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施工方案

食用菌工厂化建设施工方案1. 背景介绍食用菌是一类重要的农产品,其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许多农业企业开始考虑进行食用菌工厂化建设。
本文将探讨食用菌工厂化建设的施工方案,包括设计要点、设备选择、建设流程等内容。
2. 设计要点食用菌工厂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生产流程、环境控制、工人操作等因素。
首先需要确定食用菌的种植方式,包括采用地下种植和架空种植两种方式。
其次要考虑到温湿度控制、光照、通风等环境因素,确保食用菌的生长环境符合要求。
此外,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布局和运输通道,以便工人操作和管理。
3. 设备选择食用菌工厂的设备选用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种植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节能性能、耐用性等因素。
通风设备、加湿设备、灭菌设备等也需要根据工厂规模和种植方式进行选择。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维护以及后续更新升级的可能性。
4. 建设流程食用菌工厂的建设流程包括前期准备、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调试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规划选址、申办相关手续等工作。
设计阶段需要与设计团队密切合作,确定设计方案。
施工阶段需要选择质量可靠的承包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调试阶段则是工厂设备的正式启用前的综合测试阶段。
5. 维护与管理一旦食用菌工厂建设完毕,维护与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工厂环境的监控,保证生产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结语通过本文对食用菌工厂化建设的施工方案进行探讨,相信读者对如何进行食用菌工厂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食用菌工厂的建设既需要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也要注重环保和安全。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

工厂化香菇种植方法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其种植方式主要包括:straw bag法, 浆状物培养法和木屑培养法。
1. Straw bag法:(1) 原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有机质基底,如稻草、秸秆等。
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如切碎成适当的长度,然后用沸水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潜在的病菌和杂草种子。
(2) 润湿基底: 将处理好的材料放在大容器中,然后倒入足够的水,直至其充分浸湿,但不要有水分滴下。
(3) 接种香菇菌种: 在润湿的基底中加入香菇菌种,均匀分布在整个基底上。
(4) 包装: 将接种好菌种的基底放在编织袋中,并用绳子扎紧袋口,以防止水分蒸发和病菌侵入。
(5) 培养: 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将包装好的袋子放在菌棚中,进行培养。
香菇菌丝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覆盖整个基底,形成菌包。
(6) 孵化: 菌包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菌丝覆盖基底后,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促进菌丝的生长。
(7) 出菇: 在菌包孵化期结束后,可以移至更适合培养的环境中,如菌棚,进行出菇。
为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可以对菌包进行适时的喷水和通风等措施。
一般出菇期为7-10天,人工摘取成熟的香菇。
2. 浆状物培养法:(1) 培养液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好培养香菇的浆状物培养液。
常用的浆状物包括玉米糖浆、米糊、豆粉等。
将这些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使其形成浆状。
(2) 润湿培养物: 将培养液倒入培养容器中,使其充分润湿。
(3) 接种菌种:在润湿的培养液中加入香菇菌种,并充分混合。
(4) 培养: 将接种好菌种的培养液容器放在适宜的环境中,如温度在15-25摄氏度,湿度适宜等。
香菇菌丝会在一段时间内逐渐生长扩散。
(5) 孵化: 菌丝生长扩散后,需要继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促进菌丝的生长。
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
(6) 出菇: 在孵化期结束后,移至更适合出菇的环境中,如菌棚。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出菇。
出菇期一般为7-10天,需要及时采摘成熟的香菇。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培养基质准备
根据不同食用菌品种的需求, 配制适合的培养基质,并控制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以保证 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出菇管理
控制出菇室的各项环境参数, 如温度、湿度、光照和空气流 通等,以保证食用菌的正常生 长和发育,并提高产量和质量 。
栽培设施选址与布局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交通 便利、无污染源的地方。
布局
根据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进行合 理布局,如分区布置、合理安排 人流和物流等。
04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
栽培品种选择
80%
适应性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 条件的品种,以确保其生长和产 量的稳定性。
100%
市场需求
考虑选择当前市场热销或具有潜 在需求的品种,以增加销售渠道 和经济效益。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汇报人:
2023-11-30
目
CONTENCT
录
• 背景介绍 • 实施方案概述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设施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成本控制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市场销售 •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前景展望与风险
