父母。

找出腹痛的元凶引发宝宝功能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体质敏感、心理因素和饮食不节。

1.体质敏感部分孩子体质虚弱或较为敏感,多于站立过久或食用鱼虾蛋奶等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这类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并尽量避免食用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2.心理敏感有些孩子的心理较为敏感,在紧张与压抑时便很容易出现腹痛。

这类孩子应在日常的教养中注意方式与方法,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3.饮食不节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加之婴幼儿时期脾胃比较虚弱,如食用过多瓜果、冷饮等生冷食物、肉蛋海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量也会导致腹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搭配及进食的量。

中医药巧治腹痛中医中药在防治孩子发生功能性腹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我们就和家长们一起,学习一下这些小方子,希望可以对孩子的腹痛有所帮助。

健脾温中散寒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常常由风寒之气侵袭或过食生冷引起腹痛的孩子。

症状表现腹痛喜暖,喜揉按,遇冷或食生冷后加重。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诊疗对于缓解IBS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IBS的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中医称之为“腹痛”、“泄泻”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诊疗对于缓解IBS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IBS的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医认为,IBS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肝气郁结等。

其中,脾胃虚弱是导致IBS的主要原因之一,湿邪内盛则会使病情加重,而肝气郁结则会使病程延长。

IBS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

腹痛多为阵发性发作,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腹胀则表现为腹部胀满、排气增多等症状;排便习惯改变则表现为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出现。

中医治疗IBS主要从调理脾胃、祛湿、疏肝解郁等方面入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脾胃虚弱型IBS: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止泻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

湿邪内盛型IBS:治疗以祛湿清热、健脾和胃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陈皮、半夏等。

肝气郁结型IBS:治疗以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为主。

常用的中药包括柴胡、芍药、枳壳、甘草等。

对于IBS患者,西医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缓解,如使用解痉药、止泻药等。

然而,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并不冲突,可以互相配合使用,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IBS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以改善肠道功能,减轻症状。

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运动等也是缓解IBS症状的重要措施。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中医称之为“腹痛”、“泄泻”等。

中医认为,IBS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肝气郁结等。

治疗IBS的中药包括调理脾胃、祛湿、疏肝解郁等,而西药则主要针对症状进行缓解。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与内脏感觉异常PPT课件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与内脏感觉异常PPT课件
元兴奋性增高。控制感觉和疼痛传递的重要 部位有脑桥蓝斑核、网状结构外侧核等 这些部位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从而干扰内 脏感觉
心理因素对感觉的存在有很大影响,其中
对中枢调控最为明显,负性心理活动通过 下行通路影响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敏感性, 还可形成感觉过敏-心理情绪反应加重的 反馈回路
胃肠道局部因素如平滑肌的张力改变、
患者无精神病 为试验性用药,可能有效或无效 用药后不产生精神改变 可能有副作用
用法:小剂量开始,1/2抗郁虑 量多起作用
疗程:至少6-12月,再渐减至停 药
疗效:1-2周 无效:剂量不当,顺应性差
副作用
三环类:体位性低血压、便秘、 腹泻、口干、水贮留、体重增加
SSRI:恶心、兴奋、睡眠紊乱、盗 汗、性功能紊乱、体重下降
(1)遗传学
许多IBS患者具有功能性胃肠疾病家族史,不 能排除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
(2)性别
女性IBS患者几乎是男性的2倍。可能女性胃肠 道较男性更敏感。女性较男性的肠道敏感性增加的 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3)应激、情绪与失眠
许多IBS患者的症状在应激状态下加重。可 能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感染与炎症反应可以直接影响内脏感 觉,甚至在局部炎症反应消退后,这种影响作 用可能仍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5)进食
IBS患者症状常在餐后发作,提示摄入物质可能与直肠感觉有 关
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脂肪对腹泻型IBS胀气感和疼痛感 阈值的下降程度影响最大
1. 内脏刺激器、经粘膜电刺激、温度刺激、 脑诱发电位、功能性磁共振(fMRI)、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PET)
FAPS定义 慢性腹痛>6个月,无腹部 器质性疾病,无明显胃肠功能紊乱, 可能伴有精神异常。病程持续较长时 间或症状严重时,可影响生活质量, 部分患者有不易解释的躯体症状。

