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零件公差实用标准及表格面粗糙度要求规范20160607

模具零件公差实用标准及表格面粗糙度要求规范20160607
模具零件公差实用标准及表格面粗糙度要求规范20160607

附錄二.模具零件公差標准及表面粗糙度規一.公差對照表

二.零件表面粗造度

遵照以下表面粗糙度要求,詳細要求見圖面說明:

零件類型表面類型表面粗造度表面類型表面粗造度表面類型表面粗造度模板

模胚外有面 3.2a 開框 3.2a 過孔 6.3a

鉸孔 1.6a

模仁

外六面 1.6a 型腔面 1.6a 靠破,插破面 3.2a

頂針孔 1.6a 入子孔 3.2a 斜頂孔 1.6a 滑塊滑配面0.8a 型腔面 1.6a 其它面 3.2a

斜頂滑配面0.8a 型腔面 1.6a 其它面 3.2a

耐磨板滑配面0.8a 其它面 3.2a

束塊熱處理零件表

0.8a

非熱處理零

件表面

3.2a

放電深度與拋光對照表:

項目參數對比

拋光等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500# 鏡面

放電要求27 27 24 24 21 21 18 12或鏡

面放電

三.模具型腔拋光規

零件分類(表面要求及

產品材質)

注釋拋光要求備註客戶要求依圖面依圖面其余依以下標准

外觀面一級外觀面

產品最外層面,觸摸面,

噴漆面

1000#~1200

#

熱處理材料可采用更高拋光等

二級外觀面

內裝件表面、翻轉面、滑

配面

600#~1000#

內裝面

一級內裝面

通風面、需拆裝之零件內

400#~800# 導風管采用高的拋光等級

二級內裝面

非以上規定不超過200# 以去除刀紋或放電紋為准透明類需透光之表面

1200#以上

拋亮面

預硬鋼不可超過1200# 玻纖類含玻纖材料的模面

最低要求

1000#

Rib 所有加強筋600#~1000# 根據RIB的深度而定

咬花需咬花的模面

最低要求

600#,比對

備注欄

咬花與拋光級別對照表

TEXTURE DEEP. 拋光

MT11000 0.01 1000#

MT11010 0.025 600#

MT11020 0.038 600#

MT11030 0.051 800#

MT11040 0.076 1000#

MT11050 0.114 1000# 鏡面客戶要求3000#以上

流道進膠系統800#~1200# 流道越小拋光等級越高800#

600# 1200#

1500#

2000#

鏡面

四.零件標注例:

1.斜梢標注規

70``1

例一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2010-01-27 09:04:53|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要求 设计模具时,应根据模具零件的功能和固定方式及配合要求的不同,合理选用其公差配合、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否则,将不仅直接影响模具的正常工作和冲压件的质量,而且也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制造成本。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要求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模具中常用零件的公差配合见下表。

二、模具零件的形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两平面应有平行度要求,一般可按下表选取。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公差等级 5 公差值 0.010 0.012 0.015 0.020 0.025 0.03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GB/Tm一般公差标准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标准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768-1:1989《一般公差——第1 部分:未注出 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中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尺寸的公差部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规定的极限偏差适用于非配合尺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804-92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零件倒圆与倒角 3术语 3.1一般公差 一般公差系指在车间一般加工条件下可保证的公差。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不注出极限偏差。 4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4.1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规定四个公差等级。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表见表 1;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见表 2。 4.2规定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应考虑车间的一般加工精度,选取本标准规定的公差等级,由相应的技术文件或标准作出具体规定。 4.3本公司图样上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选取GB1804-m。 1

注:倒圆半径与倒角高度的含义参见。 5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的表示方法 采用GB/T1804 规定的一般公差,在图样上、技术文件或标准中用国家标准号和公差等级符号表示。例如选用中等级时,表示为:GB/T1804-m 2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

