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货车车钩分离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甘 肃科技
Ga u S inc n c n l g ns c e e a d Te h o o y
f 26 .
Ⅳ0 .1
J n 2 1 a. 00
货 车 车 钩 分 离原 因分 析及 防范 措 施
傅鹏博
( 兰州铁路局运输处调度所 , 甘肃 兰州 7 0 0 ) 30 0 摘 要: 货物列 车车钩分离事故严重影 响着铁 路运输 的正常 秩序 , 就此 对引起 货车 车钩分 离的原 因进 行 了分析 , 并
受到 随机 的 、 变 的牵 引力 和压 缩力 的作用 外 , 交 由于 连接 中心线 高度 的偏 差 和 线 路 的原 因 , 承受 弯 矩 还 的作用 , 另外 , 调 车 作业 时 , 钩 也受 到很 大 的冲 在 车
击力, 车钩 的破坏 多数 为疲 劳损 伤 的积 累所 致 。除 此, 设计不 合理 、 造 缺 陷 , 为 因素 等 都 是 造成 车 铸 人 钩分 离 的原 因之一 。
支点 作用 , 上锁 销 的下 部 的沉头 铆 钉 沿 着 下 锁 销 使 杆 的腰形 孔 滑下 . 上 锁 销 防跳 止 端 卡 在 钩 腔上 防 使
跳 台下方 。 同时 , 随着 上锁 销 向钩腔后 壁偏 移 , 锁 上
行 。随着 提速 、 载 列 车 的开 行 ,3号 车 钩 强 度 不 重 l 足 的问题充 分暴 露 出来 , 之机 车 司机 操 作不 当 , 加 以 及 车钩缓 冲装置 本 身 配 合 间隙 过 大 , 对增 加 了车 相
提出了防止货 车车钩分离 的措施。
关键词 : 货车 ; 车钩 ; 自动分离 ; 防跳
中 图 分 类 号 : 20 3 U 7 .4
影响铁路货车车钩检修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影响铁路货车车钩检修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摘要:随着现阶段铁路运输荷载以及速度的提升,在铁路运输中,车钩故障经常出现,对于铁路正常运输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货车车钩检修质量问题较多,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样化,所以就需要加强对于铁路货车车钩检修问题做好合理分析,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词:铁路货车;车钩检修;质量;原因;改进措施1影响铁路货车车钩检修质量的原因1.1车钩交界处的防跳台磨损防跳台修补技术相对落后,检修人员通常采用堆焊方式进行恢复,堆焊后用砂轮打磨修复。
这种方式很难实现尺寸复原,无法达到原型的高匹配度,从而带来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1.2车钩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碰撞变形对这类问题进行检修保养时,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无法实现正常的车厢对接。
为此,通常会切除车钩钩舌的下牵引凸缘,这样可以解决连接问题,但是会增加火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1.3车钩钩舌内部的金属磨损这种情况修补时往往采用人工进行埋弧焊等方式。
人为进行焊接修补存在很大的隐患,例如: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手法、焊材的选择及电焊机参数的调整等都会影响修补质量。
1.4车钩检修的难度大车钩检修后,应该检验修补后车钩表面的粗糙度,这样可以保证后期检验工序的顺利开展。
但是现阶段尚未要求检修后的车钩表面粗糙度达到何种标准,因此加大了车钩检修的难度。
2货车车钩检修中的误区及其对车辆连挂可靠性的影响2.1钩舌尾部与钩锁铁间横向间隙处于检修盲区现阶段,13型铁路货车的车钩安装标准为:锁舌和内壁的横截面间隙不超过6.5mm,如果横截面间隙小于3.5mm,会影响车钩3种状态的变换;如果横截面间隙大于6.5mm,会在火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强烈的震动,震动会导致锁销与防跳台分离,从而导致开锁。
而且间隙太大会导致两节车厢的车钩发生强烈碰撞,冲击力过大会使其发生断裂,增加运行风险,从而影响火车货厢的可靠连接。
