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与迷信的区别

合集下载

法律规定迷信的定义(3篇)

法律规定迷信的定义(3篇)

第1篇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迷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它涉及到人们的信仰、行为和心理,对社会的稳定和法律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迷信现象,本文将基于我国法律对迷信的定义进行深入探讨。

一、引言迷信,顾名思义,是对未知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

在我国,迷信现象广泛存在于民间,涉及到宗教信仰、风水、占卜、星相等多个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迷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引发了法律纠纷。

因此,对迷信进行法律界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迷信的定义1. 概念界定根据我国法律,迷信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对未知事物或现象进行盲目信仰,认为其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决定个人命运或社会事件。

(2)违背科学原理,采取迷信行为,如烧香拜佛、算命占卜、风水布局等。

(3)在宗教活动中,偏离宗教教义,追求迷信行为,如迷信神灵、鬼怪等。

(4)利用迷信行为进行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

2. 法律特征(1)主观性:迷信行为源于个人主观意愿,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盲目信仰。

(2)客观性:迷信行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表现为违背科学原理、迷信神灵等。

(3)社会性:迷信行为具有社会性,会影响到社会风气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三、迷信的类型1. 宗教迷信宗教迷信是指对宗教信仰的过度依赖和盲目崇拜,如迷信神灵、鬼怪等。

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但迷信行为却与宗教信仰有所区别。

2. 风水迷信风水迷信是指对住宅、墓地、建筑等环境进行迷信布局,认为风水能够影响人的命运。

风水迷信在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3. 占卜迷信占卜迷信是指通过算命、占卜等方式预测个人命运、吉凶祸福。

占卜迷信在我国民间较为普遍,但往往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4. 星相迷信星相迷信是指通过观察天象、星宿等预测个人命运、吉凶祸福。

星相迷信在我国古代较为盛行,但现代科学已证明其毫无科学依据。

四、法律对迷信的规制1. 宗教法规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信仰民俗

信仰民俗
信仰民俗
一、民间信仰的原始形态
(一)迷信与俗信 1.迷信—是民间信仰传承的重要内容,它
是对事象的因果关系进行歪曲认识或施行 歪曲处理的神秘手段,对社会生活产生消 极麻痹作用,弊害极大。
2.俗信—原来在古代民间传承中曾经是原 始信仰或迷信的事象,但是随着社会的进 步和科学的发达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 一些迷信事象在流传中失去了原有的神秘 色彩和神秘力量,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 活实践中找出了一些合理性,把这些事象 从迷信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加以正面的利 用,这便是俗信。比如贴春联、贴门神。
有些地区,家有病者,在其身左臂写“青龙”,右臂写“白 虎”,前胸写“朱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背写“玄武”,以为可以驱邪治 病。
(6) 植物信仰
原始信仰认为植物和动物一样,是有灵的。先秦时 期有一种司木之神,叫做“句芒”,是古代的树神。 至今一些少数民族村寨中多有神树或神林,都是植 物信仰原始形式的遗留,后来已经转化成一种村寨 守护神的神格了。
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玉皇诞”,台湾闽南 俗称“天公生”。这一天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 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2、观世音菩萨 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 “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 在」、「观世音自在」。
提篮观音(马郎妇观音)
(1)天象信仰
古代,对天象的信仰包括对日、月、星、云、 雾、风、雨、雷、电等的信仰。
a.最早的对天的信仰是以对太阳的崇拜为代表 的,我国古代有迎送太阳的习俗。对月的信仰古来 有之,我国古代神话中有女娲捧月的故事,后来又 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对星的信仰突出体现在织女、 牵牛二星的神话里。古代信仰中对风、雨、雷、电、 云、雾等都有具体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迷信习俗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迷信习俗

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迷信习俗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积淀下来的民间信仰与迷信习俗相当丰富多样。

这些信仰和习俗不仅是人们对于神秘事物的追求和恐惧的表现,更是对于古代人们生活状态和文化传承的一种反映。

本文将从祭祀、婚姻习俗以及风水信仰等方面论述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迷信习俗。

首先,祭祀是中国古代人们重要的信仰和习俗之一。

祭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常包括祭拜祖先、神灵以及各种其他的神奇事物。

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信仰,人们相信祖先会给予他们保佑和指引。

在祭拜祖先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上香、烧纸、摆放祭品,以示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会祭祀各种神灵和神话中的人物,如神仙、龙王等。

这些仪式表明了人们对于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尊敬。

其次,婚姻习俗也是古代中国的重要信仰之一。

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多为迷信色彩浓厚,人们常常会根据一些迷信的信仰来决定婚姻的吉凶。

比如,在决定结婚日期时,人们会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相信这样可以为婚姻增添福气。

另外,婚礼中还有许多与迷信相关的习俗,如敬酒、过门和新娘的发型等。

这些信仰和习俗的背后,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婚姻的祈求和对婚姻幸福的渴望。

最后,以风水信仰为例,展示古代中国人对于环境和地理位置的迷信。

风水学是古代中国独特的传统学问,它认为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人们相信通过布置住宅、办公场所或者墓地的位置,可以改善自身的运势和福气。

