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圆锥曲线综合试题全部大题目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圆锥曲线综合试题全部大题目含答案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圆锥曲线综合试题全部大题目含答案推荐文档

1. 平面上一点向二次曲线作切线得两切点,连结两切点的线段我们称切点弦?设过抛物线2

x 2py外一点P(X o,y°)的任一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为C、D,与抛物线切点弦AB

的交点为Q。

(1 )求证:抛物线切点弦的方程为x0x p(y+ y0);

(2)求证:

1 1

2 PC |PD | |PQ |

2. 已知定点F( 1, 0),动点P在y轴上运动,过点P作PM交x轴于点M,并延长MP到点N 且PM PF 0,| PM | | PN |.

(1)动点N的轨迹方程;

(2)线I与动点N的轨迹交于A, B两点,若OA OB 4,且4,6 | AB | 4 30,求直线I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

3.如图,椭圆G :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 P为双曲线C2 :1右支

上(x轴上方)一点,连AP交C1于C,连PB并延长交C1于。,且厶ACD与厶PCD的面积相等,求直线PD的斜率及直线CD的倾斜角.

4.已知点M ( 2,0), N(2,0),动点P满足条件| PM | | PN | 2-2.记动点P的轨迹为W.

(I)求W的方程;

uuu uun

(n)若 AB 是W 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 OA OB 的最小值.

2 2

5.已知曲线 C 的方程为:kx 2+(4-k)y 2=k+1,(k € R)

(I)若曲线C 是椭圆,求k 的取值范围;

(n)若曲线c 是双曲线,且有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是 60°,求此双曲线的方程; (川)满足(n)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两点 P , Q 关于直线I : y=x-1对称,若存在,求出过 P,

Q 的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如图(21)图,M (-2, 0)和N (2, 0)是平面上的两点, 动点P 满足:PM PN 6.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

2 ⑵若PM -PN l = --------------------- ,求点P 的坐标.

1 cos MPN

的两条渐进线|仆12分别交于点M,N ,与椭圆交于点 A,B . ⑴若 MON ―,双曲线的焦距为

3

UUUU UULU

(II )若OM MN 0 ( O 为坐标原点)

2 x

7.已知F 为椭圆—

a 2

b 2 1

(a b

0)的右焦点,直线I 过点F 且与双曲线

b 2

4。求椭圆方程。

ULU 1 UULT

,FA -AN ,求椭圆的离心率

3

I

2 1. (1)略

(2)为简化运算,设抛物线方程为

2

(x X o) 2p(y y o),点Q, C, D的坐标分别为

(X3, 丫3),(花,%),(X2, y2),点P(0,0),直线

y

2

(X X o) 2p(kx y o)

2 2

kx ,

一方面。要证112

PC|PD||PQ|

化斜为直后

只须证:

2 X1X2X3

由于11X1x22(x o

9

pk) X1X2为X2X

2pk

另一方面,由于P(0,0)所以切点弦方程为:x0 (x x0) p( y 2y0)

所以X3

2

x

o

2Pk 1 X o pk X3 x:2

pk

X o Pk

1 1 2

从而

X1X2 X3

即112

PC|PD||PQ|

2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l2

PF (1, y),由PM PF 0得x J

2 4 0,因此,动点的轨迹方程为y2 4x(x 0). (4)

8.设曲线C1: X7 y2 1 ( a为正常数)与C2: y2 2(x m)在x轴上方只有一个公共点P。

a

(I)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用a表示);

1

(n) 0为原点,若C i与x轴的负半轴交于点A,当0 a二时,试求OAP的面积的最大值(用a表示)。

2.("设动点N 的坐标为(x,y),则M( x,0), P(0,y)(x 0),PM ( x, y),

(2)设I 与抛物线交于点 A (x i ,y i ) ,B(x 2,y 2),当I 与x 轴垂直时, 则由 OA OB 4,得力 2、2、y

2..2,|AB|4.2 46,不合题意,

故与I 与 x 轴不垂直,可设直线I 的方程为y=kx+b(k ^ 0),则由OA OB 4,得y y 2 4…

6分

由点 A , B 在抛物线 y 2 4x(x 0)上,有y 2 4x t ,y ; 4x 2,故% y 2 8.

又 y 2=4x, y=kx+b 得 ky 2— 4y+4b=0, 所以 4b 8,b

2k.

16(1 2k 2),|AB |2

k

2

因为4.6 | AB| 4.30,所以96匚身(驾 32) 480.解得直线I 的斜率的 取值范围是

3. 由题意得 C 为 AP 中点,设 C(x °,y °),A( 2,0) , P(2^ 2,2y 。),

2 2

把C 点代入椭圆方程、P 点代入双曲线方程可得 3X 0 4y 。

12

2 2 '

3(2x o 2)

4y 。 12

1

3

3,故 C(1,—),P(4,3),又 B(2,0)

y

2

2

4. 解法

(I)由|PM| — |PN|= 2.2知动点P 的轨迹是以 M,N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实

半轴长a

:2

又半焦距 c=2,故虚半轴长b

■. c 2 a 2

2

所以W 2 2

的方程为—£

2 2

1,x 、2

(n)设

A ,

B 的坐标分别为

(捲,yj, (X 2, y 2)

UJU

UUU ******** 2 2

当AB 丄x 轴时,为 X 2,从而y

y 2,从而OA OB

y^

y , 2.

