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合集下载

《瓦尔登湖》对生态伦理学科的影响

《瓦尔登湖》对生态伦理学科的影响

《瓦尔登湖》对生态伦理学科的影响文章介绍了现代生态伦理学发展现状,简介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体现的生态观点。

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在重新构造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关系的同时,也为生态伦理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仁爱、简朴的生态伦理观对我们当下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生态伦理学;瓦尔登湖;自然;生态危机一、现代生态伦理学科简介生态伦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北大教授龚群对当代西方伦理思想进行了研究;上海三联的唐代兴业对生态伦理的人性基石作出了论述。

这些学者的研究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科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说起《生态伦理学》首先我们要了解《伦理学》,《伦理学》是中有句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活。

”它是在古希腊、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文明的轴心时代。

《生态伦理学》是与《生态学》这门自然学科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一门应用伦理学。

可以说生态伦理学的产生是由于环境灾害的不断发生,自然资源的不断破坏而引发的环境危机意识,这些环境危机促使哲学家进行反思伦理的问题,进而产生了环境伦理学的学科。

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对立后,但是仍需满足人类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就需要生态伦理学科的产生。

而生态伦理学科具有时代性与紧迫性。

纵观20世纪中叶重要的环境灾害不难看出,这些环境灾害具有相同的共性: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故意行为;后果严重,不可逆转。

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生态伦理学处于孕育阶段,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为生态伦理学提供前提。

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创立了生态伦理学,这由于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已经有人类中心发展成为自然中心理论。

从20世纪中叶至今,生态伦理学才得到发展。

西方生态伦理出现了两次思想浪潮。

一个是人类中心主义,一个是自然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人类中心是一种价值论,它是人类确立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的假设。

人是具有指导地位的,但是人类中心具有局限性。

而自然中心主义恰恰相反,生态中心强调伦理学的视野应从人扩展到自然界,乃至一切生命。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英文回答:《瓦尔登湖》 by Henry David Thoreau is considered a seminal work in the realm of nature writing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It chronicles Thoreau's two-year experiment in living in a self-built cabin in the woods near Walden Pond. Thoreau's prose is descriptive, poetic, and philosophical, offering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ity and the natural world.Thoreau's central thesis is that we should strive to live in harmony with nature. He argues that the natural world is inherently valuable, and that we should respect and protect it. This is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dominant worldview of his time, which saw nature as a commodity to be exploited for human gain.Thoreau's work was influential in the development ofthe conservation mov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parks. It also helped to shape the environmental ethos of the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t movement.中文回答:《瓦尔登湖》是亨利·戴维·梭罗的代表作,是自然写作和环境伦理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现代文明得到长足发展的条件:一是工业的繁荣,二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在一百多年前逐渐步入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亨利·梭罗准确地预见了功利主义及享乐主义带来的精神失落的可怕后果。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工业文明已空前繁荣,大众总体衣食无忧,却有很大一部分人陷入精神失落。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犹如社会的两条腿,若两条腿一长一短,便陷入“跛行”,社会发展也就无法稳固。

一、做自然的旅居者人类社会是由自然社会发展而来,因此人类精神文明离不开自然风情的滋养。

要想真正地了解自然、热爱自然,首先就得与自然亲密接触,抛却精致的人类中心主义,降格作为“人”的身份,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份子。

弗洛伊德曾说过:“人类在潜意识里有一种去远方流浪的冲动,有一种被放逐的渴望。

”①梭罗将这种渴望变成了现实。

他离开繁华都市是为了做一个实验,试验人们离开了物质的大肆包裹能否得到真正的快乐,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因为他发现,一个人只要劳作六个星期便能挣到足够满足一年的生活必需品,剩下的时间便可以用来阅读书本、探索自然、发现内心。

这里所说的生存必需品区别于生活必需品,事实上它比我们所理解的生活必需品要少得多。

生活必需品中只有一部分是生存必需品,其他的则是我们在长期使用过后才上升为生活必需品,例如咖啡、美酒、精美的面包、华丽的服饰等。

在梭罗看来,这些都是使人堕落的源泉。

他所建造的那所湖畔小屋里是那么的空荡荡,只放置了一些必需的家具,连凳子也只有三张。

他甚至认为面包里也大可不必添加发酵粉,播种谷物不必严格按照人们所说的最好时令,喝水也可只喝白开水。

(一)美在深情除了打破常规率性度日,梭罗也很看重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

在此期间,他不仅观察松鸡和麝鼠,还观察四季的变换;他不仅倾听虫鸣鸟叫,还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梭罗甚至将波光粼粼的瓦尔登湖比作闪闪发光的珍珠。

