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西部馆陶组回灌井填砾成井 工艺的应用分析
水平井分段砾石充填技术及现场应用

72非均质储层的特征在于裸眼段的长度,大的中间层和许多油层。
渗透率的差异可能导致由于沉降导致的砂桥堵塞,导致不完全的裸眼砾石充填。
裸眼砾石填充水平井分段多层防砂,可提高充填效率,更好地隔离油层和密封层。
防砂是长间隔,大型夹层和异质储层的主要问题。
在水平井的裸眼砾石段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了水平井分段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研究。
1 水平井分段砾石充填技术应用意义渤海油田松散砂岩储层占很大比例。
岩性主要为中、浅砂岩,孔隙度大,渗透率高,胶结松散。
出砂是松散砂岩油藏开采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出砂的原因有很多,如果地层出砂得不到治理,油气井出砂会越来越严重,致使出砂油气井不能有效的开发。
出砂会产生许多严重后果,造成地面和井下设备磨蚀,损坏套 管,减产和停产作业,甚至油井报废。
目前,渤海油气井出砂数量逐年增加,出砂范围不断扩大,并逐年增加。
因此,出砂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对松散砂岩油藏的顺利开发起着重要作用,是这类油藏正常生产的有力保障。
砾石充填[1]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防砂技术。
砾石充填防砂方法是一种理想的防砂技术,具有防砂期长,防砂效果好的优点。
它被认为是最好的防砂效果之一。
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它比其他完成方法具有更大的优势。
它可以保持油井的长期高产,防止油气井过早出砂的形成,保持井壁稳定。
目前,砾石充填已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松散砂岩储层的主要完井方法。
非均质油藏具有较长的断面,较大的夹层和许多储层。
渗透率的差异可导致沉积,堵塞桥梁,造成不完整的砾石充填,裸眼砾石填充水平井多层防砂,提高充填效率,更好地隔离油层和密封层。
防砂是长间隔,大型夹层和异质储层的主要问题。
在水平井的裸眼砾石段中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提高水平井的砾石充填效果,延长油井的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2 水平分段砾石充填技术使用封隔器密封压以及砾石充填完井筛管和油路之间的水平环形空间的原理被分成较短的互连部分。
桩西北部滩海地区馆陶组成藏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

桩西北部滩海地区馆陶组成藏条件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地下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
桩西北部滩海地区位于华北地区,在地质条件、沉积相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其中,馆陶组是该区域晚始新世-早中新世的主要沉积层系,是研究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基础。
本项目拟通过对该区域馆陶组的成藏条件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该区域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和勘探前景。
同时,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地区油气勘探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2.1 研究内容(1)馆陶组岩相古地理分析通过对馆陶组的岩相、古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对该区域的古地理环境进行探讨,为后续的成藏条件分析提供基础。
(2)馆陶组成藏条件分析通过对馆陶组的沉积相、地震反演、断层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该区域的成藏条件,进一步揭示油气资源的分布特征。
2.2 研究方法(1)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2)岩相古地理分析通过岩相古地理学的方法,对馆陶组沉积物的岩相特征、古生物化石组合等进行分析,还原古地理环境。
(3)地球化学分析通过对馆陶组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探究区域油气形成的物质来源和演化过程,为油气成藏的形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4)地震反演和地质模拟通过地震反演技术和地质模拟方法,对该区域地下构造和成藏条件进行探讨,分析油气分布规律。
三、预期成果和措施3.1 预期成果(1)获得馆陶组沉积物的基本特征数据,揭示该区域古地理环境。
