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层面模糊语使用及功能
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功能探析

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功能探析英语教学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及功能探析摘要: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局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了不可无视的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分类,然后结合会话原那么,礼貌原那么及面子理论,分析探讨了模糊限制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四大主要功能,即:提供准确而适量的信息、填补教师课堂词汇的空白、教师面子的维护以及学生面子的维护。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英语课堂礼貌原那么面子一、模糊限制语的分类Lakof于1972年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这一术语。
他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wordswhosejobistomakethingsfuzzierorlessfzuzy”(Lakof,1972:195).后来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模糊逻辑,语义,认知,语用等角度,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功能和使用进展了研究。
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角度和方法的不同,对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也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标准。
本文将主要介绍Prince等学者分类标准。
Prince等人认为,模糊限制语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mximatom)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两类。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就话题的真实程度和涉及的范围对话题的内容作出修正。
可细分为程度变动语(例如sortof,some,kindof,alittlebit等)和范围变动语(例如about,orso,approximately,roughly,somethingbetween等)。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是指通过模糊限制语,说话者就话题内容直接作出主观的测度,或提出客观的依据,对话题作出间接的评估。
可细分为直接缓和语和问接缓和语。
前者包括guess、think、believe、inmyopinion、1’m afraid等,后者那么包括aordingtosb、.Itisestimated/said/reportedthat…、sb、saysthat等。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研究模糊限制语是一种语言现象,常见于日常交流中,如“大概”、“或许”、“看起来”等词语。
这些词语的作用是对原话语进行限制和模糊化,表达说话者对自己判断的不确定性或对听话人的不确定性的关注。
因此,研究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对于准确理解日常交流中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模糊限制语可以用于措辞的委婉和婉转表达。
例如,一个人想要拒绝一个邀请但又不想显得太过拒绝,可以使用“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会考虑的”这样的句子。
这句话中,“如果有时间的话”和“考虑”这两个字眼都是模糊限制语,使得整个句子更为委婉。
同时,模糊限制语也可以用于减轻或降低说话者的责任感。
比如说,如果一个人犯了错,却不想承担全部责任,可以使用“我大概是看错了”或“这也许有点麻烦,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
这些句子中的“大概”和“也许”都是模糊限制语,可以使得听话人对说话者的责任的认知不那么强烈,从而降低了说话者的责任感。
此外,模糊限制语也被广泛运用在交流的问答环节中。
当一个人不确定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完全正确时,可以使用模糊限制语来表达。
例如,被问到某电影的导演是谁时,可能回答“我记得好像是…但是我不确定”,这个回答中,“好像”和“不确定”都是模糊限制语,可以消除听话者对说话者的不确定性的质疑。
除此之外,模糊限制语还可以用于有效地表达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的观点可能并不十分肯定,但又想尽力表达出来。
这时候,模糊限制语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例如,“我认为可能是这个样子”或“我感觉应该是这样的”等用法,可以帮助说话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武断。
总之,模糊限制语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具有广泛的语用功能。
在日常交流中,合理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可以有效地表达意思,而且可以提高人际交往的效率和体验。
因此,对于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和实践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功能及应用

tn ” 避 免 绝 对 性 , 表 达 的 信 息 更 符 合 事 实 。 在 e t来 使
讲 解英语 单词 时 , 以使 用模 糊 限制 语 来增 强 话 语 可
这 样 既 表 达 了 拒 绝 回 答 的 含 义 , 给 对 方 保 留 又
的 客 观 性 , 学 生 信 服 , : a c r i g t h o g 使 如 ” c o dn o t e L n -
者 会 在 交 际 中 使 用 模 糊 限 制 语 。 在 知 道 对 方 想 _解 r 确 切信 息 时 , 提 供 出 不 足 量 的 信 息 。 咋 一 看 , 似 却 这
乎 违 背 了 Grc ie合 作 原 则 中 得 “ 的 准 则 ”, 而 其 量 然 目的 却 是 为 了遵 守 值 得 准 则 , 而 表 达 与 实 际 情 况 从 更 加 相 符 合 的 情 况 。 如 :B 刚 看 过 天 气 预 报 ) (
A :H ow ol s i c d i t! W hat degre e bel er ow z o?
