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直升机发展史

世界直升机发展史
世界直升机发展史

世界直升机发展史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世界直升机之最最大的直升机——米-26

米-26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直升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56吨,有效载重为20吨,空重为最大起飞重量的50%。旋翼有8片桨叶,是世界上桨叶最多的单旋翼直升机。

最早的直升机——FW-61

世界上第一架直升机出现于1936年,由德国科学家福克设计,被称为FW-61 。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能够在空中盘旋的直升机。

最早的武装直升机——AH-1G

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1G,绰号“休伊眼镜蛇”。该直升机由美国贝尔公司研制,主要用于为运输直升机护航和火力支援。1967年在越南战场首次投入使用。

最早的客运直升机——S-51

世界上最早把直升机作为客运业务的是英国,1950年英国把仿制的S-51直升机用在加的夫和利物浦的航线上,正是运送第一批旅客。

最快的直升机——“山猫”

1986年改进的“山猫”直升机创造了速度为千米/小时的绝对世界纪录。“山猫”可执行舰载反潜、攻击海面舰只、搜索和救援等海军任务;也可执行攻击、侦察、指挥、联络、货物和部队运送等陆军任务。

飞得最高的直升机——SA315B

SA315B具有良好的高原性能,1969年在喜马拉雅山飞行表演期间,SA315B载2名驾驶员和140千克燃油,创下了在7500米高度起飞着陆的世界记录。1972年6月21日,该机在法国创造了12442米的直升机飞行绝对高度记录。

最“冷”的直升机——RAH-66

RAH-66“科曼奇”是美国研制的双座侦察/攻击、空战直升机,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隐身直升机,RAH-66是一种最“冷”的直升机,它是把红外抑制技术综合运用到机体设计中的第一种直升机。

直升机最多的城市——圣保罗

世界上直升机最多的城市是圣保罗,该市拥有直升机达540架,停机坪220个。圣保罗已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私人直升机市场,圣保罗正在筹建一座可以起降120架直升机的大型直升机机场。

直升机的跨越发展期

创建时间:2012年09月10日点击量:456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世界直升机制造业迅猛发展。世界几大直升机公司为了抢占直升机市场份额而不断地进行竞争,直升机技术在竞争中得到了发展。由于在直升机设计上不断采用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所以直升机的性能得以不断地提高。

目前,直升机进入跨越发展期。新构型相继涌现,新技术不断发展,直升机在军民用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为适应全球市场和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许多着名的直升机科研、制造机构进行了重组,形成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的工业集团,世界直升机产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直升机研究、设计和制造新模式不断出现,大量新产品相继投放市场。例如,俄罗斯政府合并直升机工业,把直升机工

业部门重新划归国有,组建了新的直升机联合股份公司,结束长期独立设计和制造多样化产品的历史;法国和德国共同投资组建了欧洲直升机公司,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研发出多个新型直升机投放市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直升机自问世以来,许多关键技术逐步得到突破,新的成熟技术逐渐应用到直升机的研制上,因此新的直升机构型不断出现。气动、动力学和声学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常规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难以超过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低严重限制了直升机的使用和发展,突破这一技术的途径是直升机构型的革新。为了提高直升机的性能,以满足陆军航空兵武器发展的需要,各国大力发展新概念旋翼飞行器,其构型与传统的直升机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传统的常规构型演变到非常规的构型。一方面,不仅增加了直升机的航程,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和任务载荷。

1 推力螺旋桨型

2005年9月15日,西科斯基飞机公司从美国陆军航空应用技术处获得了“联合重型”旋翼机项目的两个“概念设计和分析”合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将在自己的两个方案中应用X2技术:其中一种是巡航速度为306千米每小时的超重型载重旋翼机(X2C),另一种是巡航速度为454千米每小时的超重型高速旋翼机(X2HS)。

X2采用电传操纵,桨叶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机身也作了减重优化处理,外形采用低阻设计。此外,该机还特别设计了流线型的桨轴整流罩。采用“前行桨叶概念(ABC)”,无需由直升机转变到飞机状态,加大推进螺旋桨的功率便可实现高速前飞,这种旋翼不但省去了旋翼系统的许多复杂的传动和平衡机构,更加重要的是它在飞行过程中,上下两副旋翼的空气动力作用能够相互平衡和补充,保

持总的飞行升力不变,即使高速飞行时,也用不着提高旋翼的转速,只要通过增大桨叶角来提高旋转的升力,从而避免飞行速度增大后,后行桨叶失速带来的一系列性能、机动能力和载荷等问题。

2 复合短翼型

QTR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8年,其初步方案是利用波音V-22的机翼、短舱、发动机和旋翼螺旋桨,并把这几部分装配到改进的洛·马公司的C-130的机身上,最后产生的纵列双翼飞机的垂直起飞总重超过吨,是V-22垂直起飞总重的两倍。

用于人员运输时,基本型QTR可装载110名伞兵或150名乘客,机舱的加压系统可使其在7600米的高度飞行。QTR采用复合式短翼布局,机舱全增压。该布局可使来自前行桨叶的涡流的影响降至最低,后行桨叶所承受的载荷和前桨叶几乎是一样的,其稳定性与传统的旋翼机没有区别。

3 附加推力型

附加推力型保留直升机的旋翼、机身、起落架等基础部件和系统,附加了水平推力装置和操纵系统,增加直升机前飞时的水平拉力或推力来提高飞行速度,提升原有性能。

卡莫夫公司的卡-90是“以直升机方式起降,以固定翼飞机方式巡航飞行”的方案。实际上,卡-90是一种“几何外形可变”的航空器,带有两套独立的推进系统,一套用于巡航飞行,一套用于起降操作。

卡-90两片桨叶旋转产生升力,反扭矩由涡轮发动机通过喷管后方的舵面偏转来提供。进入平飞阶段,由涡轮发动机提供向前推力,随着速度的增加,采用升力体的机身产生升力,两片桨叶向后收起,以降低阻力,最后实现高速飞行。

卡-92属于共轴双旋翼直升机,该机的主要特点是在尾部安装了推进式螺旋桨和共轴式旋翼。这对反转的刚性旋翼允许当速度增大时每侧的后行桨叶过载减小,从而避免了桨尖失速,因为对于传统的飞行器,桨尖失速会限制前飞速度。

米-X1由一副旋翼和一个安装在尾部的螺旋桨在巡航飞行时提供推力,并通过推力矢量提高扭矩稳定性。通过采用新型旋翼设计和计算机控制,米-X1的巡航速度将达到257节,最大速度能达到280节。

直升机的幻想期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345

人类的航空发展史始于十六世纪,由观察鸟类飞行所得的现像,引导着早期航空的发展。鸟类的飞行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起飞、飞行及降落;而起飞可分为两种:跑步起飞和跳跃起飞;而飞行亦可分为两种:前飞和空中停留。一开始,人们想利用可上下移动的翅膀靠着其运动而如鸟类般的飞行,但是此一构想除了玩具外并无法真正地让人类飞上天空。

虽然如此,人类并不因此而放弃,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十九世纪发明了固定翼飞行机器,即目前大家所熟悉在运输上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飞机。而飞机的发明虽然让人类可以飞上天空,但这只能仿真鸟类的跑步起飞以及前进飞行。对于另外的跳跃起飞及空中停留的现像却一直无法达成。

古老的神话故事诉说着人类早期的飞行梦,而梦想的飞行方式都是原地腾空而起,像现代直升机那样既能自由飞翔又能悬停于空中,并且随意实现定点着陆。例如阿拉伯人的飞毯,希腊神的战车,都是垂直起落飞行器。然而它们毕竞只存在于神话故事中,那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太低,不可能研制载人的飞行器,可以说,那是人类飞行的幻想时期。