(2)分析该区域的成藏条件,揭示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
(3)对该区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前景进行预测和评价。
3.2 措施(1)加强实地调查和样品采集,获取相关的数据和资料,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
(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深入探讨该区域油气资源的形成机理。
(3)积极开展油气勘探技术研究,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深井填砾工艺关键技术探讨

深井填砾工艺关键技术探讨景龙;王彦静;徐树;常林祯【摘要】在河北平原新近系地热井施工时采用填砾工艺具有防砂、稳定孔壁的优点,但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通过实践应用提出了管孔径级配方案,总结了终孔替浆工艺,分析并论证了填砾数量计算方法、填砾速度的确定原则及静水填砾方法的可行性.【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年(卷),期】2010(037)010【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地热井;深井填砾;河北平原;新近系【作者】景龙;王彦静;徐树;常林祯【作者单位】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沧州,061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沧州,061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沧州,061000;河北省地矿局第四水文工程地质大队,河北,沧州,0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49河北平原区新近系热储胶结性差,以往采用非填砾工艺成井,经过多年运行,部分较浅井含砂量增大,山西南部地区亦有类似现象[1],严重者井壁坍塌、产量降低[2~3]。
为克服上述弊端,近年来我们通过与兄弟单位合作,逐渐完善了深井填砾成井工艺。
通过在河北、天津等类同地层的施工,工艺逐步成熟,可以在新近系成井中应用。
1.1 填砾优点(1)砾料充填于滤水管与井壁的环隙中,对井壁具有支撑作用,从而平衡井壁与井管之间的力学状态[4]。
(2)在滤水管与井壁之间形成人工过滤层,防止较松散地层中极细砂进入井筒,可有效控制管井含砂量(达到1/20万以下),延长井及附属设备的使用寿命。
(3)填砾井孔径增大,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渗水面积,减少水力损失,可增大单井产量。
(4)填砾井的结构更适合回灌,可实现灌采双重功效[3]。
1.2 施工难点(1)为能够顺利填砾并形成一定厚度的过滤层,孔径必须增大,给施工带来难度,因此必须选择合理的孔、管径级配,保证普通钻机装备亦可成井。
(2)深井填砾最大的难题即为如何能够保证砾料安全到位,因此必须控制填砾数量及填砾速度,选择合理的填砾方法。
天津滨海新区地热回灌技术获突破

5 结 语
坚持分层抛填、 分层冲击的造壁、 固壁施工措施( 每 次抛填 厚度控 制在 1m左右 ) 。
4 2 卡钻故 障 . 施 工 中应 采 取正 确 的操 作 工艺 进 行作 业 , 免 避 因盲 目操 作 等人为 因素造成 卡钻 故 障产生 。同 时加 强 作业平 台面的施工 管理 力度 , 防铁 件 、 器掉 入 严 铁
从上述故障可以看 出发生 的原因, 综合起来就 是平时的设备管理与维修不到位、 冲击钻进过程 中 没 有仔细 观察 和及 时排 除故 障 苗头 造 成 的 , 因此 要
防止 上述 故障发 生 的根 本 措 施在 于 对钻 机 队伍 、 操 作人 员 的加强管 理 , 制定 严 密 的设备 进 场 检查 和 确 认 、 备 检修与保 养工 作制度 ; 设 同时在施工 期 间需 要
广 具 有 重要 的指 导 意义 。
造 、 热地质条 件特征 的基 础上 , 地 收集和整 理了 3眼石油废 井的有关 技术 资料 , 3眼石 油废井射 孔改造为新 近系地热 将
井, 建成一采两灌 的地 热开发 系统 , 满足 东沽宏 苑小 区的冬
热储 回灌工作取得 的重 大突破 , 这一国内领先技术 2 1 3 0 0年
月 1 9日通过专家组验收。
滨海新 区地 热开发主要为孔隙 型热储层 , 目前 该地 区有
地热井 8 0多眼 , 且绝 大多数都是 单井 开采 。孔 隙型热储 回
天津市 滨海新 区东沽石油 井改造地热 资源保护 工程具
应去探 明证 实后再 作处理 。
| 也 . 止— ‘ ‘ 址 舢 . L L L舢 — 止 . . 止. . { 址 ; 址 址 舢 . 屯 .I S 址 ; S L. 止. . 也. 止 . 屯 ‘ S
天津地区新近系地热回灌井不同完井工艺应用效果对比