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m ,与W 的方程联立,消去y 得

10分

12分

解之得:

故直线PD 的斜率为

4 2 2,直线PD 的方程为

2

3

尹2),

联立

3 ,

y

(x 2 2 2

x y

4 3 2) 解得D(1, 1

3、,故直线CD 的倾斜角为90° 2)

(1 k 2)x 2 2kmx m 2

2 0.

故x X 2 2km X 1X 2 m 2

2

1 k 2, k

2 1 7

所以 urn OA uuu OB X 1X 2 y 』2 X 1X

2 (kx 1 m)(kx 2 (1 2 2 k )(m 2) 2k 2 2 m m 2 2k 2 2

k 2 1 1 k 2 k 2 1 又因为X-|X 2 0,所以 k 2

1 0,从而 uuu OA uuu OB

2. 综上,当AB 丄X 轴

时, 2.

uuu

OB 取得最小值 2 & 2 2

m) (1 k )x 1x 2 km(x ) x 2) m

uur OA 解法二: (I)同解法 2 2 / X i y , (X i y)(x

y i ) 2(i

1,2).

则st 2,且s 0,t i 0(i

1,2)所以

uuu uuu

1

OA OB x.,x 2 yM

(s tJG t 2)

的坐标分别为,则(捲,yj , (x 2,y 2),则

(n)

设 A ,

B 1

才 g t 2)

令 s K y i ,t i X i y ,,

1 产

2

s i s 2t 1t 2 2, 当且仅当 X i SS 2 址2,即 % X 2,时”

y 2 ”成立. uuu 所以OA uuu O

B 的最小值是2.

5. (1) 2 X

k

当 k=0或 k=-1 或 k=4 时,

2 丄 1,为椭圆的充要条件是 k 1 4 k

C 表示直线;当k z 0且k z -1且k z 4时方程

为 k k 1 k 1

°,〒厂

即是 0

1或-1 k 0 或 k 4,

当k 1或k 4时,双曲线焦点在

x 轴上 2

,a

1

,b 2 上

丄,得k 6,

2

综上得双曲线方程为冷

6

x m

2 2 消去

y 得:4x 4mx 2y 2 7

方程(2)的厶>0,.?.存在满足条件的P 、Q ,直线PQ 的方程为

6. (1)由椭圆的定义,点 P 的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 因此半焦距c=2,长半轴a=3,从而短半轴 b= a c 一5,

x 2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一

9

⑵由PM gPN 1 cosMPN ,得

PM gPN cosMPN PM gPN | 2.

MN | 4,由余弦定理有

2 2 2

MN PM | PN 2 PM gPN cosMPN.

将①代入②,得

2 2

42 PM |PN 2( PM gPN 2).

2

故点P 在以M 、N 为焦点,实轴长为 2「3的双曲线 — y 2 1上.

3

2 2

由⑴知,点P 的坐标又满足—L 1,所以

9 5

当-1 k 0时,双曲线焦点在y 轴上,b 2

,得k 6,不符. 4

(出) 若存在,设直线 PQ 的方程为:

y=-x+m

X o

设P,Q 的上点是M (x °,y 。),贝V y o m

2

,M 在直线L 上, 3m ~2~

3m ~2

2

2

y 6x 2

2

2m 2

7 0

1 2

长轴长2a=6的椭圆. 2

J 1. 5

因为cosMPN 1,P 不为椭圆长轴顶点,故

P 、M 、 N 构成三角形.在厶PMN 中,

圆锥曲线经典练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圆锥曲线经典练习题及解答 大足二中 欧国绪 一、选择题 1. 直线l 经过椭圆的一个顶点和一个焦点,若椭圆中心到l 的距离为其短轴长的4 1 ,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A )31 (B )21(C )32(D )4 3 2. 设F 为抛物线C :y 2=4x 的焦点,曲线y =k x (k >0)与C 交于点P ,PF ⊥x 轴,则k = (A ) 12 (B )1 (C )3 2 (D )2 3.双曲线C:22 221(0,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2C 的 焦距等于( ) A. 2 B. 4.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为F 1,F 2,离心率为3,过F 2的直线l 交C 与A 、B 两点,若△AF 1B 的周长为C 的方程为( ) A. 22132x y += B. 22 13x y += C. 221128x y += D. 221124 x y += 5. 已知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102:+=x y l 双曲 线的一个焦点在直线l 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120522=- y x B.152022=-y x C.1100325322=-y x D.125 310032 2=-y x 6.已知F 为抛物线2 y x =的焦点,点A ,B 在该抛物线上且位于x 轴的两侧,2OA OB ?=(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ABO ?与AFO ?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2 B 、3 C D 7.抛物线2 4 1x y = 的准线方程是( ) (A) 1-=y (B) 2-=y (C) 1-=x (D) 2-=x

