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瑕疵及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论票据瑕疵的法律效力

论票据瑕疵的法律效力

论票据瑕疵的法律效力【摘要】票据对于发展我国的商业信用,促进流通,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有着相当重要的积极意义。

而票据瑕疵对票据权利的产生、变动和行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票据瑕疵的法律效力,阐述了票据瑕疵的法律后果,并对票据瑕疵提出了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票据瑕疵;法律效力;法律后果;对策建议一、票据瑕疵及其法律效力票据作为权利的物质载体,要求其本身无缺陷,才能用来表明一定的权利,并据以行使票据关系发生变化或者扭曲,以至于发生票据外的其他法律关系。

而票据瑕疵就属于其中主要存在的缺陷,这也是有关票据瑕疵的规定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而言,票据瑕疵主要有四种类型,即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涂销和票据毁损。

其中就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涂销占主要地位。

(一)票据伪造的法律效力对被伪造人是否要对他人假冒自己名义进行的票据签章行为负责,主要以“不在票据签名不责票据责任”的原理,被伪造签名的人不付任何票据责任,只有被伪造人举证证明票据上的签名不是自己签的,才享有抗辩权,可以对抗一切持票人,包括取得票据时无恶意或无重大过失的善意持票人。

我国《票据法》对此作了明确规定:“票据上有伪造签章的,不影响票据上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对于对伪造出票的票据付款的效力。

付款人有义务审查辨认出票人签章的真伪,对有伪造背书的票据付款的效力,付款人对票据背书仅负形式上是否连续审查之之责,不负责辨认背书签名的真伪,因此如果付款人能保证背书的连续可以免责,但如果不能保证背书的连续则应自负责任。

(二)票据变造的法律效力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上记载的事项应当真实,不得变造;变造票据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的,应当承担法律,所以在票据变造之前签章的人,由于票据上的记载事项未被变造,因此仅对变造之前的文义负责;在票据变造之后签章的,应对票据之后的记载事项负责,不能确定是在变造之前或者之后签章的,视同在变造之前签章,签章人依原有记载事项负责。

票据权利瑕疵及法律后果(3篇)

票据权利瑕疵及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用工具,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中。

票据权利瑕疵是指在票据的签发、转让、承兑、贴现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票据权利受到损害或限制。

本文将从票据权利瑕疵的概念、类型、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票据权利瑕疵的概念票据权利瑕疵,是指票据在签发、转让、承兑、贴现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票据权利受到损害或限制。

具体表现为:1. 票据权利主体不合格:如票据的出票人、收款人、承兑人、贴现人等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票据权利客体不合格:如票据的签发、转让、承兑、贴现等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

3. 票据权利行使不合格:如票据的行使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

4. 票据权利丧失:如票据因遗失、被盗、损毁等原因导致权利丧失。

三、票据权利瑕疵的类型1. 票据权利瑕疵的实质瑕疵实质瑕疵是指票据权利受到损害或限制,导致票据权利丧失或降低。

具体包括:(1)票据的签发、转让、承兑、贴现等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

(2)票据权利主体不合格,如出票人、收款人、承兑人、贴现人等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票据权利瑕疵的形式瑕疵形式瑕疵是指票据权利受到损害或限制,但票据权利本身并未丧失。

具体包括:(1)票据的签发、转让、承兑、贴现等行为存在瑕疵,如印章不清、日期错误等。

(2)票据的行使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

四、票据权利瑕疵的法律后果1. 票据权利瑕疵的实质瑕疵的法律后果(1)票据权利丧失:当票据权利瑕疵达到一定程度,导致票据权利丧失时,持票人无法行使票据权利,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2)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票据权利瑕疵的形式瑕疵的法律后果(1)票据权利受限:当票据权利瑕疵仅表现为形式瑕疵时,持票人仍可依法行使票据权利,但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法律责任:对于票据权利瑕疵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企业财务管理中瑕疵票据处理办法

企业财务管理中瑕疵票据处理办法

企业财务管理中瑕疵票据处理办法第一篇缺少记载事项问题绝对记载事项包括:1、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非绝对记载事项包括票面上的其它应记载的内容法律法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商业银行汇票管理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商业汇票办法》、《支付结算办法》规定:银行承兑和贴现的商业汇票,内容必须完整,不得承兑和贴现空白、内容不完整或内容书写有误的的汇票,收款人或被背书人业不得收受和转让空白、内容不完整或内容书写有误的的汇票。