比如,人们喜欢将房子的门面朝向南方,相信南方有“龙”的寓意,能够带来好运。

此外,人们还会在家中摆放一些风水上认为能够带来运气的物品,如龙、金蛇等。

这些风水信仰和习俗的传承,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自身命运的掌控欲望。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与迷信习俗丰富多样,充满着神秘色彩和文化内涵。

这些信仰和习俗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信仰和习俗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式微,但它们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部分,仍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研究。

范文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范文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

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民间信仰的特征】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化。

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

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

人们推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因果报应“知道些,里摆着佛龛“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

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

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

从民间禁忌看俗信与迷信

从民间禁忌看俗信与迷信

它. 在空 间上 , 它由一 个地 域向另一个地 域扩展。当然 , 民俗也 不是铁板一块 , 它在 传承 的过 程中也会 出现各种 不同的版本 .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 为 ” 民俗 的变
异” 。
后的功能性结果不 同,一无害 ,一有害 ,这是最 重要 的

点。
( )禁 忌 概 说 三 禁 忌 ”一 词在 《 代 汉 语 词 典 》 中解 释 为 “ 忌 讳 现 犯
俗主亏情 ”( 《 见 吕氏春秋 ・ 情欲》 “ ) 移风 易俗 .天
下皆宁”( 《 见 苟子 ・ 乐论》 。宋 ・ ) 司马光 训俭示康》
中有 亦 不敢 服 垢 弊 以矫 俗 干 名 . 顺 吾 性 而 已 ” 但 。汉
代贾谊 《 论积贮疏》中有 淫侈之俗 日日以长 . 是天下
” 雄 肇 用 』 ” 6 用△ 父 S , 级 0 ^ j , .7 嗣
观察思考
3 5
——
造 、享 用 和 传 承 的 生 活 文 化 。 起 源 于 人 类 社 会 群 体 生 俗 ( 风俗 )的理 解 .即 俗信 ”绝大程度上就是人们 它 或
活 的需要 , 在特定 的民族 、时代和地域 中不 断形成 、扩
口中常说的民俗 或风俗 .它已成 为人们 日常生活 中不可
技术 日益发达 的今天 ,如何正确理解 “ 俗信”与 “ 迷信” 显得颇为重要 , 民间禁忌的角 度来谈 民 从 俗 ,或许 能找 出些答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俗 、俗信 、迷信 禁忌之概说
( j 民俗 概 说 一
关于 ” 民俗” 民”即指 “ 民、百姓 ,也可指 , 人 民间 的” 重点在 “ ”字上。应如何理解 ” 俗 俗 呢7 “ , 说文解字》里提到 从人 , (u 俗” 《 谷 g )声” 。习俗

中国民俗学试卷答案

中国民俗学试卷答案

中国民俗学试卷答案(要点)(A)一.填充:20%1、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腊八等2、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二、名词解释:20%1、生活相:民俗的形态是一种生活的样式、方式。

2、意识团:民俗是一种尚未梳理抽象的多样文化意识的集合3、本位偏移性:要点:民俗形成后构成的民俗圈,如同旋转的圆体,具有向心力,与外在的文化相遇会不由自主地向本位便移。

在中外文化交流或跨文化交际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4、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不受任何宗教约束。

在民族的宗教实践历史中是指有宗教以前的未分化阶段而言,并多来源于该社会、该民族所承袭的自然宗教的变化之中。

三、简答题:20%1、如何理解民俗作为一种群体性的规矩,在不同的民族或地域间的差异?要点:群体规矩:社会群体共同心理,“我们感”地域差异:同一民族不同地域之间民俗的差异必要举例说明。

2、如何理解民俗的深层结构?民俗的深层结构: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中间环节。

必要举例阐述说明。

四、论述题:40%1、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应对和处置中外的传统的节日?要点:节日的形成和民众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文化的标识,是文化密码,所以应该保持中国文化的本位。

对外国文化也可以进行吸收与借鉴,但应防全盘西化。

在阐述中需举例说明。

2、民间的俗信有时和迷信混杂,但亦有很多合乎科学之处,试举例说明。

民间信仰:不受任何宗教约束,在民族宗教历史中是指宗教前的未分化阶段而言,并多来源于社会,该民族所承袭的自然宗教变化当中。

迷信:特指民间信仰中给社会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的部分。

迷信一般是以非逻辑和超逻辑为前提将事件、事物、现象之原因看作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永久的必然性。

