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1
铁道机车车辆车钩缓冲装置

车钩缓冲装置包括车钩、缓冲器两部分,安装在车底架中梁的两端。 钩尾框下部用钩尾框托板、钩身用车钩托梁托住,并用螺栓将托板、托梁 两端固定在牵引梁和端梁中部的冲击座上
2
第3页/共21页
2024/2/22
2024/2/22
• 1.列车中相互连挂的车钩中心水平线的高度差, 不得超过75mm
15
第16页/共21页
2024/2/22
• 一、1号缓冲器 • (一)构 造
1一弹簧盒盖;2一弹簧盒;3一外圆弹簧; 4一内圆弹簧;5一弹簧座;6一外环弹簧;
16
第17页/共21页
2024/2/22
(二)作用原理 当缓冲器受到纵向冲击力时,弹簧盒盖向内移动,因内外圆弹簧刚度较小, 故可以缓和较小的冲击力。
1一钩舌;2一钩锁;3一钩舌推铁;4一钩舌销;5一下锁销钩;6一下锁销体; 7一下锁销;8一上锁销杆;9一上锁销;
8
第9页/共21页
2024/2/22
(二)三态作用
根据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车钩应具有闭锁、开锁、全开三种作用。 车辆连挂后车钩应具有闭锁作用以保证列车运行时各车钩不能任意分离;摘解 车辆时,车钩应具有开锁作用,以便使两连挂的车钩脱开;连挂车辆时,车钩应 具有全开作用,使其中一个车钩钩舌完全张开,才能使另一车钩的钩舌进入其钩 腕内,以便两钩连挂。车钩的这三个作用是通过转换钩头内钩锁、钩舌推铁、上 (或下)锁销的位置,分别使它们处在闭锁、开锁、全开位置(或称闭锁、开锁、全 开状态)而实现的。
1、车钩缓冲装置各部件名称
l一车钩;2一车钩托梁;3一牵引粱;4一前从板座;5—钩尾销;6 一钩尾销螺栓;7一钩尾框托板;8一钩尾框;9—后从板座;10一后 从板;11~缓冲器;12一前从板;13一冲击座。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4车辆纵向缓冲与连接技术概述车钩缓冲装置系统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它使铁路货车车辆之间,以及与机车实现连接、编组成列车,并传递和缓和列车车辆间在运行或调车编组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和冲击力。
简言之,车钩缓冲装置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连挂、牵引和缓冲。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主要由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及从板、钩尾销等零部件组成。
连挂、牵引功能是由车钩、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来实现的,以保证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连接、牵引。
如图1所示。
图1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车钩作为机车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足运输安全可靠性及提高列车编组效率方面需要,车钩应具有自动连挂功能,既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实现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安全、可靠的连挂。
由于自动车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铁路机车车辆在车辆连挂技术方面均采用和选取了研究及不断发展自动车钩及其连接技术。
我国铁路货车同样也选择采用了自动车钩及其配套技术和产品。
车钩按结构作用原理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AAR标准E、F型车钩为代表的具有三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这是除欧洲以外世界各国机车车辆采用的主型车钩,也是世界铁路货车的主流车钩;另一类是以俄罗斯标准CA-3型为代表的具有二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主要在符合UIC标准要求的欧洲各国铁路机车车辆上广泛使用。
由于两类车钩的作用原理不同、特别是连挂轮廓上存在明显不同和差异,因此,两类车钩不能直接连挂和相互互换。
车钩按连挂后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两类。
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不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相对移动,在水平面内也只能产生微小的相对转动,车钩间纵向连挂间隙较小、两车钩联锁成近视为一杆体,要求车辆采用具有弹性支撑功能的冲击座,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提速重载货车使用的16、17型及F、FR型车钩等。
非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后相互间能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在垂直和水平面内能产生小角度的相对转动,以适应两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不一致及车辆通过垂直和水平曲线时车辆连挂的要求,如我国13号、13A、13B型车钩,美国的E、E/F型车钩,俄罗斯的CA-3型车钩等。
