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学派,名家学说--张景岳

合集下载

中医各家学说-张介宾

中医各家学说-张介宾
张 介 宾
掌握:阴阳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熟悉:命门学说,八纲辨证(诊治),八阵(方药)
了解:医学哲学思想(医易同源),郁证
一、生平简介
张介宾(1563-1640),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明末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张介宾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 富裕。从小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
如今之世 ‚经‛、‚道‛就是赚钱

当时很多医家尽管在实践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律,形成了新的 看法,对经典著作中的某些提法产生了怀疑,但大都不直接把矛头对
准经典著作。
他们或以发挥经义为由,婉转阐发自己的学术观点,或以古今 疾病不同,经典著作尚未论述为口实,曲折提出自己的主张,或提出 编纂者存在错简误编等问题,把矛头指向王叔和,并加以严厉批评。
1、阳非有余(论阳气的重要性) (1)阴以阳为主(阳为阴之主) 阴气的生成和衰败都以阳气功能作用为主导。 ‚水之生物者,赖此一也,水之化气者,亦赖此一也‛、‚一即阳
也‛
‚水之所以生,水之所以行,孰非阳气所主,此水中有阳耳。‛
张景岳关于阴阳学说的核心是重阳尊水。一般说来,总是以属阳 的一方为主,属阴的一方为辅。 《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 气乃绝。‛ 也就是说在人体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中,是以阳气为主导的,而 不是阴阳两方面绝对平均的。
皆有脾气,皆有肝气,皆有肾气‛。
病理上 ‚五脏相移,精气相错‛。
水火与生命的关系 生命起源与水火关系最为密切: ‚造化之初……若以物理论之亦必水火为先‛; ‚水火之气……其在人身是即元阴、元阳‛。 将人体阴阳、精气与水火有机的联系起来。

张景岳[中医温补学派一代宗师]

张景岳[中医温补学派一代宗师]

张景岳[中医温补学派一代宗师]张景岳张景岳中医温补学派一代宗师张景岳(1563年-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浙江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幼随其父游京城,十四岁时从京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

中年从军,曾到过燕、冀、鲁等地,后回乡致力于医学。

于医之外,亦旁通象数、星纬、堪舆、律吕等学。

张景岳积30年辛劳研究《素问》《灵枢》,终于撰成《类经》。

《类经》以类分门,详加注释,条理井然,便于寻览。

在医学理论方面,张景岳根据《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提出“阳非有余”及“真阴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等理论,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慎用寒凉和攻伐方药,在临证上常用温补方剂,被称为“温补学派”。

时人称他为“医术中杰士”、“仲景以后,千古一人”。

著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含《新方八阵》)、《质疑录》等中医学经典著作,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基本信息别名张介宾所处时代明代出生日期嘉靖四十二年(1563)出生地浙江绍兴府山阴县去世日期崇祯十三年(1640)人物经历张景岳画像生于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聪颖,因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

从小喜爱读书,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

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

幼时即从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

13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京畿名医金英学习。

青年时广游于豪门,结交贵族。

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

张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领悟尤多。

景岳性格豪放,可能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壮岁从戎,参军幕府,游历北方,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

当时北京异族兴起,辽西局势已不可为。

数年戎马生涯无所成就,使功名壮志“消磨殆尽”,而亲老家贫终使景岳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于医道,医技大进,名噪一时,被人们奉为“(张)仲景(李)东垣再生”。

张景岳辨治咳嗽的思想总结

张景岳辨治咳嗽的思想总结

张景岳辨治咳嗽的思想总结张景岳是明代医学家,他所提出的辨治咳嗽的思想被称为“张辨咳嗽学派”。

张景岳在其著作《类经》和《儿科类经》中阐述了他的咳嗽辨治观点,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下面将对张景岳的辨治咳嗽思想进行总结,并介绍他的辨证治疗方法。

张景岳认为咳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状,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