圆锥曲线综合试题(全部大题目)含答案

1. 平面上一点向二次曲线作切线得两切点,连结两切点的线段我们称切点弦.设过抛物线 22x py =外一点00(,)P x y 的任一直线与抛物线的两个交点为C 、D ,与抛物线切点弦AB 的交点为Q 。 (1)求证:抛物线切点弦的方程为00()x x p y y =+; (2)求证:112|||| PC PD PQ +=. 2. 已知定点F (1,0),动点P 在y 轴上运动,过点P 作PM 交x 轴于点M ,并延长MP 到点N ,且.||||,0PN PM PF PM ==? (1)动点N 的轨迹方程; (2)线l 与动点N 的轨迹交于A ,B 两点,若304||64,4≤≤-=?AB OB OA 且,求直线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 3. 如图,椭圆13 4: 2 21=+y x 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 、B ,P 为双曲线134:222=-y x C 右支上(x 轴上方)一点,连AP 交C 1于C ,连PB 并延长交C 1于D ,且△ACD 与△PCD 的面积 相等,求直线PD 的斜率及直线CD 的倾斜角. 4. 已知点(2,0),(2,0)M N -,动点P 满足条件||||PM PN -=记动点P 的轨迹为W . (Ⅰ)求W 的方程;

(Ⅱ)若,A B 是W 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OA OB ?的最小值. 5. 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kx 2+(4-k )y 2=k +1,(k ∈R) (Ⅰ)若曲线C 是椭圆,求k 的取值范围; (Ⅱ)若曲线C 是双曲线,且有一条渐近线的倾斜角是60°,求此双曲线的方程; (Ⅲ)满足(Ⅱ)的双曲线上是否存在两点P ,Q 关于直线l :y=x -1对称,若存在,求出过P ,Q 的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6. 如图(21)图,M (-2,0)和N (2,0)是平面上的两点,动点P 满足: 6.PM PN +=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 (2)若2 ·1cos PM PN MPN -∠=,求点P 的坐标. 7. 已知F 为椭圆22221x y a b +=(0)a b >>的右焦点,直线l 过点F 且与双曲线 12 2 2=-b y a x 的两条渐进线12,l l 分别交于点,M N ,与椭圆交于点,A B . (I )若3 MON π∠= ,双曲线的焦距为4。求椭圆方程。 (II )若0OM MN ?=(O 为坐标原点),1 3 FA AN =,求椭圆的离心率e 。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1.设置多级列表,标题1和标题2的格式。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设置 光标定位于第1行,选择“多级列表”——选择带“标题1”格式的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设置级别1——第1章 级别2——1.1——确定。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1”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光标定位于第2行——“多级列表”——选择“当前列表”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2”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左对齐。 用格式刷修改其它标题 学会借助“导航栏”(可以按“查找”按钮),删除文中原来的编号。 保存。 (如遇第2题,第6题,第17题等,当应用小节样式1.1时,如果小节的编号前,出现了“第2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设置:在应用当前多级列表之前,先将鼠标定位于1.1节的位置,在样式快速工具栏中选择“副标题”,然后再选择“多级列表”里的“当前列表”,即可”,) 2)新建样式0000 8)应用样式0000 光标定位于正文中无编号文字,样式——新建样式——“样式0000” 将样式设置为以下样式 中文字体——楷体,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体大小,小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用格式刷进行修改其它无编号文字。 保存。 3)图注的设置 5)表注的设置 将光标定位于图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图”——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选择图片,居中;图,居中; 表注的设置,将光标定位于表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表”——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表注——居中,表——居中。 对文中所有的图注和表注进行设置 4)对图注交叉引用 6)对表注交叉引用 选择文中“下图”两字——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方法讲解+题型归纳,经典)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 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 或12AB y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且 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距离式方程: 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 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221=-MF MF 则 动点M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 2 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 2 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 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 (6)、记住焦半径公式:(1)00;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 “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1342 12 1=+y x ,1342 22 2=+y x ;两式相减得( )()03 4 2 2 2 1 2 2 21=-+-y y x x ? ()() ()() 3 4 21212121y y y y x x x x +-- =+-?AB k =b a 43- 2、联立消元法:你会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类的问题吗?经典套路是什 么?如果有两个参数怎么办? 设直线的方程,并且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二次方程,