评估
01
背景介绍
食用菌产业现状
食用菌产量的全球趋势
采收与销售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标准,采 收成熟的食用菌,并进行清洗 、分级和包装等处理,最后销 售给消费者或加工企业。
实施方案特点
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食 用菌工厂化栽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节能环保
采用循环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废弃物等方法, 实现节能减排和质和口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口碑。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技术关键

工厂化栽培白灵菇技术关键白灵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也被称为洋蘑菇或白蘑菇。
它是全球最主要的食用菌之一,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白灵菇广泛应用于烹饪、食品加工和保健品等领域,对其工厂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工厂化栽培白灵菇的关键技术。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厂化栽培白灵菇的首要条件是搭建适宜的基础设施。
首先,需要建立具备良好通风、温度控制和湿度调节的菇棚。
菇棚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以保持稳定的生长环境。
其次,要配置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喷雾系统、循环水处理设备等,以提供菌床水分和环境湿度的自动化控制。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统,以减少菇棚内部因过度积水而导致的污染和病害的发生。
二、菌种选择白灵菇的工厂化栽培中,菌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优质的菌种代表了菌株的稳定性和产量的潜力。
栽培者可以选择优质的菌种生产厂家或研究机构购买,确保其品质和纯度。
同时,注意备份和保护菌种,以免菌种遗失或污染。
三、菌床制备菌床是白灵菇生长的基质,对于工厂化栽培来说十分重要。
常见的菌床材料有蘑菇秸秆、木屑和玉米秸秆等。
制备菌床时,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潜在的有害微生物,然后将其充分堆积。
在堆积过程中,要注意加入适量的水分,并进行适时的翻堆操作,以促进发酵和微生物分解。
最后,将混合好的菌种与菌床材料进行接种,确保菌丝的充分生长。
四、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是白灵菇生长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的参数之一。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和菇体形成。
白灵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3摄氏度,最适温度为20摄氏度左右。
此外,湿度过高容易导致霉菌和病害的发生,而湿度过低则会影响菌丝的伸长和菌体的发育。
因此,菇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应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调节。
五、病虫害防治工厂化栽培白灵菇中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菇虱、白菇蚜、霉菌和杂菌等。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定期巡视和清除病虫害,加强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合理使用生物农药等。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双孢菇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6.1主要技术方案总体思路1、在人为条件下进行工厂化周年生产。
2、筛选出适合我地材料的培养基配方。
3、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气性、灭菌时间、接种量的大小、菌丝萌发的快慢、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
4、对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度、光照、气温、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以实现高产稳产。
5、实现双孢菇堆料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成果转化,研究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各项参数指标,并进行示范性推广。
6.2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1、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堆料工厂化堆制培养料就是按照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工艺要求,利用机械化设备及发酵隧道,在室内完成培养料的前发酵和后发酵的培养料堆制方法,工艺流程为:原料收集(秸杆、牛粪)一机器研磨一发酵一掺合一包装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5天左右,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5天进行。
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将麦秸或秸秆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石灰粉,再将麦秸堆成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牛粪土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麦秸,厚薄15—20cm,然后再在麦秸上撒一层粪,共计10-12层,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分四次进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以后每次间隔5-6天,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其优点(1):劳动强度低,栽培双孢蘑菇菇农不需要自己堆制培养料,可以直接向堆肥厂购买;(2)受天气影响小;(3)培养料的质量好,产量高;(4)培养料成熟度好、发酵度均匀、培养料疏松、含水均匀,无厌气、无氨气等不良气体;(5)经济效益高,菇农采购工厂化堆料价格比手工堆制培养料降低成本30%左右。