A 通用公差 前模 后模玉 0/-0.01 对应项目 QC 放用标准 B B A 模玉外围 B C 管位框中心 管位框大小 ±0.01 0/+0.02 D 原身管位 ±0.01 0/-0.02 -0.02/+0.05 B B EDM ,CNC 加工 -0.02/+0.05 E F PL 面 0/+0.02 A G 镶件孔 镶(顶)针孔 按产品材料确定公差 斜顶孔 E G H I J K M N 行位槽 铲基槽 0/+0.02 0/+0.02 0/+0.02 K 碰(擦)穿位 0.00/+0.05 F 枕位 0/+0.02 ±0.01 0.00/+0.05 D 0/+0.02 镶件挂肩深度 运水孔中心 螺丝孔中心 ±0.20 ±0.20 ±0.50 ±0.50 M CNC 加工胶位 0/+0.05 ±0.05 EDM 加工胶位 0/+0.05 ±0.05 E N 胶位 公差 G 省模后胶位 ±0.03 说明: C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准. E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G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零件名称 制定日期 模玉 适用模具等级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2007-8-1 2008-12-15 版本号 2.0

QC 放用 标准 对应项目 通用公差 B B A CORE 外形 0/-0.01 B 镶件外形 0/-0.01 C 镶件外形 +0.02/+0.05 D 镶件斜度 ±0.05° A 0~-0.1 E F 0/+0.01 0/+0.01 顶针槽 G 挂肩高度 0/-0.01 0/+0.02 0/+0.05 A 0/+0.02 F 普通 磨床加工胶位 尺寸 CNC 加工胶位 胶位 EDM 加工胶位 ±0.05 ±0.05 E B B 说明: B D 1.本公差标准仅适用于本司加工的 模具零部件.外发加工不适用. 2.如果图纸或客户文件另有公差要 求,以图纸或客户文件要求的公差 为准,QC 不可使用本表中的放用标 准. E F G E B B MODERN PRECISION PLASTICS & MOULD CO.,LTD. 现代精密塑胶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B C B 模具零件通用尺寸公差标准 G B B 零件名称 CORE/镶件 适用模具等级 制定日期 2007-8-1 修订日期 所有模具 C 版本号 2.0 2008-12-15

标准尺寸公差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基本尺寸0-500mm, 4-18级精度标准公差表。 基本尺寸 公差值 IT4 IT5 IT6 IT7 IT8 IT9 IT10 IT11 IT12 IT13 IT14 IT15 IT16 IT17 IT18 大于到μm mm - 3 3 4 6 10 14 25 40 60 3 6 4 5 8 12 18 30 48 75 6 10 4 6 9 15 22 36 58 90 10 18 5 8 11 18 27 43 70 110 18 30 6 9 13 21 33 52 84 130 30 50 7 11 16 25 39 62 100 160 50 80 8 13 19 30 46 74 120 190 80 120 10 15 22 35 54 87 140 220 120 180 12 18 25 40 63 100 160 250 180 250 14 20 29 46 72 115 185 290 250 315 16 23 32 52 81 130 210 320 315 400 18 25 36 57 89 140 230 360 400 500 20 27 40 63 97 155 250 400

注:基本尺寸小于1mm时,无IT14至IT18。 根据国际标准,以下为线性尺寸未注公差的公差表。 这个未注公差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尺寸。这些极限偏差适用于: 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 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标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 (90°); 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这些极限偏差不适用于: 已有其他一般公差标准规定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表1 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 尺寸分段 公差 等级 ~>3~>6~>30~>120~>400~>1000~>2000~

模具公差标准

模具加工制造公差【常见】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模具型腔和型芯的加工尺寸除了通过D=M(1+S)公式计算基本尺寸之外,还有一个加工公差的问题。按照惯例,模具的加工公差为塑件公差的1/3。但由於塑料收缩率范围和稳定性各有差异,首先必须合理化确定不同塑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即由收缩率范围较大或收缩率稳定较差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应取得大一些。否则就可能出现大量尺寸超差的废品。为此,各国对塑料件的尺寸公差专门制订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国也曾制订了部级专业标准。但大都无相应的模具型腔的尺寸公差。德国国家标准中专门制订了塑件尺寸公差的DIN16901标准及相应的模具型腔尺寸公差的DIN16749标准。此标准在世界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可供塑料模具行业参考。 关於塑件的尺寸公差和允许偏差 为了合理地确定不同收缩特性材料所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让标准引入了成形收缩差△VS这一概念。△VS=VSR_VST(4) 式中:VS-成形收缩差VSR-熔料流动方向的成形收缩率VST-与熔料流动垂直方向的成形收缩率。 根据塑料△VS值,将各种塑料的收缩特性分为4个组。△VS值最小的组是高精度组,以此类推,△VS值最大的组为低精度组。并按照基本尺寸编制了精密技术、110、120、130、140、150和160公差组。并规定,用收缩特性最稳定的塑料成形塑件的尺寸公差可

