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训斥儿童的划分标准
学校里怎样才算体罚

学校⾥怎样才算体罚校园是为祖国培育花⾻朵的地⽅,⽼师更是被誉为“春蚕到死丝⽅尽,蜡炬成灰泪始⼲”的⾟勤园丁。
但是,⽼师在教育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些问题,⽐如学⽣和同学打架,或是屡教不改的情况。
有的⽼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选择使⽤严厉的⼿段来教育学⽣,但是,不⼩⼼可能涉及到体罚。
那么,怎样才算体罚?店铺⼩编就带着您⼀探究竟,下⾯,⼀起来看看⼩编为您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吧。
⼀,体罚的概念:体罚,是教师对学⽣⾁体实施惩罚并使其受到伤害的⾏为,如殴打、罚站、下蹲、超过⾝体极限的运动、刮脸、打撕嘴巴等⾏为。
变相体罚,是指采取其它间接⼿段,对学⽣⾁体和精神实施惩戒并使其受到伤害的⾏为,如劳动惩罚、抄过量作业、脸上写字、讽刺挖苦、谩骂、烈⽇下暴晒等⾏为。
⼆,相关法律依据:1,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禁⽌体罚学⽣”;2,《教师法》第三⼗七条规定“体罚学⽣,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未成年⼈保护法》第15条也明⽂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
三,常见的体罚⽅式:2、罚站。
相对⽽⾔,罚站是教师普遍采⽤的⼀种体罚⽅式。
学⽣习以为常的表情来看。
3、差辱。
有好⼤⼀部分教师,不顾学⽣的⼈格和⾃尊⼼,任意地训斥、辱骂、讽刺、挖苦和嘲笑学⽣。
4、威胁。
⼀些教师经常威胁、恐吓学⽣。
四,体罚的危害:⼀、⾝体伤害孩⼦还在成长阶段,⽆论是⼼理还是⽣理都没有完全发育成熟。
神经系统⼗分脆弱,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会使孩⼦精神紧张,有损⾝⼼健康。
许多⼼理疾病患者,追其病根,都和幼年威童年遭受到的体罚有关。
⼆、⼼理伤害严厉粗暴型的教养⽅式会导致孩⼦严重的⼼理问题。
⽇本⼼理学家研究发现,常挨打的孩⼦会产⽣七种⼼理问题:说慌、懦弱、孤独、叛逆、怪僻、粗暴、焦虑。
此外,家庭错误的教育⽅式很可能导致孩⼦⼼理出现偏差。
三、粗暴地对待孩⼦会使孩⼦养成说谎的恶习打骂惩罚孩⼦虽能⼀时镇住孩⼦,但由于孩⼦为了避免挨打就不说实话,久⽽久之就会使孩⼦养成说谎的恶习。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PANS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Scale,CPANS由邓云龙、潘辰等2005年编制。
该量表为自我报告问卷,主要调查个体儿童期(小于18岁)在心理上所受到的家庭虐待、忽视及家长对待自己的方式等,可作为回顾性测量工具使用。
共31个条目,包括心理虐待和心理忽视2个分量表,每个条目0~4级评分。
0代表无这种情况;1代表很少;2代表有时;3代表常常;4代表总是。
量表组成:包括心理虐待和心理忽视2个分量表。
心理虐待分量表:具体包括责骂、恐吓、干涉3个维度,共14个条目。
主要反映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的情况,3个维度各个条目之和即为心理虐待总分,总分越高,反映遭受的心理虐待越重。
忽视分量表:具体包括情感忽视、教育忽视、身体忽视3个维度,共17个条目。
主要反映儿童期遭受忽视的情况,3个维度各个条目之和即为忽视虐待总分,总分越高,反映遭受的忽视虐待越重。
该调查表在第一次调查时使用。
有研究[参考]以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回顾性调查成人在18岁前的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结果发现总虐待发生率为47.39%,心理虐待发生率为18.26%,忽视发生率为42.17%。
从中可以看出成人在童年期受到心理虐待和忽视较为严重。
参考: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1期。
应用于一些研究的范围:gnihtllAdnaeb ei n ga re go od fo rs o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指导语:这里共有31个在18岁以前家长可能对待你的行为,如果在某种行为上家长们不统一,请根据行为程度更为严重的来回答。
回答时请在右侧五个不同的答案中选一个您认22.家长对我大发雷霆。
23.家长不关心我吃的东西是否有营养。
24..家长用类似下列的话来威胁我如:把你关起来;把你赶出去;不准你吃饭等等。
25.家长不回答我问的问题。
26.家长不与我开善意的玩笑。
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

