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精神分裂症哈。

这可不是啥简单的小毛病,它能把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搅得乱七八糟。

就好像一个原本井井有条的房间,突然被一阵狂风卷过,东西扔得到处都是。

我之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就碰到过这么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叫小李。

他刚进医院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那叫一个糟糕。

眼神游离,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

护理精神分裂症病人,首先得有耐心。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得真真切切地做到。

就像小李,有时候他会突然情绪激动,大喊大叫。

这时候,咱可不能跟着急眼,得耐着性子去安抚他。

给他倒杯水,轻轻地拍拍他的背,用温柔的语气跟他说话。

还有啊,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

小李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突然就发起呆来,筷子举在半空中不动了。

我走过去,轻声问他怎么了,原来是他觉得饭菜的味道不对。

从那以后,我每次都会提前问问他想吃啥,尽量满足他的口味。

再说说环境吧。

他们住的地方得安静、整洁、舒适。

不能有太多嘈杂的声音和刺眼的颜色,不然容易刺激到他们。

有一回,病房里新换了一批床单,颜色有点鲜艳,小李看到后就显得很不安。

我们赶紧给他换了素净点的,他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安全也是个大问题。

精神分裂症病人有时候意识不太清楚,可能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

所以,像一些尖锐的物品、危险的药品,都得收好。

有次小李不知道从哪找到了一个小刀片,把我们吓得够呛,还好及时发现,没出什么事儿。

和他们交流也有讲究。

得用简单易懂的话,别太复杂,也别语速太快。

而且要看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和关注。

有一次我跟小李聊天,他突然就不吭声了,后来我才发现是我说话的时候眼神飘走了,让他觉得我不专心。

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还得留意他们的用药情况。

得按时提醒他们吃药,看着他们把药吃下去。

有的药可能会有副作用,比如嗜睡、头晕啥的,这都得心里有数。

小李刚开始吃药的时候,总是觉得头晕想睡觉,我就跟医生沟通,调整了一下药量。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鼓励他们参加一些简单的活动。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1.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2.如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3.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目标有哪些4.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呢?5.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的护理6.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导语: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一、单纯型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可有片断的幻觉妄想,早期常有头痛、头晕、失眠、全身无力等神经衰弱症状群,常易被误诊为神经衰弱。

病程发展缓慢,往往短者1一2年,长者35年;因此早期易被误认为性格或思想问题。

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易逐渐迁延为慢性精神衰退。

二、青春型在16~23岁的青春期起病,大多为急性骤起失眠兴奋。

行为紊乱、幼稚,常冲动打人毁物。

情感不稳,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变化无常,瞬间即转变。

思维明显破裂,言语增多,无论唱歌或讲话都是杂乱无章,可有片断离奇的幻觉妄想。

这种类型着重早期控制兴奋症状,如发展为疾病充分期则难以控制。

此型大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三、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

初期言语动作明显减少,发展至严重时呈木僵状态,躺着不言、不动、不食,毫无表情,活象一个木头人。

但要警惕有时会突然解除抑制呈兴奋状态,突然起来打人、毁物、逃跑,常历时短暂,又可转回木僵状态。

此类型一触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四、妄想型(偏执型)青壮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大多以被害、关系、夸大、嫉妒、疑病或影响等妄想。

由于妄想及幻觉而影响其言行异常,但其情感反应常与思维内容及环境不协调,妄想内容荒谬脱离现实。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病病人的护理计划1.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2.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3.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4.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家人应怎样配合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护理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病人异于常人的行动给病人的家属及护理人员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及时的治疗。

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的护理措施。

下面来听听专家的详细介绍。

(1)心境愉悦、兴奋的患者:让患者与家属分开用餐,避免他人的刺激,以便患者能够安心地食用。

因兴奋躁动的患者消耗体力比较多,必须保证营养充足,避免因进食不足而导致水及电解质紊乱甚至脱水,必要时,可采取喂饭及鼻饲,或者给予静脉营养的方法,保证患者机体基础代谢的需要。