若不是他真正地融入了瓦尔登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不会写出这样饱含深情的文字。

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思想对当下生态文明的启迪-文档

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思想对当下生态文明的启迪-文档

梭罗《瓦尔登湖》的自然思想对当下生态文明的启迪亨利?大卫?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作家,是当代环境主义运动的先驱。

代表作《瓦尔登湖》,记录了他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对生态文明以及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作品主要通过对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分析,来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

在20世纪环境运动兴起之后,梭罗关于自然的思想被融入了生态伦理学中;如今,在全球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发展观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梭罗的自然思想,从道德层面分析了人与自然生存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这对当前我们构建生态文明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我们先来看一下梭罗自然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瓦尔登湖》的自然思想梭罗的一生,最著名的经历是1845年至1847年,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独自渡过两年两月零两天,可以说这是他进行“自然生活”的实验。

他自己盖房子,自己种庄稼,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然后用大部分时间来观察自然,并把它记录下来。

在梭罗的笔下,瓦尔登湖里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强调了自然本身内涵的精神意义和审美意义,为生态伦理观的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梭罗认为,生命是美丽的,任何一种生命的存在,都体现了一种宇宙精神。

人类生存在自然中最为基本的精神底蕴:尊重生命、崇敬生命,从中获得最高的精神体验和心灵满足。

比如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梭罗说:“太阳,风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写的纯洁和恩惠,他们永远提供这么多的健康,这么多的快乐!对我们人类这样的同情,如果有人为了正当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会受到感动,太阳黯淡了,风像活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披上丧服,难道我不该与土地息息相通吗?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绿叶与青菜的泥土吗?”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梭罗的《瓦尔登湖》中,自然是有生命的,也是有人格的,在梭罗的眼中不仅飞虫鸟兽,就连瓦尔登湖上的冰裂也充满着人性,也是有人格的。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英文回答:Henry David Thoreau's Walden, or Life in the Woods, is a seminal wor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a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Thoreau's experiences living in a cabin in the woods near Walden Pond led him to develop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its interconnectedness. 。

One of the key themes in Walden is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n harmony with nature. Thoreau believed that humans are part of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at we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care for it. He argued that we shouldlive simply, consume less, and respect the delicate balance of the ecosystem. 。

For example, Thoreau describes how he learned to live off the land by foraging for food and building his ownshelter. He also talk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pendingtime in nature, observing the plants and animals around him. By immersing himself in the natural world, Thoreau came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and complexity.Thoreau's writing also reflects his belief in the intrinsic value of nature. He argued that nature is not simply a resource to be exploited, but has its own inherent worth. He believed that we should protect nature for itsown sake, not just because it benefits humans.For example, Thoreau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the Walden Pond ecosystem, from the smallest insects to the majestic trees. He argues that nature is a source of wonder and inspiration, and that we should cherish it for its own sake.Thoreau's ideas about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were groundbreaking for his time. He was one of the firstwriters to argue for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natural world. His work has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and conservationists, and continues to be relevant today.中文回答:梭罗所著的《瓦尔登湖,或森林生活》是美国文学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浅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浅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浅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启示作者:王如桪孙茭姣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9期摘要: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生动详细的描述了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之感,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物质生活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尊敬和热爱,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提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再思考,面对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当从中感悟到只有尊敬自然、遵循自然法则、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最终缓解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瓦尔登湖生态伦理自然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B845.65 文献标识码: A引言: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瓦尔登湖》《康科德和梅里马科河上的一周》《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等,其中最著名的即是《瓦尔登湖》。

1945年春,作者从喧嚣嘈杂的城市生活逃往宁静的湖畔,蛰居瓦尔登湖两年之久,继而写于此书。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与自然生灵为伴,与潋滟湖水为邻,用自己的劳作过活,生活不免清苦,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多彩,享受着自由恬淡的独处时光。