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是根据儿童权益保护的原则,通过观察和评估儿童的身心状况和行为现象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参考内容,帮助辨别虐童行为:1. 肢体伤害:儿童出现不寻常的身体伤害,如淤青、骨折、烧伤等。
特别是多次不同部位的伤害,或伤害与解释不符时,可能表示存在虐待行为。
2. 情感或心理受伤:儿童出现焦虑、抑郁、恐惧、自杀倾向、各种心理疾病等情感和心理问题,可能是虐待的结果。
特别是当儿童出现极端的情绪反应,如自伤、自责、自责他人等,需要特别关注。
3. 性虐待痕迹:儿童出现非同龄儿童所能做出的性行为或对性行为有异常的认知,可能是性虐待的迹象。
此外,出现被破坏性物品或性行为物品,或与不恰当的性接触有关的突如其来的焦虑情绪也需引起警惕。
4. 功能障碍:儿童出现生理或心理功能的突然丧失或减退,如打破语言能力、反复发生的尿床、失眠等,可能是虐待的后果。
5. 亲子关系问题:家庭环境不稳定、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成员间有暴力行为等,可能增加儿童被虐待的风险。
家庭成员中存在药物或酒精滥用问题,也应引起关注。
6. 儿童表现:儿童出现情绪紧张、回避或过度亲近陌生人、孤独、胆怯等现象也可能是虐待受害者的表现。
不合适的成人话题或行为也可能反映虐待的存在。
7. 重复的伤害:儿童屡次出现伤害,或伤害与解释不符时,需要敏锐观察是否存在虐童行为。
虽然一个孩子的某一次受伤可能是事故造成的,但多次不同部位的伤害较为频繁出现,应引起重视。
需要强调的是,虐童行为的鉴定需要在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
同时,特定的民事和刑事法律程序也对虐待儿童行为有明确的规定。
如果观察到儿童可能受到虐待,应立即报告相关机构或当地儿童保护机构,以便及时保护儿童的权益和安全。
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

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
虐童行为的认定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伤害:虐童行为往往涉及对儿童身体的伤害,如打、踢、咬等直接的暴力行为。
判断虐童是否发生通常需要考虑儿童身上的伤害程度、类型和频率。
2.心理伤害:虐童还可能导致儿童的心理伤害,如恐惧、抑郁、焦虑等。
评估虐童行为是否发生通常需要考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与疑似虐童行为相关的行为表现。
3.性虐待:虐童行为还可能涉及对儿童的性虐待,如性骚扰、
性侵犯等。
评估虐童行为是否发生通常需要考虑儿童身体和心理上的性伤害证据,如身体损伤、精神创伤等。
4.照顾不当:虐童行为还可能涉及对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照
顾不当,如不提供足够的食物、水、住所或健康关怀等。
评估虐童行为是否发生通常需要考虑儿童是否受到合适的照顾和保护。
虐童行为的认定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案件中的证据和相关专业人士的评估来确定,包括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工等。
此外,也需要考虑虐童行为的时间、地点、加害人的动机和关系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虐童行为的认定可能因不同的国家、地区、文化和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具体的认定标准可参考当地相关法律和专业指南。
child分级标准

child分级标准Child分级标准。
Child分级标准是指对儿童内容进行分类和分级的标准,以便于家长和监护人能够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孩子们接触的内容。
Child分级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儿童免受不良内容的侵害,同时也为他们提供适合年龄的教育和娱乐资源。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Child分级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其核心目标都是为了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下面将介绍Child分级标准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内容。
一、Child分级标准的一般原则。
1. 年龄适宜性,Child分级标准首先考虑的是内容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适宜程度。
根据内容的恐怖、暴力、色情等因素,将其分为不同级别,以便家长和监护人能够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内容。
2. 教育性和娱乐性,Child分级标准也会考虑内容的教育性和娱乐性。
一些内容可能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乐趣,这种内容通常会被评为较高的分级标准。
3. 语言和行为规范,Child分级标准还会考虑内容中所包含的语言和行为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道德观念。
一些粗俗、暴力或歧视性的内容会被评为较低的分级标准。
二、Child分级标准的具体内容。
1. 幼儿级,适合3-6岁的儿童观看。
内容通常包括简单的动画、儿歌、故事等,以及对基本道德观念和社交习惯的启蒙教育。
2. 儿童级,适合7-12岁的儿童观看。
内容通常包括启发思维、培养兴趣的故事、科普知识、动画片等,以及对团队合作、友谊、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教育。
3. 青少年级,适合13-18岁的青少年观看。
内容通常包括更加复杂的故事情节、社会现实题材、科学探索等,以及对情感、性教育、人生选择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三、Child分级标准的实施和监督。
1. 机构责任,Child分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等多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强对Child分级标准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家长监护,家长是Child分级标准最直接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他们应当根据Child分级标准,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父母打骂儿童的算虐待儿童罪吗