铸件尺寸公差(GBT_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GB/T6414-1999) 表1铸件尺寸公差数值mm 基本尺寸公差等级CT 大于至345678910111213141516 100.180.260.360.520.74 1.0 1.5 2.0 2.8 4.2 10160.200.280.380.540.78 1.1 1.6 2.2 3.0 4.4 16250.220.300.420.580.82 1.2 1.7 2.4 3.2 4.6681012 25400.240.320.460.640.90 1.3 1.8 2.6 3.6 5.0791114 40630.260.360.500.70 1.0 1.4 2.0 2.8 4.0 5.68101216 631000.280.400.560.78 1.1 1.6 2.2 3.2 4.469111418 1001600.300.440.620.88 1.2 1.8 2.5 3.6 5.0710121620 1602500.340.500.70 1.0 1.4 2.0 2.8 4.0 5.6811141822 2504000.400.560.78 1.1 1.6 2.2 3.2 4.4 6.2912162025 4006300.640.90 1.2 1.8 2.6 3.6571014182228 6301000 1.0 1.4 2.0 2.8 4.0681116202532 10001600 1.6 2.2 3.2 4.6791318232937 16002500 2.6 3.8 5.48101521263342 25004000 4.4 6.29121724303849 400063007.010142028354456 63001000011162332405064注:①CT1和CT2没有规定公差值,是为了将来可能要求更精密的公差保留的。 ②CT13至CT16小于或等于16mm的铸件基本尺寸,其公差值需单独标注,可提高2-3级。

公差标准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第部分未单独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第对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 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与原和 标准名称作了修 本标准时代替 本标准的附录是提示的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 本标准由全国产品尺寸和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化技术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

前言 由各国标准的世界范围的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一般通过各技术每一个成员团体对已成立的技术委员会的任务感兴趣有权派代表参加其中工与有联系的政府的或非政府的国际可参加工与从事电工标准化的国际的合 在理事会批准作为国际标准前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须经各成员团体通信投票表按照导有成员团体投票赞成方可 国际标准由配本 一起代替 标以下部分 第部分未单独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第部分未单独注出公差的要素的几何公差 本部分标准的附录是提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代替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 本标准仅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 尺寸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提到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 机加工组装件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 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本标准出版示版本均为有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部分词汇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 零件倒圆与倒角 定义 本标准采用给出的有关术语 一般公差 指在车间通常加工条件下可保证采用一般公差的尺寸在该尺寸后不需注出其极限偏差注的出了一般公差的概念和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及表面粗糙度规范

模具零件公差标准及表面粗糙度规范

————————————————————————————————作者: ————————————————————————————————日期: ?

文件類別三階文件生效日期 模具零件公差標准及表面粗糙度規范 會簽部門 部門名稱簽認部門名稱簽認□ 工程中心□烤漆 □ 總管理處□組立 □ 品客□資材 □ 業務□采購 □ 生技□ 稽核室 □ 塑膠□ 研發 □ 塑模 □ 沖壓 □ 沖模 核准管理者代表審核經辦主管制定

版次 變更履歷 頁次/章節發行日期修訂前修訂后 二增加拋光等級與放電深 度規范 4、5頁

附錄二.模具零件公差標准及表面粗糙度規范 一.公差對照表 零件類型尺寸類型公差規格尺寸類型公差規格尺寸類型公差規格 模板 開框尺寸 0~300MM +0.02 - 0.02 開框尺寸3 01~570MM +0.03 -0.03 開框深度 -0 -0.05 深度垂直度100:0.03長寬垂直度100:0.01 輔助定位器開 框 +0.0 2 +0 斜導柱裝配孔 +0.04 +0.02 拉料針與剝料 板配合孔 +0.02 +0.01 頂針沉頭 +0.03 +0 有斜頂結構的 模板公模板厚 +0.0 5 +0 下頂針板厚 +0.05 +0 模腳高度 +0.05 +0 有熱澆道的模 板母模板厚 +0.05 +0 流道托板厚 -0 -0.05 模仁長寬尺寸0~30 0MM +0.03 +0 長寬尺寸301~ 570MM +0.1 +0 模仁厚度 +0.3 + 0.1 模仁靠破凹面 +0.015 +0 模仁靠破凸面 -0 -0.015 入子長寬尺寸 -0 -0.01 模仁插破凹面 +0.015 +0 模仁插破凸面 -0 -0.015 頂針孔 +0.0 2 +0.01 入子孔 +0.02 +0.01 斜頂孔 +0.02 +0.01 滑塊T扣高度-0.02 -0.04 壓條寬度 -0.0 2 -0.03 斜頂斜頂本體尺寸-0 -0.01 T扣高度 -0.01 -0.02 耐磨板耐磨板長寬-0.2 -0.3 耐磨板高度 +0. 1 +0.05 滑塊束塊定位段長寬-0.04 -0.02 高度尺寸 +0.6 +0.5 斜頂導板斜頂導板長寬-0 -0.02 高度尺寸 -0.0 5 -0.1 斜頂孔 +0.02 +0.01 斜頂滑座斜頂滑座長寬-0.02 -0.04 高度尺寸 +0.2 +0.1 T槽高度 +0.02 +0.01 拉杆,頂針,螺絲過孔直徑 +0.1 -0.1 x. +0.025 -0.025 x.°+0.5° -0.5° .x +0.10 -0.10 .x°+0.1°- 0.1° .xx +0.01 -0.01 .xx°+0.05° -0.05° .xxx +0.005- 0.005

