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内涵和地域文化_对四川博物馆建筑文化的探讨
参观四川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四川博物馆的观后感
四川博物馆是位于成都市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该博物馆展示了丰
富多彩的四川历史文化,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四川地域文化的平台。
最近我有幸前往四川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我的观后感。
首先,博物馆的建筑气势恢宏,外观设计独特。
整个建筑采用了现
代化的设计风格,巧妙地融入了传统四川建筑的元素,显得既庄重又
不失轻盈。
走进博物馆大门,就仿佛进入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文化殿堂。
其次,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展示了四川自古至今的历史渊源。
从古老的文物器皿到现代的艺术作品,每一样展品都透露着四川独特
的文化韵味。
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展示四川传统手工艺的作品,精美细致,展现了四川人民勤劳智慧的一面。
最让我感动的是,博物馆内的工作人员热情周到,对游客的解说详
细耐心。
他们不仅介绍了每件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与游客
们分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种亲切的态度让我感受到了四川人民的
热情和好客精神。
总的来说,参观四川博物馆是一次愉快而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
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四川历史文化的知识,还感受到了四川人民对传
统文化的珍爱和传承。
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能够前来参观四川博物馆,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感谢这次难忘的参观之旅,让我对四川文
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成都博物馆概况

成都博物馆概况成都博物馆作为四川省乃至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承载着保护、研究和传承古代文明的重任。
位于成都市锦江区,占地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现代设计感的文化圣地。
建筑与环境成都博物馆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朴与现代的理念,采用了传统的四合院和现代化的玻璃幕墙结合的设计,给人一种古典与时尚并存的美感。
博物馆周围环境优美,园区内花草树木繁茂,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陈列与收藏成都博物馆的藏品丰富多样,内容涉及历史、艺术、文化等多个领域。
其中以三星堆文化遗址的文物陈列最具代表性,展览包括了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各类珍贵文物。
此外,还有藏区珍稀文物展和临时特展,为广大观众呈现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育与活动成都博物馆致力于普及文化知识,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教育活动。
定期开展的主题讲座、学术研究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文化学者和爱好者参与其中。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与学校合作,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互动体验,加深他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科技与创新成都博物馆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影响,在陈列和展示方式上进行了许多创新。
利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全息投影技术,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物背后的故事。
同时,博物馆还开设了多媒体互动展示区,让观众能够互动参与,加深对文物的了解。
国内外交流成都博物馆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开展合作展览和学术交流。
通过与其他博物馆合作,成都博物馆为观众带来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同时也将四川的文化遗产展示给了更广泛的国际观众。
总结成都博物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瑰宝承载地,以其丰富的藏品、多样的展览和教育活动,向人们展示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未来,成都博物馆将继续努力,创新发展,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体验,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博物馆的重要价值。
成都博物馆的介绍

成都博物馆的介绍# 成都博物馆介绍## 前言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的繁荣都市,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更以其卓越的博物馆而闻名。
成都博物馆,作为这座城市文化瑰宝的代表之一,汇聚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次深度领略古老川文化的机会。
