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生 ,有 利 于 无 公 害 蔬 菜 的 发 展 。 3 . 6 科 学施 肥 ,合 理 浇水 ,增强 光 照 3 . 6 . 1 科 学 施肥 。施肥 是影 响蔬 菜 中硝酸盐含量 的主要 因素 。无公害蔬 菜 生 产 的 施肥 原 则 是 : 以有 机 肥 为 主 ,其 他肥料为辅 ;以多元复合肥为主 ,单元 素肥料为辅 ;以施基肥为主 , 追肥 为辅 。 尽 量 限 制 化 肥 的施 用 ,如 确 实 需 要 施 用 化肥 ,应有限度 、有选择地施用。 3 . 6 . 2合理 浇水 。生产 无公 害蔬 菜 应 加 强 配 套 措 施 建 设 ,尽 量 采 用 地 下 水 灌溉 ,有 条件 的地 方可 利用 喷灌 和 滴 灌 等技 术 ,以节 约用 水 ,降 低 土壤 和空气 湿度 ,减 轻病 虫害 。 3 . 6 . 3增 强 光 照 。 除 选 择 适 宦 的 建
害 蔬菜 生产 技术 ,提 高菜农 科 技素 质 和 生产 水平 ,促进 全 市无 公害 蔬菜 生 产 的快速发展 。 3 . 2 建立 稳定 的高 标准 无公 害蔬
菜 生 产 基地
2 北 票 市 无公 害 蔬 菜生 产 现 状与存在 问题
2 . 1 农药污 染较 为严重 由于菜 农缺乏科 学使用农 药知识 , 肓 目使 用化 学农 药 ,增 加 使用 次数 和 单 位 面 积 用 量 ,造 成 蔬 菜 产 品 农 药 残 留超 标 。 2 . 2 肥 料 污 染 蔬 菜生产过 程 中肥料 使用不合 理 , 不 施有 机 肥或 施用 量较 少 ,过量 使用 化 肥 ,特 别是 过量 使用 氮 肥 ,造 成 土 壤 盐 渍 化 、酸 化 ,土传 病 害加 重 ,引 起 土 壤 中硝 酸盐 积 累 ,蔬菜 产 品 中亚 硝酸盐含量超标 。 2 . 3 环境污染 南于忽 视 了环 境保 护 ,造 成农 田 及水 质 受到有 害 金属 及非 金属 元素 的 污 染 ,进 而 造 成 蔬 菜 产 品 巾 砷 、镉 、 铅等残 留物超标 。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药残留问题。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中,禁止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农药。
在现实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农民未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农药的情况,导致蔬菜中残留农药的问题。
这不仅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影响,也会削弱无公害蔬菜的市场竞争力。
水质污染问题。
蔬菜生产过程中,农民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而水资源的污染会直接影响到蔬菜的质量。
目前我国水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农业用水也受到了污染的威胁。
如何保障生产所使用的水质安全,是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骗取无公害称号问题。
一些不法经营者为了获取无公害蔬菜的称号,会通过欺骗检测结果等手段来夸大产品的无公害性。
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欺骗,也是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严重扰乱。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田、水源等环境的检查,严格执行农业标准。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应严肃处理,并公示处理结果,以形成强烈的震慑力,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了解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和标准,增强他们对无公害蔬菜的信心。
应对无公害蔬菜的优势进行宣传,让更多农民加入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行列。
加强培训。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这样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生产技术,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提高无公害蔬菜的品质。
建立严格的认证体系。
政府应建立无公害蔬菜的认证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认证和监督,以保障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获得无公害蔬菜的称号,这样可以减少不法经营者的欺骗行为。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存在农药残留、水质污染和骗取无公害称号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农民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加大宣传和培训、建立严格的认证体系等措施,才能有效改善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问题,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水平。
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无 公 害 蔬 菜 的 生 产 是 蔬 菜 生产 的 发 展 方 向 。 我 国现 阶 段 的 “ 无公害 ” 蔬菜 , 是 指 各 种 有 害 物 质残 留 量 符 合 国 家 强 制 标 准 的蔬 菜, 包 括 三 方 面 内容 : 一 是 农 药 残 留不 超 标 , 无 公 害 蔬 菜 不 含 禁 用 的高毒 、 高 残 留农 药 , 其 他 农 药 残 留不 超 过 国 家 允 许 的最 高 残 留 限量: 二是硝酸盐含量不超标 ; 三 是“ 三废” 及重金属 、 病 原 微 生 物 的污染不超标。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1 . 安全 使用 农药有待加强 。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之 一 是 安 全 使 用 农 药 。 由 于菜 农对 无 公 害蔬 菜 生 产 的 认 识 不 够 , 无 公 害蔬菜生产水平不高, 菜农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 标准 认识模糊 , 安全用药意识差 。 2 . 化肥 的合 理使 用有 待提 高。化肥投入 量过大, 不 能做到化 肥 的平 衡施用 , 造 成土壤盐 分积累和硝酸 盐污染 , 难 以生产硝 酸 盐含量不超标的优质蔬菜 。 3 . 无 公 害 蔬 菜 的 农 药残 毒 检 测 开展 难 度 大 。 无 公 害 蔬 菜 的 生 产不但对环境条件要求高 , 而 且 对 生 产 过 程 的每 个 环 节 都 有 严 格 要求 。 然 而在 目前 千 家 万 户 的分 散 生 产 方 式 下 , 对 高毒、 高 残 留农 药 的使 用 和 蔬 菜 中的 农 药 残 留 及 其 有 害物 质 的 含 量 , 难 以 做 到 更 有效 的监控 , 对无公害蔬菜 的各项质量指 标也难 以全面 、 快速 地 检测 ,经销商和消费者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 内通过外观分辨 , 哪 些 是优 质无公害 蔬菜, 哪些 是非无公 害蔬 菜, 这 使生产无 公害蔬 菜 的菜农 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 , 也 影响了生产者 的积极性 。 二、 应 对 策 略 1 . 加 强 安 全 使 用 农 药 的 指 导和 监控 力 度 。首 先 , 认 真 贯 彻 落 实 国家 出 台 的 ( ( 农 药 管 理 条例 》 , 加 强对 农 药 生产 、 经营 、 使 用 的 管 理, 全面清 理整顿农药经营 秩序 , 停 止 销 售 和 使 用 禁 用 农 药 。 同 时, 对 经营业 主进行 技术培 训 , 让经 营业主 明 白, 什 么 药 可 以经 营, 什么药不可以经营, 从源头解决污染, 将 高毒 、 剧毒 、 高 残 留 农 药 拒于蔬菜 生产 区之外 , 创 造一个 良好 的生产环境 , 其次 是 向菜 农 推 荐 一批 高效 、 低毒、 低 残 留的 化 学 农 药 和 生 物 农 药 , 各 级 技 术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无公害蔬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生物调节剂,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蔬菜。
