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合集下载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分析与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分析与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分析与指导策略幼儿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游戏不仅能帮助幼儿发展运动技能、认知能力、社交技巧,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特点,并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

一、0-2岁幼儿游戏特点与指导策略0-2岁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是以探索性游戏为主。

他们喜欢通过触摸、尝试、嘴巴品尝等方式来了解世界。

在这个阶段,成人应该提供安全、卫生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进行探索。

同时,成人也可以通过游戏互动,帮助幼儿发展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技巧。

1.提供丰富的游戏资源:如各种颜色、形状、材质的玩具,以及简单的人偶、积木等。

2.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对象,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3.参与互动游戏: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游戏,如捉迷藏、peek-a-boo等,帮助幼儿发展社交技能。

二、2-4岁幼儿游戏特点与指导策略2-4岁幼儿的游戏活动逐渐转向合作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

他们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并通过模仿、扮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验。

在这个阶段,成人应该鼓励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1.创设合作游戏环境:提供需要多人合作的游戏材料,如拼图、积木等。

2.引导角色扮演游戏:提供丰富的角色扮演道具,如医生包、厨具等,鼓励幼儿进行想象和创造。

3.培养规则意识: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4-6岁幼儿游戏特点与指导策略4-6岁幼儿的游戏活动更加丰富多样,他们喜欢挑战性的游戏,并能通过游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就。

在这个阶段,成人应该鼓励幼儿进行探究性游戏和建构游戏,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1.提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材料:如复杂的拼图、积木、科学实验等。

2.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如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

3.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摘要:幼儿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最适合幼儿实施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来对幼儿展开教育,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设置,促使幼儿通过游戏进行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指导策略引言现阶段,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的运用相当普遍,也是广泛应用教学辅助手段。

情境创设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状态,通过感官、具体事物来诠释抽象思维,促进幼儿愉悦的自我认知和生活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不同年龄班幼儿游戏的特点首先在小班教育时期,幼儿的年龄小,个人交往能力不强,教师可以独自进行游戏作为幼儿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

在这个时期,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不高,也没有独立的能力,任何幼儿游戏都需要教师进行密切的引导和辅助,不过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游戏。

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不强,参与兴趣持续时间也不长,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因此,小班游戏应该是单独的游戏,由教师在旁边进行辅助。

其次,在中班教育中,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与伙伴一起进行运动,这对游戏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可以进行改变和创造,自主性较强。

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游戏,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教育活动,幼儿也可以主动进行学习探究,从幼儿游戏中得到收获和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进行一些活动,如搭建积木,或者引导幼儿进行一些集体活动,促进幼儿的交流互动。

最后,大班教育中,幼儿具有了一定的智力水平,身心素质都得到了发展,具有一定的合作交往能力,能够在一些集体游戏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对各种教育游戏形成一定的认知,能积极进行自主性的学习探究。

幼儿在游戏中也可以进行各种能动的教育活动,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进行一定的计划和组织。

幼儿对各种游戏的主体认知也比较明确,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复杂的游戏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本科毕业论文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摘要:游戏是幼儿主要的活动,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从出生开始有感知觉起,就与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由于幼儿受到自身的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所表现出的游戏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

游戏在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师及家长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应当注到这一差别,坚持一切从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出发,从而更成功、有效地引导幼儿快乐地进行游戏。

关键词:幼儿游戏;身心发展;教育策略A Research for C hildren’s Game Characteristics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AgesCandidate: Jiang Zhongfen Major: The Undergraduate Class ofPreschool Education, Grade 2008 Student No.: 11130801041 Advisor: Zhao MinAbstract:Game is the main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preference of it also the nature of them .They had the indissoluble bond with the game since they were born. However, because of being affected by their own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show the different game characteristics. Game plays an very important part on the whole growth of children. Therefore, when instructing the children to do games,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is difference. Sticking to children's own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guide children to do games happily and more successfully as well as effectively .Key words: Children Game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 Education Strategies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教案