(2)精神分裂症受被害妄想支配的患者:因害怕家属在饭菜里投毒,而拒绝进食,可让患者和家属一起配菜、做饭、分餐、用餐,也可以盛好饭菜后,家属先尝然后让患者食用。

这样可以消除患者顾虑,进而达到让其主动进食的目的。

(3)情绪抑郁、饮食不良的患者:可用劝解、诱导等方法提高患者的食欲,并尽量改善饭菜质量,要根据患者平时口味、爱好,选择柔软、易消化的饮食,色、香、味俱全,以刺激患者的食欲。

家属帮助患者用餐时,态度要诚恳、和蔼,尽量增强患者的食欲。

(4)违拗、受幻觉支配或忘记进食的患者:开饭前需要事先提醒患者先用餐。

引导患者主动进食,不要过于勉强,以防患者因发脾气而影响进食。

对于违拗患者在开饭时不吃,趁人不注意时偷吃的情况,家属也不要过于责怪,任其主动慢慢进食。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措施精神病分裂症患者在思想上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出现很大的波动,从而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对于患者来讲,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下面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

希望对患者朋友有所帮助。

一、心理上,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工作,1、对待患者朋友应当热情,态度要和蔼,讲究方式方法,尊重病人人格,对病人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 青春型——“乱”
• 紧张型——“呆”
• 单纯型——“懒”
(三 )病程与预后
1.病程: 约1/5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发作。 • 持续进行者:不断进展,逐渐出现精神衰 退。 • 间歇发作者:经过治疗,症状缓解,反复 发作以后导致精神衰退。 2.预后:临床治愈(首发75%);5年内复发 率80%;社会性缓解(60%);停药复发 风险高5倍。
抗精神病药常见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静坐不能、类巴金森氏综合 征、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 体位性低血压:变换体位时血压下降。立即 平卧,如不缓解,可用多巴胺等升压药, 但禁用肾上腺素。
过敏反应:各种皮疹。立即停药,用抗 过 敏药。 白细胞下降:立即停药,给抗生素,升 血药等。 单项肝功能升高:换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感 知、 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 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 神疾病。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多在青壮 年起病,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部分患 者发展为精神衰退。
二、流行病学
• 患病率:1993年 7地区 6.55‰,占精神障碍 总患病率(13.47‰)的半数。(公认的终身 患病率为10 ‰) • 发病率:1982年 平均年发病率0.1‰~0.2‰,北京 为0.11‰ • 发病年龄:青壮年,16~35岁多见 。 • 性别:无明显差异 。男性比女性均起病早5年。 • 社会背景:患病率与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七、对木僵状态病人的护理
• 态度耐心,防止不良刺激。适当的沟通。 • 合理安置。 • 做好基础护理:卫生、预防褥疮、保证营养摄入、 注意病人体位舒适、保暖。 • 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因突然导致紧张性兴奋而发 生意外。 • 病人夜间起床活动时,不要惊动病人,但要注意 观察、保护。

怎样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

怎样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

怎样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与当下所处的环境不协调,跟周围的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距所导致的。

在这个阶段,患者自身是具有对现实状况的认知能力,但是一旦精神疾病的症状消失过后,就容易过渡到焦虑抑郁的情绪当中,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所以如何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预防焦虑抑郁情绪的干扰就是护理干预中的核心问题。

1、安全护理每天任何时间都应有至少1名护士留在患者身边,如果要在任何时间段都有护士值班,必须合理规划好值班时间。

医院总共由2名医护人员构成,2名医护人员进行错班制度,这是为了患者的安全方面着想,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不稳定,需要24小时都有人在身边帮助患者,所以时时刻刻都必须有医护人员在患者身边。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偏见,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往往表现为自卑、抑郁、绝望等,有些病人甚至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家属应给予更多的爱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

随时激励和帮助病人,激发病人对发病率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以积极的态度重返社会。

3、重视服药的依从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关键是使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治疗。