在目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本文将对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化肥和农药残留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被严格限制,但在实际生产中,一些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仍然会使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导致这些有害物质残留在蔬菜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等级认证标准目前,我国无公害蔬菜的认证标准尚不够统一和完善,各地区的认证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质量和安全难以辨别,容易被假冒伪劣产品所欺骗。
3. 生产管理不规范一些农民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过程中,因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不高,难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农田灌溉水源的污染、土壤污染等都可能影响蔬菜的质量。
二、建议1. 完善监管体系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认证体系和标准,规范蔬菜的生产和销售流程,确保消费者可以买到真正的无公害蔬菜。
加大对违规生产者的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推动农民们自觉遵守规定,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2.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无公害种植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避免因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的残留问题。
3. 加强农田管理加强对农田的管理,防止农田灌溉水源的污染,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和修复,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是保障人们健康饮食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相关部门和农业从业者共同努力来解决,从而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和销售逐渐成为了城市居民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
然而,无公害蔬菜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下面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问题一:监管缺失当前,无公害蔬菜生产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使得无公害标志的真实性不被保证。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采取不正当手段,瞒报农药使用情况,伪造生产流程,使得无公害标志被滥用。
建议一:完善监管机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登记备案制度,建立档案管理制度,采取现场检查和抽查等手段,严格执行生产标准和合格认证制度。
问题二:技术不足有些农民生产无公害蔬菜时技术不足,对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够准确,导致过度施用,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建议二:加强技术指导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改变传统的施肥农药方式,采用科学的、生态的、经济的种植模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生产效益。
问题三:无公害蔬菜供应不足尽管市场对无公害蔬菜需求日益增长,但是供应不足已成为了制约无公害蔬菜发展的瓶颈。
农民生产面临的困难比较多,如土地、劳动力、资金等问题,导致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无法大幅度扩大。
建议三: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为无公害蔬菜产业提供更多的扶持,鼓励农民参与生产,并设立专项资金,扶持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机农业,扩大无公害蔬菜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无公害蔬菜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政府应该加强对该产业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实现无公害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是大势所趋。
分析当前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问题;对策我国加入WTO后,蔬菜的安全性及品质已成为我国蔬菜出口的瓶颈和公众关心的热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着众多的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1目前存在的问题1.1农产品污染严重,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近年来,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过度施用农药化肥,致使农产品硝酸盐严重积累,影响了蔬菜的品质与质量安全。
据检测,韭菜、白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达到轻度或重度的污染,20%以上的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个别蔬菜样品硝酸盐含量超标率达70%~80%。
施肥不当是引起蔬菜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蔬菜施肥调查显示,蔬菜施纯氮156kg/hm2、纯磷48kg/hm2、纯钾46.5kg/hm2,使用比例N∶P2O5∶K2O为1∶0.31∶0.30,可见施肥很不平衡,尤其是氮、磷、钾比例不协调,施氮量太高。
在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当氮肥使用过量,超过作物本身的同化力时,氮素以硝酸盐的形式在作物体内累积。
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但在蔬菜的储藏和运输及加工过程中,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与人体中有机化合物结合形成的亚硝铵,具有致癌、致基因突变作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2农药残留污染使用农药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已成为当前蔬菜污染及环境安全的紧要问题。
