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

合集下载

附睾和睾丸精子抽吸术及后期ICSI治疗的护理

附睾和睾丸精子抽吸术及后期ICSI治疗的护理
练, 包括 前 后 、 左右 平 衡 训 练 , 加双 下 肢 行 走 的平 增
衡 能力 。训练 在护 士和家 长 的保护 下在平衡 板 上进 行, 训练 中陪 护人 员在患 儿 的前方或 后方 , 住 患儿 扶
双手模 拟 前后 、 左右 跌倒情 况 , 以诱导 双下肢 维持 平
对 S R 手术 的体会 : P 以往 对痉 挛 的治疗 有许 多 方法, 尽管有 一定 疗 效 , 都 不能 根 除 痉挛 , 至 出 但 甚 现 痉挛 复发 。S R手 术能 彻 底 根 除痉 挛 , P 不影 响运
6 : 6 1 0 7 .
3 徐林. 选择 性 脊 神 经 后 根 切 断 治疗 儿 童脑 瘫 痉 挛 [] 中华 小 J J J. L' l -
科 杂 志 ,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1 ( ): . 19 ,4 1 9
统康 复训练 4个 月 后 可 独 自行 走 , 步 态不 稳 。术 但 后 均未 出现 肌无 力及排 便异 常 。术后 肌 张力平 均下 降 3 0级 ( . 根据 Aswo t5级法 ) 5 h rh ,5例患 者术后 随
关 键 词 不 育 症
中图分类号 :68 2 R 9 .
文章 编 号 : 0 2 6 7 ( 0 7 O —3 00 1 0 — 9 5 2 0 ) 4 0 5 —2
男 性不 育症 是男 科 疾 病 中的常 见 病 , 中 无精 其 子 症 约 占男 性 不 育症 病人 的 2 。8 0 0年 代 试 管婴
动 功能 , 无复 发 。脑 瘫病 人大 多数 自幼患 病 , 活质 生
衡 。术后 锻炼要 在单 次小 运动量 、 次 、 复的原 则 多 反
下进行 , 每次训 练要尽 量调 动患儿 的积极 性 , 让患 儿

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临床护理配合研究

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临床护理配合研究

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临床护理配合研究李鑫【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患者的临床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例男性不育患者, 行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 配合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优质护理方法。

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 其中5例无精子症患者采取10次经皮附睾穿刺, 均获得了精子;7例无精子症患者先行经皮附睾穿刺, 未获得精子后再行睾丸穿刺, 4例患者获得精子;8例无精子症患者行睾丸穿刺, 其中3例患者获得精子。

结论 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可有效治疗男性无精子症, 优质的临床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关键。

【关键词】 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临床护理DOI :10.14164/11-5581/r.2019.09.115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市妇婴医院生殖中心无精子症是指除了不射精以及逆行射精的情况下男性射出的精液中没有精子[1]。

其致病因素主要有梗阻性无精子症和睾丸生精功能障碍造成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

其中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发病主要是患者存在先天性的输精管发育不全、缺失, 或者炎症引起输精管、附睾等存在阻塞, 造成睾丸产生的精子无法排出[2], 其是造成男性不育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穿刺取精方法得到不断改进, 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在无精子症患者的检查以及辅助取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在术中配合优质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 提高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例男性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过本院生殖中心门诊诊断为无精子症。

年龄最小26岁, 最大43岁。

患者经过3次精液离心检查后确诊为无精子症。

所有患者未合并其他原因造成的不育症状, 年龄等资料差异不影响研究 结果。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

经皮附睾穿刺患者在患处进行麻醉, 将与注射器连接的7号针头刺入患者的附睾头部或者体部, 对附睾的头部轻轻按摩, 抽吸获取附睾液体, 待液体停止流出时为止, 把抽吸液置入精子洗涤液中, 利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有无活动精子, 统计精子数量、活动率和畸形率, 在37℃培养箱环境下进行孵育待用。

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

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

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将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50例男性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个组,分别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干预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护理效果男性不育是指排除不射精或逆行射精的情况下精液中无精子,在无精子症中首选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术方式,将其应用到无精症患者中可提升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将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男性不育患者5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56.5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平均55.5岁,采取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对具体病情进行归纳整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化护理方案。

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1.2.1穿刺术前护理为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穿刺取精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在交谈中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尊,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配合程度。

