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广告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广告行业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革。
以下是中国广告史的主要发展历程。
古代广告时期:在古代,广告形式多样,主要通过咏史铭、纪事碑和木刻画等方式来传播信息。
这些文字和图像经常出现在宫殿、庙宇和街道等重要场所,宣传皇帝的功绩、美德和治国方略。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广告萌芽,演变成了一种商业广告的形式。
当时的广告主要以文字和图案的结合形式出现在社会各个角落,如商店牌匾、店铺招牌等。
在城市中心地区,商家还会雇佣广告人员通过街头叫卖或咏史礼品的形式向顾客宣传商品。
近代广告起步:进入近代,随着西方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广告在中国开始转型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广告以墙报、传单和海报的形式传播,涉及的内容包括商品广告、政府宣传、交通信息等。
同时,广告的制作逐渐出现专业化,使用了更加醒目的颜色和照片,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解放后:1949年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广告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和调整。
国家垄断了大部分的媒体资源,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内容都受到严格的控制。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精神、宣传商品和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告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和消费均有了大幅增长,广告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1980年代后期,电视广告和户外广告成为最主要的广告形式,同时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也开始兴起。
互联网时代: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广告行业发生了巨大变革。
互联网广告逐渐崛起,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告传播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
搜索引擎广告、社交媒体广告和电子商务广告成为当前中国广告市场的主要形式,广告主通过精准定位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广告效果的最大化。
当前形势:当前,中国广告行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广告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个性化的机会;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广告的反感和忽视也不断增加,广告行业需要更加科学、艺术和有趣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史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宋代以前,广告主要以叫卖声、旗帜、幌子等形式出现。
其中,最早的旗帜广告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悬帜广告。
唐代开始出现酒旗广告,这时的酒旗也称酒帘、酒旌、青帜、青帘、酒家望子等。
到了宋代,社会繁荣,经济富裕,百姓安定,广告的发展也进入一个高峰。
招牌广告发展起来,几乎每家商店都有自己的招牌名称。
此外,音响广告也得到发展,商家把原始的吆喝叫卖声与歌谣、快板、词曲相结合,使其更加悦耳动听并更具诱导性。
印刷术的发明也推动了印刷广告的出现,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所用的广告铜版雕刻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元代的广告则呈现出新的特点,广告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形式上则采取了图文并茂的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标题: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从最初的口头宣传、实物展示,到后来的文字广告、招牌广告,再到现代的多媒体广告,这一历程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一、古代商业广告的起源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当时的商人主要通过口头宣传和实物展示来推销自己的商品。
例如,商人在市场上摆出各种货物,顾客可以通过看、摸、闻等方式了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这就是最早的实物展示广告。
此外,商人还会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潜在客户介绍自己的商品,这就是最早的口头广告。
二、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到了周朝,随着文字的出现,商业广告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商人开始在商品上刻字,用来标识商品的产地、制造商等信息,这就是最早的书面广告。
到了汉朝,商业广告的形式进一步丰富,出现了招牌广告和灯笼广告。
商家会在店铺门口挂上招牌,上面写着店名和经营范围,以吸引顾客;同时,商家也会在晚上点亮灯笼,既方便顾客寻找店铺,又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三、古代商业广告的繁荣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发展的高峰时期。
此时,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招牌广告和灯笼广告外,还出现了壁画广告、戏剧广告等多种形式。
其中,壁画广告是最具特色的一种。
商家会在店铺内外绘制精美的壁画,以此来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些壁画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还能传达出商家的品牌形象和经营理念。
四、古代商业广告的衰落与复兴宋元明清时期,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商业广告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进入近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商业广告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