诊治指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诊治指南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应对疾病带来的困扰和压 力。
生物反馈疗法
利用生物反馈原理,指导患者自我调节生理状态,改善胃肠功 能。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
药物治疗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疗效有限,长期使用可能产 生副作用。
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心理治疗在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可有 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重视患者的心理疏导
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疏导在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疏导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放松 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症状。
心理疏导应与药物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治 疗效果。
病。
02
情绪与胃肠功能
情绪因素如焦虑、抑郁等可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导致胃痛
、胃胀等症状。
03
心理障碍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障碍如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与胃肠功能密切相关。
功能性胃肠病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减轻心理压力,缓解胃 肠症状。
心理疏导与支持
分类
根据症状的不同,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两型:餐后不适综 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
症状与表现
餐后不适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嗳气、恶心等,可伴有失眠、焦虑等精神症 状。
上腹疼痛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可伴有恶心、嗳气、早饱感等症状。疼痛多 与进食有关,常在餐后加重,可因进食冷、辣、油腻食物而诱发或加重。
03
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应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仅仅追 求治愈疾病。

傅志泉教授论治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经验

傅志泉教授论治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经验

傅志泉教授论治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经验张洁慧; 肖铁刚; 原爱红; 阙任烨; 汪晓奕; 傅志泉【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9(040)012【总页数】4页(P1755-1758)【关键词】中医师; 傅志泉;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理气; 辨证论治; 和胃理气【作者】张洁慧; 肖铁刚; 原爱红; 阙任烨; 汪晓奕; 傅志泉【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上海200082;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3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mptom,FAPS)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该病病程较长,是一类与胃肠道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功能性疾病。

临床多表现为反复腹胀、腹痛、恶心、便秘或腹泻等,患者常伴有其他全身不适感,甚至可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目前对FAP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其与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互动及社会心理有关[1-2]。

临床治疗多以解痉止痛为主,配合促胃动力、抑酸、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处理,但效果不显著,且容易复发。

傅志泉教授系上海、杭州两地的名中医,对消化道疑难病证的临床诊治经验颇丰,临床经方用药疗效显著,尤其在治疗FAPS方面辨证准确,处方精当,效如桴鼓。

现将傅师治疗FAPS的临证特色经验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 谨审病因,探讨病机特点FAPS当属祖国医学“腹痛”范畴,古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各有论述,最早见于《素问·举痛论》,认为腹痛的发生与胃肠等脏腑有关,病机与寒热虚实之变化相关,即所谓:“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

……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傅志泉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将FAPS的病因归纳为脾胃虚弱、情志不和、外感时邪、饮食不节四个方面。

其病机要点为本虚标实,其本虚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因脾胃气虚,运化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或因脾阳不足,寒从中生,寒湿停滞,失于温养而腹痛隐隐,即不荣则痛,故后天脾胃之虚弱是FAPS的病理基础;而标实常为寒邪直中,寒凝气滞,经脉受阻,或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横乘脾,致肝脾不和,气机不畅,甚至久而气滞血瘀,或因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酿生湿热,壅滞胃肠,致胃失和纳、脾失健运而腹痛时作,即“不通则痛”,故肝郁、寒凝、郁热为其致病因素。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效果研讨

雷贝拉唑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效果研讨

126《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19年第17卷第18期•药物与临床•盛,火伤胃络则致吐血,火伤肠络则致便血。

因此,中医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主要以清胃泄火、凉血止血为原则,51o采用中医辨证疗法对上消化道岀血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能够对其进行止血治疗,还可根据其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对有头晕目眩症状的患者进行补气养血治疗,对有反酸症状的患者进行抑酸治疗,对有腹痛症状的患者进行止痛治疗,对有口苦症状的患者进行泻肝火治疗,对排柏油样便的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冋。