书中以描述自然为主题,深度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抨击了物欲横流社会环境中人类不过是被物质奴役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野蛮人”,充满了深刻的生态意蕴,并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原本就是一种最本真的精神还乡。

”1.《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总体来说,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想要表达两种思想。

其一,抨击批判物质主义至上,肆意破坏自然的行为,他主张自由、简朴的生活方式,通过亲身体会号召人们改变目前生存状态。

其二,通过自己在瓦尔登湖中的生活经历,与自然最亲密的“沟通”,他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相互平等,并且高度赞扬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后者是生态伦理思想的重点体现,针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自然与人和谐共处便尤为重要。

《瓦尔登湖》的生态蕴意及其对生态批评和现代社会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瓦尔登湖》的生态蕴意及其对生态批评和现代社会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瓦尔登湖》的生态蕴意及其对生态批评和现代社
会的意义的开题报告
题目:《瓦尔登湖》的生态蕴意及其对生态批评和现代社会的意义
研究背景和意义: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亨利·梭罗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

它描写了作者在1845年至1847年间在马萨诸塞州瓦尔登湖边居住两年的经历,以及他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和观察。

该作品非常受欢迎,被誉为现代环保主义的前身。

《瓦尔登湖》的生态蕴意十分深刻,它对于我们认识与自然的关系和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瓦尔登湖为案例,探讨生态文学对于人们认识和保护环境所带来的启示,以及对当代环境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瓦尔登湖》的生态蕴意以及对生态批评和现代社会的意义:
(1)探究《瓦尔登湖》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2)分析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探究《瓦尔登湖》对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启示。

(3)剖析《瓦尔登湖》对当代环境问题的启示意义及其对环保主义的贡献。

研究方法主要是文学分析和环境哲学的理论分析。

预期研究结果和结论:
通过对《瓦尔登湖》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同时,文学作品中对现代社会的批判及对生态问题的反思也为我们呼吁环保、保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思考基础。

研究结论对于推动当代环境保护事业以及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

读书心得——《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描述了
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两年的生活经历,并倡导了一种简朴自然的
生活方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书中所蕴含的
生态伦理意蕴。

梭罗在书中对自然的描绘非常细腻,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
的美丽和力量,对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他认为
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资源。

这种
生态伦理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意识到人
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尊重自然,才能获得真正的幸
福和安宁。

在读完《瓦尔登湖》之后,我对自然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
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通过梭罗的
文字,我明白了人类应该拥有一种谦卑的态度,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物质享受。

总的来说,《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意蕴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我相信,在未来
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倡导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自然环境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摘要: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生动详细的描述了自己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之感,作者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物质生活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尊敬和热爱,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提醒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再思考,面对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当从中感悟到只有尊敬自然、遵循自然法则、走低碳发展之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最终缓解生态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瓦尔登湖生态伦理自然生态环境
引言:
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有《瓦尔登湖》《康科德和梅里马科河上的一周》《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等,其中最著名的即是《瓦尔登湖》。

1945年春,作者从喧嚣嘈杂的城市生活逃往宁静的湖畔,蛰居瓦尔登湖两年之久,继而写于此书。

在瓦尔登湖畔梭罗与自然生灵为伴,与潋滟湖水为邻,用自己的劳作过活,生活不免清苦,但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多彩,享受着自由恬淡的独处时光。

书中以描述自然为主题,深度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抨击了物欲横流社会环境中人类不过是被物质奴役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的“野蛮人”,充满了深刻的生态意蕴,并提出“人类对于自然、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原本就是一种最本真的精神还乡。


1.《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体来说,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想要表达两种思想。

其一,抨击批判物质主义至上,肆意破坏自然的行为,他主张自由、简朴的生活方式,通过亲身体会号召人们改变目前生存状态。

其二,通过自己在瓦尔登湖中的生活经历,与自然最亲密的“沟通”,他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相互平等,并且高度赞扬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后者是生态伦理思想的重点体现,针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严重的今天,自然与人和谐共处便尤为重要。

1.1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简单生活
现代生态伦理要求我们生态科学技术应向生态主义思想转变,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端正对生态的态度,挖掘人类无限智慧和潜能,纠正人在自然环境下措置的位置,人类无法凌驾于自然之上改变它,应该在尊重自然的正常发展前提下使它为人类服务。

