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主要营养成分
惊人的鲑鱼营养成分

惊人的鲑鱼营养成分
鲑鱼是一种淡水和海水都生活的鱼类,营养价值非常高,特别是对人体健康和发育有很大的好处。
它含有大量的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和D以及优质蛋白质,这些成分对身体的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Omega-3脂肪酸
鲑鱼是最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之一,其含量可达到每100克鲑鱼中包含1.5克左右的omega-3脂肪酸。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很大影响。
它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
同时,omega-3脂肪酸还有助于促进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改善情绪和记忆力。
2. 维生素B和D
鲑鱼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D。
每100克鲑鱼中维生素B的含量约为0.8毫克左右,维生素D的含量约为12微克左右。
维生素B对身体的代谢有很大的影响,它有助于使食物转化为
能量。
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健康。
同时,维生
素B对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也非常重要。
3. 优质蛋白质
鲑鱼还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每100克鲑鱼中蛋白质
的含量可达到22克左右。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身体健康有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
它为身体提供能量,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同时
还有助于维护身体的正常功能。
总之,鲑鱼含有丰富的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和D以及优质蛋白质,对人体健康和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
应该适量地在饮食中添加鲑鱼,以享受它带来的健康益处。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鲑鱼的来源和烹饪方式,以保证健康饮食的准则。
水产食品学原营养料成分

三、 鱼贝类的糖类 ——糖原和多糖
1 糖原 结构:与支链淀粉相似 贮存:肝脏、肌肉——能量源 含量:因生长阶段、营养状态、饵料组
成等而异——糖原比脂肪低,贮藏形式 是脂肪好 鱼类的糖原代谢产物:乳酸 贝类的糖原:主要贮存形式,含量比在 鱼类中高,而脂肪含量低,代谢产物为 琥伯酸
贝类可食部和闭壳肌的糖原含 量(%)
鳐鱼、马面鱼。 脂量差别——主要是贮藏脂质:TG。
影响脂质含量的因素
环境条件(水温、栖息深度、栖息场所) 生理条件(年龄、性别、性成熟度) 食饵(饵料种类、摄入量)
(见下图)
远东拟沙丁鱼脂肪含量的周年 变化
3 鱼类脂质的组成及分布
3.1 鱼中脂肪酸特点 多数是C14-C16:饱和脂肪酸、单烯酸、多烯酸
肌肉组成:
水分
70%-80%
蛋白质 16%-22%
脂肪
%-20%
无机质 1%-2%
碳水化合物 1%以下
维生素 不等
一、鱼贝类的蛋白质
鱼类粗蛋白质:16%-22%,贝类8%15%;
比较:鱼类蛋白(干基):60%-90% 猪牛蛋白(干基):15%-60%
1 鱼贝类的肌肉组成
鱼肌肉:普通肉和暗色肉 (见图)
——在ATP存在下形成肌动球蛋白 ——与肌肉的收缩和死后僵硬有关
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组成 分子条 ——具有酶活性,催化ATP水解, 释放能量
——不同鱼类的3根轻链的分子质量大 小不同, 同种鱼类是一定的,利用此性
肌球蛋白的两种特性
盐溶性 具有分解ATP的酶活性 ——判断肌肉蛋白质变性的重要标志 与陆上动物相比,鱼肉肌球蛋白的最大特征是非常不
上
1.1 游离氨基酸 FAA
最主要的含氮成分。有种类差异特性的 氨基酸 有组氨酸(His)、牛磺酸(Tau)、甘氨酸 (Gly)、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脯氨 酸(Pro)、精氨酸(Arg)、赖氨酸( Lys)等, 其中以His和Tau最为特殊。
水产类的营养价值.