否则,由此产生的纠纷或造成的经济损失,其责任由有关当事人共同承担。

建议:(1)缺少绝对记载事项的不予受理;(2)缺少非绝对记载事项的查询查付后承兑行无异议的可买入。

(3)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

对票据上的其它记载事项,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有原记载人签章证明。

第二篇背书用章问题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管理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在票据上的签章应该是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分析:法律上规定“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应该为单位的财务专用章或者公章”,其意义并非限制只能使用名为“财务专用章’的印章,而是应该使用财务上专用的印章,包括结算财务专用章、财务结算专用章、财务章、财务专章等等。

建议:符合以上要求的予以受理;不符合以上规定的,如加盖“支票专用章”、“经济专用章的”不予受理。

第三篇背书章出框问题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规定:判断背书是否有效,是否发生背书的效力。

首先是看背书人与被背书人是否有转让票据权利的书面行为,即背书人和被背书人是否在票据背面签字或盖章,如果有则转让行为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瑕疵票据的种类及处理

瑕疵票据的种类及处理

本文由梦想会计学院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抓紧了!
瑕疵票据的种类及处理
瑕疵票据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型:
一、微、瑕疵票据
1、背.章和被背书相符,但背书位置偏离,压框或完全出背书栏框外。

2、背.公章和私章外框重叠。

3、票.正面记载事项或背面被背书栏未使用黑色或蓝黑色。

4、被.书书写不规范,辨认字迹困难,但无明显错字。

5、刻.的被背书人名称印章加盖时字样颠倒。

6、票.正面非必须记载事项存在瑕疵,且未得到承兑行认可。

7、粘.使用不规范
①未使用两联式粘单、“背书人签章”字样印制成“被背书人签章”字样或无“背书人签章”字样。

②粘单未按照标准规格制作,造成骑缝章压框。

③没印“粘单”字样。

④印刷“粘贴单”字样。

二、一、瑕疵票据
1、票.纸张缺乏完整性,缺边、缺角,但不影响票据正反面要素的验审。

2、背.章、被背书位置进入相邻栏内超过四分之一。

3、背.印章或骑缝章色浅模糊。

4、粘.撕过重粘,但骑缝章与被背书连续且被背书无涂改现象。

(需逆光查看看粘单处)
5、同.栏中背书章重复加盖或被背书人名称重复书写。

1。

银行票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银行票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银行票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银行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票据管理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银行票据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银行票据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票据丢失或损毁在银行票据管理中,票据丢失或损毁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人为疏忽、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件所导致。

对于丢失或损毁的票据,银行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银行应建立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明确票据的责任归属,加强对票据的保管和监控。

其次,银行可以采用数字化技术,将票据信息进行备份和存档,以防止丢失或损毁。

此外,银行还应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加强对票据的追踪和调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票据伪造和假冒票据伪造和假冒是银行票据管理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

这些行为可能会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破坏金融市场的秩序。

因此,银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票据伪造和假冒问题。

首先,银行应加强对票据真伪的鉴别能力,培训员工掌握票据的特征和防伪技术。

其次,银行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票据进行实时监控和识别,及时发现和阻止伪造和假冒行为。

此外,银行还应与执法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共同打击票据伪造和假冒犯罪。

三、票据遗失和错放在银行票据管理中,票据遗失和错放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不当、信息录入错误或系统故障所导致。

对于票据遗失和错放问题,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处理。

首先,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其次,银行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对票据进行全面的追踪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此外,银行还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对票据遗失和错放情况的监测和报告。

四、票据过期和无效在银行票据管理中,票据过期和无效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客户未及时兑现、银行未及时处理或其他原因所致。

