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领域。
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限制了其在某些特定应用中的性能,因此需要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
目前,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填料改性、无机颗粒改性、增韧改性和溶液共混改性等。
填料改性是最常用的一种改性方法。
填料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硬度和耐磨性,改善其力学性能。
常用的填料包括纤维素、玻璃纤维、炭纤维、碳纳米管等。
研究表明,在填料改性中,填料的形状、大小、分散性以及填充效果对改性效果有重要影响。
无机颗粒改性是一种将无机颗粒加入到环氧树脂中的方法。
无机颗粒可以提供增强效果,改善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常见的无机颗粒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铝等。
研究发现,无机颗粒的形状和尺寸对改性效果有重要影响。
增韧改性是一种通过添加改性剂来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的方法。
常用的增韧剂有橡胶颗粒、聚酰胺颗粒等。
增韧剂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改善其耐冲击性能。
溶液共混改性是一种将其他树脂或高分子物质与环氧树脂溶解在一起的方法。
共混可增加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光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常用的共混物包括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除了上述传统的改性方法,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环氧树脂改性方法。
石墨烯改性、金属有机骨架(MOF)改性、纳米颗粒改性等。
这些新的改性方法在提高环氧树脂性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环氧树脂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比较丰富,不同的改性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性能改善。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改性方法,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获得最佳的改性效果。
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新型改性方法的开发和环氧树脂改性的多功能化。
环氧树脂E51改性增韧研究

环氧树脂E51改性增韧研究以雙酚改性环氧树脂E51(EP),达到改性增韧的目的。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比了用单一环氧树脂、混合树脂与自制混合胺,在相同和不同环氧当量下所得固化物的粘结强度、韧性和硬度。
实验表明,混合树脂固化产物硬度96.6HSD,拉伸强度16.053MP,断裂拉力5114.97N,变形量5.63mm,韧性增加16%。
标签:环氧树脂;增韧;韧性;硬度;粘结强度0 引言E51型环氧树脂粘度低,环氧值高,固化效果,不足之处在于脆性大,韧性低;E20和E12型环氧树脂粘结度高,韧性好的优点,不足之处在于硬度低。
把三种环氧树脂按比例混合,新得到的混合树脂既有E51树脂活性高,固化效果好及高硬度的特点,又有E20和E12中长分子链韧性好的优点,与自制混胺固化后,提高固化物性能,克服了使用单一环氧树脂固化后综合性能差的弊端。
1 实验部分(1)主要试剂。
环氧树脂E12、E20、E51,聚醚胺、聚醚二胺、固化剂促进剂,江苏三木化工;二甲苯,上海泰正化工有限公司;正丁醇,扬州市华香化工有限公司。
(2)主要仪器。
环氧树脂高速分散机,上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电子秤,上海信衡电子有限公司,深圳盛美仪器有限公司;UTM4000系列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热重差热分析仪EXSTAR6300,精工盈司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实验测试。
1)配制溶剂:在二甲苯中加入正丁醇,搅拌均匀。
2)配制树脂:按比例在溶剂中加入环氧树脂E12、E20,高速搅拌二十分钟,待树脂溶解后加入环氧树脂E51,高速搅拌混合均匀,按三种环氧树脂的不同比例制作4种混合液,编号为树脂A、B、C、D。
配制三种单一环氧树脂的溶液。
3)样品测试:以环氧当量:胺当量=1:0.6、1:0.7、1:0.8、1:0.9分别将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在室温下实干后,涂抹于马口铁片上进行弯折观察,粘结20mm圆柱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测试,用邵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测量,用差热分析仪进行差热分析。