《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教案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在手机移动端登录UMU互动平台,投放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微课视频。
2.布置作业:
根据教材及微课的内容,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身体和动作发展特点
心理发展特点
体育游戏特点
2~3岁
3~4岁
4~5岁
5~7岁
根据微课内容及教材知识,完成前置作业表格填写。
翻转课堂,先学后教
2~3岁
身体不够强健,免疫能力低
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游戏化的基本动作练习
3~4岁
……
……
……
4~5岁
……
……
……
5~7岁
……
……
……
1.小组讨论
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游戏特点;
2.小组代表分享
3.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
在前置作业的分享中再次核对及巩固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
案例分析,巩固知识
1.教师出示体育游戏活动案例;
课中: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激活课堂
视频导入:播放案例视频:小班体育游戏——视频
提问:视频中的体育游戏是哪个年龄段的?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教师总结:视频中的体育游戏属于小班的体育游戏,每个不同年龄段的体育游戏都有其年龄段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认真观看案例视频;
回顾已经认识的体育游戏;
《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教案
课程信息
课题名称
各年龄段幼儿体育游戏的特点
授课对象
幼儿保育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
分析
每个年龄段、每个班级、每个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在设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游戏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通过这一任务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2~3、3~4、4~5、5~7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总结各年龄段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并掌握各年龄段体育游戏的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不同年龄班幼儿区域活动指导策略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年龄班区域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特点,希望能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教育指导。

如何实现对不同的年龄班的幼儿对其区域活动中的实行指导,始终是困惑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区域活动仔细研究和深入观察,从而总结出年龄班不同的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和想对应的指导对策。

关键词:不同年龄;区域活动;特点;策略一、不同年龄幼儿的区域活动的特点(一)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游戏的过程中小班幼儿对材料不能有足够的创新性,只会听从教师的指导按部就班的玩游戏。

幼儿对材料的玩法多是表现在普通性的操作上,机械的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很少表现出来创新性的玩法。

即使有也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变化,而有时则会失去了玩具的原有功能,仅仅把玩具当作随意摆弄的普通材料。

小班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通常会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来操作。

但是他们在完成一项游戏后,经常不会自主的开始下一步的操作游戏,而是表现出来观察或停止的行为。

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时,通常不会自主解决遇到的难题,从而离开正在进行的游戏活动。

(二)中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中班幼儿具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而且能够很好的进行游戏活动。

能积极主动的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始不断地变换角度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探索,对不同的游戏产生兴趣。

例如:积木搭建活动过程中,他们改变了以往仅仅用积木搭建的单一动作,开始尝试运用多种建构方法来搭建多样化的积木,对积木的玩法开始表现出自己独有的创新性。

中班幼儿的游戏内容虽然还处于不稳定的过程,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表现的自主性比小班幼儿的自主性明显有所加强。

他们能够自主组织一些游戏环节和游戏内容。

他们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游戏方法和规则往往更多地表现为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爱好和兴趣。

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他们更多地是按照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玩的玩具,不会关心伙伴的需求。

(三)大班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大班幼儿的想象力不仅在内容上开始创新,而且还表现出充分地利用活动和玩具来表现他们的想象能力,因此在游戏活动中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创新性。

3-6岁幼儿游戏教育策略研究

3-6岁幼儿游戏教育策略研究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研究摘要: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是幼儿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了。

幼儿具有活泼好动的的心理特性,游戏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是极大的。

可以说,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帮助是巨大的,合理的安排游戏教学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然而,在自身法发展的影响下,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也会因为其年龄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性。

这是幼儿教师所要关注的游戏教学重点,幼儿教师应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成长,这才是学前教育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幼儿游戏:身心发展;教育策路A Research for Children’s Game Characteristics andEducationStrategies of Different AgesAbstract: In one day activities of kindergarten, game is a link that children have to go through. Children have a lively Hadong'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attraction of games for children is extremely grea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help of games for children's growth is enormous.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gam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children's healthy and happy growth. Howeve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law, children's performance in games will also b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ir age. This is the focus of game teaching that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select appropriate games to guide children's growth in the game, which is the focus of preschool education.Key words: Children Game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Strategies引言 (5)1.1、3-4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6)1.1.1、身心发展特征 (6)1.2、4-5 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幼儿游戏特点 (7)1.2.1、身心发展特征 (7)1.2.2、游戏特点 (8)1.3、5-6 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9)1.3.1、身心特征 (9)1.3.2、游戏特点 (10)2、幼儿与游戏发展 (11)2.1、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 (11)2.1.1、游戏有利于提高儿童体能 (11)2.1.2、游戏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11)2.2、游戏与幼儿认知发展 (12)2.2.1、游戏能开发幼儿的智力 (12)2.2.2、游戏与幼儿语言发展 (12)3、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13)3.1、3-6 岁幼儿游戏方案 (13)3.1.1、3-4 岁幼儿游戏方案 (13)3.1.2、4-5 岁幼儿游戏方案 (14)3.1.3、5-6 岁幼儿游戏方案 (15)3.2、3-6 岁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16)3.2.1、3-4 岁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16)3.2.3、5-6 岁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17)结束语 (18)引言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迅速,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竞争已然上升到了国际竞争。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讲课讲稿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讲课讲稿

