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药专利到期产品

合集下载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苯菌酮word资料6页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苯菌酮word资料6页

2016年~2020年专利到期的农药品种之苯菌酮苯菌酮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二苯酮类杀菌剂,其最早由美国氰胺公司(现属巴斯夫公司)在1998年创制。

通用名称:metrafenone,商品名称:Vivando,试验代号:AC375839。

主要用于谷类、葡萄和黄瓜等作物防治白粉病和眼点病等病害。

化学名称:3′-溴-2,3,4,6′-四甲氧基-2′,6-二甲基二苯酮。

英文名称:3′-bromo-2,3,4,6′-tetramethoxy-2′,6-dimethylbenzophenoneCA系统名称:(3-bromo-6-methoxy-2-methylphenyl)(2,3,4-trimethoxy-6-methylphenyl)methanoneCAS登录号: [220899-03-6]分子式:C19H21BrO5相对分子质量:409.27化学结构式:1 理化性质:苯菌酮原药为白色至类白色结晶,有轻微霉味。

熔点:99.2~100.8℃;蒸气压:1.53×10-4Pa(20℃)、2.56×10-4Pa(25℃);KowlogP = 4.3(pH 4.0,25℃);Henry常数0.132 Pa m3 mol-1(20℃);相对密度1.45 (20℃,99.4%);溶解度:水(mg/L,20℃)为:0.552(pH 5)、0.492 (pH 7)、0.457 (pH 9)。

有机溶剂(g/L,20℃):丙酮403、乙睛165 、二氯甲烷1950、乙酸乙酯261、正己烷4.8、甲醇26.1、甲苯363。

2 毒性及环境生物安全评价: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4h),大鼠急性经皮LD50>5000mg/kg。

对兔皮肤和眼睛均无刺激性。

试验表明,苯菌酮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性。

鹌鹑急性经口LD50>2025mg/kg,虹鳟鱼急性LC50(96h)>0.82mg/L,水蚤EC50(48h)>0.92mg/L,藻类EbC50(72 h)0.71mg/L,蜜蜂LD50(口服):> 114μg/只(经口)、>100μg/只(接触),蚯蚓LC50> 1000mg/kg。

2011—2015年专利到期农药甲酰胺磺隆

2011—2015年专利到期农药甲酰胺磺隆
4制剂 :甲酰胺磺 隆与安全剂 ( 双苯嗯 唑酸 ) 混 合可
甲酰胺磺隆的通用名为 f o r a ms u l f u r o n ( I S O推荐 ) ,代 厂。苗后处理 ,对 甲酰胺磺隆和碘 甲磺 隆敏感 的作物有 : 化学名为 卜( 4 , 6 一二 甲 氧基 嘧 啶 - 2 -基 ) 一 3 一 ( 2 一 苜蓿 、黄瓜 和番 茄 。1 9 9 5 —1 9 9 8年 间就 对 甲酰 胺磺 隆 和 二 甲氨基羰基 - 5 -甲酰氨基苯基磺酰基 ) 脲。 理化性质 :
4 . 2 ×1 0 -1 1 P a ( 2 0 ℃) ,亨利常 数 KH= 5 . 8 1 0 -1 2 P a ・ m3 /
1 . 原 药 为 淡 黄 褐 色 固体 ,熔 点 1 9 9 . 5 ℃ ,蒸 气 压 下茬作物 。
mo l ( 2 0 ℃) ,不 光 解 。2 0 ℃时在 水 中 的溶 解 度 ( g / L ) 为 制成 悬 浮 剂 ( 2 2 . 5 g . a . i . / L 甲酰 胺 磺 隆 + 2 2 . 5 g. a . i . / L 0 . 0 4 ( p H5 ) 、3 . 3 ( p H7 ) 、9 4 . 6 ( p H8 ) ;在 辛醇 /水 中的分 双苯 嗯唑酸 ) 。 甲酰胺磺 隆加安全 剂 ( 双苯 嗯唑酸 ) 再与 配系数为 4 . 0 1 ( p H5 ) 、0 . 1 6 6 ( p H7 ) 、0 . 0 1 0 6 ( p H8 ) ;非 生 碘 甲磺 隆 混配 可 以加工成 水 分散性 颗 粒剂 ( 3 0 0 g / Kg甲 物降解半衰期 ( d ) 为1 0 ( p H5 ) 、1 2 8 ( p H7 ) 、1 3 0 ( p H8 ) 。 2 . 毒理学 和生态毒理学: 在所有急性毒理学 试验 中, 酰胺磺 隆 + 3 0 0 g / K g双 苯 嗯唑酸 + 1 0或 2 0 g / Kg的碘 甲 磺隆 ) 。 专 利概况 : 专利名 称 :酰 化的氨基苯磺酰脲 ,其制备方法 以及 其 作为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 剂的用途 摘要 :酰化的氨基苯磺酰脲 ,其制备方法 ,及其作为