2、双孢菇示范性种植双孢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菇类蔬菜,其种植的关键在于堆料的生产,传统的堆料生产费时费力,且成熟度不易控制,从而对双孢菇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是目前双孢菇种植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食用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食用菌产品的日益需求,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已经成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就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述,内容包括选址、设施建设、领导人员培训、菌种选择、采收工艺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
首先,选址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基础,众所周知,食用菌的生长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等。
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气候温湿度适宜以及土壤状况良好的地区,同时要考虑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以确保工厂正常运转。
其次,设施建设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重要一环。
工厂的主要设施包括菌种生产车间、菌袋灭菌车间、菌袋接种车间、菌类生长车间等。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食用菌生长的特点,确保设施温湿度控制的精准,同时要选择高效节能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领导人员的培训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的关键,只有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领导人员,才能有效地指导和管理生产。
因此,工厂管理层应安排培训课程,包括菌种选育、灭菌技术、接种技术、生长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管理人员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的理解和运作能力。
菌种选择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市场需求和工厂生产能力,选择适合的菌种进行栽培。
常见的菌种有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种的选择要考虑其品质、产量和市场销售情况等因素。
采收工艺是保证食用菌品质的关键步骤,采收时应注意控制采收时间和方式,避免对菌体造成损伤。
同时,需要建立严格的品质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研发加工技术,将食用菌进行加工制品,增加产品的深加工率。
最后,销售渠道是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成功的关键一环。
可以与超市、酒店、餐厅等商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销售渠道的稳定性。
同时,也应积极开拓电商渠道,利用网络平台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
综上所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址、设施建设、领导人员培训、菌种选择、采收工艺以及销售渠道的合理规划和运作。
科技成果——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模式

科技成果——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模式(一)主要栽培技术模式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以生产鲜菇销售为目的,采用工业化技术手段,在可控环境条件下,实现杏鲍菇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
(二)配套技术要点1、栽培季节2月初-3月中旬制作菌袋,出菇选择在6月份-10月份,出菇成本低。
工厂化生产大多周年生产。
2、菌种选择选择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子实体生长快、优质高产的菌种。
如:杏鲍菇5号(上海)、杏鲍菇3号(江苏高邮)。
3、栽培袋制作(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玉米芯48%、木屑20%、麦麸25%、玉米粉5%、石膏1%、白灰1%。
配方二:杂木屑20%、玉米芯30%、豆秸20%、麦麸25%、玉米粉3%、石膏1%、白灰1%。
(2)备料。
木屑:将杂木粉碎,长时间(3个月-5个月)堆放,以便去除树脂和单宁等有害物质;细木屑和粗木屑宜混用。
玉米芯:选择当年新鲜、无杂物的玉米芯,放在通风干燥处,防止雨淋受潮,使用前粉碎成麦粒大小颗粒,阳光下暴晒2-3天。
麦麸、玉米粉、石膏、石灰等辅料准备齐全,妥善保管,防止霉变和损失。
(3)拌料。
按照配方比例要求称取合格材料,主料搅拌同时加水预湿,装袋前半小时加入麦麸和石膏,要求混拌均匀,含水量为63%-65%,用石灰调整酸碱度至pH7.5。
(4)装料。
一般采用17厘米×33厘米、厚度不低于0.04厘米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料高为18厘米,应密实适中,上紧下松,整平料面,压实,料中间打直径2厘米的孔,深度为料高的三分之二。
套上套环,塞上棉花或盖上无棉盖。
(5)灭菌接种。
将装好的菌袋放入周转筐中,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在125℃(0.12兆帕压力)持续2小时,待温度降至60℃以下时出锅。
将灭菌后的菌袋直接搬进预先消毒的冷却室中,冷却至28℃以下待接种。
接种室在生产前1天采用紫外灯或气雾消毒剂全封闭灭菌,接种工具、器具、工作服、拖鞋和帽子等事先放入室内一起消毒。
食用菌种植工程施工方案

食用菌种植工程施工方案一、概况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资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食用菌种植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工程,其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对于提高食用菌产量和质量,提升食用菌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选址、土地准备、设施建设、种植操作、管理和经营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二、选址选址是食用菌种植工程的第一步,选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选址应选择在离市区近、环境优美、土壤肥沃、气候湿润、阳光充足的地方。
