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礼仪及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区别

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区别茶道作为东方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日本和中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
尽管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都彰显着对茶文化的崇敬与尊重,但它们在细节、形式和意义上存在着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比较日本茶道礼仪和中国茶道礼仪的差异。
一、仪式性质的区别日本茶道礼仪的核心是追求宁静、谦虚和内心的反省。
其仪式性质注重个人修养,茶道师傅会以一种庄重、慎重的态度来完成每一个动作。
相比之下,中国茶道更注重社交娱乐,宴会或聚会时泡茶是中国茶道的重要环节。
中国茶道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二、器具的差异日本茶道侧重于精细的器具制作和选择,其中最著名的是茶碗、井口、茶匙、茶杓等。
这些器具通常由名匠手工制作,形状简约但质朴优雅。
而中国茶道则更注重茶具的繁复,常见的有盖碗、碟子、茶叶仓等。
中国茶具通常更加华丽、色彩丰富,呈现出浓厚的艺术感。
三、准备过程的不同日本茶道的准备过程被称为“点茶”,过程繁琐而讲究细节。
先是搅拌水和茶粉,再倒水到茶碗中,最后用茶杓轻轻搅拌,形成茶汁。
中国茶道的准备过程相对简单,使用茶碗淋水,等待片刻后倒掉,再将泡好的茶叶倒入碗中,最后搅拌均匀即可。
四、泡茶动作的差异日本茶道礼仪中的泡茶动作非常精细,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步骤,如揉茶、舀水、搅拌等。
茶道师傅在泡茶的过程中注重动作的流畅和顺畅,给人一种和谐、安静的感觉。
与之不同,中国茶道在泡茶动作上更加随意,重点在于体现茶艺师傅的个人风格和技巧,传达出的是一种自由、激情的氛围。
五、茶道的礼仪与宗教关系日本茶道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宗对日本茶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将茶道视为修炼心灵的一种方式。
而中国茶道在历史上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有关,倡导的是礼仪、仁爱和自然的态度。
总结起来,虽然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都是以茶为媒介传达一种文化的方式,但在形式、意义和仪式性质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的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两种独特的茶道礼仪。
日本茶道精神的内涵

日本茶道精神的内涵日本学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归纳为“ 和、敬、清、寂”。
茶为茶道的四谛、四则、四规。
“和”不仅强调主人对客人要和气,客人与茶事活动也要和谐。
“敬”表示相互承认,相互尊重,并作到上下有别,有礼有节。
“清”是要求人、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洁、清爽、清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寂”是指整个的茶事活动要安静、神情要庄重、主人与客人都是怀着严肃的态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个茶事活动。
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谛史创于村田珠光,400多年来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
一和敬清寂;二一期一会;三独坐观念。
这些概念与禅的思想是相联系的。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
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
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无”,即主体的绝对否定。
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
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
它们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
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形式,如茶室建筑、点茶、道具、茶点心等。
和: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
茶道十分讲究主客之道,主客之间的和睦亦是至关重要的。
整个茶道过程都应该是和睦地进行的,这也表达了支配茶道进行的精神,只有在整个气氛和谐的环境下,才能达到真正的主客之间的和睦。
故而和睦是广义的,是整个茶道过程的和睦包括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最终达到主客之间的和睦。
敬: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
对长辈,对同辈和对晚辈之间有着不同的礼仪。
还有主人与客人之间,客人与客人之间也有各自规定的礼仪,遵守这些礼仪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敬。
对比我们中国来说,日本茶道的这些礼仪可能显得比较复杂甚至繁琐,但却是日本茶道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但可以分明各种关系,体现自己的礼节,还可以使人的心安静下来,一步一步地按部就班,减少心中的浮躁。
清: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
在茶道中,茶具和环境都必须是干干净净的,更重要的是人的心里的清静,不应将尘世的污垢带入茶室中来,这意味着人应该怀着纯洁无垢的心来进行茶事。
日本茶道的文化精神