B: c A cor ng o he br di t t oadcas t t i ’s about m i nus t el oday.[]P7) … w ve t 8(16 …
四 、 糊 限制 语 的应 用 模
模 糊 限制语 的使用并 不代 表缺 乏语 言运用 的能 力 。模糊 限制语 可对 话 语 中的信 息 的真 实程 度 , 涉
三 、 糊 限制 语 的功 能 模
1、 婉 , 貌 的 功 能 委 礼
在 交 际 中 , 一 些 敏 感 性 或 比较 隐 私 的话 题 , 对 使 用模 糊 限制语 可 以起 到 掩饰 或 回避 的作 用 , 谈话 使 双 方 都 不 至 于 陷 入 很 尴 尬 的局 面 。 如 :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四、总结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给翻译带来了一定 的挑战。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原文的语义关系和语言环境,采取适当的 翻译方法,如归化、异化、折中、重组等,以准确地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原意。汉 英语言模糊性的特点、翻译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都强调了语言模糊性在跨语 言、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只有充分把握汉英语言模糊性的特点,才能更好地 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汉英语言模糊性的表现
1、词汇层面
汉英语言中的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和交叉领域,往往难以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 例如,“江湖”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个含义,如指代社会上各种势力、不受约束 的生活方式等,而在英语中则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此外,一些抽象词汇在汉英 语言中往往具有相似或相近的含义,如“爱”、“美”等,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 差别,这也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3、折中翻译
折中翻译则是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寻求平衡,以实现翻译的忠实性和可读性的 统一。例如,在翻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个成语时,将其翻译为“to take the mind of a mean person to understand the stomach of a noble person”就既保留了原文的意象,又实现了语义的准确性。
汉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目录
01 一、汉英语言模糊性 的表现
02
二、汉英语言模糊性 的翻译方法
03
三、汉英语言模糊性 的实践应用04 四、总结05 参考内容
语言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其精确性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然而,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不可避免的一个属性,这一点在汉英语言中尤为突出。汉英语 言的模糊性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语用等多个层面,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 次演示将从汉英语言模糊性的表现、翻译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 探讨。
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体中的语用功能

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体中的语用功能模糊修辞是指在表达中使用含糊、模糊、不确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常常出现在英语广告语中。
本文将探讨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体中的语用功能。
一、模糊修辞的概念和类型模糊修辞是指使用含糊、模糊、不确定的语言表达方式,以达到一种或多种特定的目的,如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兴趣、引发联想、加强记忆等。
模糊修辞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比喻: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和联想。
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强化表达的效果。
借代:用一个代表一个事物或概念的词汇来表示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增强表达的多义性和联想性。
语音修辞:包括押韵、反复、音律、节奏等,以强化语言的韵律美感。
二、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体中的语用功能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体中有以下几种语用功能:吸引注意力:使用模糊修辞的广告语更容易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吸引注意力。
例如,“Just do it.”(耐克)增加记忆效果:模糊修辞的表达方式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加广告语的记忆效果。