清朝末年,上海等地的商家开始采用报纸、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宣传,这标志着中国商业广告进入了现代化阶段。
五、现代商业广告的崛起20世纪初,随着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商业广告的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广告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广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广告形式不断创新,广告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历史从现有资料看,中国广告的雏形起源于商周时代,据《周记》记载,当时凡是进行交易,都要“告子士”,而交易则需要以铭文的形式刻于青铜器上。
比如西周格伯簋就记述了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的交易。
到战国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商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商品交换变得极为频繁,各地的特产如北方的马匹、南方的鱼、东方的盐、西方的皮革等都可以在中原市场上买到。
在这种商业大发展的前提下,广告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一种促销手段。
虽然没有现代种种先进的广告媒介,但人们可以通过销售现场广告如声响广告、实物广告、幌子广告等来对自己的商品进行宣传。
声响广告。
声响广告在古时有着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古时没有广播、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大屏幕,商人们只能靠自己的一张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比如《韩非子》记载:“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这就是一种现场叫卖广告。
这种声响广告,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从事各种行业的经营者,按照他们的经营方式、特点和经营对象、服务对象的不同,在叫卖的腔调、内容等方面都有不同,特别是后来这种声响广告又增加了吹打乐器,使其表现能力更为丰富,传播效果更为广泛。
声响广告是中国传承最为悠久的广告形式之一,也是内涵最丰富的广告形式之一,比如清代《燕京杂记》中就有记载说,京城里常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他们的吆喝声悦耳动呼,韵律感觉强,很是吸引人。
今天,老北京吆喝已经成为了北京市的传统民俗文化。
直到今天,声响广告仍然是广大商家使用最为广泛的广告形式,我们常见的商家挂个大喇叭不停地叫卖就是声响广告的新形态。
实物广告。
声响广告虽然有很好的表现效果,但实际运用中却有各种限制,比如时间方面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运用,比如效果方现可能有人对声响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有人可能不了解拨浪鼓声代表着货郎来了。
于是,人们又发明了实物广告,店里卖什么,就把商品的实物放在店铺门口,路人一见就知道店铺的经营范围。
先秦、秦汉、唐宋元明清广告史

中国古代广告史目录中国古代广告史 (1)1、先秦时期 (2)(1)市声广告 (2)(2)响器广告 (2)(3)最早的物价牌广告 (2)(4)陈列展示广告 (3)2、秦汉时期 (3)3、唐朝时期 (4)(1)唐朝僧侣的“唱卖”活动 (4)(2)现存最早的广告实物 (4)(3)灯笼广告 (4)4、宋元时期 (5)(1)招幌广告 (5)(2)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 (6)(3)最早的广告画 (6)(4)书铺广告及书籍广告 (6)5、明清时期 (6)(1)各地的响器广告 (7)1、先秦时期主要广告形式(市声广告、响器广告、物价牌广告、陈列展示广告等)(1)市声广告吆喝叫卖和响器,属于商业标志民俗中的声音标志形态,也称为“市声”。
叫卖是在原始的以物易物的自然交易活动中形成的,直接用口头语言传达所售商品内容、质量、价格等的一种商业广告,属于市声的主要形式,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
在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记载有“鼓刀扬声”就是响器广告和市声广告的结合,寓言“自相矛盾”在广告史中也有重要意义。
(2)响器广告行商经常采用不同的器具,摇、打、划、吹,以各类特殊响器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响器广告在西周时代便出现了,《诗经》中有“箫管备举”的诗句。
(3)最早的物价牌广告《周礼》中记载有:管理市场的小官吏,负责整顿、平抑物价,并将定下的物价写在旗幡上,悬挂于市场管理机构,使买者能清楚的看到,表示诚信。
(4)陈列展示广告早期的的展示广告形式简单,主要是商品陈列。
《周礼》中记载有“陈肆辨物”,即将档次不同、风格各异的各类商品,摆放在不同的摊肆,以免相互混杂,以次充好,是典型的商品陈列式广告。
2、秦汉时期原始形态的商标在出土的秦汉时期的文物上,漆器铭文里经常见到素工、造工等工种名称,有器具的制造时间、地点、容量、治坯工人和各种漆工名字及监造官的名字。
漆器上刻的有带“素”、“草”、“饱”等字样的市印,表示这些工序都是在市吏监督下完成的,或是经过市吏检验的,能够确保质量,可见具有宣传意味及广告性质。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一、中国古代广告的萌芽与初步发展大约在夏朝,我国出现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分工,行商阶层开始出现。
随着商业的逐步发展,商品交换日趋频繁和广泛,为了把商品交换出去,就必须把商品陈列于市场,同时,为了吸引他人来与自己交换,就必须要叫喊等。
实物陈列和叫喊是最早的广告形式。
这种形式的广告流传至今,其它的广告形式,基本都是从这种广告形式中演变而来,只不过是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注入了新的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的进步,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作为广告的表现形式,在这一时期已经成为商业活动中的普遍存在现象,随着口头叫卖广告形式的多样化,新的广告形式开始出现。
由于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商品交换的地区范围和交换种类不断扩大,商人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口头叫卖声不但使商人感到疲乏,而且声音也不够大,于是“音响广告”出现了。
于是商人开始采用不同的器具,敲、打、吹等,以各类声音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殷商时代,有个叫格伯的人把马卖给棚先,这件事被记在了青铜器上。
湖北鄂州出土的青铜镜上有意味很浓的文字广告的记载。
这是可以追述的最早的文字广告形式,到了慢慢发展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