## 一、博物馆概览成都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锦江区天府广场附近,占地面积宽广,建筑气派。
其建筑设计融合了现代艺术元素和传统文化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博物馆分为多个展览区域,涵盖了古代文明、艺术品、自然历史等多个领域,使游客在参观中能够全面了解成都这座城市的千年文化底蕴。
## 二、馆藏精品### 1. 古代文物区成都博物馆的古代文物区展示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包括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秦汉时代的陶俑、唐宋时期的瓷器等。
这里汇聚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品,展示了川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独特魅力。
### 2. 艺术品区博物馆的艺术品区收藏了大量的绘画、雕塑、书法等艺术作品,其中既有古代名家的传世之作,也有当代艺术家的精湛之作。
这一区域通过展览和陈列,展现了成都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
### 3. 自然历史区成都博物馆致力于向游客展示自然之美,自然历史区集中展示了珍稀动植物标本、矿石、化石等自然奇观。
这里不仅是生物学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孩子们了解自然的好地方。
## 三、特色展览成都博物馆不定期举办各类特色展览,涉及范围广泛,从历史文化到现代艺术,再到国际文明的交流互鉴。
这些展览旨在为游客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同时推动了成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 四、教育与互动博物馆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教育的殿堂。
成都博物馆通过举办讲座、讲解活动、亲子游戏等形式,使参观者在欣赏文物的同时能够获得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知识。
此外,一些互动展览和VR技术的应用,也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的厚重。
## 五、文化活动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的中坚力量,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包括传统节庆庆典、主题讲座、文化艺术展演等。
四川博物馆游玩心得

四川博物馆游玩心得四川博物馆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子,一打开,那满当当的文化宝贝能晃得你眼睛都花了。
走进四川博物馆,就仿佛走进了一条历史的长河。
那一件件文物,就像是一位位来自过去的老友,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和你诉说往昔的故事。
在馆里,青铜器那一块是特别吸引人的。
那些青铜器的造型千奇百怪,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鸟儿,身上还刻满了精致的花纹,这花纹就像大自然给鸟儿披上的一件神秘披风,每一道纹路似乎都藏着一个古老的秘密。
你看着那些纹路,就好像能看到古代的工匠们,拿着小锤子,一下一下精心雕琢的样子。
这青铜器啊,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只不过它不是用文字,而是用这些独特的造型和花纹在讲述着古老的文明。
这时候你就会想,古代的人们怎么这么厉害呢?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
再说说那些书画作品吧。
展开一幅古画,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户。
画里的山水啊,就像是有魔力一样。
你看那山,层峦叠嶂,就像一个个巨人在守护着这片大地;那水呢,潺潺流淌,仿佛能听到流水的声音。
画里的人也都栩栩如生,感觉他们随时都会从画里走出来似的。
这画的每一笔,都像是画家的一声叹息或者一阵欢笑,融入了他们的情感和心血。
看这些画的时候,就好像跟着画家的思绪走了一遭,去领略了那个时代的风景和人情。
陶瓷展区也不容错过。
那些陶瓷就像一个个娇贵的公主,静静地站在展柜里。
它们的颜色五彩斑斓,就像天边的彩虹掉落到了人间。
有的陶瓷上还画着精美的图案,像是仙女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这些陶瓷制作得那么精美,得花费多少心思啊?你会不禁感叹古代手工艺人的耐心和智慧,这简直就是把泥土变成了艺术的魔法。
在四川博物馆里漫步,感觉时间都慢了下来。
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就像在一个神秘的森林里探险,不知道下一个发现会是什么。
这里的文物并不是简单地摆在那里,它们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表演,各自展现着自己的魅力。
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些小物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当你仔细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就会发现它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四川博物馆介绍

四川博物馆介绍背景介绍四川博物馆是位于中国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的一座重要博物馆,建于1951年。
作为四川省最大的博物馆,它致力于保护、研究和展示四川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
四川博物馆被认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机构之一。