车钩

我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技术及产品发展概况1车钩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上装用的车钩、钩尾框主要是13号、13A型、13B型及16、17型,其中约有90%以上货车使用的是13号、13A 型车钩及钩尾框;17型车钩最初与16型车钩配套装用在翻车机卸货的单元运煤专用敞车上,鉴于17型车钩在运用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17型车钩已成为我国70t级货车的主型车钩。
13号车钩、钩尾框13号车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参照美国E型车钩及俄罗斯CA-3型车钩研制的,7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铁路货车上推广使用。
13号车钩钩头结构及三态作用性能、防跳原理与美国E型车钩基本相同,钩尾部结构及联接方式而是采用了类似俄罗斯CA-3型车钩垂直竖扁销联接方式及结构,钩尾端面采用美国E型车钩的平面结构;没有直接采用美国E型车钩水平横扁销联接方式及和俄罗斯CA-3型车钩钩尾端部的圆柱面结构。
13号车钩钩体、钩舌及钩尾框开始采用牌号为ZG25的普通碳素铸钢制造,其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为2250KN,比当时2号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1550KN)提高45%以上,13号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为不低于2800KN,基本满足了当时由载重50t~60t货车组成的列车牵引需要。
1983年铁道部决定停止生产2号车钩,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研制成功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提高到2820KN以上,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提高到3150KN以上。
1995年,铁道部下发了辆技(1995)147号文《关于公布13号车钩、钩尾框C级钢技术条件的通知》,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开始在新造货车上推广使用。
二楼所解释的并不是lz所需要的,铁路行业上所提到的bcde级刚,指的是铁道机车车辆结构用低合金铸钢的分类指的都是铸钢,具体的可以查询TB 2594-95铁道机车车辆结构用低合金铸钢B:ZGD 265-480C:ZGD 415-620D:ZGD 585-720E:ZGD 690-830这是铁路装用铸钢分类更多铁路评论请登陆中国铁道论坛(/)所谓C级钢,一般特指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均达到美国铁路协会(AAR)AAR-M-201和AAR-M-211C级钢标准的钢材。
车钩缓冲器 (NXPowerLite)

1 16、17型车钩简介
1990年初,17型车钩、16型车钩及配套的钩尾框通过了静拉破坏 强度试验,并装用在C63型运煤专用敞车上进行运用考验;同年17型车 钩、16型车钩通过了在秦皇岛三期卸煤码头三车翻车机上进行的空车 对重车不摘钩连续翻转卸货试验;1990年6月,17型车钩、16型车钩在 大秦线参加了万吨列车运行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2年5月, 17型车钩、16型车钩通过了铁道部部级技术评审,并开始批量装用在 C63型运煤专用敞车上。 1997年3月,17型车钩、16型车钩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科学技术成 17型车钩下锁销杆 铆钉
连接键
闭锁指示孔
17型车钩下锁销转轴
17型车钩下锁销组成
1 16、17型车钩简介
1.4 16型车钩组成
16型车钩如图所示,由 17型车钩钩体、钩舌、钩 舌推铁、钩舌销、锁铁组 成、下锁销转轴和下锁销 组成等零部件组成。
16型车钩组成
1 16、17型车钩简介
16型车钩钩体 为了使车钩在进行翻卸作业 时转动灵活,16型车钩的钩 身为圆柱形,钩身下面的磨 耗板为嵌入式磨耗板,减小 了车钩转动时的阻力。钩尾 与从板接触的部位为半径 133.5mm的球面。
1 16、17型车钩简介
1 16、17型车钩简介
1.5 16、17型车钩具有以下特点
a) 防分离可靠性高
2.1 17型车钩的组装
组装的顺序为:钩体 成 锁铁组成 钩舌 钩舌推铁 钩舌销 下锁销转轴 开口销。 下锁销组
2 16、17型车钩的组装与分解
2.1.1 安装钩舌推铁 将钩舌推铁从钩 体前面装入头部内腔 , 安装时钩舌推铁的锥 面轴向上,圆柱面的 推铁轴插入钩体的推 铁孔中,直到钩舌推 铁平稳的坐在钩腔内 部。
铁路货车钩缓装置-缓冲器

所作的功的总和称为容量。 4.初压力:缓冲器的静预压力。 5.能量吸收率:缓冲器在全压缩过程中,有一部分能
量被阻尼所消耗,其所消耗部分的能量与缓冲器容 量之比称为能量吸收率。
二、缓冲器的容量确定
缓冲器所需的容量取决于列车的运行工况和调车工况。
列车运行工况对缓冲器容量的要求,与列车的总重、列 车编组方式、制动机的性能、车钩的纵向间隙以及列车的 操纵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可以根据列车动力学试验或仿 真模拟计算予以确定。
2号缓冲器外形与1号完全相同,其结构上的主要 区别在于盒内前部的螺旋弹簧也用环弹簧代替, 前部环弹簧的外径和断面的厚度较后部的环弹簧 要小,且其中有两个内环开有切口。
用于货车上!!