例如,“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宝马)引发联想:使用比喻、拟人和借代等模糊修辞方式,可以引发读者或听众的联想,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Finger lickin' good.”(肯德基)增强感受力:使用语音修辞的模糊修辞方式,可以增强广告语的感受力和美感,使广告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I'm lovin' it.”(麦当劳)增加多义性:使用模糊修辞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广告语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增加广告的含义和意味。
例如,“Think different.”(苹果)减少风险:使用模糊修辞的广告语往往不会给出具体的承诺和保证,而是采用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从而减少广告的风险和责任。
例如,“Expect the unexpected.”(万豪酒店)三、模糊修辞的使用原则虽然模糊修辞在英语广告语中具有很多优点和语用功能,但也有一些使用原则需要遵循:不要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模糊修辞会导致广告语的语义不清、表达不明确,让读者或听众产生困惑和不信任的感觉。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主要是:
1. 缓和冲突:模糊语言可以用来缓和冲突,减少社会紧张的气氛。
例如,用“大概”而不是“准确的”来表达,而不是明确的立场,可以是社会冲突不发生。
2. 表达异议:模糊语言也可以用来表达异议,而不必直白地表达。
例如,对某个话题没有强烈意见时,可以说“我不是很明白”,而不是“我不同意”。
3. 避免冒犯:模糊语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言辞中的冒犯,使说话方在避免别人而不触犯别人的同时,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例如,把说实话改成表达更含蓄的附和语,如“我的观点有点异乎寻常/古怪”,也许可以比“我明显地不同意这种想法”更好地避免言语中的冒犯。
二语课堂教师模糊语的分类和教学功能

二语课堂教师模糊语的分类和教学功能二语课堂教师模糊语的分类和教学功能————————————————————————————————二语课堂中,模糊语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模糊语的分类和教学功能两方面对模糊语进行讨论。
一、模糊语的分类1. 时间模糊语时间模糊语是指那些表达时间的词语,如:today、tomorrow、next week、last month等。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从而加快学习进度。
2. 空间模糊语空间模糊语是指那些表达空间的词语,如:here、there、over there、in front of等。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的空间位置,从而加快学习进度。
3. 状态模糊语状态模糊语是指那些表达状态的词语,如:good、bad、happy、sad等。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的状态,从而加快学习进度。
4. 数量模糊语数量模糊语是指那些表达数量的词语,如:few、many、some、all、every等。
这些词语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学内容的数量,从而加快学习进度。
二、教学功能1. 提升学习兴趣通过使用模糊语,教师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有趣而生动,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信息传递使用模糊语可以使得教师表达的意思更加明确而准确,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教师所想要传递的信息,有助于加强信息传递。
3. 拓宽思维使用模糊语可以使得教师的表达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助于拓宽思维。
4. 提高学习成效使用模糊语可以使得教学内容的表达更加准确、明了,这样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理解,有助于增强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总之,在二语课堂中使用合理的模糊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加强信息传递、拓宽思维,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成效。
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

最早提出“模糊限制语”(Hedge)和“模糊限制运用”(Hedging)的是Lakof(1972),他在论文”模糊限制语对意义标准及模糊概念逻辑的研究“(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Zogic of Fuzzy Concepts)中提到“那些有意把事物弄得模模糊糊的词语,我们把它们称为模糊限制语”⋯1。
模糊限制语可以就说话的真实程度或涉及范围对话语的内容做出修正,也可以表明说话人对话语内容所作的直接主观测度,或者提出客观根据,对话语做出间接的评估。
拉可夫对模糊限制语的诠释建立在“理想认知模式”(ICMs)的基础上,深深植根于语义学的范畴_2 J。
Brown和Levinson(1978)认为模糊限制语是模糊集合中的一个小品词、单词或词组_3 J。
韦氏词典第三版把模糊限制语定义为:有意使用的一种不明朗或模糊的表达,而这种不明朗或模糊是能被听者完全理解的,一般不会导致歧义或含糊。
本文拟对模糊限制语的类型及其主要功能作浅显的探讨。
二、模糊限制语的类型Prince等研究人员(1982)通过分析医生用语后提出来的对于模糊限制语的分类,他们从使用范畴上把模糊限制语分为两大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approximators)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shields)。