博物馆建筑四川博物馆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的文化宫中轴线上,总建筑面积达到4万多平方米。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融合了传统四川建筑风格和现代化元素,展现了四川历史文化的特色。
建筑内部分为多个展览区和功能区,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和学习环境。
馆藏收藏1. 文物珍品四川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包括了四川古代文明和历史各个时期的艺术品、器物、书籍和青铜器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四川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和文化交流。
2. 历史文化遗址除了文物珍品,四川博物馆还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和研究。
这些遗址包括了古代城市遗址、古代宫殿遗址和古代墓葬遗址等,它们提供了研究四川古代历史的重要线索。
3. 民俗文化展品四川博物馆还展示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展品,包括了传统手工艺品、传统节日用品和民间艺术品等。
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四川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
展览和活动四川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旨在向公众展示四川的历史和文化。
这些展览和活动包括专题展览、主题讲座、文化交流活动和艺术表演等。
通过这些活动,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四川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教育和研究作为一座重要的博物馆,四川博物馆向公众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和研究资源。
博物馆内设有教育中心和图书馆,为学生、研究人员和公众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场所。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讲座和培训项目,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参观信息如果您计划参观四川博物馆,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参观信息:开放时间四川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周一闭馆。
门票参观四川博物馆需要购买门票,具体票价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询。
预约参观如果您是团体参观或者有特殊需求,建议提前预约参观,以确保有更好的参观体验。
参观四川博物馆的观后感

参观四川博物馆的观后感一直都听说四川博物馆藏品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亲自去感受了一番。
刚走到博物馆门口,就被那宏伟的建筑外观所震撼。
它没有那种过于华丽夸张的装饰,而是透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走进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的隧道。
第一个展厅展示的是四川地区的古代历史,那些古老的青铜器、陶器、石器,虽然静静地躺在展柜里,却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千百年前的故事。
我特别留意到了一个造型独特的青铜鼎,它的表面有着精美的纹路,那是古代工匠们一刀一刀刻上去的啊!想象着他们在制作这个鼎时的专注和用心,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技艺。
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书画展厅。
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挂满了墙壁,有飘逸洒脱的行书,有端庄秀丽的楷书,还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
我站在一幅山水画前,久久挪不开脚步。
画面上是连绵的群山和流淌的溪水,那山峰的层次感,那溪水的灵动,简直让人感觉身临其境。
我忍不住凑近去看,想要看清画家每一笔的笔触,想要读懂他在创作时的心境。
在民俗展厅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手工艺品,什么精美的蜀绣啊,别致的竹编啊,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其中有一个蜀绣作品让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幅花鸟图,鸟儿的羽毛绣得根根分明,花朵的颜色鲜艳夺目。
听旁边的讲解员说,绣这样一幅作品,绣娘得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呢!想想那些绣娘坐在窗前,一针一线地绣着,那份耐心和专注,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展示古代陶瓷的区域。
那里有各种形状和用途的陶瓷器具,有的是用来盛水的,有的是用来做饭的,还有的是专门的装饰品。
其中有一个青花瓷的花瓶,那细腻的质地,那淡雅的青花,简直美到了极致。
我盯着它看了好久,想象着它曾经在某个富贵人家的客厅里,盛放着鲜花,给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份雅致。
参观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小细节。
比如,在一个展柜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陶俑,它的表情特别生动,像是在偷笑,又像是在沉思。