销售额超亿美元,氟唑环菌胺化合物专利刚刚到期

销售额超亿美元,氟唑环菌胺化合物专利刚刚到期

销售额超亿美元,氟唑环菌胺化合物专利刚刚到期氟唑环菌胺(sedaxane)是由先正达发现、开发和生产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亦是其开发的专用种子处理剂中的第1个有效成分。

2011年在阿根廷首次上市品牌“Vibrance”便初露锋芒,荣获Agrow Award的“最佳植保新产品”奖,现已成为过亿美元的产品。

该化合物专利已于2023年2月到期,作为一款优秀的种子处理剂,值得关注。

01作用机理及应用情况目前,全球上市的SDHI类杀菌剂有20余个。

其中,销售额过亿美元的产品包括氟唑环菌胺有7个,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三唑类杀菌剂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从近10年的发展趋势看,SDHI类杀菌剂的市场增长速度更快。

不过,SDHI类杀菌剂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开发摸索期。

Uniroyal于1961年推出萎锈灵,是第一款杂环酰胺结构的SDHI类杀菌剂,仅被用作种子处理防治禾谷类黑穗病、锈病,对一些主要真菌病害的疗效有限,因此不被开发商重视。

在近40年内SDHI在杀菌谱和防效方面都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直到巴斯夫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发现SDHI类产品有杀菌广谱性的潜力和优良防效,并于2003年推出一款吡啶酰胺结构SDHI类产品啶酰菌胺,作为第一个广谱型SDHI类杀菌剂,该产品对葡萄孢属、链格孢属和核盘菌属有优良防效,仅用2年时间就步入上亿美元产品之列,至此SDHI类杀菌剂开始受到行业的特别关注;随后先正达也紧跟研发的步伐,并于2011年推出新型吡唑酰胺结构的SDHI类产品氟唑环菌胺,该产品一经推出便盘活了种子处理市场,随后先正达开发了一系列氟唑环菌胺的复配产品,促成了其在种子处理剂领域的领先地位。

氟唑环菌胺同其他SDHI类杀菌剂一样,是病原菌呼吸作用抑制剂,通过结合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体Ⅱ,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阻碍三羧酸循环,使氨基酸、糖缺失,阻碍了病原菌的能量源ATP的合成,干扰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而使菌体死亡。

2012-2016年专利过期农药品种点评-异恶唑草酮

2012-2016年专利过期农药品种点评-异恶唑草酮

2012—2016年专利过期农药品种点评——异噁异噁唑草酮的市场开发1996年起航于加勒比海牙买加的异噁唑草酮,上市后增长速度很快。

1998年实现销售额0.63亿欧元,1999年为0.75亿欧元,同比增长19.05%,成为当年安万特公司除草剂方阵中增长最巨的产品。

2001年异噁唑草酮完成了1.00亿美元的销售额;2003年,销售额增至1.20亿美元;其后几年处于徘徊状态;2010年,异噁唑草酮的全球销售额攀升至1.75亿美元,创造了上市以来的新高,奇迹般地增长了2/3;2011年,异噁唑草酮的销售额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有所下降,为1.65亿美元,占10.20亿美元该类除草剂销售额的16.18%(表2)。