同时,长时间处于撞击状态,可能会使车钩间隙不断增大,影响行车安全。
关于货物列车车钩分离问题的探讨

关于货物列车车钩分离问题的探讨摘要:对存在的货物列车车钩自动分离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车钩分离超限防跳措施随着列车牵引重量的不断增加和运行速度的提高,货物列车车钩分离事故时有发生。
鉴于列车车钩分离事发率高,除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外,对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以及行车安全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必须防止列车车钩分离。
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查明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1 发生车钩分离的原因1.1 车钩闭锁位尺寸超限车辆在曲线区运行时,车钩p1.2 车钩防跳作用不良(1)列车运行中,车钩处于假落锁状态。
钩锁铁虽已落下挡住钩舌,但上锁销尚未充分落下,上锁销与车钩上锁销孔有一定间隙,上锁销杆与车钩防跳台未处于防跳状态。
假落锁是造成车钩分离的最直接因素之一,是危及行车安全的隐患。
(2)防跳作用不良是因防跳部位磨耗或加修不当。
钩腔内防跳台的形状尺寸及上锁销杆防跳部位位置磨耗超限,在运行过程中使上锁销杆防跳部位不能良好地卡住钩腔内防跳台造成防跳失灵,运行途中自动跳起分离。
上锁销杆挂钩磨耗过限,有可能在列车运行时,造成上锁销杆纵向窜动加大,使上锁销杆防跳部位及钩腔防跳台磨耗加剧,则在列车运行中容易发生车钩分离事故。
1.3 上作用车钩钩提杆横动量过大上作用车钩钩提杆是由安装在车体端板上的两个支座加以固定。
当支座损坏后,有的修复不及时,有的修复没有恢复原形,导致钩提杆的横动量过大,造成钩提杆在列车运行中受到外力作用后产生横向窜动,提起上锁销杆带动钩锁铁使车钩呈开锁状态,最终发生车钩自动分离。
1.4 车钩高互钩差过大段修车钩高度限度为870mm~890mm,运行中的货车受钩托梁、钩尾扁销等部件的磨耗常常引起车钩下垂。
钩高空车低于运用限度835mm,重车低于运用限度815mm,加上有时空重车混编,造成车钩互差大于75mm。
由于车辆性能差异、线路不平、列车运行速度高等多种因素造成车辆振动加大,从而容易造成车钩分离。
车钩分离原因

关于防止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关于防止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内容摘要:防止货车车钩分离,进行了系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及改进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车钩分离、车钩防跳、三态作用、配合间隙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铁路大提速战略步署的实施,相关车辆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在生产中不断出现,其中货车车钩分离行车故障在逐步上升,屡屡发生的货车车钩分离这一行车故障严重影响着铁路运输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本文通过对现场发生的多起车钩分离行车故障进行了深入细致调查,就其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二、原因分析1.车钩防跳作用不良车钩防跳作用主要靠防跳装置和提钩链的松余量来控制,当车钩防跳装置作用不良或提钩链的松余量不足时,车钩防跳失效。
造成车钩防跳作用不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1防跳台磨耗过限后加修不当。
上作用车钩防跳主要靠钩锁销防跳止端卡在钩锁腔后壁防跳台的下方来防跳。
下作用式车钩与上作用式车钩的防跳原理相同,只是增加了二次防跳作用。
当钩锁腔内的防跳台或锁销防跳止端磨耗过限时,锁销落下后不能被卡住,故在车辆高速运行时,因冲击震动很大而容易使钩锁上窜,造成车钩分离。
1.2锁销加修时,防跳部位施焊或焊后未能加工成原形,使锁销不能被卡住,不能起到防跳作用。
1.3钩舌的钩锁承台处堆焊过高,使钩锁坐入量小于45毫米,或堆焊面积过小,减少了钩锁正确的坐入量,使锁铁受冲击振动后上窜,失去锁闭车钩的作用而造成分离。
1.4提钩链的松余量不足。