精神病患者在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后,一般需要连续服药2~3年,甚至终身服药。

这对患者今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达到抑制病情的效果。

然而,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长期服药有抵抗力。

这时,医护人员往往要向病人灌输坚持服药的需要,并鼓励病人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

1.生活技能训练的护理在康复期,由于负性心理症状的影响,患者往往活动少,懒散,导致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日益丧失。

应鼓励患者加强生活技能培训,帮助患者制定适当的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患者逐渐开始有规律的生活,照常吃饭,睡个好觉,量力而行做家务,听音乐。

不要整天呆在床上,什么也不做。

督促病人自己打扫房屋,保持衣服整洁,告诉他们要按时洗澡,换衣服,床单和被子,告诉他们要定时剪头发和剪指甲。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PPT精选课件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PPT精选课件
25
(4)意志与行为障碍
①意志减退或缺乏: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表现行为孤僻、 被动、退缩,不主动与人来往,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病 情严重时丧失对生活的基本要求,不料理个人卫生,整 日呆坐或卧床,完全脱离客观环境。意志缺乏也是精神 分裂症特征性的阴性症状之一。 ②意向倒错:少数患者可出现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泥 土、肥皂),无故伤害自己的身体。 ③行为障碍:部分患者可表现控制冲动能力减退,易激 惹,严重者出现冲动与暴力行为,发生自伤、伤人毁物 等。偏执型患者可表现出意志活动增强,四处奔波,千 方百计收集所谓的证据。有的则出现违拗、刻板、模仿 等动作或出现幼稚、愚蠢、离奇等动作。
12
(二)心理社会因素
解注 •不良的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病前性格、家 庭环境及父母的养育方式等心理社会因素,在 精神分裂症发病中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
13
四、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常见类型
前驱阶段
性格改变 类神经症样症状 语言和行为的改 变
发展阶段
• 感知觉障碍 • 思维障碍 • 情感障碍 • 意志与行为障碍 • 紧张综合征 • 自我意识障碍 • 自知力
动作、腊样屈曲、空气枕头、缄默症等,可持续数日或数月, 可突然毫无原因地转为兴奋状态。
表现为精神运动性不协调兴奋。病人常突然爆 发兴奋冲动和暴力行为,或在室内来回徘徊, 或不停原地踏步,或动作刻板,言语单调等持 续时间较短,往往突然转为木僵状态或缓解。
27
(6)自我意识障碍
患者认为自己的一部分内心体验或活动不属于自 己,如头和身体分家,走路时自己的脚不存在,自己 分裂成2个或3个人;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内表现为 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格,或自称变成另一个人或某种动 物,丧失“自我”的感觉。
9

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共32张PPT】

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共32张PPT】


身体状况的相关信息。包括意 识状态、生命体征、卫生、饮

食、排泄、睡眠情况及药物副

反应等

病人对本身所患疾病的自知力、
压力源及对压力的应对方式;对病人

的一般情况、个性特征、社会文化背

景,以及家属、朋友、同事对疾病的
认识程度及支持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2.护理诊断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有性格内向、孤僻、敏感、沉溺于幻想,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不能融入社会等问题。 •临床以明显的精神运动障碍为特点,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如木僵状态、蜡样屈曲、紧张性兴奋等。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应用
•此型病人的人格、智力和行为的退化较轻,治疗效果较好 •情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难以捉摸;
•对病人的一般情况、个性特征、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家属、朋友、同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支持程度进行全面评估
(1)思维过程紊乱 •经过治疗和护理,部分病人可获临床痊愈;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第六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优选第六讲精神分裂症病人的 护理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应用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诊断与治疗
概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 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 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此型病人的人格、智力和行为的退化较轻,治疗效果较好
(2)有对他人/自己施行暴力的危险 •早期常不引起重视,较严重时才被发现,治疗效果较差
•经过治疗和护理,部分病人可获临床痊愈;
•易反复发作,预后较偏执型稍差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PPT