关于环氧树脂胶黏剂增韧改性的分析

关于环氧树脂胶黏剂增韧改性的分析[摘要]环氧树脂胶黏剂,它属于固化剂、基体树脂、溶剂、增韧剂、增塑剂、填料等各种组分经由化学及物理混合多种方法,所形成有着良好功能性、黏结性,在工程领域当中所需用到的黏胶剂。
那么,为更进一步了解此类黏胶剂的增韧改性具体方法及其情况,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环氧树脂胶黏剂自身增韧改性情况,仅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胶黏剂;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前言:因环氧树脂胶黏剂,它和其余胶黏剂所具备优势特点较为不同,故其现阶段在众多行业领域当中实现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因其呈较大脆性及较弱韧性,因而,对环氧树脂胶黏剂自身增韧改性情况开展综合分析较为必要。
1、简述环氧胶内部成分及其增韧改性基本机理情况1.1在主要成分层面针对环氧胶内部成分,通常以基体树脂、固化剂、增塑剂及增韧剂、溶剂为主。
针对基体树脂层面,现阶段以纯环氧树脂及改性之后的环氧树脂为主。
环氧树脂,其自身黏结强度及抗压性、黏结性及力学性能相对较好,但韧性弱;针对固化剂,其属于环氧胶内部重要成分。
生产过程当中,通常需结合生产条件及其性能指标等,合理选定固化剂;针对增塑剂即增韧剂,其主要是因基体树脂与固化剂相互间经化学反应之后所形成一种固化物,呈现出较脆质地、较差韧性及其抗冲强度。
故生产过程当中需要向着固化物内部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及增韧剂等,确保其韧性及耐冲性能可得到增强;针对溶剂层面,其属于聚合物的反应介质。
实际应用当中,可以与具体需求结合予以合理选用。
1.2在基本机理层面一是,针对分散相撕裂及塑性拉伸基本机理层面。
此项理论观点,即外部力作用至改性树脂之后,使得裂纹形成,且处于环氧树脂内部持续增长情况下,橡胶会以颗粒形式渗入裂纹内部,连接好裂纹两端位置。
外力持续增强情况下,橡胶颗粒将部分能量吸收,其自身会被逐渐拉长或撕裂,对环氧树脂后期被撕裂整个进度可起到减缓作用,环氧树脂则更具韧性[1];二是,针对微裂纹的钝化增韧基本机理层面。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的新进展

1 前
言
2 1 有机 硅 改性 . 有机 硅 树脂 具有 低 温柔 韧性 、 表面 能 、 低 耐热 、
环氧 树脂 ( P E )是 一 种综 合性 能 较 好 的热 固性
树脂 。具 有粘 附性 能好 、 固化 温 度低 、 和性 能 好 、 掺 化学 性能 稳定 、 价格 低廉 等 , 涂 料 、 粘 剂 、 合 在 胶 复 材料 等领 域用途 甚 广 n 但未 经 改性 的环氧 树脂 固 。
化后 存在 内应 力大 、 耐开 裂性 差 、 质地 硬脆 , 冲击 抗 性 、耐 湿热性 差 及剥 离 强度 低 等缺 点 ,在很 大程 度 上 限制 了其在 某些 高 技术 领 域 的应用 。 因此 ,国 内 外 学 者一 直 把 环 氧 树 脂 的 增 韧 改 性 作 为研 究 的 重 点 ,改 性 的 目的是 使环 氧 树脂 不 但具 有 上述 各种 优 良性 能 , 而且 使其 韧性 得到 提 高 。 现 阶段环 氧树 脂 主要 有 3种 增 韧方 法 :① 在环
S me e o n w pr g e s s o t u he i e o y e i a h m e nd b o d n e en y a s o r s e f r o g n ng p x r s n t o a a r a i r c t e r we e e r r — ve i we i wh c o g nO 订i o r b e e a t m e , t e m o l s i r s n, i t r en t a i g d, n i h r a s c n, u b r l s o r h r p a t c e i n e p e r tn p l o yme r n t r e wo k, i o g n c a o f l r n f e b e u i g g n we e p le n r a i n n — il a d l xi l c r n a e t e r a p i d. Ke wo d e o y e i m o iyi g; o gh n n n w r g e s y r s: p x r s n; df n tu e ig e p o r s
端羧基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端羧基丁腈橡胶增韧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摘要: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环氧树脂的脆性和低韧性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本文研究了利用端羧基丁腈橡胶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韧性和强度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端羧基丁腈橡胶能够有效地增韧环氧树脂,并且改性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拓展其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端羧基丁腈橡胶;环氧树脂;增韧改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1. 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