直升机的萌芽期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401

经过幻想期,产生了直升机的基本思想,昭示了现代直升机的原理。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的玩具“竹蜻蜒”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画。

1 竹蜻蜓的启迪

最早直升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公元400年前,那时中国已有竹蜻蜓,竹蜻蜓是把螺旋桨装在一根垂直轴上,人们以手转动此轴即可使竹蜻蜓升空飞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概念直升机。

竹蜻蜓

2 达·芬奇的直升机设想

15世纪达芬奇的画是世界上最早的直升机设计方案图。大概也想仿照当时的提水机械,以阿基米德螺线形状的翼面在空气中旋转,实现把人垂直提升到空中的构想。

达·芬奇的直升机图画

在古代,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低下,当然不能造出实际的直升机,然而中国人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方案图画,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始点。

直升机的探索期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347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直升机的发展史由萌芽时期进入了探索时期。尽管在发展直升机方面付出了很多的艰辛和努力,但由于直升机技术的复杂性和发动机性能不佳,它的成功飞行比飞机迟了30多年。

20世纪初为直升机发展的探索期,多种试验性机型相继问世。由于直升机升空后,为实现其可控稳定飞行,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配平旋翼旋转所引起的反扭矩。因此,直升机早期的方案大多是多旋翼式,靠旋翼彼此反转来解决配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表明了探索阶段的技术不成熟性。经过多年实践,这些方案中只有纵列式和共轴双旋翼式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在应用。双旋翼横列式方案未在直升机家族中延续,但在倾转旋翼/机翼式垂直起落飞行器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1开展模型研究

1796年,英格兰的凯利公爵制造了一些成功的直升机模型,其中一架飞到27米高。1842年,英格兰的菲利普斯制造一架以蒸气推动的重10千克的直升机模型。

19世纪中叶,英国发明家乔治·凯利制作了一架直升机模型,它的头部尖如鸟嘴,机身就像海鸥一样呈流线型,上面装有两副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旋翼为横向布局,尾部有垂直方向舵,并以1台小型蒸汽机为旋翼提供动力。尽管模型制作得相当完美,但它最终也没能飞起来。

乔治·凯利制作的直升机模型

法国的阿梅古于1863年制造了以蒸汽发动机推动的直升机模型,为了减轻重量,他以铝材料制造蒸汽缸。为了抵消旋转时所产生的扭力,他利用两个相反方向旋转的共轴螺旋桨。

1877年意大利的一个土木工程师恩里科·弗拉尼尼又研制出了一架直升机模型。这个模型的重量仅千克,采用双桨共轴式旋翼,装有一台千瓦的蒸汽机。恩里科·弗拉尼尼的这个模型比乔治·凯利的模型前进了一步,它在试飞中最高曾飞

到了米的高度,并在空中停留了20秒钟的时间。1887年,法国的特罗韦成功地以电动发动机来推动他的模型。1880年美国的爱迪生先生制造螺旋桨测试台并以马达来转动螺旋桨。

2直升机诞生的前奏

通过对模型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蒸汽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太低,不适合用于飞行器,特别是直升机。寻找更先进的发动机是解决持续飞行问题的根源。

大约在1900年,以汽油为燃料的往复式内燃机开始问世,人们也开始利用在直升机的发展上。1904年,法国雷纳德制造一架横列式双旋翼直升机,以一台双缸发动机推动。

法国雷纳德制造的直升机

1907法国布雷盖制造了一架重578千克的直升机,采用直径为米的四个螺旋桨。这是第一架由驾驶员飞行的直升机,但因操控的问题,试飞时由四个帮手抓住机身且只做有限度的飞行,停在空中约一分钟,离地米。虽然如此,他解决前飞所造成升力不对称的问题,而此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这是世界上第一架由人驾驶飞离地面的直升机,布雷盖的直升机模型成了直升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就在布雷盖飞行后不久,保罗·科尔尼的也完成了一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飞行器。这架飞行器采用双旋翼,旋翼直径约6米,纵向安装在旋翼支架上;动力装置为1台千瓦的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将动力传输给旋翼。起落架是用4个自行车轮子制造的。保罗·科尔尼的直升机在多次试飞中,最高只飞起了1英尺,留空时间也仅有20秒。这架直升机的问题同布雷盖直升机的问题一样,也是操纵性能很差。

1907年,科尔尼实现了垂直飞行之梦

1910年,在尤利耶夫的领导下,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的大学生们成立了一个直升机科研小组。经过两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制造出了一架与实物大小相当的单旋翼直升机模型,之后又发明了自动倾斜装置,并成功地应用在直升机模型的设计制造上。1912年尤利耶夫建造了一架原型机,重200千克,这是世上第一架只有单旋翼带尾桨的飞行器。

尤利耶夫的单旋翼直升机

俄国人尤利耶夫提出了利用尾桨来配平旋翼反扭矩的设计方案,并制造出了试验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成为至今最流行的形式,占到世界直升机总数的95%以上。

直升机的雏形期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359

经过20世纪初的努力探索,为直升机发展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并取得显着进展,有多架试验机实现了短暂的垂直升空和短距飞行,但离实用还有很大距离,当时主要的障碍有两个:一是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太低,而直升机对此指标特别敏感;二是旋翼技术过于原始,不能实现对直升机的有效控制,而且振动非常严重。

1921年,美国陆军与德保泰扎特签订了一项合同,为美国陆军研制一种直升机。经过一年的努力,德保泰扎特的直升机终于研制成功,并决定于1922年11月18日进行首次试飞。随着发动机轰鸣声的响起,4副旋翼就像巨大的风车转动了起来,直升机慢慢地飞离了地面,十分稳定。

第一次大战结束后,有三位直升机制造者完成了真正的飞行。事实上他们试飞的日期相隔不久,且各自打破当时直升机第一次飞行的记录,对直升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阿根廷的工程师佩斯卡拉制造一架包括两个转向相反的共轴旋转翼直升机,旋翼直径为米,每一副翼有上下两个平面,每一平面有四片桨叶。

此架直升机经过几次的试飞及修改后,在1923年打破了当时飞行距离的记录,飞行了736米。他是第一位有效地以扭转翼片的方法来控制旋翼的倾角,同时他也是第一位了解直升机具有自动旋转降落能力的人。

苏联的科学家Bothezat于1916年编写了《直升机旋翼理论》一书。1921年他和美国陆军签署一项合约,帮军方发展一架可升高至100米且可在发动机转速下降情况下降落的直升机,此为美国军方第一次直升机订单的合同。该直升机为交叉型铁管梁组成的机身,在梁的四端各有六个直径米的旋转翼,旋转翼的倾角则由飞轮控制。

Oehmichen双旋翼直升机

法国工程师Etienne Oehmichen在1920年制造了一架直升机,机身由水平梁构成,在梁的两端各有一双翼片旋转翼,其直径米,由一台20~25马力的发动机通过皮带来带动。

此时,自转旋翼机逐渐发展起来。谢尔瓦利用10年的时间设计出了一种看似固定翼飞机和现代直升机结合的产品――C·8LⅡ型旋翼机。1928年,他亲自驾驶着C·8LⅡ型旋翼机飞越了英吉利海峡,并以此作为旋翼机发展史上的创举而载入史册。

C·8LⅡ型旋翼机

1926~1930年间,美国布勒克尔制造了一架有四片类似机翼的直升机,为克服扭力问题,在每个机翼上装有一个螺旋桨,全部机翼则绕旋翼的主轴自由旋转,动力为一台420马力发动机。卡恩1926年制造了一架有两副旋翼的直升机,旋翼长度为米,桨盘面积约20平方米。