铸件尺寸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 1.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工艺方法生产的各种金属及合金铸件的尺寸公差。 2. 引用标准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1800 公差与配合总论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3. 术语 3.1 一般术语 尺寸、极限尺寸、公差、公差带和公差等级的定义按GB1800的规定。 3.2 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见图1、图2),产品零件图如不给出铸件图,则产品零件图上给出的尺寸为加工后的完工尺寸。 图1 机械加工余量与铸件尺寸公差的关系

图2 铸件的极限尺寸 3.3 壁厚 本标准的壁厚是指由铸型与铸型、铸型与型芯、型芯与型芯之间构成的铸壁厚度。 3.4 错型(错箱) 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见图3)。 图3 错型 4. 基本规定 4.1 铸件尺寸公差代号、等级及数值 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公差等级分为16级,各级公差数值列于表1. 4.2 壁厚尺寸公差一般可降一级选用。即图样上的一般尺寸公差为CT10,则壁厚公差为CT11。 4.3 公差带的位置 公差带应以铸件基本尺寸为零线对称设置。即按表1所示公差值的一半为上偏差,另一半取负值为下偏差(见图2)。例如:当选铸件尺寸公差为CT9级时,则铸件基本尺寸50的公差注为±1。 当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倾斜面对称标注(见图4)。公差值按铸件基本尺寸从表1中选取。

图4 倾斜部位的尺寸公差带 4.4 错型(错箱)值 错型必须位于表1规定的公差值之内。其值从表1或表2中选取较小的值,且不得与表1中所列值相加。

油封尺寸公差标准

油封设计的尺寸公差依据 关于油封的高度公差,建议之范围如右表 油封的外径和腔体表面之间,必须需要有合适 的干涉量,以确保油封外径之密封性能,WH 对此干涉量之设计依据,是依照ISO6194/1为基准。 1,油封的外径与和腔体内径之干涉量(过盈量) 外径公差单位:mm 直径公差范围 真圆度公差 外露骨架 外包橡胶 外露骨架 外包橡胶 D<=50 +0.20 +0.08 +0.30 +0.15 0.18 0.25 5010 +/-0.2 +/-0.3