对于过期和无效的票据,银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几种提出瑕疵票据案例

几种提出瑕疵票据案例
几种提出瑕疵票据案例
案例1:
支票正面
• 支票背面
▲票据瑕疵
大写金额不规范。 ▲业务解读 按照《支付结算办法》中规定,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 “元”为止的,在“元”后应写“整”或“正”字,在 “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 “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处理方法 柜员在受理客户提交的此类瑕疵支票时,应该当场退还给客 户,修改正确后方可提出。
案例四
• 支票反面
票据瑕疵:
该支票票面无明显瑕疵,柜员在录入电 子清算信息时,背书人电子信息清单只录 入了最后一手。 处理方法:按人民银行规定,经过背书转让 的转帐支票可以只需扫描支票正面影像和 最后一手背书影像,但背书人电子信息清 单必须要录入完整,有几手背书,就录入 几个背书人信息。
案例五
票据瑕疵:
• 未作委托收款背书; • 处理方法:柜员受理支票时,一定要 仔细审核票据,对缺少委托收款背书 的支票应当时补全,不能补的当时退 票。
案例二
• 支票正面
支票背面
该票据瑕疵: (1)支票上收款人名称与背书印鉴不符; (2)背书印鉴章重叠。 • 处理方法:柜员受理到此类支票时,应当即 退还客户,并说明原退票原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案例三
• 支票正面
票据瑕疵: • 支票正面影象扫描不完整。 • 处理方法:柜员在扫描支票影象时,一定 要正确使用扫描仪,规范扫描支票,发现 扫描残缺或模糊不清的,当时作废,重新 扫描支票影象,不得“将就着”提出。

论医院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论医院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论医院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已经成为现代化服务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随着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收费项目日益增多,医院收费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一、存在的问题1. 收费不规范:医院收费项目数量繁多,有些医院的收费标准存在不太明确的情况,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的患者并不知道该缴纳哪些费用,应缴纳多少费用,导致患者在交纳费用时浪费时间和精力,也给医院工作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 票据管理不到位:医院收费票据管理不到位,存在票据丢失、票据折旧等问题。

有的患者在结算时不能提供有效的购药票据,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有的医院收费部门在管理票据时过于松散,也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恶意侵吞或者擅自修改价格的情况。

3. 缺乏审核机制:有些工作人员在收费时缺乏审核机制,导致费用不规范或者超标。

有些患者也会因为自己是否需要某个检查或药品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而在付费时随意盲目交付费用。

二、改进对策1. 清晰标准收费:医院应该根据收费项目进行细分,明确费用标准,清晰规定患者的收费标准,制定详细的收费标准,对于标准不明确的消费者采用更具体的解释方式。

2. 完善票据管理制度:医院应该加强票据管理制度,完善票据登记与统计,制定明确票据领用、登记、交接的程序规程,避免票据丢失,严厉打击擅自增加、减少价格行为,严格控制票据的折旧。

3. 建立审核机制:医院应该建立审核机制,对收费项目组成和金额进行审计管理,确保所有收费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要针对社会公众和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审计和评估,肯定医院收费的公正与合理性。

4. 推进信息化建设:医院应该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将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全面监管医院的收费行为,完善患者的结算信息,加强收费信息的透明度,让患者对医院的收费有更好的了解,提高医院的信誉度。

综上所述,医院的收费票据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治理的方法也有很多。

票据权利瑕疵的法律后果(3篇)

票据权利瑕疵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票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具有便捷、安全、信用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经济活动中。

然而,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票据权利可能会出现瑕疵,如伪造、变造、遗失、挂失等。

这些瑕疵会直接影响到票据权利的实现,进而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本文将从票据权利瑕疵的概念、类型、表现形式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票据权利瑕疵的概念与类型1. 概念票据权利瑕疵,是指票据权利人因票据本身或与票据相关的法律事实,导致票据权利受到限制、侵害或消灭的情形。