四川博物院参观报告

四川博物院参观报告我最近有幸参观了四川博物院,这是一次非常精彩和有意义的经历。
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锦江区,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我被四川博物院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整个博物馆采用了传统的川西建筑风格,红墙黛瓦,古朴典雅。
馆内设有多座展馆,分别展示了四川的自然、历史和文化。
进入博物馆后,我首先参观了自然馆。
这里陈列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标本,包括恐龙化石、古代动植物化石、珍稀动物标本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川西高原的展览,展示了四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
我了解到四川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地区,这也是四川博物院重点展示的内容之一。
接下来,我参观了历史馆。
这里展示了四川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在历史馆的第一展厅,我看到了四川地区的古代文明遗迹,包括三星堆文化和金沙遗址等。
这些古代文明的展示让我对四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我又参观了汉代和唐代的展览,了解了当时四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在历史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我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这让我更加敬佩和钦佩四川人民的勇敢和坚持。
我参观了文化馆。
这里展示了四川的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
在文化馆的第一展厅,我了解到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服饰、习俗和传统工艺品。
在文化馆的后面几个展厅,我还看到了四川的传统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形式,这些都展示了四川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参观四川博物院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欣赏到了丰富多样的展品,还学到了很多有关四川的知识。
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四川人民勤劳智慧、勇敢坚持的精神。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四川的自然、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四川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了希望。
四川博物院是一座展示四川自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它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参观,更多的人会对四川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会对四川的独特魅力和丰富文化有更高的评价。
希望四川博物院能继续保持其独特魅力,为更多的人带来知识和欢乐。
四川博物院详细介绍

四川博物院详细介绍四川博物院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人民公园内,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览、宣传、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成立于1941年,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自成立以来,四川博物院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四川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致力于推广和宣传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馆内藏品丰富,分为自然科学、历史文化、艺术品三大类。
自然科学四川博物院的自然科学馆主要展示了四川省自然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
馆内陈列了四川省的地质、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让游客们能够深入了解四川省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历史文化四川博物院的历史文化馆主要展示了四川省的历史文化遗产。
馆内陈列了四川省的古文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展品,让游客们了解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是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和青铜人像。
这两件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此外,馆内还有汉代青铜器、唐代陶瓷、明代玉器等珍贵文物。
艺术品四川博物院的艺术品馆主要展示了四川省的艺术品。
馆内陈列了四川省的书画、雕塑、漆器、刻印等艺术品,让游客们了解四川省的艺术文化和传统技艺。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展品是唐代艺术家吴道子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长卷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珍品。