(三)2号、3号缓冲器(摩擦式缓冲器)
3号缓冲器亦称华氏缓冲器。当其压缩时,导板沿箱体的斜面向 内滑动,既推动压板压缩螺旋弹簧,也压紧瓦片簧。此时,作用在 缓冲器上的冲击能,一部分由导板与箱体斜面间的摩擦而转变为热 能消失,另一部分动能变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压力去除后,弹簧 的弹力使导板复位,在此过程中又消耗部分动能。
二mx1和mx2型橡胶缓冲器橡胶缓冲器三2号3号缓冲器摩擦式缓冲器2号缓冲器外形与1号完全相同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盒内前部的螺旋弹簧也用环弹簧代替前部环弹簧的外径和断面的厚度较后部的环弹簧要小且其中有两个内环开有切口
铁路货车钩缓装置
➢缓冲器的类型、结构及性能
根据缓冲器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分为:
E 1 W1W2 v2 4g W1 W2
二、缓冲器的容量确定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铁路货车车钩缓冲技术,各型车钩、缓冲器介绍:13号、17号车钩,ST型、MT-3型、MT-2型、HM-1型、HM-2型、HN-1型缓冲器。
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4车辆纵向缓冲与连接技术4.1概述车钩缓冲装置系统是铁路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它使铁路货车车辆之间,以及与机车实现连接、编组成列车,并传递和缓和列车车辆间在运行或调车编组作业时所产生的牵引和冲击力。
简言之,车钩缓冲装置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连挂、牵引和缓冲。
车钩缓冲装置系统主要由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及从板、钩尾销等零部件组成。
连挂、牵引功能是由车钩、钩尾框、钩尾销、从板等来实现的,以保证机车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能够实现连接、牵引。
如图1所示。
图1车钩缓冲装置系统车钩作为机车车辆的重要零部件,为了满意运输安全牢靠性及提高列车编组效率方面需要,车钩应具有自动连挂功能,既不需要人工辅助就能实现车辆与机车、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安全、牢靠的连挂。
由于自动车钩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世界各国铁路机车车辆在车辆连挂技术方面均采用和选取了研究及不断发展自动车钩及其连接技术。
我国铁路货车同样也选择采用了自动车钩及其配套技术和产品。
车钩按结构作用原理分两大类:一类是以美国AAR标准E、F型车钩为代表的具有三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这是除欧洲以外世界各国机车车辆采用的主型车钩,也是世界铁路货车的主流车钩;另一类是以俄罗斯标准CA-3型为代表的具有二态作用性能的自动车钩,主要在符合UIC标准要求的欧洲各国铁路机车车辆上广泛使用。
由于两类车钩的作用原理不同、特殊是连挂轮廓上存在明显不同和差异,因此,两类车钩不能直接连挂和相互互换。
车钩按连挂后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刚性车钩和非刚性车钩两类。
刚性车钩是指两车钩连挂中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装置,铁路货车车钩缓冲技术,各型车钩、缓冲器介绍:13号、17号车钩,ST型、MT-3型、MT-2型、HM-1型、HM-2型、HN-1型缓冲器。
车钩与缓冲器使用说明PPT课件

钩缓装置使用维护说 明 2.2.1.3 对钩体、缓冲器、安装座外表面进行检
查,应无可见的横向裂纹和明显变形。钩体凸锥、 凹锥的连挂配合面应无深度2mm以上的局部磨 耗。 2.2.1.4 缓冲器法兰盘、安装座和钩尾销三处的 紧固件无松动,平垫圈、弹簧垫圈和开口销状态 正常。钩高调整位置螺母无松动。 2.2.2 A2修程