在运用中,提钩杆的左右活动使提钩链被撑开,松余量减少。
当车辆高速运行中调速时,提钩杆因惯性向前摆动的量较大,以致提动锁销,使车钩自动开锁而分离。
另外,检修质量不高,使缓冲器的自由高度超限。
增大了车钩缓冲装置在列车运行中的纵向移动量,减少了提钩链的松余量而造成车钩自动分离。
2.车钩闭锁位尺寸超限车钩闭锁位尺寸超限会使车辆在曲线区段运行时,两车钩相互转动而脱开,导致列车分离。
其主要原因是:2.1车钩各相关部位变形严重,如钩舌、钩腕的外涨变形,钩舌曲面变形,钩耳及钩耳孔的上翘及下垂等。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预防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预防摘要:在我国列车提速重载的形势之下,铁路货车运输出现了货车车钩自动分离的故障,原因由货车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纵向冲击力和垂直力的加剧造成,它极大程度的影响了铁路的安全畅通,干扰了货物运输秩序。
车钩自动分离问题一直困扰着行车部门,特别是近年来,货物列车提速和重载化后,这一问题变得尤其突出,已成为影响列车正常运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从根本上解决车钩的自动分离问题,必须首先找出事故的真正原因,然后对症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重点分析货车车钩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升铁路列车的质量。
关键词:铁路货车;车钩分离;脱钩预防1货车车钩结构分析铁路列车由车钩、缓冲器、钩轭和从板等构成的车钩缓冲器来完成列车的联结。
前、后从板,减震器,以及后从板,按顺序分别装在一个挂钩轭架上。
叉杆销将叉杆与叉杆联结为一体,实现了联结、牵引、缓冲的作用。
中国13号列车车厢钩子的主体材质是 E级钢材,其静力抗拉强度可达3800 kN,在高速列车上使用时,钩子的耐磨性和耐磨性均较好。
列车在行驶中经常发生车钩脱开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列车的行车安全。
近几年,我国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已经将“钩挂减速失效”列为列车维护三大惯量失效之一。
为此,铁道车辆维修部应从各方面加强对车辆维修性的研究,以减少车辆故障,减少车辆与车辆之间的碰撞,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2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分析2.1车钩磨耗过限经过长时间的使用,钩舌、钩体及其它零件都会产生一定的磨损。
在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S”型面的磨耗和钩腕处的磨耗。
在两台联轴器均为新联轴器时,若要使联轴器达到自动脱开,则需克服74mm的干涉。
这样,两个耦合器就不可能在这个情形中旋转;虽然两个联轴节的磨损均为10mm,但为了使联轴节的自动脱开,仍需克服30mm的干涉。
所以,在此情形中,也不可能使两个联轴节旋转;只要联轴节沿型面边缘的损耗达到15mm,就可以进行自动拆解。
铁路货车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分离原因分析及建议_郭文安

2012年第4期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8-12郭文安(1967-),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北车辆段质检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铁道车辆。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郭文安(郑州铁路局郑州北车辆段,河南郑州450053)铁路货车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分离原因分析及建议[摘要]近期,铁路货车发生多起分离。