此外,四川博物院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让游客们更好地了解四川省的文化和艺术。
总之,四川博物院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它不仅展示了四川省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艺术品,更是一个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场所。
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旅游观光,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建协第!"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了《北京宪章》,重新审视百年以来我们走过的足印,分析现在所处的境地,并展望!%世纪建筑学发展的方向。
已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项目大量引进,城市建设不断改造和增容,给城市以巨大的活力和推动。
但对于城市,对于建筑,我们听到的多是闹轰轰浮华的词眼,见到的也多是绚丽且时尚化的外衣,真正成熟的,能代表地域文化,并创造性延续传统的设计少之又少。
有幸参与四川博物馆的设计创作,对我们而言,既怀着建筑师的责任感,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得以执着冷静地直面传统、地域及文化,既审视当前,也追溯历史,更放眼未来,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方向积极探索新路。
一、四川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南方文化为代表,《四川古代史稿》认为“东与鄂西长江干流沿江岸夏商时期的考古文化,西与成都平原早期的蜀文化,是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
四川古称梁州,早在&"""年前,古巴蜀就和中原等地区有着频繁的交往,商、周时期,蜀人就已在成都平原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古蜀国。
结合近年来成都平原和三峡库区发掘中发现距今’!""年至("""年之间,包括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老官庙文化、哨棚嘴文化、大溪文化以及屈家岭文化等可以看出:巴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或朴实稳重、或神秘瑰丽,均与大中华文明有着血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宏大深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说,都有着丰富的内涵:从审美意识来看,有汉魏的古朴,唐、辽的遒劲,宋、清的秀丽;从设计理念来看,有孔、孟的儒家思想,老、庄的道家思想和佛教的禅宗思想;从建造风格来看,有反映地域文化差异的北京四合院、四川的吊脚楼、云南的“一颗印”等。
而四川多山、多雨、少阳光,自古就是多民族杂居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类型的古文化。
其建筑文化也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以砖木结构为主,由木穿斗与檩条组成木结构体系,形成屋脊、坡屋面和穿斗暴露的建筑造型,主性格特征朴实典雅、轻巧明快。
!、山丘、河沿地区,吊脚楼建筑甚多。
’、山石易得,汉阙岩墓、摩崖石窟遍布。
&、连续性的院落空间布局(成都民居)。
(、山水型的造园艺术,用叠山、水体、花草树木和建筑有机结合,自由布局,如杜甫草堂、新都桂湖。
)、用传统的灯具、家具、工艺陈设与诗、书、画作为装饰,用匾额、对联描述建筑意境或性质。
*、场镇、市集、庙会是从事商业活动、观看戏剧表演的场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人情味。
二、四川博物馆的地域、环境有文化氛围博物馆选址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黑水青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其城方三百里……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位于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中央,中心城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多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少霜雪。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基地位于成都市青华路和浣花南路丁字路口西南侧,属浣花历史文化风景保护区,场地形状为规整的矩形,东西方向长%$".,南北长!)".,占地面积约+"亩。
该地段是成都中心城最精华又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区域,区内有杜甫草堂、青羊宫、文化公园、隋唐窑址、浣花溪———百花潭古河渠、十二桥商周古建筑群遗址等古迹名胜。
博物馆即处于青羊宫、文化公园到杜甫草堂之间,浣花溪紧临基地北面蜿蜒流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处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绿水缭绕的杜甫草堂、明净绚丽的浣花溪、生机盎然的白鹭洲,极富诗情画意。
历代名人雅士对这里的自然人文环境流连忘返,可以说四川博物馆选址在成都“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浣花历史文化风景区,再贴切不过了(图%)。
三、四川博物馆设计创作的理念及特征“四川博物馆是集文物收藏、学术研究、陈列展览、文物修复、宣传教育、培训服务、餐饮娱乐及行政管理等于一体的公共建筑”。
今天我们已跨入!%世纪,社会文明的进步更加日新月异,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已成为公众的普遍渴望”。
