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顿的理论对传统自然价值论的超越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人得目光被迫逐渐地聚焦在生态问题上。
生态危机的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问题的恶化成为了世界性的重大话题。
人类在与自然的不和谐相处中不仅仅是尝到了苦果,更是接受了严重的教训。
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表现上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斗争,而深入研究这两种主义背后的关节,不难发现环境问题本质上只是一个自然价值的问题。
自然的价值是什么?是否有内在价值?如果有内在价值,如何实现自然从传统价值论到内在价值论的一种转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后续的生存,更关系到人类和世界的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价值论进行研究和分类,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价值论中,我们很容易能够找到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据,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论体系严重误导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并且毫无疑问地遮蔽了人类的双眼,使人类与自然处在一种单纯地无限制攫取的关系之中,将人类与自然敌对起来,人类以主宰的姿态恣意地攫取,破坏性地开发自然。
我们在传统自然价值论中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却无法从中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途径,甚至是无法找到一种折衷的调解方式。
而这种解决途径的寻找不仅仅是一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追究,更是在实际意义上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理的途径找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关键,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中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作为一位在环境伦理学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通过他的自然价值理论,确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实现了一个从自然的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转换,这种转变机制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的研究的继承。
利奥波德就是致力于由自然的外在价值向内在价值的一种转变,认识到了自然有自为目的,有其内在价值。
在这种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罗尔斯顿提出了以自然内在价值作为核心的自然价值观,通过其自然价值理论,真正实现了从自然的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转换。
罗尔斯顿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对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

罗尔斯顿的生态哲学思想及对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作者:马胜男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4期摘要:罗尔斯顿被称为是“一个走向荒野的哲学家”,他创立了一套自己的环境伦理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荒野的自然观作为本体论,以生态整体主义理论作为认识论和思维方法,以自然的内在价值为价值论。
这一理论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现实生活中人们某些不合理的理念,也影响了后人如何认识自然和理解生态哲学。
本文从罗尔斯顿的“荒野”自然观、生态整体主义理论、自然价值论这些相关角度来探究罗尔斯顿的思想内涵,深入理解罗尔斯顿的哲学理论为早日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添彩。
关键词:罗尔斯顿;生态哲学;荒野;自然价值;实践[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2一、罗尔斯顿的生态哲学思想罗尔斯顿的生态思想是对基础生态学、达尔文的进化论、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的批判借鉴以及继承和创新发展[1]。
从1866年海克尔拉开生态学发展序幕以来,生态学吸收了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罗尔斯顿在《哲学走向荒野》这一书中也把生态学看做了一门终极科学。
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的概念和规律为罗尔斯顿的生态哲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生态科学方面的依据。
哲学的理论渊源是大地伦理。
罗尔斯顿接受大地伦理的思想,他认为“作为生态系统的自然并非是任何不好的意义上的‘荒野’,也不是‘堕落’的,更不是没有价值的。
相反,她是一个呈现着美丽、完整与稳定的生命共同体。
”1.1罗尔斯顿眼里的“荒野”罗尔斯顿看来,荒野与自然是紧密相关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
罗尔斯顿眼里的“荒野”是一种自组织生态系统,是那些有权为自己而生存甚至繁荣的存在物的栖息地。
而荒野是更为本源的,是一种深入自然的本真状态。
