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1引言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本实验在校园中各种不同环境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本实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并了解到校园不同环境大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的大小.2材料与方法2.1实验材料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1)、滤膜、镊子、恒温恒湿箱、精密电子电子称2.2试验方法2.2.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2.2.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于2015年5月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陶园附近原国防生宿舍旧址为样地,在样地中设置采样器1个.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2.2.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对正,拧紧,使不漏气.2.2.4采样以100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2.2.5称量和计算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器箱中平衡24h,然后称重,30s内称完.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2.3数据分析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式中:W1—采样后滤膜重量(g);W0—采样前滤膜重量(g);V 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2.4结果分析参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析测试地点的空气状况.3结果与分析3.1原国防生宿舍样地分析结果如下表格所示.表1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表监测点原国防生宿舍旧址日期2015年5月1日时间7:20~17:20采样标况流量(m3min-1)0.09020833累积采样时间(min)480min累积采样体积(m3)47.7滤膜重量(g)采样前/W00.4766g 采样后/W10.4938g 样品重0.0172g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0.4938g-0.4766g)×1000]/47.7=0.3629mg m-3表2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TSP浓度限值(mg/m3)TSP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年平均0.080.20.3日平均0.120.30.5本小组样地(原国防生宿舍旧址)TSP为0.3629mg m-3,处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之间,空气悬浮颗粒含量相对较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①国防生宿舍拆后,样地地表裸露,风过后更容易扬尘;②样地地表无较多绿色植物种植,对空气的净化度不高;③过方式宿舍临近华师次级干道,平时有一定车流量,容易扬尘.研究表明,交通车辆是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交通量越大,空气颗粒物浓度越高[1],所以该点经过的车辆排出大量粉尘微粒,通过气流引起大量悬浮颗粒的扬起,再加上周围绿化较差,缺少植物对粉尘的吸附,因此测得其空气悬浮粒子含量较高.3.2不同小组间样地数据横向对比由图1可知,西七楼下和国防生宿舍旧址的空气质量均在二级至三级之间,但国防生宿舍旧址的空气质量明显更差;生科院新院楼位于校园一隅,绿地面积大,人流车流较少,其空气质量为二级,接近一级水准.4讨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它既来自固定排放源又来自无组织排放,既受人群活动的影响又受到气象条件及地面植被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实验所测定的只是一个大体的TSP含量,而在实际防治中,往往是需要定量地计算出各个来源对环境污染的贡献值(分担率),也就是源解析.在进行源解析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其基本原理是质量守恒.它通过对收集的悬浮颗粒及排放源排放的颗粒样品并进行元素分析,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最终得到各类排放源对悬浮颗粒物的贡献率[2-4].源解析的结果是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的依据,对于确定污染治理重点,对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在实际的环境监测中,一些气象条件也会影响TSP的测定结果.比如说大雨过后TSP浓度值会降低,这是由于空气中的一些污染气体能够溶解在雨中[5].风速越大会越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长时间的微风或静风则会抑制污染物质的扩散,使近地面层的污染物质成倍地增加[5].还有,多云、逆温等气象情况也会使TSP 浓度值升高[1].总悬浮颗粒物主要以大气气溶胶形式存在,其中人为过程排放的细粒子占有很大比重,加上浮颗粒物在大气中悬浮时间长,沉降速度慢,因其滞留时间长富集了大多数有害物质,易沉积在人体肺部,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6].绿化情况好的环境悬浮微粒含量相对较少,植被对粉尘的吸附作用很大,所以可以通过合理种植各类植物,加大绿化带的覆盖面积,增强对粉尘的吸附作用,阻止汽车尾气的扩散,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5注意事项①最好在同一个检测点同时进行重复采样,通过重复采样,取平均值来避免偶然的人为误差;②实验中采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而对于一些无规律排放的污染源,应尽可能增长采样时间;③操作要规范,特别是安装和卸下滤膜的操作,要保证采样前滤膜没有收到外界的污染,卸下滤纸对其进行折叠时应动作轻柔,避免微粒被抖落,减少样品量;称量的时候时间尽量短,避免滤纸吸收大气中的水分,对称量数据造成影响.参考文献:[1]郭二果,王成,郄光发,房城.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05).[2]房春生,王菊,张子宜,钟宇红,董德明.化学质量平衡法在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19).[3]沈恒华,黄世鸿,李如祥.TSP的来源与气象因素对TSP测试的影响[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6,(04).[4]柯昌华,金文刚,钟秦.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研究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2,(03).[5]尹振东.气象条件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03).[6]周有福,施林熙.空气总悬浮颗粒物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J].福建分析测试研究简报,2000,9(2):1234-1235.。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肯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
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爱护人类自身健康非常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 ),分析天平(精度O.lmg ),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镜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预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O.lmg )中称重,登记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高校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22年3月12日上午8点至晚上20点,天气状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3 )仪器预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对上),用滤膜夹夹紧。
