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矿井是人类开采矿藏的重要场所,其中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对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素以及如何进行优化,以提高矿工和设备的安全性和效率。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素1. 矿井特征分析在进行通风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矿井的地质条件、开采规模、矿井深度等进行全面的特征分析。

这些特征将决定通风系统的基本参数,如通风量、风速等。

2. 通风需求计算通过计算待设计矿井的通风需求,确定所需的通风量和风速。

通风需求计算需要考虑矿井的开采活动、作业区域的工作状况等因素,以确保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

3. 通风网络设计通风网络是通风系统的骨架,它由主风井、支风井、回风井等组成。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网络,可以实现矿井内空气的流动,将排放的有害气体及时排除。

4. 风机和风门选择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功率和性能直接影响通风系统的效果。

根据通风需求计算的结果选择合适的风机,并设置适当的风门控制通风量和风速。

二、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法1. 通风网络调整通过对通风网络进行调整来优化通风系统,可以改善矿井内的空气流动,提高通风效果。

例如,在主要开采区域增设支风井、回风井,以增加气流通道,优化气流分布。

2. 空气流动模拟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模拟方法,对矿井内的空气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

通过模拟分析,可以发现通风系统中的瓶颈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3. 智能控制系统应用利用智能控制系统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通风量、风速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调整。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矿井内的工况变化,自动调整通风系统以提高整体效率。

4. 设备的改进与优化通过对通风设备的改进和优化,如改进风机叶片设计,降低噪音和能耗;优化风门结构,提高调节精度和可靠性等,可以进一步提高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三、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效益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不仅可以提高矿工和设备的安全性,还能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环境效益。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矿井通风系统是矿山地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是保障矿工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设计和应用两个方面阐述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

一、优化设计1.1 通风系统设计的目标通风系统设计应该以保障矿工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

一方面,要保证空气流通,保持空气中的含氧量,控制尘埃浓度,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等,以确保矿工的健康和安全;另一方面,要通过合理分配通风流量和调整工作面的通风质量,提高采煤效率和产煤量。

1.2 通风系统设计的要素通风系统设计要考虑矿井的特点,包括矿井深度、开采方式、矿岩性质、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等。

具体要素包括通风机的类型、数量和功率、通风管道的材料、直径和长度以及采掘工作面的通风规划等。

1.3 通风系统设计的步骤优化通风系统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通风规划方案。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确定通风系统设计的各项参数和指标。

(2)计算通风参数。

通过数值模拟或实测,计算出通风系统所需的风量、风压、空气交换率、风速等相关参数,以确保通风系统设计符合实际使用需求。

(3)确定通风机型号和数量。

根据通风参数计算出所需的通风机型号和数量。

(4)设计通风管道。

根据通风系统的参数和通风机的型号和数量,设计通风管道的直径、长度和材料,确保通风管道的运行稳定,降低管道阻力和能耗。

1.4 通风系统设计的优化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能耗管理。

通过优化通风参数和设计合理的通风管道,降低通风系统能耗。

(2)提高通风系统的适应能力。

根据矿井的特点和采掘进度,适时调整通风系统的设计,改进通风系统的适应能力,确保通风系统稳定有效运行。

(3)采用高效通风技术。

采用矿井通风系统的高效通风技术,例如采用动态压力控制系统,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二、优化应用2.1 通风系统的检测和调整矿井通风系统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调整,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检测包括通风系统的温度、湿度、气压、灰尘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

煤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煤矿是我国能源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其中,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研究是保障矿工安全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通风系统的重要性、优化研究的意义以及相关的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通风系统的重要性通风系统在煤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矿工所需的新鲜空气,还能有效排除煤矿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如瓦斯等。

通过通风系统,可以维持矿井内的气候环境,保证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通风系统还可以控制煤尘的扩散,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二、优化研究的意义通风系统的优化研究对于提高煤矿安全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优化通风系统,可以提高矿工的工作环境质量,减少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其次,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产成本。

此外,通过优化通风系统还可以提高矿山的环境保护水平,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优化研究的技术手段1. 数值模拟技术数值模拟技术是优化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煤矿通风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不同参数下的气流分布情况。

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可以找出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数值模拟技术具有计算速度快、成本低、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研究中。