纵观人类发展史,自然世界随着文明化的进程可以划分为人工的世界、半自然的世界和荒野的世界。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观研究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观研究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态危机的加剧,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让人们重视的焦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成为了在我们生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该如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西方哲学中勺环境哲学家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其中“自然是否具有其内在价值”这一命题成为了辩论的焦点,并以此问题的分歧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两个阵营。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环境伦理学和环境哲学家,被誉为“环境伦理学之父”。
他受到现代西方生态学的科学背景、有机论自然观以及宗教的影响,在坚持“自然具有其内在价值”的同时提出他自己的自然价值理论以此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罗尔斯顿强调自然有其独立于人的价值,这是因为在罗尔斯顿看来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然不仅仅只有工具价值并且还具备内在价值时,人类才可能真正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罗尔斯顿作为一个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中心论学者,他对于“自然价值”这一概念在原来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从而使他的环境哲学理论得到更加完整的建构。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探讨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及其环境哲学。
在第一部分,笔者将从自然价值观之理论的溯源入手,对于价值哲学的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论述,并讨论西方哲学中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的争论以及环境哲学中自然价值理论的形成。
这一部分是本文对于罗尔斯顿自然价值理论的形成的背景分析。
在第二部分,本文将从罗尔斯顿的文本出发着重解析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自然价值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以及罗尔斯顿对于自然价值的分类,以更好地区分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与其他非人类中心主义提出的自然价值理论。
除了对于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的分析阐述外,本文在第三部分对其自然价值理论进行了评价,分别指出虽然罗尔斯顿的理论是对传统价值哲学的超越及其对环境哲学的贡献同时也探讨罗尔斯顿自然价值理论的不足。
在第四部分本文还将从价值范式、生态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探讨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对于缓解当今的生态危机,特别是对于当今中国环境问题可能起到的启示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罗尔斯顿自然内在价值论深层解析

罗尔斯顿自然内在价值论深层解析作者:王鹏伟来源:《鄱阳湖学刊》2019年第03期[摘要]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是以自然物本身及其属性和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所谓自然的内在价值,来主张自然物的道德地位的。
因此,从表面上看它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但实际上却是泛内在价值论,是等级主义的、整体主义的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因而也是“非人类中心论”中最可取的。
[关键词]罗尔斯顿;自然内在价值论;环境哲学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Ⅲ)是现代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哲学自然内在价值论的典型代表。
他认为,环境伦理学不是传统的人际伦理在环境事务中的应用,而是一种原发型的伦理学,因为我们是根据大自然本身来评价它们的,是从自然的内在价值来推导出人类对它们应尽的义务的,因而可以将其称为自然内在价值道德论。
从表面上看,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确实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发型的,然而事实上,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是泛内在价值论的、等级主义的、整体主义的,因而是“人类中心主义”的。
一、罗尔斯顿的自然内在价值论是泛内在价值论罗尔斯顿是个泛内在价值论者。
他认为:“内在价值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其他参照物的事物。
”①首先,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具有先在性。
大自然是客观的内在价值的创生者、承载者和推动者,大自然中的一切存在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各就各位,人类只是一个后来的加入者。
大自然像人一样也可以是主体,具有评价和选择的能力、目的和利益,并能够以自身的行动来实现自身的目的和利益。
当然,在人出现以后,人可以通过体验认识到自然客观存在的价值,人对大自然的评价也导致某些新价值的产生,但这些新价值是附丽在大自然的客观价值之上的,是以大自然的客观的内在价值为基础的。
总之,“大自然创造了所有的价值,在这些价值中,有些是客观的,有些则是人的主体性与客观自然相互结合的产物”②。
因此,罗尔斯顿视野中的价值有两类:一类是其所谓的大自然的客观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就是指自然物本身及其属性和相互间的作用。
关于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哲学认知

关于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的哲学认知摘要:罗尔斯顿是“美国环境伦理学之父”,他的“自然价值论”伦理思想明确了生态系统具有客观内在价值的观点,是对自然内在价值理论的新思考。