圆锥曲线单元测试题含复习资料

圆锥曲线与方程单元测试(高二高三均适用) 一、选择题 1.方程x = ( ) (A )双曲线 (B )椭圆 (C )双曲线的一部分 (D )椭圆的一部分 2.椭圆14222=+a y x 与双曲线122 2=-y a x 有相同的焦点,则a 的值是 ( ) (A )12 (B )1或–2 (C )1或12 (D )1 3.双曲线22 221x y a b -=的两条渐近线互相垂直,那么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 (A )2 (B )3 (C )2 (D ) 2 3 4、已知圆22670x y x +--=与抛物线22(0)y px p =>的准线相切,则p 为 ( ) A 、1 B 、2 C 、3 D 、4 5、过抛物线x y 42 =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5,则这样的直线 ( ) A 、有且仅有一条 B 、有且仅有两条 C 、有无穷多条 D 、不存在 6、一个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12F F 、在x 轴上,P (2)是椭圆上一点,且1122|||||| PF F F PF 、、成等差数列,则椭圆方程为 ( ) A 、22186x y += B 、221166x y += C 、22184x y += D 、22 1164 x y += 7.设0<k <a 2, 那么双曲线x 2a 2–k – y 2b 2 + k = 1与双曲线 x 2a 2 – y 2 b 2 = 1有 ( ) (A )相同的虚轴 (B )相同的实轴 (C )相同的渐近线 (D )相同的焦点 8.若抛物线y 2= 2p x (p >0)上一点P 到准线及对称轴的距离分别为10和6, 则p 的值等于 ( ) (A )2或18 (B )4或18 (C )2或16 (D )4或16 9、设12F F 、是双曲线2 214 x y -=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120PF PF ?=u u u r u u u u r ,则12||||PF PF ?u u u r u u u u r 的 值等于 ( ) A 、2 B 、 C 、4 D 、8 10.若点A 的坐标为(3,2),F 是抛物线x y 22 =的焦点,点M 在抛物线上移动时,使MA MF +取得最小值的M 的坐标为 ( )

word综合操作题目及步骤(新)

注意:该题中准考证号设为:091761126100123。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 .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操作步骤: 1. 选择菜单“格式/样式和格式”,修改“标题1”样式,⑴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居中”,⑵格式/编号,多级符号,选第二行的第二个,单击“自定义”,① 在“编号格式”处,插入“第”和“章”,②在“级别”处选“2”,在“编号 格式”处的最后,输入“.”,“确定”。 2. 修改“标题2”样式,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左对齐”。 3. 将“标题1”和“标题2”样式应用到相应位置。 4. 切换到大纲视图,显示级别选2,删除原有的章节编号。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四位;其中: a.字体:中文字体为“楷体-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 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对出现“1)”、“2)”… 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5)将(3)中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操作步骤: 光标定位在正文处,单击“新样式”, “确定”…… *************************************************************************** ***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的第2幅图,题注编 号为1-2 ); b.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图居中。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X-Y所示”,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操作步骤: 1. 将光标定位在图下面那一行文字的行首,选择菜单“插入/引用/题注”,“新建 标签”-图,“编号”,选中“包括章节号”,“确定”。 2. 选中“下图”两字, 选择菜单“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引用内 容-只有标签和编号,选择要引用的题注,单击“插入”。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 为1-1);

高中理科数学解题方法篇(圆锥曲线)

攻克圆锥曲线解答题的策略 摘要:为帮助高三学生学好圆锥曲线解答题,提高成绩,战胜高考,可从四个方面着手:知识储备、方法储备、思维训练、强化训练。 关键词:知识储备 方法储备 思维训练 强化训练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或12AB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 =>>≠且 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 距离式方程: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 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221=-MF MF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2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2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 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 (6)、记住焦半径公式:(1)00;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左 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1342 12 1=+y x ,1342 22 2=+y x ;两式相减得( )()03 4 2 2 2 1 2 2 21=-+-y y x x ? ()() ()() 3 4 21212121y y y y x x x x +-- =+-?AB k =b a 43- 2、联立消元法:你会解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一类的问题吗经典套路是什么如果有两个参数 怎么办 设直线的方程,并且与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二次方程,使用判别式 0?≥,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代入弦长公式,设曲线上的两点1122(,),(,)A x y B x y ,将这两点代入曲线方程得到○1○2两个式子,然后○1-○2,整体消元······,若有两个字母未知数,则要找到它们的联系,消去一个,比如直线过焦点,则可以利用三点A 、B 、F 共线解决之。若有向量的关系,则寻找坐标之间的关系,根与系数的关系结合消元处理。一旦设直线为y kx b =+,就意味着k 存在。

圆锥曲线基础测试题大全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圆锥曲线》基础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椭圆 116 252 2=+y x 上的一点P 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3,则P 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 ) A .2 B .3 C .5 D .7 2. 椭圆32x 2+16 y 2 =1的焦距等于( )。 A .4 B 。8 C 。16 D 。123 3.若椭圆的对称轴为坐标轴,长轴长与短轴长的和为18,焦距为6,则椭圆的方程为 ( ) A . 116922=+y x B .1162522=+y x C .1162522=+y x 或125 162 2=+y x D .以上都不对 4.动点P 到点)0,1(M 及点)0,3(N 的距离之差为2,则点P 的轨迹是 ( ) A .双曲线 B .双曲线的一支 C .两条射线 D .一条射线 5.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c ,两条准线间的距离为d ,且d c =,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e 等于 ( ) A .2 B .3 C .2 D .3 6.抛物线x y 102=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是 ( ) A .25 B .5 C .2 15 D .10 7. 抛物线y 2=8x 的准线方程是( )。 (A )x =-2 (B )x =2 (C )x =-4 (D )y =-2 8.已知抛物线的焦点是F (0,4),则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x 2=16y (B )x 2=8y (C )y 2=16x (D )y 2=8x 9.经过(1,2)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4x (B )x 2= 21y (C ) y 2=4x 或x 2=2 1 y (D ) y 2=4x 或x 2=4y 10.若抛物线28y x =上一点P 到其焦点的距离为9,则点P 的坐标为 ( ) A .(7, B .(14, C .(7,± D .(7,-±