只要相信超自然的、神圣的、人格化的事物之中存在某种魔力就有迷信存在。

主要指不合理的、自相矛盾的、与生活脱节的、不能使人积极地面对生命的思想与行为。

论述时举例论证。

神话、信仰、迷信的联系与区别

神话、信仰、迷信的联系与区别
10
11
• 概括而言: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 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9
神话中包含有迷信与信仰的成分。 神话因为是远古时代,科学欠发
达的时候人类对于现象所作的 解释或是想象,即使不合理, 也会受到宽容。 迷信因为盲目的实践并造成危害, 而遭到厌恶。其实,其在某种 程度上也是个人对某些不科学 事物的信仰。 都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神 话、 信 仰 和 迷 信
1
• 用五彩石把天上的大 洞补起来,将菜园里 的大南瓜一指而变成 一株美丽的水仙 花……人们说,这叫 神话。
• 摇着铃把流浪的灵魂 找回来,念一段经把 灵魂镇住,取一支签 把人的一生说定…… 人们说,这叫迷信。
• 马利亚处女怀孕,基 督在水上行走,瞎眼 的人张亮了眼睛,坟 破而死的人复活…… 人们说,这是信仰。
信以为真。
5
神话
开辟神话 自然神话 英雄神话
6
类型
• 开辟神话

始人的宇宙观,解 释天地的形成。
• 然神话

自然界各种现象的 解释。
• 英雄神话

抗自然的愿望。
7
迷信
• 释义:盲目的信仰崇 拜或是信仰神仙鬼怪
• 特征: • 1、不具备分辨力 • 2、没有判别力 • 3、积极实践
8
信仰
• 信仰是对圣贤的主张、主义或是神的信服 和尊崇、对鬼、妖、魔或天然气象的恐惧, 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的准则。
2
• 什么是迷信、信仰、神话? • 我们该如何区分? • 它们有什么联系?
3
神话
• 词典释义 • 关于神仙或古代
英雄的故事,是 古代人民对自然 现象和文化的解 释与想象的故事。 • 指荒诞无稽之谈。

信仰民俗

信仰民俗
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诞辰“玉皇诞”,台湾闽南 俗称“天公生”。这一天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 礼拜。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2、观世音菩萨 唐朝时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略去 “世”字,简称观音。但照梵文原义,尚可译作「观世自 在」、「观世音自在」。
提篮观音(马郎妇观音)
之风气。

(5)堪舆五术业: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诩(亦有称禅),
春秋时代河南琪县人,居云梦山,精通堪舆数术命相、医术 、授徒孙膑,得道后受后人尊崇为祖师。

(6)印刷业:仓颉。仓颉,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 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 人。”他造字以供后人沿击记录及沟通。“昔者仓颉作书而 天雨粟,夜鬼哭”!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
明生活。



(7)木匠:鲁班。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鲁国公族之后 。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般” 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的发 明创造很多。不少古籍记载,木工使用很多的木工器械都是 他发明的。像木工使用的曲尺,叫鲁班尺。又如墨斗、伞、 锯子、刨子、钻子等,传说均是鲁班发明的。 (8)竹木泥瓦匠同尊鲁班为祖师。历史上确有其人,氏公输 ,名般(取同音字为“班”),春秋时鲁国人,故称鲁班, 生平创造过云梯、石磨、木作工具及木制飞乌等,为当时杰 出的发明家。 (9)铁匠、铜匠、银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为祖师。《老 子内传》称:“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一名重耳; 生而白首,故号老子;耳有三漏,又号老聃。”传说老子曾 铸造八卦炉(后人称为“老君炉”)炼制丹药以求长生。
“四灵”(龙、凤、虎、龟)信仰也是古人的俗信之一,视 青龙、朱雀(凤鸟)、白虎、玄武(龟)为镇四方之神。 有些地区,家有病者,在其身左臂写“青龙”,右臂写“白 虎”,前胸写“朱雀”,后背写“玄武”,以为可以驱邪治 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组织形式的区别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一般由宗教组织、信仰和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仪式、戒律、经典等基本要素构成。

在我国主要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与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成为我国民族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并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

封建迷信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一般是由神汉、神婆等迷信职业者主持的算命、看风水、求签卜卦等活动组成。

封建迷信活动没有正式组织形式、仪规、戒律、经典,没有像宗教那样具有群众性、民族性、世界性的特点,一般是迷信职业者随意活动随聚随散。

(二)活动内容的区别
宗教活动有一定的表现形式,在活动内容上有固定不变的经典、信条、场所以及信仰对象等,并世代相传。

封建迷信活动没有固定的经典信条和信仰对象。

有些封建迷信活动中所用的所谓经书,有的是从佛教、道教中摘抄的,有的是迷信职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胡编乱造的。

封建迷信活动所崇拜的对象,基本上是些臆想的鬼神,以及神话中的人物,或者所谓的精灵等。

封建迷信活动一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三)行为结果的区别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行为结果有明显区别,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

一般而言,正常的宗教活动所产生的行为结果,对社会生活不会构成现实的直接危害。

而封建迷信活动,是神汉神婆以看风水、看相、算命为借口,进行骗取钱财,他们妖言惑众,装神弄鬼、进行诈骗活动,甚至伤害人命,危害社会秩序和群众的身心健康。

(四)国家所采取的政策法律的区别
我国《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我国《刑法》第251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我国党和政府一贯的政策。

而对封建迷信活动,我国一贯的政策是坚决依法取缔。

打击一切危害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封建迷信。

我国《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或者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封建迷信活动不受国家法律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