2.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另一种重要的优化研究手段。

通过在煤矿通风系统中布置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气流速度、气体浓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通过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可以对通风系统进行实时调整和优化。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干预的可能性,提高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通风系统优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引入智能控制算法和系统,可以实现对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

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自动调整通风系统的参数,使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提高通风系统的控制效果。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

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煤矿作为我国的重要能源产业,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通风系统作为煤矿安全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矿井内空气的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火灾和瓦斯爆炸等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方案的探讨。

一、现状分析在进行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煤矿通风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 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存在部分通风道路过长、支护不力等问题,导致系统阻力增大、通风效率低下。

2. 部分通风设备老化:煤矿通风设备的老化导致设备运行效率下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 安全监测手段不完善:通风系统内的安全监测手段不完善,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和温湿度等参数。

二、优化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1. 通风系统设计优化: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优化。

通过减少通风道路长度、优化支护结构,降低系统阻力,提高通风效率。

2. 设备更新升级:对通风设备进行更新升级,采用先进的风机、加强型换气机等设备,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 安全监测系统改进:引入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如实时气体监测仪、温湿度自动监测仪等,实现对矿井内气体浓度、温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4. 通风系统运行管理优化: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对通风系统的定期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优化方案的效果通过对煤矿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实施,预计可以获得以下效果:1. 提高通风效率:通过优化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设备升级,降低系统阻力,提高通风效率,保障矿井内空气的流通,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2. 提升安全监测能力:通过改进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矿井内气体浓度、温湿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提升对安全状况的监测能力。

3. 减少事故发生率:通过优化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加强巡检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矿井的安全性。

香山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及应用

香山矿通风系统优化研究及应用
3 .Fr e e z i n g En gi ne e r i n g De pa r t me n t , Chi n a Co al Co ns t r u c t i o n Co r po r a t i o n, Hu ai b e i 2 3 50 0 0, Ch i n a;
A bs t r a c t: To o p t i mi z e t h e v e n t i l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f Xi a n g s ha n Co a l M i n e, a c o n t a c t a i r d uc t b e t we e n t wo wi nd we l l s wa s b ui l t o n t he
2 0 1 3 年第 1 1 期
中州 煤 炭
Hale Waihona Puke 总第 2 1 5期 香 山矿 通 风 系 统 优 化 研 究 及 应 用
安 学民 , 杨永生 , 任 鹏 , 高 宏
( 1 . 平 煤 股 份 香 山矿 , 河南 平顶山 4 6 7 0 0 0; 2. 河 南煤 业 化 工 集 团 永煤 公 司城 郊煤 矿 , 河 南 永城 4 7 6 6 0 0;
3 . 中煤 矿 建 集 团 冻 结 工 程 处 , 安徽 淮北
2 3 5 0 0 0;
4 . 煤 炭科 学研 究 总 院 沈 阳研 究 院 煤 矿 安 全 技 术 国 家重 点 实验 室 ,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1 6)
摘要: 为优 化香 山矿 矿 井 通 风 系 统 , 在 地 面 两风 井 间建 1 道 联络风道 , 拆 除 井 下 己组 与 丁 戊 组 总 回 之 间 的 联 巷风 门, 并 联 使 用 2个 采 区 总 回风 巷 、 风井 , 使 原 有 的 2个 独 立 的 回 风 井 变 为 由 1套 主 要通 风机 服 务 全 矿 井 。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

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应用1. 引言矿井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对矿井内的空气质量、瓦斯抽放、矿井火灾事故防治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矿井通风系统在设计和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通风阻力大、通风效果不理想等。

因此,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应用,可以提高矿井的通风效果和安全性。

2. 优化设计方法2.1. 矿井通风系统参数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参数的优化是改善矿井通风效果的关键。

在优化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1. 大气压力和温度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根据矿井所处的海拔高度和气象条件来确定大气压力和温度。

合理确定大气压力和温度可以保证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满足实际条件。

2.1.2. 通风风量和风速通风风量和风速是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要参数。

合理确定通风风量和风速可以确保矿井内的空气质量和瓦斯抽放效果。

通风风量和风速的计算可以通过使用数值模拟方法或经验公式来进行。

2.1.3. 矿井通风系统的布置矿井通风系统的布置需要考虑到矿井的地质条件和矿井巷道的结构。

合理布置通风系统可以减小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果。

2.2. 通风系统设备优化通风系统设备的优化也是提高矿井通风效果的重要途径。

在设备的选型、安装和维护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2.2.1. 选用高效设备选择高效的通风设备可以减小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果。