word综合操作题

文档:Word介绍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编号的阿拉伯数字。 (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Y。 X为章的阿拉伯数字编号,Y为节的阿拉伯数字编号(例:1.1)。(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0000”,样式类型为段落样式;其中: a.字体:中文字体为“楷体_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5)将(3)中的样式“样式0000”应用到正文中所有无编号的文字段落。 不包括这些内容:章名、小节名、已设置自动编号的段落、图下方或者 表上方的说明文字。 2、创建题注、脚注、交叉引用 (1)对正文中的所有图添加“图”的题注,位于图下方,居中对齐。 a.题注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2幅图,题注编号为1-2) b.“图”的题注说明使用图下面的说明文字,格式同题注编号的格式 c.图居中。 (2)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

X-Y所示”,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3)对正文中的所有表添加“表”的题注,位于表上方,居中对齐。 a.题注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2张表,题注编号为1-2) b.“表”的题注说明使用表上方的说明文字,格式同题注编号的格式 c.表居中,表内文字不要居中。 (4)对正文中出现“如下表所示”的“下表”,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表X-Y所示”,其中“X-Y”为表题注的编号。 (5)为正文文字(不包括标题)中首次出现“Word”的地方插入脚注,添加文字“Word是一种文字处理程序”。 3、在正文前按序插入三节,使用“引用”中的目录功能,创建自动目录,生成 如下内容: (1)第1节:目录。其中: “目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目录”下为文档目录项。 (2)第2节:图索引。其中: “图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图索引”下为图目录项。 (3)第3 节:表索引。其中: “表索引”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表索引”下为表目录项。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经典实用最新

圆锥曲线―概念、方法、题型、及应试技巧总结 1.圆锥曲线的两个定义: (1)第一定义中要重视“括号”内的限制条件:椭圆中,与两个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大于21F F ,当常数等于21F F 时,轨迹是线段F 1F 2,当常数小于21F F 时,无轨迹;双曲线中,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2a ,且此常数2a 一定要小于|F 1F 2|,定义中的“绝对值”与2a <|F 1F 2|不可忽视。若2a =|F 1F 2|,则轨迹是以F 1,F 2为端点的两条射线,若2a ﹥|F 1F 2|,则轨迹不存在。若去掉定义中的绝对值则轨迹仅表示双曲线的一支。 如 (1)已知定点)0,3(),0,3(21F F -,在满足下列条件的平面上动点P 的轨迹中是椭圆的是 A .4 21=+PF PF B .621=+PF PF C .10 21=+PF PF D .122 2 2 1 =+PF PF (答:C ) ; (2)方程8=表示的曲线是_____(答:双曲线的左 支) (2)第二定义中要注意定点和定直线是相应的焦点和准线,且“点点距为分子、点线距为分母”,其商即是离心率e 。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给出了圆锥曲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与此点到相应准线距离间的关系,要善于运用第二定义对它们进行相互转化。 如已知点)0,22(Q 及抛物线4 2 x y =上一动点P (x ,y ),则y+|PQ|的最小值是_____ (答:2)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标准方程是指中心(顶点)在原点,坐标轴为对称轴时的标准位置的方程): (1)椭圆:焦点在x 轴上时12222=+b y a x (0a b >>)? { cos sin x a y b ??==(参数方程, 其中?为参数),焦点在y 轴上时2222b x a y +=1(0a b >>)。方程22 Ax By C +=表示椭 圆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B ,C 同号,A ≠B )。 如(1)已知方程1232 2=-++k y k x 表示椭圆,则k 的取值范围为____(答: 11 (3,)(,2)22 ---) ; (2)若R y x ∈,,且62322=+y x ,则y x +的最大值是____,2 2y x +的最小值是 ___2) (2)双曲线:焦点在x 轴上:2222b y a x - =1,焦点在y 轴上:22 22b x a y -=1 (0,0a b >>)。方程22 Ax By C +=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什么?(ABC ≠0,且A , B 异号

圆锥曲线综合练习试题(有答案)