塑胶模具零件公差

塑膠模具設計出圖公差和材質參考 龍記模架: 外形全部兩位小數材質:S50C 或S55C 定位環LR: 外直徑:兩位小數內直徑:一位小數高度:兩位小數 模板挖孔大直徑:兩位小數 H=一位小數小直徑孔:一位小數 H=兩位小數 SB灌嘴: 大頭處模板上直徑∮:+0.05 、+0.1或者避空 上面的DP定位:+0.02 流出澆口:兩位小數 小嘴處外直徑∮:-0.01 在小脫料板上的孔∮:-0.005 或者-0.01 長度:兩位小數 材質:SKD61 HRC48-52 等高螺絲XLG: 可能會截短,尺寸全部一位小數一般采用標準件 與模板Z軸避空7~10mm 用於USET和USTR兩板之間的活動脫斷膠頭。 用拉料針拉斷進膠料頭。 一般定位的DP: 孔∮:+0.02 孔臺階H:兩位小數孔臺階∮:一位小數 柱子∮:-0.01 -0.02 柱子臺階H:-0.02 臺階∮:-0.3、-0.2 總長:一位小數 頂針改制材質:SKH51 HRC40-45 重要定位的DP: 位置公差±0.005 孔∮:-0.005 或 -0.005 -0.010 最新:+0.005 孔臺階H:兩位小數孔臺階∮:一位小數柱子∮:-0.01 -0.02 柱子臺階H:-0.02 臺階∮:-0.3 總H:一位小數 三板模小拉桿PBA: 坐標位置兩位小數 在前模上的孔∮:一位小數孔臺階H:一位小數孔臺階∮:一位小數 在其餘:全部一位小數避空視情況而定看孔大小是否為整數以及避空參數判斷 柱子∮:一位小數柱子臺階H:一位小數臺階∮:一位小數總H:一位小數 材質:S50C 小拉料針LP: 位置無公差兩位小數 在小脫料板上的孔∮:-0.005 最新:+0.005 其餘位置:避空一位小數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引言 对铸件规定的公差可以确定铸造方法因此在设计完成或合同签订之前建议采购方应与铸造厂取得 联系以商定 铸件设计和所要求的精度机械加工要求铸造方法所要生产的铸件数量所采用的铸造设备各种特殊 要求例如基准目标系统个别的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圆角半径公差以及个别的机械 加工余量是否有更适合该铸件的其他标准由于铸件的尺寸精度与生产因素有关因此对下列生产方式在附录中介绍了用不同方法和不同金属 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 大批和大量生产此时可通过对铸造设备的改进调整和维护以获得精密的公差 小批量生产和单件生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和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有各种铸造方法生产的各类金属及其合金铸件的尺寸。 本标准既适用于在图样上给出的一般公差和/或个别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本公差体系用于铸造厂家提供墨阳或金属型装备,或承担模样或金属型装备检验责任的场合。 2. 铸件基本尺寸 机械加工前的毛坯铸件的尺寸,包括必要的机械加工余量。 3. 在图样上的标注 3.1.铸件公差的标注 如果需要在基本尺寸后面标注个别公差 3.2.机械加工余量的标注 应在图样上标出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和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值并在括号内标出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等级当制造模样或金属型装备时应考虑这些要求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应按下列方式标注在图样上

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在特定表面上的标注 铸件尺寸公差 亡堆討■n貳卒英-hmm WN'茁卑後CT" xj-全12 3 4 5 e7*9 101112 1費U冲1阴 —Iff tk]3 0.1R tm 0.36EL 52 0.川1 1.& 2 ZB 1.2 ———— 10 le Oil (LH 0.2 a 2& XM Z O L7B LI l.tJ 3.2 iO 4.4 ———— 16 2S Dull (LIS 0H2£tX30 CL 42X5B Q.腔t2 L7 2.412 46 6g 10 12 25 4?0.12 ft K 山24ex 33Ck聽[ktil Q.9 1.3 1.8 2.6 3.fl & 79 11 14 40 63 0L13a]?0.26 0.紀0.50[k70 1 lU 3 2*8 彳5,6 S n 1£Ifl 阳100 XH (k倉 D 心OUO W X78 bl L6 £.3 3.2 4.4g ?n U 14 100 LEO O L JS Q.22 0.30 & 440.62Z L2bS 2 5&e5r10 121€£0 M Z利■=0i24 0.34 Qi50 0.72 1 2 £84ft 11 u 1?22 £504W ———(k 400i£60i7e 1. 1L6 2,2 3,24,46,2 '& 12 16 20 £5 40D 6昭————仏4(kU b2 I. ft 2.6 缶ti 5 7 IQ14la 22 2fl 琥。 1 m————0.72 1 l?d 2,8 4fl fl 11 Ifi 20 2535 1 WQ 1 ———0i?0M 1.6 3.2 4. 67 8 13 IE 23 3fl 37 1600 2 500 X8 5, 4?10 1521 2fl 闘42 £500 4 000 6.29 L21721ao 魏19 A 000 ? 3007 10 LI 20 關35 445€esoQ 10 00ft ====-11 11 16 2332n 50 fil 1)在尋幼CT1YT15屮时笙駅弟用陶级左莖t见凱丁臣人 2)丰扌F-不咼过lEmm的扯寸*不裳用CTIACT唐的一般梵差.对「2些尺寸屁标浊4*■別公差* 盼薯域灯班仅血用:一殷处芷观尿勺CT15的咗界, 在等级CT1~CT15中对壁厚采用粗一级公差。