具体而言,票据权利瑕疵包括票据本身瑕疵和与票据相关的法律事实瑕疵。

2. 类型(1)票据本身瑕疵:包括伪造、变造、涂改、印章缺失、签名伪造等。

(2)与票据相关的法律事实瑕疵:包括遗失、挂失、被盗、被抢等。

三、票据权利瑕疵的表现形式1. 伪造:指无权制作票据的人,冒用他人名义制作、伪造票据的行为。

2. 变造:指在原有票据上,通过添加、删除、涂改等手段,改变票据内容的行为。

3. 涂改:指在原有票据上,对票据记载事项进行更改的行为。

4. 印章缺失:指票据上的印章缺失,无法证明票据真实性的情形。

5. 签名伪造:指伪造他人签名,使票据权利人无法辨认真实签名的行为。

6. 遗失:指票据权利人因保管不善等原因,导致票据丢失的情形。

7. 挂失:指票据权利人因票据被盗、被抢等原因,向人民法院申请挂失,限制票据权利人行使票据权利的行为。

8. 被盗、被抢:指票据被他人非法占有、剥夺的情形。

四、票据权利瑕疵的法律后果1. 票据权利消灭(1)票据权利人因票据权利瑕疵,无法行使票据权利,导致票据权利消灭。

(2)在票据权利瑕疵情形下,持票人无法获得票据权利,票据权利人也无法实现债权。

2. 追究刑事责任(1)伪造、变造、涂改、印章缺失、签名伪造等行为,可能触犯刑法,承担刑事责任。

(2)盗窃、抢夺票据的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抢夺罪,承担刑事责任。

3. 追究民事责任(1)因票据权利瑕疵,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瑕疵票据
瑕疵票据主要分以下几个类型:
一。

微小瑕疵票据
1、背书章和被背书相符,但背书位置偏离,压框或完全出背书栏框外。

2、背书公章和私章外框重叠。

3、票据正面记载事项或背面被背书栏未使用黑色或蓝黑色。

4、被背书书写不规范,辨认字迹困难,但无明显错字。

5、刻制的被背书人名称印章加盖时字样颠倒。

6、票据正面非必须记载事项存在瑕疵,且未得到承兑行认可。

7、粘单使用不规范
①未使用两联式粘单、“背书人签章”字样印制成“被背书人签章”字样或无“背书人签章”字样。

②粘单未按照标准规格制作,造成骑缝章压框。

③没印“粘单”字样。

④印刷“粘贴单”字样。

二。

一般瑕疵票据
1、票据纸张缺乏完整性,缺边、缺角,但不影响票据正反面要素的验审。

2、背书章、被背书位置进入相邻栏内超过四分之一。

3、背书印章或骑缝章色浅模糊。

4、粘单撕过重粘,但骑缝章与被背书连续且被背书无涂改现象。

(需逆光查看看粘单处)
5、同一栏中背书章重复加盖或被背书人名称重复书写。

6、背书日期不符合逻辑规则,前后不连续或存在涂改现象。

7、背书章与被背书不连续,票面已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做更改,但未由相关责任人出具证明。

(签章更改和证明缺一不可)
8、出具的承诺函不规范。

9、粘单发生断裂,使用玻璃胶重新粘贴,未由相关责任人出具证明。

10、票据记载事项为复写纸或机打非黑色或蓝黑色,且未由相关责任人出具证明的。

11、金融机构背书无汇票专用章,且未由相关责任人出具证明的。

三。

重大瑕疵票据
1、票据有污迹造成正面要素或反面背书难以辨认。

2、汇票票面有破损或撕裂。

3、被背书添加或涂改,有错字、漏字、自造字现象。

4、背书或骑缝漏盖公章或私章。

5、同一背书人连续重复转让背书。

6、背书或骑缝章因叠章造成字迹难以辨认,或背书盖章存在模糊不清、缺损。

7、骑缝章加盖未骑缝,且未由粘单上的第一记载人和前一手背书人都出具书面承诺函。

8、骑缝章与背书人签章有重叠。

9、背书用章不规范,或银行未使用汇票专用章且责任人未出具承诺函。

10、第一手背书章与收款人名称不符或被背书人与背书章不符。

11、被背书人名称简写。

12、机打式票据因出票人或收款人名称过长,由经办人手写补全,且承兑行未出具书面承诺函。

13、票据存在其他影响背书连续性的重大瑕疵问题。

四。

不合格票据
一、伪假票据
二、无效票据
1、票据要素缺失。

2、出票人的签章与出票人名称不一致
3、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书写不规范或有涂改现象。

4、票面记载到期日早于出票日。

5、大小写金额不一致。

6、付款期限长于6个月。

三、权利障碍票据
1、票据正面或背书人签章栏注明“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

2、已做成“质押背书”的票据。

3、已被人民法院公示催告的票据。

4、票据正面加盖承兑银行结算专用章。

5、背书栏已记载“委托收款”字样或加盖过银行的结算专用章。

6、非付款人承兑的商业承兑汇票。

票据瑕疵处理措施
1、如果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人能够到出票行进行补记或更新新的汇票,
则进行补记或更换。

2、用查询的方式得到承兑行“不影响到期解付”的承诺。

3、向承兑行进行电话征询,并根据其意见决定汇票的取舍。

4、根据以往验票及托收的经验,对承兑行的处理方式直接作出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