他将咳嗽分为肺虚咳嗽、风寒咳嗽、痰湿咳嗽、心火咳嗽和肺热咳嗽五种不同类型。

这五种类型的咳嗽各自有着不同的病因和病机,因此在治疗上也需要有针对性的方法。

对于肺虚咳嗽,张景岳注重滋补肺气,使肺得到充分的滋养和修复。

他主张通过补益法治疗肺虚咳嗽,使用温补肺气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等。

此外,他还提倡适当的饮食调理,推荐一些有益于肺气的食物,如糯米粥、蜂蜜等。

针对风寒咳嗽,张景岳认为其病机是寒邪外袭阳明经络,导致气机失调。

他主张驱散寒邪,恢复阳气。

他推荐使用温中散寒的药物,如附子、干姜等,以温阳散寒治疗。

此外,他还注重通过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加强体质,从根本上防止风寒入侵。

痰湿咳嗽是指体内湿气与痰液阻滞,阻碍气机运行,导致咳嗽现象。

张景岳认为痰湿咳嗽的治疗应以祛湿化痰为主要方法。

他常用一些燥湿化痰的药物,如半夏、陈皮等,以及一些祛湿药物,如茯苓等。

此外,他还强调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于油腻和湿重的食物,保持正常的饮食结构。

心火咳嗽与情绪过度激动、内心过于焦虑有关。

张景岳认为治疗心火咳嗽应以宣肝平燥为主要目标。

他推崇使用植物中的清热平肝药物,如黄连、黄芩等,以清热宣肝来治疗咳嗽。

此外,他还主张调理情绪,放松心情,保持心理平衡,从而控制心火。

最后,针对肺热咳嗽,即肺部有热邪侵袭导致的咳嗽,张景岳主张清热利咳,宣肺降火。

他推荐使用一些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银柴胆汤、连翘、板蓝根等。

同时,他也强调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有助于降低肺部的热度。

总之,张景岳辨治咳嗽的思想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根据病情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年养生的经典之作——张景岳的中兴论

中年养生的经典之作——张景岳的中兴论

72养 性中年人2015.11沈晓东中兴论——中年修理,再振根基张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方药针灸之大成,辑成《景岳全书》64卷,《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

其中,《景岳全书·传忠录》辑录了张景岳主要的医学理论、医评、问诊和诊断、治疗原则等三十余篇论文,多有温补学说的论述。

该辑录中,有《中兴论》一文,专门倡导中年养生。

文中提出“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的观点。

这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中兴”养生理论。

所谓中兴,就是强调人到中年,在刚开始衰老之时,应及时调养体质,即“元气既损,贵在复之”,为老年时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兴并非无妄之谈,张景岳强调“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国运皆有中兴,人道岂无再振”。

因此,中年中兴,强调的是积极主动的尽早养生。

中年危机——身心疲顿、衰老初显人到中年,身体由盛转衰,若不及时保养,就会诱发疾病,加速衰老。

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家庭的主心骨,事务繁忙,身心疲顿,一不小心就容易出现早老症、初老症,严重的甚至身体素质急转直下,从此一蹶不振,英年早逝。

因此,中年养生,不可不慎。

对于中年人的体质变化,《黄帝内经》中有着十分清楚的描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也写道“四十以上,即顿觉气力一时衰退;衰退既至,众病蜂起,久而不治,遂至不救”。

如何中兴——复元先天,养慎后天人的体质健康,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先天中年养生的经典之作——张景岳的中兴论张景岳(公元1563-1640),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基于张景岳温补学说沈敦道名家内外兼治的骨伤特色