最新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青岛222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编号:YQB/0004-2016-A 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发布时间:2016年 7 月 13 日实施时间:2016年 7 月 13 日青岛222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为加强本公司对铸件的质量控制,保证本公司产品的外观质量及加工性能,特制订铸件表面质量验收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外来铸铁(钢)件的外观质量验收,包括表面缺陷、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的验收; 3、引用标准 (1)JB/T 5000.4-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2)JB/T 5000.6-2007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3)GB6414-1999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4)GB/T6060.1-1997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5)GB/T15056-1994 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6)Q/XC5101-2001 铸铁件通用技术条件; (7GB/T11351-1989 铸件重量公差 4、名词解释 (1)全数选别:检验项目100%检测; 5、验收项目及标准 铸件的表面质量主要包括铸件的表面缺陷、尺寸精度、形状偏差、表面粗糙度、表面清理质量等; 5.1铸件表面缺陷的检验 5.1.1表面缺陷检验的一般要求 (1)铸件非加工表面上的浇冒口必须清理得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加工面上的浇冒口残留量应符合技术要求,若无要求,则按表8执行; (2)在铸件上不允许有裂纹、通孔、穿透性的冷隔和穿透性的缩松、夹渣等机械加工不能去除的缺陷; (3)铸件非加工表面的毛刺、披缝、型砂、砂芯等应清理干净; (4)铸件一般待加工表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重要加工面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2/3的缺陷存在,但裂纹缺陷应予清除;加工后的表面允许存在直径*长度*深度小于等于2*2*2的非连片孔洞的铸造缺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般公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eneral tolerances Tolerances for linear and angular dimensions without individual tolerance indications GB/T 1804—2000 eqv ISO 2768-1:1989 代替 GB/T 1804-1992 GB/T 11335-198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未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和极限偏差数值。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尺寸,也适用于一般的冲压加工的尺寸。非金属材料和其他工艺方法加工的尺寸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仅适用于下列未注公差的尺寸: a)线性尺寸(例如外尺寸,内尺寸,阶梯尺寸,直径,半径,距离,倒圆半径和倒角高度); 1

b)角度尺寸,包括通常不注出角度值的角度尺寸,例如直角(90°);GB/T 1184提到的或等多边形的角度除外; c)机加工组装件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尺寸: a)其他一般公差标准涉及的线性和角度尺寸; b)括号内的参考尺寸; c)矩形框格内的理论正确尺寸。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800.l—1997 极限与配合基础第l 部分:词汇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 ISO 2768-2:1989) GB/T 4249—1996 公差原则(eqv ISO 8015:1985) GB/T 6403.4—1986 零件倒圆与倒角 3 定义 2

铸件尺寸公差 (1)

铸件尺寸公差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工艺方法生产的各种金属及合金铸件的尺寸公差。 2. 引用标准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1800 公差与配合 总论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3. 术语 一般术语 尺寸、极限尺寸、公差、公差带和公差等级的定义按GB1800的规定。 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见图1、图2),产品零件图如不给出铸件图,则产品零件图上给出的尺寸为加工后的完工尺寸。 图1 机械加工余量与铸件尺寸公差的关系 壁厚 壁厚度。 错型(错箱) 图3 错 型 4. 基本规定 1. CT10,则壁厚公差为CT11。 公差带的位置 公差带应以铸件基本尺寸为零线对称设置。即按表1所示公差值的一半为上偏差,另一半取负值为下偏差(见图2)。例如:当选铸件尺寸公差为CT9级

时,则铸件基本尺寸50的公差注为±1。 当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倾斜面对称标注(见图4)。公差值按铸件基本尺寸从表1中选取。 图4 倾斜部位的尺寸公差带 错型(错箱)值 错型必须位于表1规定的公差值之内。其值从表1或表2中选取较小的值,且不得与表1中所列值相加。 注:①本表给定的公差值已包括了分型面,铸型与型芯装配的影响而引起的公差增量,但不包括由于拔模斜度引起的公差增量。 ②CT13至CT16小于或等于16mm的铸件基本尺寸,其公差值需单独标注,可提高2~3级。 表2 错型值