1.2.2穿刺术中护理同时做好穿刺术中护理,协助患者取平卧位,用碘伏对会阴部进行消毒,铺好治疗巾,配合医生固定附睾和睾丸,鼓励医生进行穿刺,在穿刺中播放轻音乐,对患者进行鼓励,使患者注意力得到分散,减轻患者疼痛感。

1.2.3穿刺术后护理穿刺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做好术后护理,用冰水手套对睾丸进行冷敷处理,以防皮下血肿的发生,如若患者疼痛感明显,可用消炎痛栓塞肛止痛,同时告知有关供精的程序及法律事宜。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量表评分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同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同组两个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个时间段比较采用F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改进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中心行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的286例男性不育患者。

结果:有196例患者附睾及睾丸穿刺液中发现精子,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结论:术前、术中及术后做好护理配合工作,有助于手术顺利完成,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男性不育;附睾穿刺;护理无精子症是男性不育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因较复杂,发病率为男性不育症患者的10%左右[1]。

近年来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的发展,已经使许多男性不育患者拥有了自己的子代。

文献报道60%无精子症患者可以通过外科途径获得精子[2],从而可以利用试管婴儿技术达到生育目的。

因此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已经成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过程中非常重要诊疗项目,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非常有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中心行诊断性附睾及睾丸穿刺的286例男性不育患者,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0.4岁。

我院或其他三甲医院三次精液检查均经离心镜检仍未见到精子,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性激素检查、睾丸体积测量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出凝血时间、HIV 抗体、RPR 抗体、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无麻醉药物过敏史。

1.2术前准备无菌附睾穿刺包1个、1ml注射器2个、5ml注射器2个、20ml注射器1个、37℃精子培养液、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和显微镜。

1.3穿刺方法患者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消毒外阴,用2%利多卡因2ml局麻生效后,用5m注射器抽取少量恒温精子培养液,排除空气,固定附睾,经皮刺人附睾头部或尾部,推人少许液体后持续负压抽吸附睾液,直至抽出浑浊的附睾液为止。

将抽出液立即送实验室涂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精子及精子活动情况。

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

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

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摘要】目的:分析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

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67例无精子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按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并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给予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及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疼痛值及出血及术后血肿发生比例,并应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穿刺护理干预前后ED程度、ED发生率及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ED程度、ED发生率、SAS及SD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成功取精比例对比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略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及术后血肿比例亦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ED症状显著改善,ED发生率亦显著降低,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亦较对照组少,上述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时候给予有效护理配合,对改善术中疼痛将其相关并发症有积极作用,能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心理状态,并缓解ED程度。

【关键词】无精子症;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336-02无精子症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系指射出精液中无精子存在现象,临床认为连续显微镜检查3次以上未见精子便可诊断为无精子症[1]。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无精子症患者通过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获得精子后亦可使不育群体获取妊娠获益[2]。

现将我院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分享如下,旨在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配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经皮睾丸穿刺术的护理

经皮睾丸穿刺术的护理

经皮睾丸穿刺术的护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已婚夫妇中约10%-15%患有不孕症,男性因素占1/3~1/2。

无精子症则是男性不育众多原因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也是目前男性不育的最大难题。

经皮睾丸穿刺术是诊断无精子症及后期ICIS助孕治疗中常用的手术。

本文将我中心27例经皮睾丸穿刺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在我中心就诊的无精子症患者。

年龄23~54岁,不育年限1~15年。

无精子症是指射出的精液经离心沉淀后显微镜检查,连续3次均未发现精子[2]。

2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碘伏消毒阴茎、阴囊及其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反复擦洗。

铺洞巾,选择穿刺部位后,以2%利多卡因3ml做穿刺侧精索套式封闭,将7号(0.7mm)头皮针连接30ml注射器后左手固定睾丸,右手将7号(0.7mm)头皮针沿睾丸小叶长轴方向刺入睾丸,助手回抽注射器并保持负压缓慢退出针头,曲细精管被吸出阴囊皮肤后用头皮针头缠绕曲细精管,立即置入含有少量培养液的培养皿中,断端用小止血钳夹取尽可能多的组织,在体视显微镜下用2支1ml注射器将曲细精管剥离,寻找精子。

3 术前护理3.1 术前准备:3.1.1 术前患者抽血行血常规、传染病学检查;3.1.2 嘱患者术前1日淋浴,保持局部清洁,手术日穿紧身内裤。

3.2 心理护理:男性不育患者一般带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他们不愿面对现实,男性地位和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尤其是当诊断为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时更是如此[3],加之睾丸是比较隐蔽的部位,是维持男性性征和性欲而又对疼痛敏感的器官,更加深了患者的恐惧和不安。