目录一、引言 (2)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2)(一)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影响 (2)(二)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3)(三)游戏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3)三、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3)(一)3—4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3)(二)4—5岁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及幼儿游戏特点 (5)(三)5—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及游戏特点 (6)四、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教育策略 (7)(一)3—4岁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7)(二)4—5岁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8)(三)5—6岁幼儿游戏的教育策略 (8)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 (9)后记 (10)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教育策略的研究摘要: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增强身体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在游戏中萌发智慧。

喜好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从出生开始有感知觉起,就与游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然而,由于幼儿受到自身的身心发展方面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有其独有的特点。

游戏在幼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教师及家长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应当注到其特点,坚持从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游戏进行正确有效的指导,让幼儿快乐的游戏,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不同年龄幼儿游戏特点教育策略一、引言游戏是一种基于个体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性活动,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游戏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同时可以促进儿童身体、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对儿童健康、和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前途问题,都提倡要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于是给孩子孩子稚嫩的肩膀上施加沉重的担子却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认为孩子贪玩就是调皮的表现。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长们从不去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否“玩”得愉快,更不用说去研究幼儿的游戏及教育策略了。

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关注幼儿的成长问题,但大部分人更侧重于关注幼儿智力、脑力方面的开发及其身心发展的研究,也有关于幼儿游戏方面的研究,但却很笼统,没有细化到各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教育策略上。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5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冯 侠 李晓君 张海宇(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摘 要:游戏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活动组织的主要方式。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和创编适合幼儿的游戏。

本文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游戏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给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对幼儿游戏和幼儿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指导策略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组织的主要方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幼儿园教师,在游戏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保证游戏选择的针对性,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保证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幼儿今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幼儿游戏的重要性在幼儿阶段,幼儿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在幼儿活动组织过程中,通过游戏化模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主旋律。

(一)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角色的需要,必须让幼儿以他人的身份出现,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中,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交往的频率就越高,交往就越积极主动,学会了妥协和让步,学会了通过协商、轮流、分享、谦让和交换等交往技巧,在不断的游戏纠纷中,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逐渐得到发展。

随着游戏情节的开展,幼儿可以把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在游戏中进行演练,进一步体验、感受和理解,从而加深幼儿的社会认知。

游戏中幼儿体验着快乐、恐怖、同情等各种情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情感,调整不良情绪,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二)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游戏中,幼儿依靠自己对角色和作品的理解和态度,在表演中可以对作品的内容…、情节和语言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性地刻画角色的性格特征,需要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
作者:冯侠李晓君等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10期
冯侠李晓君张海宇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游戏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活动组织的主要方式。

对于不同年
龄阶段的幼儿,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和创编适合幼儿的游戏。

本文对小班、中班、大班幼儿的游戏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游戏特点
给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对幼儿游戏和幼儿的更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指导策略
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组织的主要方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为
幼儿园教师,在游戏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不同阶段的幼儿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保证
游戏选择的针对性,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保证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
身心发展,为幼儿今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一、幼儿游戏的重要性
在幼儿阶段,幼儿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在幼儿活动组织过程中,通过游戏化模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游戏
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性,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主旋律。

(一)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在游戏的过程中由于角色的需要,必须让幼儿以他人的身份出现,从他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游戏中,随着游戏的深入,幼儿交往的频率就越高,交往就越积极主动,学会了妥协和让步,学会了通过协商、轮流、分享、谦让和交换等交往技巧,在不断的游戏纠纷中,幼儿的社
会交往技能逐渐得到发展。

随着游戏情节的开展,幼儿可以把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在游戏中进行
演练,进一步体验、感受和理解,从而加深幼儿的社会认知。

游戏中幼儿体验着快乐、恐怖、
同情等各种情感,帮助幼儿建立积极情感,调整不良情绪,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二)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想象力和思维的发展
游戏中,幼儿依靠自己对角色和作品的理解和态度,在表演中可以对作品的内容、情节和语言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性地刻画角色的性格特征,需要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想象力发挥的越充分,越丰富,表演也就越逼真,越有趣。