3 2.1 日常维护 密接式钩缓装置日常检查以目视检查为主。 2.1.1 密接式钩缓装置使用的轴承为自润滑免维
护轴承,使用过程中,无须专门润滑或维护。 2.1.2 正常使用3个月应该至少进行一次开钩、
闭钩操作,检查钩舌是否转动灵活。 注:上海地铁用SCHAKU车钩每两个月(或运行
20,000km)开钩且修复钩头表面,并涂抹 油脂。
6
钩缓装置使用维护说 1.4.2 15号法兰盘过渡车明钩
此种过渡钩结构简 单,抗拉强度达到 1800kN。
使用方法:将密接式钩 缓装置的钩体部分拆下, 换装15号法兰盘过渡车 钩,安装操作过程与 1.4.1条所述相同。
7
钩缓装置使用维护说 1.5 车钩高度的调节 明
密接式钩缓装置钩高范围:880±30mm,测车 钩缓冲装置高度时,应测量钩体凸锥顶点距轨面的 垂直距离。
车钩与缓冲器产品介
绍
1 车钩使使用 用维护说2 明车钩检修及维
1.1 车钩组装
护
1.2 列车连挂
2.1 日常维护
1.3 车钩分解
2.2 状态检修
1.4 过渡车钩使用 2.3 回送要求
1.5 车钩高度的调节
1
车钩与缓冲器产品介 绍
使用维护说明
2
钩缓装置使用维护说
1.1 车钩组装
明
密接式车钩与缓冲器之间的组装由8个 M30的连接螺栓完成。组装时必须加平垫 圈、弹簧垫圈及防松开口销,应使各螺栓紧 固力保持一致,采用测力扳手作业,紧固扭 矩为600~700N·m。
车钩缓冲装置—货车车钩(车辆构造检修课件)

1 2 3
二、车钩类型、组成、作用及材质
1.车钩类型、组成及三态作用
13号车钩—结构演化
13A
13号车钩 13B
交融思想,启迪智慧
13A型车钩
▪ 13A型车钩是在13号车钩基础上研制开发的,采用了小间隙技术 的钩舌,同时在钩身下侧焊装了磨耗板,可有效的降低列车冲动 ,改善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防止钩体磨耗。13A 型车钩从2002 年开始在新造及检修货车上推广使用。
13号车钩—载荷传递
13号车钩—载荷传递
十三号车钩在闭锁位置时,由于合理地安排了钩头、钩舌及钩舌销之间的间隙, 可使钩舌销不受或较少地负担作用力,以充分发挥车钩各部分材料的抗拉强度。车钩 各部分之间的间隙为:钩头与钩舌上下牵引突缘之间的间隙δ1最小;护销突缘之间的间 隙δ2稍大;而钩耳孔与钩舌销之间隙δ3最大。因此,两个牵引突缘最先受力。当牵引 突缘之间的磨耗使间隙加大时,护销突缘和牵引突缘一起传递牵引力。当各突缘间磨 耗后的间隙均加大时,则牵引突缘、护销突缘与钩舌销三者共同受力,仍可避免钩舌 销受力过大的状况。
主要区别有:重新设计了钩舌鼻部内腔加强筋结构,加强筋数量 由2增加到3条,同时增加厚度,材质有C级钢和E级钢两种,同时 满足新造和检修货车的需要。
提高车钩的强度有两种途径:
▪ 提高车钩的强度有两种途径: ▪ 一是根据运用要求设计出结构更合理强度更高的新型车购。 ▪ 二是保持现有 车钩的结构形式,通过改变车钩的材质(例如采用
第二节 电力机车供电装置工作原理
▪ (2)钩舌 ▪ 13A型钩舌是在13号钩舌的基础上改进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车钩连
挂后的纵向间隙。钩舌的改进点主要在钩舌内侧立面上,重新设 计钩舌内侧面外形轮廓弧度,13A型车钩钩舌经过上述改进后,13 A型车钩连挂后的纵向间隙从19.5 mm减至11.5 mm,可明显降低货 车间的纵向冲击力,提高运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铁路货车车钩、缓冲器技术及产品发展概况1车钩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上装用的车钩、钩尾框主要是13号、13A型、13B型及16、17型,其中约有90%以上货车使用的是13号、13A型车钩及钩尾框;17型车钩最初与16型车钩配套装用在翻车机卸货的单元运煤专用敞车上,鉴于17型车钩在运用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17型车钩已成为我国70t级货车的主型车钩。