其中以焦虑和抑郁较为多见。

护理人员应关心体贴病人,向病人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手术方式及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术后对患者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手术。

4 术中护理协助固定睾丸,与术者配合保持穿刺时的负压;手术过程中应安慰、鼓励患者配合完成手术,与其交谈,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嘱患者深呼吸以缓解疼痛。

男性不育症患者微创取精术的配合和护理

男性不育症患者微创取精术的配合和护理

得高度有效的受精率。 外科附睾及睾丸取精术 由原来临床上较大
的 开放 式 取精 ,发 展 到 现 在 普 遍 应 用 的 经皮 附睾 穿 刺 (e ua pr t— e no s p iy a se si tn P S eu i dm l pr ap a o。 E A)及 睾 丸 穿 刺 ( scl ed m ri t tua ei r se p ao, E A) 创 取 精 , 有 操 作 简 便 创 伤 小 、 术 时 pr a it n T S 微 m s ri 具 手 间短 、 并发症少 、 对患者影响小、 可重复多次取精等优点 , 结合 I— C s 技术 , I 可以有效治疗男性无精子症 。因此 ,E AT S P S /E A技术在 临床 上 的广泛 应用 , 精 子症 患 者提 供 了更 多 的诊断 和 治疗 机 为无 会 , 至也 为死 精子 症 和畸 形精 子症 患 者带 来 福音 。 文 就 2 甚 本 4例 患者 进行 附睾 、 丸穿刺 活 检 的护理 体 会介 绍 如下 。 睾 1 临床 资料 一 1 对象 :病例来 自生殖 医学科 20 . 1 08年 6 一0 0 5月的患 月 21 年 者, 2 , 共 4例 年龄 2一 2岁, l4 均为同居且性生活正常 , 年以上未 1
随访 发 现 ,E A术 后 仅 2 患 者有 伤 口隐痛 不适 ,但症 状 均 于 PS 例 2 d内消 失 。在 进行 P S /E A手 术 操 作 时 , E AT S 采用 精 索 滞麻 醉 可 以有效缓解精索牵拉后反应 , 如下腹部坠胀 、 隐痛等。 由于附睾尾 部较头部活动度大 ,行 P S E A时穿刺抽 吸附睾头部效果较尾部 好。此外 , 采用 5 n号蝶形针头穿刺可将损伤降至最低。 总 之 ,E AT S P S /E A操 作 微 创 , 准 确 鉴 别 O 和 N A 对 无 能 A O ,

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

无精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配合
抽 吸术 (T E S A) , 穿 刺 获 得 精 子 后 通 过人 类 辅 助 生
巾, 用 1%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先行附睾穿刺 , 护士
用2 0 mL注 射器 连 接 7号 头皮 针 抽 吸 0 . 3— 0 . 5 mL
培养液 , 协助医生将附睾固定于阴囊皮下 , 医生穿刺 针刺人附睾头或体部后 , 护士配合进行抽吸, 吸出液
[ 3 ] 杨 益. 高压 氧治 疗基 础与 临床 [ M] . 上海: 科学 技术 出版 社 ,
2 0 09: 2 0 6.
[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6— 1 3
[ 责任编辑 ] 李

文章编号: 1 0 0 1 — 5 9 4 9 ( 2 0 1 4 ) 0 1 — 0 0 8 9 — 0 2
・临床 护 理 ・
无精 子症患者微创附睾或睾 丸穿刺 取精术 的护理配合
杨海燕, 景 万红 , 姜银 芝
[ 关键词 ] 无精 子症 ; 附睾或睾丸穿刺 ; 取精术 [ 中圈分 类号 ] R 4 7 3 [ 文献标 识码 ] B
无 精 子 症 是 指 射 出 的 精 液 经 离 心 沉 淀 后 显 微 镜检 查 , 连 续 3次 均 未 发现 精 子 … 。根 据病 因 可分 为梗 阻性 无 精 子症 和非 梗 阻 性 无精 子症 , 梗 阻性 无 精子症是先天性输 精管 发育不全 、 缺如, 或 炎 症 导
逆 性损 伤 的神 经组 织 , 有 助于 神经 功能 的恢 复 。
[ 参考文 献]
[ 1 ] 杨 晶. 中华航海 医学 与高气压 医学杂志 [ M] . 上海 : 上海 市报 刊
发 行局 , 2 0 1 2 : 1 2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PETSA)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