):
2、脂类
脂肪含量约为1%-10%,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 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不同鱼种含脂肪量有较大差异。 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一般占60%以上,消化 率为95%左右。
2、脂类
鱼类中的ω-3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鱼油中,主要是二 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具有抑 制血小板形成作用,EPA与DHA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抗癌作用。抗氧化物质维生素 E的含量很低,因此鱼油在贮藏过程中易于氧化。
• 此外,γ-亚麻酸是n-6系列
• 亚油酸和α-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
单选
• 缺锌患者应该多食用( )。 • A. 蛋类食物。 • B. 豆制品食物。 • C. 海产贝类食物。 • D. 水果。 • 答案: C
多选
• 下列食物含锌丰富的有( • A、贝壳类; • B、红色肉类; • C、水果; • D、蔬菜 • 答案:AB
肉更易腐败变质。组氨酸含量高,一旦变质,可产生大 量组胺,能引起人体组胺中毒。保存处理一般采用低温 或食盐来抑制组织蛋白酶的作用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2、防止食物中毒
有些鱼含有极强的毒素,如河豚鱼,其卵、卵巢、 肝脏和血液中含有极毒的河豚毒素,若不加工处理,可 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亡。
(三)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类
Cx:yw-z 其中:
C 表示碳原子
x表示碳数
y表示双键数
w-z表示从距羧基最远端碳 原子数起的第z个碳原子开 始有双键出现。
C20:5:w-3 C22:6:w-3 C18:2:w-6
3、碳水化合物
含量低,约为1.5%左右,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 式是糖原。鱼体内还含有粘多糖类,这些粘多糖类按有无 硫酸基分为硫酸化多糖和非硫酸化多糖。
主要鱼类营养成份

国内现有的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有关水产食品之成分仅列有多脂鱼、低脂鱼、甲壳类、及盐干鱼类四种,其资料之获得久远,故选定国内主要鱼种重新分析鉴定。
自渔业年报中选择产量多之不同类鱼种及高价格之鱼种如下:养殖鱼类--淡水的鲢、草、鲤鱼、吴郭鱼、鳗鱼及海水养殖的虱目鱼;表层海水鱼类--鲣、鲭、旗鱼及眼眶鱼(皮刀);底栖海水鱼类--金线(红姑)鱼、黑鲷、赤海笛鲷、赤 、加腊、红目鲢、白口、黑口、黄鱼、狗母鱼(锦鳞蜥鱼)、白鲳、黑鲳、白带鱼及海鳗;软骨鱼类--沙鱼、沙条;乌贼类--鱿鱼、花枝、透抽、小管;虾类--草虾、剑虾、大头红虾;贝类--牡蛎(蚵仔)、文蛤、蚬、九孔;藻类--龙须菜;分析其一成分、热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Niacin 及矿物质(钙、磷、铁、钠、钾)。
所分析的营养成份包括蛋白质、脂肪、醣类、灰分、热量及矿物质包括钙、磷、铁、钾;维生素包括B1(thiamine)、B2(riboflavin)及Niacian,因鱼肉中维生素C含量接近于零,故不检测。
其中各鱼类所含蛋白质,脂肪及热量为本计画分析之重点。
由于鱼类之成分,因大小、季节、饵料及产卵而异,本计画中针对各鱼种于其盛产期中,及前后各一个月各采样一次,共采样三次以观察季节所造成之个成分变化。
贰、材料与方法(一) 取样:采样地点以台北及基隆地区为主。
取上述主要鱼种,分别于其盛产期中及前、后一个月各采样一次,即每项鱼种各采样三次,每次以三重复(triplicates)之平均值计。
选取一般上市时之大小及鲜度良好者,以蒸馏水清洗过,取可食部份、秤重、混合剁碎并搅拌均匀后冻藏待用。
所分析鱼类之种类、英文名称及学名如表一。
(二) 分析方法:1. 鱼体的一般成份:﹝AOAC,1984﹞A. 水份:取样品1~5g置于105℃干燥,每二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放冷30分钟后、秤重,重复上述程序至恒重。
B. 粗蛋白质:取适量的样品(约0.5~1.0g),加1g催化剂(HgSO:CuSO:5H20:K2SO = 0.75:1:10)及20ml浓硫酸,置于分解瓶中分解至呈淡蓝或透明白色;再于全氮蒸馏出氮,用0.1N H2SO 收集之,并以0.1N HaOH滴定至淡黄色。
养殖鱼类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养殖鱼类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养殖鱼类因其高效、可控性强等特点而广泛应用。
饲料作为养殖鱼类的重要补给,对鱼类的生长、健康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养殖鱼类的饲料配方与营养需求。
一、养殖鱼类的营养需求不同种类的养殖鱼类对营养的需求存在差异,但其基本的营养需求相似。
养殖鱼类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1. 蛋白质蛋白质是养殖鱼类生长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营养成分。