圆锥曲线综合练习 一、 选择题: 1.已知椭圆221102 x y m m +=--的长轴在y 轴上,若焦距为4,则m 等于( ) A .4 B .5 C .7 D .8 2.直线220x y -+=经过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一个焦点和一个顶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12 C .2 3 3.设双曲线22 219 x y a -=(0)a >的渐近线方程为320x y ±=,则a 的值为( ) A .4 B .3 C .2 D .1 4.若m 是2和8的等比中项,则圆锥曲线2 2 1y x m +=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5.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过其右焦点且垂直于实轴的直线与双曲线交于M N ,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OM ON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B 6.已知点12F F ,是椭圆2 2 22x y +=的两个焦点,点P 是该椭圆上的一个动点,那么12||PF PF +u u u r u u u u r 的最小值是( ) A .0 B .1 C .2 D .7.双曲线221259 x y -=上的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2,则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A .22或2 B .7 C .22 D .2 8.P 为双曲线22 1916 x y -=的右支上一点,M N ,分别是圆22(5)4x y ++=和22(5)1x y -+= 上的点, 则||||PM PN -的最大值为( ) A .6 B .7 C .8 D .9 9.已知点(8)P a ,在抛物线24y px =上,且P 到焦点的距离为10,则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 A .2 B .4 C .8 D .16 10.在正ABC △中,D AB E AC ∈∈,,向量12DE BC =u u u r u u u r ,则以B C ,为焦点,且过D E ,的双曲线离心率为( ) A B 1 C 1 D 1 11.两个正数a b ,的等差中项是92,一个等比中项是a b >,则抛物线2b y x a =-的焦点坐标是( ) A .5(0)16- , B .2(0)5-, C .1(0)5-, D .1 (0)5 , 12.已知12A A ,分别为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的左右顶点,椭圆C 上异于12A A ,的点P

word题目

一、word操作题(26分) 1【使用模板建立文档】使用word的模版新建一个报告模板的文档,该模板套用“典雅型报告”,并将该文档保存到c:\kaoshi\doc(如没有c:\kaoshi\doc,请自行建立),文件名为320102.doc。 2【字体格式练习】请打开c:\kaoshi\doc\532001.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设置第二段文档的字体格式:字体:黑体,字形:加粗、倾斜,字号:小二,字体颜色:红色,蓝色单下划线,全部大写字母,增加阴影、空心、删除线效果; b.设置第一段文档的文字字符缩放200%,字符间距加宽2磅,字符位置提升10磅; c.在文档中查找文字为“最高峰”,并设置该文字效果为“礼花绽放”。 d.保存文件。 3【段落格式练习】请打开c:\kaoshi\doc\531007.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设置第一段文档的段落格式:把“布达拉宫介绍”设置为居中对齐; b.第二段左、右各缩进20磅; c.第三段段前间距:26磅,段后间距:26磅; d.第四段悬挂缩进3字符,1.5倍行距,段落的对齐方式为分散对齐; e.保存文件。 4【通配符搜索练习】请打开c:\kaoshi\doc\331502.doc,完成以下操作:(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将原文中以“伦”字为第一个字符加上任意一个字符组成的字符串内容替换为“纽 约”(提示:可设置“使用通配符”搜索)。 b、保存文件。 5【首字下沉格式练习】请打开c:\kaoshi\doc\532016.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第四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2行,字体为黑体。 b.第五段设置首字悬挂,下沉3行,字体为楷体_gb2312,字形为倾斜、粗体。 c.保存文件。 6【格式刷复制练习】请打开c:\kaoshi\doc\332102.doc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其余没有要求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将文档中第一段文字为“汇率和利率”的格式使用格式刷工具将该格式复制到第三段的整个段落; b.保存文件。 7【样式应用练习】打开c:\kaoshi\doc\530081.doc,完成以下操作:(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经典)

圆锥曲线解题方法技巧归纳 第一、知识储备: 1. 直线方程的形式 (1)直线方程的形式有五件:点斜式、两点式、斜截式、截距式、一般式。 (2)与直线相关的重要内容 ①倾斜角与斜率tan ,[0,)k ααπ=∈ ②点到直线的距离d = ③夹角公式: 2121 tan 1k k k k α-= + (3)弦长公式 直线 y kx b =+上两点1122(,),(,)A x y B x y 间的距离:12AB x =- = 或12AB y =- (4)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1212l l k k ⊥?=-1 ② 212121//b b k k l l ≠=?且 2、圆锥曲线方程及性质 (1)、椭圆的方程的形式有几种?(三种形式) 标准方程:22 1(0,0)x y m n m n m n +=>>≠且 距离式方程2a = 参数方程:cos ,sin x a y b θθ== (2)、双曲线的方程的形式有两种

标准方程:22 1(0)x y m n m n +=?< 距离式方程 :|2a = (3)、三种圆锥曲线的通径你记得吗? 22 222b b p a a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圆锥曲线的定义你记清楚了吗? 如:已知21F F 、是椭圆13 42 2=+y x 的两个焦点,平面内一个动点M 满足 221=-MF MF 则动点M的轨迹是( ) A、双曲线;B 、双曲线的一支;C 、两条射线;D 、一条射线 (5)、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1 2 2tan 2 F PF P b θ ?=在椭圆上时,S 1 2 2cot 2 F PF P b θ ?=在双曲线上时,S (其中222 1212121212||||4,cos ,||||cos |||| PF PF c F PF PF PF PF PF PF PF θθθ+-∠==?=?) (6)、记住焦半径公式:(1) 00 ;x a ex a ey ±±椭圆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可简记为“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2)0||x e x a ±双曲线焦点在轴上时为 (3)11||,||22 p p x x y ++抛物线焦点在轴上时为焦点在y 轴上时为 (6)、椭圆和双曲线的基本量三角形你清楚吗? 第二、方法储备 1、点差法(中点弦问题) 设() 11,y x A 、()22,y x B ,()b a M ,为椭圆13 42 2=+y x 的弦AB 中点则有