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18例。

A组给予围术期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

对比
护理效果。

结果:A组的取精成功率为94.44%,B组为61.11%,两组对比,差异
显著(P<0.05)。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B组为4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为PETSA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其取精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男性不育;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9-0180-01
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是无精子症,其是指在射精正常条件下,精液内无精子。

其病因是输精管先天性发育缺陷或附睾阻塞等[1]。

临床中多采用穿刺取精术明确
诊断及配合后期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ICSI)解决生育问题,其中以PETSA最为
常见。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备受临床青睐。

为确
保手术效果,临床中都为该术式患者行护理干预。

研究中以2017年2月—2019
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PETSA的护理效果,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入本院治疗的36例PETSA患者为研究主体。

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

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18例。

其中,A组年龄范围是24~45岁,平均(30.25±0.18)岁;无精子原因为:输精管缺如
7例,附睾管或输精管堵塞4例,睾丸发育不全6例,其他1例。

B组年龄范围
是23~48岁,平均(31.02±0.11)岁;无精子原因为:输精管缺如8例,附睾管
或输精管堵塞6例,睾丸发育不全3例,其他1例。

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
>0.05),可比较。

1.2 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心理护理、明确注意事项、术前准备和应急处理等。

A 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具体为:
1.2.1 PETSA术前护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讲解疾病治疗知识,普及配合要点,提高其配合度。

备好注射器(1ml、5ml)、针头、培养液与睾丸
穿刺包等手术物品。

若患者的疼痛敏感度高或情绪过度紧张可使用利多卡因(1%)进行局部麻醉处理。

穿刺前0.5h肌注30~50mg的哌替啶,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2 PETSA术中护理医生于穿刺附睾时托起患者阴囊,并在阴囊皮下有效
固定附睾。

护理人员将规格为1ml的注射器接好5号针头,并抽吸培养液0.2~0.5ml传递给医生。

由医生行附睾头部和体部穿刺处理,并抽吸其中液体,护理
人员立即将吸出液送至实验室镜检。

若可见活动性精子则结束操作。

若无精子或
无法清晰辨别附睾,则行睾丸穿刺处理。

护理人员抽吸2ml的利多卡因(1%)与
培养液传递给医生,医生行局部麻醉处理。

护理人员抽吸培养液传递给医生进行
睾丸穿刺,拔出针头后由护理人员使用纱布加压穿刺点。

1.2.3 PETSA术后护理叮嘱患者严格卧床1~2h,并定时观察阴囊变化,使用
冰水冷敷穿刺点,避免皮下血肿等情况。

若患者伴有明显疼痛需对其行止痛治疗。

术后1d可淋浴,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3~7d,确保阴囊清洁,术后7d禁止
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取精成功率;观察阴囊血肿、术后感染、疼痛和出血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计数数据用(%)表示,行χ2检验,若P
<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取精成功率
A组的取精成功率为94.44%(17/18),B组为61.11%(11/1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χ2=5.786,P=0.016)。

2.2 对比并发症发生情况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B组为4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表对比并发症情况 [n(%)]
3.讨论
男性不育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生殖系统疾病,其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心理,甚至出现明显的应激行为[2]。

临床中多采用PETSA治疗该病,其具有操作简便、
重复性佳、无明显损伤和治疗安全等优势。

该术式需要护理人员的紧密配合,因
此多在围术期行护理干预。

其中,术前护理可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状态,
进而给予其针对性指导。

宣传手术操作的步骤及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使患者提
前做好心理准备,以便术中更好地与医生配合。

提前备好穿刺包与注射器等手术
物品可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操作有序进行[3]。

局部麻醉处理可减少患者的手
术敏感性,避免其出现疼痛等症状。

术中护理可有效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并
能及时将吸出液送检,保证实验室检验的真实性。

术后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定时监
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及时发现出血或血肿等情况,并给予患者卫生指导,减少
感染情况[4]。

为该术式患者行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感受,进而增强其配
合意识。

本次结果为:A组的取精成功率(94.44%)高于B组(61.1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B组(44.4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与方沈[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可见,围术期护理可提高PETSA患者的取精成功率,具有较高的护理安全性,可应用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张琼芬,王玉,冯蕾.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2):924-925.
[2]张琼芬,王玉,冯蕾.男性不育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2).
[3]张杰,张琼芬,王玉.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养生保健指南,2016,6(21):196-196.
[4]张福荣.无精子症患者取精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1):119-120.
[5]方沈,朱正玲.微创取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7(3):154-154,1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