日本茶道的文化精神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文化精神,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文化精神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通过茶会,学习茶礼,它还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是茶道的集大成者。
剖析利休茶道精神,可以了解日本茶道之一斑。
村田珠光曾提出过“谨敬清寂”为茶道精神,千利休只改动了一个字,以“和敬清寂”四字为宗旨,简洁而内涵丰富。
“清寂”也写作“静寂”。
它是指审美观。
这种美的意识具体表现在“佗(chà)”字上。
“佗”日语音为"wabi",原有“寂寞”、“贫穷”、“寒碜”、“苦闷”的意思。
平安时期“佗人”一词,是指失意、落魄、郁闷、孤独的人。
到平安末期,“佗”的含义逐渐演变为“静寂”、“悠闲”的意思,成为很受当时一些人欣赏的美的意识。
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是日本社会动荡、改组时期,原来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层走上了政治舞台。
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
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很多贵族文人离家出走,或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过着隐逸的生活,创作所谓的“草庵文学”,以抒发他们思古之幽情,排遣胸中积愤。
这种文学色调阴郁,文风“幽玄”。
室町时代,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商务活动繁忙,城市奢华喧嚣。
不少人厌弃这种生活,以冷峻、恬淡、闲寂为美,追求“佗”的审美意识,他们渴望在郊外或城市中找块僻静的处所,过起隐居的生活,享受一点古朴的田园生活乐趣,寻求心神上的安逸。
日本茶道礼仪及其精神内涵

在中国文明及文化向世界各地辐射传播的过程中,一 衣 带 水 的 邻 国 日 本 却 将 之 吸 收 、精 炼 、深 华 成 了 大 和 民 族 独 特 的 艺 术 形 式 ,并 且 作 为一项本民族文化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为世人瞩目。
1.奈 良 、平 安 时 期 的“弘仁茶风”。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 805 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 为 日 本 最 古 老 的 茶 园 。 至今 在京都比睿 山 的 东 麓 还 立 有 《日 吉茶园之 碑 》,其 周 围 仍 生 长 着 一 些 茶 树 。 弘 仁 六 年 嵯 峨 天 皇 巡 幸 近 江 国 ,过 崇 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 嵯 峨 天 皇 品 尝 后 赞 赏 不 已 ,于 是 命 令 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
茶 道 宗 师 武 野 绍 鸥 承 先 启 后,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 特 有 的 素 淡 、纯 净 、典 雅 的 思 想 导 入 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 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后继者 千 利休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 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
江 户 时 期 是 日 本 茶 道 的 灿 烂 辉 煌 时 期 ,百 花 齐 放,百 家争鸣,形成 了 各 具 特 色 的 茶 道 流 派 。 而 被 吸 收、消化后的中国茶文化终于形成了 具有 本民 族特 色的 日本 茶 道。 源于 中 国 的日 本 茶 道最 终 又扩 大 深 化 了 中 国 茶 道 的 内 涵 ,使 之 成 为 了 独具 日本特色的民族文化载体而立于世 界之林。
339
日本茶道的礼仪

日本茶道的礼仪日本的茶道文化是来源于中国,那么日本的茶道礼仪和中国有哪些区别呢?为此由啦店铺为大家分享日本茶道的礼仪,欢迎参阅。
日本茶道的礼仪介绍日本茶道的礼仪,历史由来已久,日本茶道的文化仪式与中国的茶道文化仪式有联系也有区别。
具体日本的茶道文化仪式是的呢?看看下文就知道啦~ 日本茶道和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
茶道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与点心,还有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除了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的布置;品鉴茶室的书画布置、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
茶道有繁琐的规程,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
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一番。
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联系起来,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主要是通过茶会和学习茶礼来达到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的目的。
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前进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
”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简洁而内涵丰富。
日本茶道的精神和中国茶道

日本茶道的精神和中国茶道茶道是一门独特而富有内涵的日本传统艺术,深受日本人民的喜爱和推崇。
作为一种追求精神与心灵和谐的生活方式,茶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而在东亚茶文化的源头,中国茶道也有着卓越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日本茶道的精神与中国茶道的异同之处。
在日本,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内心的平静。
日本茶道的核心精神可以概括为和敬清寂。
和即是与人友好、和睦相处;敬即是尊重他人、敬畏自然;清寂则是追求内在的宁静与纯粹。
日本人认为喝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和交流。
通过茶道的礼仪,人们学会了尊重他人、珍惜当下,同时也体验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和美境界。
而中国茶道的精神与日本茶道虽然有所差异,却同样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传统和历史。
中国茶道强调茶与人、茶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倡导人们在品茶过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体悟生命的真谛。
中国人对茶的饮用有着情感上的依恋,认为茶不仅能提神醒脑,还有助于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在茶道中,茶具的使用和制作技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日本的茶具制作工艺严格,注重细节,并依托于其独特的审美标准。
茶道的茶具包括茶碗、茶筅、茶杓等,在造型和质地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其中,茶碗是茶道中最重要的器具之一,通过触摸、盯着茶碗感受其质感,可以增加对整个茶道过程的专注和体验。
而中国茶道的茶具,虽然也注重技艺,但更加注重茶具的意境和艺术性。
古代的中国茶具多采用瓷器制作,器形大致分为官方和民间两种。
官方茶具注重华美和庄重,而民间茶具则追求自然和朴实。
茶具的设计和制作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茶道作为一门生活艺术,注重礼仪和仪式感,茶道中的礼仪追求简约而庄重。
日本茶道的仪式分为玄关式和半坐式两种,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场合和目的。
茶道的仪式中,主持者和客人之间互相注重身体的姿势、手势的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
日本茶道的“三礼”之法