同时,应尽量避开高压线等电磁辐射区域,以及靠近化工厂、工业区等有毒气体污染的地方。
选址过程中,还需考虑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等因素。
三、土地准备1. 土地清理在土地准备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土地清理。
清理规划区内所有的灌木杂草、石块等杂物,保持地表平整,为后续的设施建设做好准备。
2.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块,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可施入腐熟有机肥料、磷、钾等营养元素,提高土壤肥力,为后期的种植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四、设施建设1. 建造菌棚菌棚是食用菌种植的主要设施,主要种类包括平房和大棚两种。
在设施建设阶段,根据种植规模和预算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进行搭建。
菌棚内的通风、遮光、保温等设施也需进行合理设置,以提供良好的菌种生长环境。
2. 建造水源设施虽然食用菌种植过程中对水的需求并不是很大,但为了保证供水持续稳定,需要建造水源设施,可以选择水塔、水池等设施,保障灌溉用水的充足和稳定。
3. 建造通风设施通风是保持菌房内空气流通的重要环节。
在设施建设阶段,需要考虑到通风设施的建造问题,如安装通风窗、排气扇等设备,以保证菌棚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五、种植操作1. 菌种接种在进行菌种接种时,需要采用无菌作业方式,保证菌种的纯净性和良好的品质。
接种菌种后,须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外界杂菌的侵入和污染。
2. 培养基制备培养基的制备是种植操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需要选择优质的培养基原料,如玉米秸秆、木屑等,并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和营养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实施方案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用菌栽培项目
实
施
方
案
项目单位: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法人代表:黄春梅
项目建设地点:红河州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项目时间: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
目录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2、财务状况
二、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3、设备、建筑物及进度安排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
5、项目效益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社会效益
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方案和规模
1、建设方案
2、建设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
①建筑物②设备③其他。
(2)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
(3)技术培训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技术
2、设备方案
3、实施进度安排
第三章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依据
二、投资概算
三、资金来源
四、资金使用和管理
1、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
2、自筹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四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二、社会效益
第五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1、建设阶段的机构设置及职责
2、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
3、经营管理措施
4、技术培训
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一、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三、评价与审批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概况
近年来,全球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我国年增长速度更是高达20%以上,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由于食用菌尤其是食药兼用的菌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
食用菌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它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的二十一世纪天然、营养、健康的保健食品要求,因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食用菌作为国际公认的健康食品,在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每吨售价达4000—20000元人民币,价格看好,效益可观。
有人预测21世纪的食品重点是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而食用菌正是保健食品的佼佼者,它无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目前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蘑菇量已达20公斤,而我国仅5公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
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云南省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云南
适合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材料十分丰富。