三黄泻心汤出自《金匮要略》。

该方具有泻火解毒、燥湿泄热的功效。

十灰散出自《十药神书》。

该方属于理气剂,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热妄行等病症。

本次研究中所用的三黄泻心止血汤合用了三黄泻心汤和十灰散。

此方中的黄苓、黄连与大黄三味药分别泻上焦、中焦、下焦之火,三焦火降则水谷通道利、五脏六腑安;地榆、重楼与小蓟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效;白芨与五倍子均具有止血、收敛、生肌之功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功效;诸药合用具有泻火、凉血、止血之功效。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止血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相比,P>0.05: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率更低,P<0.05o此研究结果与杨婷m的研究结果相符。

这说明,使用三黄泻心止血汤与使用蛇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相当。

但是,使用三黄泻心止血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其消化道再出血的发生率,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使用三黄泻心止血汤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远期疗效是否更为理想,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加病例做进一步的论证。

综上所述,用三黄泻心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消化道再岀血的发生率,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1]王阿娜.针刺结合三黄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9,34(1):12-14.⑵臧丽丽.赵君.三黄泻心汤联合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18.33(24):3714-3716.[3]康文林.三黄泻心止血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5):658-659.[4]姬婷婷,史桂梅,姜鸿,等.蛇毒血凝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彩响研究[J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3):362-364.[5]徐象辉.三黄泻心汤联合西医治疗胃热炽盛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⑸:702-705.[6]刘伏山,李虹便,王庆军,等.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22(6):597-599.[7]杨婷.三黄泻心汤联合奥美拉哩治疗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彩响[J].世界中医药.2017.12(4):794-796,799.雷贝拉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效果研讨段明娟,邱爱龙”(中铁一局集团中心医院内三科,陕西渭南714100)[摘要]目曲:探讨使用雷贝拉哇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的效果。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colon
funetiom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has it helped 0111"understanding?
2004,53(8):1 198—1206.
r021w

[15]Bemstein
visceral using

N.
Frankenstein
N.
in
patients
patient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visceral pain
witit
syndmraes[J].Curt Or,in Investig Drugs, 2004,5(7):736—742.
andeantrol Nhomakorabea8ubjects during
375.
etimulation
1.1.1
时间延长,可使机体痛阈降低,痛觉持续 时间延长.且CGRP可通过促进SP释放 而有利于痛觉的传递L12]。另外,CGRP参 与胃肠道5.HT的释放调节.与5-HT具 有协同作用。 1.1.4其他门冬氨酸盐、SP、NK、VIP、 NO等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也参与了内脏 敏感性增高的神经传递及调节.但这些 递质是否参与FAPs的发病还有待进一 步证实。 1.2脑一肠互动肠道神经系统和中枢 神经系统是紧密联系的.肠道的活动叉 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这种相互作用称 为“脑一肠互动”。是通过“脑一肠轴”来实 现的。“脑一肠轴”广泛的神经网络联系中 有边缘系统和额叶神经的参与.特别是 迷走背丛与前脑、脑十内神经的广泛联 系,这可以解释情绪、心理等闲素对胃肠 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FAPs患者存在中 枢对内脏传人信号的异常反应.主要表 现为FAPs患者常合并精神异常.应用三 环类及5一HT再摄取抑制荆(SSRI)抗抑 郁治疗有效[w。 利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 及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等影像学技术 研究中枢神经系统在调节内脏疼痛中的 作用发现.对感觉起主要作用的中枢核 团有扣带前回皮质、前额叶皮质、岛叶皮 质和丘脑。其中。岛叶皮质接受压力感受 器、化学感受器、味觉和伤害性疼痛等信 息.扣带前回皮质处理情感或情绪产生 的内脏感觉信息.而前额叶皮质则具有 对疼痛的高级执行功能[H一圳。致痛性刺激 可激活正常人大脑的前侧扣带回.而在 IBS及FAPs等功能性肠病患者中却引起 额前叶及岛叶皮质的激活,且前额及岛 叶皮质激活的兴奋面积和信号幅度明显 增大[16-t7]。这是肠道功能紊乱与中枢神经 相关联的直接证据,说明此类患者町能 难以活化扣带回而引起额前及脑岛皮质 的活化。进而随后产生知觉觉醒过程。目 前关于内脏疼痛与中枢神经核团反应的 研究结论尚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与 研究对象及方法不同有关;同时可能与 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有关,不同的情绪 可出现不同的脑部活动形式。 另外.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也是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第一节概述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 ,FAPS)是一类持续的或近乎持续的腹部疼痛疾病,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并伴有部分日常活动能力的丧失,1为功能性胃肠病中的一种,由罗马工作组定义。