日本茶道的“三礼”之法日本茶道的有很多方法制度,日本茶道的规则制度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日本茶道的“三礼”之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茶道的“三礼”之法日本茶道强调通过品茶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强调宾主间有一种高尚精神、典雅仪式和双方间的融洽关系。
日本茶道的礼法分为三种:炭礼法、浓茶礼和淡茶礼法。
炭礼法:炭礼法即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
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和后炭礼法。
它包括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占香等。
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浓茶礼法和淡茶礼法是主人制茶、客人品茶的一整套的程序章法。
一般情况下,主人先将少许呈粉末状的末茶放入瓷碗中后加点水,用特制的竹筅把茶末搅成糊状,再加水至碗四分之三即可。
喝时用右手拿起茶碗,放至左手撑上,再把茶碗从对面向身前转,经细品、慢啜后奉还主人。
每次茶道举行时,主人必先在茶室的活动格子门外跪迎宾客,头一位进茶室的必须是来宾中的一位首席宾客(称为正客),其他客人则随后人室。
来宾人室后,宾主均要行鞠躬礼。
有站式和跪式两种,且根据鞠躬的弯腰程度可分为真、行、草三种。
“真礼”用于主客之间,“行礼”用于客人之间,“草礼”用于说话前后。
站式鞠躬:“真礼”以站姿为预备,然后将相搭的两手渐渐分开,贴着两大腿下滑,手指尖触至膝盖上沿为止,同时上半身由腰部起倾斜,头、背与腿呈近90度的弓形(切忌只低头不弯腰,或只弯腰不低头),略作停顿,表示对对方真诚的敬意,然后,慢慢直起上身,表示对对方连绵不断的敬意,同时手沿脚上提,恢复原来的站姿。
鞠躬要与呼吸相配合,弯腰下倾时作吐气,身直起时作吸气,使人体背中线的督脉和脑中线的任脉进行小周天的循环。
行礼时的速度要尽量与别人保持一致,以免尴尬。
“行礼”要领与“真礼”同,仅双手至大腿中部即行,头、背与腿约呈120度的弓形。
“草礼”只需将身体向前稍作倾斜,两手搭在大腿根部即可,头、背与腿约呈150度的弓形,余同“真礼”。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