它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行商和坐贾的分化。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必须想办法来招揽客户,除了口头叫卖和陈列展示外,为了引人注目,他们开始把陈列在地上的交换物悬挂起来,以引起别人的注意,达到让顾客购买产品的目的,这样就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出现了悬物广告。
悬挂广告是实物广告的进一步发姣好的女子在垆前招揽客户,那一时期最著名的便是卓文君当垆卖酒。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一时期的广告形式,如口头叫卖、击鼓开闭市场、悬旗等仍然很活跃并在先前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草标广告。
因那一时期我国农村的集市多在田野路边,遍地是草,卖物者顺手摘一根草插在物货上以示出卖。
这一形式,至今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使用着。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

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标题: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史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
其中,古代的商业广告更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从最早的口头宣传、实物展示,到后来的文字描述、绘画表现,再到现代的各种媒体广告,中国的商业广告发展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
早在商朝时期,商业广告就已经出现。
当时的主要形式是口头宣传和实物展示。
商人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向消费者推广自己的商品,同时也会在店铺前摆放商品以吸引顾客。
这种方式简单直接,效果显著,是最早的商业广告形式。
到了周朝,商业广告的形式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文字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文字来描述商品的特点和优点,这种广告形式被称为“标语”。
此外,还有人会在市场上悬挂布告,上面写有商品的价格和质量等信息,这就是最早的公告广告。
到了秦汉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丰富多样。
除了继续使用标语和公告外,还出现了图画广告。
商家会请画家绘制出商品的图像,然后将这些图像挂在店门口或市场里,以此吸引顾客的眼球。
这种广告形式生动形象,深受人们的欢迎。
唐朝是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发展的鼎盛时期。
此时,商业广告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包括标语、公告、图画、音乐等多种形式。
此外,还出现了专门的广告机构——市井小报,它们定期发布各种商业信息,为商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商品的平台。
宋元明清时期,商业广告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除了传统的标语、公告、图画等形式外,还出现了戏剧广告、街头表演广告等形式。
这些广告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也为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然而,随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商业广告受到了冲击。
一方面,西方的广告形式和技术被引入中国,使中国的商业广告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
另一方面,传统广告形式的地位逐渐被取代,新的广告形式如电影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开始兴起。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商业广告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商业广告的形式不断变化,内容不断丰富,影响力不断扩大,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形式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形式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的铭文广告,其中商代的广告主要以商业宣传为主,周代则涵盖了商业宣传、政府公告和文化传播等方面。
在商代,铭文广告主要出现在商人的商标和商标吊坠上。
商家会在自己的产品或商店上镌刻标记,以显示出产品的营销和品牌的认可,并吸引更多的顾客。
到了战国时期,商家开始在墙上贴广告。
广告内容主要包括商店名称、商品种类和价格等信息。
这些广告通过吸引眼球、标识店铺位置和商品特点,旨在吸引更多的顾客。
汉代出现了牌坊广告,通常被用于赞扬皇帝或贵族。
牌坊广告通过铭刻的文字和图案来宣传赞扬对象的功绩和美德。
唐代是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唐朝,广告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广告板、广告牌、传单等开始广泛使用。
商家开始利用诗词、歌曲和故事等手段吸引顾客,广告文案的艺术性也不断提高。
宋代时期,广告开始出现在出版物上,如杂志、报纸和书籍等。
这种形式的广告通常以插图和文字相结合,更加详细地描述了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明清时期,广告的形式多样化,除了继续在出版物上出现外,还出现了公告牌、宣传画等形式。
这些广告多数以政府公告、招聘启事和商店广告为主。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形式从铭文广告到墙贴广告再到牌坊广告,逐渐向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并逐步融入到商业、政府和文化等领域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中的时尚”----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公元前21世纪-1840年)的发展与演变概要:中国是世界广告的发源地。
中国商业广告历史悠久。
商业广告作为中国古代两种基本形态之一,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更直观、简单地反映和强化了人们的需要,随着朝代的更迭以及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公元前21世纪-1840年)形式的发展也日趋丰富化, 并且随着每一个朝代的更替,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广告形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广告形式进行丰富和发展以外,基本上都会产生新的广告形态,并且直到今天有一些古老的广告形态仍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不可分。