注:错型值必要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5. 铸件公差的选用 铸件尺寸公差按表3规定的等级范围从表1中选取。一般不应超过表3的规定。 表3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 注:表3的公差等级适用于大于25mm的基本尺寸,对小于或等于25mm的铸件基本尺寸,通常采用下述较精的公差等级: ①铸件基本尺寸小于或等于10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3级。 ②铸件基本尺寸大于10mm至等于15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2级。 ③铸件基本尺寸大于16至等于25mm时,其公差等级提高1级。 公差等级的选用 灰铸铁铸件 砂型手工造型 机座、端盖、轴承内外盖的配合面按CT10级选用,其余部位及其它零件尺寸公差等级按CT11级选用,工具件按CT12级选用。 . 砂型机器造型及壳型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按CT9级选用。 轻金属合金铸件 电机轻金属合金零件的铸件尺寸公差按不同的铸造工艺方法,在表3中选

常用公差表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套零件图上。 4.同轴度公差阶梯式的圆截面凸模、凹模、凸凹模的工作直径与安装直径(采用过渡配合压入固定板内),阶梯式导柱的工作直径与安装(采用过盈配合压入模板内),均应有同轴度要求,其同轴度公差可按下表选取。

注: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直径。 5.圆柱度公差导柱与导套配合的圆柱面,其圆柱度公差一般可按6级精度选取。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柱度公差值已直接标注在导柱、导套零件图上。 三、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模具零件表面质量的高低用表面粗糙度衡量,通常以R a(μm)表示。R a数值愈小,表示其表面质量愈高。模具零件的工作性能如耐磨性、抗蚀性及强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表面质量的影响。模具零件的表面质量越高,其寿命也越长。但从另一方面看,对模具零件表面质量要求过高,则增加了模具制造成本。因此,应合理选用模具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模具零件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列于下表,可供模具设计时参考。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

一、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 模具零件的公差配合分为过盈配合、过渡配合及间隙配合三种。过盈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且又不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导柱、导套与模板的配合;过渡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其零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需要经常拆装的零件,如压入式凸模与固定板的配合;间隙配合用于模具工作时需要相对运动的零件,如导柱与导套之间的配合等。模具中 二、模具零件的形位公差 形位公差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简称,它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柱度、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对称度及圆跳动公差等多种。根据模具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合理选用其形位公差的种类及数值。模具零件中常用的形位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圆柱度及圆跳动公差等,现分述如下: 1、平行度公差模板、凹模板、垫板、固定板、导板、卸料板、压边圈等板类零件的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表面的最大长度尺寸和最大宽度尺寸。 2.滚动式导柱模架的模座平行度公差采用公差等级4级。 2.垂直度公差矩形、圆形凹模板的直角面,凸、凹模(或凸凹模)固定板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模板上模柄(压入式模柄)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一般均应有垂直度要求,可按下表的垂直度公差选取。而上、下模板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其基准面的垂直度公差,应按如下规定:安装滑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1:100;安装滚动式导柱、导套时取为0.005:100。 注:1.基本尺寸是指被测零件的短边长度。 2.垂直度公差是指以长边为基准,短边对长边垂直度的最大允许值。 3.圆跳动公差各种模柄的圆跳动公差可按下表选取。与模板固定的导套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公差,可根据模具精度要求选取4级或5级,在冷冲模国家标准中,其圆跳动公差

铸件尺寸公差

加工最终表面 机械加工余量 铸件尺寸公差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基本尺寸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尺寸公差 1. 主题内容与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工艺方法生产的各种金属及合金铸件的尺寸公差。 2. 引用标准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1800 公差与配合 总论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3. 术语 3.1 一般术语 尺寸、极限尺寸、公差、公差带和公差等级的定义按GB1800的规定。 3.2 铸件基本尺寸 铸件图上给定的尺寸、应包括铸件的机械加工余量(见图1、图2),产品零件图如不给出铸件图,则产品零件图上给出的尺寸为加工后的完工尺寸。 图1 机械加工余量与铸件尺寸公差的关系 图2 铸件的极限尺寸

3.3 壁厚 本标准的壁厚是指由铸型与铸型、铸型与型芯、型芯与型芯之间构成的铸壁厚度。 3.4 错型(错箱) 铸件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分型面处相互错开(见图3)。 错型 错型 错型 图3 错型 4. 基本规定 4.1 铸件尺寸公差代号、等级及数值 铸件尺寸公差的代号为CT,公差等级分为16级,各级公差数值列于表1. 4.2 壁厚尺寸公差一般可降一级选用。即图样上的一般尺寸公差为CT10,则壁厚公差为CT11。 4.3 公差带的位置 公差带应以铸件基本尺寸为零线对称设置。即按表1所示公差值的一半为上偏差,另一半取负值为下偏差(见图2)。例如:当选铸件尺寸公差为CT9级时,则铸件基本尺寸50的公差注为±1。 当铸件有倾斜的部位,其尺寸公差应沿倾斜面对称标注(见图4)。公差值按铸件基本尺寸从表1中选取。