目前大量栽培食用菌的基质主要以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农作物副产品为主,如稻草、木屑、玉米秆、玉米芯、甘蔗叶、甘蔗渣等,作为糖业大省的云南每年生产的甘蔗渣多达60万吨,而且还有大量的其他经济植物副产品(茎、叶、荚、壳)和加工下脚料(渣、饼)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二是云南气候条件好,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5℃-22℃,高、中、低温型食用菌品种都能种植。
目前,我省栽培食用菌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是常见的香菇、木耳、双孢蘑菇、平菇等,数量在10种左右,栽培季节也主要集中在春、夏季,秋、冬季节栽培的品种更加少,难以做到常年均衡供应。
红河州未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以从事生物科技领域内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日用百货销售、货物进出口贸易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
所属企业有建水县未名粮油经营部、建水县香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水县未名货站副食店、建水县未名百货经营部共四家。
2、财务状况
生产、销售、盈利情况:蔬菜主要以食用菌、洋葱、小米辣、紫甘蓝为主,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截止今年6月底,为当地农户代销洋葱共计5000吨,按平均价4.00元/公斤计算,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
收购农户订单种植
的紫甘兰、蕃茄、洋芋、小米辣等,数量达1200多吨,助农增收200余万元;销售收入达3531万元,公司年销售农产品总值达5531万元。
利润达80多万元。
2、财务收支及资产负债状况:2012年公司年总经营收入5531万元;2012年公司经营支出5451万元,其中:各项管理性支出48万元;纯收益80万元。
年末公司总资产713万元,其中:货币资产 200万元,固定资产 513万元。
年末公司应付盈余返还67万元,应付剩余盈余49万元;年末公司所有者权益713万元,其中:股金500万元。
二、项目建设方案
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建设规模:建工厂化食用菌厂一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办公楼、后勤用房、冷库、绿化和道路等,建成每年生产杏鲍茹360吨,海鲜菇360吨,巴西菇800吨。
年利润620万元。
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工艺,将引进先进加工机械设备,减少物流工作量,实现流水线生产。
其详细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原料→检验→挑选→去根、梢→漂洗→烘干→筛选→检验→包装→入库
图4-1 工艺流程图
3、设备、建筑物及进度安排
设备:设备实现传统工艺和现代组合,提高自动化程度,以操作简便,运行平稳,高效节能为原则,要求设计合理,工艺先进。
设备名称、规格、用途、价格如下表:
设备清单 (万元)
建筑物:名称、材料、面积、用途如下表:
建筑物一览表
进度安排:项目工程进度安排如下表进度计划表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构成:
总投资:2500万元
资金来源构成:自筹资金2500万元
5、项目效益
(1)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经营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测算表
单位:万元
(2)社会效益
1、项目建设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影响
食用菌产业化种植与加工可成为建水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但由于受传统种植思想观念的影响,蔬菜的种植、管理、销售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元的小农经济,且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未能形成优势,加之近几年蔬菜销售价格波动较大,卖难问题日趋突出,农民种植蔬菜市场风险较大。
该项目建成后,可提高当地蔬菜产业化水平,不但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保护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项目辐射农户数量及带动增收情况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推动当地种植业的发展,并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帮助农民增收。
形成示范合作社、基地、农户之间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实现产业效益开发,实现多方共赢。
通过项目财政资金的投入及补助,合作社以订单农业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合作社与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共赢发展。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辐射带动周边2000户农户近2000亩食用菌种植,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1100万元,实现利润3240万元,每户平均增收1.6万元。
同时还可直接为240人提供长年就业的机会。
第二章建设方案
一、建设方案和规模
1、建设方案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建水县青云轻工业园区。
建工厂化食用菌厂一座,占地20亩,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办公楼、后勤用房、冷库、绿化和道路等,建成每年生产杏鲍茹360吨,海鲜菇360吨,巴西菇800吨。
年利润620万元。
2、建设规模
(1)固定资产投资:
①建筑物:建筑物的名称、规格、面积、建设标准、投资额等见下表:
建筑物情况统计表
②设备:设备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价格、用途等见下表:
设备一览表
③其他
其他固定资产共投资80万元,如下表。
其他固定资产一览表(万元)
(2)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
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的名称、规模、规格、投资额等明细如下。
水电、道路等公益设施建设一览表(万元)
(3)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情况统计表
二、生产工艺流程
1、工艺技术
本项目产品的生产工艺,将引进先进加工机械设备,减少物流工作量,实现流水线生产。
其详细的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原料→检验→挑选→去根、梢→漂洗→烘干→筛选→检验→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