13号车钩、钩尾框13号车钩是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参照美国E型车钩及俄罗斯CA-3型车钩研制的,7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铁路货车上推广使用。
13号车钩钩头结构及三态作用性能、防跳原理与美国E型车钩基本相同,钩尾部结构及联接方式而是采用了类似俄罗斯CA-3型车钩垂直竖扁销联接方式及结构,钩尾端面采用美国E 型车钩的平面结构;没有直接采用美国E型车钩水平横扁销联接方式及和俄罗斯CA-3型车钩钩尾端部的圆柱面结构。
13号车钩钩体、钩舌及钩尾框开始采用牌号为ZG25的普通碳素铸钢制造,其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为2250KN,比当时2号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1550KN)提高45%以上,13号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为不低于2800KN,基本满足了当时由载重50t~60t货车组成的列车牵引需要。
1983年铁道部决定停止生产2号车钩,在修理货车中逐步淘汰2号车钩;同时考虑我国铁路运输重载、提速的发展需要,组织国内相关院所及工厂研制材料及强度等同美国AAR M201 C级铸钢的低合金铸钢,用于制造车钩、钩尾框,以期进一步提高13号车钩、钩尾框承载能力。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研制成功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车钩的静拉破坏载荷提高到2820KN以上,钩尾框的静拉破坏载荷提高到3150KN以上。
1995年,铁道部下发了辆技(1995)147号文《关于公布13号车钩、钩尾框C级钢技术条件的通知》,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开始在新造货车上推广使用。
为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满足改革开发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对提高铁路运输能力不断增长的需求,2002年铁道部运输局以运装货车电(2002)104号电报要求从2002年3月1日起停止生产普碳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2006年以运装货车电(2006)2076号电报要求停止生产C级钢13号车钩及钩尾框。
13A型车钩及钩尾框13A型车钩是在13号车钩基础上改进研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缩小了车钩连挂间隙,降低列车的纵向冲动,改善列车车辆的纵向动力学性能。
13A型车钩的连挂间隙为11.5mm,比普通的13号车钩连挂间隙19.5mm减小了41%,钩体、钩舌的材质为C级钢,锁铁为E级钢,其它钩腔内零件均采用B级钢材质制造,车钩静拉破坏强度提高到2950KN以上。
为解决13号钩尾框结构强度不足问题,齐装备公司参照16、17型钩尾框于2001年研制开发了13A型钩尾框,其在结构强度和疲劳使用寿命上明显优于13号钩尾框,静拉破坏载荷为提高到3340KN以上。
2001年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1)190号文批准13A型车钩、钩尾框通过部级技术审查,开始批量在新造货车上装用;2002年铁运(2002)72号和铁运(2002)93号批准13A型车钩、钩尾框在修理货车上作使用。
2007年,根据运装货车(2007)370号文要求,13A型车钩组成、钩体、钩舌停止生产,在货车修理中逐步淘汰。
13B型车钩、钩尾框13B型车钩、钩尾框是齐装备公司为满足我国铁路运输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因钩尾销螺栓折断引起列车分离事故,在13A型车钩、13A型钩尾框基础上改进设计的新型车钩。
2007年,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7)370号文批准13B型车钩、钩尾框年通过部级技术审查,并开始在新造60t级货车和货车修理中全面推广使用。