罗尔斯顿以生态学为基本出发点重新分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哲学的荒野转向问题,超越了近代工业文明以来关于人是世界主宰的片面认识,提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其有关自然价值的思想实质是要将内在价值的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从而为人类保护自然寻找合法性依据,同时也为保护环境提供了一种客观的、独立于人的主观偏好的哲学依据。
关键词:自然价值;荒野转向;遵循自然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5)12-0308-02一、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思想的内涵要想真正地理解自然价值思想,首先就必须弄明白什么是自然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自然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由于伦理学家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或者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等原因。
因而,对自然价值的理解也不同。
泰勒认为,所谓自然价值实际上是指生命体的价值。
在自然物中,由于生命体具有自我目的和利害关系,所以它具有善;生命体的价值就是它自身所具有的善,岩石与沙土等无机物由于其自身不具有自我目的与利害关系,不具有善,所以也就没有价值[1]。
在这里,他把自然价值看成了自然生命体的一种固有的属性了。
当然,在环境伦理学中,对自然价值问题谈的最多的,也是最透彻的,当属自然价值论的创始人罗尔斯顿。
一方面,他从传统的价值论出发,认为自然价值是指自然物具有对人有用的工具价值,如经济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等:另一方面,他又从生态学出发,认为自然价值是指自然物所固有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体验的内在价值,如生命支撑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的价值、生命价值等等。
此外,他还认为,不仅自然物具有价值,而且生态系统本身也具有价值,可以称为系统价值。
他把人类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的行为,同利奥波德关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本身就具有价值的观点结合起来,认为我们在自然界中保持的价值,是我们理解为美的、稳定的、有序的、完整的、和谐的等等东西[2]。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评析

罗 尔 斯 顿有 关价 值 的论 证 严重 依 赖现 代 生物 学 与生 态学 的 成 就和 发现 。他 的价 值理 论是 以 自然 中 心的 , 而 非以人类 为 中心 。他 在人 类 进化 与 地球 发 展 的大 背景 下 , 对 自然 进行 伦理 维 度的 探讨 。 科 学的 真理 , 尤 其 是进 化论 、 生态 学 、 生物 学 , 直接 引 导我 们理 解罗 尔斯 顿 的价 值 理论 [ 4 】 。生态 科 学所 描 绘的 自然 图 景 为罗 尔斯 顿坚 持 自然 具有 客观 内在价值 的思 想构筑 了最坚 实有力 的理论基 础 。 罗 尔 斯顿 认 为 , 价 值 独 立于 人类 与 偏好 而 存在 , 自然 界包 括 生 物 个体 、 物种、 生态系统、 及无 生命 生 物都 因 自身 的 存在 而 拥 有价 值, 并从 多个 角 度对 自然 内在 价值 论展 开 论证 , 既有对 生 物与 生态 过程 的详 尽科 学的 描述 , 也有 对在 进化 中出现 的生 物多样 性与 复杂 性的 探讨 。据 P r e s t o n的估 算 , 罗尔斯 顿 理论 9 5 % 的 论据 来 自自然 科学 】 。基因细 胞有 取向性 , 因而本 身具有 规范 的职能 。 罗 尔 斯顿 的 推理 似 乎遵 循这 样 的逻 辑 : 个体 生 物 的 D NA包含 有一 定 的指令 , 这 些这 令指引 个体 生物 保持 某种状 态而 避免其 它状 态。 换言之 , 根据 个体 生物 D N A中编码 的指令 , 部分 特征需 要维持 , 其它 则无 需如 此 。这 些经 过编 码 的指令 可 以被看 做偏好 的原 型 , 它 们 本 身倾 向 于那 些需 要维 持 的特 征 , 而对 那些 需要 摆脱 的特 征 _ 6 ] . 。 偏好 的 满足 就 是个 体 生物 无意 识 的 目标 , 用亚 里 士多 德的 话讲 , 就 是“ t e l o s ”( 目的) 。就个 体 生 物 D N A 中编 码 的指 令 而言 , 这 里的 目的 就是 一种 有价值 的 特征 或状态 。目的的 实现产 生价 值 , 更 确切 地讲, 就是 罗尔 斯顿 所指 的 “ 自然价 值 ” 。同理 , 只 要个体 生物 任何 方 面 的 目的 得 以实现 , 就 会产 生 自然 价 值 。但 是 , 其 中 暗含 的前 提是 , 这 一 目的必须 是个体 生物 的基 因指令认 定为有价 值的 。 罗 尔斯 顿 正是 基 于这 个 逻辑 来 展开 他 具有 独 创性 的 分析 。物 种 同样有 其 自身 的 目的 , 因为基 因组不 仅是 个 体 生物 的特 征 , 它同 样 也 是 物种 的 特征 。某 一物 种 基 因 目标 的完成 也 会产 生 价值 。 以 此 类推 , 除 了物种 , 生态 系统 , 甚至地 质作 用的 过程 和天文 过程 也具 有“ 系统 价值 ” , 因 为它们都 是创 生万物 的大 自然 的组成 部分 。总之 , 个 体生 物 的客观 价值 要么 源于 实现 某一方 面 目的实体 , 要 么源 于可 以产生 具有 目 的的实 体 。在罗尔 斯顿 看来 , 道 德源于 生态 系统 的整 体 性特 征 , 因为 生态观 点不 论是 在基 本意 义还 是引 申意义 的层 面都 具 有伦 理规 范性 。尽 管人 类可 以构建 价值 , 但这 仅 限于在 环境 的范 畴, 因 为人 类构 建的 价值 必须 遵循 生态规 律 。任何 人类 的价值 的存 在 都 以人类 与环 境 的关联 性为 前提 , 并从 环境 中得 到支 持 。自然的 价 值并 非 由外界 引入 并强 加于 生态 系统 , 而是 在生 态系统 中得 以发
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唯物史观的基础,也是任何具体社会形态存在与发展的前提。
在人—--自然—-—社会的互动关系中, 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性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自觉能动性决定了社会具体结构的建构性。