关键词:商业广告形态萌芽初步发展兴盛相对成熟继承与发展正文:一、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商业广告的萌芽时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出现,广告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分工以及商品生产和交换范围的不断扩大、相对固定的交换场所的出现这些条件都为商业广告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出现原始的商业广告形态---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口头叫卖与实物陈列广告,是我国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
在古代有了交易活动以后,人们进行交易时, 必然要将交换的东西陈列出来,通过陈列展示交易内容。
如在<<诗经*卫风*氓.>>中就有“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记载,人们认为,这里所提到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实物陈列广告,并且这种实物陈列广告一直延续至清末。
但是在商品交换活动中,光凭陈列和展示有时并不能把商品交换出去,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交换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产品,并伴以高声的吆喝,通过吆喝的叫卖声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宣传兜售商品。
而且交换者开始有针对性地向人们介绍自己的产品,于是,出现了实物陈列和口头叫卖广告,且它们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成熟。
二、夏、商、周、春秋战国-隋代:商业广告的初步发展时期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隋朝,中国古代社会完成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实现了从封建割据到中央集权制统一国家的建立。
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商业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
因此在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商业逐步的过程中,商业广告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一)夏、商、西周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广告的表现形式仍然是口头广告和陈列广告为主,在这一时期它们已成为商业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随着口头叫卖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在这一时期一种新的广告形式。
西周时期出现音响广告的雏形:由于商代和西周时期,商品交换的地区范围和交换的商品种类的扩大,商人则以走街串巷、贩运叫卖为主,由于吆喝不但费口舌,且声音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
行商采用不同的器具,摇、打、划、吹,以各类音响来代表不同的行业。
文字广告(标记)广告的出现:殷商时代,有个叫格伯的人,把马卖给棚先,这件事被铭记在青铜器上。
湖北鄂州出土的青铜镜上也有意味很浓的文字广告的记载。
这是可以追述的最早的文字广告形式,到了慢慢发展到了图文并茂的形式。
幌子广告幌子广告的出现:它是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
是指以幌子来传递出售物品信息,从而使古代广告传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广告传播色彩。
幌子是指特意制作的一种旗帜,当时称“望子”在周代幌子作为一种广告形式既在民间被采用,又在官方管理活动中运用。
(二)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广告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商业第一次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经商人数众多,区域间的贸易发达,因此出现了商人阶级的分化,分为了行商和坐贾。
行商和坐贾的分化,直接导致了新的广告形式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新的广告形式---悬物广告和旗帜广告(幌子):由于在这一时期,行商和坐贾的分化。
坐贾守着固定的场所或摊位在“市”“肆”内经营,也必须想办法来招揽客户,除了口头叫卖和陈列展示外,为了引人注目,他们开始把陈列在地上的交换物悬挂起来,以期待引起别人的注意,达到引起顾客购买其产品的目的,这样就在实物陈列广告的基础上出现了悬物广告。
它是实物广告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往往在门前悬挂与经营特征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的广告形式。
但是由于悬物广告存在着不雅观、笨重等原因,于是经营者就开始尝试用布、帛等材质画上物品的形象进行悬挂。
从这时开始原始“旗帜”广告开始出现并和悬物广告一样成为了春秋战国时期又一重要的广告表现形式。
(三)秦代商业广告的发展:秦代商业广告的形式和内容较之春秋战国时期的广告表现并没有实质的变化,民间所具有的广告形式在秦代也基本延续下来,但由于秦代的商业贸易多为官府控制,并且重农抑商政策的指导下,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在这样的商业贸易环境中出现了一种由市场管理者统一规定的新型的广告形式。
秦代出现由市场管理者统一规定的广告形态---悬牌广告:关于秦代的悬牌广告,在湖北出土的云梦秦简曾记载,其主要描述的是:如果商品的价值超过一钱,就应该悬挂商品的价格牌明码标价。
这种具有广告形式的悬牌在官方的统一管理下,开始在市场上出现的。
这种广告形态到了唐代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四)汉代商业广告的发展:汉代除了由官方统一管理的市场交易外,民间贸易也比较频繁,一些广告形式便成了商家促销手段之一。
其主要是对传统的实物悬挂和口头叫卖广告形态的发展,如吹萧卖汤、悬壶售药等。
但在这一时期仍然有新的广告形态的出现。
.汉代出现商品命名广告形式:汉代以来,手工业发达,市场上开始有了竞争。
商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多以该产品的能工巧匠的名字等来命名商品。
于是成了商品命名广告。
旗亭的出现:旗亭是当时市场内最高的建筑,也是市场的标志,带有明显的标志和识别作用,是这一时期新型的广告形式。
人物广告形式的出现:妇人当垆,应该算是最早用人物来进行促销的广告形式。
其主要是让容貌姣好的女子在垆前招揽客户,汉代妇人中最著名的当数卓文君当垆卖酒。