经分析、调研发现:货车的上作用车钩防跳装置设计及检修规程、工艺等有关规定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铁路货车;上作用车钩;分离;原因;建议[中图分类号]TP30[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2)04-0041-02Separation Reason Analysis &Suggestion About Anti-puruping Device onthe Role of Coupler of Railway WagonGUO Wen-an(Zhengzhou North Depot ,Zhengzhou Railway Bureau ,Zhengzhou 450053,Henan )[Abstract ]Recently,several separation of railway wagons occurs.There are some problems.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the role of couplertripping preventing device design and the maintenance,process rules and other relevant provision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uggestion.[Ke y words ]railway wagon;on the role of coupler;separation;reason;suggestion 铁路货车提速重载后,对列车上的重要配件都进行了改进和加强,如现在招标的车钩、钩舌、钩尾框等配件都要求的C 级、E 级钢的13B 型配件,还在70t 等新型车上采用E 级钢16号联锁式转动车钩和E 级钢17号联锁式固定车钩,不仅加强了其强度,而且改善了其运行品质,增加了平稳性。
浅谈铁路货物列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99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业 技 术随着铁路货物列车重载提速战略的全面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货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列车重载提速以来,装在常用车辆敞车、棚车、罐车、平车、平集共用车等车上的13号车钩,在多年的使用中时有列车车钩分离事故的发生。
对正常铁路运输安全和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趋严重,对此已引起了铁路主管部门和铁路车辆科研、造修单位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目前,虽然对13号车钩的上锁销由两连杆式改为“三连杆式”,但只解决了钩腔内部配件防跳不良的顽症,而新型16、17号车钩的使用也只是解决了互钩差超限引起的车钩自动分离,都没能有效解决钩腔内部配件配合不良及车钩外部附件不良所引起的车钩自动分离问题。
列车分离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不利因素和恶劣条件集中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
现结合车辆部门生产实际,就13号车钩钩腔内部配件配合不良、车钩外部附件不良及两车钩连接状态不良所引起的车钩自动分离的原因作以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
1 13号车钩自动分离的原因1.1钩腔内部配件配合不良所引起的车钩自动分离主要有(1)因车钩使用年限长,钩腔内部磨耗严重、钩体上、下防跳台磨耗、钩腕外胀等,造成钩体与钩腔内部(钩舌、钩锁、上锁销组成、钩舌推铁等)零部件间配合不良(如车钩防跳性能不良)而引起车钩分离。
(2)钩舌钩锁坐入量小于45mm而引起车钩分离。
钩锁承台是满足钩锁充分落下的部位,是保证车钩防跳性能的关键部位之一,如钩舌钩锁承台磨耗超限或在检修时加修不当而造成钩锁坐入量不够,在列车运行中由于车辆的振动,钩锁上窜高于钩舌尾部时,车钩随时都有分离的危险。
(3)车钩假落锁(即上锁销未复位)而引起车钩分离。
假落锁是车钩处于闭锁位时,由于上锁销孔、上锁销前部、上锁销杆挂钩、钩锁转轴等部位磨耗超限或在检修时加修不当而造成钩锁虽已落下挡住钩舌,但上锁销尚未充分落下,上锁销与车钩上锁销孔间有一定的间隙,上锁销杆与车钩防跳台未处于防跳状态。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原因及预防

知,车钩 的分离 故障本身具有较大 的危害 性,而且 这种故障本身具有 突发性。通过研究分析得知 ,货 车在进行运行 的时候,在一些起伏 的坡段 ,具有 车