天津地区新近系地热回灌井不同完井工艺应用效果对比王光辉;赵娜;赵苏民;高亮;李嫄嫄【摘要】针对新近系地层国内外普遍存在回灌效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滤水管和射孔两种不同完井工艺对回灌效果的影响入手,开展两种完井工艺地热回灌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地层沉积环境和地层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射孔完井工艺回灌量大,回灌持续性好,不易产生堵塞,比滤水管完井工艺效果显著,对提高新近系地热回灌井的回灌效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3(028)003【总页数】5页(P481-485)【关键词】新近系;地热;回灌;射孔;滤水管;完井工艺;天津地区【作者】王光辉;赵娜;赵苏民;高亮;李嫄嫄【作者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质事务中心,天津300042;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4.5;P641.50 引言天津地区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宝坻断裂以南的广大平原区(图1),按开采热储可分为孔隙型和基岩裂隙型两种。
目前,基岩裂隙型热储的回灌率为100%,而孔隙型热储回灌量小且衰减严重,孔隙型热储回灌也是世界性难点[1-2],极大地制约了新近系热储的开发。
天津地区热储通过多年的回灌研究,认识到完井工艺影响回灌井的回灌效果。
本文旨在对比滤水管和射孔两种完井工艺在新近系馆陶组孔隙型地热回灌井的应用效果。
1 矿区地质特征图1 天津地区构造分区图Fig.1 Tectonic division map of Tianjin area1.断裂;2.古近系缺失线天津地区馆陶组厚200~600m,一般分为馆Ⅰ砂岩段、馆Ⅱ泥岩段和馆Ⅲ砂岩段3层。
岩性以含砾砂岩为主,间夹厚度不等的泥岩、粉砂质泥岩,底部常见暗色矿物较多的砂砾岩和砾岩,富水段岩性以中粗砂岩为主,孔隙率20%~33%[3-4]。
如何提高水文水井成井工艺中的填砾质量

填砾是水文水井成井工艺中的一道重要工序, 这个工序完成的质量好坏决定了水井是否能成井及
层含水层中颗粒最细的含水层地层要求选择砾料 进行填砾。在使用双层填砾过滤器时,其砾料规格 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外层砾料。应按砾料的粒度要 求进行;②内层砾料。应按外层砾料规格的4—6倍 要求进行;③砾料应取样筛分,不符合规格的数量,
第一作者简介:郭强(1962.).男.1l J西半遥人.高级一Ij科师,1984年牛业j:K春地质学校,现从事钻探I:作
于井深较浅且环状间隙较大的细颗粒地层的水井。 3.2动水填砾法 在要填砾的孑L段井管和孑L壁的环状间隙的介
面向管外和孑L壁环状间隙内注入清水,补充环状间
隙内下降的液面,由此建立起反循环。这时在地面 向井管和钻孑L的环状间隙缓慢填入砾料,砾料在重 力的作用下向孔底下降沉淀,同时在地面注水的水
mm。
填入砾料深度应超过滤水管的上端,一般为
3~5 m。
砾料形状要求砾料的颗粒形状为磨圆度较好
的砾石,严禁使用带棱角的碎石。
填入砾料数量填人砾料的数量按以下公式计
算:
砾料的粒度按不同含水层分为:①砂土类含 水层:D50=(6~8)d5。;②碎石土类含水层:当
吐。<2
式中:卜理论需填砾料数量(m3);
收稿日期:20l 7—05—09:修订日期:201 7-06—07;
D旷—需填砾料孑L段滤水管管径(m);
o【——超径系数,一般为1.2~1.5。
3填砾的方法
填砾的方法应据井壁的稳定性,冲洗介质类型 和管井结构等因素确定…。 3.1静水填砾法 在要填砾的孑L段,井管和孑L壁的环状间隙的介 质是静止的情况下进行填砾的填砾方法。它适合用
过钻杆送至井管最底部的滤水管底部。由于管口 封闭,水在压力作用下透过滤水管,进入井管和孑L
滨海平原第四系地层灌采井成井工艺及回灌方法

h a u i c n i o e y t m s rsrce .T e p p r ds u s d t e e p o ]rs wi ed c s s e tp mp ar o dt n rs se i e t td — i i h a e ic s e h s r b e t f l a e . o hi
井 的施工 实 践及 跟 踪 调 查 , 渐 摸 索 了一 些 粗 浅经 逐 验, 现将 其加 以总结 。
1 成 井 工艺
等地 ) 虽然 蕴藏 了适 合 灌采 的地 下 水 资 源 , 由 于 , 但 灌 采管 井 的成井 工 艺 及 回灌 方 法 不甚 合 理 , 以致 水
源热泵 空调 系统 的推 广 与应 用速 度较 慢 。
0 引言
异性 适 当调 改 , 不能 充分 发 挥 单 井 回灌 潜 力 ;4 忽 () 略试 验 , 能达 到科 学运 行 。 由于上 述 问题 , 使单 不 致 井 回灌效 率 低 , 长期 运行 回灌 能 力失 效 , 大大滞 缓 了
水 源热 泵空 调系 统 的应 用 。
以地 下 水 为热 能 载 体 的水 源热 泵 空 调 系 统 , 一
M eh d Y NG Y n — i JN o g, H NGL nz e , A a 4h H doe g e r gG o g e m u d r e e to / A ogm n g, I G L n C A i— n W NG T o( t y r—n i e n el y a n e b i h n i o T H