(五)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商业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这一时期的广告形式,如口头叫卖、击鼓开闭市场、悬旗等仍然很活跃,这一时期的广告形式在继承两汉时期传统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草标广告形式的出现:我国农村在晋代就产生了定期的农贸集市,叫草市。
大都位于交通要道、渡口或驿站所在地。
因集市多在田野路边,遍地是草,卖物者顺手摘一根草插在物货上以示出卖。
并且草标广告这一形式,至今在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还使用着。
三、隋朝-元朝: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发展。
因此这一时期的广告形态在继承传统的广告形式,下都有了新的发展:如在唐代口头叫卖的人并不仅仅限于经商者,佛教僧侣也进行广告宣传;在宋代标志广告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独立于产品和店铺之外的广告形式,诗歌广告在宋代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等等都是在前代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当然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商品广告形态。
唐代: 灯笼广告形式的出现:以灯笼为广告,是唐代出现较晚,大约在唐朝中后期以后酒楼、饭馆的特色之一。
它一般是夜间悬挂在店铺门前,灯笼上用文字表明其商号商业性质。
起到招牌广告和悬帜广告的作用, 当代的灯箱广告、霓虹灯广告就是古代灯笼广告的延续发展。
宋代:彩楼、关门广告和印刷广告形式的出现:北宋时期,彩楼广告不仅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已具相当的规模,彩楼主要是通过对店铺的门面装饰,观门则主要是指喜庆节日来临时用彩色的纸帛或树枝鲜花扎成的栅栏或特殊造型来吸引顾客的广告形式。
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宋朝庆历年间,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现在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两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在宋代广为流传。
元代: 新的广告形式--图书征稿广告的出现:在公元1336年雕版印刷的<<元诗》中,就刊载了一则征求诗稿的广告。
该广告分为四行书写,层次清晰,言简意赅,并有引文,正文和随文,已出现完整文案的端倪。
四、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业广告的相对成熟时期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的进一步繁荣,在前代的基础上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出现了新型的广告形式。
对联广告的出现:明代中期以后开始发展,清代以后开始流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用对联,成为商业广告的一种宣传模式。
还出现了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
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很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
如朱元璋为阉猪人家写的“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的广告,祝枝山为酒馆写的“东不管西不管,我管酒管;兴也罢衰也罢,请吧喝吧。
”等著名的对联广告。
招牌广告的新发展—水牌:水牌是商家在经营的过程中根据经营特点而创作的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广告形式。
这种广告形式的出现使清代的广告表现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书籍插图广告的出现:由于明代在文化上出现了小说热潮。
为了有利于小说出售,书商同绘画者、雕刻者相结合,以书籍的插画作广告,推动书籍的销售。
我们现在可以从《水济传》、《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看到这些插图广告。
清末的广告,在对中国传统广告的继承和发展外,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广告形式。
如报纸、杂志等它们与中国传统的广告形式共同发展一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小结与感想:广告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与信息交流的必然产物,从总体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广告由于是在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封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古代广告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
但是作为中国古代广告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广告,它的广告形态的发展与演变,是让人惊叹的,它历经了萌芽-初步发展-兴盛-相对成熟这四个时期,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广告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它们都是一脉相承的。
商业广告的形态由也单一发展到了后来相对比较多的广告形式。
它的发展是与政治的更迭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
从我们最初所熟悉的口头叫卖实物战士到后来的文字广告、灯笼广告、印刷广告、对联广告等等形态,都是随着朝代的更迭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并且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随着其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广告形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广告形式进行丰富和发展以外,基本上都会产生新的广告形态。
例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口头广告从口头的形式慢慢发展成了佩之以鼓等形式进行叫卖,中国古代商业广告它直观简单的反映或强化人们的生活需要,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并且那些传统的广告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资料来源:<<中国古代广告设计>> 范伟著<<中外广告史>> 杨海军著<<广告设计>> 徐巍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