护理:
监护和观察患者的进食量和体重:医护 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饮食和体重状 况,确保其健康和营养充足。
贴心关怀和支持: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 者的日常情感和情绪状态,尽可能的提 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康复及远期管 理:
康复及远期管理:
康复: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患者 需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参加社 交和支持团体等方式来重新建立社 会联系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精神分裂症患 者的护理PPT
目录 介绍: 诊断及治疗: 护理: 康复及远期管理:
介绍:
介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 ,其护理需要医护人员综合治疗, 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 。诊断及治疗: Nhomakorabea断及治疗:
诊断:通过精神医生的诊断,将患者的 症状与DSM-V标准相对应,确定患有精 神分裂症的种类和严重程度。
远期管理:长期的远程监测有利于 随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避免病情 反复出现,重要的是家属和患者需 要与社会福利机构和医护人员建立 起密切的联系,共同维护患者的心 理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治疗: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患 者需要按照医生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同 时还需要结合心理疾病治疗,如行为疗 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护理:
护理:
合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 绪:沟通可能是通过肢体语言 或视觉方面实现的,需要让患 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奏 :定期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和良 好的睡眠是缓解症状和提升病 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诊断与治疗
概念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 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 具有思维、情感、行为 等方面的障碍,以精神 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 征
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 2.生物化学因素 3.社会心理因素 4.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
病人近亲中的患病率要比一般人群高,在
一般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0.5%~1%,而
客 观 资 料
通过护理体检,评估 病人身体状况的相关信息。 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卫生、饮食、排泄、睡眠情 况及药物副反应等
相 关 因 素
病人对本身所患疾病的自知 力、压力源及对压力的应对方式; 对病人的一般情况、个性特征、 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家属、朋友、 同事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支持程 度进行全面评估
单 纯 型
较少见,青少年起病,起病 缓慢,持续发展。早期似“神经 衰弱”症状,如易疲劳、失眠、 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 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 情感淡漠、社交活动贫乏、生活 毫无目的,妄想和幻觉不明显。 早期常不引起重视,较严重时才 被发现,治疗效果较差
未 定 型
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同时存在 一种以上亚型的精神症状,无法 被归入以上四型的任一类型,临 床上将其归入到“未定型”中。 可为偏执型、青春型或紧张型的 混合形式
青 春 型
多在青年期发病,起病较 急,病情进展快。临床以思维、 情感、行为障碍为突出表现。 病人思维内容离奇,语言内容 松散、不连贯,思维破裂;情 感肤浅、不协调,喜怒无常、 难以捉摸;行为幼稚、愚蠢, 扮鬼脸;忽视个人外表修饰, 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易反复发 作,预后较偏执型稍差
紧 张 型
常于青壮年发病,起病较急, 病程呈发作性。临床以明显的精 神运动障碍为特点,典型表现是 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如木僵状 态、蜡样屈曲、紧张性兴奋等。 此型可自动缓解,治疗效果较其 他类型好
2.护理措施
(1)思维过程紊乱的护理 (2)冲动行为的护理 (3)感知紊乱的护理 (4)躯体活动障碍的护理 (5)营养失调的护理 (6)心理护理
3.护理评价
(1)病人能否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2)病人是否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 方法,无冲动或暴力行为发生 (3)病人幻觉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4)木僵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是 否有所改善。无并发症发生 (5)病人能否按要求进食,体重维持在正 常范围
社区与家庭护理
普及精神疾病的医学知识;减少病 人在环境中的应激源;早期识别疾病复 发的先兆,如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生 活不自理、懒散等现象;指导有关药物 的使用方法,强调系统与充分药物治疗 的重要性;按时复诊;增强病人日常生 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职业技 能训练,促进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谢 谢 观 看