农药的污染一是急性中毒;二是人体摄入慢性中毒;三是进入土体残留污染。
近年来,通过对我区生产和销售的84个蔬菜品种、750多个样品蔬菜进行的农药残留量定性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率平均为18.2%,个别品种超标率达60%~70%。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一种注重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的农业生产方式。
当前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
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尽管无公害蔬菜生产强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生产者为了追求高产量而不顾环境的行为。
他们可能会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我们建议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监管,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保护环境的健康。
无公害蔬菜的市场问题也需要关注。
当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相对有限,导致市场供应不足。
而且,由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价格也较高,使得一些消费者难以接受。
为了推动无公害蔬菜的发展,我们建议政府增加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补贴,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降低售价,提高市场竞争力。
还可以通过宣传推广的方式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度,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质量问题也需要重视。
有些无公害蔬菜生产者可能为了追求高利润,忽视产品质量的管理。
他们可能会使用不合格的种子或施用未经检验的有害物质,从而降低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制度,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蔬菜的质量和安全。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一些生产者的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
还可推动科技创新,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无公害蔬菜生产在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健康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蔬菜的需求。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刍议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无公害蔬菜生产是一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无化学农药残留、无人工合成添加剂的农产品生产模式。
目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在我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地污染问题、标准制定问题、市场监管问题以及信息共享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完善无公害蔬菜标准制定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无公害蔬菜的溯源和监测;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信息共享平台。
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产地污染问题。
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田土壤和水源污染,这对蔬菜的生长环境和品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应该完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农田土壤的污染源追踪和监测,制定相应的土壤修复和保护措施,避免农药和化肥污染对蔬菜生长环境的负面影响。
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制定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制定机制不够完善,标准存在缺乏刚性要求、执行难度不高等问题。
应该建立由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标准制定机制,制订更加完善严格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确保农产品生产达到无公害的要求。
市场监管不力也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个问题。
一些生产者为了追求利润,存在使用违禁农药、添加人工合成添加剂等行为。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加大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抽检力度,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市场上销售的无公害蔬菜符合标准要求。
无公害蔬菜生产信息共享不足。
信息共享是推动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环节。
应该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信息共享平台,由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共同维护和管理,及时发布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检测、销售等信息,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蔬菜生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完善标准制定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还需要加强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消费者对无公害蔬菜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无公害蔬菜产业的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指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要求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
要求蔬菜无污染、营养保健且品种多样,含有对人体有益物质、高品质的无公害蔬菜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无公害蔬菜生产随着市场日益增大的需要而迅猛发展。
一、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
在目前的条件下,只能有相对的标准,不能用绝对的标准来衡量。
所以,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而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则要控制在允许范围之下,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