中 图 分 类 号 :U 9 .2 T 9 11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2— 4 8 2 0 ) 5— 0 5— 4 17 7 2 ( 0 8 0 0 0 0 C mpeinT c n lg f x lrt na dR c a g gW e aen r taao ioa li n eh r n o l o eh oo yo poai n eh ri li Qu tr aySrt f t rl ana dR c ag g t E o n ln Lt P i
天津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层成井工艺探讨

天津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层成井工艺探讨摘要:目前天津地区新近系明化镇组地热井施工时主要采用两种成井工艺,一种是单层过滤器成井工艺,另一种是填砾成井工艺。
单层过滤器工艺简单经济、钻井效率高,但仅适用于开采井;填砾工艺具有防砂、稳定孔壁、增大出水量和回灌量的优点,但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针对上述两种工艺所暴露的问题,结合应用实例分析,笔者从填砾方法入手,试图寻找一种经济可行的成井技术,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字:明化镇组;成井工艺;单层过滤器;填砾The Rasearchon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of Minghuazhen Group of Neogene in Tianjin AreaGuosheng Jiang1, Zhongyan Yang1, Ruifeng Hou2, Xianlong Huang1, Wenlong Li11.Tianj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esigning Institute,Tianjin,300250;2.No.4 Engineering Company Ltd.of CCCC First Harbor Engineering Company Ltd.Abstract:At present, two well completions technology are mainly used in the geothermal wells construction of Minghuazhen group, Neogene in Tianjin area. One is single filter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the other is gravel fill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Single filter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he drilling efficiency is high. However, it is only applicable in extraction wells. Gravel fill technology has the advantage of isolation of sand, stabilizing the well wall,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water production and recharge. However,some difficulties are exist in the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two technologies, we study the gravel fill technology in detail and combine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try to find a new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economically feasible to support the utiliza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Key words: Minghuazhen group, well completion technology, single filter, gravel fill.近年来,天津市在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面发展很快,特别是新近系馆陶组的成功回灌,为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层的回灌开采提供了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2期地质调查与研究Vol.37No.22014年6月GEOLOGICAL SURVEY AND RESEARCHJun.2014收稿日期:2014-02-18资助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馆陶组热储回灌技术集成及示范研究(国土房任[2009]27号)作者简介:江国胜(1982-)男,水工环工程师,工程硕士在读,主要从事地热地质、钻井地质和地热回灌方面的工作,Email:jgs_1982@。