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茶道是中国和日本两个东方国家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之一。
虽然中国和日本的茶道起源于同一个时间和地点,但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两国的茶道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和礼仪。
本文将分别介绍中国茶道和日本茶道的礼仪,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
一、中国茶道的礼仪中国茶道,也被称为中国茶艺,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强调茶的制作、品饮和赏析过程中的礼仪和仪式感。
以下是中国茶道的主要礼仪要点:1. 茶具的准备:在进行茶道活动之前,主持人需要准备好茶具,并将其摆放在特定的位置。
这些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2. 水的准备:清水在中国茶道中十分重要,它需要经过多次过滤才能使用。
主持人会使用特制的茶水壶将水烧开并注入茶杯中。
3. 茶叶的准备:在中国茶道中,选择高质量的茶叶非常重要。
主持人会仔细选择并称量合适的茶叶,并将其放入茶壶中。
4. 泡茶的过程:主持人会使用特定的动作和手势来泡茶。
这些动作通常是优雅和流畅的,借助茶具的特点,使茶叶能充分释放出香气和味道。
5. 传递茶汤:主持人将泡好的茶汤倒入茶杯中,并将茶杯递给参与茶道活动的人员。
6. 品茶的仪式:参与者在品茶时,需要将茶杯端起,细细聆听茶汤的声音,并用心品味其味道。
二、日本茶道的礼仪日本茶道,或称为茶道茶艺,是日本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强调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
以下是日本茶道的主要礼仪要点:1. 茶室的准备:日本茶道通常在专门的茶室中进行。
在茶道活动开始前,主持人需要准备好茶室,包括打扫、摆放茶具和添置花艺等。
2. 穿戴服饰:参与日本茶道的人员需要穿戴特定的服饰,如和服或雅服,以展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 茶具的摆放:在茶道活动开始前,主持人会将茶具摆放在特定的位置上。
这些茶具包括茶碗、茶杓、茶筅等。
4. 谦逊和尊重:日本茶道强调谦逊和尊重,参与者在进入茶室时需要低头示意,并遵守特定的礼仪和规定。
5. 泡茶的仪式:在日本茶道中,泡茶的仪式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茶道礼仪及精神内涵
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讲究场所的,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茶室多起名为“某某庵”的雅号,有广间和小间之分。
茶居室一般以“四叠半”(约为9平方米)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的称为广间;小于“四叠半”的称为小间。
茶居室的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宾客时,由专门的茶师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依次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都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茶师将茶献给宾客时,宾客要恭敬地双手接茶,致谢,而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动作轻盈优雅。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和礼仪,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和赞美。
最后,客人离开时需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则热情相送。
茶道品茶还分为“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
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
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
“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礼仪。
“清、寂”则是要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
七则指的是:提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保持冬暖夏凉,室内要插花保持自然清新的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等。
日本的茶道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最为突出的内涵就是日本的茶道精神,日本茶道精神的实质主要包括寂、清、敬以及和这四个字,从本质上说,从事日本茶道的人士毕生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这四个字,日本茶道文化倡导人们通过净化心灵、提高品行、磨练意志、学茶上茶,将人们克服困难信心以及道义感进行增强,进而达到升华思想境界这一最终目标。
“寂“就是指不贪图奢侈生活、谦恭以及朴素,倡导人们不管世俗有多纷乱,都要具有一颗平常心,做到谦虚做人,拥有无私和坦
荡的内心。
在做茶事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心静如水,如果心怀杂念,茶事就不会圆满,境界也不能够达到闲寂。
所谓的清就是要求和茶事相关的人和物必须要洁净,清对于身体以及其周围一切的事物都有美好以及洁净的渴求,当每个人都具有
清澈透明的心以及纯洁无暇的内心时候,才能够享受以及领略到大
自然之美,进而能够愉快和轻松地进行生活。
达到这样一种境界的
时候才是日本茶道“清“实质的含义,也就是日本茶道本来的面目。
茶庭院、茶具以及茶室等等也要将洁净作为标准,注重保持茶室以
及其周围环境洁净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心灵之美,只有这样,才
能够称为作茶的心境。
所谓的敬就是指相互尊敬,主要建立在“和”这一基础之上,共同实施茶事的人士并不分身份的高低和贵贱,全都聚集在窄小茶室
里面,沟通感情和品茶畅饮。
虽然茶席上面设有末席、次座以及上
座等等席位,但是,这并不是身份象征,仅仅是茶室里面设定座位
而已。
由此在平等之中产生了差别,在差别之中又包含了平等,只
有保证“和”这一个心态,人和人之间才能够相互尊敬。
“和”是指和谐、和气以及柔和的意思,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相互谦让,永远保持和的状态,茶事中茶庭院、茶室以及茶具等等,其色彩、形状、宽窄、长短以及大小都应该保持协调和完整,这一
种统一和协调之美,将人们紧紧联系到了一起,这也就是茶事和茶
会魅力之处。
换而言之,其具备了物质和人协调的条件,正因为如此,茶主人对客人进行精心招待,客人也能够对主人用意进行真心
体会,客人和主人之间彼此不分你我,十分和睦,在周到、热情的
茶室活动之中,以心感心,由此产生来了十分和谐的气氛,这就是
日本茶道文化“和”的用意。
三、日本茶道及其文化的特点
日本茶道突出强调茶环境所具有的艺术特性,在进行茶事的过程中,要求茶具、茶室以及茶庭院等等布置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特色,
与此同时,还要讲庄重、优雅以及朴实等等突出出来,进而烘托出
温馨、和谐的氛围,天然水井池、别致休息亭以及幽深的茶庭院小路,都分别营造出了无尽环境文化韵味。
日本茶室自身的精心布置,每一个环节都和茶主人自身细心周到的服务结合在一起,进而形成
了人和物之间最佳的组合,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
日本茶道具有人文文化,其人文文化主要体现在茶道感悟性方面,感悟性又体现到了品茶的过程之中。
当茶主人进行送茶的时候,要
求客人要回敬给茶主人四礼,这四礼主要包括对茶主人的热情款待
感谢、对自己得到饮茶机会进行感谢、对同伴和长辈进行致谢以及
对端茶人进行感谢。
日本茶道自身就是使客人能够在礼仪规范之中
体会到人间所存在的关爱,享受到人世间的美好,这已经成为了感
悟性主要的内涵。
茶事从始至终都洋溢着十分浓烈的人文文化气息,人们在幽静恬静以及和睦的气氛之中,增加友情,提升自身文化的
品味,同样为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