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的环氧基团,导致环氧树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脆性,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如何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和强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2. 实验方法实验所用的环氧树脂为商业级别的环氧树脂,端羧基丁腈橡胶为工业级别的端羧基丁腈橡胶。
实验使用的溶剂为甲苯,催化剂为二甲基苯酚。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
(1) 将环氧树脂和端羧基丁腈橡胶按一定的比例加入甲苯中,并在搅拌下进行混合,得到预混物。
(2) 在预混物中加入一定量的催化剂,并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反应。
(3) 将反应得到的树脂溶液倒入模具中,并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固化。
固化后取出样品,进行后续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3.1 力学性能测试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样品进行了拉伸测试和冲击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韧性。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端羧基丁腈橡胶含量的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呈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
这说明端羧基丁腈橡胶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提高其力学性能。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改性后的环氧树脂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加入并未对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产生明显影响,改性后的环氧树脂仍然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
环氧树脂胶粘剂增韧改性的研究

环氧树脂胶粘剂增韧改性的研究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环氧树脂胶粘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材料,因其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强的粘附力而备受关注。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传统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在某些特定场合下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尤其是在需要更高柔韧性和抗冲击性的场合。
因此,对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增韧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Epoxy resin adhesive is an important material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which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due to 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good chemical stability, and strong adhesion.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application fields, traditional epoxy resin adhesive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usage needs in certain specific situations, especially in situations where higher flexibility and impact resistance are required. Therefore, studying the tougheningmodification of epoxy resin adhesive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本文旨在探讨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增韧改性方法,以提高其柔韧性和抗冲击性。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