在设备选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风量和风压参数,以及设备的能耗和使用寿命等方面。

2.2.2. 设备的合理安装设备的合理安装可以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位置选择、管道连接和密封等方面。

合理安装设备可以降低系统的阻力损失,提高通风效果。

2.2.3. 定期维护和检修定期维护和检修通风系统设备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护和检修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和更换等。

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保证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优化设计的应用案例3.1. 某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某煤矿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案例,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改造。

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

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

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摘要矿山井下通风系统是保障矿山井下工作环境安全和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设施之一。

本文基于对矿山井下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探讨了通风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并对现有的通风系统进行了优化提升。

通过优化设计与改进,提高了井下通风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1. 引言矿山井下通风系统是矿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对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井下通风系统能够有效地排除废气、降低井下工作环境温度、调节湿度,保证矿工的健康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2.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原理井下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矿区井下空气流动特点和需求,通过合理设置通风设施和通风路线,使井下空气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和含氧量,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确保矿工的健康和生产的平稳进行。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2.1 矿井地质条件不同矿区的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如矿层结构、岩石性质、厚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通风系统设计的选择和布置。

2.2 矿区单元细分矿区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划分,需要将矿区划分为不同的单元,通过通风系统为每个单元提供独立的空气供应。

2.3 井下工作面布置井下工作面的布置涉及到通风系统的路径和风流分配问题,需要优化工作面布置以最大化通风效果。

3. 井下通风系统设计方法井下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计算法、经验法和仿真模拟等几种不同的途径。

3.1 计算法计算法是通过分析井下各个通风终点的通风需求,结合空气流动的物理规律,计算得出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

计算法需要准确的输入数据,如矿井地质条件、工作面布置、岩石气体含量等。

3.2 经验法经验法是基于以往的通风系统设计经验和实践,根据矿井特点和数据,通过经验公式和统计方法估算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

经验法建立在大量实验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能够快速给出初步的设计结果。

3.3 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井下通风系统的流动和分布情况,通过调整参数和变量,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矿井通风系统在矿山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关乎矿工的健康和安全,也直接影响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合理设计和优化通风系统对于矿山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案进行探讨。

一、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1. 矿井通风系统的结构矿井通风系统可分为主风机系统、辅助风机系统和通风道路系统。

主风机系统是通风系统的核心,负责为矿井提供主要的通风动力;辅助风机系统则为主风机系统提供支持,保证矿井通风的全面和充分;通风道路系统则是通风气流的传输通道,要求通风道路布局合理,通风阻力小。

2. 矿井通风系统的参数设计在设计矿井通风系统时,需要确定一系列参数,包括通风量、风速、阻力损失、风机数量和位置等。

通风量决定了煤矿内部的空气流通情况,风速影响矿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阻力损失直接影响通风系统的能效,合理确定这些参数是通风系统设计的核心。

3. 矿井通风系统的控制设计矿井通风系统的控制设计包括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通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通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通风系统运行状态以及建立预警机制,确保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合理设置通风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参数,以适应矿山生产的不同需求。

二、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案1. 优化风机配置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通风需求,合理配置风机数量和位置,避免盲目增加风机数量,提高通风系统的能效。

可以采用CFD仿真技术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模拟,找出通风系统中的瓶颈和不足,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和结构。

2. 优化风门和风堰设计通过合理设置风门和风堰,控制通风系统中的气流分布,避免气流短路和死角,提高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

在设计风门和风堰时,考虑通风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气流传输路径,保证通风系统的全面、均匀通风。

3. 优化通风道路设计通风道路是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风道路的设计直接关系到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和能效。

在设计通风道路时,应考虑通风道路的长度、截面形状、材料和阻力损失,合理设计通风道路的曲线和分岔,降低通风道路的阻力损失,提高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应用研究
【摘要】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以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问题,必须向井下施工地点输送大量空气,排除有害气体杂质,调节井内的温度和湿度,以攀枝花金属非金属矿业集团通风系统优化工程为背景,采用矿井挖掘衔接技术分析矿井现有存在问题,应用棱角对流式系统对矿井通风量进行测试,选择最佳通风系统改造方案满足今后生产需求。