⽗母打骂⼉童的算虐待⼉童罪吗“打是亲,骂是爱”,这是中国式⽗母典型教育孩⼦的⼝诀,很多⽗母认为孩⼦不打不成器,在孩⼦不听话的时候都会对孩⼦⼜打⼜骂,觉得⾃⼰⽣的孩⼦⾃⼰打骂管教是应当的。
那么⽗母打骂⼉童的算虐待⼉童罪吗?接下来由店铺⼩编为⼤家解答。
⼀、⽗母打骂⼉童的算虐待⼉童罪吗不算虐待⼉童罪,因国内没有虐待⼉童罪,最多算虐待罪,但具体要看孩⼦受伤的情况。
孩⼦也具有⾝体权、健康权,任何⼈(包括⽗母)都⽆权进⾏殴打、伤害,但是合乎情理的,法律⼀般不予追究。
⼆、相关法律根据《未成年⼈保护法》第⼗条⽗母或者其他监护⼈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对未成年⼈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禁⽌对未成年⼈实施家庭暴⼒,禁⽌虐待、遗弃未成年⼈,禁⽌溺婴和其他残害婴⼉的⾏为,不得歧视⼥性未成年⼈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
虐待罪(刑法第260条),是指对共同⽣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由、凌辱⼈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法,从⾁体上和精神上进⾏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为。
犯本罪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本罪,致使被害⼈重伤、死亡的,处⼆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被害⼈重伤、死亡。
是指由于被害⼈长期受虐待逐渐造成⾝体的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不堪忍受长期虐待⽽⾃杀造成死亡或重伤,⾏为⼈是故意的实施虐待⾏为,⽽过失地引起他⼈重伤、死亡的结果,其虐待⾏为和重伤、死亡后果之间具备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根据本条规定,虐待致使被害⼈重伤、死亡的案件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范围,因此,对这类案件,即使被告⼈提出控告,检察机关也应提起公诉。
如果您想将您所⾯临的问题与律师进⾏专业的分析,您可以通过本⽹站提供的律师在线咨询服务,详细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体罚学生的鉴定标准

体罚学生的鉴定标准体罚学生的鉴定标准是用罚站、罚抄、罚跑步、打手心等方式来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灵的行为,老师体罚学生会被学校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构成犯罪的会追究刑事责任。
体罚学生的鉴定标准是用罚站、罚跪、罚跑圈、打手心等方式来伤害学生身体或心灵的行为,体罚是处罚儿童的错误教育方式。
教师用体罚的方法来处理违反纪律的同学也应称为体罚。
变相体罚是指用上述体罚方式以外的其他形式来体罚学生。
变相体罚同样会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心灵。
其形式归纳有以下几种:1.罚抄:罚抄词语、定律等超过五遍;诗歌、规则等超过两遍,课文超过一遍。
2.罚钱:不论数目多少,不论形式如何。
3.罚做值日或罚其打扫卫生并连续几天。
4.逐出教室而不及时处理。
5.辱骂学生,讽刺挖苦学生。
6.敲教鞭,甩东西。
7.未经领导同意,随意停课或停止学生参加一切活动。
是的,老师体罚学生触犯法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法律快车提醒您,教师不得歧视学生,不得有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管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1.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按现行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部门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
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解聘包括两种:解除岗位职务聘任合同,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另行安排其他工作;解除教师聘任合同,被解聘者另谋职业。
2.体罚学生情节严重(如手段残忍、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结果),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因体罚学生对学生或学校造成损失或损害的,还应依照《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儿童的范围界定

儿童的范围界定
儿童的范围界定通常根据年龄来确定,但具体的界定标准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范围界定:
1. 根据年龄范围:根据年龄来界定儿童的范围是最常见的方法。
- 幼儿:通常指0至3岁的儿童。
- 儿童:通常指4至12岁的儿童。
- 青少年:通常指13至18岁的儿童或年轻人。
2. 根据法律规定:不同国家的法律可能对儿童的范围界定有具体规定,例如法律规定儿童为18岁以下的人。
3. 根据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儿童通常指小学阶段的学生,即6至12岁的学生。
4. 根据医疗领域:在医疗领域中,儿童的范围界定可能因疾病治疗、预防接种等需求而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范围界定是相对的,具体的界定标准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存在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背景和需求来确定儿童的范围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训斥儿童的划分标准
一、刑法中规定什么程度算虐童
1、刑法中规定虐童的程度: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
2、构成虐待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二、虐童罪的立案标准是那些
1、本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一般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被虐待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但是,对于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2、具有虐待行为且达到情节恶劣:
(1)这里所说的"虐待",具体是指经常以打骂、冻饿、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等各种方法,从肉体、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残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
虐待行为有别于偶尔打骂或者偶尔的体罚行为的明显特点是:经常甚至一贯进行的,具有相对连续性;
(2)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家庭里共同生活的成
员。
非家庭成员间的虐待行为,不构成本罪;
(3)根据法律的规定,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
可以说"情节恶劣",是本罪的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
情节恶劣,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残;虐待年老、年幼、病残的家庭成员;或者长期虐待、屡教不改的等等。
"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经常地受到虐待,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损害或者导致死亡,或者不堪忍受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