(一)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原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对原来的话语意义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或者给原话定出一个大体的变动范围,属于语义范畴。
这类模糊限制语还可进以进一步分为两类即“程度变动语”(adaptors)和“范围变动语”(rounders)。
1.程度变动语程度变动语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原话意义做出某种程度的修正的词语,它能把一些接近正确,但又不敢肯定完全正确的话语说得得体一些,与实际情况更接近一些,避免过于武断。
如:sort of,kind of,almost,a little bit,to some extent,really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汇层面模糊语的使用及功能
摘要:模糊语的使用不论在口头交际还是书面文献中都是一种
很普遍的现象,本文对模糊语言进行了分类,对其语用功能做了初
步总结,以期对二语学习和运用有所启示。
关键词:模糊语,词汇层面,汉语,英语,功能
一、引言
人们对客观事物以及精神现象的描述通常是提示性的,或者说是对现实的一种接近。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对语言的使用就是在根据语境和表达目的需要在模糊性与精确性的两个极端作出适当的选择。
而本文所讨论的模糊语是指人们在表达抽象,模糊概念和事件时,所使用的语言资源。
以下就模糊语言的分类和功能进行探讨。
二、模糊语的分类
(1)表示模糊数量。
各种语言里都有大量表示模糊数量的词,以下仅以英语和汉语为例,表示概数:汉语里有三番五次,七手八脚,千
军万马,二三十等等;英语里有several,scores of,hundreds of 等。
表示量的模糊语:汉语里有一勺,一把,一车等;而英语里则有a spoonful of ,a handful of,a truckload of 等。
(2)表示主观感受,意识产物等抽象意义的词。
由于生活环境,社会意识,年龄,性别等差异,对一些复杂的情感体验和意识产物的理解也就因人而异,所以语言中表示这些抽象概念的名词一般来说含义是模糊的,内涵也是不定的。
例如鬼(ghost),爱(love),公平(fair),正义(just)等。
这种由于概念本身的宽泛抽象和模糊以及
不稳定性而导致词义的模糊还是比较多见的。
(3)表示对渐变客观事物人为划分的词。
人们在表达思想是既要顺应表达准确性的需要又要顺应表达经济性的需要,所以对连续事物和现象往往进行人为的划分,这无疑也导致了语言的模糊性。
例如汉语里有粉红,桃红,朱红,深红等而英语则有pale red,pink red,dark red等。
汉语里有黑,灰,白等而英语里则有
black,gray,white等。
然而最常见的是对事物品质和属性的二分法。
例如good,bad;long,short;high,low等
(4)模糊限制语。
price等人按其语用功能将模糊限制语划分为缓和型与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可以表达话语的人际功能,限制作者对陈述承担责任的程度,例如,we assume,it is reported that,according to,it is likely等等。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可以改变话语的逻辑结构,话语的语力,可以理解为对原有命
题的一种修正。
例如,around,roughly,at least,or so,
rather,quite,to a great extent等等。
三、模糊语的使用及功能
(1)恰当使用模糊语可以使表达更加精确,可信度更高。
当人们话语所指向的对象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或是发话人对其没有达到精确
认识和掌握时,适当使用表示认知情态,范围和程度变动的模糊语
能更加客观的表达发话人的观点。
例如,by the first millennium ad,the world;spopulation was around 350 million.
(2)适当使用模糊语可以有效控制信息量,以达到交际目的。
人类
的交际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
因而我们在交流中总是有选择地传递信息,甚至是传递不对称的信息,以达到交流目的。
例如,-what does he do for a living?-er…he’s sort of in the medicalbusiness.
(3)模糊语还有规定信息的不确定程度,以及发话人对其所承担
的责任的作用。
hyland(1989)提出了作者取向类限制语和读者取向类限制语。
但是不论是那种取向,这两类模糊限制语都包含了作者对所提供信息的确定性的暗示。
例如,july 14 at around 9
am,a.k.brown allegedly robbed the turkey hill bank.
(4)模糊语的使用是一种交际策略。
模糊语可以改变原话语的情态,语气使之委婉,含蓄或者使其带有商量的口气,从而顺从礼貌原则,有利于语受话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例如,it seems to be a massive failure on your part.
四、结语
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模糊语的使用作为一种话语策略,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恰当地使用模糊语用不但可以使表达更加严谨,更加精确;能够有效地控制信息量;可以规定对信息确定性所承担的责任;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回避一些不容易或是
不想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伍铁平.1999.《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程同春.2002.模糊限制语在科技英语中的运用于翻译.《中国
科技翻译》第4期.
[3]于建平等.2009.模糊限制语的语域特征分析.《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文军(1977-),男,陕西白水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研究生。
吴梅梅(1980—),女,山西兴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研究生。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