直升机的成熟期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293

阿蒂尔扬于1931年制造第一架模型直升机,其直径为米,装有一台20马力的发动机,利用螺旋桨的推力转动旋翼,而发动机则由电缆线在地面上控制。之后,他制造一架共轴双旋转翼直升机,其上旋转翼转速较快且提供主要升力,而下旋转翼的设计在于产生高阻力,使其在较低的转速下仍然可产生所需的反扭力。

阿蒂尔扬和他制造的直升机

1936年,福克研制出1架FW-61型直升机,并多次成功地进行了飞行表演。FW-61直升机沿用了普通飞机的机身和方向舵,采用双旋翼横列式布局,1台121千瓦(165马力)的发动机安装在机身的前部,起落架为3轮式。这架直升机打破了垂直飞行器的全部记录,从而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架能够在空中盘旋的真正的直升机。FW-61直升机的试飞成功不仅震动了整个航空界,并且最终打破了直升机发展多年停滞不前的局面。

第一架得到公认的载人直升机FW-61

1937年汉娜·赖奇驾驶FW-61直升机,从德国的柏林起飞,以68千米/小时的速度飞抵英国伦敦。直升机进行这种长距离的飞行,这在当时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直升机的实用期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297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直升机从外形到结构都更趋于科学,飞行性能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使得20世纪30年代后,直升机逐步向实用型发展仅几年时间,就实现了直升机的定型生产。

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于1939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VS-300的直升机,并成功地进行了试飞。

西科斯基设计的VS-300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直升机。在最初的设计中,他采用了1副旋翼和2副尾桨。后经多次的试飞,西科斯基发现只要有1副尾桨就足以产生所需的偏转力矩,这样,西科斯基就为实用型直升机制定了一种比较完美的外形,也为后来直升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直升机这才真正踏进人类社会生活。

1939年创造出实用型直升机VS-300

1940年,美国陆军决定购买这种直升机的改进型VS-316,并将其编号为R-4直升机。R-4是一种双座直升机,旋翼的直径为米,最大重量1152千克,使用1台136千瓦的活塞发动机。巡航速度为109千米/小时,航程达320千米。在试飞中,R-4直升机的最大速度达到了125千米/小时,升限1524米。

西科斯基所设计的R-4直升机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直升机。它不仅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前飞、后飞、侧飞,而且还能在无动力情况下自转下降,因此,完全具备了现代直升机的飞行特点。R-4直升机可载1名驾驶员和1名观察员。如果只载1名驾员,它还可挂1枚深水炸弹,从军舰上起飞执行反潜任务。

R-4直升机是世界上服役较早的直升机。第1架R-4直升机于1942年5月交付美国陆军后,该直升机开始使用并成批生产。在此之后,西科斯基在R-4直升基础上又研制出了R-5型和R-6型直升机。

R-4直升机是第一种服役的直升机

R-4直升机的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直升机发展最艰难的探索时期已经结束。从此,直升机开始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

1946年贝尔公司研制的贝尔47架直升机获得美国航空局(FAA)的适航认证,贝尔公司也以此机进入直升机的生产行列,此后贝尔公司陆续的推出一系列贝尔47的改型:47B、47B3、47D、47D1、47G、47J、47G2等。

贝尔47直升机成为第一种取得适航证的直升机

另外一位对直升机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为法兰·皮亚索奇,他是第一位克服技术上的困难制造了纵列式双旋转翼直升机。1946年成立皮亚索奇直升机公司,先后研制了HRP、HUP及H16纵列式双旋转翼直升机,其中H16为西方世界所曾建造最大型直升机,全机总重14500千克。

HUP直升机

直升机进入实用期后,其重大技术进展仍然像探索期的突破点一样,是在动力装置和旋翼方面。首先是涡轴发动机采用20世纪50年代在军用飞机上开始发展了涡喷发动机,使飞机的速度和其他性能发生了飞跃。当代涡轴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大约是活塞式发动机的两倍,耗油率低于活塞式,而且能够制造大功率的发动机。直升机采用涡轴发动机代替活塞式发动机,不仅使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上了一个台阶,而且使制造大型或重型的、航程远、航时长的直升机成为可能,应用领域大为扩展。同时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直升机构型:单旋

翼带尾桨式、单旋翼无尾桨式、双旋翼横列式、双旋翼纵列式、双旋翼共轴式、双旋翼交叉式和倾转旋翼等。

直升机发展的里程碑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249

直升机发展的起点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现代直升机的发明提供了启示,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发展史的起点。

人类第一架直升机

1907年8月,法国人保罗科尔尼研制出一架全尺寸载人直升机,并在同年11月13日试飞成功。这架直升机被称为“人类第一架直升机”。这架名为“飞行自行车”的直升机不仅靠自身动力离开地面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还连续飞行了20秒钟,实现了自由飞行。

保罗科尔尼研制的直升机带两副旋翼,机身由V形钢管和6个钢管构成的星形件组成,并采用钢索加强,以增加框架结构的刚度。V形框架中部安装一台24马力的 Antainette 发动机和操作员座椅。机身总长米,重260千克。

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1936年,福克对早期直升机进行多方面改进之后,制造了FW-61直升机,1年后该机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这是一架机身类似固定翼飞机,但没有固定机翼的大型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它的两副旋翼用两组粗大的金属架分别向右上方和左上方支起,两副旋翼水平安装在支架顶部。FW-61旋翼毂上装有周期变距装置,在旋翼旋转过程中可改变桨叶桨距。还有一根可变动桨距的操纵杆来改变旋翼面的倾斜度,以实现飞行方向控制。FW-61就是靠这套周期变距装置和操纵杆保证了

它的机动飞行。该机旋翼直径7米。动力装置是一台功率140马力的活塞发动机。这是世界上第一架具有正常操纵性的直升机。该机时速100~120千米,航程200千米,起飞重量953千克。

1938年,汉纳赖奇驾驶FW-61直升机在柏林体育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飞行表演。这架直升机被直升机界认为是世界上第一种试飞成功的直升机。

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1939年春,美国的伊戈尔西科斯基完成了VS-300直升机的全部设计工作,同年夏天制造出一架原型机。这是一架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装有三片桨叶的旋翼,旋翼直径米,尾部装有两片桨叶的尾桨。其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由V型皮带和齿轮组成传动装置。起落架为后三点式,驾驶员座舱为全开放式。动力装置是一台四气缸、75马力的气冷式发动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构型成为现在最常见的直升机构型。

西科斯基不断对VS-300进行改进,逐步加大发动机的功率。1940年5月13日,VS-300进行了首次自由飞行,当时安装了90马力的富兰克林发动机。

世界上第一种投入批生产的直升机

R-4直升机是美国西科斯基公司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一种2座轻型直升机,是世界上第1种投入批量生产的直升机,也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海军、海岸警卫队和英国空军、海军使用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

该机的公司编号为VS-316,VS-316A。美国陆军航空兵的编号为R-4,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编号为HNS-1。

直升机的军用发展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276

1初期使用阶段

20世纪30~40年代,美军有极少量的R4直升机配备到航空母舰上,用于救护落水的飞行员,可以说是直升机在军事应用上的尝试。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直升机才有规模地投入军事应用。经过大小局部战争的使用,直升机已成为现代战争不可缺少的武器装备。它在战场上的出现,推动了传统作战方式的变革,并对直升机在军事及民用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了强大的驱动和支持作用。

R4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为直升机在战场上的用途作了多种初步的探索。首次在战争中使用是在朝鲜战场上,美国陆、海、空军都装备和使用了直升机。先是用于抢救飞行员,运送伤员并输送武器、弹药、器材和给养。后来又用直升机配合地面部队作战,主要是运送战斗分队到预定地点作战,营救被围困的分队,校正炮兵射击、进行空中侦察和引导作战飞机攻击等。在这个阶段,直升机在军事上应用的又一次尝试是在阿尔及利亚战争中。在战争期间,法军使用直升机除了用于运输、侦察、救护等任务外,还把地面战斗用的普通机枪搬到直升机舱内,通过舱门及舱口,从低空向分散的敌人射击。CH-34、SE-3160直升机就是武装直升机发展的雏形。法军在阿尔及利亚的这种尝试,为武装直升机的问世及其战术运用开创了先例。