《瓦尔登湖》中提到“1846年的冬季上百人络绎不绝的来到瓦尔登湖挖掘冰块转而出售,这些人抢夺了瓦尔登湖冬天里唯一的外衣,不,是掠夺了它的皮,只为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无限怜爱,谴责利欲熏心的人们“如果文明人所追求的并不比野蛮人更高贵些,如果他们把大部分
时间都只是用来获得粗鄙的必需品或是为了得到舒适的生活,那么他们怎会比野蛮人更优越呢?”
《瓦尔登湖》一书开创了“生态文学”的先河,誉为“自然圣经”。

书中宣扬的朴实无华的简单生活模式不禁被人向往,甚至有人将其推崇为解决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精神良药。

人应该回到自然中,去探索生命真正的价值和真谛,用心倾听自然给予的启示。

生态伦理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同时离不开对人类道德品行的探究,试想,一个内心扭曲的人,将会直接造成人类之间关系的恶化,并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发展。

所以,要想有效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从根本上理清人的本性。

换言之,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源是来自于人内在存在的品格缺陷。

2.《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启示
2.1“生命共同体”—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富足,但由于人们不合理利用和无节制开采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据统计,我国人均水资源1945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121位。

由于水源不足,加之开发过度,导致大量湖泊减少,在过去的50年里,已有1000多个江河湖泊消失。

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所需水量巨大,占总用水量63%,每年农业缺水大约300—400亿m3。

迄今为止,我国垃圾堆放量为65亿t,其中1.5亿t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资400kg,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但欧美和日本国家早已实现垃圾负增长。

咎于原因,由于它们的绿色经济发展良好,经济和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再次我国土地荒漠化也尤为明显,达到263.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却无法达到同等的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平衡物质追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正如《瓦尔登湖》所宣扬的自然万物和人类合为一体,作者认为自然界之间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虽然在这个时期“生态伦理学”尚未兴起,但从梭罗描述自己与自然生灵相处亲密融洽,仍然可以感受到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即“生命共同体”:人不是自然界的主宰,人和自然万物一样,只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人类从自然当中汲取所需养分,有责任和义务尊重、保护自然,人的任何行动都要尊重自然为前提,不能肆意破坏自然界的生态系统。

2.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繁荣
《瓦尔登湖》的成功之处不仅体现在作者对自然的生动描写,对自然的关心和热爱,而且该作品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它来自百年前,实效于现在,更属于未来,是真正意义上“绿色读物”,对生态环境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

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自然生态带来的负面影响,梭罗形象的比喻其为“就像是从美妙的夜空中摘去了最亮的星星,或是从一首优雅的诗歌中删除了最动听的词句,从一曲庄严的交响乐中抽掉了最悦耳的篇章。

”直指工业化发展对生环境态近乎摧残的损害,书中梭罗严厉的斥责拆除某水坝,此水坝是河鲱溯游产卵必经
之路,这样的工程建设致使生态生境系统紊乱,并且违反了生态伦理的要求。

走低碳绿色道路,边发展边保护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物质资源和排放二氧化碳为代价,造成我国频繁遭受海啸、地
震、酸雨、洪水、气候变暖等严重的自然灾害,自然受到了巨大的创伤。

从《瓦尔登湖》一书中感叹梭罗在一百多年前的预卜先知,书中提到的低碳生活正是我国在面对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解决之道;作者身体力行,用低碳意识管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环节,只有通过节绿色低碳生活我们才可以切实有效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领悟自然的真正价值
我们需要有一双敏锐的双眼,随时捕捉自然的美丽,自然的美丽不矫揉造作,不奢靡绚烂,但却
意味隽永。

自然不仅具有使用、经济等外在价值,自然本身还拥有审美、精神、文化等层次的内在价值。

人和自然共同处于整个生态系统之中,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生态关系,各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合作。

[参考文献]:
[1]郑慧,走向瓦尔登湖:人与自然的道德精神家园——从生态学伦理学角度解读梭罗的《瓦尔登湖》【D】硕士毕业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04月09日
[2]王晓丹,从《瓦尔登湖》的环境美德伦理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J】生态经济,2012(9)
[3]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徽师专学报,2004,,16(6)
[4]卢凌,崇尚自然:梭罗《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