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及电容结构的压控振荡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合集下载

2.4ghz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设计

2.4ghz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设计

位噪声:闪烁噪声在频偏较小的范围产生1/厂3特性的相位噪声。

这两部分都是由于谐振器内部的器件噪声引起的,而如果输出信号后接的缓冲器或测试装置上有白噪声.其输出相位噪声频谱上就表现为最后的平坦部分。

相位噪声对射频信号的混频非常不利:在发射机的上混频中,由于本振信号的频谱不纯,将本振相位噪声转移到了发射频带内,如图2-7(a)所示,对邻道信号产生干扰;而在接收机中混频器将本振噪声移到了中频段,如图2-7(b),本振中的噪声降低了中频信号的信噪比。

图2—7本地振荡器相位相位噪声的影响(a)对发射机上变频的影响(b)对接收机下变频的影响2.3,2相位噪声模型正因为振荡器的相位噪声对通信系统产生了严重影响,近十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相位噪声产生的物理机制和分析方法,下面就目前主流的三类相位噪声模型逐一分析和比较。

2.3.2,ID.B.Leeson经验噪声模型D.B.Leeson于1966年提出了~种经验噪声模型[1I】,并为之后的相位噪声分析奠定了基础。

酗妒川。

s斛·+(赤小-十寄]}删=辔最后经过非线性的相位调制过程,产生相位噪声:“△国,=-叫。

sI22了]如图2.11所示,随机电流噪声源的功率谱密度包括闪烁噪声区域和白噪声区域。

根据以r分析可以计笪得到所有谐波r的单沩带噪声谱密席与载波功率,比为:三{△∞)=10每舅8q:“△∞2圳∞sb象图2-11振荡器中器件l噪声到相位噪声的转换过程Hajimiri线性相位时变噪声模型表明振荡器的l,厂3噪声主要来源于有源器件的闪烁噪声(1,f噪声)与系数C。

的加权:1,,2噪声主要来源于器件的白噪声与系数C。

的加权。

另外脉冲敏感函数的直流分量C。

/2表征了振荡波形的对称性,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振荡波形的对称性以减小1/,3噪声。

Hajimiri模型分析方法只需知道每个噪声源的功率谱密度,噪声注入点的电荷变化最大值以及振荡器的稳态振荡波形,就能得到振荡电路的整体相位噪声,这使设计者能清楚知道每个噪声源对整体电路相位噪声的贡献,并加以措施抑制。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详解及Multisim实例仿真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详解及Multisim实例仿真

L C6
8
C5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Authorization
Author: Jackie Long
谐振回路的总电容即克拉波电路中的总电容与 C6 的并联,再次将三极管寄生极间 电容的接入系数降低。 总之就是不断地降低晶体管极间电容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此时电 路的谐振频率如下所示:
3
C4 480pF
R4 100Ω 0
克拉波振荡 我们可以更 荡电路的稳定 定性很好, 但其 其频率可调范 范围比较小, 更进一步改进 进克拉 波振 振荡电路,如 如下图所示:
7
All rights reserved, NO Spreading without Authorization
+ + Q1 C2
+ L RC
uo
RE
C1 +
从图上可以看出,基极输入(假设有输入)经过三极管放大后的输出电压 uo,再经过 电容 C2 与 C1 分压后施加在三极管的 BE 结之间形成正反馈,因此其反馈系数如下式:
F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1 C1 C2
反馈系数一般取值 0.1~0.5,太小不容易起振,太大则容易使电路放大倍数与回路有载 Q 值下降,这样容易使振荡波形产生失真,输出频率稳定度也会相应地降低。 我们用下图所示电路参数进行仿真:
+ + C1 Q1 + L
从上图可以看出,电容三点式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重要特性是:与三极管发射极相连 的两个电抗元件为相同性质的电抗元件,而与三极管集电极(或基极)相连接的电抗元件是 相反性质的。如果合理设置电路参数使其满足起振条件,则电路将开始振荡,如果忽略分布 电容、三极管参数等因素,此电路的振荡频率 f0 如下式:

LC振荡器设计与仿真

LC振荡器设计与仿真

LC振荡器设计与仿真```L───────,──────││──┴──C1C2──┼──││││───┴── Vout ─────┘```电感L与电容C1和C2共同构成了一个谐振回路。

当工作在谐振频率下时,该振荡器的放大倍数达到了最大值,从而始终维持着振荡。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Colpitts振荡器的设计步骤。

第一步是确定谐振频率。

谐振频率可以根据应用需求来确定,比如,如果需要产生1MHz的正弦波信号,则谐振频率应为1MHz。

第二步是选择电感。

电感的选择应使得谐振频率与电感值相匹配。

电感可以通过计算公式L=1/(4π^2f^2C1C2-1/(C1+C2))^0.5来确定。

其中f为谐振频率,C1和C2为电容值。

第三步是选择电容。

电容的选择一般较为自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容值。

一般来说,较大的电容值可以提高振荡器的稳定性,但会增加电路的体积。

在完成了以上步骤后,就可以进行仿真分析。

可以使用电路仿真软件,如LTspice、Multisim等,对设计的LC振荡器进行仿真。

在仿真中,可以观察振荡器输出的正弦波波形,检查振荡频率是否与设计值相匹配,以及判断振荡器的稳定性。

在仿真分析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频率偏移、波形失真等。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增加补偿电路等手段来解决。

总结起来,LC振荡器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可以产生稳定的正弦波信号。

在设计LC振荡器时,需要确定谐振频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并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仿真,可以得到满足需求的LC振荡器电路。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详解及multisim仿真实例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详解及multisim仿真实例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详解及multisim仿真实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可以用于产生高频信号或者时钟信号。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原理、设计方法以及multisim仿真实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由三个元器件组成,包括一个电容器、一个电感器和一个晶体管。

当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的LC振荡回路与晶体管共同工作时,就可以产生振荡信号。

具体来说,当电容器充电时,晶体管被激活,导致电容器放电并使振荡回路开始振荡。

随后,电容器重新充电并继续振荡,从而形成连续的高频信号。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

首先,需要选择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具体数值,以及晶体管的型号。

在选择电容器和电感器时,需要根据所需的振荡频率来确定。

一般来说,振荡频率越高,所需的电容器和电感器数值就越小。

而在选择晶体管时,需要考虑其放大系数和工作电压等参数。

通过合理选择这些元器件,就可以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如何通过multisim软件进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仿真实验。

首先,需要打开multisim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电路。

然后,将所选的电容器、电感器和晶体管拖入电路中并连接起来。

接下来,需要设置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数值,以及晶体管的型号。

最后,可以进行仿真实验,观察电路的输出信号是否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路,可以用于产生高频信号或时钟信号。

本文介绍了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的原理、设计方法和multisim仿真实例,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1

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1

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1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1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VCO)是一种能够根据控制电压的变化产生频率变化的电子电路。

它在通信系统、频率合成器、频率调谐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控振荡器的电路设计。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需的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范围、频率稳定度、功率要求等参数。

然后,根据这些参数选择适合的振荡器拓扑结构。

常见的压控振荡器拓扑结构有基准电流型、拉锁型、环型和美国电工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204A型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基准电流型压控振荡器为例进行设计。

基准电流型压控振荡器的电路由负电流源、反馈电路、振荡器核心以及控制电压端口组成。

首先,我们需要设计负电流源。

负电流源的作用是为反馈电路提供稳定的偏置电流。

常见的负电流源电路包括电流镜电路和欧陆电流镜电路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电流镜电路。