13B型车钩钩体在13A型车钩钩体基础上取消了钩尾端部工艺孔,以增加钩尾销的承载面积,改善钩尾销的受力状态;其它钩舌推铁、锁铁、下锁销组成及钩舌销等零部件均采用13A型车钩零部件,不改变产品使用性能;钩体材质由C级钢提高为E级钢,进一步提高了钩体强度。
13B型钩舌修改了钩舌鼻部内腔加强筋结构,加强筋数量由2条增加为3条,同时增加加强筋厚度,进一步提高了钩舌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可靠性;增加了牵引S面无起模斜度和沿座锁面分型的要求,规定了锁面的起模斜度,改善了钩舌S面的应力集中状态;13B型钩舌材质有C级钢和E级钢两种,同时满足新造和检修货车的需要。
13B型钩尾框是在13A型钩尾框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主要将螺栓安装座由原来的一个螺栓承载更改为一个螺栓承载、两个螺栓防护的结构,避免了钩尾销螺栓折断而造成钩尾销脱落,从而引发列车分离事故;钩尾框材质由C级钢提高为E级钢,进一步提高钩尾框强度。
为提高13系列上作用车钩的防分离性能,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5)242号批复同意了车钩防跳装置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条件,以运装货车(2006)88号要求对13系列上作用车钩进行防跳装置的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了车钩缓冲装置的性能,压缩车钩分离惯性事故的发生。
为提高13系列下作用车钩的防分离性能,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8)480号同意了齐装备公司提出的13系列下作用车钩加装防跳插销方案,从2008年10月1日在新造和检修的货车上推广使用。
16、17型车钩及钩尾框16、17型车钩及钩尾框是为加快晋煤外运、大同至秦皇岛铁路开行万吨重载单元列车而研制开发的配套产品。
1988年起在铁道部组织下,齐装备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制的,1990年开始批量生产,1997年铁道部以科技机函(1997)33号批准16、17型车钩通过部级科技成果鉴定。
目前,我国大秦铁路运煤专用运输线上的C63、C63A、C76B、C76C及C80型各型运煤专用敞车均装用了16型、17型联锁式车钩。
多年的运用实践证明,其在作用性能、安全可靠性、疲劳寿命及耐磨性能方面均明显优于13号车钩,具有连挂间隙小(9.5mm)、联锁防脱及防跳性能可靠、曲线通过好的特点,对改善长大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及列车连挂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效果非常显著,满足了大秦铁路开行万吨重载单元列车的需要。
为提高16、17型和13A型车钩的可靠性,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4)215号文件批复同意了齐装备公司提出的16、17型、13A型车钩产品图样和制造技术条件的修改建议,进一步提高了车钩强度、耐磨性能、疲劳可靠性和防止车钩分离的安全可靠性;以运装货车电(2004)16号电报要求车钩等重要配件统一模具制造,以运装货车(2005)134号文件批复同意了齐装备公司研制的13A型、16、17型车钩样板,以保证车钩的制造质量和互换性能。
鉴于16、17型车钩在运用中表现出的优良性能,我国70t级货车均采用了17型车钩。
为提高17型车钩的防分离可靠性,运装货车(2006)162号批复同意了齐装备公司研制的车钩防跳插销,在新造及检修的17型车钩上推广使用,并以运装货车(2008)480号同意了齐装备公司提出的防跳插销改进方案齐装备公司于2007年对16、17型车钩钩体、钩舌和钩尾框进行了改进,以进一步提高16、17型车钩的疲劳可靠性,主要改进内容有:1)钩体改进了钩尾销孔牵引弧面结构,由锥棱改为局部圆柱面,增加牵引接触面积,降低接触应力,改善受力状态;修改钩尾销孔牵引弧面淬硬技术要求,采用不连续淬火热处理工艺,改善尾销孔表面的硬度分布梯度及钩尾销孔应力分布状态,提高尾销孔牵引面抗疲劳能力;2)提出了加厚型16型钩舌两种改进方案,对钩舌鼻部内腔加强筋结构进行改进,同时数量由2条增加为3条,增加了牵引S面采用整体芯工艺制造无起模斜度和沿座锁面分型的要求;增加了钩舌牵引S面、钩舌销孔、牵引台和冲击台等主要受力部位的壁厚和鼻部加强筋的厚度,进一步提高了钩舌的结构强度和抗疲劳裂纹的能力;3)钩尾框修改了16、17型钩尾框后端承载面四角与卸荷槽弯角处的结构,增加四角倒角,改善了钩尾框的受力状态。
