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

合集下载

精神科护理学(第七章)

精神科护理学(第七章)

第一节
六、治疗→(二)电抽搐治疗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躁动、冲动伤人、木 僵或亚木僵状态或明显的阴性症状可考虑电抽搐治 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电抽搐治疗,可缩短 患者阳性症状治疗的时间,使患者尽早恢复。电抽 搐治疗能缓解5%~10%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 状。
第一节
六、治疗→(三)心理治疗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四)躯体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孕期曾罹患病毒感染及产科并发症多的新生儿,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 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病毒感染影响胎儿神经发育有关。还有分娩时产伤、 父母药物依赖等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
第一节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五)社会环境因素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常见于经济水平较低或社会阶层较低的人群。这可能与其 生活环境差、生活动荡、职业无保障等心理社会应激的负荷过重有关,在遗传因素的 基础上容易发病。
有下述确定无疑的症状至少两项,如可疑不典型,则需 三项。 (1)联想障碍:思维破裂、思维散漫、逻辑倒错性 思维、象征性思维、思维贫乏。
(2)妄想:原发性妄想,内容荒谬。 (3)情感障碍:情感淡漠、倒错或自笑。 (4)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思 维鸣响,连续几周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5)行为障碍:紧张综合征,幼稚愚蠢行为。 (6)被动体验或被控制感。 (7)思维插入、思维中断、思维被撤走
(2)分裂症的症状和情感症状两者一起出现,程度均 衡,应诊断为分裂情感性障碍。
(3)排除严重脑病、癫痫、药物中毒或药物戒断状态 等器质性疾病。
第一节
六、治疗→(一)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
目前,精神分裂症首选药物治疗,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足量、足疗程、 尽量单一用药,减少药物副反应。

石大精神医学讲义07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教案

石大精神医学讲义07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教案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目录第一节一、概述二、流行病学三、病因与发病机制四、临床表现五、临床分型六、诊断与鉴别诊断七、病程与预后八、治疗第二节偏执性精神障碍一、病因二、临床表现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和预防第三节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较全面地认识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要求: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及各种临床类型的主要特点。

2、熟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3、了解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和偏执性精神障碍及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

时间安排1、精神分裂症的概念5分钟2、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15分钟3、临床表现20分钟4、临床分型10分钟5、诊断和鉴别诊断15分钟6^病程和预后5分钟7、治疗与预防10分钟8、偏执性精神障碍10分钟9、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5分钟10、小节5分钟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思考题1、精神分裂症概念?2、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3、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临床亚型有哪些?4、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5、偏执性精神障碍及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节精神分裂症一、概述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有认知功能损害。

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

E. Kraepe I i n (1896)关于“早发性痴呆”(dement i a praecox)的诊断概念:1.早年发病。

2.思维障碍、言行怪异、情感淡膜、意志减退等症状。

3.慢性病程,以精神衰退为结局。

E. Bleuler(1911)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概念:基本症状(原发症状——4A症状):1、孤独性(自我封闭性)Autism2、矛盾状况:Ambivalence3、情感(Affect)淡漠4、联想(Association)障碍附加症状(继发症状):妄想、幻觉、紧张症状及其他怪异行为等。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第七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护理评价
• • • • • • • 1症状缓解、自知力恢复情况 2有无意外和并发症发生 3基本生活需要是否满足 4是否配合治疗护理、并参加工娱活动 5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技巧恢复情况 6对疾病的看法和治疗态度是否改变 7对疾病知识是否了解
预防与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及家属疾病相关知识 2)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精神药物知识 3)让患者及家属识别疾病复发的早期 征兆 4)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精神刺激 5)保持良好的支持系统
特殊护理
• 1、合理安置患者 • 2、冲动行为的处理
妄想的护理
• 接纳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 • 掌握妄想的内容,对症处理
不合作患者的护理
• 关心、体贴、照顾患者 • 适当介绍有关疾病相关知识 • 保证服药到胃
药物治疗护理
• 1确保药物服下:看服到肚 • 2观察反应与效果 • 3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分析患者拒药的原因
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
• 1、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 • 2、5-羟色胺假说 • 3、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其他素质因素
人格异常的人
社会心理因素
• 1、负性心理社会应激因素
国内调查发现,首次发病的患者中,病前半年有重大 生活事件刺激者占40%-80%
• 2、社会经济背景
患病率在低经济社会阶层与高经济社会阶层之比9:1
青春型
• • • • • 多始发于18-25岁 病急,进展快,2周内达到高峰 以情感不协调,思维障碍,行为幼稚为特点 可有意向倒错,预后较偏执型差 易反复,药物维持对预防复发非常重要
单纯型
• • • • 少见,好发青少年 隐匿,持续,社会功能受损有残余 早期有神经衰退症状 主要表现情感淡漠,思维贫乏,行为退缩,意志 活动缺乏 • 治疗效果较差,常表现精神衰退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的内容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的内容