SE3160

2空中机动和火力支援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直升机军事应用在50年代的基础上,进入空中机动和火力支援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直升机军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它在

现代战争中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问世及参战,与地面部队密切配合,空中机动及对地火力支援战术的形成,陆军航空兵部队的建立与发展,都在这一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越南战争把直升机军事应用推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越南山区丛林密布,水网交错,是地面部队难于机动的战场,却成为直升机纵横驰骋的疆场。美军在越南推行的所谓“特种战争”,实际上就是“直升机战争”。投入使用的直升机高达4000余架。用运输直升机大规模地实施空中机动作战;用武装直升机护航及时地遂行火力支援;用各类战勤直升机执行侦察、校射、指挥、通信、运输、救护等任务。

UH-1D在执行任务

3反坦克及反潜作战为主的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坦克武装直升机的发展非常重视。在作战效能研究方面,美国、西德、前苏联等国家对直升机打坦克进行过不少模拟试验和演习,基本结论是直升机与坦克的损失比在1:12~19左右,作为反坦克武器,武装直升机在效费比上占有明显的优势。以AH-1S直升机同T-72坦克对抗为例进行计算,AH-1S的效费比约为T-72坦克的倍。武装直升机反坦克所以能取得显着的效果,是由于直升机具有其他反坦克武器所没有的优点---火力强、机动灵敏、视野开阔、反应快速、隐蔽突袭等。

AH-1S执行任务

4直升机空战发展阶段

直升机在战场上低空、超低空频繁出没,于是就出现了敌我双方直升机之间或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之间空中相遇,随之而发生遭遇战。1980年11月8日,两

架伊朗空降师的武装直升机,在西部边境地区与两架伊拉克武装直升机遭遇,发生了世界上首例直升机之间的空战。由于伊朗的直升机先敌发现目标,因而击落和击伤伊拉克直升机各一架。据统计,从1979年8月到1982年6月,在两伊、中东、英阿等战争中,就发生过28次直升机同敌方直升机或直升机之间的战斗。这表明直升机空战的序幕已经拉开,夺取超低空制空权的战斗将会愈演愈烈。

“茶隼”

直升机的民用发展

创建时间:2011年10月06日点击量:256

1946年3月,美国的贝尔47才成为第一架取得商业飞行适航证的民用直升机。20世纪50年代,几乎所有的民用直升机均直接采用军用直升机机型。

军事需求促进了直升机技术的加速发展,自然也给民用直升机带来巨大的益处,特别是在4~5座的小型直升机采用涡轴发动机后,开拓了民用直升机的新时代。1965年贝尔公司开始研制OH-4A的民用型贝尔206。1966年1月贝尔206实现首飞,10月取得适航证,1967年开始交付。希勒公司也于1965年开始在OH-5A基础上研制民用型FH-1100,1966年生产出首架生产型。1968年美国陆军第二次组织轻型观察直升机竟标,贝尔公司的贝尔206发展型竟标获胜,新型号定为OH-58A,自1969年开始交付军方使用。而此时原休斯公司则在OH-6A的基础上推出民用型,1968年交付使用。这几种直升机的军民用型都大量进行了生产,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使原来民用直升机的不足之处大大缓解。可见,军方投资发展新型号促进了直升机技术的发展,从而帮助民用直升机提高到新水平。而

民用直升机在使用条件下的经验积累,又促进了军用直升机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推动着直升机事业的发展。

通过直升机军用和民用的实践,在直升机共性的基础上,民用直升机的特殊要求也日益显露出来。20世纪70年代,面对民用市场需求而专门设计的多种直升机开始出现,如适合海上石油开发的西科斯基公司的S-76、法国航宇公司的“海豚”、贝尔公司的贝尔212等直升机相继问世。小型4-5座装涡轴发动机的直升机开始作为公务机,2~3座装活塞发动机的小型直升机也出现在私用飞机市场上。这样,民用直升机从直接使用军用型的第一代,由军用型改型的第二代,发展到完全按民用要求设计研制的第三代,其飞行性能、使用维护性能、经济性、可靠性等技术经济指标有很大进步。直升机也像轿车一样漂亮、豪华,不再是外露的结构加上一个有机玻璃的外观。乘座直升机也不再是猎奇,而是出于公务、商务等多方面的需要。民用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直升机技术发展

创建时间:2011年09月30日点击量:303

1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出现的直升机为第一阶段发展的直升机。这一阶段直升机的特点为:动力装置采用活塞式发动机;旋翼系统采用木质或钢木混合结构的旋翼桨叶;机体为全金属构架结构;只装有功能单一的简单仪表,没有必要的导航设备。