在游戏中,幼儿依据自己的想象
选择游戏的材料,数量,按什么样的顺序,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排列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幼
儿的观察力、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三)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
在游戏中,幼儿在愉悦情绪的伴随下,操作着各种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肌肉活动和手眼
的协调能力的发展。

体育游戏中的奔跑、跳跃、投掷等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和完善,基本活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与同伴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
优美生动、句式丰富的角色语言的模仿,幼儿创造性语言的发挥,都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具有
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幼儿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提升丰富思想感情的表达能力。

二、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的特点
幼儿阶段通过游戏能够保持幼儿在活动中的注意力,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
发展。

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游戏的特点来选择和创编游戏,促进幼
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小班幼儿游戏的特点
小班幼儿正处于平行游戏的高峰期,喜欢和同伴玩相同的游戏,喜欢模仿,看别人玩什么,自己也要玩什么。

游戏的目的性不强,没有组织者,对游戏的材料和环境依赖性较强,通常是
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

游戏中幼儿的表现欲强,能力较弱,角色意识不强,交往欲望较低,通常各自玩各自的玩具,偶尔也会出现向同伴借玩具或相互间进行简单的评价。

游戏没有明确
的主题,喜欢重复性的活动和动作。

(二)中班幼儿游戏的特点
中班幼儿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有与同伴交往的兴趣,游戏中出现明显的社会交往行为,但
交往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常常会出现与同伴发生纷争。

游戏中和同伴一起游戏时,与同伙交谈
能涉及共同的活动,但游戏缺乏共同的目的,没有组织者,没有分工,每个幼儿都会根据自己
的愿望来做游戏。

随着经验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增强,游戏的内容比小班丰富了很多,游戏持
续的时间也常了,但游戏的主题不稳定,容易出现半路换场的现象,游戏的情节也比较简单。

(三)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
大班幼儿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幼儿喜欢且善于和同伴游戏和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
增强。

大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主动在游戏中反映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游戏的目
的比较明确,计划性也加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几天甚至一周的游戏活动;游戏的内容更丰富,主题新颖多样,角色增多并能反映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游戏的独立性和合作性都增强了,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选择并有计划的进行游戏,游戏过程中幼儿的交流合作意识明显增强;游戏的规则更加明确,更加复杂,游戏的过程中也能遵守游戏的规则,并能自己处理游戏中出
现的纷争。

三、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一)小班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和家长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机会,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其次,在游戏中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数量多,种类少,形状相似的成品玩具,以保证每
个幼儿都有玩具可玩,避免幼儿为了争抢玩具而发生冲突,确保游戏顺利进行。

再次,教师在
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多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其中,以游戏的口吻指导幼儿,帮助幼儿明确主题,确
定角色,挖掘生活经验,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游戏内外的交流交往,同时帮助幼儿培养游戏的
常规。

最后,引导幼儿逐步稳定游戏的主题,丰富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培养幼儿独立进行游戏
的能力。

(二)中班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应根据游戏主题的需要,提供适量的成品玩具,并且增加半成品以及废旧物品
材料的提供,来满足和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由于中班幼儿游戏的目的性较差,在
准备道具和材料时种类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和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对游戏活动造成干扰。

其次,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拓展游戏的主题,设计游戏的情节,学会分配角色。

中班幼儿角色轮
换的意识较弱,有时会因为角色的问题中断游戏。

教师应该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做好自愿选择
或接受角色,并给幼儿讲解角色轮换的原则。

最后,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指
导游戏,帮助幼儿识别问题,耐心地等待并与幼儿协商、讨论,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进一步
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大班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
首先,教师应着重培养幼儿独立开展游戏的能力,除了给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和种
类较多的基本的游戏材料外,应尽可能少地干扰幼儿游戏,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鼓励幼儿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如开展新主题的能力,计划和组织游戏的能力,自制玩具的能力,解决纠纷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游戏中,教师应更多的用提问、建议等语言形式来
指导幼儿的游戏,并要给与及时的反馈,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如角色的塑造,夸张的动作,
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语调等。

再次,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幼儿的合作意识,引导幼儿开展更加深
入的沟通交流,以反映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

最后,在游戏的总结评价中,教师应该给幼儿更
多的机会和表现空间,组织幼儿进行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培养幼儿的分析问题和评价游戏
的能力。

在幼儿园的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为幼儿选择
和创编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快乐,心智得到启蒙,并且各方面的
能力有所提升,为幼儿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龚诗远.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4):147.
[2] 顾珺.浅谈幼儿游戏的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2):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