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的内容1.1、要敬重患者如在患者面前避开高人一等,要虚心、热忱、亲切地对待患者,切忌卑视、挖苦、戏弄患者,不能拿发病期的病态言行作为笑料的内容。

1.2、要以好的修养和耐烦对待患者由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心情不好,简单消失心情兴奋、待人急躁,甚至谩骂他人。

对此,应保持冷静、避开与之争辩。

1.3、向患者介绍有关的精神疾病学问要让患者知道,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增添他们的自我调整力量。

对有自卑感和受卑视的患者,有时需与单位联系赐予协作,以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这对预防精神病患者的复发,可能大有好处。

1.4、准时为康复期患者解快乐理上的结有的患者在发病期间,与亲属有过无理言行,家属感到特别的委屈,患者感到很内疚,此时要向对方进行解释,以便互相谅解,要主动沟通彼此间的感情,为将来患者与亲人和谐生活奠定基础,为使病情长期稳定做好预备。

2、精神分裂症是什么病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晰,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消失认知功能的损害。

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消失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3、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精神分裂症是由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它是多因素的疾病。

尽管目前对其病因的熟悉尚不很明确,但个体心理的易感素养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进展的作用已被大家所共识。

无论是易感素养还是外部不良因素都可能通过内在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不同患者其发病的因素可能以某一方面较为重要。

怎么有效预防精神分裂症1、要留意保证良好的睡眠。

睡眠是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检验一个人心情稳定与否的比较敏感的标志。

一般在服用维持量药物时,睡眠较正常时稍多一点,假如有缘由地消失失眠,要设法自己解脱,必要时晚上加一点冷静药物,待失眠好转后再减下来。

怎样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

怎样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

怎样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思想、行为和情感与当下所处的环境不协调,跟周围的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距所导致的。

在这个阶段,患者自身是具有对现实状况的认知能力,但是一旦精神疾病的症状消失过后,就容易过渡到焦虑抑郁的情绪当中,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也是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所以如何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预防焦虑抑郁情绪的干扰就是护理干预中的核心问题。

1、安全护理每天任何时间都应有至少1名护士留在患者身边,如果要在任何时间段都有护士值班,必须合理规划好值班时间。

医院总共由2名医护人员构成,2名医护人员进行错班制度,这是为了患者的安全方面着想,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不稳定,需要24小时都有人在身边帮助患者,所以时时刻刻都必须有医护人员在患者身边。

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对精神病人的歧视和偏见,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往往表现为自卑、抑郁、绝望等,有些病人甚至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自杀。

家属应给予更多的爱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

随时激励和帮助病人,激发病人对发病率的认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以积极的态度重返社会。

3、重视服药的依从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的关键是使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治疗。

精神病患者在医院接受系统治疗后,一般需要连续服药2~3年,甚至终身服药。

这对患者今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达到抑制病情的效果。

然而,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长期服药有抵抗力。

这时,医护人员往往要向病人灌输坚持服药的需要,并鼓励病人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

1.生活技能训练的护理在康复期,由于负性心理症状的影响,患者往往活动少,懒散,导致患者生活和工作能力日益丧失。

应鼓励患者加强生活技能培训,帮助患者制定适当的时间安排,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患者逐渐开始有规律的生活,照常吃饭,睡个好觉,量力而行做家务,听音乐。

不要整天呆在床上,什么也不做。

督促病人自己打扫房屋,保持衣服整洁,告诉他们要按时洗澡,换衣服,床单和被子,告诉他们要定时剪头发和剪指甲。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较少产生精神衰退,预后相对较好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未分化型型精神分裂症
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没有 明显的分组特征。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Ⅰ型精神分裂症与Ⅱ型精神分裂症
Ⅰ型 (阳性)
Ⅱ型 (阴性)
临床特征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抗精神病药 认知改变 物反应




预后 生物学基础
良好 多巴胺功能亢 进
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少阳多阴 慢退懒散
起病隐匿,持续发展
好发于青少年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情感淡漠、懒散 治疗效果和预后差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两极交替 木僵常见
➢起病急,多在青壮年发病
➢病程呈发作性,可自动缓解 ➢以紧张症状群为主要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
• 思维逻辑障碍
• 妄想
• 内向性思维
• 被动体验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神病、 孤独症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药物治疗 电抽搐治疗
六、治 疗
经典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非经典药物:利培酮、奥氮平等
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运用广泛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社会治疗改善精神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 的依从性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七、护 理
生理方面
• 日常生活护理
• 饮食护理
• 睡眠护理
• 安全护理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方面异常:多巴胺假说、5-羟色胺假说 大脑结构改变 子宫内感染与产伤