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7)370号文批准了以上改进措施。
16、17型和13B型锻造钩尾框16、17型和13B型锻造钩尾框齐装备公司是为满足我国铁路货车提速、重载发展的需要而研制开发的新型铁路货车钩尾框。
采用锻造工艺制造钩尾框,可避免由于铸造工艺引起的砂眼、气孔、缩松等制造缺陷,尤其提高钩尾框尾部弯角部位的制造质量,有效的提高钩尾框的疲劳寿命,减少检修工作量,降低运用成本。
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以运装货车(2005)78号文批准了17型锻造钩尾框锻造钩尾框产品图样和技术条件,从2007年部招标采购的70t、80t级货车起得到全面推广使用;以运装货车(2007)370号文批准16型锻造钩尾框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技术审查,从2008年在部招标采购的80t级货车起得到全面推广适用;以运装货车电(2008)1073号批准13B型锻造钩尾框铁道部组织的技术审查,从2008年下半年起在新造货车上开始推广使用。
RFC型牵引杆RFC型牵引杆是为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煤炭运输专列而研制开发的,能与秦皇岛三、四期煤码头的拨车机、列车定位机和三车翻车机相匹配,实现不摘钩连续翻卸作业。
铁道部以科技装函(2005)5号文批准RFC 型牵引杆通过部级技术审查,从2005年下半年起在新造C80型货车开始全面使用;按科技装[2006]64号《关于印发〈大秦线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综合试验总结及下一步安排会议纪要〉的通知》要求,大秦铁路于2007年底完成了大秦线C80型敞车全部进行换装牵引杆技术改造。
大秦线重载列车采用牵引杆技术后显著降低了列车纵向冲动,提高了列车运行安全和防分离可靠性;由于牵引杆取消了车钩连接,从而减少了列车分离、车钩或钩尾框断裂的发生,提高了防列车分离安全可靠性;并明显降低了检修工作量,提高了车辆的运用效率。
2 缓冲器目前,我国铁路货车上装用的缓冲器主要是2号、ST型及MT-3型、MT-2型缓冲器,其中2号缓冲器根据运装货车电(2006)2076号电报要求已停止生产。
ST型缓冲器ST型缓冲器是铁道部于1992年组织有关部门及单位,结合我国铁路货车制造及检修方面的实际需求,在Ш-1-TM、SZ-1-TM型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
1997年1月通过了部级审查定型为ST型缓冲器,开始大批量装车使用。
ST型缓冲器同属于干摩擦全钢弹簧缓冲器,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零件少、重量轻、价格便宜、对使用环境要求不高;不足的是箱体是摩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其性能稳定性较差,制造及检修工艺性不好。
运用中箱体摩擦面、推力锥、楔块磨耗严重,螺栓裂纹、断裂事故多、破损率高,卡死现象多,检修成本高等。
根据运装货车电(2006)2076号要求,ST型缓冲器组成已停止生产。
MT-2、MT-3型缓冲器MT-2、MT-3型缓冲器从1989年开始研制,于1992年8月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技术审查,MT-2、MT-3型缓冲器只是缓冲器的容量、阻抗性能有所不同,分别为不低于50KJ和45KJ、不大于2.27MN和2.0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