劳动实践的“物质变换”在自然规律的作用及其未来理想社会的特征上都强调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形态结构; 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共生一、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实践视野马克思作为德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在总结了历代思想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遗产的基础上,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阐释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开创性的将“实践”概念引入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中,认为“实践”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人与自然关系也首先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具有对象化的特质.他开创性的提出了“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概念,从实践视野全面的审视了人与自然关系.按照传统哲学的见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并且,这两对基本矛盾始终贯穿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其他一切社会矛盾,都统统受制于这两对基本矛盾,或者说,都是这两对基本矛盾的派生物。
工业文明以来的大量事实说明,传统的“两类基本矛盾论"难以完全覆盖或涵摄全部社会关系,因为它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实际上,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同时并存着三重基本的矛盾关系: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人与自然界的矛盾。
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基本的矛盾,它内在地蕴含并制约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这是因为:( 1) 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 ( 2) 没有自然界,人本身就难以生成、难以生存,现实的人就成了虚无的人; ( 3) 没有了现实的人,也就没有了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的其他社会关系; ( 4) 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和环境需要就没有了保证,社会生产力就没有了生成和发展的根基,社会经济形态就失去了基本内容,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价值与自然的价值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类的祖先都留下了探索价值的足迹。
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变迁

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变迁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在近几十年来的变迁,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环境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在1967年发表的他的论文《有关保护自然环境的两个理由》中,他提出了环境保护的两个关键原因:1.独立的基础价值;2.对人类的需求。
但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大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详细阐述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的变迁,并举出5个例子加以说明。
一、初露端倪罗尔斯顿环境哲学思想最初的一个版本是在1967年提出的。
在这篇论文中,他主张环境保护的理由有两个:独立的基础价值和对人类的需求。
他认为,自然环境具有独立的基础价值,它们不仅仅是为我们人类服务的东西,而是有着自己的内在价值。
此外,他还提到,人类需要自然环境的保护,因为我们依赖于环境来生存,发展和繁荣。
二、深入探究接下来的几年里,罗尔斯顿继续探究环境哲学这个领域,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伦理方面的论文。
在这些论文中,他重申了自然环境的基础价值,并强调了我们自然环境必须为我们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提供必要的条件。
他主张我们必须对整个自然系统负责,而不仅仅是对单独的物种和地区负责。
在他看来,自然系统具有固有的价值,而这种价值来自于它们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三、环境优先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议题。
罗尔斯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
他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被称为“环境优先”。
环境优先理论主张,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应优先考虑自然环境的需要,而不是人类的需要。
这个理论的基础是自然环境的独立价值,旨在确保自然环境得到足够的保护。
四、环境与社会21世纪初,因为全球变暖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环境问题再次成为了热点话题。
罗尔斯顿也开始将环境与社会紧密相连。
他提出了“可持续性公正原则”的概念,旨在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价 值作 为环境伦 理学 的核心 概念 ,是 环境伦 理学在 理论 上提 出的最 为重要和 最 富争议 的 思想 . 国内外研 究 自然价值 的 学者较 多 ,国外 学者 如科利 考特 提 出 了 “ 生态 学 ” 后 ,认 为 “ 生 后 态 学 ”包 括 “ ‘ 统一 、和 谐 、相 互联 系、创造 性 、生命支 持、辩证 的冲 突与互 补 、稳 定性 、丰 富 性 、共 同体 ’,地球 环境 中的一 切 ”I; 国内学者 如余谋 昌提 出 了扬 弃人类 中心主 义 的 自然价 值 1 ] 观 , 旨在 研 究 自然价 值 的 向度 }.但 是 ,研 究 自然 价 值 的理 论贡 献 的学 者 相对 较 少 .罗尔 斯 顿 2 】
一
目标提 供有 益 的道 德依据 .