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4 )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纪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
用镜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对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 )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O.lmg),登记滤膜重量Wi(g), 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 )含量:
(Wi - Wo ) x 1000
TSP 含量(mg/m3)= -
其中,Wi一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
Wo-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
VrT奂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1。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了解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来源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是指在空气中漂浮的所有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的总和,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以及细颗粒物(PM3.5)等。
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常用的是激光散射法、重量法、滤膜法等。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进行测定。
首先将待测空气通过滤膜,使其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然后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计算出其中的颗粒物质量,从而得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1.电子天平:用于称取滤膜和待测空气的质量。
2.滤膜:直径为0.45μm,过滤效率达到99.97%以上。
3.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待测空气样本。
4.干燥箱:用于将滤膜样品在高温下烘干至恒重。
5.称量瓶:用于称取干燥后的滤膜样品。
四、实验步骤:1.将电子天平调零并清洁干净。
2.用空气采样器采集一定量的室外空气样本,并将采样瓶密封好。
3.将采样瓶放入干燥箱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称重。
4.用去离子水将采样瓶中的空气样本稀释至适当浓度(一般为1%),并倒入称量瓶中。
5.在称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滤膜,用电子天平称取滤膜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6.将称量瓶放在恒温水浴中加热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并再次称重。
此时称量瓶中除去滤膜的质量即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
五、实验注意事项:1.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空气流动和污染源的影响,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应注意温度控制,避免因温度变化过大而导致测量误差。
3.在称量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测量误差。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摘要:本实验在华南师范大学进行,通过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
通过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进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目的。
关键词:总悬浮颗粒物华南师范大学引言总悬浮颗粒物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它包括地面扬尘、燃烧烟尘和工业中产生的碳黑尘、坡璃棉尘、石英粉尘等颗料物。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大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实验在校园中通过空气采样器进行采样分析,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将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进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目的。
1 仪器与方法1.1 实验时间、地点时间:2015年4月26日地点:中流量空气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镊子、干燥器、电子天平。
1.3 实验方法1.3.1 采样(1)滤纸使用前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
(2)取出滤纸,在电子天平上快速称其重量W0(g)(精确到0.1mg)。
(3)在选定的地点,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
将滤纸“毛”面向上,放在滤膜支持网上,放上滤膜夹。
对正,拧紧,使之不漏气。
(4)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8:00开始采样到第二天8:00结束。
由于现实因素现在,实验从上午11:30到下午15:30结束。
记录采样流量和采样时间,同时读取现场气温和气压。
将有关参数记录下来。
(5)样品采样后,打开采样头,用镊子轻轻取下滤膜,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成扇形放入表面光滑的纸袋中。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

实验一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一、目的和要求1. 学习和掌握质量法测定大气中颗粒物的方法;2. 掌握大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二、原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是基于重力原理制定的,国内外广泛采用称量法,即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空气中粒径小于100 µm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可进行组分分析。
三、仪器与材料1.大流量TSP(PM10)采样器(流量1.05m3/min) 1台;2.X光看片机 1台,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破损;3.温度计 1个;4.气压计 1个;5.滤膜储存袋若干,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滤膜;6.滤膜保存盒若干,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7.恒温恒湿箱一个,要求温度在15~30℃之间,温度变化±1℃,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8.镊子 1把;9.分析天平1台;称量范围≥10g,感量 0.1 mg,再现性(标准差)≤0.2mg;10.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根据采样器托盘大小选择合适的滤膜,不允许过大或过小。
四、实验步骤1.采样(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2)采样滤膜在称量前需在恒温恒湿箱内平衡24h,然后在规定条件下迅速称量,读数准确至0.0001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质量,将滤膜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滤膜保存盒内备用。
采样前,滤膜不能弯曲或折叠。
(3)采样时,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将其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网托事先用纸擦净),放上滤膜夹,对正,拧紧,使不漏气,安好采样器顶盖,然后开机采样,调节采样流量为1.05m3/min。