【关键词】棱角对流式衔接技术通风系统
现如今我国处于工业发展中阶段,对矿产资源需求量进入一个高峰期,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凸显,矿产资源已面临耗尽的局面,采场外部建设良好,赋予设备简单的采矿机床基本已安装完成,但以后采场面临海拔低、熔岩温度高,排水难度大等难题,通风系统、扇区安装程序将会更加困难和复杂。

所以,在优化通风系统时,应遵循安全可靠,建筑安装费、通风器材费最低和便于操作运输的原则,增加通风量。

做到设备布局规划简单,技术与经济统一管理的局面。

1 某矿井区通风环境概述
某矿井区通风为轴承插拔样式,通风系统分为扇区式通风系统和集压限流式通风系统,矿井的回风量为43000m3/h,有效瓦斯排出量为28349m3/h(其中抽出量2202m3/h,回流量26147m3/h)。

目前采矿区有四个排气口:主排气口、副排气口、斜式排气口,立式排气口。

五个回风纵井。

其中某回风纵井实现全面分区通风,矿井工作环境采用悬浮离地一次性采用垂直自然高度划落式机械化采矿方法,采用X环绕四周型的通风方式;挖掘工作面采用多平行面连采、连挖工艺,平行面采用横向间距20m,纵向间距17m贯通一体全封闭压缩模式结构。

2 该矿山通风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该矿山通风系统采用棱角对流式通风,扩大了原有的覆盖面积,扇区部分位于排风口下侧220米左右,加大风速排流量,但在开采过程中,施工难度的加大,开采作业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对矿井开采深度有了进一步的延伸,致使矿井需要的风量与阻力发生较大的转变,从现状分析以及测定的结果来看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存在。

(1)接地排选用的位置不合理。

应采用挂壁式接地排,与汇接线对齐用扣式纽带捆绞,安放在距扇区位置东偏南45°角大约60米的位置,此矿井的安装位置阻碍风的对流速度,达不到主井位置区的范围,造成设备散热系统损耗、负载平衡加大以及灰尘等杂质不易排出排风管道。

(2)矿井散风量大。

从评测结果分析来看,该矿井的低端底层有效通风率为21.32%,拐弯点处的散风现象十分严重,根据当地部门的调查结果来看,最主要因素:①井下散热系统的散热能力达不到符合实际生产需要,导致风流量减
缓。

②当前矿井区地下260米中段,主要处于矿石的运输位置路线,其他中段位置作业时,产出的砂石及废料都通过副井放置到主井排风区范围内,最后通过风流量加大对设备动力系统的调节排除井口表面,所以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预留多个溜井,以便砂石杂质直接从溜井口位置排除,减少矿井散风量。

③矿井作业同时进行,造成作业面集中力度小,且大部分老化的管道不能立即封闭,以至于风流量大幅度减少。

④现在大部分矿山采用的是HR直接爆破采矿法,所以矿井路段中除了主干道外,大部分支路基本未设置风流量调控措施,导致相当部分管路内的风直接从其它排风管道内被排走,造成不必要浪费。

(3)通风系统设备硬件不够齐全、控制能力达不到标准和维护周期间隔过长,以致风流量发生紊乱、管路漏风程度大,风速断流现象严重,所以,风速在路过主副井的位置时大部分流向上井管口,其中在倾斜管路容易发生回风现象,在-280m主井井口流入的风流量沿斜角坡道和副井井口直行路段通风汇聚十分困难,风流杂乱。

其中风流量发生短路,相互配合不合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矿井路段多,并且同时进行开采、挖运、回填,在深度段内供应风流量达不到要求标准,不能满足生产设备动力需要,在中上部管道段内风流量短路严重,实际所需风量减少,无法满足设计规划中的需求。

(4)实际风量效率低,管路中段风流量漏风明显,开采场地通风设施差,实际获得矿井有效的风量效率为31.83%,造成有效风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各个路由段内存在少许的溜井口和排气管道口,未设置一些必要的通风建筑标石,以及未做到对管井口维护管理的职责,与此同时,施工地点的扇区与配套设施的调节不到位也是对开采场地供应风量的不足、开采场地与外界通风条件不符合标准及实际有效通风率低的主要因素。