精神分裂症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护理措施

精神分裂症护理办法之迟辟智美创作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基础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急性期多缺乏自知力,对住院常持仇视态度,对周围持有怀疑或抵当态度,对工作人员警觉性高.护理人员应掌握与分歧患者接触的技巧,与其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2、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需要前提神分裂症患者经常沉溺于幻觉、妄想症状之中,顾不上料理自己的生活,蓬头垢面,衣不遮体,甚至一部份发展为精神衰退、懒散、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做好患者饮食、卫生、睡眠等基础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需要前提.3、强化平安护理,是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保证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对自己行为控制的能力,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可能发生感动、伤人、毁物、自伤、自杀、逃跑等危险行为.因此,加强患者的平安管理,采用有效的防范办法,防止意外事件发生,一直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衡量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有效指标.4、针对症状护理,是提高护理效果的有效法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但其实不是同时呈现,而是在分歧的类型或同一类型的分歧时期以某些临床症状为主要暗示.对这些主要精神症状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使护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5、加强药物治疗的护理,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系统地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服药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药物在治疗精神症状的同时,又有着许多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对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加强护理.6、进行有效的社会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由于病程迁延,缓慢进展,有逐渐发展为精神衰退的可能.患者暗示为生活懒散,社会能力欠缺,缺乏自力生活的能力.对此,当患者情绪稳定后,可与患者共同制定生活技能训练和社交技巧训练计划,鼓励患者自理,介入各项工作娱乐活动,多与病友接触交谈.对极度懒散的患者,除催促外,还可对患者进行行为治疗,通过正性激励,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进生活劳动技能的恢复,延缓精神衰退的进展.7、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疾病知识由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致残的、反复发作的终身性精神疾病,复发次数越多,精神缺损也越严重.因此,精神分裂症患者仅依靠治疗控制单次发作是不够的,应重视和强调全程治疗,甚至终身治疗,以降低复发率,使患者坚持良好的健康状,恢复原有的工作能力,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加强对恢复期患者的有关治疗、预防和保健知识宣教很重要.。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计划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2.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3.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的护理4.心理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后期心理护理措施5.精神分裂症的护理目标有哪些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护理措施有哪些?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有五大要素:护理要素一、对病人要随时看管和照顾,并要关心、体贴,做好思想工作。

不要在病人面前交头接耳,使病人产生猜疑,精神受刺激而导致发病。

要严密观察发病的诱因和先兆(例如自言自语等)。

发现有发病可能,即要做好预防工作,。

对狂躁的病人要随时跟随保护,及时藏好家中各种危险物品,防止自伤和伤人。

护理要素二、加强病人的饮食管理,适当给以营养丰富的饮食。

对拒食者要劝其进食,食欲旺盛者要适当限制,做到合理定量。

食品要以质软易消化的为主,不要吃带骨刺的食物。

同时,要防止患者吃得太快,以免产生误咽或呃逆。

护理要素三、注意搞好病人的个人卫生。

有些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应耐心协助,定期为病人洗澡、更衣和理发,帮助病人洗脸、漱口、梳头等。

注意防止病人受凉,随着天气的变化,给病人适时加衣、盖被。

被子要经常晾晒,室内空气要流通。

护理要素四、鼓励病人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并促使其合群,爱与家属接近、交谈和充分暴露自己的思想。

要多引导病人参加家庭的集体活动,做些手工方面的操作及适当的家务劳动,以训练其技能,陶冶其性格。

要随时观察了解病人情绪,及时安慰并消除各种不良刺激,使其精神愉快。

护护理要素五、要坚持按时按量给病人服药。

家属应现场监督病人服药,防止病人将药物含在舌下及口腔的两颊部,待家属不在时,将药吐掉。

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的护理工作?精神分裂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科疾病,复发率极高。

在寻找比较好的治疗方法的同时,学习如何护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也是有必要的。

专家指导:精神分裂症怎样护理?1、心理治疗和工娱治疗患者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但是对于社交活动开始变得陌生,认为自己会受到别人的嘲笑,这时候作为家属就要鼓励患者参加文娱活动及生活自理活动,以强化患者正常行为,调动其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诊 断
• 症状标准:至少2条
• 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

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 病程标准:至少1月
•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分裂 情感性精