表2 异噁唑草酮的销售额(亿美元)受性将为大豆种植者提供市场领先的、持久的杂草防除作用以及强大的芽后杂草防除选择性。

这项技术将大幅提高大豆生产率,并通过使用更有效、持效的除草剂来最大程度地提高用药的灵活性,从而实现对杂草的持续控制和抗性管理。

2013年初,拜耳作物科学与MS技术公司宣布,计划合作推出一种新的大豆性状Balance GT (Event FG72)。

该性状具有对草甘膦和异噁唑草酮的双重耐受力。

目前,具有该性状的大豆品种还处于登记中,预计将于2015年在美国推出。

Balance GT大豆的种植有望使农户灵活使用草甘膦和异噁唑草酮,防控所有的杂草。

异噁唑草酮的化合物专利2012年8月3日和4日,异噁唑草酮在欧洲和中国的专利先后到期;2010年9月11日,其在美国的专利期满。

2008年9月,异噁唑草酮在美国的登记资料保护期满;其在欧盟的资料保护期至2013年9月30日。

也就是说,异噁唑草酮的所有这些保护皆已完成历史使命,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纯粹的过保护期产品。

异噁唑草酮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异噁唑草酮在植物、土壤中快速代谢,通过打开异噁唑环生成二酮腈(diketonitrile,DKN),从而发挥除草活性。

美国专利到期药物

美国专利到期药物
2010.1
抗帕金森病
盐酸普拉克索
Pramipexole dihydrochloride
2011.3
抗变态反应
盐酸氮卓斯汀
Azekastine hydrochloride
2011.1
其它
醋酸去氨加压素
Desmopressin acetate
2013.6
阿仑膦酸钠
Akebdribate sodium
2012.12
拉坦前列腺素
Latanopros
2011.3
抗痤疮
阿达帕林
Adapalene
2010.5
抗肿瘤药
氨磷汀
Amifostine
2012.7
阿那曲唑
Anatrozole
2009.12
卡莫司汀
Carmustine
2010.1
神经系统用药
莫达非尼
Modafinil
2014.10
抗癫痫药
加巴喷丁
Gabapentin
高血压
盐酸地尔硫卓
Diltiazem hydrochloride
2011.5
调血脂药
阿托伐他汀
Atrovastatin
2015.6(欧洲2011.6)
心脏保护剂
右雷佐生
Dexrazoxan
2010.9
贝美前列素
Bimatoprost
2012.9
左林佐胺
Brinzolamide
2010.8
抗高眼压及青光眼
2010-2015年美国专利到期药物
药物名称
英文名
专利截至日
抗艾药
拉米夫定
Lamivudine
2009.11
阿巴卡韦

值得重点关注的农药专利到期产品

值得重点关注的农药专利到期产品

近3年值得重点关注的农药专利到期产品日本大冢化学公司开发的新型酰基乙腈类杀螨剂丁氟螨酯化合物专利于 2021 年 8 月到期。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吡唑类杀螨剂腈吡螨酯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CN1227229C)于 2017 年 4 月已到期, 2023 年 5 月过新农药保护期。

巴斯夫研发的拥有独特化学结构和新颖作用机理的苄基醚类除草剂环庚草醚化合物专利于2022 年到期。

拜耳公司开发的 SDHI 类杀菌剂氟唑菌苯胺化合物专利期已于 2022 年 7 月 11 日到期。

先正达第二大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化合物专利于 2023 年10月13日到期。

先正达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中国专利 CN100448876C (ZL200380101626.1),于 2023 年10 月13 日到期。

先正达研发的首款专用种子处理剂氟唑环菌胺中国专利CN1293058C (ZL03805172.9)于2023 年 2 月 20 日到期。

拜耳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杀线虫剂氟吡菌酰胺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CN1319946C 于 2023 年 8 月到期。

拜耳公司研发的纤维素生物合成的高效抑制剂(CBI)茚嗪氟草胺于 2024 年 1-2 月专利到期。

2023 年 8 月 13 日,富美实氯虫苯甲酰胺专利化合物正式到期。

2024 年 1 月 20 日,富美实溴氰虫酰胺到期。

杀虫 / 杀螨剂杀虫、杀螨剂领域值得关注的有腈吡螨酯、丁氟螨酯、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