(5)风速达标率低,实际测量的仅为22.31%,和80%的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其最主要因素已开采完的中段和未开采的场地没有及时的包封,大部分风流量从已经结束的中段上部进入到溜井口和回风口道内,降低了工作面的风流速度,井下挖掘工作采用的是高气压涡旋式通风,需要的供风量为2.12-3.68m3/s,风量远远不足。

(6)局部地带污风再生。

每个管井口3-4米处留有溜井口与上下通道贯通的部位,中段位置污风情况严重,在施工时中段管道面的污风直接排到进风口中,致使进风口的空气受到污染,施工作业难度的加大,中段多路施工作业同时进行,而主要在实平路面,溜井距施工地点较远,少部分地区面坍塌,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采用安装地表扇区做抽风检测试验,靠主扇区自行形成的压缩拱桥贯穿通风,风流所经过的路程长,中途贯穿的风流量大,致使污风纵连现象严重,降低风流量系统循环效率。

(7)回风中段阻风率大。

由于-150m总回风中段积水深达0.2m,回风中段截面积减小,增大阻风效率,与此同时,在测量标准结果中发现在-250m中段3#回风井与总贯通通路之间以及总回风路段存有裂痕现象,回风中段堵塞严重,部分要道受风面积不到原有面积的五分之二,导致回风中段阻力加大,风流无法汇至指定地点。

3 该矿通风系统仿真及优化研究
3.1 矿井通风系统的按需调整
不管是现在新建的矿井还是原来已有的矿井通风系统的改良,每次都是按照风力的风量由外向里吹,同时对风量进行调节。

在逐步形成寺河矿井通风系统的情况下,进行矿井通风系统仿真。

最终经过反复不断地大量试验,使风流量与矿井地区的最大风阻力保持平衡,依次进行按需调节分配,在进行合理化的调节时首先要基于功率消耗量最小原则,按照各个节点间的驱动原理对风量进行分配,利用寺河矿井通风仿真系统操作平台对寺河矿区的所有矿井进行全方位的模拟试验,经过在最后的反复调试下,终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寺河矿井通风仿真系统。

3.2 矿井通风系统风流量的分配方案
寺河矿井仿真通风系统是一个用来模拟通风通风系统构成的多元器件,集成了思科、华为、大唐、中兴等多家通信企业仿真系统,在华为仿真系统组成中,数字中继器是二层交换机与数字中继线间的接口设备。

并且不需要馈电、振铃、2/5线转换和编译码功能。

当采用主从或互控设备同步时,设备接口必须能从接受信号中恢复时钟提取和同步信号即数字中继的主要功能是时钟的提取、码型变换、帧同步和复帧同步等。

数字中继的功能框图如图所示。

当采用数字中继设备时,若设备在生产中发生不规则变动时就会引起通风设备系统相应参数的变化。

通风网络也算是通风系统仿真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利用强大仿真系统的解算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矿井的通风问题。

根据此次项目的调查结果和测定标准,对现有通风系统的缺陷,提出以下几项实施优化方案。

(1)各个中段扇区内安装辅助风墙,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效提高该中段内辅助扇区循环系统的再生效率。

(2)施工采用扇区局部通风,抽风式扇区应按设计要求和风筒相一致,把外层风流送到施工指定定点,利于污风排出通气管道,保持主控管道清洁干燥。

(3)对施工作业进行布置规划,运用前进式布置方式,在空间结构上保持中段作业超过前段施工部署规划周期,减少污染范围。

(4)推动对通风建物的管理能力,随时做好需风作业点的调整,使通风量满足实际需要的安排。

4 结语
通风系统是一个不断演进变化的过程,即便在好的设计也不能一次成型,适应网络变化需要的情形,及时不断对各个操作节点进行调整(例如风机插拔线接触良好情况,设备门框开启扇角的大小及安装位置的选择等)是对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一个保障。

减少阻力和风漏,同时采场也要有一批技术先进、对工作负责和善于管理知识性人才团队,以便实现一个符合当今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的通风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