钩 自动 分 离 的情 况 发 生 , 容 易 出现 列 车 非 正 常 运 行
就会 出现锁 的几何变 化,容易 出现锁失效 的状态
有的锁本身具有表 面焊接不 良的缺 点,容 易出现焊 接面积较小 ,不均 匀的情况,如果 出现跳动 ,就 会 导致开锁分离 。 2 .铁路货车车钩拉断导致 的分离 通过对铁路 货车车钩的运行情况分 析,发现容
易出 现 车 钩 钩 头损 坏 , 钩 身 被 拉 断 的情 况 , 这 主 要
下钩耳不 同心 的问题 出现 。 3 . 从运用的角度 ,防车钩分离 的措施 从运 行角度进行预防 的时候 ,需要 首先检查车 钩的连接状态。另外,还要做好 车间对 车钩 装置零 件的外观预防性全面检查 ,对车 间的车钩情况进行 全面 的检查,确保检查作业符合要求 。如果出现紧
急情 况 , 需 要 进 行 及 时 的上 报 , 并及 时 停 车 ,对 问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原 因及预防
■ 刘 轩
【 摘 要】我 国具有 国土 资源 辽阔、人 口众 多的特 点。铁路
致开锁分离 。对于 防跳 部位来说 ,如果发生损耗 ,
外需要进行三连杆 上锁销组成情况的全面检查 ,对 于铆钉 轴松动等情 况,需要进行及时 的解决 ,防止 出现 上锁销 转动不灵活的情况 。与此 同时,还要做
理 提 高 列 车 的安 全 性 。
5 .复杂环境 因素的影响 对于铁路货运来 说,一般需要经历很多不 同的 地形 ,在面 临复杂地 形的时候,如果 出现坡道过大 或轨道不平稳 的情况 ,就 容易出现列车空车惯性冲 击和振动加剧 的情 况,十分容易 出现车钩分 离的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货车车钩分离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昆明铁路局开远车辆段张集中[摘要]:对米轨货车车钩缓冲装置进行现状调查,分析产生车钩自然分离事故的原因,提出防止措施,控制因车钩自然分离事故而干扰正常的运输生产秩序和危及行车安全的被动局面。
[关键词]:铁路货车车钩分离原因分析防止措施目前,在米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车钩自然分离事故还时有发生,该事故是影响铁路运输安全、正点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出车钩自然分离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车钩自然分离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
造成车钩分离的原因很多,与机车操纵方式不当、列车编组质量不良、新造车钩质量不高、检修车辆质量不良及车钩配件使用年限过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笔者针对米轨铁路货车在检修过程中的特点,立足车辆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一、车辆基本概况从米轨货车数量概况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米轨主型货车共有1724辆。
其中C31有997辆,大部分是装用2号车钩2号缓冲器(有200辆装13号车钩2号缓冲器);P31有102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2号缓冲器;N31有100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2号缓冲器;C30有97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P30有273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G30有98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W30有10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D20有4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M25有33辆装用2号和13号车钩,2号和3号缓冲器;救援车有7辆全部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试验车有3辆全部装用13号车钩2号缓冲器。