(4)采样开始后 5 min 和采样结束前 5 min 记录一次流量。
采样时间45min。
(5)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长边为中线对叠,将折叠好的滤膜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储于盒内。
3-3-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一组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滤膜采集:重量法姓名:班级:环工091 组别:第1组指导教师:郭送军1.实验概述1.实验意义和目的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简称TSP)是指在一定空气体积中,被空气悬浮的全部颗粒物。
粒径范围0.01um—100um。
常用单位体积内颗粒物总量或总数来表示。
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不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而且也是气态、液态污染物的载体,其成分复杂,并具有特殊的理化特性,是空气污染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
测定方法有滤膜捕集—重量法、β射线法、振荡天平法等。
清洁的空气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要素之一,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物品等。
因此,对空气污染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里我们选做了TSP的采集与测定实验,希望能够掌握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测定原理及测定方法,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2.实验原理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空气汇总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
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集的气体体积,即可计算TSP的质量浓度(mg/m3)。
检测限为0.001 mg/m3。
实验注意事项1.滤膜上积尘较多或电源电压变化时,采样流量会有波动,应随时注意检查和调节流量2.抽气动力和排气口应放在滤膜采样夹的下风口,必要时将排气口垫高,以避免排气将地面尘土扬起。
3.称量不带衬纸的过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4.实验仪器(1)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带切割器)(2)大流量孔口流量计(3)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4)滤膜保存盒:用于存放、运输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状态(5)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滤膜(6)恒温恒湿箱:控温精度±1℃,相对湿度控制在(50±5)%(7)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损坏(8)分析天平2.实验内容5.实验步骤(1)滤膜准备每张滤膜在采样前均需用X光看片机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
大气环境污染物含量的测定

大气环境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指导老师:陈章和老师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 的颗粒物,它们都是粉尘微粒。
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10微米以下的浮游状颗粒物)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滞留在上呼吸道中的颗粒物能对粘膜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炎症;滞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的可吸入尘能与直接进入肺深部的二氧化氮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
本实验于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抽取5个采样点,通过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为校园绿化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二、采样与测定方法1、采样器具:智能中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TH-150C,武汉市天虹仪表有限公司,流量50~150 L min-1),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镊子,精密电子天平(精确度0.0001g)2、测定时间:2012年4月9日17:00-21:003、天气情况:阴,吹轻微偏东风,气温介于26.5℃~27.5℃,气压101.3kPa,相对湿度介于75%~95%4、测定地点及其环境状况:表1 华师校内5个监测点环境情况监测点桃李园门前田家炳学院东十九门前一课南门前地科院门前植被情况周围有较大面积草坪;乔木有木棉树、人面子、红花羊蹄甲等;其下有福建茶等灌木。
南面有一花圃。
道路两边栽行道树白兰,下栽小叶米兰等灌木。
南面为文化广场,周围栽满各类植物。
前有两块草坪,有人面子和榕树等乔木;有福建茶等灌木;地毯草等草本植物周围栽培有木棉树、大叶紫薇、蒲葵等乔木,勒杜鹃红花檵木等灌木道路两边栽培大王椰子,周围种植大花美人蕉、蒲桃、凤尾葵等植株,有2块草坪建筑物情况有一小块空地,背靠桃李园,南面为美术学院院楼田家炳学院周围围绕教师宿舍、文化广场和工体楼西北侧为桃园,背靠东十一、东十九男生宿舍,南面为新体育馆停车场南面有一块小空地和喷水池,东西方分别为生科院2号楼和生科院新楼,背靠第一课室大楼北面为师范技能训练中心,西侧为粤海酒店人为活动测定时间介于上下课,人流量较多。
总悬浮微粒TSP

三、仪器
1.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2. 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 气压计。 4.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滤膜。 5. 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6.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四、测定步骤
六、 注意事项:
❖ 滤膜称重时的质量控制: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平衡室内平 衡24h,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则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 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清洁或样 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的重量在原 始重量±5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否则 应检查称量环境是否复合要求,并重新称量该批样品滤膜。
五、 t
式中: W—采集在滤膜上的总悬浮颗粒物质量(mg); t —采样时间(min);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m3/min),按下式计算:
Qn
Q2
T3P2 T2 P3
273 P3 101.3 T3
Q2
P2 P3 273 T2T3 101.3
2.69 Q2
P2 P3 T2T3
式中:Q2—现场采样流量(m3/min); P2—采样器现场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3—采样时大气压力(kPa); T2—采样器现场校准空气温度(K); T3—采样时的空气温度(K)。
若T3 、P3与采样器校准时的T2 、P2相近, 可用T2 、P2代之。
❖ 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 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则表明应更换面板密封垫。
❖ 称量不带衬纸的聚氯乙烯滤膜时,在取放滤膜时,用金属镊 子触一下天平盘,以消除静电的影响。
学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