电流镜电路可以通过调整电阻的大小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

接下来是反馈电路的设计。

反馈电路的作用是将振荡器输出信号的一部分反馈到振荡器核心,以维持其振荡。

在基准电流型压控振荡器中,常用的反馈电路是LC谐振电路。

谐振频率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器来调整。

然后是振荡器核心的设计。

振荡器核心一般由放大器和相移网络组成。

放大器负责放大信号,相移网络则用于改变相位。

常用的放大器有差动放大器和共射放大器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选择共射放大器。

相移网络则是通过选择电阻和电容器来实现。

最后是控制电压端口的设计。

控制电压端口用于输入控制电压,从而改变振荡器的频率。

常见的控制电压端口设计包括电压到电流转换电路和电流到电压转换电路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使用电流到电压转换电路。

电流到电压转换电路的原理是通过选择电阻和电容器来将变化的电流转换为电压。

在完成了振荡器的拓扑结构设计后,我们需要进行参数选择和电路元件的选择。

参数选择包括电容器和电感器的选择、电阻的选择以及电流源的选择等。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综述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综述

目录1 引言 (2)2 振荡器的原理 (5)2.1 振荡器的功能、分类与参数 (5)2.2 起振条件 (9)2.3 压控振荡器的数学模型 (10)3 利用ADS仿真与分析 (11)3.1 偏置电路的的设计 (12)3.2 可变电容VC特性曲线测试 (13)3.3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 (15)3.4 压控振荡器相位噪声分析 (18)3.5 VCO振荡频率线性度分析 (23)4 结论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5)压控振荡器的设计与仿真Advanced Design System客户端软件设计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类)专业指导教师摘要:ADS可以进行时域电路仿真,频域电路仿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仿真设计,并可对设计结果进行成品率分析与优化,大大提高了复杂电路的设计效率。

本论文运用ADS仿真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仿真设计,设计出满足设计目标的系统,具有良好的输出功率,相位噪声性能及震荡频谱线性度。

本论文从器件选型开始,通过ADS软件仿真完成了有源器件选型,带通滤波器选型,振荡器拓扑结构确定,可变电容VC特性曲线,瞬态仿真及谐波平衡仿真。

实现了准确可行的射频压控振荡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关键字:压控振荡器,谐波平衡仿真,ADS1 引言振荡器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在通信、电子、航海航空航天及医学等领域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无线电技术发展的初期,它就在发射机中用来产生高频载波电压,在超外差接收机中用作本机振荡器,成为发射和接收设备的基本部件。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振荡器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无线电测量仪器中,它产生各种频段的正弦信号电压:在热加工、热处理、超声波加工和某些医疗设备中,它产生大功率的高频电能对负载加热;某些电气设备用振荡器做成的无触点开关进行控制;电子钟和电子手表中采用频率稳定度很高的振荡电路作为定时部件等。

尤其在通信系统电路中,压控振荡器(VCO)是其关键部件,特别是在锁相环电路、时钟恢复电路和频率综合器电路等更是重中之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电子通信技术领域,VCO几乎与电流源和运放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电压控制LC振荡器设计

电压控制LC振荡器设计

电压控制LC振荡器设计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压控制LC振荡器的基本原理。

LC振荡器是由一个电感L和一个电容C组成,通过放大器提供正反馈实现振荡。

在电压控制LC振荡器中,通过改变电容C的电压以调节振荡频率。

当输入电压变化时,通过改变电容C的电压,可实现对振荡频率的控制。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电压控制LC振荡器的设计步骤。

首先,确定振荡频率的要求。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所需的振荡频率范围和中心频率。

然后,选择适当的电感L和电容C。

根据振荡频率的要求,选择能够满足这一频率范围的电感和电容器。

电感L和电容C的数值选择是电压控制LC振荡器设计的重要一步。

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或者参考相关的设计手册来确定合适的电感和电容数值。

接下来,设计放大器电路。

放大器电路可以选择运算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等。

放大器的选择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和设计要求来确定的。

通过运算放大器或者晶体管放大器提供正反馈,实现振荡。

放大器的增益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控制。

然后,设计电压控制电路。

电压控制电路是改变电容C的电压以调节振荡频率的关键。

可以选择电压控制电容二极管、电压控制变压器等。

通过改变电容的电压,可以改变振荡频率。

电压控制电路的设计需要满足对电容电压的控制范围和精度要求。

最后,进行整体的电路调试和优化。

在完成电路设计后,需要进行电路的调试和性能优化。

通过实验和测试,可以对电路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设计要求和应用需求。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电压控制LC振荡器设计实例: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电压控制LC振荡器,其振荡频率范围为1MHz到10MHz,中心频率为5MHz。