米轨货车数量概况统计表—1二、造成车钩自然分离事故的原因分析1、钩提链松余量及钩提杆横动量的影响依据《米轨铁路货车修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站修规程》规定:货车厂、段修及辅修时,上作用钩提杆左、右横动量均为30~50mm,不符时移动钩提杆座调整;钩提杆链松余量为45~60mm。
在检修过程中通过现场对规对标检查发现,这两个尺寸的测量方法各不相同:测量钩提链松余量时,有的是在自然状态下测量中间链环的松余距离,有的是在松紧状态下测量钩头上平面至上马蹄环圆销的松余距离。
测量钩提杆横动量时,有的是测量左右两边之合,有的只测量单面尺寸,造成该限度测量不准确。
加之该限度只是在车钩缓冲装置各部配件状态良好的静态下的测量值。
但在车辆实际运行中,还存在车钩随车辆一起发生振动,钩提杆会出现横向移动和纵向摆动,钩提链的链环设计是橄榄型的,也会在车辆摆动过程中翻转,车钩缓冲装置各部配件磨耗,车钩纵向移动等客观情况,所以钩提链松余量会被动地减少,甚至没有松余量,使车钩闭锁的可靠性大大下降。
因此虽然车辆在静态下钩提链松余量的测量值合格,但是并不能确保动态时也合格。
因此在特定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车钩自然分离事故。
2、钩腔内部空间尺寸不标准的影响通过对规对标时,用标准样板检查发现装用2号车钩的C31、P31、 N31等车的钩腔内部尺寸空间偏小,这些车是1992年以来眉山车辆工厂生产的,出现的这些问题是新车制造时就存在的天先性缺陷。
所以造成钩锁铁与钩锁销所处的前后、左右位置尺寸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标准的钩锁销、钩锁铁、钩舌推铁不能正常组装互换使用。
需要根据该车钩的实际情况进行打磨后才能组装进去。
这些问题曾经请眉山车辆工厂的技术人员来处理,最终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目前是采用编号的方法将车钩及其配件原装原配,出现个别三太作用不良情况时,只针对有关部位进行局部的焊修并进行打磨光滑后就继续使用。
如果该配件要恢复原型或者使用新品就无法组装进去。
所以只能用人工对该配件进行局部的打磨后方能组装使用,然后在通过调整来满足三太作用要求。
从表面上看配件已经装进去了,三太作用良好也良好了,但是由于钩腔内部的配件全部是非标准配件,造成各配件与钩腔内的配合部间隙无法掌握,在车辆运用过程中的各种振动或摆动的情况下,配件要发生不同程度的磨耗,如果在检修时因为打磨过多的配件就会很快转入到最大限度,即运用限度,说明损伤程度超过了最大限度,零部件即不能在继续使用,甚至防跳就不能取到正常的作用,造成车钩分离。
3、钩腔内部尺寸磨耗严重及配件加修不良的影响通过对规对标时,用标准样板检查发现C30、P30、G30 等车的钩腔内部尺寸严重磨耗,特别是防跳台开挡和钩腔侧壁,检查3辆就有两辆磨耗过限,这些车是1979年生产的,由于使用年限达27年之久,基本达到报废时间,所以钩腔内部尺寸严重磨耗,侧面磨损逐渐加大,在加上检修过程中由于钩锁承台、钩舌尾部、钩锁铁、钩锁销、钩舌推铁等配件及钩腔内部加修不良,存在焊修面积较小或焊后未打磨平整等现象,造成各配件上下左右配合间隙不增大,产生上下左右晃动过大。
这样在列车运用过程中,车辆受牵引和冲击力后自然要加快钩腔内部及零配件的摸损,造成厂、段修后的车钩闭锁限度、防跳限度在短期内就进入或超过运用限度,失去防跳作用,造成车钩分离。
4、钩提杆弯曲变形或憋劲的影响在入段进行厂修、段修及辅修时发现,钩提杆弯曲、变形、憋劲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装用2号车钩3号缓冲器的N31车,由于第一位车钩在出厂时存在设计缺陷,钩提杆曲拐部份较多,当车辆进行摘挂车钩后钩提杆由于憋劲,不容易恢复原位或出现假落锁现象,导致车钩闭锁不良,防跳不起作用。
在车辆运用过程中产生振动和摆动时发生车钩分离。
目前这车正在进行防止车钩分离的项目改造。
5、防跳间隙过大或过小的影响在检修过程中,有人认为防跳间隙愈小,防跳性能就愈好,其实不然,《米轨铁路货车检修规程》中明确规定:13号上作用车钩在闭锁位置时使用锁铁托具,并使钩锁铁腿贴靠后壁,向上托起钩锁铁不得开锁,钩锁铁移动量不大于:2号车钩15mm,13号上作用车钩为10 mm,下作用车钩为18 mm,且均不小于3mm。
下作用车钩须有二次防跳性能,摆动下锁销组成时,防跳作用须良好。
若防跳间隙过小,则钩锁铁与钩锁承台之间容易形成钢性接触,在运输过程中受地基、线路、钢轨与车辆弹性产生由下而上的振动作用力,当振动力过大时更会使上锁销杆脱离防跳台,造成车钩自然分离事故。
若防跳间隙过大,上锁销杆的突缘部分,在车辆运行振动过程中由于摆动过大,容易脱离防跳台,不起防跳作用,导致车钩分离。
