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类文书

第七编 经济类文书
第一章 经济信息文书

第一节 广告

一、文种常识

(一)广告的概念

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而告之”,即为了某种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一种宣传方式,也是面向大众的传播手段。广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二)广告的作用

1.传递信息,沟通商情

2.促进销售,活跃经济

3.指导消费,方便群众

4.发展国际贸易,增加外汇收入

(三)广告的特点

1.宣传介绍性

2.启发说明性

3.简便灵活性

(四)广告的种类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各种媒介做广告,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报纸广告

2.杂志广告

3.广播、电视广告

4.车船广告

5.路牌广告

6.其它广告

二、写法指要

文字广告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结尾和广告标语四部分。

(一)标题

广告标题有三类:

1.直接标题。

2.间接标题。

3.复合标题。

(二)正文

正文是广告的主体部分,一般都要包括以下内容:商品的名称、商标、品种、产地、规格、型号、性能、结构、用途、价格、使用和保养方法;厂家或经销商对用户所负的责任;销售的方式、时间、地点等。

这部分的写作,既要生动活泼,又要实事求是,具有说服力,要把标题引起的人们的兴趣巩固下来。

(三)结尾

广告结尾一般是写明生产或出售单位的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的号码等。

(四)广告标语

广告标语,又称广告词,是某一商品从长远销售利益出发,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特定宣传语句。

三、写作须知

(一)内容真实

(二)抓住心理,有的放矢

(三)立意新颖,贵于创新

(四)语言简练、生动,形式活泼

第二节 招标公告


一、文种常识

(一)招标公告的概念

招标公告,又称招标通告、招标广告、招标启事、招标书,它是业主按照规定条件发布招标书,邀请投标人投标,在投标人中选择理想的合作伙伴的一种方式。

(二)招标公告的作用

一是作为载体,传递招标单位的招标信息;

二是作为信息来源,为投标单位进行投标工作提供依据。

(三)招标公告的特点

1.广告性

2.竞争性

(四)招标公告的类型

招标公告有不同的分类法:

按招标的内容分,有工程招标书、货物采购招标书、土地批租招标书、产品生产招标书、企业承包招标书、典籍编篡招标

书等。

按招标的范围分,招标书有国际与国内之分。

按招标的形式分,招标形式一般有公开招标和有限(邀请)招标两种。

二、写法指要

招标公告通常由标题、正文 、结尾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完全性标题、不完全性标题和简明性标题。

1.完全性标题有招标单位名称、招标事由(即承包工程或承包货物名称)、文种(即招标公告、或招标通告、招标启事)三部分组成;

2.不完全性标题往往是不写招标性质和内容,只写招标单位和招标形式,如“××集团招标公告”;

3.简明性标题多不写招标性质、内容和单位,只写招标文件的文种名称,如“招标公告”、“招标书”等。

(二)正文

正文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开头部分:要写明招标单位此项的目的、根据、项目或货物的名称和范围。

主体部分:是招标公告的核心,要详细写明招标的内容、要求及有关事项,并将有关事项逐项说明,有的还需要列表。

(三)结尾:结尾要写清楚招标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电报挂号等,以便投标者报送投标书,参加投标。

三、写作须知

(一)写作要周密严谨。

(二)表达要条理清楚。

(三)注意用语要文明礼貌。

四、相关链接

招标公告与广告的区别:

第一,目的不同。

第二,写作格式不同。

第三节 投标书

一、文种常识

(一)投标书的概念

投标书,又称“投标申请”或“投标申请书”,是投标者按照招标单位招标文件中提出的标准和条件,结合自己的主观条件估价后,向招标单位提出承包工程项目或承买大宗商品,填报价格等所写的文件报表。

(二)投标书的作用

一是作为载体,把投标意向、条件传递到了招标单位;

二是作为依据,为招标单位选择承包人(或供货单位、或买主)提供了对象。

(三)投标书的特点

1. 针对性;

2. 竞争性。

二、写法指要

投标书的写法,往往采用报表的形式,内容与招标书相对应,一般包括承包项目的名称、完成日期、数量、价格、投标者的名称、联系人、地址、电话、电报等等。

(一)标题和日期

写在第一页的第一行,居中写明“投标书”,表明文种的性质。第二行偏右写清投标的日期。

(二)正文

采用横式并列的结构,将投标的项目名称、数量、技术要求、商品价格、商品规格、交货日期等逐项说明。商品价格和规格如果内容较多,往往列表填写。

(三)结尾


写清投标人的名称、地址、电话、电报等,以便招标人进行联系。

三、写作须知

(一)周密严谨。

(二)投标书中的总投标价、投标书的有效期,以及其他必要的内容,都是不可遗漏的。

第二章 经济合同


一、文种常识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法》第2条第1款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订立合同的形式

1.书面形式

2.口头形式

3.其他形式

(三)合同的内容与主要条款

1.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2.标的

3.数量

4.质量

5.价款或者报酬

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7.违约责任

8.解决争议的办法

二、写法指要

合同的书写形式有两种:一是条文式,二是表格式。除特殊者外,一般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制的合同纸。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合同的结构都应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标题