蛋白质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包括促进鱼类体重增长、提高鱼类生长率和增加鱼类产卵量等。
常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鱼粉、大豆粉、豆粕和动物内脏等。
2. 脂肪脂肪是鱼类脂肪溶性维生素的重要载体,也是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
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
常见的脂肪来源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等。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鱼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能源。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能量,促进蛋白质的利用和鱼类的生长发育。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
4. 矿物质矿物质对养殖鱼类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矿物质参与鱼类的骨骼形成、酶活性和细胞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
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镁和铁等。
5. 维生素维生素是鱼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同时也参与鱼体内各种代谢过程。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B群等。
二、养殖鱼类饲料配方的原则针对不同种类的养殖鱼类,饲料配方应根据其营养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下面将介绍养殖鱼类饲料配方的原则。
1. 蛋白质含量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应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通常,幼鱼需要更高的蛋白质含量来满足其生长需求,成鱼则需要较低的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脂肪含量饲料中适量的脂肪含量有助于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和生存率。
然而,过高的脂肪含量可能导致脂肪积累和消化问题。
鱼肉的营养价值与功效

鱼肉的营养价值与功效鱼肉食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很多防治疾病的功效,那你知道鱼肉有什么营养价值与功效吗?下面将由店铺告诉大家鱼肉的营养价值与功效,仅供大家参考!鱼肉的营养价值1.鱼肉。
鱼肉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好和易于消化吸收等优点。
研究发现,鱼肉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B族维生素等)、酶类、矿物质(如钙、磷、钾、碘、锌、硒等)、不饱和脂肪酸及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
鱼肉可分为暗色鱼肉和白色鱼肉两种。
暗色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较多,味道较腥。
白色鱼肉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但腥味较轻。
一般来说,活动性强的金枪鱼、鲣鱼、沙丁鱼等鱼类体内含有的暗色肉较多,活动性较弱的银鳕鱼、大黄鱼、比目鱼等鱼类体内含有的白色肉较多。
2.鱼鳞。
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胆碱、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及钙、硫等矿物质。
胆碱具有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卵磷脂具有保护肝脏、促进神经和大脑发育的作用。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心脏病的作用。
因此,常吃鱼鳞对健康是很有益处的。
人们可将鱼鳞用小火熬成鱼鳞冻食用,也可做成汤食用。
鲥鱼和鳓鱼的鱼鳞中含有一些鲜味成分,因此,人们在烹饪这两种鱼时不必刮鳞。
带鱼的鱼鳞中富含6-硫代鸟嘌呤,这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癌功效,因此吃带鱼时也不必刮鳞。
3.鱼骨。
鱼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鱼刺,富含钙等微量元素,经过软化处理后,其营养成分会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非常小的带骨小鱼要使劲嚼碎,进入胃里后,胃酸会将其鱼骨部分软化,促进钙、磷等营养物质的溶出。
大鱼骨要吸它的骨髓,也就是鱼脊柱中的白线。