6、钧耳变形和钩舌销磨耗的影响在车辆正常运行状态下,列车牵引力主要由上下牵引台承受,钩舌销与护销突缘均不受力,当上下牵引台及护销突缘产生较大磨耗时,牵引台与护销突缘就会共同受力,或牵引台、护销突缘、钩舌销共同受力。
钩舌销受力后,虽分担的力并不很大,但由于所受力为剪切力,其截面积很小,所以单位面积的剪切力较大,会导致钩舌销弯曲变形或钩耳变形,甚至是钩舌销断裂,导致车钩在车辆运用中闭锁状态不良,造成车钩分离。
7、两连挂车辆互钩差超限的影响《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规定两连挂车辆互钩差不得超过75 mm,而2号车钩钩舌的高度为280 mm(13号车钩为300 mm),也就是说两连挂车钩的相互作用公共高度最小应为205mm(13号车钩为225 mm)。
如果两车辆的互钩差超限时,两钩舌作用面积就会减小,有可能使钩舌对于上下钩身发生偏转,这时可能因局部受力增大,造成钩舌、钩舌销及钩耳损伤、变形,还可能使钩舌与钩腕间的内侧距离瞬时增大并超限,两连接钩舌无法相互控制而引发车钩分离。
8、上锁销杆孔及上锁销磨耗的影响对规对标发现2号上作用车钩的上锁销杆孔及上锁销有磨耗现象,检测了三头车钩,编号为0753、1192、0437都均有不同程度的磨耗,最大的磨耗部位超过3mm,最小的也超过2 mm,该批车钩是1979年生产的,在检修过程中因没有明确的检修规定,导致磨耗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
所以在上锁销孔磨耗超限和上锁销的少量磨耗后,两者相加就增大了上锁销杆在其孔内的移动量,在车辆运行中,当钩提杆左右摆动及车辆冲击振动或缓冲器受力压缩时,上锁销杆就会形成过大的前后、左右摆动,导致上锁销杆脱离防跳台,造成车钩分离。
三、防止措施1、规范上作用车钩提杆链松余量测量方法上作用车钩提杆链松余量为45-60 mm 。
测量方法为:在自然状态下(钩体和钩体托梁应接触),马蹄环和钩提杆链落下时,用直尺或钢卷尺测量上、下两个马蹄环圆销中心的直线距离L1 ,然后用钩提杆将马蹄环及链环提起,不得带动上锁销,再次测量上、下两个马蹄环圆销中心的直线距离L。
钩提杆链松余量=L-L1见示意图—1示意图—12、规范上作用车钩提杆左、右横动量的测量方法上作用车钩提杆的左右横动梁厂、段修均为30- 50mm ,不符合时应移动车体中心线外侧的钩提杆座调整。
测量方法:当车钩纵向中心线与车体纵向中心线重合,且上锁销孔纵向中心与钩提杆头部纵向中心重合时,测量左、右两侧钩提杆座外侧与钩提杆内侧的水平距离。
见示意图—2示意图—23、规范装用2号钩的C31、P31、N31车的险修方法该车因为钩腔内部配件不能互换所以要求在做厂、段修时,车钩钩腔及钩腔配件必须清洗干净方能检查,钩腔及钩腔配件裂纹不得装车使用。
同时要求工作者、工班长、检查员、验收员加强对车钩各部配合尺寸和三态作用的检查,对各部尺寸不符合配合要求,三态作用不良或开闭不灵活的车钩坚决不准装车使用。
对尺寸磨耗不超限但又不能互换的车钩,采用原钩原装原配的方法进行检修处理。
4、规范钩腔内部配件的检修方法①钩腔内配件加修前,须进行除锈;表面清洁度须达到GB8923规定的 Sa2级,局部不低于 Sa1级。
②堆焊时,焊波饱满,不得有缺肉、咬边。
焊修后的配件必须按加修配件交验。
现车焊修时未经过打磨的钩腔内配件不得装车使用。
③钩锁铁腿及锁铁上部左、右导向面磨耗大于 2mm (相对于未磨耗处测量)时焊修,焊后打磨光滑,修复到未磨耗状态。
④钩锁销端部两侧凸脐及防跳部位磨耗超过2mm (相对于未磨耗处测量)时焊修,焊后打磨光滑,修复到未磨耗状态。
⑤钩舌推铁弯曲变形时调修并探伤,磨耗超过2mm(相对于未磨耗处测量)时焊后加修,恢复到未磨耗状态。
5、变更上作用钩提杆链的安装方式对于上作用式车钩,钩提杆通过钩提杆座固定在车辆的端板上,而车辆的端板在运用中难免会变形,从而带动钩提杆变形、减小松余量。
为此,建议改变钩提链与上锁销的连接方式,将钩提链两马蹄环间的连接环改为钩或其他形式,使之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运行中将钩摘开,避免因为松余量不足发生分离I而在需要摘钩时,将钩提链的钩挂上即可,以减少因松余量不足而导致车钩分离的因素。
见示意图—3示意图—36、规范列检及辅修时的检修方法各列检所加强车钩高度、互钩差、钩提链松余量和钩提杆横动量的重点检查。
辅修时对车钩钩腔及配件进行彻底清扫,检查各部配合间隙,重点检查车钩三态作用是否良好,车钩高度、钩提链松余量和钩提杆横动量等。
不仅要保证各配合尺寸符合配合要求,而且配件磨耗过限时也必须堆焊加工并打磨光滑,同时必须清除钩腔及内部配件的油污才能装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