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引言环氧树脂是一种重要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环氧树脂存在一些固有的缺点,如脆性、易开裂和低冲击韧性等。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开展改性与增韧研究,以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一、环氧树脂的改性方法1. 添加剂改性添加剂是改善环氧树脂性能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和稀释剂等,可以调整环氧树脂的硬度、抗冲击性和粘附性等性能。
填料的加入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强度和硬度,同时降低成本。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柔韧性和延展性,改善其加工性能。
稀释剂的加入可以调节环氧树脂的粘度,降低粘度有利于涂层的施工。
2. 聚合物改性聚合物改性是另一种常见的环氧树脂改性方法。
将其他聚合物与环氧树脂共混,可以改变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
常用的聚合物改性剂包括丙烯酸酯、苯乙烯和聚酰胺等。
通过共混聚合,可以在环氧树脂中引入新的相,从而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耐热性。
此外,聚氨酯改性剂也常用于环氧树脂的改性,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和抗裂性。
二、环氧树脂的增韧方法1. 纤维增韧纤维增韧是一种常用的增韧方法,主要通过引入纤维增强相来增加环氧树脂的韧性。
常用的纤维增韧剂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
这些纤维增韧剂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的特点,可以增加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韧性。
此外,纤维增韧还能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
2. 橡胶增韧橡胶增韧是另一种常见的增韧方法,通过在环氧树脂中引入橡胶颗粒,可以提高其冲击韧性和拉伸韧性。
常用的橡胶增韧剂包括丁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和乙烯-丙烯橡胶等。
橡胶颗粒能吸收冲击能量,从而有效阻止环氧树脂的开裂和断裂。
此外,橡胶增韧还能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和耐溶剂性。
三、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氧树脂的改性与增韧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改变添加剂的类型和含量,实现了对环氧树脂性能的精确调控。
环氧树脂改性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所谓“ 绿色涂料 ” 是指 节能 、 低污染 的水性涂 料 、 粉 末涂料 、 固体含量 涂料 ( 高 或称无 溶剂 涂料 ) 和辐射 固 化涂料等 , 从基料性能和使用 现状 看 , 氧树脂基 材 的 环 涂料将成为绿色涂料主导。 目前 国 内外 一些先进 企业 的环氧树 脂固含量溶剂型涂料 , 固含量 可达 10 0 %。环 氧树 脂具有优异 的粘 接性 能 、 耐磨 性能 、 机械 性能 、 电
20 0 9年 1 2月
环 氧 树 脂 改 性 与 应 用 的研 究 进 展
I 9
环 氧 树脂 改 性 与应 用 的研 究 进 展
蒋 华麟 陈 萍华
( 南昌航 空大学 环化学院 , 江西 南昌 3 0 6 ) 30 3
摘 要: 环氧树脂 中含 有 羟基 、 氧基 等极 性基 团 。它 易 于许多 极性 表 面产生 次 价 环
酰亚胺 ( E ) 聚苯醚 ( P 、 P I、 P O) 聚碳 酸酯 ( C 等 。这 些 P)
聚合 物一般 是 耐 热性 及 力学 性 能都 比较好 的工 程 塑
料, 它们或 者以热熔 化的方式 , 或者 以溶液 的方 式掺 混 入 环氧树脂 。 刚性粒子增 韧环 氧树脂 : 在热 塑性 树脂 中加 入 刚
键 、 键和主价键 , 氢 因而具有极 强的 附着力 。本文从 四个方 面 了环 氧树 脂的改 性与 应用 ,
“ 绿色涂料” 改性 ; 为提高增韧性改性 ; z 隐身涂料 的改性 ; 表面性 能 、 型 、 l f为 如 成 阻燃等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E I E P的 拉 伸 强 度 和 断 裂 伸 长 率 分 别 达 到 8 9. 2 MP a和 - , 添加1 弯曲强度从1 4. 7% 。 5% 的 P E I 3 0. 7 MP a增加到 , 模量变化不 大 ; 1 4 8. 8 MP a Tg 达 到 2 1 1℃ 。S EM 分 析 显 示 , 体系呈双相结构 。 与超支化聚合物增韧 、 橡胶类弹性体增韧 等相比 , P E I增韧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好很多 。 用聚 酯 改性 环氧树脂也屡 见 报 道 。 曾 剑 等