神病、 孤独症
药物治疗 电抽搐治疗
心理社会治疗
六、治 疗 经典药物:氯丙嗪、氟哌啶醇 非经典药物:利培酮、奥氮平等 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方法,运用广泛
三、临床表现
• (一)思维障碍 • (二)情感障碍 • (三)意志行为障碍 • (四)感知综合障碍 • (五)其他常见的特征性精神症状
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之一 形式多样
1.思维松弛 病人在意识清晰情况下,思维内容散漫、联想松弛。例:病人被问及姓名时回答:我 姓李,木子李,桃李满天下。
心理社会因素
幼年生活在破裂家庭、父母性格怪异、父母过分关心,以及一些能引起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战争、地震、 失恋、失业等)可能及本病发生有关。
躯体方面因素
分娩、中毒、严重躯体感染等及本病发生可能有关。胎儿期病毒感染或出生时有窒息等并发症的人,成年后患精神 分裂症的几率明显增高。
中枢神经系统生化代谢研究 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变化也及本病的发生有关。
2.破裂性思维 联想过程破裂或中断,表现为语言表达难以理解,句及句之间或字及字间缺乏内容 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言语支离破碎。例如病人说:林黛玉,金玉良缘,坐飞机,哈哈哈!
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之一 形式多样
3.思维中断 4.思维贫乏 5.语词新作 6.思维云集
无外因影响下突然言语终止。 缺乏联想,沉默少语。 对一些符号、自创或拼凑的"字"赋予特殊意义。 涌现大量的强制思维。
言语幻听反复来 思维障碍表现多 情感淡漠又倒错 意志衰退行为拙
四、临床类型
•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最常见,又称妄想型 妄想、幻听为主偏执表现
起病缓慢或亚急性起病 发病年龄偏大,以青壮年和中年为主
情感淡漠、懒散 治疗效果和预后最差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两极交替 木僵常见
起病急,多在青壮年发病 病程呈发作性,可自动缓解 以紧张症状群为主要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 较少产生精神衰退,预后相对较好
未分化型型精神分裂症 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
Ⅰ型 (阳性)
Ⅱ型 (阴性)
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具特征性的症状之一 形式多样
7,思维异己体验 病人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力夺走(思维被夺)或一些思想是由外力插入自己脑中的 (思维插入);感到自己内心体验已被人知晓(思维被洞悉)或被广播出去(思维扩散或思维被广播)。
8.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将无关具体的事物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如,从头到脚红色穿带,说成是赤 头赤尾的革命者,这种联想若不经过病人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复、刻板性动作等。
(四)感知综合障碍
在早期可以表现为特殊的身体不适感、头部重压感、脑内屏障感等异样的精神症状,有的病人出现对时间、空 间、距离、大小以及个体的感知异常,如看到镜子内的自己明显变形而砸碎镜子等。
其他常见的特征性精神症状
• 1.幻觉 以幻听最常见,有命令性幻听、评议性幻听等,也可有幻视、幻味、幻触或幻嗅。表现为自言自 语、棉球塞耳、棉球塞鼻、伤人、出走、自杀等行为。
• 2.妄想 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嫉妒妄想、疑 病妄想、钟情妄想、影响妄想等,以被害妄想、关系妄想最常见。
• 3.紧张综合症 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以后者更常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咸默不动、 违拗或呈被动服从、蜡样屈曲等。
精神分裂症
遗传因素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的几率越高,临床资料研究表明,父母双方均有精神分裂症病人,其子女发病率可达35%~ 68%之间。单卵双生的同胞患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比双卵双生的患病率高4~6倍。是多基因遗传病
性格问题
很多精神分裂症病人病前有不良的性格,即分裂性人格,表现为性格怪异、及人格格不入、人际关系紧张等, 但性格问题是否病因还有争论。
在疾病早期出现,并逐渐加重。在疾病早期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社交减少,工作懒散,失眠,类似神经 官能症,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
1.意志行为增强 病人在幻觉、妄想和言语运动性兴奋症状的支配下,行为活动过度增强,出现打人毁物。 2.意志行为减退 病人在慢性期往往是社会行为活动减少,社交能力退缩,表现为生活不能自理,食异物,重
情感障碍
病人主要表现情感及心境、环境的不协调,是本病的重要特征。 1.情感淡漠 表现为情感反应迟钝,对周围人和事漠不关心。 2.情感倒错 是指情感表现及病人的内心体验和外界刺激不相协调。如:遇到高兴的事,反而表现伤感,内心
很高兴外表上却痛哭流涕。 3.矛盾情感 无故独自发笑、悲啼或暴怒。
意志行为障碍
临床特征 阳性症状
Ⅰ型精神分裂症及Ⅱ型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反 认知改变 应


预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物学基础
良好
多巴胺功能亢进
阴性症状



脑细胞丧失退化
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
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 往往伴有幻觉
较少出现精神衰退 预后相对较好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蠢浮原始 思破情倒 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 以思维联想障碍、情感不协调、行为障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少阳多阴 慢退懒散 起病隐匿,持续发展
好发于青少年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
一、概 述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 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 特征。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渐进性人格改变, 直至精神衰退。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流行病学
• 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患病率低于发达国家 •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 患病率及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