圆锥曲线综合测试题

圆锥曲线综合测试题 班别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双曲线1322 2=-y x 的离心率为 ( ) A .13 2 B .13 3 C .102 D .103 2.在y =2x 2上有一点P ,它到A (1,3)的距离与它到焦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点P 的坐标是( ) A .(-2,1) B .(1,2) C .(2,1) D .(-1,2) 3. 已知1F 、2F 为双曲线C:14x 2 2=-y 的左、右焦点,点P 在曲线C 上,∠21PF F =060, 则P 到x 轴的距离为( )A .55 B .155 C .2155 D .15 20 4. 已知动点(,)M x y 的坐标满足方程2222 558()()x y x y ++--+=,则M 的轨迹 方程是( ) A.221169x y += B.221169x y -= C. 2210169()x y x -=> D. 22 10169()y x y -=> 5.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1 e 2=,右焦点为(0)F c ,,方程20ax bx c +-=的两个实根分别为1x 和2x ,则点12()P x x ,( ) A.必在圆 222x y += B.必在圆 22 2x y +=上 C.必在圆 22 2x y +=外 D.以上三种情形都有可能 6. 设双曲线)0,0(122 2 2>>=-b a b y a x 的虚轴长为2,焦距为32,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 程为( )A x y 2±= B x y 2±= C x y 22± = D x y 21 ±= 7.已知等边△ABC 中,D 、E 分别是CA 、CB 的中点,以A 、B 为焦点且过D 、E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分别为1e 、2e ,则下列关于1e 、2e 的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圆锥曲线综合测试题

圆锥曲线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果22 2=+ky x 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2,0 C .()+∞,1 D .()1,0 2.以椭圆116 252 2=+y x 的顶点为顶点,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方程( ) A .1481622=-y x B .127922=-y x C .1481622=-y x 或127 92 2=-y x D .以上都不对 3.过双曲线的一个焦点2F 作垂直于实轴的弦PQ ,1F 是另一焦点,若∠21π= Q PF ,则双曲线的 离心率e 等于( ) A .12- B .2 C .12+ D .22+ 4.21,F F 是椭圆17 92 2=+y x 的两个焦点,A 为椭圆上一点,且∠02145=F AF ,则Δ12AF F 的面积为( ) A .7 B .47 C .2 7 D .257 5.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以原点为顶点且过圆096222=++-+y x y x 的圆心的抛物线的方程() A .23x y =或23x y -= B .23x y = C .x y 92-=或23x y = D .23x y -=或x y 92= 6.设AB 为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的弦,则AB 的最小值为( ) A .2 p B .p C .p 2 D .无法确定 7.若抛物线x y =2上一点P 到准线的距离等于它到顶点的距离,则点P 的坐标为( ) A .1 (,)44± B .1(,84± C .1(,44 D .1(,84 8.椭圆124 492 2=+y x 上一点P 与椭圆的两个焦点1F 、2F 的连线互相垂直,则△21F PF 的面积为 A .20 B .22 C .28 D .24 9.若点A 的坐标为(3,2),F 是抛物线x y 22 =的焦点,点M 在抛物线上移动时,使MA MF +取得最小值的M 的坐标为( )

Word综合操作测试题(一)

Word综合操作题要求 对给定的“Word综合操作题素材”,进行如下的排版操作: (1) 将1级标题样式改为:黑体、三号、居中、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6磅、单倍行距;快捷键:Alt+1。;将2级标题样式改为:黑体、四号、左对齐、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2磅、单倍行距;快捷键:Alt+2。 (2) 将第1行“操作系统基础”改为正文:黑体、二号、居中、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8磅。 (3) 将原来所有的2级标题(“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2 操作系统的功能”等)改为1级标题。 (4) 将原来所有的3级标题(“1.1 操作系统的分类”、1.2,……)改为2级标题。 (5) 设置页面上边距2.7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7cm、右边距2.7cm(纸张大小默认为A4)。 (6) 在“1 操作系统的概念”后面插入脚注,内容为“本文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 (7) 在原文的最后增加1页。该页的内容包括:1级标题“4 图形”,2级标题“4.1 图形练习”。在2级标题下面绘制以下图形。 (8) 在原文的最前面(即本页后面)增加1页,该页标题为目录(“目录”二字:隶书、三号、居中、段前段后均为1行),内容为论文的目录结构。 (9) 设置页码为阿拉伯数字、在页面底端(页脚)。 (10) 删除本页。