基于张景岳温补学说沈敦道名家内外兼治的骨伤特色
“法宜补正而助以祛邪,则百战而百 胜矣”。
浙江中医药大学
滨江学院
Binjiang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 三、传承创新、易水学派:
• 张元素--师承传人及私淑六大最著名医家:
• 张元素、李东垣、张景岳、薛已、李中梓、赵献可
李东垣与王好古, 李东垣--罗天益。 • 李东垣的私淑学者— • 薛已、张景岳、李中梓 • 薛己--赵献可--高鼓峰、董废翁、吕晚村诸人。 • 薛已和张景岳二家---张璐
则是福建人氏 。岭南名医何梦 瑶在《医偏 》中
说 :“方今《景岳全书》盛行 , 桂附之烈等于昆
冈 …… 桂附之毒 ,等于刀锯 , 梦瑶目睹时弊 ,
不得不救其失 ” 再看明清之际 , 温病学派的代
表 人物吴又可 、叶天士 、 薛生白 、 王孟英
、 吴鞠通等 , 皆生长于温病流行的江浙一带 ,
也决非偶然 。 地理环境对医家思想的影响可见一
浙江中医药大学
滨江学院
Binjiang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 景岳 “ 阴阳一体” “ 体用一原 ” 论又是密切相 关的 。 人体一切 机能活动和功能作用 , 盖无一不以物质为 基础 , 体存则用出 , 体亡则用熄 。
• 他以五行中的火比喻人体的机能活动 , 然而火的产生都有 物质为其基础 。
外科鈐
❖ 寒胜者:主治血气亏损,风寒湿三气乘虚内 侵,筋骨历节痹痛之极。 三气饮:当归、芍药、枸杞子 杜仲、熟地、牛膝、 附子、肉桂、细辛、 茯苓、白芷、甘草、
浙江中医药大学
滨江学院
Binjiang College of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张景岳 朱丹溪、 中医各家学说问答

张景岳 朱丹溪、 中医各家学说问答

张景岳论述张景岳对命门学说的阐发。

答:张景岳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中间,作用是藏精化气,兼具水火。

命门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生殖、主生长发育、维持脏腑的生理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

元阴、元阳藏于命门,即为真阴。

张氏认为真阴为人体生命最基础的物质,命门为“真阴之脏”,因为称命门所藏的元精为“阴中之水”,元精所化的元气为“阴中之火”,正由于命门藏精化气,兼具水火,故张氏称“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又称为“精气之海”、“元气之根”。

张景岳论述阴阳的常与变。

答:张氏指出阴阳之常为人体之生理,阴阳之变为病理现象。

病理情况下有病变之常和病变之变,治疗上又有治法之常和治法之变。

①.生理为常,常为精气;病理为变,变为寒热。

“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与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与寒”。

②.治病目的是使阴阳由变返常:阳虚恶寒──“扶阳抑阴”;阴虚发热──“补阴抑阳”。

③.病变之常和病变之变。

常:“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变:“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④.治法之常和治法之变:“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为治法之常;“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为治法之变。

张景岳是如何论述阴阳的常与变?指出阴阳之常为人体之生理,阴阳之变为病理现象。

病理情况下有病变之常和病变之变,治疗上又有治法之常和治法之变。

生理为常,常为精气;病理为变,变为寒热。

“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与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与寒”治病目的是使阴阳由变返常:阳虚恶寒──“扶阳抑阴”阴虚发热──“补阴抑阳”病变之常和病变之变。

常:“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变:“真寒假热”“真热假寒”治法之常和治法之变:“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为治法之常;“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为治法之变朱丹溪请简述朱丹溪相火论的主要学术内容。

答:朱震亨《相火论》认为,自然界万物的产生以及人体生命均以动为常,“动”是相火的作用。

因此,相火对生命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相火动得其常有助于生生不息,相火妄动则为元气之贼。

综贯百家张景岳

综贯百家张景岳
辫 警
在 中国 中医史 上 , 有一 位温 补学 派 的代 表
人物 , 由于 他喜 用温 补 方药 中 的熟地 , 人称“ 张
熟地” 。他 就是 明代 大 医张 景岳 。
综贯 百 家张景 岳 口 王雪 之 王 氏 刚满 一岁 的儿 子 , 将 一 枚 铁 钉 吞 人 口 中。 其母 见 状大 惊 , 忙倒 提小 孩 两足 , 欲倒 出铁 钉 , 哪知 小 孩反 而鼻 孔 喷血 , 情 况十 分危 急 。 孩 子 的父母 连 呼救 命 。 恰 好 张 景 岳 路 遇 而 前 往 救 治 , 他 见状 急 命 其 母 将 小 儿 抱 正 , 小儿“ 哇” 地
有联 系 , 缺 一 不可 。芒硝若 没 有 吸铁 的磁 石就 族兴 起 , 辽 西 局 势 已不 可 为 。 数 年 戎 马 生 涯 无 所 成就 , 使 景岳 功 名 壮 志 “ 消磨 殆 尽 ” , 而 亲老
不能 附在 铁钉 上 ; 磁 石 若 没 有 泻 下 的芒 硝 就 不
能逐 出铁 钉 。猪 油与 蜂蜜 主要 在 润滑 肠道 , 可 使 铁钉 易 于排 出。 张景岳 ( 1 5 6 3 -1 6 4 0 ) , 名介 宾 , 祖 籍 四J I J 绵竹 , 明 初 以 军 功 授 绍 兴 卫 指 挥 。 其 祖 父 为 当
阳秘 , 精神乃治” 等 理论 , 主 张¥ t - 真 阴之 阳 , 认 为 善 补 阴 者 必 于 阳 中求 阴 , 善 补 阳 者 必 于 阴 中 求 阳, 创立 左归 、 右 归等法 。 临床 中 , 张 氏慎 用 寒 凉 攻 伐 , 临 证 使 用 熟
地 及 温补 方 药 , 故有“ 张熟 地 ” 之称 , 是 温 补 派 主要人 物之 一 , 对 后 世有重 大影 响 。张 氏对方