根据振荡频率范围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感L和电容C。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选择电感L为10μH,电容C为10pF。

然后,选择适当的放大器电路和电压控制电路。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选择运算放大器作为放大器电路,选择电压控制电容二极管作为电压控制电路。

最后,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进行电路的调试和优化。

通过实验和测试,确定和调整电路参数,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基于Multisim11的压控振荡电路仿真设计毕业设计

基于Multisim11的压控振荡电路仿真设计毕业设计
NI Multisim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凭借NI Multisim,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并利用工业标准SPICE模拟器模仿电路行为。借助专业的高级SPICE分析和虚拟仪器,能在设计流程中提早对电路设计进行的迅速验证,从而缩短建模循环。与NI LabVIEW和SignalExpress软件的集成,完善了具有强大技术的设计流程,从而能够比较具有模拟数据的实现建模测量。
Multisim2001是一个用于电路设计和仿真的EDA工具软件,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形象生动的仿真效果,友好的界面,丰富的元件库和仪表库,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尤其是电气类专业可以将其作为电子电路的教学示教、仿真实验、电子电路的设计等。
2003年推出的新版本Multisim7。它将以前的EWB5.0和Multisim2001版本功能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在EWB5.0版本中做电路仿真实验调用虚拟仪器时,一个种类每次只能调用一台,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又如Multisim2001版本,它与实际元器件相对应的现实性仿真元器件模型只有6种,而Multisim7版本比此前的版本多增加了4种;Multisim2001版本的虚拟仪器只有11种,而Multisim7版本比此前的版本多增加了7种;尤其是像示波器这类常用的电子仪器,Multisim2001版本只是提供了双踪示波器,而Multisim7版本却能提供4踪示波器,这给做数字电路仿真实验等需要同时观察多路波形提供了一个极其方便的平台。又比如Multisim2001版本只能提供“亮”与“灭” 黑白两种状态指示灯,而Multisim7版本却能提供蓝、绿、红、黄、白5种状态的指示灯,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总而言之,Multisim7版本的电子仿真软件是一款比较先进、功能比较强大的仿真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感及电容结构的压控振荡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作者:梁爽, 赵伟光, 王峻, LIANG Shuang, ZHAO Wei-guang, WANG Jun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
刊名: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13,33(4)
1.池保勇;余志平;石秉学CMOS射频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 2006
2.李建恒应用于小数频率合成器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设计[学位论文] 2007
3.Ken Kundert Predicting the phase noise and jitter of PLL-Based frequency synthesizers.The Designer Guide 2005
4.Cadence Design Systems Virtuoso spectreRF simulation option user guide 2005
5.Lin T II;Kaiser W J A 900 MHz 2.5 mA CMOS frequency synthesiszer with an automatic SC tuning loop 2007(02)
6.Behzad Razavi A study of phase noise in CMOS oscillators 2006(03)
7.Demir A Phase noise and timing jitter in oscillators with colored noise sources 2008(12)
8.MAO Hong-ge;LIU Chang-wang;LIU Xiang-wei A signal control model based on two-layer signal fuzzy neural network[期刊论文]-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05)
9.HUANG Gang;WEN Ze-yuan Hardware circuit application design in mine personnel location system[期刊论文]-Journal of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03)
10.Pietroa,Henrik S A 1.8 GHz C MOS VCO with reduced phase noise 2008(0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akyxyxb201304013.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