1深化 了自然价值 的内涵
罗尔 斯 顿 的 自然 价值 论使 伦 理 学的 范 围从仅 仅 关注 人与 人 之 间的 关系 扩展 到关 注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对 外在 价值 的拓展和对 内在 价值 的论述 使伦 理学发 生 了革 命性 的变化 ,实现 了一 次全新
夕 的理论 对传 统 自然 价值 论 的超 越 \ 斯顿
口
陈希坡 ,段
黎
( 青州市 委党校 政治理论 教研 室 , 山东 青州 2 2 0 ) 6 50
摘 要 : 罗 尔斯 顿 的 自然价 值 理 论 以 整体 性 的思 维 模 式 超越 了人 类 中 心主 义理 论 ,他 的 自然价 值 理 论
都是指对 于人 的意义 . 而 罗尔斯顿 的 自然 价值理 论 ,则超越 了这种 传统伦 理学观 点 的狭 隘性和 ”
局 限性 . 首先 ,罗尔斯顿 的 自然 价值 理论 ,对 “ 有用 性 ”的理 解更 为广泛 和深刻 .罗尔 斯顿把伦 理学
收 稿 日期 :2 0 20 0 91—8
作者简介:陈希坡 ( 7一 ,男,山东东营人,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伦理和行政伦理 1 1) 9
其 次 ,罗尔 斯顿 的 自然价 值 理论 不是 从人 与 自然对 立 的角度 来理 解 自然 价值 ,而 是从 人与 自
然共 存 的角度 来 诠释 它 .罗尔斯 顿认 为 “ 价值 是这 样一 种东 西 ,它 能够 创造 出有 利 于有机 体 的差 异 ,使 生态 系统 丰 富起来 ,变 得更 加 美丽 、 多样 化 、和谐 、复 杂 ”[2 ,并 且 “ 59 ]1 在生物 圈的 时空
( ome os n ,这 位 国际著名 的环境伦 理 学家 ,建 构 了新 的 自然 价值 理论 ,他立 足于 内在价 H l s lo ) R t 值 的合理性 ,进 而 阐述 思维 方式与 道德评 价尺度 转 向的合理 性 ,其理 论超越 亦在 于此 .本文 通过 对 其 自然价值 理论 的研究 ,梳 理 出有 益的理 论成 果 ,为解决 当前 的生态危 机和 实现可 持续发 展这
范 围 内 ,各 种植 物 、各 种 动物 、各 种 微 生物 与 自然 环境 编 成 目的一 手段 的立 体 交叉 网络 ,保持着 生物 圈的生态 平 衡 .它们 具有 内在 目的性和 不 可替 代 的 内在 价值 . 48 ”[1 19 罗 尔斯 顿 的 自然 价值 理论 摈弃 了人类 中心 主义 的 自然价 值观 ,从根 本 上强 调 了 自然 的价值 以
第 3 卷 第 5期 l
Vol31 NO 5 .
温 州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自
J ur a fW e z u Un ve st ‘ au a inc o n lo n ho i r iy N t r lSc0 c.2 0 t 01
陈希坡 等 : 罗 尔斯 顿的理 论对 传 统 自然价值 论 的超 越
5 1
研 究 的视 角扩 大 到 了整个 自然界 ,认 识 到 了 自然界 的有 用 价值 的丰 富性和 多样 性 .“ 有用 性 ”涵
盖 了 自然对 人类 多种 需要 的满 足 ,而不 仅仅 是 生产性 需要 .罗 尔斯 顿概 括 了 自然 的十种 价值 :经
的重 大突破 .
11对 自然界 的外 在价值 的 内容 注入 了新 内涵 . 近代 以来 ,西 方 的伦理 学和 哲学 方面 的理论 一贯 把价 值划 归 为人类 活动领 域 ,“ 价值 是 以人 的主体性 ( 为 我 ’目的性 、需要 、能 力及其 发展等 )为尺 度 的一种关 系 .任 何 时候 说 到 价值 ’ ‘ ,
济 价值 、生命 支撑 价值 、消遣价 值 、科 学价 值 、审美 价值 、生命 价值 、 多样性 与统 一性 价值 、稳
定 性与 自发 性价 值 、辩 证 的 ( 盾 斗争 的 )价 值 、宗教象 征价 值等 【2 .“自然 系统 的创 造性 是价 矛 46 JU
值 之母 ;大 自然 的所有 创 造物 ,就 它 们是 自然 创 造性 的 实现而 言 ,都 是有 价值 的. 4 7 对 自然 ”[ 1 1 2 价 值 的肯定 ,反 映 了人 类 对 自然认 识 的的深 化 .承 认 自然 价值 更不 会 降低人 的尊 严 ,相 反 ,恰 恰 体现 了人类 思想 境界 的开 放性 和 宽容性 ,使 传 统 的 自然 价值 观 内涵更 加丰 富 .
中图分类号:B 20 8 8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7—5 32 1)50 5 —5 6 436 (000 —0 00
本 文 的 P F文件 可 以从 x e a.Z . u a获 得 D uboW U d . e c
D : 1.8 5 .s.6 43 6 . 1. . 9 OI 037 0i n17 —5 32 00 0 s 0 50
不仅 丰富了 自然价值的 内涵,而且提供 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即让人类的思维方式从主客二 分式转 向了
整体 式 ,从 功 利 型 转 向 了互 利型 . 他 的 自然价 值 理论 还 实现 了从 “ 人 为 尺 度 ” 到 “ 以 以物 为尺 度 ” 的 转 向 ,这 体 现 了伦 理 学 范式 的 转 型. 关键 词 : 罗 尔斯 顿 ; 自然 价值 ; 内在 价 值 ; 思 维 方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