合同的标题,应明确标出合同的性质,其后写上“合同”字样。也可以将产(商)品类别和合同的履行期写入标题。

(二)订立合同的双方

在合同标题的右下方,写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名称(要使用全称),然后用括号分称甲方、乙方、丙方等。

(三)正文

正文是合同的主体部分,一般由以下几方面内容构成:

1.签订合同的依据或目的。

2.协议的内容。

3.合同的有效期。

4.合同的份数和保存。

5.附件。合同如有表格、图纸、实样照片等附件,在正文下另起一行写“附件”字样,把附件的名称、件数详细列出。

(四)结尾

1.署名。在正文的下方依次写明签订合同的双方或几方单位名称(全称)、代表人姓名,并加盖公章,代表人应签字、盖章。如需公证、鉴证或双方主管部门签证的,应写明公证、鉴证和签证机关名称,并加盖公章。

2.签订日期。在署名下方写明签订合同的日期。

3.附页。有附件的合同,应注明附件的页数,并将其附在合同的后面,有的合同专列为“附则”一项。

三、相关链接

(一)合同的法律特征和法律效力

1.法律特征

(1)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

(2)合同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是当事人意思一致的表示;

(3)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4)合同是当事人合同的行为,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

的行为,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2.法律效力

《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二)订立、履行合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平等的原则

2.自愿的原则

3.公平的原则

4.合法的原则

四、例文分析


第三章 经济预测报告


一、文种常识

(一)经济预测报告的概念

经济预测报告就是根据过去与现在的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过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二)经济预测报告的作用

经济预测报告对经济活动前景所作出的科学预测,是重要的经济信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其作用有以下两方面:

1.它是制订计划的基础;

2.它是择优决策的依据。

(三)经济预测报告的特点

1.预见性

2.科学性

3.时效性

(四)经济预测报告的种类

经济预测报告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1.按预测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宏观经济预测报告与微观经济预测报告两大类。

2.按预测的期限划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经济预测报告三大类。

3.按预测方法划分,可分为定性预测报告与定量预测报告两大类。

4.按预测内容划分,有市场预测报告、销售预测报告、技术发展预测报告、资源预测报告、生产预测报告、成本预测报告等等。

二、写法指要

经济预测报告由标题、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经济预测报告的标题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1.全称标题 由预测时限、预测范围、预测对象和文种四个要素构成。如《1996年我国传真机市场预测》,《湖南省1991——1995年原煤需求量预测》。

2.简称标题 这类标题往往将预测期限、范围舍掉了,由预测对象和文种两部分构成。如《家电市场预测》。

3.消息式标题 这种标题类似新闻报道中的消息标题。标题中没有“预测”字样,却能看出是预测。预测结论在标题中点明。如《明年钢材市场相当平稳》,《大屏幕彩电销售不容乐观》。

(二)前言

经济预测报告的前言写法多样,有的可以概括介绍预测对象的总体情况,有的可以交代预测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目的及调查方法,有的可以交代预测的结论,等等。

(三)正文

经济预测报告的正

文,一般包括介绍历史与现状、预测、建议三部分。

1.介绍历史与现状 即运用市场调查中所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说明预测对象过去和现在的有关情况,并对能够影响预测对象发展变化的有关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以便为下一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提出对策与建议提供事实根据。

2.预测 预测是经济预测报告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这一部分内容,就是要根据前一部分介绍的情况、资料和数据,运用科学方法对预测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对未来作出判断。

3.建议 预测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地作出决策。因此,“建议”是经济预测报告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形成正确决策的重要根据。“建议”的写作,必须以对现状的客观分析为基础,提出既具有发展前景又切实可行的意见和措施,不能笼统抽象,更不能脱离实际。

三、写作须知

(一)占有充分的数据资料

(二)选择科学的预测方法

(三)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四、相关链接

经济预测报告与调查报告的关系

经济预测报告以经济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作为调查研究和反映的对象,很像反映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的调查报告,但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首先,虽然二者都反映和分析经济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但调查报告重在总结经验教训,给人以启迪与工作指导;而经济预测报告的目的在于推测未来经济活动现象,给生产与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其次,调查报告的反映面通常是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甚至某一组织,而经济预测报告的调查范围和内容牵涉面总要涉及全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次,调查报告反映经济现象当然离不开数据,但也离不开大量具体而典型的事例;而经济预测报告则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来反映经济活动规律。

【参考资料】

(1) 《现代经济写作》,陈才俊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现代文秘写作》,中国写作学会司法(行政)文书研究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财经写作》,杨润辉主编,2001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4)《应用文书写作格式与范本》(1—6卷),李明义主编,2004年4月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5)《应用写作》杂志 吉林省写作学会主办

(6)《阅读与写作》杂志 阅读与写作编委会

(7)中国写作易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c5031516.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