滨海新区西部馆陶组回灌井填砾成井工艺的应用分析江国胜1,王光辉2,赵娜1,黄贤龙1,沈健1(1.天津地热勘查开发设计院,天津,300250;2.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地质事务中心,天津300042)摘要:为了解决以往成井工艺存在的新近系储层回灌堵塞问题,根据热储条件,滨海新区西部25#地热回灌井采用大口径管外填砾的成井工艺。
在施工重点工序上,一方面为了减小热储层的水流阻力,提高回灌量,25#回灌井采用下管前的破壁洗井和填砾前的正循环管外洗井,破坏井壁泥皮和清除渗入热储层中的稠泥浆,使过滤器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人工过滤层;另一方面总结以前填砾经验和教训,25#回灌井采用动水填砾,有效避免了填砾过程中的砾料膨胀与搭桥现象,保证了填砾安全到位。
25#回灌井成井后进行了科研性回灌试验和生产性回灌试验,最大稳定灌量达66m 3/h,稳定动水位埋深71.37m,回灌效果良好,而且后期回灌运行稳定,进一步验证了填砾成井工艺有利于回灌。
关键词:地热;馆陶组回灌井;填砾成井工艺;破壁洗井;回灌试验;滨海新区中图分类号:P314.1;P64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135(2014)02-0149-06天津地区新近系热储层的回灌研究工作始于1982年,实质性的回灌试验于1995年冬季供暖期间在塘沽区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层进行,此后陆续在不同地区开始了不同热储类型、不同方式和目的的回灌研究。
由于不能实现供暖期的正常回灌运行,导致回灌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回灌连续时间较短、回灌率偏低、灌量衰减明显是困挠孔隙型热储层回灌工作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1]。
自2001年开始,在基岩回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对新近系热储层回灌井成井工艺及地面水质控制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主要采用单层滤水管和双层滤水管成井结构,并进行对井回灌开采生产性试验,试验方式主要为自然回灌,并尝试了加压回灌,系统地分析了时间与水位、回灌量、回灌温度的变化关系,得出在自然回灌状态下水位与温度呈正相关变化,而水位与灌量呈负相关变化,研究认为成井工艺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2-4]。
目前天津地区馆陶组热储层主要采用三种成井工艺单层过滤器成井工艺、填砾成井工艺和射孔成井工艺。
近年来,射孔成井工艺已成功应用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和武清区馆陶组回灌井中,稳定回灌量达到100m 3/h 以上,回灌效果良好。
滨海新区西部与中东部的地质条件存在一些差异,馆陶组砂岩热储层厚度相对较薄,且结构较松散[5],不适宜采用射孔成井工艺,因此,该区馆陶组热储层主要采用单层过滤器成井工艺和填砾成井工艺,而实践表明采用单层过滤器成井工艺回灌效果不太理想。
为了解决新近系回灌井堵塞、回灌量连年递减、热储水位逐年下降等问题,滨海新区西部25#回灌井采用填砾成井工艺。
笔者将从该回灌井的成井工艺入手,通过对成井后回灌试验的数据分析和后期运行实践,研究该工艺在砂岩地热回灌井中的应用效果。
1区域地质背景滨海新区西部位于山岭子地热田内,构造位置处于沧县隆起之潘庄凸起东南边缘的沧东断裂带附近,东与北塘凹陷相邻,热储条件主要受沧东断裂与海河断裂控制(图1),基岩顶板埋深约1300~1500m 。
附近发育主要断裂构造有沧东断裂和海河断裂。
沧东断裂,形成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构造旋回,总体走向北北东(NNE ),倾向南东东(SEE ),倾角为30~48°。
该断裂纵贯山岭子地热田,区域上被北西向的断裂所切割,是本区东部的一条区域性控制断裂。
断裂东盘普遍发育古近系,而西盘则古近系缺失,表明其对新生界古近系沉积控制作用强烈。
海河断裂,是白塘口凹陷与潘庄凸起的分界线。
该断裂原为左旋平移断层,后期作用中表现有拉张性质,属基底正断层,走向北西西,基本沿海河分布,呈带状发育,倾向南南西,倾角40~60°,地层落差400~800m ,断点埋深1400~1700m 。
2馆陶组热储层特征根据已有地热钻井成果资料,滨海新区西部馆陶组热储层顶板埋深1100~1300m ,厚度200~300m 。
热储分为上粗段、中细段和下粗段。
馆陶组上段:厚度100~150m 。
岩性为灰绿、灰白色厚层细砂岩夹棕红色薄层泥岩。
孔隙度约为31.5%~32.96%,渗透率在(869.58~1101.1)×10-3μm 2之间。
馆陶组中段:厚度约50m 左右。
为上段与下段的隔层,以厚层灰绿色泥岩为主,夹薄层灰色泥质砂岩。
孔隙度为27.85%~33.01%,渗透率在(535.96~1140.0)×10-3μm 2之间。
馆陶组下段:厚度约100m 。
上部为含砾砂岩,下部灰白色底砾岩,磨圆度差,结构松散,夹少量薄层泥岩。
孔隙度19.67%,渗透率139.85×10-3μm 2。
滨海新区西部25#回灌井利用整个馆陶组成井,成井深度1362.39m ,出水量107m 3/h,水温76℃,水化学类型为Cl ·HCO 3-Na 型,矿化度1726.2mg/L ,pH 值7.57[6]。