2同其他功能性胃肠病一样,尚无引起这些症状器质性或生化方面异常的客观证据。

FAPS是罗马诊断系统中唯一独立为一类的功能性胃肠病。

FAPS 的病理生理机制之所以特殊,是因为疼痛主要由正常内脏输入信号在中枢感觉系统放大引起,而非来自腹腔脏器或其他器官增强的外周刺激。

FAPS的出现与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的改变密切相关,包括下行性疼痛调节功能障碍及皮质疼痛调节回路。

FAPS病人很少或没有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其症状与食物摄入及排便等生理活动同样无关,并常合并精神疾病,事实上是“正常肠道功能的知觉异常”。

因此,虽然疼痛发生在腹部,但疼痛的本质及程度主要由认知及情感中心控制。

明确这一概念是理解FAPS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的核心。

FAPS的诊断以阳性症状标准、长期存在的症状史及无报警征象为基础,并根据报警征象的存在与否决定是否做进一步的诊断评估。

成功的治疗方法是基于良好的医患伙伴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心理-生物模式。

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联合以取得强化治疗效果。

FAPS病人很多方面与重度IBS患者相似。

重度IBS 相比一般IBS显示出较多的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更多受社会心理因素的调节、与精神病理因素及躯体症状和综合征的关系更大。

由于有关FAPS的文献资料极少,在很多方面,具有社会心理障碍的严重疼痛的IBS可视为FAPS的替代情况。

没有专门针对FAPS的流行病学研究,能够区分FAPS和IBS的有关流行病学的功能性胃肠病的相关研究也很少。

一份早期的由Drossman等人利用罗马Ⅰ诊断标准完成的美国家庭流行病学研究报道美国全国患病率为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功能性腹痛综合征
作者:池肇春, CHI Zhao-chun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266071
刊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年,卷(期):2010,33(34)
1.Helgeland H;Flagstac G;Grφtta J Diagnosing pediatric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 (4-15 years old) according to the Rome Ⅲ Criteria:results from a Norwegian prospective study[外文期刊] 2009(03)
2.van Tilburg MA;Chitkara DK The clinical approach to chronic abdominal pain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children 2010(02)
3.Li BU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in children:new understanding,diagnostic criteria,and treatment approaches 2009(05)
4.Oshina T;Nakajima S;Yokoshima F The G-protein beta3 subunit 825 TT genotype is associated with epigastric pain syndrome-like dyspepsia 2010(11)
5.池肇春慢性腹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0
6.Nozu T;Kudaira M Altered rectal sensory response induced by balloon distention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 2009(03)
7.Faure C;Giguere L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uffering from Crohn's disease[外文期刊] 2008(11)
8.Chiou E;Nurko S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外文期刊] 2010(03)
1.刘劲松.侯晓华.LIU Jinsong.HOU Xiaohua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与罗马Ⅲ[期刊论文]-胃肠病学2006,11(12)
2.王婷婷.倪志.刘南植功能性腹痛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9)
3.孙丽丹.张萍.玄春实从一起家庭聚集性发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看肺炎支原体肺炎[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4)
4.汪涛.候鹏.WANG Tao.HOU Peng分别基于行为疗法和口服帕罗西汀在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中的临床研究[期刊论文]-疑难病杂志2010,9(6)
5.刘劲松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解读:功能性腹痛[期刊论文]-临床消化病杂志2006,18(5)
6.唐红卫.樊毫军.侯世科.郑静晨.TANG Hong-wei.FAN Hao-jun.HOU Shi-ke.ZHENG Jing-chen高温高强度高压力下训练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特点及防控[期刊论文]-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05(6)
7.王敬东抗抑郁药在功能性胃肠病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33)
8.范钦平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3)
9.郭满红.张书琴.李樱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心理治疗结合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08(20)
10.丁绪芳.褚仰红培菲康治疗儿童功能性胃肠病56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江苏医药2008,34(2)
引用本文格式:池肇春.CHI Zhao-chun功能性腹痛综合征[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