铸件尺寸公差带 角度 图4 倾斜部位的尺寸公差带 4.4 错型(错箱)值 错型必须位于表1规定的公差值之内。其值从表1或表2中选取较小的值, 且不得与表1中所列值相加。 表1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mm 铸件基本尺寸公差等级 大于至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3 0.14 0.20 0.28 0.40 0.56 0.80 1.2 1.6 1.6 1.6 2.3 ——— 3 6 0.16 0.2 4 0.32 0.48 0.64 0.90 1.3 1.8 2. 5 2.5 2.5 ——— 6 10 0.18 0.26 0.36 0.52 0.74 1.0 1.5 2.0 2.8 4.2 4.2 ———10 16 0.20 0.28 0.38 0.54 0.78 1.1 1.6 2.2 3.0 4.4 5.0 ———16 25 0.22 0.30 0.42 0.58 0.82 1.2 1. 7 2.4 3.2 4.6 6.0 8 10 12 25 40 0.24 0.32 0.46 0.64 0.90 1.3 1.8 2.6 3.6 5.0 7.0 9 11 14 40 63 0.26 0.36 0.50 0.70 1.0 1.4 2.0 2.8 4.0 5.6 8.0 10 12 16 63 100 0.28 0.40 0.56 0.78 1.1 1.6 2.2 3.2 4.4 6.0 9.0 11 14 18 100 160 0.30 0.44 0.62 0.88 1.2 1.8 2.5 3.6 5.0 7.0 10 12 16 20 160 250 0.34 0.50 0.70 1.0 1.4 2.0 2.8 4.0 5.6 8.0 11 14 18 22 250 400 0.40 0.56 0.78 1.1 1.6 2.2 3.2 4.4 6.2 9.0 12 16 20 25 400 630 —0.64 0.90 1.2 1.8 2.6 3.6 5.0 7.0 10 14 18 22 28 630 1000 —— 1.0 1.4 2.0 2.8 4.0 6.0 8.0 11 16 20 25 32 1000 1600 ——— 1.6 2.2 3.2 4.6 7.0 9.0 13 18 23 29 37 1600 2500 ———— 2.6 3.8 5.4 8.0 10 15 21 26 33 42 2500 4000 ————— 4.4 6.2 9.0 12 17 24 30 38 49 注:①本表给定的公差值已包括了分型面,铸型与型芯装配的影响而引起的公 差增量,但不包括由于拔模斜度引起的公差增量。 ②CT13至CT16小于或等于16mm的铸件基本尺寸,其公差值需单独标 注,可提高2~3级。

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我国尺寸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发展历史 1944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尺寸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但实际使用的是日本、德国、美国标准. 1955年:参照苏联标准,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公差与配合”的部颁标准,此标准只是将苏联标准(OCT标准)付与了中文名词. 1959年:颁布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59~174 (简称“旧国标”)(精度等级偏低、配合种类偏少). 1979年: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GB1800~1804 —1979(简称“新国标”)取代GB159~174—1959. 1992~1996年上述新国标进行了部分修订,将《公差与配合》改为《极限与配合》, 用《极限与配合基础第一部分:词汇》(GB/T1800.1—1996)替代GB1800-1979中的《公差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用《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1992)替代《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GB1804—1979) 国家标准《极限与配合》中,公差与配合部分的标准主要包括: 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 GB/T1800.2—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2部分:公差、 偏差和配合的基本规定》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第3部分:标准公 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1999《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 轴的极限偏差表》 GB/T1801—1999《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1804—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 寸的公差》 2009年11月1日实施: GB/T1800.1—2009《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 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2009《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 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T1801—2009 《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和配合的选择》 GB/T4249-2009 《公差原则》 GB/T16671-2009 《几何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 要求和可逆要求》 GB/T1182-2008 《几何公差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 公差标准》 GB/T 1031-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 数及其数值》 GB/T 3177-2009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 GB/T 3505-2009 《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 及表面结构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