325#回灌井填砾成井工艺3.1回灌井井身结构回灌井井身结构为一开,采用扩孔钻进[7]。
泵室段:采用φ500mm 三牙轮钻头钻至346.18m ,然后采用φ600mm 钻头扩孔。
下部井段:先采用φ311mm 钻头钻进至1362.39m ,为减轻钻具扭矩采用二次扩孔,第一次采用φ400mm 牙轮拼装扩孔钻头扩孔至孔底,第二次采用φ450mm 牙轮拼装扩孔钻头扩孔至孔底,最后为保证孔径、清除取水段泥皮,换用φ460mm 牙轮拼装扩孔钻头划孔至孔底。
完井后全井一次下管,套管串组合:φ219.1mm 沉砂管×4.75m +φ219.1mm 反冲滤水管×6.8m +φ219.1mm 滤水管×88.31m +φ219.1mm 套管×946.72m +变径接头×0.34m +φ339.7mm 泵室管×302.6m ,下入井管总长度1349.52m 。
滤水管打眼孔隙率为18%,采用约翰逊式缠丝方法,缠丝间距0.8~0.85mm,成井井身结构见表1,井身结构示意于图2。
3.2回灌井填砾与止水填砾:围填砾料是增大过滤器及其周围有效孔隙率,减少地下水流入过滤器的阻力,增大钻井出水量,防止涌砂,延长地热井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25#回灌井所填砾料选用粒径为1.5~5mm 均质磨圆度近似圆形分选较好的优质石英砂(图3)。
填砾时采用动水填砾,共计填入龙口石英砂60t (37.5m 3),砾料顶面超过滤水管顶部40m ,以防止砾料下沉影响成井质量[8]。
止水:为隔离钻孔所贯穿的透水层或漏层带,封闭有害和不用的含水层进行止水作业。
止水选用粘土球和红土,在过滤器顶板上40m 处开始投入粘土球,粘土球投入量50t ,然图1滨海新区西部25#井附近基岩地质图Fig.1Geological Map of bedrock near the well1.中生界;2.石炭-二叠系未分;3.奥陶系;4.寒武系;5.断裂及推断断裂;6.基岩顶板埋深等值线(m );7.25#馆陶组回灌井150第37卷地质调查与研究后回填红土至井口封闭。
3.3回灌井洗井下管前的破壁、替浆是填砾井施工的关键程序,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和成井后的回灌效果。
为使含水层畅通,提高回灌效果,本次采用下管前“破壁洗井”与下管后填砾前“正循环管外循环洗井”的洗井方法(图4),彻底清除井内泥浆,破坏井壁泥饼,抽出渗入储层中的泥浆和细小颗粒,使过滤器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人工过滤层。
洗井时利用大港油田10m 3150MPa 空压机及水泥泵气水混合联合洗井,风管下深1346m ,经历图225#回灌井井身结构示意图Fig.2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asingprogram of the 25#well回次一开井径及钻深井径(mm )600(扩孔)460(扩孔)深度(m )346.181362.39管材直径及下入深度直径(mm )339.7219.1下入深度(m )302.61349.52表125#地热回灌井井身结构一览表Table 1Schedule of casing program of the geo-thermal recharge well 图3回填砾料Fig.3FilledGravel图4填砾前正循环管外循环洗井示意图Fig.4Before fill in the gravel positive circulatingpipe outside of Wash wells sketch map第2期151江国胜等:滨海新区西部馆陶组回灌井填砾成井工艺的应用分析11.5h 的连续洗井,刚开始排出的气水混合体携带有残存泥砂出井,然后水体逐渐干净,最后水清砂净。
4回灌试验25#回灌井成井后进行了两组回灌试验。
第一组回灌试验自2010年9月10日开始,至9月28日结束,累计持续回灌432.5h ,累计回灌量18624m 3,恢复水位24h ,回灌前静水位埋深97.67m ,对应液面温度40℃。
第二组回灌试验自2010年11月24日开始,至12月6日结束,历时286h ,累计回灌量14536m 3,试验过程中除偶尔出现水量不够中断回灌外一直持续进行,除去中断时间实际有效回灌时间244h ,回灌前静水位埋深97.47m ,对应液面温度40℃。
回灌试验参数见表2,历时曲线见图5和图6。
5填砾成井工艺的应用分析25#回灌井采用大口径填砾成井工艺(表3),其回灌试验结果表明回灌效果良好。
在回灌水源不足的情况下,该井回灌试验时最大稳定灌量为66m 3/h ,回灌水温度48℃,稳定动水位埋深71.37m ,稳定时间20h ,由于稳定动水位较低,还具有很大的回灌潜力。
历年回灌监测数据(表4)表明,该井在后期的冬季供暖回灌运行稳定,2012年度累计回灌量达11.4万m 3[9]。
针对25#的成功回灌,其成井工艺有如下特点:25#回灌井采用大口径(φ460mm )成井和动水填砾,增大过水断面面积、增大回灌能力。
采用动水填砾能使砾料顺利填入指定位置,防止搭桥和井壁表225#回灌试验基本数据表Table 225#injection test datasheet图525#第一组回灌试验历时曲线图Fig.525#The first group injection test lasted curve152第37卷地质调查与研究坍塌[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