第一阶段直升机的典型机种有:r-4、s-51、贝尔-47、米-4、卡-18等。

2第二阶段

直升机发展史

中国的竹蜻蜓 中国的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的直升机草图,为古代直升机的创造供给了启发,指出了切确的思想标的方针,它们被公认是直升机成长史的解缆点。 竹蜻蜓又叫飞螺旋和“中国陀螺”,这是我们祖先的奇怪创造。有人感触,中国在公元前400年就有了竹蜻蜓,此外一种斗劲守旧的估计是在明朝(公元1400年摆布)。这类叫竹蜻蜓的民间玩具,一贯流传到此刻。 古代直升机当然比竹蜻蜓复杂万万倍,但其遨游事理却与竹蜻蜓有近似的处所。古代直升机的旋翼就好像竹蜻蜓的叶片,旋翼轴就像竹蜻蜓的那根细竹棍儿,带动旋翼的筹谋机就好像我们用力搓竹棍儿的双手。竹蜻蜓的叶片前面圆钝,后面尖锐,上概况斗劲圆拱,下概况斗劲平直。当气流经过圆拱的上概况时,其流速快而压力小;当气流经过平直的下概况时,其流速慢而压力大。因而高低概况之间组成了一个压力差,便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它本人的分量时,竹蜻蜓就会腾空而起。直升机旋翼产生升力的事理与竹蜻蜓是不异的。《大英百科全书》记实道:这类称为“中国陀螺”的“直升机玩具”在15世纪中叶,也就是在达芬奇绘制带螺丝旋翼的直升机设计图之前,就已经传入了欧洲。 《扼要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遨游假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贯信任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此刻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 达芬奇的画 意大利人达芬奇在1483年提出了直升机的假想并绘制了草图 19世纪末,在乎大利的米兰图书馆创造了达芬奇在1475年画的一张对于达芬奇的直升机的想象图。这是一个用上浆亚夏布制成的重大螺旋体,看上去好像一个重大的螺丝钉。这类飞机械由四小我独霸,在达·芬奇时代风行的转变玩具可能激起了这位大创造家的设计灵感,他倡议以转变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来达到垂直的遨游。它以弹簧为动力转变,当达到必定转速时,就会把机体带到高空。驾驶员站在底盘上,拉动钢丝绳,以转变遨游标的方针。事实上,达·芬奇称本人的创造也只是供给一个直升动力,而不是真正能工作的飞机。西方人都说,这是最早的直升机设计蓝图。 当然古代科学家感触达·芬奇设计的“直升机”可能永远不会腾飞,但这一设计摹拟还是是达·芬奇最驰名的创造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将达·芬奇视为双旋翼直升机概念的鼻祖。初期在20世纪40年月至50年月中期是合用型直升机成长的第一阶段,这一时代的范例机种有:美国的S-51、S-55/H-19、贝尔47;苏联的米-4、卡-18;英国的布里斯托尔-171;捷克的HC-2等。这一时代的直升机可称为第一代直升机。贝尔47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研制的单发轻型直升机,研制工作初步于1941年,尝试机贝尔30于1943岁首步遨游,1945年更名为贝尔47,1946年3月8日获得美国民用航空署(CAA)的适航证,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获得适航证的民用直升机。该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式结构、两叶桨叶的跷跷板式旋翼。旋翼下面有不变杆,与桨叶呈直角。通俗的主动倾斜器可进行总距和周期变距独霸。尾梁后部有两个桨叶的全金属尾桨。 卡-18是苏联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单发双旋翼共轴式轻型多用处直升机,于1957年年中初度遨游,尔后不久投入批生产。采用两副转变标的方针相反的3桨叶共轴式旋翼,桨叶为木质结构。装1台275马力的九缸星形活塞式筹谋机。机身为钢管焊接结构,存在轻金属蒙皮和硬壳式尾梁。座舱内可包容1名驾驶员和3名乘客。采用四轮式升降架,前升降架机轮可以自由转向。 这个阶段的直升机存在以下特点:动力源采用活塞式筹谋机,这类筹谋机功率小,比功率低(约为1.3千瓦/公斤),比容积低(约247.5公斤/米3)。采用木质或钢木同化结构的旋翼桨叶,寿命短,约为600遨游小时。桨叶翼型为对称翼型,桨尖为矩形,气动效率低,旋翼升阻比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燕山大学 21世纪武装直升机发展概论 现代武器装备概论 机械工程学院 09级机自10班 0901******** 孙亚鹏 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直升机概念的萌芽 最早直升机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前(B.C. 400)中国已有的竹蜻蜓,竹蜻蜓包含一螺旋桨装在一根垂直轴上,人们以手转动此轴即可使竹蜻蜓升空飞行,这可能是人类最早的概念直升机。但是此一概念并没有继续的发展,一直到十五世纪,达芬奇(Leonardo de Vinci)绘出他所认为飞行的机器,在图中他建议以旋转一绕垂直轴的螺旋面(双旋翼直升机概念鼻祖)来达到垂直的飞行。 第二节早期直升机的发展 大约在1900年,以汽油为燃料的往复式内燃机开始问世,使得飞机的飞行成真,同时人们亦开始利用在直升机的发展上。于1904年法国 Renard 制造一架横向双主螺旋桨直升机以一双缸引擎推动同时他利用翼片扑动插梢(flap hinge)来解决因翼片升力所造成螺旋桨轴毂的力矩问题。 1907十一月三日法国 Paul Cornu 驾驶自制的直升机,而这也是飞行史上第一架真正只由飞行员操作飞行的直升机 1912年苏联 Yuriev 建造了一架原型机重200千克(下图),这是世上第一架只有单一主螺

旋桨配上一垂直反扭力螺旋桨。而此设计即目前最常见的型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因战争需要高性能的飞机,较佳的引擎被开发出来,直升机所面临功率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有了足够的动力令直升机起飞,先驱们开始可以集中精力在直升机稳定性及控制性的问题上加以探讨。为解决控制稳定的问题,一些以前直接引用飞机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修正,如不再以垂直尾舵的方式来控制方向而改以翼面循环倾角和以旋转翼来取代螺旋桨等。旋转翼与螺旋桨最大的不同在其刚性的设计,旋转翼为柔性设计,允许翼片大量的位移及变形。反之螺旋桨则为刚性设计只允许少量的变形。 第一次大战结束的几年后,有三位直升机制造者竞相地号称其完成真正的飞行。事实上他们试飞的日期相隔不久,且各自有其破当时直升机第一次飞行的记录和对直升机的发展有所贡献 I. Pescara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一位阿根廷(Argentina)的工程师 Marquis Pescara 建造一架包含两个转向相反的共轴旋转翼直径 6.4米,每一旋转翼有上下两个平面,每一平面有四个翼片: II. De Bothezat一位苏联的科学家于苏联革命时被迫逃离母国到美国,于1916年他写了一本直升机旋翼理论的书。在1921年六月一日他和美国陆军签署一项合约,帮军方发展一架可升高至 100米且可在引擎转速下降情况下降落的直升机,此为美国军方第一次直升机订单的合同。此机为一交叉型铁管梁组成的机身,于梁的四端各有一六个翼片直径 6.6米的旋转翼,旋转翼片的倾角则由一飞轮控制,全机重 1610千克配以一200马力的引擎 典型的武装直升机 III. Oehmichen一位法国工程师 Etienne Oehmichen 在1920年建造一架类似 Paul Cornu 所造的直升机,机身由一水平梁构成,于梁的两端各有一双翼片旋转翼,其直径 6.4米由一20 到25马力的引擎透过皮带来带动。但此机升力不足,他以缆线将一充满70 立方米的氢气球悬吊在上机身架子 第三节直升机发展的起飞期 德国的 Heinrich Focke 教授,他所发展一系列横向双主轴旋转翼直升机不止打破当时的很多记录,完成直升机史上第一次的自动旋转降落,同时对于直升机的应用上亦有相当的贡献。此机通过一连串官方正式的认证,开创以后直升机于山地救难、游览观光及城市运输的商机。于1943年六月十二日在当时德国的统制者希特勒(Adolf Hitler)前的表演后,直升机开始被使用于战争上。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不过Focke 教授在直升机发展上的成功事迹激励了各国于大战前对直升机发展的投入。但欧战开始及战后家园的重建,使得各国不得不停止直升机的发展,反观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因为本土未受到战争的洗礼其直升机发展亦进步神速,进而发展成一产值可观的工业。1940年到 1945年期间可说是其直升机工业的诞生,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 Igor Sikorsky(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和 Authur Young (贝尔直升机公司)两人。目前最常见的单一旋转翼直升机亦因西科斯基的成功变成目前直升机型式的主流 第四节武装的开始 纵观直升机的发展史就可以知道武装直升机是必然的趋势。在直升机上加装武器开始于40年代。,德国在Fa-223运输直升机加装了一挺机枪。50年代,美、苏、法等国都分别在直升机加装武器,开始主要用于自卫,后来也用来执行轰炸、扫射等任务。60年代初,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大量使用直升机。战争中,其直升机损失惨重,因而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IG,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并用于越南战场。 武装直升机的地位 在局部战争中日益凸显的独特性能:飞行速度快;反应灵活、机动性好;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机载武器杀伤威力大。在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主要可遂行以下的一些任务:一