此外,鱼骨还可以加醋熬汤,小火焖煮(2~4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用白水煮汤,鱼刺很难变软,多加点食醋焖炖,可利用醋酸的作用促进鱼刺软化。
4.鱼鳔。
鱼鳔里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对血脂控制有益。
常见的做法是:将鱼鳔用清水洗净,和鱼一起清炖或红烧。
5.鱼肝。
鱼肝是鱼身体里储存多种营养素的地方,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D和铁等微量营养素,但其中的胆固醇和嘌呤含量也很高,不适合痛风患者。
2.鱼类的营养价值

脑白金功能
国家批准颁发的脑白金证书显示:脑白金"可以调整 人体生物节律","改善睡眠","调整肠道","减少有害物 质的吸收"。
1.调整人体生物节律 MT作用 2.改善睡眠 MT作用 3.调整肠道 脑白金所含的低聚糖,是全球流行的肠道有益菌 的增殖因子。 4.减少有害物质吸收 肠道内有益菌增加后,抑制了有害菌,减 少了有害菌产生的有害物质(俗称毒素)。因排便及时通畅,也 减少了大便在人体内停留过久所产生的有害物质 (毒素)。
鱼类的营养价值
动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更适合人体需要,且赖氨 酸含量较高,有利于补充植物性蛋白质中赖氨 酸的不足;
肉类中的铁是血红素铁,易被机体吸收利用;
鱼类特别是海产鱼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 血脂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动物肝脏含维生素A极为丰富,还富含维生素 B12、叶酸等。
金枪鱼 — 特点
金枪鱼有营养 由于金枪鱼必须时常保持快速游动,才能维持身体的供给, 加上只在海域深处活动,因此肉质柔嫩鲜美,且不受环境 污染,是现代人不可多得的健康美食。 蛋白质含量高达20%,但脂肪含量很低,俗称海底鸡,营 养价值高。鱼肉中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所含氨基 酸齐全,人体所需8种氨基酸均有。还含有微生素、丰富 的铁、钾、钙、碘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金枪鱼中不 饱和脂肪酸DHA和EPA,含量居各种食物之首。
脑白金
是珠海康奇有限公司为其褪黑素MT(melatonin褪黑激素)产品取的商 品名称。 脑白金其实并不是药,而是一种保健食品。其有效成分只是通常所说 的褪黑素,又称松果体素,它是人脑和动物脑中的松果腺自然分泌的 一种激素。当这种激素在体内含量下降时,表现为睡眠不佳,适时补 充褪黑素可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目前国家卫生部除肯定脑白金能改 善睡眠的作用外,其余保健作用均未认可。有关部门认定褪黑素类食 品为保健食品,并非药品。因其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还特别强调青 少年、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抑郁性精神病患者不宜 食用。同时提醒大家注意,脑白金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驾车、 机械作业及从事危险操作者慎用脑白金。专家指出:有些商家为谋取 利润,大造声势,肆意夸张宣传脑白金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增强免 疫、改善性功能等保健作用及其它治疗作用,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 的误导消费行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食物与营养之水产类和肉类

食物与营养之水产类和肉类1.鱼类营养价值(1)鱼类的分类按照鱼类的生活环境,可以把鱼分为海水鱼和淡水鱼;根据生活的海水深度,海水鱼又可以分为深水鱼和浅水鱼。
按体型可简单把鱼分为圆形或扁形两种。
(2)鱼类的主要营养成分1)蛋白质海水鱼和淡水鱼类一般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5%-25%,平均为18%左右,主要分布于肌浆个肌基质,肌浆主要含肌凝蛋白、可溶性肌纤维蛋白、肌溶蛋白、可溶性肌纤维蛋白、肌结合蛋白和球蛋白;肌基质主要包括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
除蛋白质外,鱼类还含有较多的其他含氮化合物。
存在于鱼类结缔组织和软骨中的含氮浸出物主要为胶原和粘蛋白,加水煮沸后溶出,冷却后易称为凝胶状物质。
2)脂类鱼类脂肪含量约为1%-10%,平均5%左右,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较少。
脂类含量与品种、生长季节、部位等有关。
鱼的种类不同脂肪含量差别也较大。
鱼类脂肪多油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熔点较低,常温下液态,消化吸收率高达95%,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鱼类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碳链较长,如EPA和DHA,具有降低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碳水化合物鱼类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1.5%左右。