腈吡螨酯:与现有杀螨剂无交互抗性的优秀杀螨剂腈吡螨酯是 21 世纪初由日产化学株式会社开发的新型吡唑类、触杀型杀螨剂,作用机理主要是与去酯化烯醇的活化代谢有关,通过破坏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 II(琥珀酸脱氢酶)来抑制线粒的功能,具有低毒、低用量和杀螨谱广等特点。

腈吡螨酯的国内化合物专利(CN1227229C)已于 2017 年 4 月到期, 2023 年5 月过了新农药保护期。

2015-2020年专利到期农药

2015-2020年专利到期农药

2015—2020年28个专利到期农药作者:《现代农药》《农药快讯》编辑部柏亚罗2013年,按分销商水平计,世界农药工业的市值超过500亿美元,预计未来的3~5年里每年仍将以6%~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全球通过有机合成生产的农药有效成分约500个,占世界农药市场的90%以上。

不同的单剂、复配产品,加之不同剂型的产品,使得全球有成千上万的农药产品用于农业生产。

专利和登记资料保护形式的知识产权(IPR)对农药工业的发展动态、对研发领域(对创新型公司而言)和基础领域的平衡非常重要。

复配产品和新制剂也可以获得专利保护,从而导致了市场的重大分割以及对非专利产品竞争的保护。

过去的15年里,农药的创制品种出现下滑。

目前,每年仅有4~8个新有效成分上市。

因此,专利产品(proprietary products)仅占总市场的25%左右;非专利产品(generic products,不存在专利保护)占总市场的25%~30%;专利技术产品(off-patent proprietary products)占45%~50%。

所谓专利技术产品,是指其有效成分的专利保护已经届满,但终端制剂产品或有一些专利技术(如新的传送系统、表面活性剂或安全剂等),或与转基因作物相关联(如孟山都公司的耐农达作物),或与有专利保护的有效成分复配,或有资料保护,从而阻止非专利产品生产商参与竞争。

英国Enigma市场研究公司先前对2007年全球农药市场研究的结果是:专利产品约占全球市场的30%,专利技术产品占42.5%,非专利产品占27.5%。

Enigma公司的两次数据对比告诉我们,近几年专利产品的市场份额在下降,而专利技术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提高。

专利即将期满农药2015—2020年将有28个农药的专利保护到期,其中包括12个杀菌剂、5个杀虫剂、10个除草剂和1个安全剂,详见表1。

基本保护和SPC保护2015年,有7个有效成分将失去基本的专利保护(即不考虑其他延长保护的化合物专利保护),但其中有5个产品因获得补充保护证书(SPC)而使其专利保护得以延长(表2)。

近期专利登记过期农药品种汇总

近期专利登记过期农药品种汇总

02/8871.氟吡酰草胺 氟吡酰草胺属于吡啶酰胺结构化合物的除草剂,其国内化合物专利已过保护期。

氟吡酰草胺可以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通过杂草体内八氢番茄红素去饱和酶的活性,致使杂草植物细胞叶绿素被破坏及细胞破裂,最终导致目标杂草白化死亡。

氟吡酰草胺具有低毒、除草性能高、作用时间长、对农作物毒副作用小、适用作物种类多、杀草谱宽等优点,对多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包括拉拉藤、野生堇菜、大穗看麦娘等)以及稗草等禾本科杂草都有较好的抑制和防除功效。

可与其他谷物除草剂(如二甲戊灵、异丙隆、MCPA)混用,以获得广谱防控效果。

未来氟吡酰草胺可与其他除草剂组合,研制开发出各种剂型配方,且其特殊的化学结构特点,还可将研发方向延伸到杀虫、杀菌剂方向。

2.氟苯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属新型邻苯二甲酰胺类杀虫剂,其化合物专利已于2019年11月29日届满,未来登记市场潜力巨大。

氟苯虫酰胺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无内吸性,作用于昆虫细胞兰尼碱受体的化合物,激活兰尼碱受体细胞内钙释放通道,导致贮存钙离子的失控性释放,是目前为数不多的作用于昆虫细胞兰尼碱(Ryanodine)受体的化合物。