·3 9 4·
材料导报
0 1 1年1 1 月第 2 5 卷专辑 1 8 2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杨卫朋 , 艾 静, 王青松
( )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 ,西安 7 1 0 0 7 2 摘要 综述了环氧树脂增韧的研究进展 。 主要介绍了 环 氧 树 脂 的 增 韧 方 法 ( 热 塑 性 树 脂 增 韧、 热致性液晶聚 合物增韧 、 核壳聚合物粒子增韧 、 原位聚合增韧等 ) 及相关增韧机理 , 展望了今后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增韧改性 新技术
[]
加入 P 体系的拉伸强度显著增强 , 影响 。 结果表明 , A E K 后, 但添加量超过 1 强度反而下降 ; 添加 5% 低聚 物- 0% 时 , 1和 , 冲 击 强 度 都 显 著 增 强, 但 Tg 略 有 降 低 。 1 0% 低 聚 物- 2 ) , 并 W e i m i n C h e n 等 合成了不同结构 的 聚 醚 酰 亚 胺 ( P E I g 用来增韧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增强 环氧复 合 材 料 。 结 果 表 明 ,
[ 7]
/ 动态粘弹谱 L C P U E P 力学性能的影响 。 利 用 X 射 线 衍 射 、 / 仪、 扫描电镜等手段对 L C P U E P 树脂体系的动态热力学性 能及断裂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 研 究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L C P U / 的加入可使 L 弯曲强 C P U E P 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2~3 倍 , , , 度增加 4 拉伸 强 度 也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提 高 改 性体 0% ~6 0% 随 系呈现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 动态力 学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改性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纯环 氧树脂 着L C P U 的加入 , 升高了 2 储能模量 和 橡 胶 模 量 也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提 高 , 5. 4℃ ,
2 2
·3 9 5·
物, 以共混的方式加入到环氧体系中 , 在 固 化 过 程 中, 液晶的 有序结构被固定在交联网络内 , 起 到增 韧 作 用 。 目 前 用 于 增 韧环氧树脂的热 致 型 液 晶 聚 合 物 主 要 是 酯 类 和 联 苯 类 的 主 链液晶或支链液晶 。
[0] , 合成 了 联 苯 型 液 晶 聚 氨 酯 (L J i a n Y u m e i等 1 C P U) g 并以其为增韧剂对 E P 进行增韧改性 ,研究了 L C P U 含量对
M o d i f i c a t i o n o f E o x T o u h e n i n p y g g
,A ,WANG YANG W e i e n I J i n Q i n s o n p g g g g
( ,N , ’ ) S c h o o l o f S c i e n c e o r t h w e s t e r n P o l t e c h n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X i a n 7 1 0 0 7 2 y y r o r e s s A b s t r a c t e s e a r c h o f e o x t o u h e n i n i s r e v i e w e d .A m e t h o d o f t o u h e n i n e o x r e s i n( t h e r m o R - p g p y g g g g p y , , , l a s t i c o l m e r o l m e r a r t i c l e s r e s i n t o u h e n i n t h e r m o t r o i c l i u i d c r s t a l t o u h e n i n c o r e s h e l l t o u h e n i n o f - p p y p y p g g p q y g g g g ) o l m e r i z a t i o n s u c h a s t o u h e n i n t o u h e n i n i n s i t u m e t h o d a n d t h e r e l a t e d t o u h e n i n m e c h a n i s m a r e i n t r o d u c e d . p y g g g g g g , F i n a l l a n o u t l o o k o n f u t u r e t r e n d s i n t o u h e n i n e o x r e s i n i s u t o u t . y g g p y p , , K e w o r d s o x r e s i n t o u h e n i n n e w t e c h n o l o e g y p y g g y