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

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

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张景岳张景岳(1563-1640),明代嘉靖崇祯年间人,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儒侠兼备知兵知药张景岳祖上以军功起家,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家境富裕。

其父张寿峰是定西侯门客,素晓医理。

张景岳自幼聪颖,喜爱读书,广泛接触诸子百家和经典著作,幼时即从父学医,有机会学习《内经》。

十三岁时,随父到北京,从师北京名医金英学习。

青年时广游于豪门。

当时上层社会盛行理学和道家思想。

张景岳闲余博览群书,思想多受其影响,通晓易理、天文、道学、音律、兵法之学,对医学有很多领悟。

张景岳性格豪放,受先祖以军功立世的激励,他壮年从军,担任参谋一类职务,游历北方,足迹及于榆关(今山海关)、凤城(今辽宁凤城县)和鸭绿江之南。

但是正值日本侵略朝鲜,明朝派出军队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

经过浴血奋战,中朝军民取得了胜利,将日军赶出朝鲜半岛。

但当时官场黑暗,朝廷腐败,民怨沸腾,使张景岳功名壮志消磨殆尽,于是尽弃功利之心,解甲归隐,潜心于医道。

张景岳是个触类旁通的学者,他将兵法布阵与开方用药联系起来,他写的中医巨著《景岳全书》里面的方剂全部是按照兵法来分类的,比如新方八阵、古方八阵,每八个阵里是按照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排列的,把疾病当作一个敌人,把方剂作为列阵排列的,这样做法从古至今只有张景岳一人。

温补阴阳医易相通早年,张景岳推崇朱丹溪的学说。

朱丹溪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医学家,那个时代医生们经常滥用辛热燥烈药物导致患者伤阴劫液。

朱丹溪认为阴是精血,阳是指气火,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不断消耗,易损难复,如不注意保养精血,则阳气易亢,虚火妄动,经常"阳有余阴不足"。