氟苯虫酰胺高效、广谱、见效较快、持效期较长,耐雨水冲刷。

对鳞翅目害虫有光谱防效,与现有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产生,可以与多种药剂混配,非常适宜于现有杀虫剂产生抗性害虫的防治。

因对水生生物高毒,故氟苯虫酰胺不可在水稻上登记使用。

但总体来看,该成分在玉米、棉花、番茄、核果类作物、葡萄、草坪、蔬菜(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甘蔗等作物上防治小菜蛾、玉米螟、甜菜夜蛾、蔗螟等鳞翅目害虫上的市场潜力巨大。

3.氟硫草定 氟硫草定属吡啶羧酸类除草剂,其国内化合物专利已过保护期。

氟硫草定是有丝分裂抑制剂,主要通过茎叶和近期专利登记过期农药品种汇总02/887胞有丝分裂,具良好的内吸传导性,能从叶片上表面向下渗透,从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对幼芽处理后能够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侵染;氟吡菌胺还可从根部沿植株木质部向整株作物分布,但不能沿韧皮部传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专利届满的十二个国外农药品种概况
1. 唑螨酯(Fenproximate):又称霸螨灵,杀螨王,Danitron,NNI-850等。

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6108691),此专利于2006年12月26日到期。

2.四氟苯菊酯(Transfluthrin):又名拜奥灵。

由拜耳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0834), 该专利将在2008年2月11日到期;它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卫生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3.吡螨胺(Tebufenpyrad):又名必螨立克、Pyranica、Fenpyrad、Masai等。

由日本三菱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2427), 该专利降雨2008年4月23日到期。

4.氟虫腈(Fipronil):又名锐劲特,氟苯唑,Regent等。

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该专利于2008年6月11日到期;拜耳公司对氟虫腈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也在我国获得专利授权(CN95100789.0),此项专利的有效期将持续至2015年。

氟虫腈于1994年11月19日获我国行政保护(NB-FR911903),保护期已满。

5. 烯啶虫胺(Nitenpyram):试验代号谓Best-guard.TI-304。

由日本武田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4801.1),该专利将在2008年8月1日到期。

6. 虫螨腈(Chlorfenapyr):又名除尽、溴虫腈、AC303630。

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 N88106516.1),该专利将在2008年7月28日到期。

7. 咯菌腈(Fludioxonil):又名适乐时,Celest。

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6108428),该专利于2006年12月20日到期。

1999年8月2日获行政保护(NB-US99080218), 现保护期已满。

8. 稻瘟酰胺(Fenoxanil):又名氰菌胺,Achi-Bu。

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与巴斯夫公司(原美国氰胺公司)于1985年共同开发成功,获中国专利授权(CN87106006),该专利将于2007年8月29日到期。

9. 氰霜唑(Cyazofamid):又名Ranman,IKF-916。

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1228), 该专利将在2008年3月12日到期;2002年12月12日在中国被授予行政保护(N B-JP2002121225), 有效期七年零六个月,将在2010年6月12日到期。

10. 砜嘧磺隆(Rimsulfuron):又名玉嘧磺隆,宝成,DPX-E9636等。

由美国杜邦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7100436),此专利于2007年1月27日到期。

1996年9月11日授予行政保护(NB-US96 091107), 保护期已满。

11. 烟嘧磺隆(Nicosulfuron):又名玉农乐,烟磺隆,Nisshin,Accent等。

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7100436),该专利在2007年1月27日到期。

12. 双草醚(Bispyribac-sodium):又名一奇,水杨酸双嘧啶,农美利,Bispyroximate,Nominee等。

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8108904.0),该专利将于2008年12月22日到期。

这12种农药除了化合物专利之外,有些外国公司还在中国申请了相关品种的制造方法专利和制剂及组合物专利(如氟虫腈),因此在化合物专利到期的同时,还需关注其他方法专利或组合物专利的权利限制和行政保护期限,避免在品种开发过程中涉及侵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