有些鱼如银鱼不含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主要以糖原形式储存于肌肉和肝脏中。
4)矿物质鱼类矿物质含量为1%-2%,其中锌含量极为丰富,此外钙、钠、氯、钾、镁等含量也较多,其中钙的含量多于禽肉,但吸收率较低。
海产鱼钙含量比淡水鱼高。
海产鱼碘含量较高。
5)维生素鱼油和鱼肝油是维生素A、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及维生素E的一般来源。
多脂的海鱼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A、D。
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含量较高,维生素C 含量较低。
一般生鱼制品含硫酸铵素酶和催化硫胺素降解的蛋白质,大量食用生鱼可能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
(3)鱼雷的合理利用1)防止腐败变质打捞的鱼类需及时冷冻保存或加工处理。
冷冻保存主要是冷却和冷冻两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鱼类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平均18%左右,分布于肌浆和肌基质,肌浆主要含肌凝蛋白、肌溶蛋白、可溶性肌纤维蛋白、肌结合蛋白和球蛋白;肌基质主要包括结缔组织和软骨组织、含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质。
除了蛋白质外,鱼还含有较多的其他含氮化合物,主要有游离氨基酸、肽、胺类、胍、季铵类化合物、嘌呤类和脲等。
2.脂类脂肪含量约为1%~10%,平均5%左右,呈不均匀分布,主要存在于皮下和脏器周围,肌肉组织中含量甚少。
不同鱼种含脂肪量有较大差异,如鳕鱼含脂肪在1%以下,而河鳗脂肪含量高达10.8%。
鱼类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一般占60%以上,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消化率为95%左右。
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其碳原子数多在14~22 之间,不饱和双键有1~6 个,多为ω-3 系列。
一些鱼油中ω-多不饱和脂肪酸(ω-PUFA)含量见。
鱼类中的ω-3 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鱼油中,主要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EPA 与DHA 可以在动物体内由亚麻酸转化而来,但是非常缓慢。
而在一些海水鱼类和藻类中却可以大量转化。
EPA 与DHA 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中发现,爱斯基摩人通过吃生鱼摄食大量EPA 与DHA,其心血管发病率远低于丹麦人;同时发现,爱斯基摩人一旦流鼻血,流血时间远长于丹麦人。
研究还发现,EPA 具有抑制血小板形成作用;EPA 与DHA 不仅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抗癌作用。
EPA 和DHA 在鱼体内的合成很少,主要是由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海藻类合成的,经过食物链进入鱼体内,并以甘油三酯的形式贮存。
二者低温下呈液体状态,因此冷水鱼中含量较高。
研究发现,大型回游性鱼的眼窝脂肪中DHA 含量高,其含量占总脂肪酸的30%~40%。
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高含量相反,抗氧化物质维生素 E 的含量很低,因此鱼油在贮藏过程中易于氧化。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约1.5%左右。
有些鱼不含碳水化合物,如鲳鱼、鲢鱼、银鱼等。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糖原。
鱼类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与其致死方式有关,捕即杀者糖原含量最高;挣扎疲劳后死去的鱼类,体内
糖原消耗严重,含量降低。
除了糖原之外,鱼体内还含有粘多糖类。
这些粘多糖类按有无硫酸基分为硫酸化多糖和非硫酸化多糖,前者如硫酸软骨素、硫酸乙酰肝素、硫酸角质素;后者如透明质酸、软骨素等。
4.矿物质鱼类矿物质含量为1%~2%,其中锌的含量极为丰富,此外,钙、钠、氯、钾、镁等含量也较多,其中钙的含量多于禽肉,但钙的吸收率较低。
海产鱼类富含碘,有的海产鱼每公斤含碘500~1000μg,而淡水鱼每公斤含碘仅为50~400μg。
5.维生素鱼油和鱼肝油是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的重要来源,也是维生素E(生育酚)的一般来源。
多脂的海鱼肉也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 A 和维生素D。
维生素B1、维生素B2 烟酸等的含量也较高,而维生素 C 含量则很低。
一些生鱼制品中含有硫胺素酶和催化硫胺素降解的蛋白质,因此大量食用生鱼可能造成维生素B1 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