飞机的发展史

■公元前500-400年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木鸟并试验原始飞行器 中国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制作木鸟,以此寄托人类渴望在空中飞行的梦想。从古人的许多著作中,会发现制作能飞木鸟的众多记载。古书中称木鸟为木鸢、鹊、鹄等名。《韩非子·外储说》记载着:墨子经三年制成的木鸢,飞行了一天就坏了;他的学生安慰他说,老师技术高超,木鸢虽然坏了,但毕竟飞成功了。在《墨子·鲁问》中也有公输班用竹木制成了能飞三天的飞鹊的记述。墨子是鲁国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公输班就是传说中的能工巧匠鲁班。有关他们制作木鸟的历史,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至400年期间。除他们二人外,还有如张衡、韩志和、高骈等木鸟制造家。其中汉朝张衡知名度最高,因他既是天文学家,又是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发明者。《太平御览·文土传》中就有张衡制造木鸟的记载。所存史料确凿表明在公元前400年,中国人就已经使用竹木在尝试制作能飞的原始器械了。这一点,得到世界科学界的一致认同。 ■坠地而亡的先行者们 公元前9世纪,古英国的布拉德国王自造的一副飞翼,并试图从伦敦阿波罗宫出发,当他飞越出城时,坠地驾崩了。这可能是有关人类模仿鸟类飞行的最早记录之一。1503年,意大利的丹蒂也用自制双翼飞行,虽然幸免一死,但也落下终生残疾。1507年,英国的达米安从苏格兰的斯特林城堡纵身跃起,想要飞往法国,结果在城堡下摔断了大腿。达米安并不服输,他把失败归罪于使用了鸡的羽毛。 ■风筝起源古代中国,约14世纪传到欧洲 风筝的起源可能与木鸟有关,它也起源于中国。风筝又名纸鸢、风鸢,纸鹞或鹞子,中国古籍当中有关风筝的史料比木鸟丰富。唐朝的《事物纪原》记载了汉初的韩信是风筝的发明人。唐朝的记述是:楚霸王被困垓下,韩信制风筝让张良乘坐,飞上天空高唱楚歌,瓦解楚营军心。宋朝的传说为:刘邦征伐陈烯,韩信打算里应外合,便用风筝测量距离,想用挖地道的方法攻入未央宫。 《事物纪原》和《新唐书》分别记载了利用风筝求援的轶事。公元549年,梁武帝萧衍被侯景兵困南京。武帝的将军羊侃用风筝送出求援诏书。不料风筝被侯军误为妖术而射落,求援因此失败。 更为离奇的风筝传闻见于《白石礁真稿》:公元559年,北齐文宣帝时,大杀“元”姓宗族,彭城王元勰的孙子元韶被囚地牢。元韶堂弟为元韶制作风筝,他们二人从金风楼乘风筝双双飞逃。这些传奇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关于飞行的奇思妙想。今天看来仍然很有趣味。 ■传说戴达罗斯发明“人翅”飞出克里特岛 东西方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但在对飞行的渴望上,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传说雅典的戴达罗斯擅长雕刻,他的雕像栩栩如生;但他更热衷工程技术,特别对建筑格

一、民航飞机发展史(全)

一、民航飞机发展史 1、梦想 鸟儿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却在人类的心中种下了梦想。人类可以像猿猴那样在树上攀援、可以像鱼儿那样在水里畅游,却不能像飞鸟那样在空中翱翔。也许正因为自己不能飞行,我们的祖先在神话故事中创造了能够腾云驾雾的神仙,或者骑着扫把的女巫,以寄托对天空的渴望。 然而人类不仅仅满足于精神上的飞翔,试飞行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古人认为人之所以不能飞,是因为缺少翅膀,因此,只要造出一个合适的翅膀就能像鸟儿一样飞翔了。早在中国西汉,就曾有人用鸟的羽毛制成翅膀,绑在身上从高台上跳下并滑翔了几百步。历史上这样的“飞人”还有很多,他们本想像鸟儿那样拍拍翅膀直冲云霄,结果大都非伤即亡。不过,也有少数的“飞人”比较成功。据说在公元13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历中国的时候,亲眼看到有人乘着风筝在空中飘舞的景象。 嫦娥奔月 2、先驱 气球 历史的指针静静而缓慢地滑到1783年,蒙特哥菲尔兄弟偶然地发现

了氢气的存在,将人类航空探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一年的11月21日,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面前,两位勇敢的化学家罗泽尔和德尔朗登上了蒙特哥菲尔兄弟发明的热气球。在滚滚浓烟和热气中,热气球徐徐升空,飞向法国首都巴黎上空,在25分钟之后,安全降落于9公里以外的地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气球载人的自由飞行。在两年后,有人乘坐氢气球横渡英吉利海峡,用时两个半小时。 飞艇

飞艇和气球最大的区别是,有了一定的操纵性,方向性,不单单靠风的作用飞行。 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由动力、可操纵持续飞行试验。试验中,飞机成功地飞行了约260米距离。 这次飞行是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航空史上第一个主要依靠动力飞行的航空器,能绕三个轴线改变航向,按照人们的意志驾驶,实现了真正的自由飞行。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

世界航空简史

世界航空简史 航空是20世纪发展最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对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终于实现了自古以来就有的翱翔兰天的理想。航空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征服天空的历史。航空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结晶,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强大威力。回顾世界航空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20世 纪以前的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期的活塞发动机飞机时期和40年代中期以来的喷气发动机飞机时期。 (一)飞行探索及气球和飞艇时期(20世纪以前) 自古人类就有飞行的理想,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只能在神话 和传说中寄托自己的渴望。从中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飞行作过勇敢的试验,他们用羽毛作成翅膀,从高处跳下,试图模仿鸟的飞行, 但都未能成功。17世纪后期意大利的G.A.博雷利探讨了人类肌 肉与飞行的关系后,证明:“人类靠自己的体力作灵巧的飞行是绝 对不可能的。”只有在发明了气球和飞艇后,才开始逐步实现空中 飞行的理想。 在18世纪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法国蒙哥尔费兄弟于1783年6 月4日首次进行了热气球放飞表演,轰动一时,标志着人类航空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同年11月21日法国人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热气球升到约1000米的高度,用25分钟飞行了约12公里。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气球的出现激起了人们乘气球飞行的热情。1785年1月7日法国著 名飞行员布朗夏尔和布雷利奥乘氢气球从英国多佛尔顺风飞越英吉利海 峡到达法国加莱,这是人类乘航空器首次飞越这个海峡, 实现了最初的国际航空飞行(1909年,也是这两位飞行员驾驶飞 机首先从法国加莱逆风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多佛尔,实现了人类 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国际飞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 气球主要用于军事、体育运动和科学试验。 气球随风飘流,不能控制前进方向。人们就开始研究在气球下面的 吊蓝中安装动力装置和方向舵,于是飞艇诞生了。最早的飞艇是法国H.吉法尔于1852年制成的蒸气气球,其气囊形如雪茄,下悬吊舱,装有蒸气机,带动三叶螺旋浆,并有方向舵。9月24日,吉 法尔驾驶这艘飞艇由巴黎飞到特拉普斯,航程约28公里,速度约每 小时10公里。在飞艇方面,德国的F.齐柏林伯爵获得最大成就。 1894年他完成硬式飞艇的设计,1900年制成LZ-1号飞艇,长128米,容积约11300立方米。1909年,齐柏林创建 了德国航空运输有限公司,用飞艇载客在法兰克福、巴登和杜塞多夫之间作定期飞行。这是最早的空中定期航线。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是飞艇发展的鼎盛时期,德国建立了齐柏林飞艇队,用于海上巡逻、 远程轰炸和空运等军事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齐柏林公司又造了两 艘巨型飞艇“齐柏林伯爵”号和“兴登堡”号,在欧洲到南美和美国 的商业航线上飞行。“兴登堡”号是当时最大的飞艇,长245米,容 积达200000立方米,内部设备豪华,可载75名旅客,速度13

飞机的发展历程

飞机的发展历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飞机的发展历程》的内容,具体内容: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Fixed-wing Aircraft)指具有机翼、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靠自身动力驱动前进,能在太空或者大气中自身的密度大于空气的航空器。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飞机是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关于世界上最早的飞机到底是由谁发明? 争议 法国人认为世界最早的飞机是由法国人克雷芒阿德尔(Clment Ader)发明,于1890年10月9日在法国试飞成功,部分人认为他发明了历史上第一架飞机。 美国人认为飞机的发明者是美国人莱特兄弟(Wilbur Wright和Orville Wright),于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试飞成功。 巴西人认为是巴西人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发明了飞机,1906年10月12日桑托斯-杜蒙特的"14 bis"飞机成功地飞至60米高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动力飞行,之前的飞行并没有达到真