归纳起来,无公害蔬菜除风味、营养含量合理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农药残留量不超标。
无公害蔬菜不含有禁用的高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允许标准。
2、硝酸盐含量不超标。
食用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
3、“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
无公害蔬菜必需避免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商品菜的“三废”和病原微生物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过标准允许量。
二、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污染严重,尤其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
近年来,菜农为了追求高产,过度施用农药化肥,致使农产品硝酸盐严重积累,影响了蔬菜的品质与质量安全。
据检测,韭菜、白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达到轻度或重度的污染,施肥不当是引起蔬菜硝酸盐污染的主要原因。
2、农药残留污染
使用农药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然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已成为当前蔬菜污染及环境安全的紧要问题。
农药的污染一是急性中毒;二是人体摄入慢性中毒;三是进入土体残留污染。
近年来,通过调查,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施药剂量不断增大、施药频率提高、施药与采摘时间很短是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
此外,土壤中农药残留累积严重也是造成蔬菜污染率高的重要因素。
3、有机肥投入量减少,土壤肥力降低
农田使用有机肥料是我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传统农业技术, 也是当今世界提高蔬菜品质、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手段。
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的现象,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个别地块出现了不施有机肥的“卫生田”,长期单一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物理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恶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
4、化肥投入结构失衡,化肥利用率低
据调查,蔬菜上氮、磷、钾三种化学养分的投入比例为1∶0.31∶0.30,磷钾肥投入明显不足,特别是钾肥的投入较需求相差甚远。
由于养分比例失调,加上施肥方法不当,致使化肥利用率不足30%。
三、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1、做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选择
对蔬菜基地的土壤环境进行质量评估,首先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其环境(包括大气、灌溉水、土壤等)质量指标都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要求。
其次是对基地的污染源和周围的环境条件作调查, 包括对大气、水、土壤的监测。
也要把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土壤肥力状况调查相结合。
2、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解决过量用肥而引起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手段。
蔬菜作物体内养分不平衡是导致硝酸盐积累的内在原因,而土壤氮素供应过多则是其外在原因,是硝酸盐积累的外部推动力。
因此,应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1)增施有机肥,配合施用速效化肥及微肥。
施用有机肥不仅施用量要充足,而且必须做到无害化。
应当选用经过充分腐熟(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料(如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农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2)改进化肥的使用方法。
氮肥要深施7~10cm,且追肥要少量多次,钾肥要改一次性基施为基施与追施并重,在采摘期注意追施磷钾肥。
(3)增施硅肥,减轻或消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
施用硅肥能减轻蔬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这是因为一方面硅能抑制土壤病菌,另一方面蔬菜作物吸收硅元素后,在其体内形成硅化细胞,使茎叶表面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从而提高防虫抗病能力。
3、病虫害综合防治
一是加强农业防治和生态控制。
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和间作,保护天敌。
在保护地栽培蔬菜中,大力提倡生态控制,注意通风排湿,降低空气湿度,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生态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生物防治。
利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以菌治虫,利用赤眼蜂、七星瓢虫等以虫治虫,利用农用链霉素、木霉素、多氧霉素、武夷霉素等以菌治菌, 还可以利用昆虫外激素及内激素来防治,如诱杀、迷向、调节蜕皮变态等。
三是严格控制化学防治。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严格执行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搞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早期防治。
此外,科学地选择施药方式、时间、浓度和剂量也是生产无公害蔬菜的一个重要方面。
4、推广生物肥
生物肥有生物菌剂与生物有机肥两种,是近年来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不仅能释放土壤中的迟效养分,供蔬菜吸收利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的发生,降低病害防治次数,减少农药残留。
因此,在蔬菜上增加有机肥和生物肥用量,控制化肥
特别是氮肥的用量,不但有利于提高蔬菜品质,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之,蔬菜无公害生产不只是农户的个体行为,更是全社会的集体行为。
真正生产出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无公害蔬菜,需要国家、地方、个人的密切合作,各级管理部门的严格把关和种植者真正遵守有关法律,按卫生标准生产,这才能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蔬菜。
参考文献
[1] 王柏林.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化农业,2008(3):26-27.
[2] 徐晓丽,张翠玉,封春香,等.当前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