2.临床常见类型
偏 执 型
青 春 型
紧 张 型
单 纯 型
未 定 型
偏 执 型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发病年 龄较晚,多见中年期。起病较缓慢, 以妄想和幻觉为主要症状。起病初期 表现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妄 想内容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钟情 妄想及被洞悉感为多见;幻觉以幻听 为多见,内容多对自己不利。行为表 现有冲动、自伤、自杀等。此型病人 的人格、智力和行为的退化较轻,治 疗效果较好
诊断与治疗
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 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精神分裂症诊 断标准 2.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1.《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 断标准(第三版)》(CCMD-3)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 (2)严重标准 (3)病程标准 (4)排除标准
2.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以抗精神病药物治 疗为主,同时进行心理 和社会康复治疗;根据 病情需要,必要时采取 电休克治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床常见类型及表现
1.临床表现 2.临床常见类型
1.临床表现
前 驱 期
活 跃 期
残 留 期
前 驱 期
此期多数病人先表现为 安静、消极、内向,随病情 变化出现孤僻、不注意个人 卫生和修饰、行为古怪、想 法离奇、沟通障碍及类神经 症等不典型症状。因不迫切 要求治疗,易错过最佳治疗 时期,影响预后
活 跃 期
3.社会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病人病 前有性格内向、孤僻、敏感、沉溺 于幻想,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 不能融入社会等问题。此外,精神
分裂症多发生在经济水平低或社会
低阶层人群中,这可能与社会生活
环境差,生活动荡,很难维持稳定
的职业和人际关系有关
4.其他因素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
病人有明显的脑室扩大或 其他脑结构异常
返回目录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应用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与护理评价 社区与家庭护理
护理评估与护理诊断
1.护理评估 2.护理诊断
1.护理评估
主 观 资 料
客 观 资 料
相 关 因 素
主 观 资 料
主要通过与病人的交流获得,但 因病人不能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会影响资料收集。因此,护士与病人 建立信任性护患关系非常重要。病人 是否有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感知觉 障碍、意志与行为障碍,对精神分裂 症护理诊断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学习指导
同学们你们知道精神分裂症病人怪异
的行为表现是怎样产生的吗?应该如何护 理呢?本章重点:精神分裂症的概念、病 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常见类型及表现、护 理程序的实施;难点:临床常见类型及表 现、护理程序制定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
第二节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在精神分裂症亲属中则为5%~10%。双胞胎
研究发现同卵双生的同病率是异卵双生同病率 的4~6倍。寄养子研究发现,无论是精神分裂
症家庭出生的孩子寄养在正常家庭环境中,或
正常家庭环境中出生的孩子寄养在精神分裂症
的家庭,均不显著影响其发病情况,提示该病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2.生物化学因素
主要有多巴胺(DA)功能亢进假说,即 认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脑内可能存在多巴胺功能 亢进,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均是通过阻断DA受 体发挥治疗作用的。5-羟色胺(5-HT)受体 假说,5-HT2A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减少5-羟 色胺的释放,还可减少DA的释放,并能使DA 神经元放电减少,新近问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 药物氯氮平、利培酮等对5-HT2A受体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
2.护理诊断
(1)思维过程紊乱 (2)有对他人/自己施行暴力的危险 (3)感知紊乱 (4)躯体活动障碍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与护理评价
1.护理目标 2.护理措施 3.护理评价
1.护理目标
(1)病人能用可以理解的语言或非语言方式与他人进 行适度有效的沟通 (2)病人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用恰当的方 式发泄自己的愤怒,住院期间未发生暴力事件 (3)病人幻觉症状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4)木僵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 缺失期间保持清洁,不发生并发症。木僵解除后生 活恢复自理能力,且社会功能恢复较好 (5)病人按时按量进食,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供给, 体重维持正常
此期具有最典型、最突出的精 神症状. 1)思维障碍 :思维联想障碍、思维逻 辑障碍、思维内容障碍和被动体验 2)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和情感倒错 3)感知觉障碍 :幻觉 4)意志与行为障碍 :意志减退和紧 张综合征
残 留 期
经过治疗和护理,部 分病人可获临床痊愈;部 分病人病程迁延,呈反复 加重或恶化,最终发展为 整体功能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