正意义上"飞"的标准。 一般普遍认为是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有部分人认为是由克雷芒阿德尔或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特所发明。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制造的飞机进行了成功的飞行,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重于空气的航空器的有动力、可操纵的飞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已用于作战,当时飞机的速 度已达180~220千米/时,升限6000~7000米,航程400~450千米,轰炸机载弹量1000~2000千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的速度达到750千米/时,轰炸机载弹量可达10吨左右。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发动机由活塞式发展到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性能显著提高;80年代飞机的升限已超过30000米,最大速度超过3倍音速,航程超过20000千米,最大载重量超过100吨。 莱特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天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20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 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中国近代航空发展史

中国航空发展史 (西安航空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发明和创造的风筝、火箭、孔明灯、竹蜻蜓等飞行器械,被认为是现代飞行器的雏型,对航空的产生起了重要作用。从18世纪后半叶,气球、飞艇先后在西方研制成功。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航空知识传入中国。首先是航空新闻和科学幻想小说,其次是外国飞行家来中国作飞行表演。中国政府也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航空,购买气球和飞机。但直到1949年,中国的航空事业还十分落后,发展极为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航空发展史的浅述,意图使大家对中国的航空有一个粗浅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同时引发人们对于中国与西方航空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找到未来的方向。 关键词:近代史;航空;发展 1855年,上海墨海书店刻印了《博物新编》,其中介绍了氢气球和巨伞图。《天上行舟》画的是航空设想。在中国最早介绍飞机的文章是1901年石印的《皇朝经济文编》中的《飞机考》。1903年以后开始出现翻译和编著的航空科学幻想小说。 博物新编

气球光绪十三年(1887),天津武备学堂数学教习华蘅芳制成直径5尺(约1.7米)的气球,灌入自制的氢气成功飞起。这是中国人自制的第一个氢气球。 飞艇澳洲华侨谢缵泰于1899年完成“中国”号飞艇的设计。“中国”号飞艇用铝制艇身,靠电动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谢缵泰没有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他不得已把“中国”号构造说明书寄给英国飞艇研究家,获得很高评价。 飞机冯如于1909年9月造出一架飞机,9月21日试飞成功。在国外制造飞机著名的中国人谭根于1910年成功地设计和制造了水上飞机,夺得国际飞机制造比赛大会冠军,后在菲律宾创造了当时世界水上飞机飞行高度的纪录。 中国航空先驱——冯如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立是从筹建空军开始的。1913年9月正式成立的南苑航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的航空学校。南苑航空学校先后训练出4期飞行学员,共159人。之后成立的还有广东军事航空和东北军事航空,为我国的早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飞行员。1913年,北洋政府在筹办南苑航空学校的同时,也购买了修理工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飞机修理厂。从1919年起,各省相继办起了修理厂。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杭州笕桥航校修理厂、南京首都航空工厂、上海高昌庙海军制造飞机处、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武昌南湖修理厂。 1934~1935年,国民党政府又与美国、意大利合办了几个工厂,其中有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主要也是装配、仿造和修理飞机。近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于1918年的海军飞机工程处,以后有广州飞机修理厂,以及30年代建设的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广州韶关飞机修理厂和杭州保险伞厂,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成都飞机制造厂和大定发动机制造厂等。 海军飞机工程处:中国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工厂,以制造水上飞机著名。 广州飞机修理厂:是中国早期制造飞机的第二个工厂。 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1934年2月中美合办杭州中央飞机制造厂。 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1935年1月,中国与意大利4家航空公司合办南昌中央飞机制造厂,制造意式飞机。

飞机发展史

飞机发展史 1、人类实现飞天梦想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有文字记载的至少有数千年。《墨子》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是说鲁班制作的木鸟能乘风力飞上高空,三天不降落;明朝万户因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进行飞行而名垂青史;1891年,滑翔机之父奥托—李林塔尔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飞行器,成功进行了滑翔飞行;1903年。莱特兄弟制作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上天了, 自此人类的飞天梦终于实现了。 2、飞机的发展历程 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作为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飞机的诞生颠覆了人们常规的思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从而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20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有一架飞机在表演时坠毁。驾驶员被抛出燃烧的机舱。但是,这架飞机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因为它使用的一台新型发动机。设计者就是飞机驾驶员本人,他是罗马尼亚人,名叫亨利·科安达,毕业于法国高等技术学校。他设计的发动机是用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使风扇向后推动空气,同时增设一个加力燃烧室,使燃气在尾喷管中充分膨胀,以此来增大反推力。这就是最早的喷气发动机。 1911年,英国的肖特兄弟申请了多台发动机设计的专利。他们的双发动机系统,能使每一个飞行员都不用担心因发动机停车而使飞机下降。这在航空安全方面是一个重大的进展。人们把按照肖特专利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称为“3·2”型飞机。这个名字告诉人们,这种飞机装有3副螺旋桨,2台发动机。这种飞机还装有两套飞行操纵机构,因此,两名驾驶员都能操纵飞机而不必换座位。 20世纪30年代后期,活塞驱动的螺旋桨飞机的最大平飞时速已达到700公里,俯冲时已接近音速。音障的问题日益突出。前苏、英、美、德、意等国大力开展了喷气发动机的研究工作。德国设计师,奥安在新型发动机研制上最早取得成功。1934年奥安获得离心型涡轮喷气发动机专利。1939年8月27日奥安使用他的发动机制成He-178喷气式飞机。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中国民航的发展历程简介》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从这一天开始,新中国民航迎着共和国的朝阳起飞,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航事业无论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群更新、机场建设、航线布局、航行保障、飞行安全、人才培训等方面都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民航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支持密不可分,是几代民航干部职工励精图治、团结奋斗的结果,为祖国蓝天事业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新中国民航从小到大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 11月9 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林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

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 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总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 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的部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称“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新建和改建了

中国飞机的发展史

(一) 2000年2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决定支持研制和发展我国新型涡扇支线飞机。 2000年11月,国防科工委宣布中国将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飞机。ARJ21进入设计阶段。 2006年,ARJ21飞机项目从详细设计阶段转入全面制造。 2006年9月,首架前机身部件在一航西飞实现交付。 2007年3月7日,首架ARJ21机翼和中机身部件在一航西飞成功交付。 2007年3月30日,ARJ21在沪开铆总装。 2007年9月底完成首架静力试验机总装。 2007年12月底首架试飞机总装下线。 (二)中国一航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胡问鸣任董事长,东方航空集团副总裁、东航股份公司总经理曹建雄任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初,将以“新舟”60为主力机型,以后还将使用ARJ21“翔凤”飞机。公司计划在未来8年内达到100架飞机的机队规模,并以陕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主运营基地,采用成本优先的经营模式,重点发展西部支线航空运输业务,为旅客提供优质方便的航空旅行服务。 (三)10月19日电据中央电视台消息,中国自主研发的国产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今天上午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成功首航,从而打破了中国民航运输业长期由外国飞机垄断的局面。 新舟60首航视频新舟60首航视频 消息称,首航由奥凯航空公司执飞,20多名首批乘客来自媒体和业界,飞行区域位于机场上空,时间持续十分钟左右。在机舱里能感受到的是飞行比较平稳,噪音也不是很大。 飞机设有48个经济舱和2个公务舱,座位间距和大型客机的同等。由于巡航高度较低,飞机起降时,感受到耳鸣现象并不是很明显。 消息说,首航后,新舟60主要在天津、大连等环渤海城市之间飞行,据计算,仅燃油费加机场建设费比同航线的要便宜40%。目前航班实行隔天一飞,之后将逐步实现每天、多班。随着新舟600明年入市,由国产飞机飞行的航班将在更多城市开通。 资料图:2008年6月29日,首架“中国造”新舟600支线客机在中国一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装下线。中新社发刘胜君摄