四川博物馆“项目的提出对于巴蜀大地及子民具有非凡的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四川博物馆将成为今后我们审视巴蜀历史,传统及文化,感知和把握未来世界的文化中心。
四川博物馆所处的地域特征、文化底蕴及基地的既存环境,既是一种设计上的制约,同时也是发挥设计创意构思的激发点。
设计不仅应具备现代博物馆的一切特征,更应注重周边的环境和气氛,以群体的观念、城市文化的观念入手,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人文的结合,力求体现历史性、文化性和地域性传统内涵和地域文化———对四川博物馆建筑文化的探讨郑国英王兴国建筑创作/01234514605105/4378特色,在实现整体均衡和协调的同时,用建筑空间语言书写成都乃至整个巴蜀的地域环境及人文特征。
我们希望川博新馆具有纪念性———大气、庄重,因为对于公共建筑,特别是博物馆,这是一个传统。
但是现代博物馆又应该是开发的和亲切的,应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并具备复杂的社会功能,而非仅仅是一个展藏品和艺术品的陈列场所,因此我们也希望它是开放性的非正式的和具有大众化的。
我们对于周围的城市环境、历史的态度是:渗透和保留。
设计中力求形成的不是具象的形式,也不是新老建筑外观或者现代与古典建筑风格的简单统一,我们追求的是与城市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历史环境,人文观念的和谐与认同———一个更高,更深层次的统一和谐。
我们认为任何本种文化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再创造而发展,但也回避拿来主义式的“复制”、“拼贴”或任意嫁接符号、构件,力求找到一条更为有创见的途径,一条能够循其发展的具有独特性与适宜性的途径———它结合了传统的和新的元素,以一个现代的途径运用传统元素对建筑空间、形式、材料及构造进行创造性表达(图!%&)。
四、四川博物馆建筑创作的途径和措施’、延续传统的总体布局传统原则与现代手法的创造性结合运用主体建筑处于总平面中部的“十”字轴线,其前部是连续递进,逐步升高的广场空间,烘托出博物馆的纪念性氛围;其后部为自’四川省博物馆新馆总平面!正面鸟瞰(后面鸟瞰由园林式布局的庭园空间,以期与杜甫草堂自然人文环境融合协调。
这种布局有中国传统“官”式建筑的特点。
主体建筑沿用“门、堂、廊”这三种中国传统建筑平面构成上不同性质的元素形成空间序列:主入口及开敞的大平台组成大尺度空间,成为大量人流出入的“门”;所有前厅、中央大厅及展览、陈列大厅有如“堂”;楼电梯间、卫生间及功能上联系附属建筑走道,构成清晰原两条交通带,有如“廊”。
车建筑主体相联系的东西两侧的附属建筑部分则运用现代的构图手法平衡主体共同构成“点、线、面”的三位一体(图%、&)。
主体建筑围绕“’”形的中庭来组织各种功能。
地下层为车库及设备机房;底层为文物库房、修理房;二层为展览房,从室外大平台直接进入,由北到南有序布置入口、序厅、中央大厅,围绕中央大厅设置主展厅、陈列厅,紧邻主展厅布置观演厅、贵宾接待厅及观众实验区,其间以带状的生态休闲廊相联系;二层围绕中央大厅及带状休闲廊设置各类大空间展厅(可灵活分隔为大、中、小型展厅)。
垂直交通设在外侧与四角,以保持展厅大空间的完整性。
在主体建筑西侧,以跌落式台阶南端升(二层平面)四川省博物馆新馆透视%北立面&南立面&南立面起部分底层与之水平联系的附属各建筑底层为西南培训中心,二层为科研办公,三层为信息中心。
服务性商业设施在主体建筑东南侧,临浣花南路,与主体建筑以困空廊相联系,底层为特色商铺,二层为风味茶坊。
!、空间层次上创造性再现传统“堂”在中国古建筑里是“一个家庭面对天地、祖宗、文化的地方”。
“升堂入室”———博物馆主体建筑正是采用这种递进的空间层次。
我们希望观众因一连串不大的震动和惊诧而能体验到一个贯通建筑的流线,一个适应博物馆内部空间欣赏性质的流线———因为人流近乎被一系列的停顿和逆轴线方向所打断。
首先,你登上主入口大台阶进入建筑,接着穿过序厅,伫立中央大厅原轴线,从而形成了第一次停顿、观望与欣赏;登上扶梯,当达到一层半的展览廊时,逆轴线回眺的平台形成颇有意味的再次停顿;之后转返回头沿坡道再次进入中央大厅,引导观众返回到大厅的十字轴线上来。
这样,由于几乎是基本元素出其不意的并列,观众在作为一场景式的入口序列所形成的相对有趣的空间里增加了步行路线,获海里一个扩大的视觉空间和回忆历史的时间———在博物馆,这一点很重要(图%)。
&、建筑形式、材料及构造上表现地域特色“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溜远”,“上反宇以盖载,激日景纳光”。
由于四川气候多雨,日照较少,所以屋面出檐深远,举折、反宇明显,利于防雨及采光。
博物馆主体建筑六大片屋盖极富创造性,反宇向阳,曲线举折的取势源于四川古建筑,大气、庄重,翼角高举,如大雁排空,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博物馆纪念性形式感的主导。
主体建筑正面入口处理亦蕴涵古意,法度上按“抱厦”作法,而屋顶“披、梭、跌”的形态又具有强烈地方特色。
歇山、垂莲、干栏,上下一气,以外包一种框架式的编织感使自己迥异于建筑实墙的砌筑感。
四川的木构建筑多采用穿斗结构,平面布置以“间架”为标准,既具有地方特色,又保存了若干官式构造做法。
本次设计中大屋面与墙身交接部位的空间架构成为我们处理的重点,我们对“抬梁”、“穿斗”的传统木构体系进行再创造运用,是这个建筑精神和气质所在。
在三层展厅我们创造出一种中性色带,美术作品即悬挂其上,在这个墙带顶部有一条并无功能用途的挂画轨线———一条展品墙带与带有中国传统木构件的折角形天花的分界线,其上为一个采光口,其下部自然光线直射美术品墙上,房间的中部比墙部稍暗,这将是欣赏美术作品的一个理想气氛。
正立面大面积石墙、附有金属部件的抹灰墙、转角玻璃及表皮装饰状铝合金格片相并列,这些部件有助于抵消纪念性石墙的压倒性的表现力。
毕竟现代博物馆也应该有其娱乐性和观赏性的一面。
沿浣花南路的商业性服务建筑与街上现有建筑的尺度协调,表现出很好的“民居特色”和“非博物馆”形象,外墙以抹灰、石材或赤陶装修。
而通向中心展厅的入口有两片屏蔽墙,以防止光线过分射入展览部分,这些入口屏墙还结合无障碍坡道、绿化、座椅设置,自然而亲切。
’、绿化设计表达川西坝子风味精心设计,使之成为与浣花历史文化风景区融合的,人与自然和谐而共生的自然生态型博物馆。
广场绿化:结合硬地、草坪、丛树、廊道、水体、雕塑、台阶等形成开放的多层次的广场空间,既烘托出博物馆大气庄重的氛围,也是对城市的奉献,绿化主要以大面积台湾草草坪,线性间隔的灌木、低矮乔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