0 引言
环氧树脂 ( 是指至少带有 2 个环氧基团的一类树脂 , E P) 因具有良好的电性 能 、 化 学 稳 定 性、 耐 热 性、 粘 接 性 等, 在汽 电气 、 电子 、 铁路交通 、 建筑 、 航空航 天 等 领 域 有 着 广 泛 的 车、 应用 。 但环氧 树 脂 也 有 其 本 身 的 弱 点 , 未改性的环氧树脂 ( 固化物性脆 、 耐冲 击 强 度 低 、 容 易 开 裂, 即 韧 性 不 足, 这 E P) 极大地限制了其 在 某 些 重 点 技 术 领 域 的 发 展 应 用 。 为 了 解 决这些问题 , 国内外的科研人员提出了各种改性环氧树脂 ( 的增韧方法 , 本文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 E P)
[] E P 的机理本质上是相同的 。 孙 以 实 等 1 提 出 了 更 性 粒 子 增 韧 理 论 。( 1)
树脂颗粒桥联不仅对裂纹前缘的 整体 推进起 约 束 限 制 作 用 , 而且分布的桥联力还对桥联点处 的裂 纹起钉 锚 作 用 , 从而使 ( ) 桥联约束效 应 : 与弹性体不 裂纹前缘呈波浪形的弓出状 ; 2 同, 热塑性树脂往往具有与环氧基体 相当的弹性 模 量 和 远 大 于基体的断裂伸长率 , 这使得它们的颗粒可以像 桥 联 一 样 在 对裂纹的发展 起 到 约 束 闭 已开裂的脆性环氧树脂的裂纹中 , 合作用 。 其他 影 响 较 大 的 还 有 粒 子 屈 服 理 论 、 微裂纹理论
[] 强度 、 模量随 HT P U 含 量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孙 攀 等 5 采 用 热 用来改性 E 熔法制备了一系列可溶性 聚 醚 醚 酮 ( s P E E K) P, -
增韧改性环氧树脂 ( 1 热塑性树脂 ( T P) E P)
, 用橡胶类弹性体改性环氧树脂 ( 能满足人们 对 于环 E P) 高冲击强度的要求 。 但在韧性增加的同时 , 体系 氧树脂 ( E P) 的弹性模量与玻璃化转变温度 ( 均有不同程度的 降 低 , 限 Tg) 制了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 。 为了克服橡胶 改 性 体 系 的 不 足 , 国内外的学者于 2 0世纪8 0年代开始采用热塑性树脂增韧 热塑性树脂增韧 E 改性 E P。 一般认为 , P 的机理和橡 胶 增韧
) 比未改性环 P E E K) ∶m( E 5 1 =2 5∶1 0 0 时, Tg =1 7 9. 1℃ , - ; 左 右 且 含 的 体 系 是 均 相 体 系, 含 氧树脂提高 2 0℃ s P E E K - s P E E K 的固化物是颗粒增强体系 。E m e l Y i l d i z等 6 研究了 - 胺基终止聚芳醚酮 ( 低聚物对环氧树脂热力学性能的 P A E K)
男, 硕士 , 研究方向为环氧树脂增韧改性 1 9 8 7 年生 , 杨卫朋 :
并与普通聚醚醚酮 ( 改 性 环 氧 体 系 相 比 较, 探讨了聚 P E E K) 醚醚酮用量对改性树脂固化体系冲击强度 、 弯曲性能和断裂 形貌的影响 。 结果表明 , s P E E K和P E E K 可在提高环氧体 - 系冲击性能的同 时 , 提 高 材 料 的 弯 曲 性 能、 玻璃化转变温度
等 。 目前常用于增韧环氧树脂胶黏剂的 高 模 量 、 高耐热性的 ) 、 、 ) 、 聚砜 ( 聚 醚酰亚胺 ( 热塑性树脂有聚醚砜 ( P E S P S F) P E I 、 、 、 聚醚酮 ( 聚醚醚酮( 聚苯醚( 聚酰亚胺 P E K) P E E K) P P O) ( ) 、 聚乙烯醇缩醛 、 聚碳酸酯 ( 等。 P I P C) [ 2] 、 等 分别用 和1 R a a s e k a r a n 4% 8% 2% 的 双 马 来 酰 亚 j 胺/双酚 A 型聚砜改性 环 氧 树 脂 。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在环氧基 体系的冲击强度增加了 4 同样 , 环 体中加入端羟基聚砜 , 8% , 体系的拉伸强度 和 抗 弯 曲 强 度 氧基体中加入双马来酰亚胺 , 都有所改善 。 因此 , 在环氧体系中同时引 入 聚 砜 和 双 马 来 酰 亚胺组分 , 能够改善体系的力学性能 。 与 其 他 改 性 环 氧 树 脂 添 加 8% 聚 砜 和 8% BM 相比 , I 2 后 体 系 的 力 学 性 能 更 好。 - [ 3] 为固化剂 , 用异 B l u m a G. S o a r e s等 以三乙烯四胺 ( T E T A) 改善双酚 A 型环 氰酸酯功能化 的 端 羟 基 聚 醚 ( P O P E N C O) 体系呈均匀 氧树脂的冲击韧性 。S EM 和 A FM 的结 果显示 , 的网络结构 , 没 有 明 显 的 相 分 离 过 程; 添加1 0 h r P O P E N- p 体系的韧性和模量 均 得 到 提 高 , 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不 C O, [ 4] 、 、 等 分别用 质 量 分 数) 变 。S h e t t 1% 2% 3% 、 4% 和 5% ( y 的热塑性端羟基聚氨酯 弹 性 体 ( 增韧双酚 A 型环氧 HT P U) ( ) 。 , 树脂 D 结果表 明 不 同 含 量 的 HT B E B A P U 改性体系的 添加 2% 的 HT 冲击强度均得到显著改善 ; P U 冲 击强度达到 / , / , 模量和弯 曲 5 9. 8 1 J m 而纯环氧只有 3 0 J m 并且拉伸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