操作系统基础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操作及编写程序的接口,并为其它软件提供可靠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普通人员几乎无法使用,即使会用,工作起来的效率也非常低下。 操作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并且仍在发展中。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发挥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硬件系统构成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物理实体,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利用“裸机”进行工作是困难的,人们在它之上配置若干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软件指的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要处理的数据以及各种相关文档的总称。其中程序是指为解决某个问题,人们事先设计好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信息的表现,是计算机能处理的某种数据结构的集合;文档是在程序开发以及维护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图文资料。 1.1 操作系统的分类 在形成和发展中,基于不同需求目的,产生了多种不同特征的操作系统。按不同标准,对操作系统的分类也不相同。 ①按系统工作方式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资源按时间片来为多个终端用户轮流服务,及时地响应每 个用户的服务请求,由于每个时间片很短,每个用户感觉上主机是在为他一个人服务。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快速响应处理,通常它可分实时控制系 统和实时信息系统。实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及时性和第一页较少人为干预等特征。 ②按资源共享可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单任务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在一个计算机系统内一次只能运行一个用户程序,该程序独 占系统的所有软、硬件资源。 ●多任务操作系统则在系统内可同时运行多个用户程序,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单用户操作系统是指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用户登录到计算机系统中。 ●多用户操作系统则允许同时有多个用户登录到系统。 ③按计算机体系结构可分为:单机系统、多机系统、网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单机系统和多机系统是从系统是否支持多处理机进行区分的。 ●网络操作系统能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它可以协调各主机上任务的执行,为 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统一的网络软件接口。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将任务分布到网络中不同计算

圆锥曲线解题技巧和方法综合方法(精心排版)之欧阳歌谷创编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 欧阳歌谷(2021.02.01) 一、常规七大题型: (1)中点弦问题 具有斜率的弦中点问题,常用设而不求法(点差法):设曲线上两点为(,)x y 11,(,)x y 22,代入方程,然后两方程相减,再应用中点关系及斜率公式(当然在这里也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请款讨论),消去四个参数。 如:(1))0(12222>>=+b a b y a x 与直线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 点为M(x0,y0),则有020 20=+k b y a x 。 (2))0,0(122 22>>=-b a b y a x 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0,y0)则有020 20=-k b y a x (3)y2=2px (p>0)与直线l 相交于A 、B 设弦AB 中点为M(x0,y0),则有2y0k=2p,即y0k=p. 典型例题 给定双曲线x y 2 2 2 1-=。过 A (2,1)的直线与双曲线 交于两点P 1 及P 2,求线段P 1P 2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 (2)焦点三角形问题 椭圆或双曲线上一点P ,与两个焦点F 1、F 2构成的三角形问题,常用正、余弦定理搭桥。 典型例题 设P(x,y)为椭圆x a y b 222 21+=上任一点,F c 10(,)-,

F c 20(,)为焦点,∠=PF F 12α,∠=PF F 21β。 (1)求证离心率β αβαsin sin ) sin(++=e ; (2)求|||PF PF 1323+的最值。 (3)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是解方程组,进而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根公式等来处理,应特别注意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图形的直观性帮助分析解决问题,如果直线过椭圆的焦点,结合三大曲线的定义去解。 典型例题 抛物线方程,直线与轴的交点在抛物线准线的右边。y p x p x y t x 210=+>+=()() (1)求证:直线与抛物线总有两个不同交点 (2)设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为A 、B ,且OA ⊥OB ,求p 关于t 的函数f(t)的表达式。 (4)圆锥曲线的相关最值(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常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 <1>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一般可用图形性质来解决。 <2>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体现明确的函数关系式,则可建立目标函数(通常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1),可以设法得到关于a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求出a 的范围,即:“求范围,找不等式”。或者将a 表示为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利用求函数的值域求出a 的范围;对于(2)首先要把△NAB 的面积表示为一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再求它的最大值,即:“最值问题,函数思想”。

选修1-1圆锥曲线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章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x =-7,则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 A .x 2=-28y B .y 2=28x C .y 2=-28x D .x 2=28y 解析 由条件可知p 2=7,∴p =14,抛物线开口向右,故方程为y 2=28x . 答案 B 2.已知中心在原点的椭圆C 的右焦点为F (1,0),离心率等于1 2,则C 的方程是( ) A.x 23+y 2 4=1 B.x 24+y 2 3=1 C.x 24+y 2 2=1 D.x 24+y 2 3=1 解析 依题意知c =1,e =c a =1 2,∴a =2,b 2=a 2-c 2=3.故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 3=1. 答案 D 3.双曲线x 2-y 2m =1的离心率大于2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m >12 B .m ≥1

C .m >1 D .m >2 解析 由e 2 =? ?? ??c a 2=1+m 1=1+m >2,m >1. 答案 C 4.椭圆x 225+y 2 9=1上一点P 到两焦点的距离之积为m ,则m 取最大值时,P 点坐标是( ) A .(5,0)或(-5,0) B .(52,332)或(52,-332) C .(0,3)或(0,-3) D .(532,32)或(-532,32) 解析 |PF 1|+|PF 2|=2a =10, ∴|PF 1|·|PF 2|≤(|PF 1|+|PF 2|2 )2 =25. 当且仅当|PF 1|=|PF 2|=5时,取得最大值, 此时P 点是短轴端点,故选C. 答案 C 5.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 =3x ,它的一个焦点在抛物线y 2=24x 的准线上,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x 236-y 2 108=1 B.x 29-y 2 27=1 C.x 2108-y 2 36=1 D.x 227-y 2 9=1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与标准方程,属于容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