中国民航发展史及未来展望

中国民航发展史 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即建国前和新中国时期。而新中国以后是主要的发展时期在此期间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一建国前的民航发展史 建国前,我国民航业在北洋军阀政府和之后的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下有了一定发展,截止到抗日战争前(即1937年6月),我国境内先后有过4个航空运输机构,合计约有15,000公里国内航线以及一条通往河内的国际航线。1936年“中航”和“欧亚”的客运量达到了28,000人次,货运量250吨和邮件运量118吨。相比1931年,客货运量均有了大幅增长。这个时期所有使用的民航飞机均为活塞螺旋桨型,主要包括德制:容克型飞机、容克F-13、容克G-24、容克W-33-34、容克JU-52;美制:史汀生型飞机、DC-2型飞机。 在抗日战争期间,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战争局势的推移,中国民航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其转折点就是1941年12月7日爆发的太平洋事变。事变前,中国民航运输事业在挣扎中求生存,业务日益衰落,“欧亚”已濒临绝境;而事变后,“中航”在驼峰空运中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并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在这一时期,除老机型外,我国还引入了美制DC-3、C-46、C-47等新机型。 抗日战争结束后,“央航”和“中航”获得了一定的喘息之机。抗战后期改组的“央航”公司因缺乏运力,要开展航空运输已是困难重重,实际可供使用的飞机只剩下两架。1945年11月,“央航”通过向银行贷款等措施,买下了美军在印度的一批剩余物资,包括C-45型和C-47型运输飞机8架,再加上后来购买的CV-240(即“空中行宫”)飞机,到1949年10月,央航已拥有42架运输飞机,运力已与“中航”旗鼓相当。 二新中国民航事业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

飞机的发展史

飞机的发展史 ——王永婧马丽安黄淑坤 目录: 1:研究原因 2:正文 3:研究结果 4:研究感悟

1.研究原因 自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造出一架有动力、可操纵的飞机,并驾驶它飞到空中起,人类就进入了航空时代。乘坐飞机,在蓝天展翅翱翔,可以说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梦寐以求的向往和追求,当我们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飞机的发明可以说是其间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如今航空力量已经发展成为各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各样的飞机让我们的天空变得五彩缤纷,飞机的发展贯穿了人类探索自然的艰辛历程。这就是我们小组为什么要研究飞机的发展史的原因了。

2.正文 二十世纪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飞机的诞生。人类自古以来就梦想着能像鸟一样在太空中飞翔。而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的风筝,虽然不能把人带上太空,但它确实可以称为飞机的鼻祖。 上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 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确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他们因此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是人类在飞机发展的历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有一架飞机在表演时坠毁。驾驶员被抛出燃烧的机舱。但是,这架飞机却引起人们很大关注。因为它使用的一台新型发动机。设计者就是飞机驾驶员本人,他是罗马尼亚人,名叫亨利·科安达,毕业于法国高等技术学校。他设计 的发动机是用一台50马力的发动机使风扇向后推动空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daN提高到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构成了所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加上旋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 人类有史以来就向往着能够自由飞行。古老的神话故事诉说着人类早年的飞行梦,而梦想的飞行方式都是原地腾空而起,像现代直升机那样既能自由飞翔又能悬停于空中,并且随意实现定点着陆。例如哪阿拉伯人的飞毯,希腊神的战车,都是垂直起落飞行器。其中最有价值、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古代玩具“竹蜻蜓”和意大利人达·芬奇关于垂直起降航空器的画作。 竹蜻蜓有据可查的历史记载于晋朝(265年—420年)葛洪所著的《抱朴子》一书中。它利用螺旋桨的空气动力实现垂直升空,演示了现代直升机旋翼的基本工作原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写道:“直升机是人类最早的飞行设想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达·芬奇,但现在都知道,中国人比中世纪的欧洲人更早做出了直升机玩具。”这种玩具于14世纪传到欧洲。“英国航空之父”乔治·凯利(1773年-1857年)曾制造过几个竹蜻蜓,用钟表发条作为动力来驱动旋转,飞行高度曾达27米。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直升机的发展史由幻想时期进入了探索时期。欧洲产业革命之后,机械工业迅速倔起,尤其是本世纪初汽车和轮船的发展,为飞

行器准备了发动机和可供借鉴的螺旋桨。经过航空先驱者们勇敢而艰苦的创造和试验,1903年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制造的固定翼飞机飞行成功。在此期间,尽管在发展直升机方面,航空先驱们付出了相当的艰辛和努力,但由于直升机技术的复杂性和发动机性能不佳,它的成功飞行比飞机迟了30多年。 20世纪初为直升机发展的探索期,多种试验性机型相继问世。试验机方案的多样性表明了探索阶段的技术不成熟性。经过多年实践,这些方案中只有纵列式和共轴双旋翼式保留了下来,至今仍在应用。双桨横列式方案未在直升机家族中延续,但在倾转旋翼飞机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俄国人尤利耶夫另辟捷径,提出了利用尾桨来配平旋翼反扭矩的设计方案并于1912年制造出了试验机。这种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成为至今最流行的形式。 20世纪初的努力探索为直升机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使直升机的设计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多架试验机实现了短暂的垂直升空和短距飞行,但离实用还有很大距离。 飞机工业的发展,使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迅速提高,这为直升机设计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条件。旋翼技术的第一次突破,归功于西班牙人Ciervao,他为了解决固定翼飞机的安全问题创造了“不失速”的飞机,这种飞机采用自转旋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从民航发展史认识中国民航发展前途 摘要:新中国民航事业是从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即1949年到1957年的初创时期,1958年到1965年的调整时期,1966年到1976年的曲折前进时期,1977年到2001年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之后的高速发展时期。 1. 1949年以前,我国大陆用于航空运输的主要航线机场仅有36个,包括上海龙华、南京大校场、重庆珊瑚坝、重庆九龙坡等机场,大都设备简陋。除上海龙华和南京大校场机场可起降DC—4型运输机外,一般只适用于当时的DC—2、DC—3型运输机。这些机场历经多年的战乱破坏,急需改造和建设。 2. 初创时期(1949—1957年) 2.1 1949年11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策动下,“两航”员工发动起义,回归12架飞机,加上后来修复的国民党遗留在大陆的17架飞机,构成了新中国民航事业创建初期飞行工具的主体。“一五”时期,初步更新了机型。到1957年底,中国民航已拥有各类飞机118架,绝大部分机型为苏联飞机。 2.2 在这一时期,民航重点建设了天津张贵庄机场、太原亲贤机场、武汉南湖机场和北京首都机场。首都机场于1958年建成,中国民航从此有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基地。 3.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3.1 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中国民航在这一时期的头几年遭受了较大的冲击和挫折,主要问题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搞高指标、大计划,造成比例失调;地方航线盲目下放各省、自治区管理;承担了大量非正常的航空 运输;不讲经济效益,企业出现亏损。 3.2 1961年开始,民航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民航事业重新走上正轨,并取得较大的发展。 3.3 到1965年,国内航线增加到46条,国内航线布局重点,也从东南沿海及腹地转向西南和西北的边远地区。通用航空的发展在这个时期稳步上升。1965年末,中国民航拥有各类飞机355架。1959年,中国民航购买了伊尔—18型飞机,标志着从使用活塞式螺旋桨飞机,开始过渡到使用涡轮螺旋桨飞机。1963年,中国民航又购买了英国的子爵号飞机,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只使用苏制飞机的状况。 3.4 为了适应机型更新和发展国际通航需要,在此期间,新建和改建了南宁、昆明、贵阳等机场,并相应改善了飞行条件和服务设施,特别是完成了上海虹桥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的扩建工程。 4. 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 4.1 在这一时期的前五年,民航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1971年9月后,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