阴虚阳亢,则百病丛生。

朱丹溪主张保重精血以维持身体阴阳的相对平衡。

后来人们墨守成规,不论虚实,一律采用寒凉之药来降火治病,走了弯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互藏,即五脏中每一脏皆有神气,皆有肺气,皆有脾气,皆有肝气 ,皆有肾气;如肾主水藏精,为五脏根柢,心、肝、脾、肺皆赖其滋养 温煦,故皆有肾气;心主神明,主血脉,为肝、脾、肺、肾之君主,则 四脏皆有心之神气;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肺、肾、心、肝、气血之源 ,则四脏皆有脾气;肺主一身之气,各脏之气为其所主,则另四脏皆有 肺气;肝主生发,五脏之生发无不赖于肝胆,则另四脏皆有肝气。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五行关系
生与克,乘与侮 生中有克,克中有用
五行互藏:五行之中,复有五行;五脏相移,精气相错
五行互藏
五行互藏,脏气相涉
所谓五者之中有互藏者, 如木之有津, 木中水也; 土之有泉, 土中水也; 金 之有液, 金中水也; 火之熔物, 火中水也。土之互藏, 木非土不长, 火非土 不荣, 金非土不生, 水非土不畜, 万物生成, 无不赖土, 而五行之中, 一无土 之不可也。由此而观, 则五行之理, 交互无穷。
对阴阳精气不足证的治疗,采用“阴阳相济”的法则。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 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张景岳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 阴中求阳→补精以化气; 阳中求阴→益气以生精。
五行互藏
五行为质,阴阳为气
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 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
阴阳互根,精气互生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
无阳则阴无以化。——唐·王冰
生理方面
病理方面
治疗方面
生理方面
阴阳互根→→精气互生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
气为阳也,阳必生于阴; 精为阴也,阴必生于阳。 精能生气,气亦生精; 精之与气,本自互生。
病理方面
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
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 病者水盛火衰,而见脏腑寒、脾肾败者,即是阳虚之证; 火旺水亏,而见营卫燥、津液枯者,即是阴虚之证。 然而阴阳精气的亏损有先有后,它们可相互影响。
或先伤其气,气伤必及于精;或先伤其精,精伤必及于气
治疗方面
温补学派—张景岳
•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 号通一子。明代山阴会稽县( 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世宗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卒 于明毅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 ),享年78岁。
• 幼聪慧,对经子百家穷研博览 ,通易理、天文、兵法之学, 尤精于医术,早年学医于金英 ,后回乡专志医学。
先外祖张景岳公,名介宾,字会卿。先世居四川绵竹县,明初以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卜室 郡城会稽之东。生颖异,读书不屑章句,韬钤轩岐之学,尤所淹贯。壮岁游燕冀间,从戎幕 府,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居数年无所就,亲益老,家益贫,翻然而归。
功名壮志,消磨殆尽,尽弃所学而肆力于轩岐,探隐研神,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 、东垣云。苦志编辑《内经》,穷年缕析,汇成《类经》若干卷问世,世奉为金匮玉函者久 矣。《全书》者,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以自成一家之书。首《传忠录》,统 论阴阳六气,先贤可否,凡三卷。次《脉神章》,择诸家珍要精髓,以测病情,凡二卷。着 伤寒为典,杂症为谟,妇人为规,小儿为则,痘疹为诠,外科为钤,凡四十卷。采药味三百 种,人参、附子、熟地、大黄为药中四维,更推参、地为良相,黄、附为良将,凡二卷。创 药方,分八阵,曰补,曰和,曰寒,曰热,曰固,曰因,曰攻,曰散,名新方八阵,凡四十 卷。集古方,分八阵,名古方八阵,凡八卷。别辑妇人、小儿、痘疹、外科方,总皆出入古 方八阵以神其用,凡四卷,共六十四卷,名《景岳全书》。是书也,继往开来,功岂小补哉 !以兵法部署方略者,古人用药如用兵也。或云公生平善韬钤,不得遂其幼学壮行之志,而 寓意于医,以发泄其五花八门之奇。余曰∶此盖有天焉,特老其才,救世而接医统之精传, 造物之意,夫岂其微欤?是编成于晚年,力不能梓,授先君,先君复授日蔚。余何人斯,而 能继先人之遗志哉!岁庚辰,携走粤东,告方伯鲁公。公曰∶此济世慈航也!天下之宝,当 与天下共之。捐俸付剞劂,阅数月工竣。不肖得慰籍先人,以慰先外祖于九原,先外祖可不 朽矣。
张景岳著作
《类经》 《类经附翼》 《类经图翼》 《景岳全书》
《质疑录》
张景岳学术思想
1
阴阳 论
2
命门 学说
3
辨治 经验
阴阳论
阴阳之气本同一体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体用一原,显微无间 阴阳互根,精气互生
精气为常,寒热为变 病变之常,病变之变 治法之常,治法之变
常者易知变者难识
1
阴阳一体

五行互藏与阴阳水火
五脏相移,精气相错 变虽无穷,总不出乎阴阳 阴阳之用,总不离乎水火
4
阳常不足
阳为阴之主 ——形气、寒热、水火之辨
阴为阳之根 ——火衰、水亏总属阴虚
阳常不足阴本无余
阴阳一体
景岳致力于《易》理与医理的相互贯通,并牢固 的确立了“医易同原”的观点,认为“易者,易 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 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 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 原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载 ?”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